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送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迅速等;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隐患、传输速度受限、依赖性较强等。
4.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四层模型是什么?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将比特流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有什么区别?串行传输是指按照位的顺序将比特一个接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有哪些?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5. 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编码是指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比特流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报传输到相邻节点,以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2. 什么是帧?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单位,包括字段和控制信息。
3. 什么是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到传输错误的方法,常见的差错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李志球][电子教案]第1章
缺点:结构复杂,需要路由选择和流控制功能,网络控制软 件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易管理和维护。 21
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2.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无线拓扑结构
无线拓扑结构通过空气作为介质传输数据, 主要有微波红外线、卫星通信等形式。
LOGO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程简析
◆ 课程地位(专业技术课) ◆ 课程性质及后续课程 ◆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 本学期课程主要讲授内容
重点章节:2、3、4、5、9、10 难点章节:2、3、5、9 ◆ 学分、学时数、实验数和考核办法
2
计算机类专业 电子类专业 通信类专业
开设本课程的专业
每条物理线路只连接一对设备(计听算不机到或节点
交换机),发送的数据在信道另一端只有惟一的一
个设备接收。
没有信道竞争,几乎不存在访问控制问题,但
点到点信道浪费一些带宽。
就象上课时老 师讲大家都能
◆ 广播式网络(Broad Networks 听到
也称多点共享,任何一个节点发送报文信息时,
所有其它节点都会接收到该信息。
13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组成和网络性能
3. 网络性能
◆ 带宽(Bandwidth) 是指网络上数据在一定时刻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任意 节点的信息量。可以用链路每秒钟能传输的比特数表示, 如10Mbps、100Mbps和10GMbps等。也可以用传输每个比特 所花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如0.1μs。
课程简析
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课程是基础
网络工程师 网络安装维护
计算机网络基础
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覆盖范①局域网②城域网③广域网④网际网
④网际网通常是指连接多个国家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因特网)就 是世界上最大的网际网。 通常把互联的网络集合称为互联网,Internet是指特定的世界范围 的互联网,它通过网络互连设备把不同的众多网络或网络群体根据 全球统一的通信规则(TCP/IP协议)互连起来形成全球最大的、开 放的计算机网络。 另外一个典型网络是Intranet,Intranet也称“企业内部网”。从原 理上来说,Intranet其实就是一个局域网。 Intranet是在一个协同作业的企业或者组织的内部,使用Internet技 术实现应用需求的网络应用系统。 它可以建立在企业内部原有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器基础上,实现 Internet上的几乎所有应用。 另外,以Intranet为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可获得高效的开发和 企业级应用。
1.2计算机网络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
③星型: 星型: 星型拓扑结构如图所示。在星型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 星型拓扑结构如图所示。在星型拓扑结构中, 都由一个单独的通信线路连接到中心节点上。中心节点控制 都由一个单独的通信线路连接到中心节点上。 中心节点上 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心节 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 点。
1.2计算机网络结构
树型
④树型拓扑结构有以下的优点: 树型拓扑结构有以下的优点: •易于扩展。 易于扩展。 易于扩展 •故障隔离容易。 故障隔离容易。 故障隔离容易
Concentrator (or hub) 网络骨干
树型拓扑的缺点是对 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 根的依赖性太大, 发生故障, 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 常工作, 常工作,因此这种结构的 可靠性与星型结构相似。 可靠性与星型结构相似。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3.2 计算机网络的模式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1.4.1 星型拓扑结构 • 1.4.2 总线拓扑结构 • 1.4.3 环型拓扑结构 • 1.4.4 树型拓扑结构 • 1.4.5 全互联型结构 • 1.4.6 混合型拓扑结构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1、定义 • 网络拓扑结构分物理拓扑结构与逻辑拓扑结构。 • 物理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结点的物理分布。 • 逻辑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结点的内部结构。 • 拓扑结构不同,网络工作原理不同。 • 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 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是设计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
2、资源共享 (1)共享硬件资源 (2)共享软件资源 (3)共享数据
1.2.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数据传输与集中处理
– 将各地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综合、集中处理。如铁路、 航空定票系统,地震资料收集系统,大公司的信息 管理系统等。
4、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可靠性:网上计算机互为后备,一台故障另一台接 替工作
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现代计 算机网络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 络协议的标准化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础之上,重视网络体系结 构和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全网统一的通信规 则,用通信协议软件来实现网络内部及网络与网 络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资源 进行管理,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使用,使计算机 网络对用户提供透明服务。 局域网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
1、结构 • 将网上的设备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任
何两台计算机之间不再单独连接。如图
1.4.2 总线拓扑结构
2、工作方式 – 网上计算机共享总线,任意时刻只有 一台计算机发送信息(广播式),其 他计算机处于接收状态。
