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位班级成本会计学期末复习题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而成本会计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知识后的一个综合考核,通过考试可以评估学生对成本会计的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目的是什么?A.核算企业的成本B.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C.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D.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属于成本的分类?A.直接材料成本B.直接人工成本C.间接人工成本D.销售费用3.以下哪项不属于成本的要素?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4.以下哪项不属于成本的计算方法?A.实际成本法B.标准成本法C.差异成本法D.预算成本法5.成本费用的差异是指什么?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B.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额C.实际成本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D.实际成本与管理成本之间的差额二、填空题1.成本会计的基本核算单位是_______。
2.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_______有关的人工成本。
3.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_______和_______的费用。
4.成本费用的差异可以分为_______差异和_______差异。
5.成本费用差异分析是通过_______成本费用差异和_______成本费用差异来分析成本费用的波动原因。
三、简答题1.请简述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
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是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包括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核算。
通过核算,可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和各个环节的成本占比,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请简述成本费用差异的计算方法。
成本费用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计算成本费用差异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计算法,即直接将实际成本减去标准成本得到差异;二是分项计算法,即将实际成本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差异,然后累加得到总的成本费用差异。
3.请简述成本费用差异分析的意义。
《成本会计》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卷班级:姓名:座号:得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成本计划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决策2.受益原则不包括()。
A、谁受益谁负担B、多受益多负担C、少受益少负担D、不受益也负担3.()属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A、购买办公用品B、购买固定资产C、产品耗用的材料费用D、管理人员工资4.()不属于期间费用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5、按()划分,可以把费用分成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工资、税金等。
A、经济内容B、经济用途6、职工福利费应按照工资总额的()计提。
A、14%B、37%C、2%D、1.5%7、支付外购动力费用时,一般借记()账户。
A、其他应付款B、预付账款C、应付账款D、应收账款8、“制造费用”期末一般()。
A、借方余额B、贷方余额C、无余额9、以成本、费用是否实际发生和是否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成本、费用的原则是()。
A、会计分期核算原则B、实际成本核算原则C、权责发生制原则D、重要性原则10、“假退料”是指()。
A、材料不动,只办理本月退料手续B、材料退回,但不办理退料手续C、材料不动,办理本月退料和下月领料手续D、材料不动,办理本月退料和本月领料手续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企业整个会计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关会计工作的法规和制度也同样适用于成本会计工作。
()2、成本是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3、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直接计入费用。
()4、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都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账户。
()5、医疗保险费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
()6、计算房产税、车船税和土地使用税,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
()7、职工薪酬包括非货币性福利。
()8、企业必须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预提或摊销费用。
成本会计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D )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是( C ) 。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工艺用燃料费用3.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 A )科。
A.基本生产成本B. 制造费用C.废品损失D.营业费用4.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B ) 。
A.计划成本分配法B.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C.工时比例分配D.代数分配法5.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 C )科目。
A.辅助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费用6.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 D ) 。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B.修复废品领取材料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失D.实行“三包”损失7.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应采用( D ) 。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B. 定额比例法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D. 固定成本计价法8.下列方法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是( C ) 。
A.平行结转法B.逐步结转法C.综合结转法D.分项结转法9.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 ( C )。
A 辅助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 基本生产成本 D 原材料10.在产品完工率为( D )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D.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1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D )。
A.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12.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 C ) 。
双学位成本会计复习题

复习题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A 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及归集的全过程B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C 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D 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动2、“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反映材料成本的()A实际成本 B超支差异 C计划成本 D节约差异3、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经济责任的是()A计划成本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 顺序分配法 D直接分配法4、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帐户的贷方余额属于()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待摊费用 D 预提费用5、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A一个月 B六个月 C 一年 D 二年6、划分某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属于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标志是()A成本管理方法 B生产工艺要求 C生产组织方式 D成本计算对象7、某工业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该企业1月份分批投产A、B、C三种产品情况如下:1日投产A产品10件;C产品5件;9日投产B产品20件;18日投产A产品10件;C产品2件。
