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临床用血紧张、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
为此,临床必须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降低治疗及手术中的临床用血,尤其是降低围术期患者的用血量,以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
输血指征是血液保护的重要内容。
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判断是否需输血,除参考Hb和Hct外,还
需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年龄、动脉血氧合情况、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
血液保护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输血指征,定期进行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检查及通报,加大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的培训力度,严禁输安慰血、人情血、搭配血,同时要更新临床输血观念,加大技术投入,提供设备实施科学用血。
对于不同年龄和不同的健康状况患者,输血最低血红蛋白临界水平不同。
对危重患者输血亦应持慎重态度。
进行简易床旁
Hct测定。
此外,还应开展自身储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
中控制性低血压和术中血液回收。
总之,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临床用血量、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降低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同时提高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医院输血科工作相关制度
医院输血科工作相关制度输血科工作制度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血液管理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和工作。
2、输血前病人需常规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ABO血型及Rh(D)血型、抗体筛选等试验。
3、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根据病情酌情决定输注血液成份,仔细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各项均须填全,不得空缺),连同病人标本一起送交输血科作交叉配血试验。
标本试管上应贴上标签,写明病人姓名和住院号、床号,并仔细与申请单上姓名和住院号、床号核对,杜绝差错。
4、输血科医生接到标本时,应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与标本标签上病人姓名和住院号、床号;收到配血标本应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记录接收时间,认真核对血型、血样、有无检测输血前传染性指标及输血指征是否合理。
根据情况及时处理标本,血液交叉相配合才可发血,急诊配血及时通知临床发血。
若库存血量不足及时向血站约血。
5、发血时,发血者与取血者进行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献血者血型及血袋号、采血日期、有效期,检查血液质量(血液有无溶血、脂血、气泡、凝块、污染)、血量(标示量±10%)、与受血者的血液是否配合(抗人球或聚凝胺试验均阴性),核对无误后双方在用血送血、血袋回收交接登记表上签名。
发血时用运血箱“冷链”运输至病房。
6、血液出库后应及时输用,原则上不可退还。
7、输血时,输血护士一定要经双人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及献血者血型、血袋编号、交叉配血相配合,无误后才可输入,输血完毕后将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由输血科统一存放(2-6C冰箱)7天后高压消毒后统一由医疗废物接收员统一回收按规定处理。
8、严格掌握无菌操作规程,储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每4小时检查冰箱温度并记录;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同时观察血液质量,如有可疑及时报告科主任并妥善处理。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摘要] 分析围手术期患者需要输血原因,采取综合措施予以纠正。
如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最佳麻醉状态;术中彻底止血;开展无输血手术;术前药物替代输血;自体输血;免输血医学。
科学合理输注各种血液制品;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降低输血风险;科学合理用血,促进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缓解目前的血液供应紧张,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 围手术期;输血;血液保护[中图分类号] r4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5-175-03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术中出血、渗血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
术前疾病引起贫血或手术操作引起失血常常导致缺氧、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血液状态改变等,临床输血对抢救失血疾病至关重要,及时合理、充足、有效的血液输注既能抢救生命又利于患者恢复。
围手术期输血特别是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致使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围术期输血是所有的临床医生,特别是麻醉医生都会面临的问题。
1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术前合并疾病1.1 贫血找出贫血的原因,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不轻意输血。
1.2 凝血功能障碍详细询问病史,如血小板减少症、肝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等病史,及时完成出凝血相关检查。
择期手术前停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请血液病专家或输血专家会诊。
1.3 术中凝血功能障碍原因较复杂,病情本身因素、肝功能异常、术中低温、免疫抑制剂应用、血管破裂出血等。
1.4 创伤性凝血病在严重创伤的打击下,主要表现为机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近年临床研究显示[1],随着创伤严重程度评分的升高,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增加,死亡率显著升高。
1.5 止血药物使用不当临床应用止血药物应该根据出血的不同机理,合理有效使用。
2 输入正确的血液成分成人患者,术中失血在1000~1200 ml,应避免先输注红细胞,可使用晶体液、胶体液;健康成人患者,则可耐受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至血红蛋白浓度为50 g/l[2]。
围术期血液管理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血液管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认知 和配合度。
04
围术期血液管理面临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血液短缺问题
血液短缺是围术期血液管理面临的重 要挑战之一。由于献血量不足、季节 性需求波动以及医疗紧急情况等因素 ,医院经常面临血源紧张的局面。
为解决血液短缺问题,医院可以采取 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献血宣传和激励 、优化库存管理、推行自体输血和血 液保护技术等。
围术期血液管理
目 录
• 围术期血液管理概述 • 围术期血液管理的核心概念 • 围术期血液管理流程 • 围术期血液管理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围术期血液管理案例研究
01
围术期血液管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围术期血液管理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通过一系列措施优化血液状 态,减少失血、提高血液利用效率,以降低手术风险和减少输血需求的管理过 程。
