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
《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及解决对策》
《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及解决对策》山西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自开展大气环境监测以来至xx年,所有城市没有一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即人类长期居住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最低要求)。
大多数泉源衰竭、干枯,使大多数河流无径流或仅有源头少且短的溪水,河道里流着的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多年来有约60%的河道监测断面为失去使用功能的劣五类水质。
水土流失面积达70%以上,到处荒山秃岭,黄尘弥漫。
挖煤造成的地面塌陷和矸石堆放污染环境的现象在广大矿区普通存在。
山西污染严重不但是全国之最,也在当今世界之最的行列。
一、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多年来,山西省的环保工作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付出了大代价的。
炸药包、推土机、停电、停运、停贷、抓人、处分干部的措施都用上了。
累计关停取缔土(小)企业和设施以及违法建设、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或设施在2万个上下。
xx年在全国的取缔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和设施行动中,就取缔关闭了1.3万家,占到全国的1/10。
xx年在全国的工业企业限期达标、逾期关停活动中,关停不达标企业4000多家,占到全国关停总数的1/7。
近两年来掀起的环保风暴又关停了4000多家污染企业的设施。
与此同时,对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建设了7000多台污染防治设施。
为什么以这样的大力度、大代价,在产污与治污的对垒、较量中,环境保护没有占到压倒优势,环境污染仍很严重呢。
通过分析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剖析深层次原因,得到如下启示:(一)过渡开发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首先是千百年来的农耕生产对地上的高强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山西丘陵山地占80%,其中20度以上坡地占60%。
在丘陵山地开荒由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补给不足,形成泉源衰竭、河流干枯,反过来又因生态用水不足,影响到生态系统,使原来的生态良性循环变为了恶性循环。
二是以采煤为主的地下过度开发,破坏了地下水与地表之间的连接、贯通,加剧了水环境的失衡,造成了干旱增多,有河必干的环境。
山西省调研报告
山西省调研报告山西省调研报告近期,我对山西省进行了调研,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下面是我的调研报告,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汇报。
一、经济发展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煤炭产业一直是该省的支柱产业。
然而,受环保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山西省的煤炭行业面临了诸多挑战。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省政府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了对非煤产业的支持力度。
目前,山西省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二、环境保护由于长期以来依赖煤炭产业,山西省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该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关闭落后产能、推动能源清洁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等。
与此同时,山西省也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多地建设了大规模绿化工程,修复了生态环境,使得山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社会文化在社会文化方面,山西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等都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山西省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戏曲表演、书法绘画等都得到了积极推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总结来看,山西省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该省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环境污染治理等。
因此,我建议山西省政府继续加大对非煤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本地特色文化,构建山西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
以上即是我关于山西省调研的报告,请各位领导批准。
感谢!。
太原环境调研报告
太原环境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太原市的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期为该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了太原市的空气质量、水质状况以及垃圾处理情况等方面。
二、背景介绍太原市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是该省的省会城市。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太原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以及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空气质量调研1. 数据收集我们通过太原市环境保护局提供的数据,对太原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调研。
收集到的数据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指数。
2.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太原市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
尤其在冬季,煤炭的燃烧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的程度。
因此,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例如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工业排放控制等。
四、水质状况调研1. 数据收集我们调查了太原市的主要水源地和供水系统,收集了关于水质的数据。
数据包括水中重金属、颗粒物和化学物质的浓度等指标。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太原市的水质状况整体上还是比较良好的。
主要水源地的水质达到了国家标准。
然而,一些小型水体和污水处理厂附近的水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水质的长期稳定。
五、垃圾处理情况调研1. 数据收集我们调查了太原市的垃圾处理系统,收集了关于垃圾处理的数据。
数据包括垃圾处理设施的类型、处理能力以及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情况等。
2.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太原市的垃圾处理系统相对完善,包括垃圾焚烧和填埋等处理方式。
然而,垃圾分类和回收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改进。
目前,太原市的垃圾分类率较低,这导致了大量可回收资源的浪费。
因此,应该加强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宣传教育,并建立更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
六、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太原市的环境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包括空气污染、水质状况以及垃圾处理等方面。
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及解决对策
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及解决对策山西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自开展大气环境监测以来至2006年,所有城市没有一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即人类长期居住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最低要求)。
