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大全
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大全
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大全中药在儿科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院儿科中药散剂。
一、金银花散剂金银花散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散剂,在儿童感冒、咳嗽等病症中应用广泛。
它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对小儿发热、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金银花散剂一般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二、板蓝根散剂板蓝根散剂是常用的退热解毒中药散剂,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它能够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对于小儿高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板蓝根散剂一般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三、连翘散剂连翘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散剂,适用于小儿热毒所致的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等症状。
连翘散剂可口服或外用,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四、三黄散剂三黄散剂是一种用于小儿发热、咳嗽的中药散剂,由黄芩、黄连、黄柏三味药组成。
三黄散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的功效,可用于小儿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三黄散剂一般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五、炙甘草散剂炙甘草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药散剂。
它具有祛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咳嗽、哮喘等病症。
炙甘草散剂一般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六、儿平散剂儿平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散剂,常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急性咽喉炎等病症。
儿平散剂可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七、小儿氨苄西林散剂小儿氨苄西林散剂广泛应用于小儿感染性疾病,具有抗菌作用。
它适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小儿氨苄西林散剂一般口服,每次根据患儿体重计算剂量,一日分3次服用。
八、小儿注射用青霉素散剂小儿注射用青霉素散剂也是常用的抗菌中药散剂。
它广泛应用于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如脓毒症、肺炎、脑膜炎等。
小儿注射用青霉素散剂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
九、小儿三联散剂小儿三联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散剂,由黄连、黄芩、连翘三味药组成。
它适用于小儿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儿科临床常用中药方100个(部分配方歌,欢迎下载,补充)
26
四神丸(《内科摘要》)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肉豆蔻,五味子,补骨脂,吴茱萸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27
生脉散(《医学启源》)
益气养阴,敛汗生脉
人参,麦冬,五味子
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55
茵陈蒿汤(《伤寒论》)
清热,利湿。退黄
茵陈,栀子,大黄
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湿热蕴结在肝胆,清热利湿退黄良。
56
理中汤(《伤寒论》)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57
保元汤(《博爱心鉴》)
益气温阳
人参,黄芪,甘草,肉桂
58
保和丸(《丹溪心法》)
消食和胃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黄根最宜;自汗盗汗心液损,固表敛汗见效奇。
40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
41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黄芪,炙甘草,人参,升麻,柴胡,橘皮,当归身,白术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黄;归草栀子淡竹叶,热结血淋服之良。
45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养阴透热
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此方攀;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省中医院儿科院内秘方