采取血液保护措施,如控制性降压、血液回收等 ,减少术中失血和输血需求。
监测与评估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失血量、血红蛋白水 平等指标,及时调整血液管理方案。
术后血液管理
监测与评估
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患者 的恢复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
如发现患者出现贫血、凝血障碍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输 血、使用止血药物等。
采用止血带、止血药等措 施有效控制出血。
自体输血
术前自体储血
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自体储 血,储存自身血液以备手 术时使用。
术中自体血回收
将手术中流失的血液回收 ,经过处理后再次输给患 者。
术后自体血回输
将手术后剩余的血液回输 给患者,减少异体输血的 需求。
血液回收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引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风险的降低,手术患者对血液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并避免血液相关疾病的发生,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和手术用血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是指在手术期间,为了保护患者的血液系统免受伤害,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评估和准备在手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血液生理指标、病史、手术风险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术前血液治疗,比如输血预防,以提前补充患者的血液储备。
此外,医生还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止某些药物使用等。
2. 术中血液保护在手术期间,医生应采取措施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血液系统。
这包括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等措施。
同时,医生还应监测患者的血液生理指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血液系统的稳定。
3. 术后血液恢复与保护术后,医生应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监测。
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血液恢复治疗,如输血、输液等。
此外,医生还应指导患者做好术后护理,避免血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用血需求进行合理管理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适量的血液支持,同时避免血液相关疾病的发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用血评估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血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手术类型、预计手术时间、患者的血液生理指标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合理估算患者的用血需求,制定用血方案。
2. 用血指征和限制医生在制定用血方案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风险。
只有在有明确的临床指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输血。
此外,医生还应遵循血液用量的限制,尽可能减少输血量。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管理制度
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一.自身输血的申请:1. 贮存式自身输血应由患者的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2. 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3. 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4. 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5. 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 采血的标准:1.年龄;2.体重;3.血红蛋白: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4.采血环境等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5.采血时间、间隔及量: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身输血容量的10%)。
6.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7.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8.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9.如血型不同经血站调配后,患者必需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方可实施临床输血治疗。
三. 自身血液的保存:1. 自体输血采集的血液要有专用储血箱保存、设立专门的自身储血空间;2. 自身储血血袋有明确详细标记,醒目的标签,明确自身输血特殊标记;3. 自身血液储存冰箱温度及细菌标准应符合储血冰箱标准。
四. 血液的回输:1. 血液回输前,首先检查血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保存期,严防过期失效血输入病人体内。
2. 血液回输时,要严密观察病人,如一旦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3. 未输完又不适合转让他人使用的血液,要以妥善的方式处理掉,并有医疗文字记录。
五. 自身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1. 手术前采血可能使病人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2. 手术前采血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晕针;3. 采血时,保养液与血液未充分摇混,出现血液斑块,导致报废;4. 血液在保存中可能出现溶血或污染,导致血液报废。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I目的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避免血液浪费,保护有限的血液资源,有计划地管好、用好血液这一宝贵的人类资源,采取血液保护措施,制定我院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II范围适用于开展血液保护的临床医师和输血科技术人员,尤其是手术科室的医师和麻醉医师。
III制度一、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血液保护技术的宣传推广,加大投入,提供必要的设备,并在实施中起协调作用。
二、麻醉科医师负责控制性低血压、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药物治疗替代输血等血液保护技术的实施。
三、手术科室的医师负责自体输血的申请、告知及输血过程的监护,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减少术中失血,并与麻醉科医师通力配合以使血液保护技术顺利实施。
四、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贮存式自体输血血液的采集、标识、贮存、发放,并与经治医师共同对采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
五、血液保护技术的具体实施(一)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及各种检测手段的完善,现在采供血机构提供的血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安全,但由于“窗口期''的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短期内不会消除。
