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

合集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修订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修订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 信息论F0102 信息系统F0103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4通信网络F0105移动通信F0106 空天通信F0107 水域通信F0108 多媒体通信F0109 光通信F0110 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F0111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12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F0113 信息获取与处理F0114 探测与成像F0115 图像处理F0116图像表征与显示F0117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18 电路与系统F0119电磁场F0120电磁波F0121 微波光电子F0122物理电子学F0123 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25 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F02 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F0202 计算机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5 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6 信息安全F0207计算机网络F03 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技术F0302控制系统F0303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F0304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F0305生物系统分析与调控F0306检测技术及装置F0307导航、制导与控制F0308智能制造自动化理论与技术F0309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技术F0310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F04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 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F0403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4 半导体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5 半导体物理F0406 集成电路器件、制造与封装F0407微纳机电器件与控制系统F0408 新型信息器件F05 光学与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显示与处理F0502 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3 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4红外与太赫兹物理及技术F0505 非线性光学与梁子光学F0506 激光 F0507 光谱技术F0508 应用光学F0509 光学和光电子材料F0510 空间光学F0511 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F0512 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F0514 能源与照明光子学F0514 维纳光子学F0515 光子集成技术与器件F0506 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F06 人工智能F0601 人工智能基础F0602 机器学习F0603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F0604 自然语言处理F0605知识表示与处理F0606智能系统与应用F0607人知与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F07 交叉学科中的信息科学F0701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F0702信息与数学交叉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F010101信息论F010102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F010103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F010104网络服务理论与技术F010105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F010106认知无线电F0102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1网络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2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3空天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4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5光、量子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6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3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0301多维信号处理F010302声信号分析与处理F010303雷达原理与技术F010304雷达信号处理F010305自适应信号处理F010306人工神经网络F0104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401图像处理F010402图像理解与识别F010403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0404探测与成像系统F010405信息检测与估计F010406 智能信息处理F010407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8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9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10传感信息提取与处理F0105电路与系统F010501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F010502电路故障检测理论与技术F010503电路网络理论F010504高性能电路F010505非线性电路系统理论与应用F010506功能集成电路与系统F010507功率电子技术与系统F010508射频技术与系统F010509电路与系统可靠性F0106电磁场与波F010601电磁场理论F010602计算电磁学散射与逆散射F010604电波传播F010605天线理论与技术F010606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技术F010607微波集成电路与元器件F010608太赫兹电子技术F010609微波光子学F010610F010611瞬态电磁场理论与应用F010612新型介质电磁特性与应用F0107物理电子学F010701真空电子学F010702量子、等离子体电子学F010703超导电子学F010704相对论电子学纳电子学F010706表面和薄膜电子学F010707新型电磁材料与器件基础研究F010708分子电子学F010709有机、无机电子学F0108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0801电磁场生物效应F010802生物电磁信号检测与分析F010803生物分子信息检测与识别F010804生物细胞信号提取与分析F010805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F010806生物系统信息网络与分析F010807生物系统功能建模与仿真F010808仿生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809系统生物学理论与技术F010810医学信息检测方法与技术F0109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0901机械传感机理与信息检测F010902气体、液体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3压电、光电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4生物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5微纳米传感器原理与集成F010906多功能传感器与综合技术F010907新型敏感材料特性与器件F010908新型传感器理论与技术F010909传感信息融合与处理F02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F020101理论计算机科学F020102新型计算模型计算机编码理论F020104算法及其复杂性F020105容错计算F020106形式化方法F020107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F0202计算机软件F020201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F020202F020203程序设计语言及支撑环境F020204数据库理论与系统F020205系统软件F020206并行与分布式软件F020207实时与嵌入式软件F020208可信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建模与模拟F020302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性能评测F020303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评估F020304并行与分布式处理F020305高性能计算与超级计算机F020306新型计算系统F020307计算系统可靠性F020308嵌入式系统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401测试与诊断技术F020402数字电路功能设计与工具F020403大容量存储设备与系统F020404输入输出设备与系统F020405高速数据传输技术F0205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501计算机图形学F020502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F020503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F020504生物信息计算F020505科学工程计算与可视化F020506人机界面技术F020507计算机辅助技术F020508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F020509人工智能应用F020510信息系统技术F020511信息检索与评价F020512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F020513新应用领域中的基础研究F0206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F020601计算语言学F020602语法分析F020603汉语及汉字信息处理F02060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F020605机器翻译理论方法与技术F020606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F0207信息安全F020701密码学F020702安全体系结构与协议F020703信息隐藏F020704信息对抗F020705信息系统安全F0208计算机网络F02080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020802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F020803网络资源共享与管理F020804网络服务质量F020805网络安全F020806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技术F020807网络行为学与网络生态学F020808移动网络计算F020809传感网络协议与计算F03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方法F030101线性与非线性系统控制F030102过程与运动体控制F030103网络化系统分析与控制F030104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控制F030105混杂与多模态切换系统控制F030106时滞系统控制F030107随机与不确定系统控制F030108分布参数系统控制F030109采样与离散系统控制F030110递阶与分布式系统控制F030111量子与微纳系统控制F030112生物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F030113最优控制F030114自适应与学习控制F030115鲁棒与预测控制F030116智能与自主控制F030117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F030118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F030119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F030120系统仿真与评估F030121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F030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F030201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F030202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F030203复杂系统及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F030204系统生物学中的复杂性分析与建模F030205生物生态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6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7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F030208管控一体化系统F030209智能交通系统F030210先进制造与产品设计F030211系统安全与防护F030212系统优化与调度F030213系统可靠性理论F0303导航、制导与传感技术F030301导航、制导与测控被控量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3生物信息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4微弱信息检测与微纳传感器技术F030305多相流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6软测量理论与方法F030307传感器网络与多源信息融合F030308多传感器集成系统F0304F030401模式识别基础F030402特征提取与选择F030403图像分析与理解F030404语音识别、合成与理解F030405文字识别F030406生物特征识别F030407生物分子识别目标识别与跟踪F030409网络信息识别与理解F030410机器视觉F030411模式识别系统及应用F0305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F030501人工智能基础F030502知识的表示、发现与获取F030503本体论与知识库F030504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F030505逻辑、推理与问题求解F030506神经网络基础及应用F030507进化算法及应用F030508智能Agent的理论与方法F030509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F030510智能搜索理论与算法F030511人机交互与人机系统F030512智能系统及应用F0306机器人学及机器人技术F030601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F030602机器人导航、定位与控制F030603智能与自主机器人F030604微型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F030605仿生与动物型机器人F030606多机器人系统与协调控制F0307认知科学及智能信息处理F030701知觉与注意信息的表达和整合F030702学习与记忆过程的信息处理F030703感知、思维与语言模型F030704基于脑成像技术的认知功能F030705基于认知机理的计算模型及应用F030706脑机接口技术及应用F030707群体智能的演化与自适应F0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半导体晶体与薄膜材料F040101半导体晶体材料F040102非晶、多晶和微纳晶半导体材料F040103薄膜半导体材料F040104半导体异质结构和低维结构材料F040105SOI材料F040106半导体材料工艺设备的设计与研究F040107有机/无机半导体复合材料F040108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F040201系统芯片SoC设计方法与IP复用技术F040202模拟/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F040203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F040204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理论与CAD技术F040205纳米尺度CMOS集成电路设计理论F040206系统芯片SoC的验证与测试理论F040207MEMS/MCM/生物芯片建模与模拟F0403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1半导体发光器件F040302半导体激光器F040303半导体光探测器F040304光集成和光电子集成F040305半导体成像与显示器件F040306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太阳电池F040307基于柔性衬底的光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308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9光电子器件封装与测试F0404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401半导体传感器F040402半导体微波器件与集成F040403半导体功率器件与集成F040404半导体能量粒子探测器F040405半导体电子器件工艺及封装技术F040406薄膜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407新型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5半导体物理F040501半导体材料物理F040502半导体器件物理F040503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物理F040504半导体中杂质与缺陷物理F040505半导体输运过程与半导体能谱F040506半导体低维结构物理F040507半导体光电子学F040508自旋学物理F040509半导体中新的物理问题F0406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F040601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工艺技术与相关材料F040602GeSi/Si、SOI和应变Si等新结构集成电路F040603抗辐射集成电路F040604集成电路的可靠性与可制造性F040605芯片制造专用设备研制中的关键技术F040606先进封装技术与系统封装F040607纳米电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F0407半导体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1微纳机电系统模型、设计与EDAF040702微纳机电系统工艺、封装、测试及可靠性F040703微纳机电器件F040704RF/微波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5微纳光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6芯片微全分析系统F0408新型信息器件F040801纳米结构信息器件与纳电子技术F040802基于分子结构的信息器件F040803量子器件与自旋器件F040804超导信息器件F040805新原理信息器件F05光学和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F050101光学计算和光学逻辑F050102光学信号处理与人工视觉F050103光存贮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104光全息与数字全息技术F050105光学成像、图像分析与处理F050106光电子显示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201有源器件F050202无源器件F050203功能集成器件F050204有机/聚合物光电子器件与光子器件F050205光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206紫外光电材料与器件F050207光子晶体及器件F050208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F050209发光器件与光源F050210微纳光电子器件与光量子器件F050211光波导器件F050212新型光电子器件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301导波光学与光信息传输F050302光通信与光网络关键技术与器件F050303自由空间光传播与通信关键技术F050304光学与光纤传感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305光纤材料及特种光纤F050306测试技术F050307。

2019 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目录 自动化学院

2019 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目录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是由原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和原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于2013年合并组建的学院。

原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的华中工学院自动控制系,1999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原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是1978年由教育部和航天部共同批准成立从事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研究的研究机构。

伴随着华中科技大学的成长,今天的自动化学院在国内控制学科、系统工程学科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都享有较高声誉,在国内航天航空的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有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智能控制与机器人、计算机集成控制与网络技术、信息检测与识别、飞行器控制与状态监测、生物信息处理、神经接口与康复技术、物流系统、国民经济动员与公共安全、多谱图像探测与制导技术、多谱信息的实时处理与系统集成技术、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信息安全等方向。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并重,形成强有力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在岗教职员工129人,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46人),副教授46人,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师资,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青年千人”入选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拨尖人才、长江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华中学者18人。

拥有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群体。

近十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1300余项,科研经费不断攀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数百项。

2007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七。

2016年学科评估结果为A-。

学院拥有“111计划”计算智能与智能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代码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代码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代码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机构开设了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培养人才,满足社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需求。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代码是什么呢?其实,不同的高校或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专业代码,但是一般来说,这个专业的代码都是以'01'或'02'结尾的。

比如,南京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代码是'080902'。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呢?首先,这个专业会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比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等。

其次,这个专业还会涉及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比如智能图像识别、智能语音识别、智能物联网等等。

此外,这个专业还会涉及到相关的编程技能,比如Python、Java等。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有哪些就业方向呢?其实,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个领域找到工作,比如互联网、金融、医疗、教育、制造业等等。

