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
李济方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是为应对新时期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的本质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是互为主体的,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建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创新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也对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教育有效性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范畴,是20世纪以海德格尔、胡塞尔和哈贝马斯等为首的西方哲学家从传统认识论、存在主义、解释学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中提出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同样适用这一范式。
主体间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消解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元性即主体性,而建构了主体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体,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将教育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同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人文关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的弊病
在2008年对邯郸市5所初中的440名学生和220名教师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发现79.2%的学生认为与师生不和谐的因素是师生间有代沟,而50.4%的教师也同此看法。
这些数据不得不使我们担忧。
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组织者、实施者,即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仅仅只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象和教育客体。
这固然肯定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也将主客体地位绝对化、片面化,否定了受教育者在一定件下成为主体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最终造成了主客体的对立。
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理论的指导,我国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当其适应社会的价值与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发生矛盾冲突时,则一味地以牺牲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为代价去迎合社会的需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急功近利,把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变得枯燥
乏味、痛苦不堪。
成为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的听话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强调人在社会中的整体性,忽视人本身的个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这是人的三大属性,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就是思想意识范畴的交往实践,必然要以人为根本,以人的本质属性为基础。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教育目标为本;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而忽视其对受教育者主体的发展价值。
这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在实际工作中,过多的强调个人对社会或集体的绝对服从和无私奉献,忽视甚至否定现实的个人的自我价值和正当需求。
二是在实际中忽视人的个性。
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教育内容目标要求的一致性,用统一的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每一个人,忽视了不同人群的差异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强调人的精神性,忽视人的自然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关注教育的结果,而忽视教育的过程,存在过于强调人的精神性,有意淡化人的自然性,不重视人的物质利益的弊端。
这显然是高于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实际思想状况,具有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特点。
这就造成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人们的自然需求和物质性需要。
这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
3、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人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只重视灌输论,只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和灌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致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诱导。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育者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利用强制灌输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说教,而将富有主体意识的受教育者置于客体的地位,让他们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者的道德说教。
这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强调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绝对服从。
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压制,从而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涵义实际上还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是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的彻底的真正的主体性,它展现交往实践中人
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扬弃。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多向的、互动的、主体间的关系;教育者具有主导性、主动性,是按照主体间性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与受教育者互动的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者主观意愿、主动配合教育、通过自律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规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差异性、自塑性等显著特征,它更能体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和价值理念。
1、教育地位的平等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强制灌输、严格管束,教育者处于至上的地位,拥有信息的优先权、传播权乃至垄断权,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实际地位不平等。
当今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开放的背景下,网络和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受教育者能更多更快更新地了解有关信息,教育者对信息的优先权和垄断权已不复存在,其权威性和话语权就必然会受到受教育者主体的质疑。
对教育者的话语权提出质疑就意味着强制性灌输的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受到怀疑和动摇,意味着对自上而下的不平等的观念说教提出了挑战,也意味着受教育主体将与教育者主体一样具有平等的话语权。
与此相适应,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将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的平等性,
2、教育方式的开放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依赖性,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必须适应并反映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所发生的变化与要求。
在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较以前显得更加开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程、方法和载体更加丰富多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关系更加宽松,所有这一切都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教育过程的互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应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并不是削弱或否定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是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
所以,教育者应从唯我独尊的“指导者”转变为平等
地与受教育者探讨问题的指导与合作者;受教育者不仅是思想的接受者,还应该是思想的产生者和真理的追求者。
也只有把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合作与互动,才能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4、教育手段的自塑性。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主体首先对自己负责,因为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可能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种种关系持积极负责的态度。
为此,强调受教育者主体从他律走向自律,从他塑走向自塑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更多的则是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受教育者主体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思想意识与道德水平的良好空间和文化氛围,给予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体验的机会,促进和帮助受教育者主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而受教育者则要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自觉地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能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主动地接受教育影响,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5、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主体尊重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差异,承认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一个人按不同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尊重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差异,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以人为本,实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首要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性化的根本原则,它的一切要素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有需要、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人的个体价值,只注重人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被物化并按一定标准来打造。
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人格修养,高扬其自主、自立和自强精神,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人性本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受教育者,
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2、以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为核心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强烈而正确的主体意识,这是受教育者自觉地以主体身份和责任意识开展自我教育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推动受教育者进行主动地转化的重要条件。
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重点从两方面探寻切入点: 第一,公民意识。
在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公民意识一般多停留在规范性的认识上,重义务,重社会,有明显的主体客体化倾向。
而在当今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张扬公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并对主体的公民意识作出全新的诠释自主性与依附性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二,信仰意识。
这里的信仰,是指受教育者主体对社会需要所持有的深刻信任,是认知、情感、意志的高度交融,是相信与怀疑、理性与非理性的高度统一,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信仰意识的培育,可以使受教育者主体以对社会需求的坚定信任为基础,不断朝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执著地追求下去,并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与冲突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感,树立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3、以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表现为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工具性价值,而且还表现为促进主体人格完善的目的性价值。
所谓主体人格,是指作为主体人的权利、地位、价值和尊严,它体现的是自立、自尊、自信、自强,追求的是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高扬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主体人格对行为和意志的控制,不是屈服于权威和外界压力,而是出于准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基础上的主体自觉,并将行为准则内化为“自我立法”,将履行道义责任变成主体自觉自愿的内在追求,将他律内化为自律,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孜孜追求的目标所在。
在当代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时代呼唤着现代化的主体人格,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作为价值目标,既彰显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实现由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机制向双向疏导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指的是用理由充分的道理,去影响他人并使之信服的教育实践过程。
传统的灌输理论是单向的,是空洞的说教,使得效果不佳。
在新时期,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作到疏导和灌输的统一,赤裸裸的真理有时很难为人们所接受,有时候,含蓄的方法比自白的表述更容易深入人心,隐蔽教育意图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常常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对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或内容的输出,要注意强调有一定的具体的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
启发人的内心需要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前提,有了需要,才会形成态度,完成行为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兴趣、情感和需求来选择方法。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过去简单的灌输教育的方式,更多地发挥潜移默化的内化作用,实现双向疏导的转变,从而有利于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
四、结论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离不开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和不同的意识形态都对教育主体的地位、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等都有不同的影响,探讨适合于我国转型期发展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是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和课题,本文仅就其中一个方面尝试论之。
参考文献
[1]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4期。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7期。
[4]王颖,“主体性视野中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发展”,《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5]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6]沈壮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