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一位学生的看法——颜回

合集下载

颜回的君子四德

颜回的君子四德

颜回的君子四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颜回是孔子弟子中尤为著名的一位,其性格和修养备受赞誉。

在儒家思想中,颜回被誉为君子的楷模之一,他的行为举止体现了君子四德的核心价值。

君子四德是指仁、义、礼、智,这是孔子提出的人们应该具备和追求的道德标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颜回的君子四德。

仁是君子的基本品格,也是君子四德中的核心。

颜回天生仁爱,心怀慈悲,对周围的人都充满同情和关爱。

在与他人交往中,颜回总是以诚心和善意待人,不计较得失,而是根据情感和理性去看待问题。

他关心他人的感受,乐于助人,乃至为他人分担苦难。

在日常生活中,颜回常常帮助衣不完善的人修补补丁,或者帮助邻人修理房屋,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义是君子的行为准则,颜回对于义也有相当的看重。

他始终保持正直和廉洁,从不以私利为重而牺牲大公无私的道德准则。

在私下与他人交往中,颜回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绝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在处理事务时,颜回也极为讲究公平和正义,乃至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不惜代价。

他常说:“为人贵在义,为政贵在仁。

”表达了他对义的极致追求。

礼是君子与人往来中的基本准则,颜回对待礼节也非常重视。

他在与人交往中,总是谦和有礼,尊重他人的长幼尊卑,不会有任何一点的轻浮和傲慢。

在家庭生活中,颜回对待父母尊长也十分顺从和孝顺,从不有任何不敬之举。

在朋友圈和同事之间,他也总是维持良好的关系,永远不会因为私人恩怨而做出损害他人面子的事情。

智是君子的修养之道,颜回对智的要求也相当高。

他在学问上精益求精,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学问水平。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颜回善于用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不被私人情感所左右。

他以自己的智慧和见识为他人提供帮助和引导,同时也让自己更加深入理解人生的智慧和科学。

颜回所展现的君子四德,仁义礼智,是孔子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价值观。

颜回以自己的行动和言行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君子,当代人们也应该从颜回的榜样中汲取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兼具仁义礼智的人。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陋巷简居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

“陪臣” 即臣之臣。

如诸侯国的卿大夫对诸侯称臣,对天子则自称“陪臣” ;卿大夫的家臣对诸侯而言也称“陪臣”。

春秋时鲁国为“三桓”执政(即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国政),至鲁昭公、定公、哀公时,家臣势力兴起,家臣叛乱屡有发生。

鲁昭公四年(公元前 538 年),叔孙氏家臣竖牛软禁并饿死了叔孙豹,设计杀害了叔孙豹的两个嫡子,拥立庶子叔孙诺。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季平子立,对家臣南蒯未加礼遇,南蒯便密谋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

” (《左传?昭公十二年》)事泄,南蒯以费叛归齐。

鲁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 505 年至前 501 年),季氏家臣阳虎专政,并把持了鲁国国政。

阳虎之乱是鲁国家臣叛乱中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

阳虎的权势凌驾于“三桓”之上长达三、四年。

阳虎原本为孟孙氏庶支,后为季孙氏家臣,季平子时很受重用。

季平子死,季孙斯(桓子)立,阳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

在处理季平子葬礼上,阳虎与季孙氏另一家臣仲梁怀发生争执。

论语中关于颜回的章节

论语中关于颜回的章节

论语中关于颜回的章节首先是《述而》章节。

这一章节中,孔子评价颜回时说:“回也闻,非夫人之为而非不我之为也。

乐莫乐兮,若以乎若罢乎!”这句话意思是说,颜回明白我的意思,他的行为和我一样,真是令人高兴啊!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赞赏和喜爱之情。

接下来是《述而第二》章节。

这一章节中,孔子对颜回的学问能力和品德作了更详细的评价。

孔子说:“回也不容于中庸之道,唯命是听。

”这句话意思是说,颜回完全符合中庸之道的要求,唯命是从。

这说明颜回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和践行非常出色,是孔子非常满意的学生。

《述而第三》章节继续探讨了颜回的学问和品德。

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颜回的心思三个月不曾违背仁义,其他的事情就随着日月的变化而变化。

这句话表达了颜回对仁义的坚持和追求,以及孔子对他的认可和赞赏。

《颜渊》章节中,孔子对颜回的忠诚和勤奋给予了高度评价。

孔子说:“颜渊善居室,非曰傅粉之室也;善见色,非曰窥丑也。

”这句话意思是说,颜回善于布置自己的住所,不是说他喜欢涂抹粉末;善于欣赏美丽的事物,不是说他喜欢窥视丑陋的事物。

这句话表达了颜回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真实美的敏感,以及他对于自己居住环境的精心打理。