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各个领域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个专业需要涉及到很多数学、算法等知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和掌握。

此外,这个专业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编程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技能。

因此,如果你想要学习这个专业,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是目前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

如果你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感兴趣,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不妨考虑一下这个专业。

当然,也需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地学科名称及代码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地学科名称及代码

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 信息论F0102 信息系统F0103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4通信网络F0105移动通信F0106 空天通信F0107 水域通信F0108 多媒体通信F0109 光通信F0110 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F0111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12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F0113 信息获取与处理F0114 探测与成像F0115 图像处理F0116图像表征与显示F0117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18 电路与系统F0119电磁场F0120电磁波F0121 微波光电子F0122物理电子学F0123 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25 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F02 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F0202 计算机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5 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6 信息安全F0207计算机网络F03 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技术F0302控制系统F0303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F0304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F0305生物系统分析与调控F0306检测技术及装置F0307导航、制导与控制F0308智能制造自动化理论与技术F0309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技术F0310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F04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 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F0403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4 半导体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5 半导体物理F0406 集成电路器件、制造与封装F0407微纳机电器件与控制系统F0408 新型信息器件F05 光学与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显示与处理F0502 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3 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4红外与太赫兹物理及技术F0505 非线性光学与梁子光学F0506 激光 F0507 光谱技术F0508 应用光学F0509 光学和光电子材料F0510 空间光学F0511 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F0512 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F0514 能源与照明光子学F0514 维纳光子学F0515 光子集成技术与器件F0506 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F06 人工智能F0601 人工智能基础F0602 机器学习F0603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F0604 自然语言处理F0605知识表示与处理F0606智能系统与应用F0607人知与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F07 交叉学科中的信息科学F0701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F0702信息与数学交叉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F010101信息论F010102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F010103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F010104网络服务理论与技术F010105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F010106认知无线电F0102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1网络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2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3空天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4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5光、量子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6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3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0301多维信号处理F010302声信号分析与处理F010303雷达原理与技术F010304雷达信号处理F010305自适应信号处理F010306人工神经网络F0104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401图像处理F010402图像理解与识别F010403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0404探测与成像系统F010405信息检测与估计F010406 智能信息处理F010407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8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9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10传感信息提取与处理F0105电路与系统F010501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F010502电路故障检测理论与技术F010503电路网络理论F010504高性能电路F010505非线性电路系统理论与应用F010506功能集成电路与系统F010507功率电子技术与系统F010508射频技术与系统F010509电路与系统可靠性F0106电磁场与波F010601电磁场理论F010602计算电磁学F010603散射与逆散射F010604电波传播F010605天线理论与技术F010606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技术F010607微波集成电路与元器件F010608太赫兹电子技术F010609微波光子学F010610电磁兼容F010611瞬态电磁场理论与应用F010612新型介质电磁特性与应用F0107物理电子学F010701真空电子学F010702量子、等离子体电子学F010703超导电子学F010704相对论电子学F010705纳电子学F010706表面和薄膜电子学F010707新型电磁材料与器件基础研究F010708分子电子学F010709有机、无机电子学F0108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0801电磁场生物效应F010802生物电磁信号检测与分析F010803生物分子信息检测与识别F010804生物细胞信号提取与分析F010805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F010806生物系统信息网络与分析F010807生物系统功能建模与仿真F010808仿生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809系统生物学理论与技术F010810医学信息检测方法与技术F0109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0901机械传感机理与信息检测F010902气体、液体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3压电、光电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4生物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5微纳米传感器原理与集成F010906多功能传感器与综合技术F010907新型敏感材料特性与器件F010908新型传感器理论与技术F010909传感信息融合与处理F02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理论计算机科学F020102新型计算模型F020103计算机编码理论F020104算法及其复杂性F020105容错计算F020106形式化方法F020107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F0202计算机软件F020201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F020202软件工程F020203程序设计语言及支撑环境F020204数据库理论与系统F020205系统软件F020206并行与分布式软件F020207实时与嵌入式软件F020208可信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F020301计算机系统建模与模拟F020302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性能评测F020303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评估F020304并行与分布式处理F020305高性能计算与超级计算机新型计算系统F020307计算系统可靠性F020308嵌入式系统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401测试与诊断技术F020402数字电路功能设计与工具F020403大容量存储设备与系统F020404输入输出设备与系统F020405高速数据传输技术F0205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501计算机图形学F020502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F020503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F020504生物信息计算F020505科学工程计算与可视化F020506人机界面技术F020507计算机辅助技术F020508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F020509人工智能应用F020510信息系统技术F020511信息检索与评价F020512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新应用领域中的基础研究F0206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F020601计算语言学F020602语法分析F020603汉语及汉字信息处理F02060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F020605机器翻译理论方法与技术F020606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F0207信息安全F020701密码学F020702安全体系结构与协议F020703信息隐藏F020704信息对抗F020705信息系统安全F0208计算机网络F02080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020802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F020803网络资源共享与管理F020804网络服务质量F020805网络安全F020806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技术F020807网络行为学与网络生态学移动网络计算F020809传感网络协议与计算F03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方法F030101线性与非线性系统控制F030102过程与运动体控制F030103网络化系统分析与控制F030104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控制F030105混杂与多模态切换系统控制F030106时滞系统控制F030107随机与不确定系统控制F030108分布参数系统控制F030109采样与离散系统控制F030110递阶与分布式系统控制F030111量子与微纳系统控制F030112生物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F030113最优控制F030114自适应与学习控制F030115鲁棒与预测控制F030116智能与自主控制F030117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F030118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F030119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F030120系统仿真与评估F030121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F030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F030201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F030202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F030203复杂系统及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F030204系统生物学中的复杂性分析与建模F030205生物生态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6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7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F030208管控一体化系统F030209智能交通系统F030210先进制造与产品设计F030211系统安全与防护F030212系统优化与调度F030213系统可靠性理论F0303导航、制导与传感技术F030301导航、制导与测控F030302被控量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3生物信息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4微弱信息检测与微纳传感器技术F030305多相流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6软测量理论与方法F030307传感器网络与多源信息融合F030308多传感器集成系统F0304模式识别F030401模式识别基础F030402特征提取与选择F030403图像分析与理解F030404语音识别、合成与理解F030405文字识别F030406生物特征识别F030407生物分子识别F030408目标识别与跟踪F030409网络信息识别与理解F030410机器视觉F030411模式识别系统及应用F0305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F030501人工智能基础F030502知识的表示、发现与获取F030503本体论与知识库F030504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F030505逻辑、推理与问题求解F030506神经网络基础及应用F030507进化算法及应用F030508智能Agent的理论与方法F030509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F030510智能搜索理论与算法F030511人机交互与人机系统F030512智能系统及应用F0306机器人学及机器人技术F030601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F030602机器人导航、定位与控制F030603智能与自主机器人F030604微型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F030605仿生与动物型机器人F030606多机器人系统与协调控制F0307认知科学及智能信息处理F030701知觉与注意信息的表达和整合F030702学习与记忆过程的信息处理F030703感知、思维与语言模型F030704基于脑成像技术的认知功能F030705基于认知机理的计算模型及应用F030706脑机接口技术及应用F030707群体智能的演化与自适应F0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半导体晶体与薄膜材料F040101半导体晶体材料F040102非晶、多晶和微纳晶半导体材料F040103薄膜半导体材料F040104半导体异质结构和低维结构材料F040105SOI材料F040106半导体材料工艺设备的设计与研究F040107有机/无机半导体复合材料F040108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F040201系统芯片SoC设计方法与IP复用技术F040202模拟/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F040203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F040204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理论与CAD技术F040205纳米尺度CMOS集成电路设计理论F040206系统芯片SoC的验证与测试理论F040207MEMS/MCM/生物芯片建模与模拟F0403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1半导体发光器件F040302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光探测器F040304光集成和光电子集成F040305半导体成像与显示器件F040306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太阳电池F040307基于柔性衬底的光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308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9光电子器件封装与测试F0404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401半导体传感器F040402半导体微波器件与集成F040403半导体功率器件与集成F040404半导体能量粒子探测器F040405半导体电子器件工艺及封装技术F040406薄膜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407新型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5半导体物理F040501半导体材料物理F040502半导体器件物理F040503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物理F040504半导体中杂质与缺陷物理F040505半导体输运过程与半导体能谱F040506半导体低维结构物理半导体光电子学F040508自旋学物理F040509半导体中新的物理问题F0406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F040601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工艺技术与相关材料F040602GeSi/Si、SOI和应变Si等新结构集成电路F040603抗辐射集成电路F040604集成电路的可靠性与可制造性F040605芯片制造专用设备研制中的关键技术F040606先进封装技术与系统封装F040607纳米电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F0407半导体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1微纳机电系统模型、设计与EDAF040702微纳机电系统工艺、封装、测试及可靠性F040703微纳机电器件F040704RF/微波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5微纳光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6芯片微全分析系统F0408新型信息器件F040801纳米结构信息器件与纳电子技术F040802基于分子结构的信息器件F040803量子器件与自旋器件超导信息器件F040805新原理信息器件F05光学和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F050101光学计算和光学逻辑F050102光学信号处理与人工视觉F050103光存贮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104光全息与数字全息技术F050105光学成像、图像分析与处理F050106光电子显示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201有源器件F050202无源器件F050203功能集成器件F050204有机/聚合物光电子器件与光子器件F050205光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206紫外光电材料与器件F050207光子晶体及器件F050208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F050209发光器件与光源F050210微纳光电子器件与光量子器件F050211光波导器件F050212新型光电子器件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301导波光学与光信息传输F050302光通信与光网络关键技术与器件F050303自由空间光传播与通信关键技术F050304光学与光纤传感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305光纤材料及特种光纤F050306测试技术F050307光开关、光互连与光交换F0504红外物理与技术F050401红外物理F050402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F050403红外探测、传输与发射F050404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405红外成像光谱和信息识别F050406红外技术新应用F050407红外遥感和红外空间技术F050408太赫兹波技术及应用F0505非线性光学与量子光学F050501非线性光学效应及应用F050502光学频率变换F050503光量子计算、保密通讯与信息处理F050504光学孤子与非线性传播F050505强场与相对论的非线性光学F0506激光F050601激光物理F050602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F050603超快光子学与超快过程F050604固体激光器件F050605气体、准分子激光F050606自由电子激光与X射线激光F050607新型激光器件F050608激光技术及应用F0507光谱技术F050701新型光谱分析法与设备F050702光谱诊断技术F050703超快光谱技术F0508应用光学F050801光学CAD与虚拟光学F050802薄膜光学F050803先进光学仪器F050804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F050805微小光学器件与系统F050806光度学与色度学F050807自适应光学及二元光学F050808光学测量中的标准问题F050809制造技术中的光学问题F0509光学和光电子材料F050901激光材料F050902非线性光学材料F050903功能光学材料F050904有机/无机光学复合材料F050905分子基光电子材料F050906新光学材料F0510空间光学F051001空间光学遥感方法与成像仿真F051002空间目标光学探测与识别F051003深冷空间光学系统与深冷系统技术F051004空间激光应用技术F051005光学相控阵F0511大气与海洋光学F051101大气光学F051102激光遥感与探测F051103水色信息获取与处理F051104水下目标、海底光学探测与信息处理F051105实用文档海洋光学F0512生物、医学光子学F051201光学标记、探针与光学功能成像F051202单分子操控与显微成像技术F051203生命系统的光学效应及机理F051204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F051205生物组织光谱技术及成像F051206新型医学光学诊疗方法与仪器F0513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文案大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F010206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
F0103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
F010301多维信号处理
F010302声信号分析与处理
F010303雷达原理与技术
F010304雷达信号处理
F010305自适应信号处理
F010306
人工神经网络
F0104
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
F010401
图像处理
F010402
图像理解与识别
F0407微纳机电器件与控制系统
F0408 新型信息器件
F05 光学与光电子学
F0501光学信息获取、显示与处理
F0502 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F0503 传输与交换光子学
F0504红外与太赫兹物理及技术
F0505 非线性光学与梁子光学
F0506 激光 F0507 光谱技术
F0508 应用光学
F0509 光学和光电子材料
F040101
半导体晶体材料
F040102
非晶、多晶和微纳晶半导体材料
F040103
薄膜半导体材料
F040104
半导体异质结构和低维结构材料
F040105
SOI材料
F040106
半导体材料工艺设备的设计与研究
F040107
有机/无机半导体复合材料
F040108
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
F0402
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
F030207
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F030208
管控一体化系统
F030209
智能交通系统
F030210
先进制造与产品设计
F030211
系统安全与防护
F030212
系统优化与调度
F030213