大多数泉源衰竭、干枯,使大多数河流无径流或仅有源头少且短的溪水,河道里流着的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多年来有约60%的河道监测断面为失去使用功能的劣五类水质。
水土流失面积达70%以上,到处荒山秃岭,黄尘弥漫。
挖煤造成的地面塌陷和矸石堆放污染环境的现象在广大矿区普通存在。
山西污染严重不但是全国之最,也在当今世界之最的行列。
一、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多年来,山西省的环保工作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付出了大代价的。
炸药包、推土机、停电、停运、停贷、抓人、处分干部的措施都用上了。
累计关停取缔土(小)企业和设施以及违法建设、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或设施在2万个上下。
1997年在全国的取缔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和设施行动中,就取缔关闭了1.3万家,占到全国的1/10。
2000年在全国的工业企业限期达标、逾期关停活动中,关停不达标企业4000多家,占到全国关停总数的1/7。
近两年来掀起的环保风暴又关停了4000多家污染企业的设施。
与此同时,对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建设了7000多台污染防治设施。
为什么以这样的大力度、大代价,在产污与治污的对垒、较量中,环境保护没有占到压倒优势,环境污染仍很严重呢?通过分析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剖析深层次原因,得到如下启示:(一)过渡开发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首先是千百年来的农耕生产对地上的高强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山西丘陵山地占80%,其中20度以上坡地占60%。
在丘陵山地开荒由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补给不足,形成泉源衰竭、河流干枯,反过来又因生态用水不足,影响到生态系统,使原来的生态良性循环变为了恶性循环。
山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山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现状分析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邻河北省,西接陕西省,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界河南省。
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此外,山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锌、铅等。
经济发展情况山西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和化工等。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山西的传统产业正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人口与教育状况山西的人口规模庞大,具备很好的劳动力资源。
省内的大学和职业学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
医疗保障与社会福利山西省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
然而,医疗资源和社会福利服务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不足的问题。
二、发展前景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山西省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技术制造业等,来减少对煤炭等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创新驱动与科技支撑山西省应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培育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还应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与扩大对外开放山西省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投资限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山西投资兴业。
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宽对外开放的渠道,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
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山西省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遏制环境污染问题,并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通过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清洁化、高效化,建立生态良好的产业链,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发展策略与措施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山西省政府应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励措施,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山西生态资源状况及存在的要紧问题
4、城市化建设的潜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人民生活向小康生活迈进,山西的城市化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动,耕地减少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道路硬化面积急剧扩展。一些城市缺乏科学的宏观计划,盲目上马一些新项目、大项目,大量采取地下水,结果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欠缺,工农业进展与环境爱惜和生态建设的投入比例严峻失衡,缺乏整体计划,排污、治污力度不强的问题尤其突出。
③土地荒漠化进展迅速,直接阻碍了农林牧业可持续进展。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三种现象统称为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被以为是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危机。山西由于气候干旱,再加上大风天气多,在晋西北、晋西地域,土地沙质荒漠化进展专门快,仅在晋西北沙化面积就有1006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并以每一年10米的速度向南扩展,最近几年来沙尘暴和扬尘天气大为增加确实是专门好的例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引发土地沙漠化的要紧缘故。全省现有土地盐渍化面积5370平方千米,要紧散布在中部各大盆地,占盆地面积的15%
二、环境治理和生态爱惜存在的要紧问题
1、水资源是环境治理和生态爱惜的要紧“瓶颈”
山西的优势在煤,短处在水,煤和水的关系是典型的“木桶理论”型关系。在自然资源丰度上,山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60立方米左右,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世界平均水平的4%。在历史和自然等诸多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高耗水、高污染尤其是破坏水资源的采掘工业成为山西的主体产业,水资源消耗、损耗量逐年增加,同时通过污水排放等途径,污染破坏了大量水源,加速了山西水资源的衰减进程。如2006年,全省的煤炭产量是5.8亿多吨,按挖一吨煤要损耗2.5吨水计,一年因挖煤而损耗的水量就达14亿吨以上,现有水资源已经愈来愈难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了。在现有的河水资源中,几乎所有的河道都受到了污染,受污染的河道长达3753千米,其中超三类污染河道占67.2%,严峻污染超五类水占总河长的45.8%。而积全省之力,耗十年之功才完成的引黄工程,耗资130亿元,现在引来的水只是3亿吨,久远看来也不到7亿吨。目前,全省供水量已经占到水资源总量的77.3%,在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量已达20亿立方米左右,已有22个城市、70个县城缺水,44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估量到2020年,全省缺水将达到50亿立方米。
山西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建议
山西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建议作者:普布次仁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21期1 当今山西省环境现状基本概况山西省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给山西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的现代化举措有目共睹。
当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能量, 促进了当今社会的持续前进发展。