最后是《颜渊第二》章节。

这一章节中,孔子对颜回的品德和修养作了总结。

孔子说:“回也闻一以知十,斯可矣。

”这句话意思是说,颜回只需要听一次就能理解十次,这已经很不错了。

这句话表达了颜回的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以及孔子对他的认可和赞赏。

通过对以上章节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他不仅在学问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品德修养上也是一位出色的学生。

他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和践行,以及对仁义的坚持和追求,都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颜回的故事和言论在论语中被多次提及,这充分体现了他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故事引言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中最有名的一个,他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

颜回的故事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学习和努力,成为古代中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之一。

本文将通过讲述颜回的故事,探讨他的成长经历和对后世的影响。

早年生活颜回出生在一个相对贫困的家庭,但他的父母非常重视他的教育。

从小他就展现出聪明才智,并表现出对学问的强烈兴趣。

在他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找到了一位有名的教师给他上课。

颜回用功读书,很快就显露出卓越的才能。

他以聪明和刻苦著称,成为村子里年轻人的榜样。

遇见孔子在颜回十五岁那年,他听闻了孔子的名字并渴望去见他。

他向父母提出请求,要求前往太原拜访孔子。

父母虽然很担心,但也理解颜回的追求知识的热情。

于是他们为他准备了足够的路费,希望他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

颜回终于来到了太原,并见到了传说中的孔子。

他向孔子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愿望和对道德和哲学的兴趣。

孔子对颜回的才能印象深刻,并决定收他为徒。

学习与修行颜回成为孔子的学生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修行中。

他每天早起来迎接日出,默默地默诵孔子的经典著作。

颜回虚心向孔子请教问题,努力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

孔子赞赏颜回的勤奋和才智,并将他视为未来的接班人。

出使外国颜回在学习和修行几年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出使外国。

孔子派他去外国学习和传播儒家思想。

颜回接受了这个使命,远离了故土,踏上了征程。

在外国,颜回收到了很多举报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消息。

他积极回应并辩解,解释儒家思想的价值和好处。

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颜回把儒家思想带到了外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种哲学思想。

归国与传承颜回在外国的使命完成后,心系故土,怀着对家乡的思念,他毅然决定回国。

回到家乡后,他继承了孔子的衣钵,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颜回回到太原后,他立即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他以孔子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设了一所私塾,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颜回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他的私塾很快就声名远扬。

后世影响颜回留下了众多的学生,这些学生继承和传承了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七十二贤颜回是个怎样的人

七十二贤颜回是个怎样的人

七十二贤颜回是个怎样的人颜回是孔子门生中最得意的弟子,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首,那么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颜回是一代大儒,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可以说颜回是符合儒家标准的大贤,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是孔子的崇拜者,是能够将孔子的儒家理论学以致用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才最喜欢颜回,甚至开玩笑说,如果颜回家里富裕的话,愿意给颜回做一个管家,可见对其喜爱。

说到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一个需要说的就是,颜回是一个聪明好学的人,正是因为聪明所以对于孔子教授的理论没有任何疑问,能够完全的吃透,所以从来不提问,甚至孔子都怀疑颜回是不是非常愚笨,不会提问。

但是经过观察,孔子消除了自己的疑虑,原来颜回完全可以做到活学活用的,所以颜回死后,孔子大哭,再也没有像颜回那么好的学生了。

颜回又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

孔子评价其“一箪食一瓢饮,身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完全不被贫困的生活所困扰,只要是能够每天有所学,每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精神愉悦。

颜回又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颜回输冠在颜回明明知道自己没有错的情况下,还是毫无异议的将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别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对孔子的尊重,即使是心里有疑惑,也不去拂逆自己的老师,这一点现在的很多人都做不到。

颜回是一代大儒,是一个贤德的人,从上面的几个方面就可以见到一斑,颜回的生活态度是使得现代的很多人学习的。

颜回之乐是什么颜回是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首,孔子对其经常是大加赞赏,无论如何这个人肯定不是一个傻子,但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颜回却是有点傻气与愚笨的嫌疑,甚至连孔子也曾经产生怀疑。

颜回之所以被那么多人推崇备至,是一定有其长处的,有人说看一个人的品质只需要看其喜欢什么就可以了,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颜回到底喜欢什么。

