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及浮力应用复习学案_二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对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2.总结浮力的性质和应用;3.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浮力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对浮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概念复习导入部分:通过实验演示浮力的实际效果,引导学生回忆浮力的概念。

第一步:复习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回忆并回答以下问题:Q1:什么是浮力?A1: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一个垂直向上的支持力。

它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或气体排开的体积的重量。

Q2:如何计算浮力?A2:用公式F=ρVg来计算浮力,其中F代表浮力,ρ代表液体的密度(或气体的密度),V代表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g代表重力加速度。

第二步:通过实例进行计算练习。

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浮力的大小。

例子:一个圆柱体的质量为300g,半径为10cm,高度为20cm,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水的密度为1000kg/m³,求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解答过程:步骤一:计算该圆柱体的体积。

体积V=πr²h=3.14×(0.1)²×0.2=0.0628m³。

步骤二:计算浮力。

浮力F=ρVg=1000×0.0628×9.8=616.4N。

2.性质总结和应用介绍第一步:总结浮力的性质。

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讨论,然后给出解答。

性质一: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性质二: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或气体排开的体积的重量。

性质三: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质量无关。

性质四: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的重量。

第二步:浮力的应用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列举出浮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应用一:船只浮在水面上的原理。

船的设计让船体受到的浮力大于船的重量,这样船就能浮在水面上。

应用二:潜水漂浮的原理。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九章《浮力》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沉条件的判断。

3. 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浮沉条件的判断及浮力的计算。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装置、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学具:直尺、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浮力演示装置,展示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2. 知识回顾(10分钟)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浮力计算、浮沉条件判断的例题,强调解题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判断题:判断下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2. 答案(1)浮力计算题答案。

(2)判断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浮力知识的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浮力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细节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说明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从而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

2. 利用图示和数学推导,详细解释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例题讲解的细节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涵盖浮力的计算、浮沉条件的判断等知识点。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浮力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液体或气体中物体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或气体排斥出的物体的重量。

在初中物理中,学生会学习到浮力的原理、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和物体的浸没、浮沉条件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个关于浮力的复习教案,供中学一年级学生巩固相关知识。

一、知识回顾1.浮力定义: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向上的力。

2.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等于被液体排斥出的物体的重量,用公式表示为:F浮=ρ液体×V物体×g。

3.物体在液体中部分浸没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4.物体在液体中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量。

5.物体在液体中不浮不沉的条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量相等,即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

二、思维导图综合了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浮沉条件的关系,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F浮=ρ液体×V物体×g,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的重量物体部分浸没的浮力=被液体排开的重量三、问题解析1.一块100克的铁块悬挂在空中,所受重力为0.98N。

将它全部浸没于水中,所受浮力是多少?解答:物体全部浸没于水中,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液体×V物体×g。

水的密度ρ水=1000 kg/m³,物体的体积V物体=1000 cm³=0.001 m³,重力加速度g=9.8 m/s²。

所以,F浮= ρ水× V物体× g = 1000 kg/m³ × 0.001 m³ × 9.8 m/s² = 9.8 N。

物体全部浸没于水中所受浮力为9.8N。

2.一只木块在液体中部分浸没,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量的六分之一、求木块浸没在液体中部分的比例。

解答:由题意可知,物体所受浮力F浮=物体的重量W的六分之一,即F浮=W/6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液体×V物体×g,物体的重量W=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浮力》复习教案

《浮力》复习教案

《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1章《浮力》的相关内容。

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物体的沉浮条件以及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能够分析物体的沉浮条件,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3. 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

难点:物体的沉浮条件的判断、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浮力的大小计算,让学生随堂练习。

4. 课堂讨论:讨论物体的沉浮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示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船舶、救生圈等,让学生了解浮力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物体的沉浮条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2)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 作业答案:(1)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判断:根据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比较,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2)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计算:根据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