与此同时, 人类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开始扩大, 影响深刻,特别是现代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发展, 对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环境问题越来越大, 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
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各种交通工具, 特别是机动车辆燃烧汽油, 柴油等排出大量的尾气, 污染大气, 所产生的光化学烟雾使受害者加速衰老, 缩短人体寿命、各种交通工具在运行中发出的噪声直接破坏了居民的安静环境和产生其他副作用。
现代农业对环境的消极作用也是相当大的, 表现在滥用土地资源、使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渡放牧导致草原沙化,不合理的灌溉使土壤次生盐渍化, 化学药物的使用造成污染, 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问题。
人类对周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对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和现代工业、科技业发展迅速,有利就有弊,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循环和发展规律,致使环境污染恶化, 还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处理这些已经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制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需要做到总结经验教训,依照自然规律行事,这样做才可以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2 当今山西省环境基本问题分析近年来,全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山西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获得了璀璨的成绩,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加剧。
山西省近几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大决心要采取大措施使山西的环境面貌有大改观。
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和削减排污总量为主线,大刀阔斧地对重点污染源实行摧枯拉朽式的整治,取缔、关闭、治理、改造,多管齐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一、内容简要:1、山西的基本状况2、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4、山西省采取的措施及办法5、现状及遗留问题6、提出解决方案二、前言:*作为山西人,总是听到一些关于山西环境问题的讨论,总觉得不是滋味,可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山西在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但同时我也看到山西正在尽一切办法改变这一现状,以往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
三、正文:山西的基本状况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万。
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
全省山脉很多,大部地区海拔达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
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脉延绵起伏,纵横排列,雄险巍峨。
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
汾河纵贯全省。
是省内的主要河流,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
地理上依山傍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
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
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
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称为“ 煤铁之乡”、“ 能源重化工基地”。
主要矿藏有煤、铁、铝。
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
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铁矿储量为亿吨。
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山西工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来,电力工业、轻纺工业、消费品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山西的公路交通,已达到所有县区都通车,总长3万多公里。
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山西环境污染居全国首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世界污染第一。
其环境问题很复杂,兼有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沙尘暴、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
山西整治措施
山西整治措施1. 背景介绍山西省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
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采和管理,山西省的环境状况受到了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和保护生态环境,山西省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2. 整治措施2.1 煤炭行业整治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煤炭行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
然而,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采和高污染排放已经导致山西省的环境状况恶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山西省实施了以下整治措施:•限制煤炭产能。
山西省设立了煤炭产能调控机构,严格控制煤炭产量,限制煤炭企业的开采规模,有效减少了煤炭的过度开采。
•推动煤炭企业升级。
山西省鼓励和引导煤炭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煤炭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治理煤炭企业污染。
山西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环境监管,推动煤炭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煤尘、煤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2.2 钢铁行业整治山西省的钢铁行业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技术落后和污染治理不到位,钢铁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采取了以下整治措施:•限制钢铁产能。
山西省通过引导钢铁企业进行产能置换,关闭落后产能,减少高污染排放的钢铁企业,降低钢铁产能。
•推动钢铁企业升级。
山西省支持钢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高钢铁行业的环保水平,推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
•治理钢铁企业污染。
山西省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推动钢铁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
2.3 农业和畜牧业整治山西省的农业和畜牧业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采取了以下整治措施:•推广有机农业。
山西省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质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严控养殖场污染。
山西省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推动养殖场建设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考察山西情况汇报
考察山西情况汇报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省份。
作为山西的考察者,我将对山西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山西的地理环境多样,既有黄土高原的壮丽风景,又有太行山脉的险峻壮美。