颜回一生都没有做过官,其一生可以说都在孔子的身边度过的,一生之中从十三岁入学,到38岁离开孔子自己办学,可以说两个人在一起长达25年,可以说彼此是非常了解的,孔子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颜回的物质条件是这样的贫瘠,可以说甚至是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颜回还在乐什么呢?个人认为颜回是乐在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颜回喜欢什么呢?我觉得颜回是喜欢追随孔子,因为追随孔子可以让其每天都可以有所收获。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颜回,原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

他出身于齐国贵族家庭,从小聪慧过人,对孔子的学说颇有心得。

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渐渐成长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儒家学者,被誉为“颜渊圣人”。

颜回年轻时,曾经在一次与孔子的对话中问道,“孔子之道,可谓至善至美至圣矣,然而弟子却很难做到。

”孔子听后微笑道,“你若能够一心向善,虚怀若谷,就能够做到。

”颜回心领神会,从此更加励志向学。

在孔子逝世后,颜回继承了孔子的学业,成为儒家学说的传承者。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是在为政治、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提倡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据史书记载,颜回在为政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才能。

他曾在齐国任官,以其清廉正直、公正无私的作风,深受百姓爱戴。

在他的治理下,齐国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百姓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颜回的政绩被后人称颂不已,成为了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

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建树,颜回在修身养性方面也是一位榜样。

他勤奋好学,不断钻研经典,修身养性,力求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他常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颜回的一生,可谓是儒家学说的典范。

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总而言之,颜回是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成为了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

他的故事将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孔子学生颜回的故事

孔子学生颜回的故事

孔子学生颜回的故事《颜回的故事》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讲讲孔子学生颜回的那些事儿。

颜回啊,那可是孔子非常得意的弟子呢。

颜回这孩子,特别勤奋好学,对知识那叫一个如饥似渴。

有一次啊,孔子在课堂上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其他学生听了也就听了,颜回可不一样。

下课后,别人都出去玩了,颜回一个人留在教室里,反复琢磨孔子讲的那个道理。

他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眉头紧锁,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就偷偷在旁边看着他,心想这小子咋这么认真呢。

过了好一会儿,颜回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那笑容啊,就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样灿烂。

然后他就赶紧跑去找孔子,跟孔子分享他的感悟。

孔子听了,也是连连点头,对颜回更是赞赏有加。

颜回不仅学习刻苦,还特别谦虚。

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有点学问就骄傲自满。

有一回,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有个同学提出了一个观点,颜回觉得不太对,但是他没有马上反驳,而是很有礼貌地说:“我觉得这个事儿吧,可能还有别的看法呢。

”然后他就很有条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大家都心服口服。

他就是这样,总是那么温和,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颜回的品德那也是没话说。

他对人真诚,对朋友更是两肋插刀。

有一次,我和颜回一起出去玩,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家摔倒了,颜回二话不说,赶紧跑过去把老人家扶起来,还关切地问老人家有没有受伤。

老人家感动得不行,连连夸赞颜回是个好孩子。

颜回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他的勤奋、谦虚、品德高尚,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他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哎呀,说了这么多颜回的事儿,我自己都觉得特别佩服他。

我们也要像颜回一样,努力学习,做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呀!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啦,大家拜拜喽!希望你们也能喜欢颜回的故事呀!。

历史趣谈:颜回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孔子对颜回评价最高

历史趣谈:颜回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孔子对颜回评价最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颜回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孔子对颜回评价最高导语: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孔子这里的回就是颜回,颜回是个优秀的学生,他不贰过、不迁怒,看重德行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孔子这里的回就是颜回,颜回是个优秀的学生,他不贰过、不迁怒,看重德行,是孔子三千学生里的七十二贤才之一,也是一个十分令人尊重的贤者。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又被称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

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被称为贤者。

颜回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他勤奋好学,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颜回初入孔门的时候,年纪很小,稚嫩的脸庞,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和迷茫,初见老师孔子时,颜回的眼神还有些躲闪,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

颜回应该是所有学生当中年纪最小的,他的个头不高,衣衫褴褛,双眼深凹,颜回庄重地给孔子行跪拜之礼,算是正式成为了孔子的徒弟。

颜回不是个出众的孩子,他不是所有学生中最聪明的,确是最勤奋的一个,来得比别人早,回得比别人晚,刻苦钻研功课。

他的性格稍许沉默,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让很多人觉得他有些愚。

颜回,他的个性温顺、阴柔,言行举止都比较拘谨,不事张扬。

《论语》说他“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不迁怒,不贰过”,表面看来好像愚钝,但内里却很秀慧。

很多时候,孔子在讲学时,颜回都静静地在一边听着,不对老师的言论提出任何问题,他对于老师孔子是朝圣般的膜拜,“亦步亦趋”便是他对老师尊敬的表现,他想要生活常识分享。