人工智能中的图像生成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中的图像生成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中的图像生成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一门以研究、开发和应用智能机器为目标的科学与技术领域。

在当今社会中,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中图像生成(Image Generation)和图像识别(Image Recognition)技术正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两大热点研究方向。

一、图像生成技术研究图像生成技术是指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通过学习和理解现有图像数据,生成全新的、以假乱真的图像。

图像生成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计算机游戏、虚拟现实、影视特效等。

目前,图像生成技术主要包括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变分自编码器(VAE)等。

生成对抗网络(GAN)是一种由生成器和判别器组成的模型。

生成器负责生成与真实图像相似的图像,判别器则负责判断该图像是真实图像还是由生成器生成的假图像。

生成器和判别器通过对抗学习的方式不断优化,使得生成器生成的图像越来越逼真。

GAN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图像生成领域,如生成艺术作品、人脸生成等。

变分自编码器(VAE)是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图像生成技术。

VAE 通过学习数据的潜在分布,将原始图像编码为潜在变量,再通过解码器生成全新的图像。

相比于GAN,VAE能够生成更加多样化的图像,并且可以在潜在空间中进行插值、变换等操作。

图像生成技术研究的挑战在于如何生成逼真、多样化的图像。

尽管GAN和VAE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模式崩溃、模糊或不真实等。

未来,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改进算法,提升图像生成技术的质量和多样性。

二、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图像识别技术是指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让机器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图像中的内容。

图像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搜索、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

目前,图像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和迁移学习等。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一种专门用于图像处理的神经网络。

CNN 通过卷积、池化等操作,从图像中提取特征,并通过多层神经网络对特征进行分类。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 信息论F0102 信息系统F0103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4通信网络F0105移动通信F0106 空天通信F0107 水域通信F0108 多媒体通信F0109 光通信F0110 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F0111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12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F0113 信息获取与处理F0114 探测与成像F0115 图像处理F0116图像表征与显示F0117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18 电路与系统F0119电磁场F0120电磁波F0121 微波光电子F0122物理电子学F0123 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25 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F02 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F0202 计算机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5 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6 信息安全F0207计算机网络F03 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技术F0302控制系统F0303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F0304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F0305生物系统分析与调控F0306检测技术及装置F0307导航、制导与控制F0308智能制造自动化理论与技术F0309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技术F0310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F04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 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F0403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4 半导体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5 半导体物理F0406 集成电路器件、制造与封装F0407微纳机电器件与控制系统F0408 新型信息器件F05 光学与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显示与处理F0502 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3 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4红外与太赫兹物理及技术F0505 非线性光学与梁子光学F0506 激光 F0507 光谱技术F0508 应用光学F0509 光学和光电子材料F0510 空间光学F0511 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F0512 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F0514 能源与照明光子学F0514 维纳光子学F0515 光子集成技术与器件F0506 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F06 人工智能F0601 人工智能基础F0602 机器学习F0603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F0604 自然语言处理F0605知识表示与处理F0606智能系统与应用F0607人知与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F07 交叉学科中的信息科学F0701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F0702信息与数学交叉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F010101信息论F010102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F010103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F010104网络服务理论与技术F010105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F010106认知无线电F0102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1网络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2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3空天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4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5光、量子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6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3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0301多维信号处理F010302声信号分析与处理F010303雷达原理与技术F010304雷达信号处理F010305自适应信号处理F010306人工神经网络F0104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401图像处理F010402图像理解与识别F010403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0404探测与成像系统F010405信息检测与估计F010406 智能信息处理F010407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8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9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10传感信息提取与处理F0105电路与系统F010501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F010502电路故障检测理论与技术F010503电路网络理论F010504高性能电路F010505非线性电路系统理论与应用F010506功能集成电路与系统F010507功率电子技术与系统F010508射频技术与系统F010509电路与系统可靠性F0106电磁场与波F010601电磁场理论F010602计算电磁学F010603散射与逆散射F010604电波传播F010605天线理论与技术F010606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技术F010607微波集成电路与元器件F010608太赫兹电子技术F010609微波光子学F010610电磁兼容F010611瞬态电磁场理论与应用F010612新型介质电磁特性与应用F0107物理电子学F010701真空电子学F010702量子、等离子体电子学F010703超导电子学F010704相对论电子学F010705纳电子学F010706表面和薄膜电子学F010707新型电磁材料与器件基础研究F010708分子电子学F010709有机、无机电子学F0108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0801电磁场生物效应F010802生物电磁信号检测与分析F010803生物分子信息检测与识别F010804生物细胞信号提取与分析F010805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F010806生物系统信息网络与分析F010807生物系统功能建模与仿真F010808仿生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809系统生物学理论与技术F010810医学信息检测方法与技术F0109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0901机械传感机理与信息检测F010902气体、液体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3压电、光电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4生物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5微纳米传感器原理与集成F010906多功能传感器与综合技术F010907新型敏感材料特性与器件F010908新型传感器理论与技术F010909传感信息融合与处理F02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理论计算机科学F020102新型计算模型F020103计算机编码理论F020104算法及其复杂性F020105容错计算F020106形式化方法F020107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F0202计算机软件F020201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F020202软件工程F020203程序设计语言及支撑环境F020204数据库理论与系统F020205系统软件F020206并行与分布式软件F020207实时与嵌入式软件F020208可信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F020301计算机系统建模与模拟F020302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性能评测F020303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评估F020304并行与分布式处理F020305高性能计算与超级计算机新型计算系统F020307计算系统可靠性F020308嵌入式系统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401测试与诊断技术F020402数字电路功能设计与工具F020403大容量存储设备与系统F020404输入输出设备与系统F020405高速数据传输技术F0205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501计算机图形学F020502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F020503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F020504生物信息计算F020505科学工程计算与可视化F020506人机界面技术F020507计算机辅助技术F020508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F020509人工智能应用F020510信息系统技术F020511信息检索与评价F020512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新应用领域中的基础研究F0206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F020601计算语言学F020602语法分析F020603汉语及汉字信息处理F02060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F020605机器翻译理论方法与技术F020606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F0207信息安全F020701密码学F020702安全体系结构与协议F020703信息隐藏F020704信息对抗F020705信息系统安全F0208计算机网络F02080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020802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F020803网络资源共享与管理F020804网络服务质量F020805网络安全F020806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技术F020807网络行为学与网络生态学移动网络计算F020809传感网络协议与计算F03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方法F030101线性与非线性系统控制F030102过程与运动体控制F030103网络化系统分析与控制F030104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控制F030105混杂与多模态切换系统控制F030106时滞系统控制F030107随机与不确定系统控制F030108分布参数系统控制F030109采样与离散系统控制F030110递阶与分布式系统控制F030111量子与微纳系统控制F030112生物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F030113最优控制F030114自适应与学习控制F030115鲁棒与预测控制F030116智能与自主控制F030117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F030118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F030119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F030120系统仿真与评估F030121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F030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F030201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F030202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F030203复杂系统及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F030204系统生物学中的复杂性分析与建模F030205生物生态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6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7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F030208管控一体化系统F030209智能交通系统F030210先进制造与产品设计F030211系统安全与防护F030212系统优化与调度F030213系统可靠性理论F0303导航、制导与传感技术F030301导航、制导与测控F030302被控量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3生物信息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4微弱信息检测与微纳传感器技术F030305多相流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6软测量理论与方法F030307传感器网络与多源信息融合F030308多传感器集成系统F0304模式识别F030401模式识别基础F030402特征提取与选择F030403图像分析与理解F030404语音识别、合成与理解F030405文字识别F030406生物特征识别F030407生物分子识别F030408目标识别与跟踪F030409网络信息识别与理解F030410机器视觉F030411模式识别系统及应用F0305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F030501人工智能基础F030502知识的表示、发现与获取F030503本体论与知识库F030504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F030505逻辑、推理与问题求解F030506神经网络基础及应用F030507进化算法及应用F030508智能Agent的理论与方法F030509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F030510智能搜索理论与算法F030511人机交互与人机系统F030512智能系统及应用F0306机器人学及机器人技术F030601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F030602机器人导航、定位与控制F030603智能与自主机器人F030604微型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F030605仿生与动物型机器人F030606多机器人系统与协调控制F0307认知科学及智能信息处理F030701知觉与注意信息的表达和整合F030702学习与记忆过程的信息处理F030703感知、思维与语言模型F030704基于脑成像技术的认知功能F030705基于认知机理的计算模型及应用F030706脑机接口技术及应用F030707群体智能的演化与自适应F0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半导体晶体与薄膜材料F040101半导体晶体材料F040102非晶、多晶和微纳晶半导体材料F040103薄膜半导体材料F040104半导体异质结构和低维结构材料F040105SOI材料F040106半导体材料工艺设备的设计与研究F040107有机/无机半导体复合材料F040108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F040201系统芯片SoC设计方法与IP复用技术F040202模拟/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F040203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F040204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理论与CAD技术F040205纳米尺度CMOS集成电路设计理论F040206系统芯片SoC的验证与测试理论F040207MEMS/MCM/生物芯片建模与模拟F0403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1半导体发光器件F040302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光探测器F040304光集成和光电子集成F040305半导体成像与显示器件F040306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太阳电池F040307基于柔性衬底的光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308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9光电子器件封装与测试F0404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401半导体传感器F040402半导体微波器件与集成F040403半导体功率器件与集成F040404半导体能量粒子探测器F040405半导体电子器件工艺及封装技术F040406薄膜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407新型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5半导体物理F040501半导体材料物理F040502半导体器件物理F040503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物理F040504半导体中杂质与缺陷物理F040505半导体输运过程与半导体能谱F040506半导体低维结构物理半导体光电子学F040508自旋学物理F040509半导体中新的物理问题F0406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F040601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工艺技术与相关材料F040602GeSi/Si、SOI和应变Si等新结构集成电路F040603抗辐射集成电路F040604集成电路的可靠性与可制造性F040605芯片制造专用设备研制中的关键技术F040606先进封装技术与系统封装F040607纳米电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F0407半导体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1微纳机电系统模型、设计与EDAF040702微纳机电系统工艺、封装、测试及可靠性F040703微纳机电器件F040704RF/微波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5微纳光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6芯片微全分析系统F0408新型信息器件F040801纳米结构信息器件与纳电子技术F040802基于分子结构的信息器件F040803量子器件与自旋器件超导信息器件F040805新原理信息器件F05光学和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F050101光学计算和光学逻辑F050102光学信号处理与人工视觉F050103光存贮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104光全息与数字全息技术F050105光学成像、图像分析与处理F050106光电子显示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201有源器件F050202无源器件F050203功能集成器件F050204有机/聚合物光电子器件与光子器件F050205光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206紫外光电材料与器件F050207光子晶体及器件F050208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F050209发光器件与光源F050210微纳光电子器件与光量子器件F050211光波导器件F050212新型光电子器件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301导波光学与光信息传输F050302光通信与光网络关键技术与器件F050303自由空间光传播与通信关键技术F050304光学与光纤传感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305光纤材料及特种光纤F050306测试技术F050307光开关、光互连与光交换F0504红外物理与技术F050401红外物理F050402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F050403红外探测、传输与发射F050404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405红外成像光谱和信息识别F050406红外技术新应用F050407红外遥感和红外空间技术F050408太赫兹波技术及应用F0505非线性光学与量子光学F050501非线性光学效应及应用F050502光学频率变换F050503光量子计算、保密通讯与信息处理F050504光学孤子与非线性传播F050505强场与相对论的非线性光学F0506激光F050601激光物理F050602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F050603超快光子学与超快过程F050604固体激光器件F050605气体、准分子激光F050606自由电子激光与X射线激光F050607新型激光器件F050608激光技术及应用F0507光谱技术F050701新型光谱分析法与设备F050702光谱诊断技术F050703超快光谱技术F0508应用光学F050801光学CAD与虚拟光学F050802薄膜光学F050803先进光学仪器F050804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F050805微小光学器件与系统F050806光度学与色度学F050807自适应光学及二元光学F050808光学测量中的标准问题F050809制造技术中的光学问题F0509光学和光电子材料F050901激光材料F050902非线性光学材料F050903功能光学材料F050904有机/无机光学复合材料F050905分子基光电子材料F050906新光学材料F0510空间光学F051001空间光学遥感方法与成像仿真F051002空间目标光学探测与识别F051003深冷空间光学系统与深冷系统技术F051004空间激光应用技术F051005光学相控阵F0511大气与海洋光学F051101大气光学F051102激光遥感与探测F051103水色信息获取与处理F051104水下目标、海底光学探测与信息处理F051105海洋光学F0512生物、医学光子学F051201光学标记、探针与光学功能成像F051202单分子操控与显微成像技术F051203生命系统的光学效应及机理F051204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F051205生物组织光谱技术及成像F051206新型医学光学诊疗方法与仪器F0513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21。