故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最佳措施是开展自体输血,少输或不输同种异体血液。
(二)科学合理用血:输血具有潜在风险,在输血前,临床医师应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仔细评估,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不可轻率地进行输血。
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进行输血,降低每个患者的输血量和输血次数,严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减少术中失血:完善、彻底的外科止血是减少术中失血的关键。
对任何出血都应认真处理,不可忽视长时间手术创面广泛渗血。
调整手术体位和使用止血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器械止血,开展“无创”或微创手术,在允许范围内,使用局部止血药物和材料以及全身注射止血药物。
(四)减少医源性失血:采集血标本应有计划性,尽可能减少化验血液的次数;为婴儿建立床边卡,记录化验项目和采集的血量;使用较小的实验室取样试管,避免成年患者由静脉采血导致的失血性贫血。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1.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是解决临床用血紧张,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临床必须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降低治疗及手术中的临床用血,特别是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用血量,以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
2.输血指征:1.Hb>100g/L普通不必输血。2.Hb<70g/L才需输血。3.Hb在70g/L~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除参考Hb及Hct外,还需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动脉血氧合情况,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配血标本采集、运送、核对制度
1.确定输血后,由2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贴好标签的试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床号、血型和诊断后,采集血样并在采血者栏双人签字。
2.配血标本需用EDTA抗凝剂抗凝(淡紫色管),采集血液不少于
偿献血,由血站进行初,复检,并负责调取合格血液。
10.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对临床输血全过程中的血液标本采集,输血科标本接收,输血相关试验,血液及成份的接收入库,交叉配血,血液的发放与领取,临床输注前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所有输血必须由经治医生填写完整的“输血申请单”,主治医师或者科主任审核,输血申请单要求字迹清晰,病人资料完整,有明确的用血时间和医生签名。
4.对成份血预约单(包括血浆)上的血型必须核查后才可预约,发现临床医生写错血型应记录在案,并通知该科室改正。
5.对于Rh阴性和其他希有血型患者,应及时通知临床,确认备血量,由主治医生和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签名后,与市血液中心联系相应血液,并及时将联系发展通知临床。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引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病人术后预后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
血液保护和用血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手术中和围手术期因输血引起的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患者的血液系统,减少输血的需求和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手术前的血液保护在手术前,医疗机构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血型、血压等相关指标的检查。
根据评估结果,医疗机构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方案。
手术中的血液保护在手术中,医疗机构应尽量减少出血量,采取止血措施,以减少患者输血的需求。
例如,对于大出血风险的手术,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微创手术技术、局部止血药物等来减少手术中的出血。
手术后的血液保护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还包括对患者术后的血液管理。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适当的输血和补液。
在进行输血时,医疗机构应积极监测患者的血液参数,及时调整输血方案,以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对手术过程中的用血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输血,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用血指征的制定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用血指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确定是否需要输血。
例如,对于一些病情较轻或手术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以采取非输血干预措施,如输注红细胞生长因子等,来提高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减少输血的需求。
用血的安全管理在进行输血时,医疗机构应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医疗机构应采取适当的血液采集和保存措施,确保输血前的血液质量。
,医疗机构应对输血过程中的血液标本进行正确的标签和保存,以避免血型不符等错误。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输血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及时应对输血并发症。
围手术期输血管理
血液保护策略的实施流程
制定血液保护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 血液保护方案。
术中实施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血液保护方案,实 施相应的血液保护措施。
术前准备
根据血液保护方案,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和 准备,如自体输血患者的血液采集。
03 围手术期输血流程管理
输血申请与审批流程
申请流程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填写《 临床输血申请单》,并提交至医 院输血科。
审批流程
输血科对申请单进行审核,确保 符合输血指征,并报送至医院输 血管理委员会审批。
血液领取与核对流程
领取流程
输血科根据审批后的申请单,向血站 领取相应血液制品。
核对流程
提高医疗质量
血液保护策略的实施,体现了医疗机 构对医疗质量的重视和提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术后监测与评估
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 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血液保护策略的推广意义与价值
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
通过减少异体输血,降低输血相关并 发症的发生率,如免疫抑制、感染等。
节约血资源
通过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措施,有效 节约了宝贵的血资源。
降低医疗费用
减少异体输血量,降低了患者的医疗 费用。
血液保护策略的种类与适用范围
自体输血 适用于择期手术患者,通过术前 采集患者自身血液,经过处理后 用于手术。
止血药物的合理使用 适用于手术中止血困难的患者, 通过使用止血药物减少术中出血。
急性血液稀释 适用于手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患者, 通过在手术开始前抽取一定量的 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术 中出血。