颜回的人物评传

颜回的人物评传

孔子得意弟子——颜回个人简介颜回,字子渊,亦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今山东宁阳县),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据说他因病早死。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意思是说:“颜回年仅二十九岁,头发全部白了,而且很早就去世了。

孔子哀痛之至,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弟子,我和学生们就更加亲近了。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从不对别人发脾气(转移自己的愤怒),不重复犯一个错误。

不幸命短而死了,现在也就没了。

我从此就再也没有听说有人喜欢读书了。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人生三个阶段回顾颜回一生,将其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颜回人生的第一阶段,十三岁入孔门,用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其学业基本已成。

而后他继续跟随孔子,二十一岁生子颜歆,当其子颜歆五岁时,他还是孔子的弟子。

颜回人生的第二阶段,他追随孔子周游列国,直至他三十八岁,孔子六十八岁,季康子派使臣公华、公宾、公林带着礼品到卫国来迎接孔子一行归国时,才结束了他跟随孔子长达十四年的列国周游。

颜回人生的第三阶段,颜氏之儒的形成。

重归鲁国后,颜回未入仕为官,已年近不惑的他自己讲学授徒,传授儒学六经;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形成了儒家的一个宗派——颜氏之儒。

《韩非子·显学》指出:自孔子死后,儒分八派,“颜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

后世儒学专家大多认为韩非子所说的颜氏之儒,是指颜回弟子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支派。

论语之颜回解析

论语之颜回解析

论语之颜回解析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其中的各种理念和智慧仍然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其中的一位重要弟子,颜回在论语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本文将对颜回在论语中的形象进行解析,以探究他对于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贡献。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之一,被赞誉为“聪明好学”的人。

从论语中的对话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的人。

他的见识看似天赋异禀,但实际上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得来的。

在论语中,有一个有名的对话是孔子问颜回,“回,何人也?”回答:“非宰我之谓与?”孔子问:“回,何谓也?”回答:“夫子之道,协同而与说之。

”这段对话表明,颜回希望能够协助孔子传播他的学说,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颜回在论语中还经常与孔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辩论。

例如,在《述而》中,孔子问颜回:“吾见其居下也,君子之道也。

”回答:“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从这个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颜回对于君子道德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君子应该注重道德修养,不仅要对待他人充满忠诚和诚信,还要勇于自我反省和改进。

此外,在《学而》中,颜回也和孔子进行了一次关于君子修养的对话。

回答孔子关于君子的问题时,颜回提出君子应以礼作为行为准则,并将其内化为内心的修养。

他认为君子应当遵循礼仪规范,不仅要在外在行为上遵循礼仪,还要将其内化为内心的修养,从而真正地成为一个君子。

总之,论语中的颜回是一个具有智慧和勤奋的学生。

他通过与孔子的对话和辩论,开拓了自己的思维和见识,对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做出了重要贡献。

颜回的思想和观点在论语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颜回的学习态度和对待道德修养的认真态度,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条。

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弘扬并传承儒家思想的重要精神。

孔子的这10位学生各有风采

孔子的这10位学生各有风采

孔子的10位学生各有风采1.勤奋好学的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

孔子说,我有三千个弟子,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个人,其中最好学的就是颜回。

孔子评价颜回是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他不把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一个地方犯个错误之后,他坚决在同样的地方不会犯第二次。

这是一种很高的品德,孔子说他教书三十年,才做到了“不迁怒”,可见难度有多大。

颜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克己复礼”,那就是要管好自己。

孔子说,颜回非常贤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说明颜回的生活欲望很低,所以,他才能过得快乐。

2.勇猛果敢的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是一个喜欢打架、好勇斗狠的少年,他个性最鲜明,有什么事就出来保护老师。

在周游列国中,孔子一路碰壁,他对学生们说:我的理想没有地方实行,我要乘一个木筏子,移民国外算了,我看到时候能跟着我的,也只有子路了。

子路听后,很高兴,觉得老师还是信任他的。

在《论语》里边有个小故事,那就是“子见南子”。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是一个风流的美女。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南子给她下了个帖子,希望能见见孔子的面。

因为南子名声不好,子路就劝阻老师最好别去。

孔子说,我是一个学者,去见见一个美女还能怎么样?这样孔子不但去见了南子,而且还坐在她的车子后面,在卫国国都转了一圈。

回去之后,子路对就对老师说:怎么样,您被她利用了吧?子路向孔子讨教为政的秘诀,孔子对他说:首先要身先士卒,这样就会有表率作用,身边的官员自然就会向你学习;再一点,就是无倦,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不能倦怠,要持之以恒。