同学的,我拿过来学习学习发热类:1,宣消散麻黄6杏仁9 苏叶9 薄荷9焦三仙各6 番泻叶1,3荆芥穗92,达源散葛根9柴胡9黄芩9厚朴9炒大白9草果仁9炒薏米24潘泻叶2功能:清热解肌运脾化湿3 ,解毒散金银花连翘公英地丁栀子防风各9克薄荷大黄甘草各6克功能:清热解毒4,清热散朱砂24琥泊15勾丁15蔻仁15滑石45甘草45柿霜30薄荷冰1功能:清热安神咳喘类1,热咳散麻黄3杏仁9生石膏12甘草6贝母3功能: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2,葶苈散葶苈子30川贝30僵蚕15射干15 甘草15功能:清热化痰3,清肺散生石膏20金银花10鱼腥草7青黛1 前胡7杏仁7橘红2北沙参7海蛤散7川贝4木蝴蝶1功能:清热化痰止咳4,顿咳散百部白前白芨紫菀冬花前胡车前子各等量功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5,寒咳散炙麻黄杏仁陈皮半夏茯苓苏叶各10干姜8细辛6 甘草5功能:清肺化痰宣肺止咳6,银杏散白果仁30杏仁30小茴香30麻黄15功能:宣肺散寒平喘7,防哮散三甲散3份冬虫夏草胎盘粉各1份功能:补肾建脾消积导滞养阴疳积类1,白术散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各10桔梗6 莲子10炒山药20薏苡仁 12扁豆12砂仁 6陈皮6功能: 健脾渗湿2,三甲散制鳖甲制龟板鸡内金炒大白15砂仁6泻叶1.5炮山甲 15功能:育阴潜阳消食导积3,消积散鸡内金30 炒麦芽30炒神曲15炒山楂15陈皮15炒扁豆15功能;消食导积4 白寇散陈皮30青皮30香附50砂仁80白寇100 玄胡20白术30功能:行气和胃5和肝散全瓜蒌60姜黄15郁金15神曲15 甘草15功能:疏肝理气6 清导散生大黄二丑各等量功能:泻下导滞泻泄类1,苍苓散苍术茯苓金银花各等量功能:燥湿止泻2 ,健脾止泻散党参9茯苓9白术6 煨豆蔻6焦三仙3广木香3甘草3功能:健脾止泻3,理中散党参 30白术30炙甘草30干姜20附子3肉桂20功能:温中散寒4 ,梅连散乌梅135黄连18车前子135石榴皮54山楂炭90地锦草90功能:清热利湿收涩止泻5,梅栗散乌梅300婴粟壳150五味子75功能:收涩止泻6,太苍散太子参60车前子120云苓120苍术60藿香20焦山查20麦芽20 乌梅60功能:健脾利湿止泻杂病类:1 痫愈散:生石膏90滑石90雄黄18白马蹄18勾丁90沉香18僵蚕 90 虫退54朱砂45功能 :清热涤痰镇惊2 定风散生石膏24天竺黄18蜈蚣20条胆南星12朱砂9 功能:清热涤痰镇惊3 玉屏凤散黄芪 180白术60防风60煅牡蛎180陈皮60功能: 健脾理气4二陈汤陈皮 100半夏150云苓 100附子150功能化痰降气平喘5 止痢散木香4.5黄连 6白芍9川军1.5功能清热利湿6驱虫散乌梅 30 使君子30炒二丑30砂仁15榧子仁15槟榔15雷丸15功能驱虫消积7 藿香散藿香10陈皮10半夏10丁香 5功能温胃降逆。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出处、主治、功用)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出处、主治、功用)
1.小儿感冒颗粒
出自《伤寒论》及传统方剂。
主治小儿感冒,进风发热,肌肉酸痛,喉痛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5.小儿肚泻止痢颗粒
出自《金匮要略》及传统方剂,主治小儿腹泻,痢疾,里急后重等症状。
8.小儿气喘口服液
出自《伤寒论》及传统方剂,主治小儿气喘病,胸闷气急,喉咙干燥等症状。
总结: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是中药在治疗小儿常见疾病方面的集中体现,选择合适的方剂,可以很好的解决小儿常见疾病的问题,促进小儿身体的健康。
儿科常用方剂
儿科常用散剂20首处方组成
01.清热散:犀角或水牛角、川连、滑石、栀子
02.解热散: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元参
03.消风散:紫苏叶、薄荷叶、浮萍草
04.活血散:当归、川芎、郁金、茜草
05.解毒散:川连、黄芩、黄柏、栀子
06.止咳散: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炙甘草、川朴、谷芽
07.化痰散:礞石、沉香、黄芩、大黄
08.三拗散:麻黄、杏仁、桔梗、甘草
09.消导散:神曲、山楂、枳壳、麦芽、槟榔
10.消积散:使君子、麦芽、陈皮、山楂、芜夷、川楝子、甘草
11.止泻散:肉蔻、诃子、赤石脂、乌梅
12.三一散:大黄、芒硝、川朴、枳实、甘草
13.牛黄散:黑白二丑、大黄
14.半夏散:姜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
15.补正散:人参、黄芪、鹿茸
16.七味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葛根、藿香叶、广木香
17.顺气散:青皮、木香、香附、上沉香
18.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白术
19.凉血散: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20.止痢散: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石榴皮
附方:
01.游山方:蒲黄、元胡、没药、灵脂
02.熄风散:天麻、钩藤、羚羊角、全虫
03.镇惊散:朱砂、琥珀、天竺黄
04.安神散:生熟枣仁、夜交藤、远志、朱茯神
05.补阴散:沙参、麦冬、生地、玉竹、花粉
06.益元散:滑石、甘草、朱砂
07.止呕散:橘红、姜半夏、藿香、丁香
08.祛寒散:人参、附子、丁香、肉桂
09.逐寒散:胡椒、炮姜、丁香、肉桂
10.补血散:当归、熟地、白芍、元肉
11.驱虫散:使君子、乌梅、雷丸、川楝子、槟榔。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方剂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方剂1.二陈汤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2.八珍汤: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3。
人参乌梅汤人参乌梅汤木瓜,山药莲肉炙草加,气阴两伤儿泄泻,酸甘敛阴健脾佳。
4.人参五味子汤:麻杏石甘汤加细茶人参白术五味子茯芩麦冬5.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
6.大补阴丸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7.大定风珠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8.大青龙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生姜大枣9.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10.己椒苈黄丸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芩术甘草比。
己椒苈黄水饮攻,前后分消二便通。
12.五皮散(五皮饮):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13.五苓散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猪茯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15.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16.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由平胃散加藿香、半夏组成。