该企业1月份应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张数()A 4张B 3张C 5张D 6张8、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适用于()A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但不需进行成本还原的企业B不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但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C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D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9、在产品有狭义在产品和广义的在产品两种,广义的在产品是指()A各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B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C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 D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10、如果在一张订单中规定有几种产品,产品批别应按()划分。
A订单 B产品品种C各种产品数量多少 D订单或产品品种11、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费用,应贷记“原材料”科目,借记()。
A“基本生产成本”B“待摊费用”C 辅助生产成本D“制造费用”12、下列方法中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的是()A 直接分配法B 计划成本分配法C 生产工时法D 定额比例法13、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A 逐步分步法B 综合结转法C 分项结转法D 平行结转法14、采用分类法的目地是()A 分类计算产品成本B 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C 简化各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D 准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15、简化分批法()A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B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C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D分批计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16、常用的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有()A直接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C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D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E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17、废品损失的内容包括()。
成本会计学 期末考试试卷

成本会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而成。
其原材料分两道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第一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30千克,第二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20千克。
据此算出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率为()。
A.20%
B.40%
C.80%
D.100%
答案:B
知识点:第四章
难度:4
解析:产品的完工程度与各工序的完工程度相关。
2.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
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适宜采用()
A.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答案:C
知识点:第四章
难度:4
解析:当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 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适宜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
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
A.集中工作方式
B.统一领导方式
C.分散工作方式
D.会计岗位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第一章
难度:3
解析:成本会计工作方式应该与企业类型结合。
4.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费用
D.生产费用
答案:D
知识点:第二章
难度:3
解析: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与生产活动相关的费用。
5.为基本生产车间租用设备预付的租金按月摊销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会计双学位成本会计期末考模拟卷

双学位宝典之成本会计一.了解①成本的涵义与经济内容②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与成本项目③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三要素,影响因素)④产品成本基本计算方法的形成⑤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判别⑥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⑦材料费用常用的分配标准⑧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及各自特点⑨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⑩在产品的构成内容,广义在产品和狭义在产品11 在产品完工率和约当量的计算方法12 废品损失的核算范围与计算方法13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辅助方法和组合方法14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15 分批法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16 成本还原的对象与方法原理17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原理与特点18 简化分批法的特点,程序和工作内容19 系数法的特点20 分类法的特点及成本在内部分配的方法,联产品和副产品的计价21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与局限性22 成本控制的构成要素与主要环节23 嗯,漏了貌似24 质量成本的内容与分类25 制定标准成本的依据26 标准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27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的指标完成计划的主要因素28 责任成本的构成内容29 成本报表的特点与主要内容30 主要成本账户及明细账的核算内容二.计算题1.某企业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不单独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为:供水车间4000元,供电车间12000元。
本月提供的劳务量,发生的费用总额如下:车间计量单位供水车间供电车间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合计供水供电吨度——40001000——50001000020006000800020000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假定该企业水费计划单位成本为0.7(元/吨),电费计划单位成本为0.8(元/度),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