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的方法与算法方面50个课题名称

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的方法与算法方面50个课题名称

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的方法与算法方面50个课题名称以下是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的50个课题名称:1.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2. 图像分割算法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应用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研究4. 三维物体识别与姿态估计算法研究5.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研究6. 小样本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7.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8. 基于图像语义分析的图像检索与搜索技术研究9.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样式迁移技术研究10.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行为识别算法研究11. 图像质量评价与提升算法研究1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标签预测算法研究13. 基于多尺度图像处理的目标跟踪技术研究14. 图像去噪与图像增强技术研究15.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渐变生成算法研究16. 多模态图像匹配与配准技术研究17.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析与诊断研究18. 边缘检测与图像轮廓提取算法研究19.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去水印技术研究20. 图像心理学与认知算法研究21. 基于光流分析的视频动作识别算法研究22.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视图图像重建算法研究23. 基于图像分析的人群行为预测与模拟技术研究24. 图像变换与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研究25.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分析与地物识别研究26.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语义分割算法研究27. 基于触发与传感器数据的行为识别算法研究28. 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图像识别与提取技术研究29. 基于图像处理的显微图像分析与识别研究30.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风格转换算法研究31. 基于多视角图像的立体视觉重建算法研究32. 基于模型与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33.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析与理解研究34. 基于视觉注意力模型的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研究35. 基于局部图像特征的图像拼接与全景图像生成研究36. 基于残差学习的图像压缩与重建算法研究37. 高光谱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算法研究38. 基于深度学习的场景分类与场景理解研究39. 基于传感器数据与图像信息的机器人视觉导航研究40. 基于图像数据的噪声去除与降维算法研究41.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检索与图像推荐系统研究42. 基于结构光与投影技术的三维重建与识别研究43. 基于大规模图像数据库的图像检索与匹配算法研究44. 基于图像质量评价的图像增强与图像修复技术研究45. 基于深度学习的场景理解与行为识别研究46.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与行为分析算法研究47. 基于局部特征匹配的图像配准与图像融合研究48.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49.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与实例分割算法研究50. 基于图像生成模型的图像恢复与修复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XXXX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专业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XXXX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专业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XXXX 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专业一、导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领域之一。

在人工智能的众多应用中,图像识别被广泛关注并投入大量研究。

为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XXXX年度人工智能研究所拟面向全国范围内招收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专业的研究生。

本文旨在介绍相关专业背景和考核要求,帮助有意向考研的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该专业,并为他们顺利报考提供参考。

二、专业背景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致力于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使计算机能够解析、理解和识别图像内容。

该专业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方面,旨在培养具备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和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研究方向1. 图像处理与分析该方向主要研究图像的去噪、增强、分割、特征提取等技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图像数据。

学生将通过深入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和原理,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和创新。

2.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此方向致力于研究模式识别算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模式识别的相关理论,深入了解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并掌握如何将其应用于图像识别任务中。

3.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是目前图像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该方向将重点培养学生在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和算法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其能够独立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设计和优化。

四、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研究生,具备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培养目标:1. 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包括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相关知识;2. 熟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具备相关算法的实现和应用能力;3. 熟练使用计算机编程和软件工具,能够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和分析;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和实施;5. 具备一定的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学科专业代码081200

学科专业代码081200
2
36
秋季
S7700008C
数学之美
1
18
秋季
S7700007Q
科学技术史
1
18
秋季
S7700004Q
创业工程学
1
18
秋季
S7700005QN
历史文明与国际关系
1
18
秋季
S7700047Q
幸福与公正
1
18
秋季
S7700048Q
文艺与审美鉴赏
1
18
秋季
必修环节
实践教学
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经导师或课题组通过后记2学分
现代企业信息技术管理
2
36
春季
S7101010Q
机器人视觉
2
36
秋季
S7101022C
分布式系统
2
36
春季
S7101026C
云计算的安全架构与技术
2
36
春季
0~4学分为跨一级学科专业课
前沿文献阅读(选修)
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英文报告,经导师通过后记为2学分
人文选修课
S7700046Q
从经典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学科专业代码:081200
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类型:应用研究型
研究方向:1.计算机应用技术 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4.信息安全
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内/实验
学期
备注



通识课
S7700001Q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和代码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和代码