但在物体沉浮条件的讲解上,学生理解程度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1. 引言1.1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浮力的相关知识,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本教学设计将以清晰明了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便于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评估与反馈环节将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在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展望中,将对本设计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浮力复习课》将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一次愉快而难忘的经历。

2. 正文2.1 教学目标:《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本次《浮力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强化关于浮力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理解浮力的基本概念: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入理解什么是浮力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建立起对这一概念的牢固基础。

2. 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学生将学会如何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3. 熟练运用浮力原理解决问题:通过解决浮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浮力原理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实验环节,学生将学会如何进行浮力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其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浮力概念的理解,提高其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教学内容:《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本课程主要围绕浮力这一物理概念展开。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浮力的基本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基本概念,即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支撑力。

浮力复习学案

浮力复习学案

初四物理《浮力》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知道阿基米德原理;2、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会求浮力大小;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4、运用浮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二、复习重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3、物体的浮沉条件三、复习过程板块一认识浮力(一)知识点:1、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即:F浮=F向上-F向下2、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3、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4、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5、测量:F浮=G-F拉(二)自我检测题一1、如图1所示,浸没在水中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为图中的方向(选填序号),这是因为。

2、如图2所示,双拱桥中间的桥墩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是10m3,它受到的浮力是N3、如图3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为6cm,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a,压力为N,此时受到浮力为N。

4、如图4所示,物体在水中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N.板块二阿基米德原理(一)实验回顾:如图5甲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你认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和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N;步骤和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N。

(3)通过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图5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①物块浸没前,_______,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无关。

(二)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4、适用范围:适用于液体或气体(三)自我检测题二1、如图6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3.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4. 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 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浮力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基本含义。

3.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引导学生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4.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学会计算浮力。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游泳、船只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改进措施。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浮力现象的仔细程度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活中浮力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见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学生对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程度,确定是否需要补充讲解或重复实验。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九章《压强与浮力》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浮力的计算及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定义,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能够分析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3. 学会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浮力的计算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浮力的计算。

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装置,展示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3. 随堂练习(1)判断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解释原因。

(2)计算给定物体的浮力,并判断其浮沉。

4. 知识点讲解(1)浮力的计算方法。

(2)浮力公式的应用。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更多影响因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浮力的基本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上。

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观察中抽象出浮力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实验现象,详细解释浮力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深入剖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图示和实例使学生理解。

《浮力》复习课教案

《浮力》复习课教案

《浮力》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及作用;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4. 浮沉条件的判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2. 使学生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沉物体(如木块、石头等);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浮力计算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浮力演示装置,展示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巩固浮力的计算方法。

4. 知识点回顾(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知识点。

5. 学生互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体gV排;3. 阿基米德原理;4. 浮沉条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下沉,木块在水中上浮。

2. 答案:(1)F浮= ρ水gV排;(2)铁块密度大于水,木块密度小于水,根据浮沉条件,铁块在水中下沉,木块在水中上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检查学生对浮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调整;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热气球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4. 板书设计的条理性和清晰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浮力的概念与计算公式1.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1.2 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大小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公式为:F浮= ρ液体×V排开×g,其中ρ液体是液体的密度,V排开是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g是重力加速度。

第二章: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计算2.1 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概念物体在空气中同样会受到浮力的作用,称为空气浮力。

空气浮力的大小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F浮= ρ空气×V排开×g。

2.2 空气浮力的应用实例飞机的飞行原理:飞机的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使得飞机在飞行时产生的空气浮力大于飞机的重力,从而实现飞行。

热气球上升原理:热气球内部加热产生热空气,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外部冷空气,从而产生向上的浮力,使热气球上升。

第三章: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计算3.1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概念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是水对物体的向上推力。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较。

3.2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计算方法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将浮在水面上,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物体将沉入水底,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第四章: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4.1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概念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是指液体对物体的向上推力。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比较。

4.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浮在液体表面,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沉入液体中,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第五章:浮力计算的应用题解析5.1 题目解析方法分析题目中给出的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物体体积等信息。