解答:(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水费分配率 = 4000/(5000+2000)= 0.5714(元/吨)电费分配率 = 12000/(10000+6000)= 0.75(元/度)生产车间应分配水费=5000*0.5714=2857(元)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10000*0.75=7500(元)管理部门应分配水费=4000-2857=1143(元)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12000-7500=4500(元)(2)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交互分配:水费分配率=4000/8000=0.5(元/吨)电费分配率=12000/20000=0.6(元/度)供水车间应分配电费=4000*0.6=24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水费=1000*0.5=500(元)2.对外分配供水车间对外分配总成本=4000+2400-500=5900(元)供电车间对外分配总成本=12000+500-2400=10100(元)水费分配率=5900/7000=0.8429(元/吨)电费分配率=10100/16000=0.6315(元/度)生产车间应分配水费=5000*0.8429=4214.5(元)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10000*0.6315=6315(元)管理部门应分配水费=5900-4214.5=1685.5(元)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3785(元)(3)采用计划成本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水费分配供电车间分配水费=1000*0.7=700(元)生产车间分配水费=5000*0.7=3500(元)管理车间分配水费=2000*0.7=1400(元)2.电费分配供水车间分配电费=4000*0.8=3200(元)生产车间分配电费=5000*0.8=4000(元)管理车间分配电费=2000*0.8=1600(元)3.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4000+3200-8000*0.7=160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12000+700-20000*0.8=-3300(元)2.某企业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制造甲半成品,二车间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产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工时一次投入,各车间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各车间本月份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1)产量资料(单位:件)项目一车间二车间月初在产品数量20 40本月投产或上车间转来220 200 完工产品数量200 220月末在产品数量40 20 (2)成本资料(单位:元)项目直接材料(自制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一车间600 1200 450 2250二车间900 300 150 1350本月生产费用一车间3000 7050 2850 12900二车间——3150 2610 ——要求:(1)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品成本(写出简要计算过程)(2)进行成本还原,填写“成本还原计算表”解答:(1)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品成本第一车间甲半成品成本计算如下:直接材料分配率=(600+3000)/(200+40)=15(元/件)完工半成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200*15=3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40*15=600(元)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7050)/(200+40*50%)=37.5(元/件)完工半成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0*37.5=75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37.5=750(元)或=1200+7050-7500=75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450+2850)/(200+40*50%)=15(元/件)完工半成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0*15=3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50+2850-3000=300(元)甲半成品完工产品总成本=3000+7500+3000+13500(元)甲半成品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3500/200=67.5(元/件)第二车间乙产品成本计算如下:自制半成品分配率=(900+135000)/(220+20)=60(元/件)完工成品应负担的自制半成品成本=200*60=132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自制半成品成本=900+13500-13200=1200(元)直接工资分配率=(300+3150)/(220+20*50%)=15(元/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工资=220*15=33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工资=300+3150-3300=15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150+2610)/(220+20*50%)=12(元/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0*12=264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50+2610-2640=120(元)甲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13200+3300+2640=19140(元)甲半成品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99140/220=87(元/件)(2)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项目甲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品成本13200 3300 2640 19140本期生产甲半成本3000 7500 3000 13500 比重0.2222 0.5556 0.2222 1成品产成品中的-13200 2933.33 7333.34 2933.33甲半成品成本2933.33 10633.34 5573.33 1914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3.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需经过两个工序加工完成,原材料的投料程度与工时的投入程度不一致,原材料在每道工序是一次投入的,有关资料见表。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答案1. 什么是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它涉及对企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控制,以提供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
2.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以便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定价决策和盈利分析。
3. 请简述成本会计的三个基本步骤。
成本会计的三个基本步骤包括:成本归集、成本分配和成本计算。
4. 成本归集是如何进行的?成本归集是将所有与生产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特定的成本对象进行分类和汇总的过程。
5. 成本分配的原则有哪些?成本分配的原则包括合理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合理性原则要求分配基础应与成本对象有直接关联;一致性原则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之间应使用相同的分配基础;可追溯性原则要求分配结果应能追溯到具体的成本对象。
6. 什么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如制造费用。
7. 请解释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概念。
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减而相应变化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
8. 成本计算的方法有哪些?成本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批成本法、分步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9. 分批成本法适用于哪些类型的生产?分批成本法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如定制产品。
10. 分步成本法的特点是什么?分步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其特点是将生产过程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的成本可以单独计算,便于成本控制和分析。
11.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上,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产品数量进行分配,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成本。
12. 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是什么?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包括成本控制、定价策略、盈利分析和投资决策等。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任务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预测成本B. 控制成本C. 分析成本D. 编制财务报表答案:D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A. 定额成本法B. 作业成本法C. 标准成本法D. 直接成本法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对产品成本水平影响最大?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管理费用答案:A4. 以下哪个属于变动成本?A. 房租B. 工资C. 原材料D. 折旧答案:C5. 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成本控制水平?A. 成本利润率B. 成本降低率C. 成本变动率D. 成本收益率答案:B6. 成本还原是指以下哪个过程?A. 将产品成本还原为原材料成本B. 将产品成本还原为直接成本C. 将产品成本还原为间接成本D. 将产品成本还原为标准成本7. 以下哪个属于期间费用?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销售费用D. 制造费用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标准成本系统的特点?A. 预先制定标准成本B.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C. 计算成本差异D. 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答案:D9.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哪个不属于成本习性?A. 固定成本B. 变动成本C. 混合成本D. 质量成本10. 以下哪个不是成本控制的方法?A. 预算控制B. 成本分析C. 成本考核D. 成本预测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成本。