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 信息论F0102 信息系统F0103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4通信网络F0105移动通信F0106 空天通信F0107 水域通信F0108 多媒体通信F0109 光通信F0110 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F0111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12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F0113 信息获取与处理F0114 探测与成像F0115 图像处理F0116图像表征与显示F0117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18 电路与系统F0119电磁场F0120电磁波F0121 微波光电子F0122物理电子学F0123 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25 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F02 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F0202 计算机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5 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6 信息安全F0207计算机网络F03 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技术F0302控制系统F0303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F0304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F0305生物系统分析与调控F0306检测技术及装置F0307导航、制导与控制F0308智能制造自动化理论与技术F0309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技术F0310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F04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 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F0403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4 半导体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5 半导体物理F0406 集成电路器件、制造与封装F0407微纳机电器件与控制系统F0408 新型信息器件F05 光学与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显示与处理F0502 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3 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4红外与太赫兹物理及技术F0505 非线性光学与梁子光学F0506 激光 F0507 光谱技术F0508 应用光学F0509 光学和光电子材料F0510 空间光学F0511 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F0512 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F0514 能源与照明光子学F0514 维纳光子学F0515 光子集成技术与器件F0506 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F06 人工智能F0601 人工智能基础F0602 机器学习F0603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F0604 自然语言处理F0605知识表示与处理F0606智能系统与应用F0607人知与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F07 交叉学科中的信息科学F0701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F0702信息与数学交叉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F010101信息论F010102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F010103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F010104网络服务理论与技术F010105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F010106认知无线电F0102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1网络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2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3空天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4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5光、量子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6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3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0301多维信号处理F010302声信号分析与处理F010303雷达原理与技术F010304雷达信号处理F010305自适应信号处理F010306人工神经网络F0104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401图像处理F010402图像理解与识别F010403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0404探测与成像系统F010405信息检测与估计F010406 智能信息处理F010407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8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9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10传感信息提取与处理F0105电路与系统F010501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F010502电路故障检测理论与技术F010503电路网络理论F010504高性能电路F010505非线性电路系统理论与应用F010506功能集成电路与系统F010507功率电子技术与系统F010508射频技术与系统F010509电路与系统可靠性F0106电磁场与波F010601电磁场理论F010602计算电磁学F010603散射与逆散射F010604电波传播F010605天线理论与技术F010606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技术F010607微波集成电路与元器件F010608太赫兹电子技术F010609微波光子学F010610电磁兼容F010611瞬态电磁场理论与应用F010612新型介质电磁特性与应用F0107物理电子学F010701真空电子学F010702量子、等离子体电子学F010703超导电子学F010704相对论电子学F010705纳电子学F010706表面和薄膜电子学F010707新型电磁材料与器件基础研究F010708分子电子学F010709有机、无机电子学F0108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0801电磁场生物效应F010802生物电磁信号检测与分析F010803生物分子信息检测与识别F010804生物细胞信号提取与分析F010805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F010806生物系统信息网络与分析F010807生物系统功能建模与仿真F010808仿生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809系统生物学理论与技术F010810医学信息检测方法与技术F0109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0901机械传感机理与信息检测F010902气体、液体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3压电、光电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4生物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5微纳米传感器原理与集成F010906多功能传感器与综合技术F010907新型敏感材料特性与器件F010908新型传感器理论与技术F010909传感信息融合与处理F02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理论计算机科学F020102新型计算模型F020103计算机编码理论F020104算法及其复杂性F020105容错计算F020106形式化方法F020107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F0202计算机软件F020201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F020202软件工程F020203程序设计语言及支撑环境F020204数据库理论与系统F020205系统软件F020206并行与分布式软件F020207实时与嵌入式软件F020208可信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F020301计算机系统建模与模拟F020302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性能评测F020303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评估F020304并行与分布式处理F020305高性能计算与超级计算机新型计算系统F020307计算系统可靠性F020308嵌入式系统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401测试与诊断技术F020402数字电路功能设计与工具F020403大容量存储设备与系统F020404输入输出设备与系统F020405高速数据传输技术F0205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501计算机图形学F020502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F020503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F020504生物信息计算F020505科学工程计算与可视化F020506人机界面技术F020507计算机辅助技术F020508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F020509人工智能应用F020510信息系统技术F020511信息检索与评价F020512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新应用领域中的基础研究F0206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F020601计算语言学F020602语法分析F020603汉语及汉字信息处理F02060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F020605机器翻译理论方法与技术F020606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F0207信息安全F020701密码学F020702安全体系结构与协议F020703信息隐藏F020704信息对抗F020705信息系统安全F0208计算机网络F02080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020802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F020803网络资源共享与管理F020804网络服务质量F020805网络安全F020806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技术F020807网络行为学与网络生态学移动网络计算F020809传感网络协议与计算F03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方法F030101线性与非线性系统控制F030102过程与运动体控制F030103网络化系统分析与控制F030104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控制F030105混杂与多模态切换系统控制F030106时滞系统控制F030107随机与不确定系统控制F030108分布参数系统控制F030109采样与离散系统控制F030110递阶与分布式系统控制F030111量子与微纳系统控制F030112生物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F030113最优控制F030114自适应与学习控制F030115鲁棒与预测控制F030116智能与自主控制F030117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F030118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F030119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F030120系统仿真与评估F030121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F030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F030201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F030202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F030203复杂系统及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F030204系统生物学中的复杂性分析与建模F030205生物生态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6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7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F030208管控一体化系统F030209智能交通系统F030210先进制造与产品设计F030211系统安全与防护F030212系统优化与调度F030213系统可靠性理论F0303导航、制导与传感技术F030301导航、制导与测控F030302被控量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3生物信息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4微弱信息检测与微纳传感器技术F030305多相流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6软测量理论与方法F030307传感器网络与多源信息融合F030308多传感器集成系统F0304模式识别F030401模式识别基础F030402特征提取与选择F030403图像分析与理解F030404语音识别、合成与理解F030405文字识别F030406生物特征识别F030407生物分子识别F030408目标识别与跟踪F030409网络信息识别与理解F030410机器视觉F030411模式识别系统及应用F0305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F030501人工智能基础F030502知识的表示、发现与获取F030503本体论与知识库F030504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F030505逻辑、推理与问题求解F030506神经网络基础及应用F030507进化算法及应用F030508智能Agent的理论与方法F030509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F030510智能搜索理论与算法F030511人机交互与人机系统F030512智能系统及应用F0306机器人学及机器人技术F030601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F030602机器人导航、定位与控制F030603智能与自主机器人F030604微型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F030605仿生与动物型机器人F030606多机器人系统与协调控制F0307认知科学及智能信息处理F030701知觉与注意信息的表达和整合F030702学习与记忆过程的信息处理F030703感知、思维与语言模型F030704基于脑成像技术的认知功能F030705基于认知机理的计算模型及应用F030706脑机接口技术及应用F030707群体智能的演化与自适应F0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半导体晶体与薄膜材料F040101半导体晶体材料F040102非晶、多晶和微纳晶半导体材料F040103薄膜半导体材料F040104半导体异质结构和低维结构材料F040105SOI材料F040106半导体材料工艺设备的设计与研究F040107有机/无机半导体复合材料F040108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F040201系统芯片SoC设计方法与IP复用技术F040202模拟/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F040203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F040204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理论与CAD技术F040205纳米尺度CMOS集成电路设计理论F040206系统芯片SoC的验证与测试理论F040207MEMS/MCM/生物芯片建模与模拟F0403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1半导体发光器件F040302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光探测器F040304光集成和光电子集成F040305半导体成像与显示器件F040306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太阳电池F040307基于柔性衬底的光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308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9光电子器件封装与测试F0404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401半导体传感器F040402半导体微波器件与集成F040403半导体功率器件与集成F040404半导体能量粒子探测器F040405半导体电子器件工艺及封装技术F040406薄膜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407新型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5半导体物理F040501半导体材料物理F040502半导体器件物理F040503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物理F040504半导体中杂质与缺陷物理F040505半导体输运过程与半导体能谱F040506半导体低维结构物理半导体光电子学F040508自旋学物理F040509半导体中新的物理问题F0406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F040601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工艺技术与相关材料F040602GeSi/Si、SOI和应变Si等新结构集成电路F040603抗辐射集成电路F040604集成电路的可靠性与可制造性F040605芯片制造专用设备研制中的关键技术F040606先进封装技术与系统封装F040607纳米电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F0407半导体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1微纳机电系统模型、设计与EDAF040702微纳机电系统工艺、封装、测试及可靠性F040703微纳机电器件F040704RF/微波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5微纳光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6芯片微全分析系统F0408新型信息器件F040801纳米结构信息器件与纳电子技术F040802基于分子结构的信息器件F040803量子器件与自旋器件超导信息器件F040805新原理信息器件F05光学和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F050101光学计算和光学逻辑F050102光学信号处理与人工视觉F050103光存贮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104光全息与数字全息技术F050105光学成像、图像分析与处理F050106光电子显示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201有源器件F050202无源器件F050203功能集成器件F050204有机/聚合物光电子器件与光子器件F050205光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206紫外光电材料与器件F050207光子晶体及器件F050208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F050209发光器件与光源F050210微纳光电子器件与光量子器件F050211光波导器件F050212新型光电子器件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301导波光学与光信息传输F050302光通信与光网络关键技术与器件F050303自由空间光传播与通信关键技术F050304光学与光纤传感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305光纤材料及特种光纤F050306测试技术F050307光开关、光互连与光交换F0504红外物理与技术F050401红外物理F050402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F050403红外探测、传输与发射F050404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405红外成像光谱和信息识别F050406红外技术新应用F050407红外遥感和红外空间技术F050408太赫兹波技术及应用F0505非线性光学与量子光学F050501非线性光学效应及应用F050502光学频率变换F050503光量子计算、保密通讯与信息处理F050504光学孤子与非线性传播F050505强场与相对论的非线性光学F0506激光F050601激光物理F050602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F050603超快光子学与超快过程F050604固体激光器件F050605气体、准分子激光F050606自由电子激光与X射线激光F050607新型激光器件F050608激光技术及应用F0507光谱技术F050701新型光谱分析法与设备F050702光谱诊断技术F050703超快光谱技术F0508应用光学F050801光学CAD与虚拟光学F050802薄膜光学F050803先进光学仪器F050804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F050805微小光学器件与系统F050806光度学与色度学F050807自适应光学及二元光学F050808光学测量中的标准问题F050809制造技术中的光学问题F0509光学和光电子材料F050901激光材料F050902非线性光学材料F050903功能光学材料F050904有机/无机光学复合材料F050905分子基光电子材料F050906新光学材料F0510空间光学F051001空间光学遥感方法与成像仿真F051002空间目标光学探测与识别F051003深冷空间光学系统与深冷系统技术F051004空间激光应用技术F051005光学相控阵F0511大气与海洋光学F051101大气光学F051102激光遥感与探测F051103水色信息获取与处理F051104水下目标、海底光学探测与信息处理F051105. .海洋光学F0512生物、医学光子学F051201光学标记、探针与光学功能成像F051202单分子操控与显微成像技术F051203生命系统的光学效应及机理F051204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F051205生物组织光谱技术及成像F051206新型医学光学诊疗方法与仪器F0513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word完美格式。

186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

186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以下简称图像所)于1978年由教育部和航天部共同批准建立、直属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所融研究、教学为一体,以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

建所30年来,图像所始终瞄准航天、航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目标,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在国内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在航天航空的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图像所分别于1984年、1990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是该二级学科全国5个重点学科单位之一。

1993年批准为“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国家教委开发实验室,1999年升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98年3月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教委共同批准命名为“中国航天图像识别技术研究所”,与航天工业总公司共建。

2005年12月被批准成立“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图像所现有科研、教学人员38人,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3名。

有一名双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73%的教师有博士学位,2007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的科技创新团队。

图像所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应用、模式识别与图像分析、图像处理系统及应用、医学成像与处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集成电路及系统芯片的研究与设计以及微纳光电技术。

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多谱寻的制导、多谱匹配制导、多谱目标探测以及制导信息处理芯片设计。

在“信息安全”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混沌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密码算法的IC设计),无线移动网络的安全技术,网络主动防御技术以及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安全信息服务技术。