根据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比较,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使用浮力计算公式计算浮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3. 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4.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5. 浮力相关的物理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浮力现象,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浮力计算和现象分析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只、游泳圈、密度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应用。

2. 演示实验:进行浮力实验,如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浮力的作用。

3. 数学表达:教授如何用数学公式计算浮力,并解释公式的物理意义。

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浮力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3. 练习:让学生练习计算浮力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力的计算方法和实验现象。

《浮力》复习课教案

《浮力》复习课教案

《浮力》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浮力》这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判定、浮力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和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判定。

难点:浮力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装置、实验器材。

学具: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力演示装置,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浮沉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思考。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3.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2)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浮力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浮力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方法5. 浮力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一个体积为0.5m³的木块放入水中,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 答案:(1)浮力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即2N。

(2)浮力等于水的密度×体积×重力加速度,即490N。

(3)金属块沉入液体,塑料球浮在液体表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探讨浮力在船舶设计、救生设备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实践操作的设计和实施。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浮力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深刻理解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以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判定。

《浮力》复习教案

《浮力》复习教案

《浮力》复习教案教案:《浮力》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浮力》的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浮力”部分。

复习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物体的沉浮条件;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 实际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浮力现象的能力;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和浮力现象的解释;2. 教学重点:浮力概念的理解和物体的沉浮条件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仪、浮力计算器、实物模型等;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如船舶、救生圈等,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知识回顾:复习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物体的沉浮条件,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实例讲解:利用教具演示浮力现象,如浮力演示仪、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理解浮力原理。

4.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浮力计算和现象解释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7. 作业布置:设计有关浮力计算、现象解释和实际应用的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浮力概念、计算公式、物体的沉浮条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给定物体的体积和水的密度;2. 现象解释题:解释为什么船只能浮在水面上;3. 实际应用题:设计一个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利用浮力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探索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天、潜水等。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

具体包括: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 能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器、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直尺、量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力演示装置,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和作用。

2. 知识回顾:(1)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浮力的计算:F浮= ρ液体gV排。

(3)物体浮沉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等于重力时,物体浮起;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沉入液体(或气体)中。

(4)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 例题讲解:(1)计算浮力:一个体积为2dm³的木块放入水中,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判断物体浮沉:一个质量为200g的物体放入水中,求物体是浮起还是沉入水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浮力计算:F浮= ρ液体gV排3. 物体浮沉条件4. 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体积为5dm³的物体放入水中,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2)一个质量为500g的物体放入水中,判断物体是浮起还是沉入水中。

2. 答案:(1)浮力为49N。

(2)物体浮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对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和应用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浮力的应用,如轮船、热气球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浮力复习专题教案精选

浮力复习专题教案精选

浮力复习专题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四章《浮力》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与计算(4.1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4.2节),物体沉浮的条件及其判定(4.3节),以及浮力的实际应用(4.4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的沉浮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沉浮条件的判定。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浮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公式卡片,物体沉浮实验器材。

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轮船的浮力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浮力复习。

2. 讲解:回顾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复习浮力的计算方法。

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讲解物体沉浮的条件。

3. 例题:讲解一道浮力计算题,强调注意事项和解答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浮力计算的练习题,并对答案进行讨论。

5. 实践:分组进行物体沉浮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沉浮条件4. 浮力计算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答案:F浮=ρ液体gV排2. 作业题目:判断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已知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答案:若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浮在液体表面;若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若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沉入液体底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浮力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的计算方法和物体沉浮的条件。

课后可以布置一道拓展延伸题:让学生设计一个简易的浮力秤,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浮力的复习导学案

浮力的复习导学案

《浮力的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受力分析与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

2、进一步巩固阿基米德原理,学会用浮沉条件分析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

3、知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密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物体在漂浮、悬浮、上浮、下沉不同状态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浮力的有关计算。