同时,山西还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太原古城、晋祠、孔子庙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山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此外,山西还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如山西剪纸、民间音乐等,展现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再次,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年来,山西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山西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在脱贫攻坚方面,山西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山西在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煤炭产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同时,山西的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此外,山西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还需要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综上所述,山西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省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山西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希望山西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改革力度,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考察调研山西情况汇报材料
考察调研山西情况汇报材料山西省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中部地区。
山西幅员辽阔,地势高低起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过去几年里,山西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一、经济发展状况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山西省也在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实现经济多元化。
目前,山西省经济增速平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环境保护工作山西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在煤炭产业领域,山西省加强了对矿山的管理,推动了矿山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
同时,山西省还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城市环境改善方面,山西省大力推动城市绿化工程,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这些举措有力地改善了山西省的环境质量,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通过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山西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在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城市地区,人们的工资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增强,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此外,山西省还加大了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的社会福利待遇。
综上所述,山西省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约束、环境治理仍需加强、农村贫困等。
因此,山西省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李素清张金屯(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030006)摘要: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在分析山西生态环境的现状、后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遏制其生态环境破坏的一些对策。
1 山西生态环境破坏形势严峻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带,长期以煤炭为主的经济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目前山西是全国生态破坏最严重、环境质量最差、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省份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主要表现为:1.1 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山西是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调查,山西水土流失面积达1.08×107hm2占全省总面积的69%,占全省山区、丘陵区总面积的88%。
全省平均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3000t,严重地区可达每平方公里1.0×104~2.0×104t,每年平均向黄河、海河输送泥沙4.56×108t,其中黄河流域输送泥沙3.67×108t,占全省输泥沙量的80%,占黄河泥沙总量的1/4,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水土流失分布广,全省119个县(市、区)几乎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尤以晋西、晋西北各县(市、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其输沙量约占全省输沙总量的63%。
1.2 土地荒漠化发展迅速干旱的气候,加之大风天气多、植被匮乏,使晋西北、晋西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发展迅速,对山西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在晋西北受沙质荒漠化危害的土地面积高达100.64×104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
并且荒漠化以每年10m的速度向南扩展,使沙尘暴和扬尘天气频频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全省农村、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其影响也波及到周边省份。
1.3 土地盐渍化面积大山西土地盐渍化面积达5.37×105hm2,主要分布在中部各大盆地中,占盆地面积的15%。
山西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山西生态建设调查报告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区,也是重要的工业强省之一,长期以来,山西地区的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方式与环境保护相矛盾,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山西省也意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
本文将对山西省的生态建设进行调查,分析目前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山西省的生态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煤炭工业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
长期以来,山西省的煤炭工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是在煤炭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排放进入环境,严重污染了土壤、水体和大气,威胁着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煤炭工业的生产和利用方式。
一方面,山西省应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煤矿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水和废气,加强对煤矿的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煤炭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另一方面,山西省应积极推动煤炭工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促进煤炭的洁净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山西省还可以发展新能源产业,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除了煤炭工业,山西省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山西省的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因此,山西省需要制定出台相应的农业环保政策,推行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外,山西省还应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目前,山西省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相对薄弱,野生动植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山西省应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