2001年以来,图像所培养博士111名、硕士431名,5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 信息论F0102 信息系统F0103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4通信网络F0105移动通信F0106 空天通信F0107 水域通信F0108 多媒体通信F0109 光通信F0110 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F0111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12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F0113 信息获取与处理F0114 探测与成像F0115 图像处理F0116图像表征与显示F0117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18 电路与系统F0119电磁场F0120电磁波F0121 微波光电子F0122物理电子学F0123 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25 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F02 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F0202 计算机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5 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6 信息安全F0207计算机网络F03 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技术F0302控制系统F0303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F0304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F0305生物系统分析与调控F0306检测技术及装置F0307导航、制导与控制F0308智能制造自动化理论与技术F0309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技术F0310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F04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 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F0403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4 半导体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5 半导体物理F0406 集成电路器件、制造与封装F0407微纳机电器件与控制系统F0408 新型信息器件F05 光学与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显示与处理F0502 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3 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4红外与太赫兹物理及技术F0505 非线性光学与梁子光学F0506 激光F0507 光谱技术F0508 应用光学F0509 光学和光电子材料F0510 空间光学F0511 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F0512 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F0514 能源与照明光子学F0514 维纳光子学F0515 光子集成技术与器件F0506 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F06 人工智能F0601 人工智能基础F0602 机器学习F0603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F0604 自然语言处理F0605知识表示与处理F0606智能系统与应用F0607人知与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F07 交叉学科中的信息科学F0701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F0702信息与数学交叉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01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F010101信息论F010102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F010103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F010104网络服务理论与技术F010105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F010106认知无线电F0102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1网络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2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3空天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4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F010205光、量子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206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F0103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0301多维信号处理F010302声信号分析与处理F010303雷达原理与技术F010304雷达信号处理F010305自适应信号处理F010306人工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401图像处理F010402图像理解与识别F010403 多媒体信息处理F010404探测与成像系统F010405信息检测与估计F010406 智能信息处理F010407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08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F010410传感信息提取与处理F0105电路与系统F010501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F010502电路故障检测理论与技术F010503电路网络理论F010504高性能电路F010505非线性电路系统理论与应用F010506功能集成电路与系统F010507功率电子技术与系统F010508射频技术与系统F010509电路与系统可靠性F0106电磁场与波F010601电磁场理论F010602计算电磁学散射与逆散射F010604电波传播F010605天线理论与技术F010606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技术F010607微波集成电路与元器件F010608太赫兹电子技术F010609微波光子学F010610F010611瞬态电磁场理论与应用F010612新型介质电磁特性与应用F0107物理电子学F010701真空电子学F010702量子、等离子体电子学F010703超导电子学F010704相对论电子学纳电子学F010706表面和薄膜电子学F010707新型电磁材料与器件基础研究F010708分子电子学F010709有机、无机电子学F0108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0801电磁场生物效应F010802生物电磁信号检测与分析F010803生物分子信息检测与识别F010804生物细胞信号提取与分析F010805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F010806生物系统信息网络与分析F010807生物系统功能建模与仿真F010808仿生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F010809系统生物学理论与技术F010810医学信息检测方法与技术F0109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F010901机械传感机理与信息检测F010902气体、液体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3压电、光电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4生物信息传感机理与检测F010905微纳米传感器原理与集成F010906多功能传感器与综合技术F010907新型敏感材料特性与器件F010908新型传感器理论与技术F010909传感信息融合与处理F02计算机科学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F020101理论计算机科学F020102新型计算模型计算机编码理论F020104算法及其复杂性F020105容错计算F020106形式化方法F020107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F0202计算机软件F020201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F020202F020203程序设计语言及支撑环境F020204数据库理论与系统F020205系统软件F020206并行与分布式软件F020207实时与嵌入式软件F020208可信软件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建模与模拟F020302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性能评测F020303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评估F020304并行与分布式处理F020305高性能计算与超级计算机F020306新型计算系统F020307计算系统可靠性F020308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F020401测试与诊断技术F020402数字电路功能设计与工具F020403大容量存储设备与系统F020404输入输出设备与系统F020405高速数据传输技术F0205计算机应用技术F020501计算机图形学F020502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F020503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F020504生物信息计算F020505科学工程计算与可视化F020506人机界面技术F020507计算机辅助技术F020508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F020509人工智能应用F020510信息系统技术F020511信息检索与评价F020512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F020513新应用领域中的基础研究F0206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F020601计算语言学F020602语法分析F020603汉语及汉字信息处理F02060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F020605机器翻译理论方法与技术F020606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F0207信息安全F020701密码学F020702安全体系结构与协议F020703信息隐藏F020704信息对抗F020705信息系统安全F0208计算机网络F02080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020802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F020803网络资源共享与管理F020804网络服务质量F020805网络安全F020806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技术F020807网络行为学与网络生态学F020808移动网络计算F020809传感网络协议与计算F03自动化F0301控制理论与方法F030101线性与非线性系统控制F030102过程与运动体控制F030103网络化系统分析与控制F030104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控制F030105混杂与多模态切换系统控制F030106时滞系统控制F030107随机与不确定系统控制F030108分布参数系统控制F030109采样与离散系统控制F030110递阶与分布式系统控制F030111量子与微纳系统控制F030112生物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F030113最优控制F030114自适应与学习控制F030115鲁棒与预测控制F030116智能与自主控制F030117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F030118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F030119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F030120系统仿真与评估F030121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F030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F030201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F030202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F030203复杂系统及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F030204系统生物学中的复杂性分析与建模F030205生物生态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6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拟F030207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F030208管控一体化系统F030209智能交通系统F030210先进制造与产品设计F030211系统安全与防护F030212系统优化与调度F030213系统可靠性理论F0303导航、制导与传感技术F030301导航、制导与测控被控量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3生物信息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4微弱信息检测与微纳传感器技术F030305多相流检测及传感器技术F030306软测量理论与方法F030307传感器网络与多源信息融合F030308多传感器集成系统F0304F030401模式识别基础F030402特征提取与选择F030403图像分析与理解F030404语音识别、合成与理解F030405文字识别F030406生物特征识别F030407生物分子识别目标识别与跟踪F030409网络信息识别与理解F030410机器视觉F030411模式识别系统及应用F0305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F030501人工智能基础F030502知识的表示、发现与获取F030503本体论与知识库F030504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F030505逻辑、推理与问题求解F030506神经网络基础及应用F030507进化算法及应用F030508智能Agent的理论与方法F030509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F030510智能搜索理论与算法F030511人机交互与人机系统F030512智能系统及应用F0306机器人学及机器人技术F030601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F030602机器人导航、定位与控制F030603智能与自主机器人F030604微型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F030605仿生与动物型机器人F030606多机器人系统与协调控制F0307认知科学及智能信息处理F030701知觉与注意信息的表达和整合F030702学习与记忆过程的信息处理F030703感知、思维与语言模型F030704基于脑成像技术的认知功能F030705基于认知机理的计算模型及应用F030706脑机接口技术及应用F030707群体智能的演化与自适应F0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01半导体晶体与薄膜材料F040101半导体晶体材料F040102非晶、多晶和微纳晶半导体材料F040103薄膜半导体材料F040104半导体异质结构和低维结构材料F040105SOI材料F040106半导体材料工艺设备的设计与研究F040107有机/无机半导体复合材料F040108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F0402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F040201系统芯片SoC设计方法与IP复用技术F040202模拟/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F040203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F040204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理论与CAD技术F040205纳米尺度CMOS集成电路设计理论F040206系统芯片SoC的验证与测试理论F040207MEMS/MCM/生物芯片建模与模拟F0403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1半导体发光器件F040302半导体激光器F040303半导体光探测器F040304光集成和光电子集成F040305半导体成像与显示器件F040306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太阳电池F040307基于柔性衬底的光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308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040309光电子器件封装与测试F0404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401半导体传感器F040402半导体微波器件与集成F040403半导体功率器件与集成F040404半导体能量粒子探测器F040405半导体电子器件工艺及封装技术F040406薄膜电子器件与集成F040407新型半导体电子器件F0405半导体物理F040501半导体材料物理F040502半导体器件物理F040503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物理F040504半导体中杂质与缺陷物理F040505半导体输运过程与半导体能谱F040506半导体低维结构物理F040507半导体光电子学F040508自旋学物理F040509半导体中新的物理问题F0406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F040601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工艺技术与相关材料F040602GeSi/Si、SOI和应变Si等新结构集成电路F040603抗辐射集成电路F040604集成电路的可靠性与可制造性F040605芯片制造专用设备研制中的关键技术F040606先进封装技术与系统封装F040607纳米电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F0407半导体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1微纳机电系统模型、设计与EDAF040702微纳机电系统工艺、封装、测试及可靠性F040703微纳机电器件F040704RF/微波微纳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5微纳光机电器件与系统F040706芯片微全分析系统F0408新型信息器件F040801纳米结构信息器件与纳电子技术F040802基于分子结构的信息器件F040803量子器件与自旋器件F040804超导信息器件F040805新原理信息器件F05光学和光电子学F0501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F050101光学计算和光学逻辑F050102光学信号处理与人工视觉F050103光存贮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104光全息与数字全息技术F050105光学成像、图像分析与处理F050106光电子显示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F050201有源器件F050202无源器件F050203功能集成器件F050204有机/聚合物光电子器件与光子器件F050205光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206紫外光电材料与器件F050207光子晶体及器件F050208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F050209发光器件与光源F050210微纳光电子器件与光量子器件F050211光波导器件F050212新型光电子器件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学F050301导波光学与光信息传输F050302光通信与光网络关键技术与器件F050303自由空间光传播与通信关键技术F050304光学与光纤传感材料、器件及技术F050305光纤材料及特种光纤F050306测试技术F050307光开关、光互连与光交换F0504红外物理与技术F050401红外物理F050402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F050403红外探测、传输与发射F050404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F050405红外成像光谱和信息识别F050406红外技术新应用。