()答案:错误2.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答案:正确3. 成本还原法可以消除成本计算中的重复计算问题。
()答案:正确4.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正比。
()答案:错误5. 成本控制的核心是成本预测。
()答案:错误6. 期间费用是指与生产、销售产品无关的费用。
()答案:正确7. 标准成本系统是一种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成本会计期末总复习

成本会计期末总复习一、单项选择题请同学重点复习形成性考核手册的单项选择题部分,除此以外,再补充下列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 )。
A。
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2.采纳打算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 B )。
A.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B.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C.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出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入的费用D.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减去加上转入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3.按年度打算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 B )。
A.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企业B。
季节性生产企业C.差不多生产车间规模较小的企业D。
制造费用数额较小的企业4.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 A )。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B。
按年度打算分配率分配法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D。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5.在各种产品成本运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差不多生产成本明细帐的方法是( C )。
A.分类法B。
定额法C.简化的分批法D。
平行结转分步法6.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方法是( C )。
A.平行结转分步法B。
分项结转分步法C.综合结转分步法D。
逐步结转分步法7.成本还原确实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C 分解,还原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A.本月所耗半成品成本结构B.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结构C.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的结构D.上一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结构8.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 B )。
A.价格差异B。
数量差异C.原材料成本差异D。
一种定额变动差异9.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阻碍的因素是( B )。
A.产品品种结构B。
产品产量C.产品单位成本D。
产品总成本10.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对象运算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A )。
56《成本会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

《成本会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成本属于:()A.资产价值的计量B.收入利益的分配C.所耗价值的补偿D.取得利益的依据2.下列项目中哪项不是成本核算原则:()A.货币计量原则B.真实性原则C.历史成本原则D.权责发生制原则3.能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材料费用是指:()A.生产产品领用的外购材料B.生产车间管理领用的材料C.辅助生产领用的材料D.行政部门管理领用的材料4.待摊费用按月摊销时,应记入:()A.“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B.“制造费用”科目的贷方C.“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D.“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5.下列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无关的方法是:()A.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B.厂部管理用设备的计价方法C.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D.机器设备的计价方法6.如果企业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可以:()A.按定额成本计价 B.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C.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 D.按定额加工费用计价7.企业存货盘亏(减盘盈)损失,应当计入:()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8.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工人的劳动保险费,应当计入: ()A.管理费用 B.应付职工薪酬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9.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A.成本计算对象B.成本计算日期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10.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 ()A.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B.准确计算各种产品成本C.符合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D.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11.某企业2002年和2003年有关材料费用、产品产量、材料单耗和材料单价的资料见下表,在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时,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额是:()A.+4 000元 B.-5 500元C.+7 700元D.+6 200元12A.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 B.具有可比性、系统性和连续性1 / 56C.是可以计量的数据D.客观、公正、全面13.成本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是:()A.厂部B.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C.一般职工D.各级管理人员14.责任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B.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C.分权管理D.跨国公司的产生15.在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为: ()A.工时B.产量C.成本动因D.检验次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成本会计期末题库配复习资料

成本会计期末题库配复习资料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名词解释1. 财务成本2. 制造费⽤3. 定额成本4. 现代成本会计5. 产品⽣产成本项⽬6. 权责发⽣制原则7. 要素费⽤8. 辅助⽣产费⽤的代数分配法:9. 平⾏结转分步法10. 约当产量法11. 成本报表12. 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判断题1. 成本计算要求正确及时,所采⽤的成本计算⽅法可随意确定。
2. ⽉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是根据⽉末在产品数量及其加⼯程度计算的。
3. 制造费⽤所采⽤的所有分配⽅法,分配结果“制造费⽤”账户期末都没有余额。
4. 从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程序看,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法。
5. 辅助⽣产的主要任务是,在为基本⽣产服务的同时,对外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
6. 企业的⽣产类型从客观的⾓度影响着成本计算⽅法的选择。
( )7. 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损失应计⼊营业外⽀出。