此外,山西省还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提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山西省的环境状况和生态建设进展。
通过举办环境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建设的关注度,并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共同保护山西省的生态环境。
山西贫困地区生态环保问题及法律对策探讨
山西贫困地区生态环保问题及法律对策探讨随着社会承认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环保成为了一个人们必须关注和克服的主题,然而还有无数的地区,像山西这样的贫困地区与其他地方存在明显的差距。
在面对其严峻的生态问题时,法律规定出了一系列对策,本文将分析这些措施,并就其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山西贫困地区生态环保问题的现状山西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省份,其生产过程导致了极度的空气污染和许多其他硬性的生态问题。
其中,空气污染问题是最突出的,有些城市的空气质量甚至超过了标准,导致许多人罹患保卫呼吸器官疾病。
同时,大规模的采矿也危及到了当地的水源和森林资源。
一个例子是,太行山腹地的一个矿区,矿区的周围已经失去了生命,许多污水流进了附近的河流,使当地的野生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山体也因为破坏过于严重而几乎无法修复。
二、对策分析1.强制性法律规定在2015年,环境保护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该修订版的环境法加大了就环境保护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在山西,许多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意愿来推行必要的环保手段。
但是,如果他们的环境保护违规行为得不到严肃看待和惩罚,其破坏性的后果将会永久地留存下来。
因此,环境保护法的加强力度帮助市场机制使得违规企业不再合法存在,而是倾向于改善环保政策,从而保护山西地区的环境。
2.鼓励性政策政策不只要强制性的限制企业的一些污染行为,也要出台鼓励性的政策,如优惠税收、政府补贴等,支持那些积极寻求改进、促进创新的企业。
这些企业并不一定是大规模的公司,而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不可忽视,因为他们尝试适应市场需求,推出更为环保的产品和技术,为这些企业提供免费或廉价的资源,让他们更加易于发展,是政策出台的目的。
3. 教育和宣传改变环境保护观念,提高市民的环保认识和知识,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是环保的关键。
山西省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鼓励具有良好例子的企业和个人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传,展示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成功经验,并向公众传递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理念。
山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山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1. 引言山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中部,东临河北、西接陕西、南界河南、北濒内蒙古。
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
本报告将对山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2. 山西的现状2.1 经济发展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
然而,受市场变化和环保压力的影响,山西的煤炭产业面临困难。
近年来,山西政府加大了转型升级力度,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
同时,山西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了投资环境,吸引了一些大型企业的入驻。
2.2 环境问题山西在长期的煤炭开采和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矿山开采导致土地沙化、水资源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
山西政府已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山西推行了煤炭行业减产、环保整治等政策,改善了环境状况。
2.3 教育和人才培养山西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山西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山西的发展前景3.1 新能源发展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山西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山西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领域,推动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3.2 旅游业发展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山西政府应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开发水平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山西还应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好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3.3 增加对外开放山西应该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山西政府可以通过降低投资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鼓励跨国企业在山西设立分支机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山西大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范文
《山西大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大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成为了大同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人心,大同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本文旨在探讨山西大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策略,为该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山西大同生态文明建设现状1. 生态环境改善大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实施一系列环保措施,如加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大同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 绿色产业发展大同市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加强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领域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同时,加大对生态旅游的投入,推动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生态文明教育普及大同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形式,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山西大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1.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存在尽管大同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持续投入和努力。
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仍存在重工业污染、过度开发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这需要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3. 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大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发展。