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
1.3.3无菌操作采集患者自身血液:
1.3.3.1血液采集前需出示身份证件。
1.3.3.2 采集过程在临床科室完成者,由临床科室备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和器材,血液采集过程中,须由经治医师陪同,遇献血不良反应进行紧急处理。
1.3.3.3采集完毕,在血袋贴上患者主要信息标签(含姓名、科室、病员号、血型、血量、采血时间、有效期),贮存于有明显标识的相同血型的冰箱。
1.4发血和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发血、输血依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1.5采集、贮存具体操作过程按自体血采集、贮存操作程序执行。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为了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临床用血及临床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我院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其技术要求如下。
一、围手术期必须遵循血液保护原则围手术期输血必须遵循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的原则。
二、严格掌握输血指征1、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溶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2、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1)Hb>100g/L,不必输血;(2)Hb<70g/L,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3)急性大出血出血量>2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4)Hb70g/L~100g/L,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
血压稳定、神智清醒、无继续失血、代偿能力好者不用输血;三、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措施(一)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性措施1、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入路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2、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
3、正确使用止血带。
4、直视下动脉阻断。
5、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
(二)、使用血浆代用品适当范围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羟乙基淀粉、明胶等代血浆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组织灌注。
(1)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单独用代血浆补充;(2)失血量20~40%血容量时,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3)失血量>50%血容量时,则输代血浆l/3,全血2/3;(三)、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采用药物、麻醉措施使平均动脉压降至60mmHg或将血压控制在基础水平以下的15%—20%范围内,降低血管内压力,以减少手术创伤出血。
围手术期患者血液保护制度
手术期患者血液保护制度
为了节约血液资源,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血液保护,术前积极纠正贫血,术前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和进行贫血治疗;术中控制性低血压,自身输血,减少患者出血风险;术后进行监护,减少出血,控制凝血功能异常状态。
一、术前积极纠正贫血,查找贫血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可以进行铁剂治疗,EPO治疗贫血,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二、术中减少出血,开展微创手术,严格止血,控制性降压技术,管理凝血及增加贫血耐受。
术中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一)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液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
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这是最为经济而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
(三)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四)术后管理:送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积极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减少实验室检查,可以静注铁剂、VBI2、叶酸、重组EPO等改善贫血。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
鼓励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科学合理用血提供更 多经验和参考。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一
某医院在围手术期实施了一系列血液保护措施,包括自体输血、控制性降压和 微创手术等,成功地减少了对异体输血的需求,降低了手术风险。
成功案例二
某大型手术中,通过严格的血液保护方案,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和异体输血量,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术中血液保护措施
控制性降压
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降低患者血压,减少术 中出血,有利于手术操作。
血液回收
利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的出血回收,经过处理后 再用于手术中输血。
药物治疗
使用止血药、抗纤溶药等药物,减少术中出血, 避免失血过多。
术后管理与随访
监测出血情况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问题。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手术患者因未及时采取血液保护措施,导致术中出血过多,不得不大量输注异 体血,术后出现感染和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失败案例二
某手术团队在围手术期未重视血液保护,导致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缓慢 ,增加了治疗时间和费用。
经验教训总结
经验教训一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至关重要,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血液保护方
血液回收
血液回收技术
利用专业的血液回收机, 将流失的血液回收并分离 出红细胞、血浆等成分, 再用于临床治疗。
安全性保障
经过处理的血液应确保无 菌、无有害物质残留,且 与患者血型匹配,以确保 输血安全。
适应症与禁忌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 术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 回收方式,并避免不适用 于血液回收的情况。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第一章引言本文旨在规范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促进手术期病人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合理使用血制品和血液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第二章术前评估与血液准备2.1 术前评估2.1.1 医生应进行术前详细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全面了解病人的血液状态。
2.1.2 针对高风险手术患者,应进一步开展心、肺功能等详细评估。