19.乌药汤香附木香乌药汤,当归甘草共煎尝。
21.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表敛汗效特灵。
22.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23.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右归饮:肾气丸去三泻(茯,泽,丹)加杜仲,枸杞,甘草。
右归丸:肾气丸去三泻(茯,泽,丹)加杜仲,枸杞,菟丝子,鹿胶。
24.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左归丸:左归丸菟枸牛鹿,龟胶六味三泻除。
1. 即六味去“三泻”加枸杞、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胶。
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大全
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介绍(全)中药煎剂,一般具有药性强、药效发挥快等优点,但又有量大,味苦、不便于小儿服用等缺点.儿科将汤剂改革为散剂,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小儿腹泻,外感高热等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散剂具有剂量小、花钱少,不需煎熬、节约药材等优点;现将我院常用的散剂介绍如下:一、清热类:1.达原散药物:薏苡仁24克草果、柴胡、葛根,黄芩、厚朴、大白各10克番泻叶1克共为细末,过细罗.功能,清热解肌,健脾除湿.主治:发热自汗,日晡潮热,腹胀厌食,精神倦怠,尤对外感停食效果最佳.用量:6个月以下:每次0.15~0.3克,6个月~1岁:每次O。
3~0.5克,1~3岁:每次0。
5~0。
7克,3~6岁:每次0.7~1克;6~12岁:每次1~1.5克。
每日3次。
用法:白开水加糖少许冲服.配伍,1.达原散、宜消散(见下)各等量。
主治外感高热(体温39℃以上),无汗而伴有咳嗽。
2.达原散,清热散(见下)各等量。
主治外感发热(体温38℃以上),自汗而伴有烦躁不安,夜眠不宁者。
3.达原散10份,清导散(见下)2~6份。
主治外感高热(体温在38℃~39℃之间),腹胀,大便干或2日以上未解大便者.4.达原散,益元散(见下)各等量。
主治因湿热困脾而致的腹泻、大便色青绿伴有少许粘液.5.达原散,白术散(见下),益元散各等量.主治脾虚有滞,久泻不止,或时泻时止,水多便少。
2.清热散药物:朱砂24g、柿子霜30g、琥珀、钩藤、滑石、白豆蔻各15克薄荷脑1克粉甘草45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热除烦,宁心安神,平肝息风.主治:发热,呕吐,心烦不宁,夜睡惊叫.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3.清导散药物:牵牛子,大黄各50g,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荡积、清热。
主治:停食积乳,腹胀便秘。
用量:约为达原散的1/5~1/3量,常与其他散剂配伍用,比例为10:1~4。
用法:同达原散。
注:此药为泻下剂,1岁以下小儿慎用,见泻即停止用药。
中医院儿科常用方剂
中医院儿科常用方剂中医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2(八珍汤(《正体类要》)方药: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方药:人参、乌梅、木瓜、山药、莲子肉、炙甘草功用:酸甘化阴,健脾止痢。
主治:久痢伤阴,口渴舌干,微热微咳者。
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 方药: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久嗽脾虚,中气怯弱,面白唇白者。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方药: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方药:熟地、龟板、黄柏、知母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
1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方药:白芍、阿胶、生龟板、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
8(大青龙汤(《伤寒论》)方药: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9(小青龙汤(《伤寒论》)方药: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10(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方药: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功用:泻热逐水,通利二便。
主治: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
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方药: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12(五皮饮(《中藏经》)2方药: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
13(五苓散(《伤寒论》)方药: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儿科常用方
儿科常用散剂开结散【组成】沉香木香各6克橘红120克珍珠49粒【功用】消瘿散结。
【主治】瘿瘤,痰核。
升降散【组成】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功用】升清降浊,散风清热。
【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
苍耳子散【组成】:苍耳子 10克 ,辛夷 10克 ,白芷 10克 ,川芎 10克 ,黄芩 10克 ,薄荷 10克 ,川贝母 (或浙贝母 ) 10克 ,淡豆豉 10克 ,菊花 10克 ,甘草 10克【主治】: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原方用于风邪上攻之鼻渊.临床上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等病,证属风邪所致者均可本方加减治疗银翘马勃散【组成】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银花15克射干9克马勃6克【功用】清热利咽。
