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

李济方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是为应对新时期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的本质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是互为主体的,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建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创新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也对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教育有效性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范畴,是20世纪以海德格尔、胡塞尔和哈贝马斯等为首的西方哲学家从传统认识论、存在主义、解释学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中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同样适用这一范式。主体间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消解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元性即主体性,而建构了主体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体,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将教育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同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人文关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的弊病

在2008年对邯郸市5所初中的440名学生和220名教师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发现79.2%的学生认为与师生不和谐的因素是师生间有代沟,而50.4%的教师也同此看法。这些数据不得不使我们担忧。

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组织者、实施者,即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仅仅只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象和教育客体。这固然肯定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也将主客体地位绝对化、片面化,否定了受教育者在一定件下成为主体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最终造成了主客体的对立。

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理论的指导,我国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当其适应社会的价值与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发生矛盾冲突时,则一味地以牺牲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为代价去迎合社会的需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急功近利,把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变得枯燥

乏味、痛苦不堪。成为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的听话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强调人在社会中的整体性,忽视人本身的个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这是人的三大属性,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就是思想意识范畴的交往实践,必然要以人为根本,以人的本质属性为基础。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教育目标为本;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而忽视其对受教育者主体的发展价值。这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在实际工作中,过多的强调个人对社会或集体的绝对服从和无私奉献,忽视甚至否定现实的个人的自我价值和正当需求。二是在实际中忽视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教育内容目标要求的一致性,用统一的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每一个人,忽视了不同人群的差异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强调人的精神性,忽视人的自然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关注教育的结果,而忽视教育的过程,存在过于强调人的精神性,有意淡化人的自然性,不重视人的物质利益的弊端。这显然是高于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实际思想状况,具有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特点。这就造成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人们的自然需求和物质性需要。这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

3、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人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只重视灌输论,只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和灌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致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诱导。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育者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利用强制灌输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说教,而将富有主体意识的受教育者置于客体的地位,让他们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者的道德说教。这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强调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绝对服从。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压制,从而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涵义实际上还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是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的彻底的真正的主体性,它展现交往实践中人

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扬弃。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多向的、互动的、主体间的关系;教育者具有主导性、主动性,是按照主体间性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与受教育者互动的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者主观意愿、主动配合教育、通过自律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规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差异性、自塑性等显著特征,它更能体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和价值理念。

1、教育地位的平等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强制灌输、严格管束,教育者处于至上的地位,拥有信息的优先权、传播权乃至垄断权,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实际地位不平等。当今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开放的背景下,网络和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受教育者能更多更快更新地了解有关信息,教育者对信息的优先权和垄断权已不复存在,其权威性和话语权就必然会受到受教育者主体的质疑。对教育者的话语权提出质疑就意味着强制性灌输的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受到怀疑和动摇,意味着对自上而下的不平等的观念说教提出了挑战,也意味着受教育主体将与教育者主体一样具有平等的话语权。与此相适应,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将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的平等性,

2、教育方式的开放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依赖性,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必须适应并反映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所发生的变化与要求。在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较以前显得更加开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程、方法和载体更加丰富多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关系更加宽松,所有这一切都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教育过程的互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应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并不是削弱或否定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是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所以,教育者应从唯我独尊的“指导者”转变为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