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原则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性原则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承认并重视研究生的地位和作用。主体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利化、主体性心理不重视和态度淡漠、研究生主体性地位弱化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各自作用认识的不清等问题。着重分析主体性的内涵、必要性、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

标签:研究生;主体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作用对象,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1]。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的结构趋于复杂化、经历趋于多样化,同时由于国内的经济与社会处于转型期,研究生的心理负担加重,生活、学习与就业压力的增加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主体性原则的运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一)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主体性问题是近现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其实质上是人在对象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马克思认为,主体性是指人在一定的对象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性,基本表现为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之前的旧的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没有看到人的主体性及巨大的能動作用。他说:“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要遵循对象活动的规律。李德顺教授认为:“主体实际上指人在自己对象活动中的权利和责任特征”[3]。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对象活动中遵循客观事实规律,正确认识和利用主观条件和因素,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体现权利与责任的统一[4]。具体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则是指在正确认识和遵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将研究生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主体,尊重研究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权利和责任得到统一。这里的主体性原则包含有重视教育者主体性,尊重研究生的主体性,以研究生的主体性为核心三个方面[5]。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必要性

1.党和国家的重视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中,针对研究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做出了调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氛围,研究生主体意识的发掘和培养有助于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实践、与教育者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研究生自我完善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主体性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思想道德素养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一部分,那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研究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需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作用。主体性原则不仅是研究生自我完善和发展应坚持的原则,同时也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主体性的条件和任务是不一样的。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取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是人们的主体意识得到觉醒,主体性思维方式得到了改变。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一)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利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研究生才能在复杂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坚持正确的人生和学术方向,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青春才智。有学者对研究生入党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占33%,“随大流和工作便利”占24.4%[6];对入党的原因,39%的选择“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24%“为从众”,5%的“为父母的要求”[7]。这反映了研究生信仰存在有功利化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

(二)主体心理的消极与思想态度的淡漠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化规律,在研究生知行合一的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教育者的主体性,尊重研究生的主体性,并以研究生的主体性为核心。传统教学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主体性原则长期没有得到重视,这反映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心理的消极与思想态度的淡漠。2011年4月7日凤凰网报道北师大一位教授说的:“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虽然该名老师已强调是在讨论投资与经营而不是讨论道德修养,但是作为老师他却忽略了其身体力行对学生的示范影响[8]。研究生面对严峻的社会就业和生活压力时会产生心理的困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产生了怀疑;有些同学在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偏失了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消极被动地应付。

(三)研究生主体性地位弱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育,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

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研究生的主体性被忽视了,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教育者的主体性为核心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度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影响,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及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研究生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不均衡,研究生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定位不清晰以及还没有相应的能力来保障自身的权利和地位。

(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各自作用认识的不清

仅仅调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容易造成自我中心主义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性因素。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具体分析主客体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更好地发挥主体的自我学习的能动性并与客观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在对道德等社会要求的理解和认知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而在将自身的认知转化为行动的环节,研究生则是主角,教师发挥的是帮助和指导作用。而现实中,沟通和协调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机制平台还没有建立。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研究生作为较高层次的人才,其思想状况和道德修养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日益加剧、国内各种利益冲突矛盾的逐渐凸显都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造成冲击与困惑。研究生的政治信仰在这种背景下也面临动摇的危险,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消弱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对研究生的社会认知和判断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培养研究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执着的社会主义信念,让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方法和立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不迷失方向,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心理培训和疏导

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压力的增大,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并不乐观。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增加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对研究生自我发展和完善产生了阻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多方面的心理疏导平台。首先,充分发挥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其次,研究生要主动学习增强自身心理健康的相关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身边细微处给予关心;尤其注重导师的积极作用,研究生在校期间和导师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导师的示范作用和教育对研究生的影响很大:另外,研究生的课程培养计划中可以增加一些心理学的教学内容。

(三)提高研究生的主体性地位

研究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研究生的积极主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接受理论认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研究生的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