【主治】湿温喉阻咽痛。
葛根芩连汤【组成】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趣记】葛根芩连草,清理又解表【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
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导滞散【组成】:当归、大黄【主治】治重物压迮,或从高坠下,作热五内,吐血、下血,出不禁止;或瘀血在内,胸腹胀满,喘粗气短。
平胃散【组成】:苍术五斤(9克) 厚朴(姜制)(6克) 陈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两甘草(炙)(3克)三十两【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主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过敏煎【组成】: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克增液汤【组成】玄参(30g) 麦冬连心,(24g) 细生地 (24g) ,肉桂2g【功效】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解毒散【组成】金银花5两,甘草1两,木通3钱,防风3钱,荆芥3钱,连翘3钱,牛子3钱。
【主治】痘母。
痘未出而先发肿块者。
青黛散【组成】青黛半两,宣连1钱半(为末),苦楝根3两,雄黄1分(另研),朱砂1分(好者,另研),夜明砂半两(另研),川大黄半两,麝香1钱(另研),芜荑(另研)半两。
中医一附院儿科散剂常用处方
中医一附院儿科散剂常用处方中医一附院儿科散剂常用处方中医一附院院儿科散剂驰誉已久,远近咸知,因服用方便、疗效卓著而广受好评。
今公开部分配方,请有心人收藏。
话不多说,阅后即焚。
1.清热颗粒功能:清热祛暑,镇惊安神主治:暑热烦躁,惊抽不宁,眩晕呕恶,夜寐啼哭组成:琥珀30克,钩藤、紫豆蔻各50克,水飞朱砂80克,柿霜100克,滑石、甘草各150克,薄荷冰10克。
共研极细末,备用。
用量:婴幼儿每次用量为1~3个月0.3克;4~6个月0.6~1克;7~12个月1克;1~2岁1.5克;2~3岁2克;3~4岁2.5克;4~5岁3克;5~6岁4克;6~7岁5克;7~8岁6克。
服法:每日3次水煎服。
6个月以下婴儿可水煎去渣服,6个月以上水煎可连药渣服,少佐白糖为引。
下皆准此。
2.宣消颗粒功能:辛凉解表,宣肺消咳主治:风热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流涕,咳嗽,喉中痰鸣等症。
组成:金银花160克,荆芥穗、杏仁各120克,薄荷叶、苏叶、蝉蜕各80克,山楂、神曲、麦芽各30克,麻黄、番泻叶各15克。
共研极细末。
用量及服法:同“清热颗粒”。
3.清肺颗粒功能: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炎发热,咳嗽痰鸣,气喘,鼻翼煽动,烦躁等。
组成:生石膏100克,金银花50克,鱼腥草、杏仁、前胡、北沙参、海蛤粉各30克,川贝20克,橘红10克,木蝴蝶、青黛各5克。
共研极细末。
用量及服法:同“清热颗粒”。
4.葶苈颗粒功能:泻肺祛痰,止咳定喘主治:肺热咳嗽,痰壅实喘,顿咳偏实热者,喉蛾(扁桃体炎),痰核(颈淋巴结炎)组成:葶苈子100克,白僵蚕50克,川贝100克,射干、甘草各50克。
共研极细末。
用量及服法:同“清热颗粒”。
5.银杏颗粒功能:温中散寒,止咳定喘主治:虚寒咳嗽、气喘,咳痰清稀,遇寒加重,伴有呕吐恶心,肺脾两虚久咳不止者。
组成:白果仁、小茴香各200克,麻黄100克,杏仁200克。
共研极细末。
用量及服法:同“清热颗粒”。
6.顿咳颗粒功能:辛温宣肺,化痰止咳主治:风寒咳嗽,日轻夜重,顿咳偏寒者(百日咳)。
儿科常用中药方剂及注意事项
儿科常用中药方剂及注意事项一、儿科常用中药方剂1. 银翘散这可是儿科里很有名的方剂哦。
它主要是由金银花、连翘等药材组成的。
金银花呢,那可是清热的小能手,味道还有点淡淡的清香。
连翘也不甘示弱,在清热解毒方面也是相当厉害的。
这个方剂对于小儿风热感冒特别有效。
小孩子要是得了风热感冒,通常会有发热、微微怕冷、鼻子不通气、流黄鼻涕、喉咙还疼疼的这些症状,这时候银翘散就可以派上大用场啦。
不过呢,在给孩子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剂量哦,毕竟孩子的身体还比较娇嫩,可不能像大人那样用药量。
一般来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调整合适的剂量。
2. 保和丸保和丸对小孩子的积食很有效果呢。
小孩子呀,看到好吃的就停不下来,很容易吃多了不消化。
保和丸里有山楂、神曲、半夏等药材。
山楂酸酸甜甜的,能帮助消化肉食,神曲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半夏呢能降逆止呕。
如果孩子吃多了,肚子胀胀的,不想吃东西,甚至有点恶心呕吐,保和丸说不定就能让孩子的小肚肚舒服起来。
但是呢,在给孩子吃保和丸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吃了药之后出现了什么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肚子疼得更厉害了或者拉肚子了,那就要赶紧停药,去看医生哦。
3. 玉屏风散这个方剂对于体质比较差、老是爱生病的小朋友很友好哦。
它主要是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的。
黄芪可以补气,让孩子的身体更有力量去抵抗病菌;白术能健脾,让孩子的脾胃功能更好,这样就能更好地吸收营养啦;防风呢,就像是一个小卫士,能抵御外来的风邪。
如果家里的小朋友老是感冒、打喷嚏、流鼻涕,而且看起来小脸白白的,没什么血色,玉屏风散就可以考虑一下啦。
不过呢,给孩子吃的时候也要遵循医嘱,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用药的时间和剂量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注意事项1. 剂量问题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呢。
孩子的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和大人的用药剂量可不一样。
不能觉得这个药对大人有效,就按照大人的剂量给孩子吃,那可就大错特错啦。
就像前面说的那些方剂,都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来精确计算剂量。
儿科常用中药散剂介绍
儿科常用中药散剂介绍中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比于西药,中药具有疗效温和、副作用少的特点,适用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儿科临床常用的中药散剂。