2.1.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术前血液保护方案,包括血红蛋白改善、减少术中出血等。
2.2 血液准备2.2.1 根据术前评估结果,准备合适的血液制品,包括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
2.2.2 在术前完成血液制品的安全核对和装备,确保无误。
第三章手术过程中的血液管理3.1 减少术中出血3.1.1 在手术开始前,医生应综合评估手术操作难度、出血风险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减少术中出血的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物、合理选择手术器械等。
3.1.2 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病人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以减少术中出血量。
3.2 合理使用血液制品3.2.1 术中发生大量出血时,应及时补充血液制品。
医生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红细胞悬液、血浆等血液制品。
3.2.2 使用血液制品需遵循血液制品管理制度,管理好血液供应和库存,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术后血液管理与恢复4.1 术后血液管理4.1.1 手术后,医生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液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纠正。
4.1.2 必要时,应及时利用血液制品进行补充,以保证病人术后恢复。
4.2 术后病人恢复4.2.1 术后医生应密切关注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术后恢复需要,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
4.2.2 医生应给予病人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促进病人恢复。
第五章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相关术前评估表、血液制品使用记录等,详情请参考附件。
围术期血液管理指南ppt课件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4)注意事项: A.不能依赖输注红细胞来替代容量治疗; B.少白红细胞适用于产生白细胞抗体患者; C.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和对血
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D.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建议输注少白红
细胞; E.高原地区酌情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放宽输
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实时凝血功能监测,如血栓弹力 图(TEG)、Sonoclot等;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4)监测原则
A. 除常规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
容、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的监测下指导成分 输血; B. 围术期应维持患者前负荷,但要避免全身血 容量过高。严重出血时,应考虑动态评估液体反 应性和无创心排血量的监测,不应将中心静脉压 和肺动脉楔压作为判断血容量的唯一标准; C. 出现急性出血时,建议反复测量血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血清乳酸水平及酸碱平衡情况,以了 解组织灌注、组织氧合及出血的动态变化。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2)以下情况应考虑输注冷沉淀: A.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
150mg/dl; B.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
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时,将输注冷沉淀作为辅 助治疗措施; C.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 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D.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F.纤维蛋白原水平<100mg/dl的患者,当进 行高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前,考虑预防性 使用冷沉淀。
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 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
9. 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确定可能影响红细胞最终输注需 求(例如血红蛋白水平)的器官缺血(例如心肺疾病)的危 险因素;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和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期间的血液安全,并合理使用血液资源而制定的相关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术前评估和准备:通过患者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血液状态,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术中出血的控制:在手术过程中,要控制术中出血量,避免大量失血导致患者血液循环不稳定。
3.输血指征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输血指征,合理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权衡输血的风险与收益。
4.替代治疗的选择:在一些不需要输血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替代治疗,如红细胞增加剂、血浆替代物等。
手术用血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血液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和调配医疗机构内的血液资源,确保血液的供应充足,避免血液的浪费。
2.血液安全管理:在血液采集、保存、输血过程中,加强血液安全的管理,确保血液的质量和适宜性,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
3.输血成本控制:合理选用适宜的血液制品,确保输血成本的合理控制,并优化血液管理流程,降低血液管理的费用。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和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旨在保证患者的血液安全和合理使用血液资源,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一、引言在医疗实践中,为了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降低手术风险,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得以制定和实施。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流程,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1\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概念指在手术前、手术期和手术后期间,通过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措施,保护患者的血液系统功能,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减少手术相关出血、输血需求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病程。
(2) 原则:a\预防性血液处理:提前进行血液功能评估和相应的处理,如贫血纠正、凝血功能纠正等。
b\血液储备: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血液指标,提前储备合适的输血血液制品。
c\手术过程中血液监测:实时监测患者血液指标,及时调整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治疗。