子路听到了,也做到了,果真仕途发展不错。

3.好学深思的子夏子夏这个人比较内向,也很爱学习。

他向孔子讨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对待父母,子女要保持和颜悦色,有事儿要办时年轻人要代劳,吃饭喝酒的时候,要让年龄大的人先吃喝。

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

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

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本文导读:颜回是一代大儒,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可以说颜回是符合儒家标准的大贤,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是孔子的崇拜者,是能够将孔子的儒家理论学以致用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才最喜欢颜回,甚至开玩笑说,如果颜回家里富裕的话,愿意给颜回做一个管家,可见对其喜爱。

颜回画像说到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一个需要说的就是,颜回是一个聪明好学的人,正是因为聪明所以对于孔子教授的理论没有任何疑问,能够完全的吃透,所以从来不提问,甚至孔子都怀疑颜回是不是非常愚笨,不会提问。

但是经过观察,孔子消除了自己的疑虑,原来颜回完全可以做到活学活用的,所以颜回死后,孔子大哭,再也没有像颜回那么好的学生了。

颜回又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

孔子评价其“一箪食一瓢饮,身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完全不被贫困的生活所困扰,只要是能够每天有所学,每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精神愉悦。

颜回又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颜回输冠在颜回明明知道自己没有错的情况下,还是毫无异议的将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别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对孔子的尊重,即使是心里有疑惑,也不去拂逆自己的老师,这一点现在的很多人都做不到。

颜回是一代大儒,是一个贤德的人,从上面的几个方面就可以见到一斑,颜回的生活态度是使得现代的很多人学习的。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颜回一生都在追随孔子,而孔子对颜回的感情也超越了一般的师徒关系,两个人可以说是心智相通的忘年交也不为过。

能够入得了孔子的法眼,颜回可以说绝非平庸之辈,颜回的思想境界是非常高的,不仅仅可以将孔子的思想吃透,还能够活学活用,可以说天分是非常高的。

颜回与孔子画像《庄子-大宗师》记载了关于颜回的一个小故事,一次颜回跑来对孔子说,我进步了,老师,孔子问,怎么进步了?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

孔子说,好是好,不过还不够。

17-11-1-孔子学生颜回的故事

17-11-1-孔子学生颜回的故事

孔子学生颜回的故事
1. 颜回呀,那可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你知道吗,有一次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饭吃,颜回却还能安之若素,这得有多大的定力啊!就像在困境中依然能绽放笑容的花朵一样了不起。

2. 颜回这个人啊,特别好学。

据说他从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多么难得啊!这就好比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

3. 你们想想,颜回对孔子那是多么尊敬啊!孔子说什么他都认真听,认真做,这简直就是追星的最高境界啊!难道不是吗?
4. 颜回的品德那可是没话说!他安贫乐道,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却能怡然自得。

这就像那高洁的竹子,无论环境怎样都能保持自己的气节。

5. 有一回啊,孔子问颜回的志向,颜回说愿无伐善,无施劳,这是多么高尚的追求啊!就如同那明亮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6. 颜回的勤奋也是让人佩服啊!他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这不就像那不知疲倦的千里马,奋力向前奔跑吗?
7. 你们知道吗,颜回对知识的渴望简直超乎想象!他可以为了一个问题思考一整天,这是怎样的执着啊!就像那执着的攀登者,非要登上山顶不可。

8. 颜回的善良也是出了名的。

他总是乐于助人,关心他人。

这不正像那温暖的阳光,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吗?
9. 大家说说,颜回是不是很了不起啊!他虽然生活贫苦,但精神世界却无比丰富。

这和那些只追求物质的人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10. 颜回啊颜回,他真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去学习他的优点。

他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我的观点结论:颜回是一位非常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人物,他的品德、好学和善良都令人赞叹不已。

浅析《论语》中颜回的人物形象

浅析《论语》中颜回的人物形象

教法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颜回(公元前522-前482年)字渊,又称子渊,春秋末年鲁国人。

他在德行科位列第一,在孔门中有突出的地位,是孔子最多赞扬也是最为欣赏的学生,更是历代中国文人士子的道德楷模。

在《论语·雍也篇第六》中,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孔子看来只有颜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

我们都知道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但是我们坚持行仁的路途中,我们的心有时候会流离失所,有时会偏离轨道,只有颜回不仅可以行仁,而且还能让自己一直走在人生的正路上。