四、山西大同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发展策略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加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环保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浅析山西省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山西省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具有丰富的草地资源。
草地资源是山西省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还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山西省草地资源面临严重的保护与建设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建设的扩张,大量的草地被非法占用、破坏和过度开发。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导致了草地资源的退化和破坏。
草地资源的破坏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还威胁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山西省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立法保护和加大草地生态补偿力度,才能有效保护和利用好草地资源,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200字】1.2 问题现状山西省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草地面积减少。
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省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草地被过度开发或破坏,导致草原退化严重,草地资源减少。
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草原火灾等行为使得草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草地生态功能下降。
草地资源管理不规范。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草地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导致草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现象较为严重。
山西省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在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下,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强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工作,以促进草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山西省草地资源现状分析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省份,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
截至目前,山西省的草地总面积约为XXX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XX%。
优质草地面积占比较高,适宜用于畜牧业发展。
山西省草地资源分布广泛,东部地区以草甸草原为主,西部地区则以高山草甸草原为主,不同地区的草地类型各有特点。
在山西省的草地资源中,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过度放牧、乱采乱伐等不合理开发利用行为,导致部分草地退化严重,植被覆盖度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系统功能遭受破坏。
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及解决对策
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及解决对策山西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自开展大气环境监测以来至2006年,所有城市没有一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即人类长期居住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最低要求)。
大多数泉源衰竭、干枯,使大多数河流无径流或仅有源头少且短的溪水,河道里流着的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多年来有约60%的河道监测断面为失去使用功能的劣五类水质。
水土流失面积达70%以上,到处荒山秃岭,黄尘弥漫。
挖煤造成的地面塌陷和矸石堆放污染环境的现象在广大矿区普通存在。
山西污染严重不但是全国之最,也在当今世界之最的行列。
一、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多年来,山西省的环保工作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付出了大代价的。
炸药包、推土机、停电、停运、停贷、抓人、处分干部的措施都用上了。
累计关停取缔土(小)企业和设施以及违法建设、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或设施在2万个上下。
1997年在全国的取缔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和设施行动中,就取缔关闭了1.3万家,占到全国的1/10。
2000年在全国的工业企业限期达标、逾期关停活动中,关停不达标企业4000多家,占到全国关停总数的1/7。
近两年来掀起的环保风暴又关停了4000多家污染企业的设施。
与此同时,对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建设了7000多台污染防治设施。
为什么以这样的大力度、大代价,在产污与治污的对垒、较量中,环境保护没有占到压倒优势,环境污染仍很严重呢?通过分析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剖析深层次原因,得到如下启示:(一)过渡开发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首先是千百年来的农耕生产对地上的高强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山西丘陵山地占80%,其中20度以上坡地占60%。
在丘陵山地开荒由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补给不足,形成泉源衰竭、河流干枯,反过来又因生态用水不足,影响到生态系统,使原来的生态良性循环变为了恶性循环。
二是以采煤为主的地下过度开发,破坏了地下水与地表之间的连接、贯通,加剧了水环境的失衡,造成了干旱增多,有河必干的环境。
描述山西环境变好的文章
描述山西环境变好的文章摘要:一、引言:介绍山西的环境问题历史背景二、山西环境改善的措施1.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2.实施绿色发展战略3.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三、山西环境改善的成果1.空气质量的提升2.河流水质的改善3.生态恢复与保护的成效四、山西环境改善的经验与启示五、结论:对山西未来环境发展的展望正文:一、引言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曾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然而,长期以来,山西因煤炭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严重,尤其是空气和水质污染,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近年来,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山西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二、山西环境改善的措施1.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山西省政府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成立了专门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
同时,将环保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对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
2.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山西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逐步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从源头上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风险。