一、板蓝根散剂板蓝根散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散剂,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热、肺热咳嗽等疾病。
板蓝根散剂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小儿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使用时,将适量的板蓝根散剂加入开水中冲服,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而定。
板蓝根散剂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较小,是一种非常适用的儿科常用中药散剂。
二、黄连素散剂黄连素散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散剂,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肠道感染、腹泻等疾病。
黄连素散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小儿急性肠胃炎等疾病。
使用时,将适量的黄连素散剂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口服,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而定。
黄连素散剂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轻小儿腹泻的症状,是一种常用的儿科中药散剂。
三、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止咳糖浆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散剂,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症状。
小儿止咳糖浆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疾病。
使用时,将适量的小儿止咳糖浆口服,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而定。
小儿止咳糖浆能够有效缓解小儿咳嗽症状,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是一种常用的儿科中药散剂。
四、小儿退热颗粒小儿退热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散剂,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症状。
小儿退热颗粒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退热的作用,适用于小儿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
使用时,将适量的小儿退热颗粒冲服,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而定。
小儿退热颗粒能够快速降低小儿的体温,减轻发热不适,是儿科常用的中药散剂之一。
综上所述,儿科常用的中药散剂具有疗效温和、副作用少的特点,适用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中药散剂,可以有效治疗小儿常见疾病,提高儿童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使用中药散剂时,请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出处、主治、功用)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00首)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2、八珍汤《正体类要》【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功用:补益气血主治:气血两虚方歌: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组成】人参莲子(炒) 炙甘草乌梅木瓜山药功用:酸甘化阴,健脾止痢主治:久痢伤阴,口渴舌干,微热微咳者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组成】人参漂白术白云苓北五味杭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益气健脾主治:久嗽脾虚,中气怯弱,面白唇白者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功用:降气快膈,化痰消食主治:痰壅气滞证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组成】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熟地黄(酒蒸)龟版(酥炙)猪脊髓蜂蜜【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组成】生白芍阿胶生龟版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连心)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生)(附: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功用: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主治:阴虚动风证8、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石膏生姜大枣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亦治溢饮方歌: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9、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五味子半夏【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10、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组成】防己椒目葶苈子(炒) 大黄【方歌】己椒苈黄药四味,通便泻水两般配,腹水热结又便秘,蜜丸吞服病自退。
功用:泻热逐水,通利二便主治: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
中医儿科散剂