8. 采⽤平⾏结转分步法,每⽉末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产费⽤,产品之间可以不进⾏分配。
( ( ( ( ()))))9. 在企业只有⼀个辅助⽣产车间的情况下,才能采⽤辅助⽣产费⽤的直接分配法。
10. 采⽤逐步结转分步法,各⽣产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上的⽉末余额,该产品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成本,即狭义在产品成本。
(在完⼯产品和在() )三、单项选择1. 企业的⽣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产所发⽣的费⽤是( A.管理费⽤ B. 制造费⽤2. 先进先出法会使( )。
A. 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实际C. 发出存货成本接近实际C. 营业费⽤)D. ⽣产费⽤B. 期末存货成本背离实际物就是各⽣产步骤(3.⼈⼯费⽤分配的会计处理是根据以下凭证进⾏的序。
A. ⼯资单C. ⼈⼯费⽤分配表4. 成本还原的对象是A. 产成品成本B.B.D.C. 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5. 采⽤交互分配法,各种辅助⽣产费⽤(A. 都要计算⼀个费⽤分配率C. 不需要计算费⽤分配率6. 废品损失账户⽉末A. ⼀定没有余额B.C. 如果有余额,余额⼀定在贷⽅D.⼯资单汇总表⼈⼯费⽤分配汇总表各步骤所消耗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B.D.D.)。
成本会计学期末复习题

成本会计学期末复习题成本会计学期末复习题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问题。
在企业经营中,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因此,成本会计的学习对于每一个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直接材料的成本?A. 原材料B. 间接材料C. 工人工资D. 运输费用2. 下列哪项不属于间接人工的成本?A. 工人工资B. 工人福利C. 工人培训费用D. 工人工具费用3. 下列哪项不属于制造费用?A. 直接人工B. 间接人工C. 直接材料D. 间接材料4. 下列哪项不属于制造费用?A. 管理费用B. 研发费用C. 办公费用D. 工厂折旧费用5. 下列哪项不属于销售费用?A. 广告费用B. 业务招待费用C. 销售员工工资D. 工厂租金二、填空题1. 直接材料的成本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进入产品的材料的成本,它包括_______、_______等。
2. 间接材料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间接进入产品的材料的成本,它包括_______、_______等。
3. 制造费用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包括_______、_______等。
4. 销售费用是指用于销售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包括_______、_______等。
5. 管理费用是指用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包括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直接人工成本?请举例说明。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组装汽车的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用就是直接人工成本。
2. 什么是间接人工成本?请举例说明。
间接人工成本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负责维修和保养生产设备的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用就是间接人工成本。
3. 什么是直接材料成本?请举例说明。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进入产品的材料的成本。
例如,在面包制造业中,面粉、糖和酵母等原材料的成本就是直接材料成本。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汇编)

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汇编)第一篇:成本会计期末复习题成本会计部分理论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答: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什么是综合逐步结转综合结转法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范围是哪些分批法适用于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例如精密仪器、专用设备、重型机械和船舶的制造,某些特殊或精密铸件的熔铸,新产品的试制和机器设备的修理,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
4、什么是成本计算的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首先,成本计算对象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在大批量多步骤重复生产的情况下,为了加强成本的管理和核算,成本的计算通常按生产步骤归集生产成本,并以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因此,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应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该种产成品及其所经过的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应该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开立。
如果生产多种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则是各种产成品及其所经的各生产步骤。
产品成本明细账应该按照每种产品的各个步骤开立。
在进行成本计算、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时,单设成本项目的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单设成本项目的间接计入费用,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不单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一般先按车间、部门或者费用用途归集,月末再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
在实际工作中,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与产品生产步骤的划分不一定完全一致。
一般而言,在按生产步骤设立车间的企业中,分步计算成本也就是分车间计算成本。
但是,如果企业生产规模很大,车间内又分成几个生产步骤,而管理上又要求分步计算成本,则可能在车间内再分步计算成本;相反,如果企业规模很小,管理上也不要求分车间计算成本,则可能把几个车间合并为一个步骤计算成本。
大学成本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成本会计JG211006——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成本习性,是指成本()。
A.经济用途B.经济内容工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答案:C2.下列项目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A.保险费B.研究开发费C.厂房的折旧费D.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答案:B3.成本报表在企业报表体系中属于()。
A.财务报表B.对外报表C.对内报表D.静态报表答案:C4.从总体上看,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相同之处是()。
A.二者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B.二者都要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C.二者都要为各种成本差异单独设置账户D.二者一般都是将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答案:A5.在下列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而采用的是()。
A.品种法B.定额法C.分类法D.分步法答案:C6.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之间的费用分配。
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C.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D.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答案:D7.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
A.不登记任何费用B.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如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D.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答案:B8.在下列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可以单独应用的是()。
A.分类法B.定额法C.标准成本法D.分批法答案:D9.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为了简化费用的分配工作,月末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可采用()。