3.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山西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重点企业实行24 小时在线监测,确保其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同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三、山西环境改善的成果1.空气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山西省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民众的呼吸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2.河流水质的改善山西省加大河流水质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口,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使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许多曾经黑臭的河流重现清澈。
3.生态恢复与保护的成效山西省积极开展生态恢复与保护工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点区域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四、山西环境改善的经验与启示山西省环境改善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关键。
描述山西环境变好的文章
描述山西环境变好的文章(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山西环境问题的历史背景三、山西环境变好的具体表现四、山西环境改善的原因五、山西环境改善的意义六、结语正文【引言】近年来,山西省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本文将结合山西环境变好的具体表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探讨这一变化对当地及全国环境治理的意义。
【山西环境问题的历史背景】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长期以来,其经济支柱以煤炭、焦炭等高污染产业为主。
这导致了山西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空气质量长期处于全国倒数位置,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
【山西环境变好的具体表现】1.空气质量改善:近年来,山西省空气质量指数(AQI)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例逐年上升,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2.水资源保护:山西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使地下水水位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升,地表水水质得到改善。
3.生态修复:山西省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
【山西环境改善的原因】1.政策支持:山西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保执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减少对高污染产业的依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降低污染排放。
3.社会参与:山西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环保工作,形成全民共治的环保格局。
【山西环境改善的意义】1.对于山西省来说,环境改善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2.对于全国来说,山西省环境改善的成功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为其他地区环境治理提供有益启示。
3.对于全球来说,山西省环境改善展示了我国在环保领域的决心和行动,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结语】山西省环境变好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我国在环保领域取得的积极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一、内容简要:1、山西的基本状况2、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4、山西省采取的措施及办法5、现状及遗留问题6、提出解决方案二、前言:作为山西人,总是听到一些关于山西环境问题的讨论,总觉得不是滋味,可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山西在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但同时我也看到山西正在尽一切办法改变这一现状,以往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
三、正文:山西的基本状况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
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
全省山脉很多,大部地区海拔达 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
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脉延绵起伏,纵横排列,雄险巍峨。
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
汾河纵贯全省。
是省内的主要河流,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
地理上依山傍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
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
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
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称为“ 煤铁之乡”、“ 能源重化工基地”。
主要矿藏有煤、铁、铝。
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
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铁矿储量为30.5亿吨。
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山西工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来,电力工业、轻纺工业、消费品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山西的公路交通,已达到所有县区都通车,总长3万多公里。
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山西环境污染居全国首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世界污染第一。
其环境问题很复杂,兼有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沙尘暴、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
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水资源短缺及污染:山西地处内陆山区,降水较少,但出于黄河沿岸,且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处于山西内,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黄河水逐年减少,尤其是上个世纪时,黄河曾多次断流,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也多年多处断流,几近干涸。
除此之外,山西每年都有多处水源干涸,且山西的地下水也逐年减少。
山西的到城市中有至少六成水资源不足,目前山西省地下水位平均下降近百米,全省22个城市和70个县城缺水,44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山西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到2010年,全省中等干旱年预计缺水将达50亿立方米。
另外,水资源的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危机,26条主要河流中有88%以上的断面受到污染,62%的断面失去使用功能。
水环境恶化已威胁到人们的生存。
除其发源地雷鸣寺断面为二类水质外,整条汾河再没有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断面,而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断面则分别达到5个和14个。
城市地下水有六成不达标,在开展地下水监测的10个城市,共监测水井56眼。
有67.9%的水井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超标水井中主要超标项目为硫酸盐、总硬度、氟化物和氨氧,其污染分担率之和占95.1%。
受污染的水体中的一些有毒物质严重超标。
2、空气污染:山西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据山西商报报道,山西省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约10吨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全省11个省辖市空气质量没有一个达到国家规定的适合人居环境的最低标准——二级标准。
2005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151.64万吨,烟尘为112.19万吨,工业粉尘为69.4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一位和第四位。
