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政治必备考点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政治必备考点知识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任何事物都周围一切事物相互联系着(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不一定)
5.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对)
6.部分决定整体。(错)
7.有质变就有发展。(发展要通过质变实现,但质变有好有坏,不一定是发展)
8.量变比质变更重要。(都重要)
9.质变比量变更重要。(都重要)
10.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11.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12.质变是量变的总和。(错)
13.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又包含新的量变)
14.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事物要处于一个统一体当中才能构成矛盾)
15.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任何事物都包括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一定就是优点和缺点)
16.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7.普遍性包含了特殊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18.首先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不一定)
19.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错)
20.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错) (应为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21.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否认了矛盾,就必然否认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对)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影响消费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物价水平。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和保养等。
2、不同的消费类型
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
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
理。)——是不健康的。
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我们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但也不提倡过于节俭。)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我们要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
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
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
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