d\术后血液处理:积极进行术后护理,促进患者血液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3\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管理流程(1) 手术前期阶段:a\患者血液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等。
b\预防性血液处理:根据患者的血液指标,进行相应的血液处理,如纠正贫血、纠正凝血功能异常等。
c\血液储备: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需求,提前储备合适的输血血液制品。
d\手术风险评估:评估手术的风险及潜在的血液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
(2) 手术期阶段:a\手术中血液监测: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等。
b\术中输血管理:根据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和血液指标,合理使用输血血液制品。
c\血液功能维护:定期监测和维护患者的血液功能,如纠正术中发生的凝血功能异常等。
(3) 手术后期阶段:a\术后血液处理: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积极进行术后护理和血液功能的恢复。
b\并发症管理:及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贫血、血栓等。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1. 引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旨在保障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血液供应和安全使用,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本文档将介绍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2.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2.1 血液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旨在减少手术期间患者出血量、减少输血需求,保护患者的血液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2 血液保护策略•减少术前贫血率:通过术前评估患者的贫血情况,积极干预纠正贫血,如补充铁剂和促红细胞素等。
•增加术前输血的指征:对于严重贫血或有术中出血风险的患者,可在手术前输注红细胞悬浮液以提高术中和术后的血红蛋白水平。
•术中血液保护:采取合理的手术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和器械控制术中出血。
•术后血液恢复:应用合适的补液方案和补充合适的红细胞悬浮液,促进患者血液恢复和术后康复。
3. 手术用血管理制度3.1 手术用血的必要性评估在手术用血前,需进行必要的评估,包括: -对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评估: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
-对手术过程出血风险的评估:包括手术创伤程度、手术部位、手术时间等。
3.2 术前备血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手术的特点,可以在手术前进行术前备血,以保证术中术后血液供应的安全和合理。
3.3 术中用血管理•合理的用血指征:在术中如确实需要输血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合理决定输血的指标与用血的量。
•用血的安全性保障:选择安全的血液制品,并对输血反应进行监测和处理。
•用血的质量管理:对所使用的血液制品进行有效追溯,防止交叉感染和使用不合格的血液制品。
3.4 术后用血管理•术后出血处理:对于术后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评估出血的原因和程度,并进行有效的止血措施。
•术后贫血处理:对于术后贫血的患者,应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症状,及时进行适当的红细胞悬浮液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为了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临床用血及临床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我院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其技术要求如下。
一、围手术期必须遵循血液保护原则
围手术期输血必须遵循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的原则。
二、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1、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溶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2、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1)Hb>100g/L,不必输血;
(2)Hb<70g/L,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
(3)急性大出血出血量>2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4)Hb70g/L~100g/L,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
血压稳定、神智清醒、无继续失血、代偿能力好者不用输血;
三、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措施
(一)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性措施
1、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入路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2、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
3、正确使用止血带。
4、直视下动脉阻断。
5、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
(二)、使用血浆代用品
适当范围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羟乙基淀粉、明胶等代血浆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组织灌注。
(1)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单独用代血浆补充;
(2)失血量20~40%血容量时,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
(3)失血量>50%血容量时,则输代血浆l/3,全血2/3;(三)、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
采用药物、麻醉措施使平均动脉压降至60mmHg或将血压控制在基础水平以下的15%—20%范围内,降低血管内压力,以减少手术创伤出血。
(四)、积极开展自体输血
1、自体血储备措施
(1)、Rh阴性等稀有血型病人择期手术,术前动员患者进行自体血储备;
(2)、要求术前准备时间要充分(2~3周),以便分次采血储存;
(3)、进行自体血储备的病人一般状况要好,排除贫血、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病变;
(4)、自体血储备必须告知患者在血站进行;
2、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措施
(1)、掌握适应症:①稀有血型者;②产生不规则抗体或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者;③可能有大量出血的手术;④紧急外伤或其他原因的大量出血;⑤为避免异体输血引起感染、免疫抑制等;⑥因宗教或其他原因拒绝异体输血者。
排除贫血、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病变;
(2)、完善知情同意手续;
(3)、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从静脉放出7.5~20ml/kg全血贮存备用,同时输入等量的胶体液,将血容量保持恒定。
(4)、根据手术失血情况术中或术后将自体血回输;
3、术前不采血血液稀释措施
手术开始前快速输注晶体和胶体液各1000ml,造成高循环血容量而将血液稀释以减少出血,达到减少用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