城市环境空气污染依然严重,二氧化硫为首要污染物,污染负荷占到56.7%,其次为颗粒物占32.3%,二氧化氮占11.1%。
在对环境空气中苯并芘进行检测发现,太原、清徐、临汾、孝义部分区域空气中苯并芘平均浓度明显超标,最高值超标达9倍。
此外,山西省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无严重超标,到处是煤灰沉降,浮尘严重,窗台桌椅等不到一天就可以落满灰尘。
春季,受西伯利亚冷气流及北方沙尘影响,沙尘暴现象及其严重。
山西的天空一年四季几乎都笼罩着一层暗黄色。
据调查,山西省会太原空气质量再到多数情况下为中轻度污染,污染严重时可达重度污染等级,不是以人类居住,3、水土流失,生态资源破坏及荒漠化: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其土地由泥沙黄土淤积而成,结构松散,级易受到风化,形成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特有地形。
近几年来,山西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情况日益加重,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
特别是晋西北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滥挖、滥采、滥垦、滥牧导致了国土资源和植被的严重破坏。
该地区风沙持续时间长,每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40天以上,6级大风天数达到60天以上,最高达150多次。
频繁的大风使当地土壤风蚀严重,每年春季平均每亩要刮走4-8立方米土壤。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在山西是一个很原始的问题,从秦汉时期开始,山西的森林大面积被砍伐,近几个世纪,破坏更是与日俱增,每天都有大片的森林被破坏,有一些生物灭亡或濒临灭亡。
山西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也直接影响到山区生态系统平衡。
现在的山西整体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沙漠化防治重点省份之一,不再是山清水秀,裸露的地皮伴着干裂的风,吹进人们受伤的心灵。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一、内容简要:1、山西的基本状况2、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4、山西省采取的措施及办法5、现状及遗留问题6、提出解决方案二、前言:作为山西人,总是听到一些关于山西环境问题的讨论,总觉得不是滋味,可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山西在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但同时我也看到山西正在尽一切办法改变这一现状,以往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
三、正文:山西的基本状况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
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
全省山脉很多,大部地区海拔达 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
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脉延绵起伏,纵横排列,雄险巍峨。
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
汾河纵贯全省。
是省内的主要河流,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
地理上依山傍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
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
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
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称为“ 煤铁之乡”、“ 能源重化工基地”。
主要矿藏有煤、铁、铝。
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
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铁矿储量为30.5亿吨。
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山西工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来,电力工业、轻纺工业、消费品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山西的公路交通,已达到所有县区都通车,总长3万多公里。
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山西环境污染居全国首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世界污染第一。
其环境问题很复杂,兼有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沙尘暴、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
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水资源短缺及污染:山西地处内陆山区,降水较少,但出于黄河沿岸,且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处于山西内,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黄河水逐年减少,尤其是上个世纪时,黄河曾多次断流,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也多年多处断流,几近干涸。
除此之外,山西每年都有多处水源干涸,且山西的地下水也逐年减少。
山西的到城市中有至少六成水资源不足,目前山西省地下水位平均下降近百米,全省22个城市和70个县城缺水,44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山西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到2010年,全省中等干旱年预计缺水将达50亿立方米。
另外,水资源的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危机,26条主要河流中有88%以上的断面受到污染,62%的断面失去使用功能。
水环境恶化已威胁到人们的生存。
除其发源地雷鸣寺断面为二类水质外,整条汾河再没有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断面,而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断面则分别达到5个和14个。
城市地下水有六成不达标,在开展地下水监测的10个城市,共监测水井56眼。
有67.9%的水井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超标水井中主要超标项目为硫酸盐、总硬度、氟化物和氨氧,其污染分担率之和占95.1%。
受污染的水体中的一些有毒物质严重超标。
2、空气污染:山西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据山西商报报道,山西省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约10吨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全省11个省辖市空气质量没有一个达到国家规定的适合人居环境的最低标准——二级标准。
2005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151.64万吨,烟尘为112.19万吨,工业粉尘为69.4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一位和第四位。
城市环境空气污染依然严重,二氧化硫为首要污染物,污染负荷占到56.7%,其次为颗粒物占32.3%,二氧化氮占11.1%。
在对环境空气中苯并芘进行检测发现,太原、清徐、临汾、孝义部分区域空气中苯并芘平均浓度明显超标,最高值超标达9倍。
此外,山西省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无严重超标,到处是煤灰沉降,浮尘严重,窗台桌椅等不到一天就可以落满灰尘。
春季,受西伯利亚冷气流及北方沙尘影响,沙尘暴现象及其严重。
山西的天空一年四季几乎都笼罩着一层暗黄色。
据调查,山西省会太原空气质量再到多数情况下为中轻度污染,污染严重时可达重度污染等级,不是以人类居住,3、水土流失,生态资源破坏及荒漠化: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其土地由泥沙黄土淤积而成,结构松散,级易受到风化,形成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特有地形。
近几年来,山西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情况日益加重,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
特别是晋西北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滥挖、滥采、滥垦、滥牧导致了国土资源和植被的严重破坏。
该地区风沙持续时间长,每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40天以上,6级大风天数达到60天以上,最高达150多次。
频繁的大风使当地土壤风蚀严重,每年春季平均每亩要刮走4-8立方米土壤。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在山西是一个很原始的问题,从秦汉时期开始,山西的森林大面积被砍伐,近几个世纪,破坏更是与日俱增,每天都有大片的森林被破坏,有一些生物灭亡或濒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