2018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2018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2018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备注院(系)代码及名称:001机电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机械工程(0802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智能制造与数控技术2. 轴承先进设计理论与制造方法3. 齿轮传动件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及装备4. 机械装备数字化设计及性能分析5. 特种加工理论与方法6. 精密加工与测试技术7. 流体传动与控制8. 机器人技术9. 机械基础件性能分析与仿真韩建海颉潭成李济顺徐莉萍邓效忠邱明杨宏斌张明柱邓四二李航杨建玺薛玉君贾现召段明德魏冰阳赵书尚胡志刚韩红彪刘延斌李云峰徐红玉库祥臣李阁强郭冰菁雷贤卿马文锁张丰收张占立高作斌贾晨辉叶军徐巧玉王恒迪仲志丹曹雪梅张华王晓强刘永刚牛荣军刘红彬胡东方尚振东苏冰董庆伟王会良潘为民李伦张彦斌薛进学杨建军倪艳光李天兴王斌李迎春徐恺张波宋磊徐彦伟苏建新司东宏李聚波刘春阳隋新王景华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 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0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②803机械控制工程基础③802数控技术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③数控技术(以上科目任选1门初试未选科目)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非全日制本科生加试科目名称:①材料力学②机械设计基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光电检测及信号处理2. 精密仪器与测试技术3. 机器视觉及测量4. 智能测试技术与仪器5. 动态测试技术与应用6. 嵌入式技术及系统7. 网络测试技术与系统8. 虚拟测试技术胡志刚李云峰徐巧玉王恒迪尚振东徐恺徐彦伟刘春阳韩建海薛玉君颉潭成邓四二杨建玺李航马文锁段明德王晓强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 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07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②974微机原理③916测试技术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②微机原理③测试技术(以上科目任选1门初试未选科目)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非全日制本科生加试科目名称:①控制理论及应用②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研究方向:1. 工业工程2. 生产系统工程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4. 制造项目管理5. 质量管理工程6. 管理信息系统7. 人因工程8.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土木工程学院)9.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学院)贾现召杨晓英邹声勇王国玉徐东明于英霞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 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93工业工程基础② 860物流工程③ 861生产计划与控制④ 882工程经济学研究方向为1 -7,第四单元①-③任选一门;研究方向为8-9,第四单元限选④复试科目名称:①工业工程基础②物流工程③生产计划与控制④工程项目管理(以上科目任选1门初试未选科目)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非全日制本科生加试科目名称: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②管理学原理院(系)代码及名称:00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材料表面与界面2. 新型有色金属材料3. 高性能钢铁材料4. 先进陶瓷与耐火材料5. 新能源材料6. 材料摩擦学与耐磨材料7. 铸造合金及复合材料8. 精密成形及模具技术9. 先进连接材料与技术张永振陈拂晓陈君陈学文杜三明郭俊卿贺俊光黄金亮贾淑果李全安李谦刘树英刘勇马景灵倪锋邱然锋任凤章上官宝宋克兴宋晨飞苏娟华孙浩亮孙乐民田保红王爱琴王文焱魏世忠文九巴熊毅徐流杰闫焉服于华于仁红张国赏张柯柯张凌峰张清张彦敏张毅张占领张学宾周旭东朱宏喜朱锦洪王广欣 H.-R. Stock尾坂明義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2 数学二第四单元:①809 材料科学基础②810 硅酸盐物理化学③812 普通物理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金属材料学②无机材料物理性能③材料成形原理①-③任选1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金属材料性能分析②普通硅酸盐工艺学③化工原理④半导体材料⑤材料加工技术⑥材料加工测试技术①-⑥任选2门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冶金工程(0806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冶金电化学2. 洁净钢与特种钢冶炼技术3. 渣-金反应及冶金新型耐火材料4. 高温难熔金属冶金及材料5. 重金属冶金新工艺6. 高性能有色金属冶金及加工技术魏世忠李继文倪锋潘昆明王维张国赏张万红朱宏喜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 数学一第四单元:①918 冶金原理②919 冶金传输原理③869 化工原理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有色冶金原理②钢铁冶金原理①–②任选1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轻金属冶金学②重金属冶金学③金属材料学①-③任选2门院(系)代码及名称:003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机械工程(0802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车辆工程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车辆新型传动理论与技术2. 车辆系统动力学3.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4. 车辆电子控制技术5. 电动车辆技术6. 车辆数字化设计技术7. 车辆系统测试与控制技术徐立友郭志军高建平李忠利马心坦曹付义谢金法周志刚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16 汽车设计②817 汽车理论③938 车辆新技术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车辆设计②车辆理论③车辆新技术以上科目任选1门初试未选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机械设计②车辆构造(底盘部分)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内燃机燃烧及污染物控制2.动力机械结构强度、振动与噪声研究3. 制冷空调系统中的节能与优化技术4. 固体燃料高效清洁燃烧及污染物控制5. 传热传质过程控制与节能徐斌马志豪李民杜慧勇王学涛梁坤峰贺滔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18工程热力学②819工程流体力学③897传热学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内燃机原理②制冷原理与设备③锅炉原理①-③任选1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内燃机构造②热工测试技术③制冷装置设计④汽轮机原理①-④任选2门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研究方向:1. 低速车辆性能分析与运用技术2. 道路运输管理与交通运输安全3. 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4.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5. 运输系统与运输场站规划6. 汽车市场营销理论与策略张毅赵伟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第四单元:921交通运输工程学复试科目名称:①汽车运用工程②物流学③交通工程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运筹学②公路运输技术经济学院(系)代码及名称:004信息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775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2. 物联网技术3. 嵌入式系统4. 数据库技术5. 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6.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7. 人工智能及应用8.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9. 计算机网络技术10. 信息安全技术吴庆涛霍华张志勇王辉郑瑞娟张明川董永生刘刚刘中华刘勇陈家新孙士保张海朝邢玲张晓玲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52离散数学第四单元:①825数据结构②826操作系统③811数据库原理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下一代网络通信理论和网络安全2. 数字信号处理3. 嵌入式信号处理4. 信息分析处理与传输5. 多媒体信息处理6. 通信信号处理7. 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8. 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郑国强宋梁冀保峰邢玲李春国王丹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 数学一第四单元:①923信号与系统②828计算机网络③983现代通信原理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数字信号处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2. 生产过程建模、优化与仿真3. 智能运动控制技术4. 机器视觉及智能检测技术5.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6. 嵌入式系统应用7. 系统安全预测、控制与评价8. 机器人控制技术9.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10.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11. 生物医学信息处理12. 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宋书中普杰信付主木马建伟范波刘磊坡宋晓娜刘珊中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23自动控制原理②856高等代数③92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控制工程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软件工程(0835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研究方向:1. 数据库技术2. 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3. 软件中间件技术4. 文物数字化与信息化5. 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6. 多媒体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吴庆涛霍华张志勇张明川刘勇孙士保张海朝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2数学二第四单元:①825数据结构②826操作系统③811数据库原理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院(系)代码及名称:005土木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工程力学(080104)研究方向:1.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2.工程结构振动分析3.工程结构计算与仿真4.颗粒力学与多相流虞跨海王彦生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15理论力学②801材料力学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结构力学或弹性力学任选一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第四科目中未考的一门②复试科目中未考的一门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空调冷热源工程(0807Z1)研究方向:1.空调冷热源系统的节能与控制技术2.低品位能源在暖通空调及冷热源系统中的利用技术3.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冷热源系统新技术4.自然工质与热泵技术5.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研究6.空调冷热源系统中的汽液两相流传热传质问题王林马爱华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94建筑环境工程热力学②895建筑环境流体力学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②暖通空调①-②任选1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②建筑环境传热学③冷热源工程①-③任选2门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结构工程(081402)研究方向:1.工程结构非线性分析及优化设计2.桥梁与隧道工程3.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4.钢结构理论与分析5.装配式结构性能设计及住宅产业化应用研究6.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梁斌张伟徐红玉周丰峻王新武高笑娟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29结构力学(含结构动力学)②801材料力学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混凝土结构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土力学②钢结构院(系)代码及名称:006化工与制药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有机化学(070303)研究方向:1. 天然产物化学2. 有机反应化学3. 有机合成化学马军营任运来刘普邓瑞雪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21有机化学第四单元:①831 仪器分析②813 物理化学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精细合成原理及工艺学②第四单元未考科目①-②任选1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分析化学②无机化学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05)研究方向:1. 聚合物高性能化研究2. 反应成型性高分子合成及其成型研究3. 功能高分子合成与应用研究牛永平陆昶潘炳力彭淑鸽李军波姚大虎赫玉欣宋文生陈权刘继纯张军凯逄显娟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11高分子化学第四单元:①831仪器分析②871 有机化学③833 高分子材料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高分子物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任选2门初试未选科目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药理学(理学)(078006)研究方向:1. 缓控释制剂药理2. 肿瘤药物药理3. 中药物质基础及药理研究梁菊李军周慧云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21有机化学第四单元:①997天然药物化学②998药剂学③867药物分析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生物化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任选1门第四单元中未选科目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化学工艺、应用化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新能源材料化学2. 功能材料研究3.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4. 化工分离与过程优化5. 天然产物化工6. 矿产资源化工7. 精细化学品研发张军卢伟伟许爱荣姚开胜刘振郭旭明刘军娜高嘉屿建方方牛青山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2数学二第四单元:①869化工原理②813物理化学③831仪器化学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任选1门初试未选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仪器分析②精化合成原理及工艺学③无机化学④有机化学①-④任选2门院(系)代码及名称:007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生物学(0710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生物物理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微生物育种与代谢调控技术3.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4.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应用5.病原微生物检测与防治6.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7.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8.药用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9.食用生物资源及其生物功能因子研究10.微生物生态学11.环境生物物理学12.水污染控制与微生物修复何佳秦翠丽纠敏李市场古绍彬牛明福宫强李欣汪伦记王大红邱智军侯颖原江锋尤晓颜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47生物化学(自命题)第四单元:①847食品营养学②848分子生物学③927发酵工程学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普通生物学②遗传学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发酵技术(0710Z1)研究方向:1.生物过程工程2.酿酒科学与工程3.生物降解与转化4.食品配料及添加剂的生物制造何佳秦翠丽李市场古绍彬汪伦记王大红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47生物化学(自命题)第四单元:①847食品营养学②848分子生物学③927发酵工程学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普通生物学②遗传学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食品生物技术(0710Z2)研究方向:1.食品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2.功能性食品的开发3.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4.食品酶工程5.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6.天然香精香料及化妆品开发殷勇刘建学朱文学何佳秦翠丽陈树兴康怀彬邓瑞广张改平郭金英罗磊樊金玲唐浩国任广跃纠敏李市场古绍彬罗登林牛明福宫强李欣王瑛瑶王易芬张慧芸任国艳李爱科郭宝元段续刘云宏汪伦记刘丽莉易军鹏王大红邱智军江正强王德国侯颖原江锋张晓宇李兆周尤晓颜向进乐陈秀金马丽苹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47生物化学(自命题)第四单元:①847食品营养学②848分子生物学③927发酵工程学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普通生物学②遗传学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科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干燥理论与技术2.农产品功能因子研究3.农产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4.农、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5.果蔬加工保鲜贮藏理论与技术6.植物蛋白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7.粮油精深加工理论与技术8.油脂加工及功能性蛋白质9.食品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10.食品化学与营养学11.功能性食品加工与技术12.食品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殷勇刘建学朱文学何佳陈树兴康怀彬郭金英罗磊樊金玲唐浩国任广跃古绍彬罗登林于慧春张慧芸任国艳段续刘云宏刘丽莉王大红张晓宇李兆周向进乐陈秀金马丽苹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2数学二第四单元:① 845食品工程原理② 846食品化学③ 847食品营养学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食品工艺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食品保藏原理②食品机械学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营养与食品安全(0832Z1)研究方向:1.食品分析与安全控制2.天然产物化学3.食品营养学殷勇刘建学康怀彬张改平郭金英樊金玲江正强李兆周陈秀金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2数学二第四单元:①846食品化学②847食品营养学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食品工艺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食品保藏原理②食品微生物学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食品机械与工程(0832Z2)研究方向:1.现代食品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2.基于食品机械的复合材料科学研究3.新型绿色能源干燥设备的研究开发4.食品加工过程检测技术与装备5.食品加工新技术的装备化6.农产品转化增值设备研制朱文学任广跃马海乐张忠杰段续刘云宏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2数学二第四单元:①845食品工程原理②846食品化学③847食品营养学①-③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食品工艺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食品保藏原理②食品机械学院(系)代码及名称:008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数学(0701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代数学2. 拓扑学3. 微分方程数值解4. 计算金融5. 数理统计6. 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应用7. 非线性数学物理8.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9. 非线性规划理论和算法10.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11. 信息安全12. 密码学尚有林张金良李小申丁孝全王天军武新乾张平李培峦侯海龙吴玉森任颜波陈鹏阮春蕾许建楼徐勇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01 数学分析第四单元:856 高等代数复试科目名称:①常微分方程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③运筹学①-③任选1门(同等学力考生只能在①、③中任选一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②复变函数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统计学(071400)研究方向:1.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2. 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3. 社会经济统计;4. 商务统计;5. 统计决策与数据挖掘;6. 金融数学张金良丁孝全武新乾王春伟田玉柱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①303 数学三②601 数学分析①-②任选1门第四单元:①840 统计学(自命题)②856 高等代数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②经济学(微观、宏观)③多元统计分析①-③任选1门(同等学力考生只能在②、③中任选一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②应用回归分析院(系)代码及名称:009 物理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凝聚态物理(070205)研究方向:1.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2. 光电测试技术及其信息处理3. 材料物性模拟与分析孙金锋李立本张大为李小红琚伟伟雍永亮王晓飞臧国忠李同伟雷建飞刘汇慧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①637高等数学②646普通物理①-②任选1门第四单元:①857量子力学②858电动力学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物理综合(含计算物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 热力学.统计物理② 固体物理学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光电信息工程(0810Z1)研究方向:1. 光电子、光存储、光显示2. 信息光学3. 微纳光子学李新忠王辉闫海涛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第四单元:①857量子力学②858电动力学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名称:物理综合(含计算物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热力学.统计物理②固体物理学院(系)代码及名称:010人文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中国史(060200)研究方向:1. 中国古代史2. 中国近现代史3. 专门史4. 历史文献学薛瑞泽许智银刘继刚王东洋王云红韩宏韬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74中国史专业基础复试科目名称: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中国通史②中国史学史院(系)代码及名称:011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方向: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 思想政治教育5.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刘振江宋清华彭富明苗贵山张俊国杨玉华纪中强李清聚范迎春刘鸿亮刘宁雷永强霍玉敏梁爱强周武军杨国欣韩洪涛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6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单元:946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试科目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引言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图像内容的自动识别和分析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技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安全监控、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