一、浮力基础知识1、浮力的方向:例1:画出下列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示意图2、探究浮力的大小如何测沉入水底的铁块受到的浮力?如何测漂浮的木块的浮力?原因法:称重法:平衡法:阿基米德原理法:3、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公式:例题2:在探究圆柱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F浮与G排的关系,需要在图A步骤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操作。

请写出该操作的内容例题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A .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B .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C .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D .因素太多,无法判断例题4: 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在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却悬浮在其中,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 .无法比较浮力大小例5:如图1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2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阻力,g=10 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料没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900 NB .石料的密度为2.3×103 kg/m 3C .石料的密度为2.8×103 kg/m3 D .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 N4、 浮沉条件(小组讨论)(2)补充后,其合理的实验顺序应该是 (填写序号)(3)实验结论是F 浮= =二、浮力的应用1、轮船一艘轮船从河里到海里,始终处于_____状态,重力_____,浮力_____,而海水的密度____ 河水的密度,所以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船身会____(“浮起”或“下沉”)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及浮力应用复习学案二
姓名:
【方法阐释】
1.有关浮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称重法:浮力等于物体重力G减去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即F浮=G-F/.
②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③二力平衡法:对于漂浮或悬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例1.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例2.把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然后将它们分别全部浸入水中,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
A.挂铁球的读数大于挂铝球的读数
B.挂铁球的读数小于挂铝球的读数
C.挂铁球的读数等于挂铝球的读数
D.无法研究读数大小
2.浮力的解题思路
分析浮力问题首先先找关键字,当题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拉着”等字眼时,首先用称重法,还有未知量,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当题中出现“漂着”、“悬浮”、“露出”、“完全浸没”等字眼时,首先考虑二力平衡,当还有未知量时,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 浮=G排=ρ液gV排;若在题中找不到关键字,则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先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解答。

例3.将一质量为40g,体积为100cm3的木块放入水中,它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 N。

例 4.质量相等的木块和冰块(ρ木=0.6×103kg/m3,ρ冰=0.9×103kg/m3)投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所受的浮力冰块所受浮力,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冰块排开水的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基础回顾】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和的大小。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①若F浮<G物,物体;②若F浮=G物,物体;③若F浮>G物,物体,直至最终。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是实心的,则物体的浮沉可用密度关系判断:①若ρ物<ρ液,物体;②若ρ物=ρ液,物体;③若ρ物>ρ液,物体。

2.木块的密度水的密度,所以木块在水中收到的浮力木块的重力。

3.一个重为10N的实心铁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会,是因为,此时铁球受到的浮力 10N。

当把此铁球放入水银中后,铁球会,这是因为,此时铁球受到的浮力 10N。

4.如图所示,把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在甲液体中
受到的浮力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根据看到的
现象,可以确定甲液体的密度乙液体的密度。

5.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同一盆水中,它们所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B.木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
C.蜡块受到的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对于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紧张症,可用漂浮疗法减轻。

漂浮池内有一定深度的水,在水中加入(选填“盐”或“酒精”),当人进入池内时会漂浮起来,此时浮力重力。

7.下列物理知识的应用事例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不同
B.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来实现其浮沉的
C.气球上升是因为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D.农民常同浓度适宜的盐水把饱满结实的种子选出来
8.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

小红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筒,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她再将此金属箔揉成团放入水中,金属箔沉入水底。

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D.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9.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
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随堂检测】
1.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票浮于水面;
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

则在这两种情况
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2.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5N
3.把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他沉入杯底,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水的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ρ酒精=0.8×103kg/m3)()
A.大于8g
B.等于8g
C.小于8g
D.无法确定
4.(多选)下列事件中,利用浮力工作的是()
A.密度计
B.磁悬浮列车
C.热气球
D.轮船
5. ⑴将质量为7.9kg,密度为7.9g/cm3的铁块放入足够多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为多少?
⑵将该铁块放入足够多水银中,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取g=10N/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