A.约当产量比例法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答案:D10.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的产品是()。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C.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答案:B11.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成本会计》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34)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成本会计》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3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 )。
A.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产品成本所耗该种半成品费用B.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C.本月产品成本合计/本月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D.本月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本月产成品成本合计2. 企业为筹集资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应借记( )账户。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营业外支出”3.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 )。
A. 定额比例法B.约当产量比例法C.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4. 使用同种原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是( )。
A.联产品B.副产品C.等级产品D.主产品5.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 )。
A.产品生产成本B.期间费用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D.各成本项目的费用6.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 )。
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的50%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7.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
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24小时、16小时。
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so%计算。
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 )。
A.16小时B.20小时C.32小时D.40小时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 )。
A. 1000元B.1300元C.1200元D.1500元9. 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3主要表现在对( )指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学位班级成本会计学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中成本开支范围( )A.毫无关系B.有一定差别C.相互一致D.可以相互替代2.在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属于事中职能的有( )A.成本分析职能B.成本考核职能C.成本控制职能D.成本核算职能3.下列各项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A.折旧费用B.工资费用C.废品损失D.材料费用4.下列各项不能列入产品成本,也不能列入期间费用的是( )A.车间设备维修领用材料B.厂部维修领用材料C.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D.建造厂房领用材料5.交互分配法下,交互分配是指( )A.在相互受益的辅助生产部门之间分配费用B.在各受益部门之间分配C.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部门之间分配费用D.在受益的生产车间之间分配费用6.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A.生产工时比例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法7.某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5000元,残料价值1000元,应收赔偿款500元,则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为( )A.5000元B.3500元C.4000元D.4500元8.丙产品分三道工序加工,原材料分三次投入,且在每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10千克,第二工序20千克,第三工序10千克,该产品第三工序的投料率为( )A. 12.5%B. 50%C. 75%D.100%9.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应采用()A.定额比例法B.固定成本计价法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D.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10.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生产组织的特点B.工艺过程的特点C.生产管理的要求D.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11.简化分批法与分批法的主要区别是( )A.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C.不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D.不分批核算原材料费用12.下列方法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是( )A.逐步结转法B.综合结转法C.分项结转法D.平行结转法13.某产品月初原材料定额费用为5000元,1月份对原材料消耗定额进行了调整,旧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50元,新的费用定额为52元,则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为( )A.+200B.-200C.+100D.-10014.在标准成本法下,月末各项成本差异抵消后的净额应列入( )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利润分配表D.现金流量表15.成本利润率属于( )A.因素分析法B.相关比率分析法C.趋势比例分析法D.构成比率分析法16.甲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
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3600元;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2100元。
原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
据此计算的甲产品本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是( )元。
A.5700B.3800C.2100D.190017.某企业生产M产品,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标准为20小时,标准工资率为9元,实际每件产品耗用工时为16小时,实际小时工资率为10元,则M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A.-40元B.-36元C.160元D.180元18.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应反映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是( )A.主要产品B.非主要产品C.可比产品D.不可比产品19.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A.品种法B.分类法C.分步法D.分批法20.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的人工工资B.修复废品领用的材料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D.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产品变质损失21.用后一年度的销售收入总额与前一年度的销售收入总额进行对比,这种分析方法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C.连环替换分析法 D.趋势分析法22.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
A.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占较大比重C.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D.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23.某种产品发生不可修复废品后,如果有回收的废料,将会使该种产品的()。
A.总成本降低,单位成本增加 B.总成本增加,单位成本降低C.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同时增加 D.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同时降低24.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结转方法是()。
A.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B.变动成本法C.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25.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的计算公式为()。