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1.基础技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

其中,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用于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等。

机器学习则是指计算机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数据,并从中学习和提取出模式和规律,从而实现对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析。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它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从数据中发现特征,实现对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2.算法模型目前,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主要采用的算法模型有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等。

其中,神经网络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型之一,它可以通过构建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的神经元网络,实现对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等模型则可以用于对图像进行分类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析。

3.数据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集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数据集可以使算法模型达到更好的效果。

目前,常用的数据集有MNIST手写数字、CIFAR-10和ImageNet等。

这些数据集涵盖了不同的图像类型和应用场景,可以用于训练和测试不同的算法模型,从而实现对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三、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1.安防监控在安防监控领域,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等方面。

通过对监控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快速识别和提醒,从而保障公共安全。

2.医疗诊断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的自动识别和分析。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图像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图像中的物体、场景、文字等信息的技术。

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医学影像识别等领域。

1、图像分类图像分类是图像识别技术中最常见的一个应用,它是将输入的图像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我们可以将手写数字图像分为0-9这10个数字。

图像分类的核心任务是寻找一个分类器,它可以将未知的输入图像映射到正确的类别。

目前,深度学习技术是图像分类的主流方法,它可以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构建一个高效的分类器。

2、目标检测目标检测是指在图像中检测出目标物体,并标注出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目标检测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商品识别和人脸识别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和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

目标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基于特征的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等。

3、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具有相似的颜色、纹理或亮度等特点。

图像分割可以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遥感图像分析等领域。

图像分割的主要方法有阈值分割、区域生长法、分水岭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二、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对图像进行处理和优化的技术,它可以改善图像的质量和增强图像中的信息。

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合成等领域。

1、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技术将图像中的信息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以便使人们更加容易地分析和理解。

图像增强可以分为基于频域的方法和基于空域的方法。

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有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器增强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2、图像复原图像复原是指通过对受损图像的处理来恢复原始图像的过程。

图像复原技术可以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穿越云雾照明、无人驾驶等领域。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展规划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展规划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展规划图像所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特制定图像所相应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推动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一、学科建设总体目标(一)学科基础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简称图像所)将继续以跻身于我国的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切入点,从事发展巡航导弹中制导、末制导关键技术,承担相关预先研究和攻关科研任务为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

(1)目前本学科点共有五个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与应用”、“成像自动目标识别与精确制导技术”、“多谱成像与遥感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面向模式识别的专用处理机与IC芯片设计”。

(2)本学科点现有科研人员26人,其中教授(含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7人。

科研教学梯队层次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

现有教学科研用房4000 平方米。

实验设备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已初步形成先进、配套的教学、科研、开发环境和雄厚的技术储备。

(3)学科特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领域之一。

来自不同成像传感器的不同谱段的图像信号能全面揭示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图像模式处理、识别与智能控制的结合构成了智能信息系统和智能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基础,不仅科学意义深远而且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学科点的主要特色是紧密结合航天、航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目标,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重点研究多谱段图像模式信息的获取、表示、处理、分析与智能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同时培养和造就本领域高层次、高质量的科技人才。

本学科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应用在基于信息融合的信号处理、基于视觉、力觉和超声波接近觉的多传感器1机器人系统和飞行器三维航迹规划技术方面具有特色,承担了国家重大型号XY-20末制导航迹规划攻关项目并进入型号研制。

·成像自动目标识别与精确制导技术开展面向复杂背景和随机环境下成像自动目标检测、识别、跟踪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算法和新系统的研究,其特色是瞄准有关国家安全的国家目标,紧密结合航天航空高技术发展,在基于图象和图象序列的自动目标识别,景象匹配定位等精确制导领域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的研究,并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应用于国防高技术武器系统中。

人工智能应用有哪些专业

人工智能应用有哪些专业

人工智能应用有哪些专业人工智能(AI)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多个专业学科。

以下是一些与人工智能应用紧密相关的专业: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是AI的基础,包括算法、数据结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 专业课程涵盖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等。

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专业专注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

- 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 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机器学习是AI的核心,涉及算法和统计模型,使计算机系统能够从数据中学习。

- 模式识别专业则侧重于从数据中识别出模式和结构。

4. 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专业探讨智能行为的机制,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

- 对于理解AI如何模拟人类认知过程至关重要。

5. 机器人工程:- 机器人工程专业涉及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编程。

- 学生学习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以创造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机器人。

6.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自动化专业专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这些系统可以应用于工业、交通和家庭等多个领域。

- 控制系统是实现AI自动化决策和操作的关键技术。

7.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开发高质量软件系统的能力,这些系统可以集成AI技术,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

- 包括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

8. 信息安全:-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专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保护数据和系统免受攻击。

- 学生学习加密技术、网络安全和风险管理等。

9.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专业结合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分析生物数据,如基因组序列。

- AI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包括基因表达分析、疾病预测和药物发现。

10. 心理学与人工智能:- 心理学专业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对于开发能够理解和模拟人类情感的AI系统至关重要。

- 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

基于Python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基于Python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基于Python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其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Python作为一种简洁而强大的编程语言,被广泛运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本文将探讨基于Python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研究的相关内容。

1.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概述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实现对图像内容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在人工智能领域,图像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其应用涵盖了医疗影像分析、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2. Python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中的优势Python作为一种简洁、易学、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丰富的第三方库和开源工具使得基于Python进行图像识别算法研究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同时,Python语法简洁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适合于快速原型开发和实验。

3. Python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中的应用3.1 图像预处理在图像识别算法中,图像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Python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处理库,如OpenCV、PIL等,可以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尺寸调整、去噪等操作,为后续的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打下基础。

3.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图像识别算法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Python中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SIFT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图像中提取出有意义的特征信息,为后续分类器的训练提供输入数据。

3.3 深度学习模型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Python中有多个优秀的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等,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构建和训练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

这些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上表现出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以下简称图像所)于1978年由教育部和航天部共同批准建立、直属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所融研究、教学为一体,以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

建所30年来,图像所始终瞄准航天、航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目标,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在国内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在航天航空的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图像所分别于1984年、1990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是该二级学科全国5个重点学科单位之一。

1993年批准为“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国家教委开发实验室,1999年升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98年3月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教委共同批准命名为“中国航天图像识别技术研究所”,与航天工业总公司共建。

2005年12月被批准成立“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图像所现有科研、教学人员38人,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3名。

有一名双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73%的教师有博士学位,2007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的科技创新团队。

图像所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应用、模式识别与图像分析、图像处理系统及应用、医学成像与处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集成电路及系统芯片的研究与设计以及微纳光电技术。

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多谱寻的制导、多谱匹配制导、多谱目标探测以及制导信息处理芯片设计。

在“信息安全”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混沌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密码算法的IC设计),无线移动网络的安全技术,网络主动防御技术以及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安全信息服务技术。

2001年以来,图像所培养博士111名、硕士431名,5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图像所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85人,博士研究生123人。

图像所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2001年至今,图像所已经承担了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级预研计划等在内的各类研究项目630项,合同经费近1.6亿元。

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2项。

在IEEE Trans.IP、IEEE Trans.SP、IEEE Trans.NN、IEEE Trans.CS、Pattern Recognition、Opt.Eng、PR Letter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454篇,其中SCI收录298篇,EI 收录768篇。

出版专著1部。

图像所也非常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除了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外,还获得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支持,“九五”以来获得的基地建设费用3000余万元,拥有可见光、红外等成像传感器、激光成像雷达、六自由度机械手、三轴跟踪转台、标量网络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噪声系数测试仪、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SGI工作站、
MultiGen、Vega等仿真软件和EDA软件等,实验仪器及设备原值3000余万元,建成了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像所还将借助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图像所可以提供如下教学科研条件:
(1)教学科研用房齐全。

现已有科研实验用房面积2000多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将新增科研实验用房面积5000多平方米。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

本学科点现有仪器设备1062台套,设备原值3000余万元人民币。

还将通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购置92台套仪器设备及软件,(3)教学实验基础较好。

本学科点对研究生多年开出较多的教学实验课程,根据科研中的成果不断更新和优化实验内容。

多年来常年接收大量相近专业(电信、计算机、控制、生命科学、光电工程等)本科生来所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学生都感到收获很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也对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要求比较熟悉。

(4)文献资料丰富。

拥有1个专业资料室,主要用于收藏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外文图书、专业期刊、工具书和手册等。

图像所平均每年投入6万元用来购置专业图书、资料,现有中外文藏书合计1.8万册。

图像所已与校园网互联,可进行网上文献检索;使教师总能快速方便地获取最新信息。

本校图书馆为图像所提供美国ERIC信息库以及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术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等。

(5)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

多年来图像所积极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制订并不断完善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与博士生培养计划,选聘教授作为主讲教师,成立教学课程组,保证教学质量;引进外文原版和优秀教材用于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普及本专业的前沿科学理念等。

并注重培养学生教学和科研交叉进行,在干中学,学中干,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机相长。

(6)科研学术交流平台多样。

图像所承担有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使得研究生能在实际的科研项目中培养科研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借助图像所拥有的两个重点实验室,使得研究生得以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图像所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所讲学,每两年举办一次SPIE“多谱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所内每周举行一次学术报告和讨论。

图像所师生有着大量的中外学术交流和访问的条件和机会。

2011年图像所计划招收硕士生117人,其中:学术型硕士97人,专业型硕士20人,保送名额与报考名额各占50%。

博士生计划招收29人,其中:硕博连读占总招生指标的30%。

总之,图像所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队伍、具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研究着和承担着国际前沿的学术课题、是有志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好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