中医儿科散剂中医儿科散剂1.制腐生肌散:上梅片五钱,元明粉二钱,硇砂五钱,黄柏三钱,生川军二钱,川黄连五钱,五倍子三钱。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主治:鹅口疮,口腔溃疡,苔癣样口腔炎等。
用法:外用2.梅莲散:乌梅五钱,山楂碳三钱四分,地锦草四钱,车前草五钱,石榴皮二钱,黄连五钱。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养阴清热,利湿敛泄主治:泄泻伤阴之秋季腹泻。
3.泻速停:乌梅二钱,山楂碳一钱四分,白芍三钱四分,地锦草三钱四分,车前子一钱四分,茯苓一钱四分,儿茶一钱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利湿止泻主治:功能性腹泻,秋季腹泻等。
4.驱虫散:乌梅肉一两,砂仁五钱,榧子仁五钱,使君子仁一两,雷丸五钱,生大白五钱,炒二丑一两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安蛔驱虫,健脾消积主治:因虫积引起的面黄肌瘦,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喜食异物。
5.消风散:当归一钱,生地一钱,防风一钱,虫衣一钱,知母一钱,苦参一钱,胡麻仁一钱,荆芥一钱,苍术一钱,牛蒡子一钱,石膏一钱,木通五分,车前子一钱,地肤子一钱,赤芍一钱,紫草根一钱。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疏风养血,清热利湿主治:痒疹,湿疹6.养阴生肌散:牛黄一钱,黄柏一钱,龙胆草一钱,雄黄二钱,青黛二钱,甘草二钱,梅片二钱。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清热养阴,收敛生肌用法:外用主治:口疮7.温脐散:丁香一两,肉桂一两,木香一两,麝香三分。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用法:外敷脐上主治:小儿肠套叠8.清热解毒散:薄荷二钱,连翘三钱,防风三钱,栀子三钱四分,生川军二钱,二花二钱,公英三钱,地丁三钱。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清热解毒,解表消肿主治:疮,疖,湿疹等。
9.银杏散:白果仁七钱,小茴七钱,甜杏仁七钱,麻黄三钱。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温中散寒,止咳定喘主治:虚寒咳,久咳,肺脾两虚证10.葶苈散:葶苈子七钱,白僵蚕七钱,浙川贝各二钱,射干三钱四分,甘草三钱四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泻肺祛痰,止咳定喘主治:肺热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炎等。
儿科方剂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目录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15g 茯苓9g 陈皮15g 甘草4.5g 生姜7片乌梅1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咳嗽。
2.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熟地12g 白芍9g 当归9g 川芎6g【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组成】人参3g 莲子10g 炙甘草6g 乌梅1个木瓜10g 山药12g【功用】酸甘化阴,健脾止痢。
【主治】久痢伤阴。
4.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组成】紫苏子9g 莱菔子9g 白芥子9g【功用】祛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食滞证。
5.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组成】知母12g 黄柏12g 熟地18g 龟板18g【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
6.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组成】鸡子黄2个生龟板12g 鳖甲12g 生牡蛎12g 五味子6g 生白芍18g阿胶9g 生地18g 麻仁6g 麦冬18g 炙甘草12g【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动风证。
7.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2g 桂枝6g 炙甘草6g 杏仁6g 生姜9g 大枣3g 石膏12g【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8.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g 芍药9g 细辛6g 干姜6g 甘草6g 桂枝9g 半夏9g 五味子6g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9.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组成】防己12g 椒目5g 葶苈子10g 大黄10g【功用】泻热逐水,通利二便。
【主治】大肠水结证。
10.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 9g 黄连 3g 竹叶 6g 荷梗 6g 知母 6g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11.五皮饮(《中藏经》)【组成】陈皮9g 茯苓皮24g 生姜皮6g 桑白皮9g 大腹皮9g【功用】行气化湿,利水消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介绍(全)中药煎剂,一般具有药性强、药效发挥快等优点,但又有量大,味苦、不便于小儿服用等缺点。
儿科将汤剂改革为散剂,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小儿腹泻,外感高热等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散剂具有剂量小、花钱少,不需煎熬、节约药材等优点;现将我院常用的散剂介绍如下:一、清热类:1.达原散药物:薏苡仁24克草果、柴胡、葛根,黄芩、厚朴、大白各10克番泻叶1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热解肌,健脾除湿。
主治:发热自汗,日晡潮热,腹胀厌食,精神倦怠,尤对外感停食效果最佳。
用量:6个月以下:每次0.15~0.3克,6个月~1岁:每次O.3~0.5克,1~3岁:每次0.5~0.7克,3~6岁:每次0.7~1克;6~12岁:每次1~1.5克。