正是因为他有一颗“仁”心,他可以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所以,孔子评价他时说:“贤哉回也!”在《论语》中我们很少看到孔子会用这样的语气来称赞学生。

“贤”字有三个用法:德行好,叫做贤良;特别聪明,叫做贤明;能力超过别人,叫做贤能。

颜渊的贤表现在别人都受不了一竹筐饭、一瓜瓢水和住在破旧的巷子里的时候,他可以做到,他不仅忍受得了这样贫穷的生活,更不改自己原有的快乐。

对于贫穷,孔子曾说:“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没有人喜欢贫穷和低贱,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但如果不以正当途径加于君子身上,君子是不接受的。

贫与贱每个人都讨厌,如果以正当途径加于君子身上,君子也不会排斥。

因为生逢于春秋这个乱世,像颜回这样的人没有机会展现才能,陷入了贫困,但是他没有选择逃避,反而借这个机会修炼自己,展现出贫而乐道的美德。

颜回不仅德行高尚,更是好学勤奋的好学生,在《论语·公冶长第五》的第八章,原文是: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孔子对子贡说:“你跟回谁比较杰出,谁比较优秀?”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跟回相比呢?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领悟诗歌相关的道理,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领悟两个相关的道理。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陋巷简居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

“陪臣” 即臣之臣。

如诸侯国的卿大夫对诸侯称臣,对天子则自称“陪臣” ;卿大夫的家臣对诸侯而言也称“陪臣”。

春秋时鲁国为“三桓”执政(即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国政),至鲁昭公、定公、哀公时,家臣势力兴起,家臣叛乱屡有发生。

鲁昭公四年(公元前 538 年),叔孙氏家臣竖牛软禁并饿死了叔孙豹,设计杀害了叔孙豹的两个嫡子,拥立庶子叔孙诺。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季平子立,对家臣南蒯未加礼遇,南蒯便密谋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

” (《左传?昭公十二年》)事泄,南蒯以费叛归齐。

鲁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 505 年至前 501 年),季氏家臣阳虎专政,并把持了鲁国国政。

阳虎之乱是鲁国家臣叛乱中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

阳虎的权势凌驾于“三桓”之上长达三、四年。

阳虎原本为孟孙氏庶支,后为季孙氏家臣,季平子时很受重用。

季平子死,季孙斯(桓子)立,阳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

在处理季平子葬礼上,阳虎与季孙氏另一家臣仲梁怀发生争执。

《论语》中的颜回形象

《论语》中的颜回形象

《论语》中的颜回形象读过《论语》,颜回的形象总是让人记忆犹新.作为孔子的弟子,颜回在《论语》中并不是描写最多的一个,但却是受到孔子赞赏最多的一个。

孔子将自己的弟子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进行了分类.其中颜回列德行科第一,在孔门弟子中备受青睐.他在《论语》中被称为“子”,孔子称赞他的话很多,这就确立了他是孔门第一大弟子的地位.自唐太宗以来,历代帝王多次对颜回予以封赠,这就又使得颜回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一、好学聪慧在《论语》中,颜回受到老师的赞赏最多的地方在于他的好学精神,对于学习从不感到疲倦和满足.在上千弟子中,孔子独称赞他“好学”,而且认为除了颜回之外再没有听说好学的人。

这在《论语》中反复出现.如在《雍也》篇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又如在《先进》篇中,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的“好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学无止境的追求精神。

“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孔子说颜回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并没有懈怠放松过。

《庄子》里记载他跟随孔子达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庄子·田子方》)的程度,因此,其学业提高很快。

子贡叹服地说:“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孔子家语》).二是现在学习态度的庄重上,孔子讲课时,他专心致志,认真听讲,从不懈怠,不放过每一个问题.孔子对此倍加赞扬,《论语·子罕》:“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意思是说,听孔子讲学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孔子与颜回师徒情深的故事

孔子与颜回师徒情深的故事

孔子与颜回师徒情深的故事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孔子的许多学生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与他的师徒关系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颜回。

颜回和孔子之间的师徒情谊,展现了深厚的师生之间的互敬和信任,也启示了我们对于教育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也是他最宠爱的弟子。

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其才气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著称。

孔子常说:“颜回,回也不用再跟我学了,你已经学到了我的原则了。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赞扬和认同。

孔子和颜回的关系不仅是师生,更像是亲密的父子关系。

据记载,每天早上,颜回都会如约去拜访孔子,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早晨的谈话和对于学问的分享。