A.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B.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计划总成本C.可比产品按上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D.可比产品按上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计划总成本26.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
A.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产成品成本合计B.本月产成品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C.某步骤领用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D.某步骤领用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27.下列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有()。
A.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B.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C.未使用的房屋D.封存的设备28.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
A.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不利 B.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C.定额提高了 D.定额降低了29.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产生影响,但不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因素是()。
A.产品品种比重 B.产品产量C.产品单位成本 D.脱离定额差异30.一定时期销售一定数量产品的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是()。
A.销售收入成本率 B.成本利润率C.销售利润率 D.产品适销率31.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 B.修复废品领用材料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D.实行“三包”损失32.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应按废品()计价。
A.计划成本 B.制造费用C.所耗定额费用 D.先进先出33.狭义的在产品只包括该车间或该车间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
A.在产品 B.半成品C.产成品 D.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34.在产品完工百分比为下列工时定额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 B.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C.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D.所在工序工时定额35.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出借包装物的成本应()。
A.计入产品销售费用B.直接冲减产品销售收入C.计入其他业务支出D.直接冲减其他业务收入36.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A.是一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B.是一种单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C.是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D.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37.下列各项中,属于分类法优点的是()。
A.能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B.能加强成本控制C.能分品种掌握产品成本水平 D.能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38.下列不属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的是()。
A.约当产量法B.工时比例分配法C.定额法D.定额比例法39.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
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B.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C.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D.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40.一般来说,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应由()负责。
A.劳动人事部门B.计划部门C.生产部门D.采购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定额法B.品种法C.分类法D.分批法2.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需要的指标有()A.定额成本B.脱离定额差异C.定额变动差异D.标准成本差异3.分类法适用于( )A.联产品B.等级产品C.零星产品D.品种、规格繁多但可以按某标准分类的产品4.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项目有()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5.“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的项目有()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D.应向责任人索赔的应收款项6.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主要方法有()A.约当产量法B.限额法C.标准成本法D.盘存法7.下列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方法是( )A.综合结转分步法B.分项结转分步法C.平行结转分步法D.分批法8.广义的在产品包括()A.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B.正在返修的废品C.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D.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9.在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实际成本内容的有()A.生产人员的工资B.废品损失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10.成本报表主要包括( )A.商品产品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制造费用明细表D.利润表11.“废品损失”科目借方应反映哪些项目()。
A.可修复废品生产B.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追加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追加的动力费用12.企业在月末结转停工损失时,可能借记的科目有()。
A.“制造费用”B.“基本生产成本”C.“其他应收款”D.“营业外支出”13.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生产费用,应具备以下条件()。
A.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B.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比重较大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14.若采用定额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应考虑的条件是()。
A.定额管理基础较好B.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D.各项消耗定额变动较大15.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包括()。
A.定额法B.分步法C.定额比例法D.分类法16.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
A.是一种单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B.是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C.是分类法的一种D.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17.可以或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产品,有()。
A.联产品B.由于工人操作所造成的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C.品种,规格繁多,但可按规定标准分类的产品D.品种,规格繁多,且数量少,费用比重小的一些零星产品18.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的代数和。
A.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19.下列方法中,可用于计算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方法有()。
A.盘存法B.代数法C.限额法D.切割核算法20.简化的分批法的应用条件是()。
A.各月间接计入费用的水平相差不多B.各月间接计入费用的水平相差悬殊C.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多D.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不多三、判断题1.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构成,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