每日3次。
用法:白开水加糖少许冲服。
配伍,1.达原散、宜消散(见下)各等量。
主治外感高热(体温39℃以上),无汗而伴有咳嗽。
2.达原散,清热散(见下)各等量。
主治外感发热(体温38℃以上),自汗而伴有烦躁不安,夜眠不宁者。
3.达原散10份,清导散(见下)2~6份。
主治外感高热(体温在38℃~39℃之间),腹胀,大便干或2日以上未解大便者。
4.达原散,益元散(见下)各等量。
主治因湿热困脾而致的腹泻、大便色青绿伴有少许粘液。
5.达原散,白术散(见下),益元散各等量。
主治脾虚有滞,久泻不止,或时泻时止,水多便少。
2.清热散药物:朱砂24g、柿子霜30g、琥珀、钩藤、滑石、白豆蔻各15克薄荷脑1克粉甘草45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热除烦,宁心安神,平肝息风。
主治:发热,呕吐,心烦不宁,夜睡惊叫。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3.清导散药物:牵牛子,大黄各50g,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荡积、清热。
主治:停食积乳,腹胀便秘。
用量:约为达原散的1/5~1/3量,常与其他散剂配伍用,比例为10:1~4。
用法:同达原散。
注:此药为泻下剂,1岁以下小儿慎用,见泻即停止用药。
4.宣消散药物:麻黄6g、薄荷叶、荆芥穗、杏仁、紫苏叶各9克,焦山楂、炒六曲、炒麦芽各6克,番泻叶1.2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解表发汗,消食止咳。
主治:1.外感发热,无汗,咳嗽,厌食。
2.常用于麻疹初期,有透疹作用。
3.对于外感鼻塞、鼻流清涕者效果较好。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注:因内有麻黄,用量勿过大,出汗多者禁用。
)5.退热浆石膏300g 滑石100g 粳米30g 甘草30g 僵蚕50g 蝉蜕24g 薄荷75g 板蓝根75g 山楂75g 苏叶25g 麦芽25g6.解毒散药物:薄荷叶,生大黄、甘草各6克,金银花、防风、连翘、栀子、地丁、蒲公英各9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祛风。
主治:疖疮,水痘,风疹,顽固性湿疹。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配伍:1.清热解毒散,疳积散各等量,治荨麻疹。
2.清热解毒散,达原散各等量,治流行性腮腺炎。
7.退热灵药物:犀角3克黄连,栀子,滑石各9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定惊熄风。
主治:外感高烧,神昏谵语,惊风。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二、咳喘类8.寒咳散药物,麻黄10g、杏仁、紫苏叶、陈皮、法半夏、细辛各6克茯苓15克干姜6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温肺散寒,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咳嗽吐白色稀痰,恶心呕吐,闷喘。
用量:同达原散或略小于达原散。
用法:同达原散。
注:此药内有细辛,用量勿过大。
配伍:1.寒咳散、疳积散各等量,主治慢性气管炎,伴有腹胀、食欲不振者。
2.寒咳散、吨咳散各等量,主治慢性气管炎久咳不愈。
9.银杏散:白果仁、小茴香、甜杏仁各30g,麻黄15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温中散寒,止咳定喘主治:虚寒咳,久咳,肺脾两虚证10.顿咳散药物:炙百部、前胡、紫菀、白前、款冬花、白及、车前子各10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润肺止咳,清热化痰。
主治,顿咳。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11.清肺散生石膏100g、金银花50g、前胡30g、鱼腥草30g、杏仁30g、川贝20g、北沙参20g、橘红10g、青黛5g、木蝴蝶5g、海蛤粉30g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主治:小儿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哮喘等。
12.热咳散药物:麻黄3克生石膏12克甘草6克,浙贝母、杏仁各9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热宜肺,止咳化痰。
主治:发热咳嗽吐黄痰,气急鼻煽,口干,舌燥。
用量:同达原散或略小于达原散。
用法:同达原散。
配伍:热咳散,顿咳散(见下)各等份,对急性气管炎、咳嗽较重者效果较好。
13.葶苈散:炒葶苈子30g,白僵蚕15g,川贝30g,射干15g,甘草15g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泻肺祛痰,止咳定喘主治:肺热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炎等。
单方葶苈散主治:肺痈咳唾脓血,喘嗽不得睡卧。
葶苈散(《普济方》卷一六二)葶苈子散具有镇咳、祛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作用麻杏石甘葶苈散治疗小儿肺炎30例14.二陈散:陈皮10g、半夏15g、云苓10g、苏子15g功能:化痰止咳,降气平喘15.止咳散药物:百合30克、法半夏、杏仁、冬花、远志、紫苏子、僵虫、干姜各15克,甘草18克、薄荷叶25克。
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润肺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咳嗽气喘,久咳肺虚者。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三、消化系统类16.三甲散药物:制鳖甲、制龟板、鸡内金、炒大白、炮山甲各15g,砂仁6 泻叶1.5功能:育阴潜阳消食导积17.消积散:鸡内金30g,炒麦芽30g,炒神曲15g,陈皮15g,炒山楂15g,炒扁豆15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主治:消化不良,停食积乳,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
18.太苍散太子参30g、苍术30 g、云苓30g、车前子30g、藿香10g、乌梅10g功能:健脾利湿止泻19.苍苓散:炒苍术15g,云苓30g,金银花30g,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健脾和胃止泻主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
大便色绿,肛门灼热发红,伴轻度发烧呕吐等。