孔子和颜回的交谈充满了智慧和哲学,颜回吸收着孔子的思想,而孔子则看到了自己理念的传承者。

师徒情深的故事讲述了一次颜回面临危险的时刻。

当时,颜回因为一些状况被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急需帮助。

颜回逆境中保持了镇定,并立刻向孔子求救。

孔子收到颜回的求助信息后,义无反顾地前往营救他。

孔子为了抵达颜回遇到的危险地点,越过了大山和河流,虽然孔子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但他毫不犹豫地救下了颜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对于他的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爱和关怀,不计个人代价地保护颜回的安全。

颜回对于孔子的教诲感激不尽。

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怀念着孔子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颜回以孔子为榜样,坚持并传承儒家的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学问和实践都成为了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孔子与颜回师徒情深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师生关系中的互相尊敬和信任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塑造性格、培养价值观和发展智慧的过程。

师徒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信赖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最后,孔子与颜回师徒情深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那就是我们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与他人互动中发展和维护这样的师生关系。

年少一坐之颜回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年少一坐之颜回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年少一坐之颜回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年少一坐之颜回》是一篇讲述颜回的文章,它描绘了颜回年少时的经历和他的思想观点。

颜回作为孔子的学生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介绍颜回的背景、思想以及对他的评价,探讨颜回的意义与影响。

颜回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追求真理、努力进取,并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了解颜回年少时的成长经历和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思想体系,并在现实生活中从中汲取智慧。

同时,通过对颜回的评价和思想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题和结构进行介绍,明确文章的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从颜回的背景介绍和思想观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颜回进行评价,并分析他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深入了解颜回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重要意义和他对后世的影响。

颜回的思想启迪我们认识自己、反思自我,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能够对颜回的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自己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颜回的背景信息,包括他的生平和成就。

然后,我们将探讨颜回的思想与观点,包括他对人生、道德和教育的看法。

最后,我们将对颜回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他的意义与影响。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可以全面了解颜回的贡献和他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是颜回的背景介绍。

我们将介绍颜回的生平和成就,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和职业经历。

通过了解颜回的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是颜回的思想与观点。

我们将详细探讨颜回对人生、道德和教育的看法。

孔子赞美学生颜回的什么品质

孔子赞美学生颜回的什么品质

颜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孔子的学生,深得孔子喜欢,那下面是为你搜集,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赞美颜回的品质颜回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得到老师夸奖最多的学生,也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和“贤”归于颜回,可以说评价之高在其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颜回也得到了历代的统治者的推崇,颜回虽然是生前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死后却是荣宠万千,让人慨叹。

颜回首先是一个仁德的人,是一个贤德的人,但是无论是仁德还是贤德都是比较大的一个词语,可以根据一些小事来看其具体的表现,来总结其品质。

首先是知错就改,颜回输冠就讲述了颜回对孔子产生了误会,但是知道自己错了之后,颜回立即对孔子跪拜认错,可见其知错能改,同时孔子评价颜回“不贰过”也说明了颜回知错能改。

另外颜回还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颜回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见其对孔子的崇拜之情,也可以见其对孔子是尊重的,对知识的学习是刻苦的。

颜回死后孔子大哭,说,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的学生了,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

并且孔子还评价颜回说,讲学的时候颜回总是沉默寡言,以为他很愚笨,但是后来发现颜回不仅仅能够理解孔子的精神,还能够发挥运用。

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天赋。

评价颜回的最著名的一句话现在经常还在人们的口头上传播的就是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颜回的生活清贫,但是却能够做到安贫乐道,不会因为贫困而烦恼,而不愉快。

颜回简介颜回是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也是孔子手下的七十二贤之首,他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不只是聪明好学也很有古之仁人的风范,所以受到了很多后世读书人的敬重。

如果说子路是对于孔子最忠心的“大弟子”,那么颜回就是继承了孔子思想精华的“真传弟子”,颜回一直恪守着孔子仁义礼教的思想,一言一行都合乎于礼,所以常常受到孔子的称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到孔子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而在这么多人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颜回了,因为他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

在孔子看来,似乎颜回的所思所想,无一不是值得表示赞赏的。

在短短一部《论语》中,记载的关于孔子对颜回的夸奖,就有十几处之多。

那么,颜回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受到孔子如此的厚爱,让孔子对其赞不绝口呢?
孔子曾很有感慨的评价颜回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回有君子之道四焉。

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得禄,真于持身。

”由此看来,正是颜回的苦学勤奋以及慎思、为孝品德,才使得孔子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高度评价颜回。

在这里,孔子主要对颜回全身心投入又善于反躬思考的学习方法给予了赞赏性评价。

但全然如此吗?要知道,在孔子的学生中,比颜回有才能的还有很多。

孔子门下最出色的弟子,甚至可以说青出于蓝的弟子——子贡。

子贡本来与颜回一样,非常贫困,甚至比颜回还要贫困,可是他不接受命运的安排,通过经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

