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屈原的自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如何评价屈原的自杀

——“写作背景”教学环节的尝试

厦门十中陈生泽

一、引言:

今年九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集美区教育局组织的“台湾慈济基金会素质教育交流会”,为此我激动了好多天,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课堂效率”问题。慈济老师的一堂课,内容并不多,然而“学生”(也就是我们这些老师)始终感动着,收获很大。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说:这两天的学习也许是我教学生涯的分水岭,我今后将用慈济老师的“大爱”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宽容慈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慈济老师这样的课无疑是成功的,效率是高的。因为这样的课不仅课堂时间内“学生”收获大,而且很好地让课堂内容有效地向外延伸。我们集美区也有选几位优秀教师上课,内容很多也很好,但相比之下,有的老师上课,却出现“学生”低头做自己的事的现象,效率就不尽人意了。

二、问题的提出:

每教学一篇作品时,总有一个环节不太顺畅,那就是介绍作品的作者、写作背景。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差,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于是,我在介绍作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就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尴尬局面:如果介绍具体全面,基础较好,自觉性高的学生,会告诉我,他们的参考书上都有;而如果真不介绍或简单介绍,自觉性差的学生就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不可能去看参考书(或根本就没有参考书),一些基础好的学生也经常因为各科作业量大而没主动去了解。

如何把“背景教学”这一环节上好呢?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甚至能将课内学习顺利地往课外延伸呢?我就想,最好能让学生自觉地去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

三、问题的解决:

经过对学生的调查,以及对写作背景教学意义的深入思考,我开始尝试用“测试法”进行“写作背景”教学,就是采用“小测——分组讨论——小结”的操作方式。这样,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设题。设怎样的题,直接关系到分析的结果,也就直接关系到能否把作品内容与写作背景结合的问题。

比如,《离骚》“背景教学”这一环节就是用“测试法”进行。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离骚》,了解写作背景,并事先告诉学生要针对背景进行小测。

一上课,我就写出小测题目“如何评价屈原的自杀”,并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

5分钟到我就收卷,我稍微看了一下,最少的写100来字,最多的写300来字。

接着,我要求前后两桌自成小组讨论,把各自刚写的观点说出来。

讨论之后,进入小结阶段。

学生甲首先发言:我觉得屈原不该自杀。生命多么可贵,就算是自己的理想破灭也不可一死了之。他的死也唤不回什么。屈原大可以象陶渊明一样,寄身于田园,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化作对自然的热爱,或许也可以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居住环境,或许可以创作出更多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佳作来。

这时,学生乙马上起立:这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屈原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由动乱走向统一的时代,他竭力主张对内任用贤人,革新政治,对外联齐抗秦,以图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但他的主张却遭到国内腐朽、反动势力的排斥和迫害,屡次被贬官和放逐。最后在楚国灭亡之际,悲愤交加,自沉汨罗江。作为一个政治家,屈原的死是不值得的,“良禽择木而栖”,他完全可以到其他国家去施展他的宏伟抱负,实现其个人价值,凭他的才能,各国都会欢迎他。但是作为古帝王的后代,他对楚国有着独特深厚的感情,他有责任为楚国奉献出他的一切,那么楚国不存在了,他也只有一死了之。

学生乙刚坐下,就有几个学生举手,我叫了一位文学功底比较好的学生丙:屈原不投江,那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当时,楚国即将灭亡,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就要问世,他如留下来,只不过是楚国之遗老罢了。《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了他投江前与渔父的对话。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大家想一下,当时社会已经混浊不堪了,屈原为何不也一同消沉,而是独自清醒?大家都醉了,他为何不装醉而虚度此生呢?答案是,屈原太爱楚国了!

学生们为他的精彩发言而鼓掌。

“谢谢,我们不得不佩服于他的渊博,感动于他的激情……”我本想作小结,但有一位学生手举得老高,象幼儿园的学生似的,我只好让他站起来说。

于是,学生丁侃侃而谈: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的行为,不能离开当时的背景以及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因此,屈原的死是一种必然。如果他“跳槽”到别国去,如果他象陶渊明一样去写《桃花园记》,那我们今天就不会上《离骚》,也许是上“骚离”了(学生们笑)。因为就不存在屈原了。“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他的自杀则唤醒了千千万万爱国人士,所以才有了“亡秦必楚”的口号。所以,我想为屈原而讴歌:“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洁身自好。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伟大人格,经典诗篇。”

学生们热烈鼓掌。

我及时给予表扬:“在这么短的时间,能作如此精彩的发言真不容易啊!”

我感到学生对相关的背景甚至《离骚》的主题理解已经挺到位了,于是总结道:“如何评价作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我们应了解他所属的时代氛围,地理环境和社会习俗,了解他的性格、人生遭遇等,这样的分析才不至于片面。今天,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好,可以感觉到许多同学还作了深入的思考,因此才有刚才精彩的发言,我们很欣赏在课外认真预习并作深入思考的同学。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欣赏《离骚》的节选部分。(进入赏析阶段)

四、反思:

1、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促进学生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这节课应该算是作了一次尝试。“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用测试方式“逼”着学生向“课外”延伸,再让学生由“测试得分”及课堂讨论、课堂发言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就很好地使学生由“被逼”往课外阅读,向主动到课外学习的转变。

2、关于“课堂效率”问题。以往评价一堂课的效率,往往以本节课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学生掌握知识多少来衡量,而通过几次培训(包括“台湾慈济基金会素质教育交流会”),我意识到:课堂效率应包括“即时效率”和“延时效率”。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这节课课内学了多少东西为“即时效率”,此为其一;其二,学生能否因这节课而自觉在课外往深度广度延伸,此为“延时效率”。这节课,在“背景教学”这一环节中,学生能通过自查资料而阐述自己的观点,向课外很好地作了延伸,从而较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要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此老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留下大块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机会找问题、回答问题。在小测环节,设题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有东西写、有兴趣写。《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屈原自杀的评价,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分析评判,有的结合屈原作品进行分析,有的根据当时背景特点分析,有的根据屈原性格进行分析,有的根据现代观点进行分析,可以说,“背景教学”已大大拓展了“背景内容”,向更广阔的作品主题、作者思想延伸。

2004.1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