20.六一散药物:滑石18克甘草3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邪,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呕吐,腹泻,下痢赤白,淋痛。
用量:同达原散或略大于达原散。
用法:同达原散。
21.益元散药物:滑石1克甘草3克朱砂15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与主治:与六一散同,兼有镇静安神之效。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22.梅莲散:乌梅15g,黄连2g,车前子15g,山楂碳10g,地锦草10g,石榴皮6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养阴清热,利湿敛泄主治:泄泻伤阴之秋季腹泻。
23.梅栗散药物:乌梅肉50g、制婴粟壳25g、五味子12g功能:收涩止泻24.香连散药物:黄连8g、木香2g功能:清热燥湿,理气止痛主治脾疳泄泻,腹大脚细,渐成瘦弱,及诸脾胃不和,气不调顺。
25.白术散药物:白扁豆45克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各60克莲子肉、桔梗(炒成姜黄色)、薏苡仁,砂仁各30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补气健脾,和臂渗湿。
主治:脾胃虚弱,呕吐腹泻,饮食不化,面黄肌瘦,四肢无力。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26.疳积散药物:鸡内金、穿山甲、炙鳖甲、榧子仁、炒槟榔各15克番泻叶1.5克焦山楂、炒六曲、炒麦芽,砂仁各6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健脾开胃,宽胸理气,消食化积,和中止泻,滋阴潜阳。
主治: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精神萎困。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配伍:1.疳积散,清热散各等量。
主治伤食,内有积热。
症见:食欲差,手脚心发热,夜晚睡眠不好,烦躁哭闹,午后两颊发红。
2.疳积散10份,宣消散2~8份。
主治外感型腹泻。
症见:发热,流涕,轻咳,厌食,嗳气反酸,腹泻如水样或蛋花汤样,有酸臭气,次数频,尿量少,色黄,舌质红,苔白腻或微黄,指纹发紫。
3.疳积散10份,清导散1~2份。
主治伤食(乳)型腹泻。
症见:腹胀,腹痛,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每日5~6次或10余次),恶臭如败卵,色白,或带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舌苔厚腻,色白或微黄。
4.疳积散,六一散(见下)各等量。
主治湿热型腹泻。
症见:大便如水样,内有不消化乳食,量多,色绿,肛门灼热发红,小便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
5.疳积散,紫河车粉各等量。
主治疳积,面黄肌瘦,贫血等症。
6.疳积散、紫河车粉,冬虫草各等量配成,又称防哮散,对于控制慢性气管炎的反复发作有良效,但用药时间较长,10月份开始服药至第2年5月初停。
较大的孩子可以掺入面粉内做成焦饼吃。
27.止痢散药物:广木香5克黄连6克白芍9克甘草3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热,燥湿,解毒,和胃。
主治,发热呕吐,便下赤白,腹痛下坠。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配伍:1.止痢散,达原散各等量,治急性细菌性痢疾,伴有发热者。
2.止痢散,益元散(见下)或六一散各等量,治大便脓血,带有水便者。
注:此药味较苦,服时可多加些糖。
28.桂附理中散药物:肉桂9g、附子15g、党参15g、白术15g、炮姜9g、炙甘草15g 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温中散寒,补气健牌。
主治:下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阴虚,慢惊等。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29.腹痛散1号药物:荜拨,乌药,延胡索;小茴香各等份,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因受寒引起的腹痛。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注:若腹痛发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者禁服,在服药期间,禁吃生冷、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30.腹痛散2号药物:白芍15克甘草9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养肝和中,缓痉止痛。
主治:腹痛挛急,烦渴不宁,胸胁胀痛。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31.白蔻散药物:白豆蔻30克砂仁24克青皮、陈皮,莪术各9克香附15克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理气止痛,和胃降逆,消食化积主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脾肿大,脘腹胀痛。
用量、用法:同达原散。
功能:32.参苓白术散药物:党参20g,云苓20g,白术20g,山药20g,白扁豆15g,薏米10g,莲子肉10g,桔梗10g,陈皮10g,砂仁10g,甘草20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益气健脾,和胃渗湿主治:脾胃虚弱致呕吐腹泻,乳食不化,面黄肌瘦,四肢乏力。
33.藿香散藿香15g、陈皮15g、半夏15g、丁香7.5g功能:温胃降逆34.健脾止泻散党参9g、茯苓9g、炒白术6g、煨豆蔻6g、山药9g、焦三仙各3g、木香3g、甘草3g 功能: 健脾止泻四、杂病类35.定风散药物:天竺黄18克胆南星12克生石膏24克朱砂9克蜈蚣二十条共为细末,过细罗。
功能:清热安神,镇惊熄风。
主治:发热抽搐,牙关紧闭,痰涎壅盛,痫症。
用量:同达原散或小于达原散。
用法:同达原散。
配伍:定风散、清热散各等量,主治慢惊风。
36.制腐生肌散:上梅片五钱,元明粉二钱,硇砂五钱,黄柏三钱,生川军二钱,川黄连五钱,五倍子三钱。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功能: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主治:鹅口疮,口腔溃疡,苔癣样口腔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