他的事迹被司马迁写入了《货殖列传》。

子贡还是一名成功的纵横家和外交家,即使是孔子在这方面也要甘拜下风。

子贡还是一名成功的政治家,他在从政后升至齐国大夫的高位。

即使在论语一书当中,子贡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他也是除孔子之外对儒家学派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

然而,孔子却并没有中意子贡,甚至对子贡多有贬斥之意。

所以孔子对颜回的偏爱,必然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诸侯割据争霸的时代,当时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纷争,于是各学派对当时的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总结出了自己的学说。

但孔子的思想是“仁”、“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这在当时肉弱食强的社会里是条不顺应发展的主张,因此在当时并不为各诸侯所接受。

尽管孔子曾非常自信地宣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可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十多年中,却从未得到这样的际遇,最好的也不过是以优厚的俸禄把他供养起来,装点门面,更多的时侯则备受冷遇。

有时甚至处于饥寒交迫,生命危险,狼狈不堪的境地,这让致力于实现自己伟大政治抱负的孔子深受打击。

因此,他迫切需要一个人,一个能毫无保留的全身心支持他的人和他站在一起,让他相信自己主张是正确无误的。

这个人便是颜回。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被围困在旷野之中,粮尽人病,陷入绝境。

面对这种情况,孔子本人,还在那里继续讲课、弹琴、唱歌。

但是,子路、子贡等弟子却都非常不满,纷纷跑去质问孔子,他的学说是否错了。

换言之,他们对孔子那一套儒家理论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这个时候,只有颜回一个人,依然表示,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

在回答孔子“我的学说错了吗”“我们为什么被困在旷野中”两个问题时,颜回是这样说的:“您的学说太伟大了,所以天下没有容纳得下的。

尽管如此,您还是一直在努力推行自己的学说,容纳不下有什么关系呢?容纳不下,才证明您是君子!学说不够完善,是我们的耻辱。

学说已经完善而得不到采用,那是君主们的耻辱。

容纳不下有什么关系,容纳不下才证明您是君子!”这一番宽心话,说得孔子烦恼顿消,心花怒放,一反常态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得太好了,老颜家的儿子!倘若你是富豪,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从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颜回无疑是孔子最忠实的支持者,甚至比孔子还要坚定的相信孔子学说的正确性。

这样一个人,必然会得到孔
子的偏爱。

我们客观地看待颜回的青年时代,则是活脱脱一个孔子的形象。

同样的家庭贫苦,同样的默而识之,同样的安贫乐道,同样的坚守着礼乐治天下的人格和理想。

可以说,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的另一个知音,在颜回身上,孔子看到了自己的所坚持的“道”有了完整的准确的延续,能不为之欣慰?这样也就理解颜回为什么会博得孔子更多的同情和欣赏了。

反过来看看子贡,如果他能一心一意留在孔子身旁求学,倒也没什么。

可是子贡安不下心,非要去经商,还去从政,名气都比孔子要高了,这就惹得孔子很不高兴了,更何况他还经常和孔子争辩,对孔子的学说发出不同的见解。

而颜回对孔子说的话,绝对不会穷根究底,提出质疑,更不会示不悦,甚至与之辩说,即使孔子说的话自相矛盾,也不会表示疑惑。

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由此透露一个信息,对于孔子说的,颜回只会洗耳恭听,点头称是,实在是万分的钦佩和赞同啊。

这也就难怪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潜台词是世界上最懂我的人不在了,我也不想活了。

在孔夫子的眼中,颜回或许是完美无缺的。

但以我之见,颜回并无足以为人称道的业绩,相比于子贡等,实在差之甚远。

如果认孔子为圣人,那么与孔子在多方面相象的颜回作为孔子的一个复制品理所当然地可以认为是“复圣”了,更何况这位“复圣”对孔子那是绝对的百分之百的追随。

论语有句话说:“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意思是孔子在匡国被围困,颜回最后赶到。

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说“老师还活着,颜回怎敢先死?”这在我们看来,就是骂人的话了,但在怀揣远大政治理想的孔子看来,那就感动的稀里哗啦了,想到自己都时常犹豫、徘徊的理想抱负居然可以让人不怕死亡威胁来坚持追随,在不感动就不是人了。

所以说,颜回能被孔子最为看重,除了好学等品德外,这拍马的手段也不可或缺,单单一句“子在,回何敢死?”,颜回已在一流之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