计算机网络基础1章-网络基础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OSI七层参考模型 七层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7.应用层 7.应用层
朱明工作室
zhubob@
面向用户应用
主机 通信装置 通信线路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终 端
通信装置
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 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 达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 年代后期 世纪60年代后期 世纪 实现远程资源共享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分组交换网络 分层的网络协议
朱明工作室
zhubob@
20世纪 年代以广泛使用的 类线缆为基础的 世纪80年代以广泛使用的 世纪 年代以广泛使用的3类线缆为基础的 10BASE-T网络出现 网络出现 支持16Mbit/s的令牌环网 的令牌环网 支持 支持10BASE-T、100BASE-T 、 支持 使用与5类线缆相同的介质, 使用与 类线缆相同的介质,但要经过更严格的 类线缆相同的介质 端接和线缆测试, 端接和线缆测试,支持吉比特以太网 支持1Gbit/s的以太网,也可用6类线缆建立 支持 的以太网,也可用 类线缆建立 的以太网 10Gbit/s的网络 的网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的建立、 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 对数据进行检错、 对数据进行检错、纠错 将数据分成帧, 将数据分成帧,以数据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典型设备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网桥:连接两个局域网,在各种传输介质中转发数据信号, 网桥:连接两个局域网,在各种传输介质中转发数据信号,扩 展网络的距离, 展网络的距离,有效地限制两个介质系统中无关紧要的通信 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 , 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 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 转发延迟小,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网域, 转发延迟小,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网域,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 高的带宽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 数据通信 2.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3. 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4. 能均衡负载,相互协作 5.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 进行分布式处理
统速率不用匹配,适于数据通信。 缺点:时延较大,“分组”(或“打包”)的过程比较
复杂,丢包服务质量无保证。
三、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多用户分时系统,微机
哑终端 虚拟机
主机
T
T
T
T
终端-计算机网络模型
虚实概念
If it's there and you can see it It's REAL If it's there and you can't see it It's
二、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平时常接触的网络
计算机网(局域网,因特网)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共享资源
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
有线电视网 电网
电路交换
最早的交换方式,源自电话系统。 建立电路交换的过程:(以打电话为例) 建立链路(象拨打电话并接通,通信的两端接通,便拥有一条实
是一种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以客户和服务器模式工作的 多功能操作系统。
支持域管理,提供对网络资源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Unix操作系统
Unix
催生了计算机辅助制造,制造控制系统,实验室模拟和因特网 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贝尔实验室, 71年用C代码重写 众多版本(没有当今网络,各不相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CSRG)使用Unix对操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异步通信的通信开销较大,但接收端可使用廉价 的、具有一般精度的时钟来进行数据通信。
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SYN SYN 一个或多个 SYN字符 控制字符 ...... 数据字符 控制字符
字节5 字节4
字节3 字节2
字节1
t
b6 b 5 b4 b 3 b2 b 1 b0 终止位 (逻辑 “0”) 起始位 (逻辑 “1”)
若 1 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的信息量,则“比特/秒” 和“波特”在数值上相等。 若 1 个码元携带 n bit 的信息量,则 M Baud 的码元 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 M n b/s。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2. 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它的定义是:二进制码元被传输出错的概率。 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为N,被传错的码元数 为Ne则误码率为: Pe=Ne/N 例: 若收到10000个码元,经检查后发现有一个错 了,则误码率为万分之一,用10-4 表示。
1位 5位、6位、7位、8位 1位或无 1位、1.5位或2位 任意数量
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
频分复用: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 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 频带宽度。 波分复用 WDM 码分复用 CDM
频分复用
频率 频率 5
频率 4
频率 3 频率 2
15 个话路
15 个话路
例:SDH的复用结构
T1 T1 多 路 复 用 器
. . .
STS-1
STS-3
T1
T3
多 路 复 用 器
STS-1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概述
1.共享资源 共享资源就是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 资源。
1.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 硬件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共享硬件资源。共享硬 件资源就是连接在网络上的所有用户可以共享网络上各种 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如巨型计算机或专用高性能计算机, 大容量磁盘,高性能打印机,高精度绘图设备,以及通信 线路和通信设备等。 共享硬件资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上具有低性能 的计算机的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 既解决了部分资源贫乏的问题,同时也有效地利用了现有 的资源,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潜能,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综上所述,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 将分散在不同地域、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 连起来,按照网络协议,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 实观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其功能不断增强,应用领域不 断拓展,所采用的技术也在逐渐变化、进步。计算机网络 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面向通信 的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以及新一代综合 性、智能化高速网络等几个阶段。
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在计算机网络中,有几台计算机或设备只作为服务器为 网络用户提供共享资源,而其他计算机仅作为客户机去访 问服务器上的共享资源,这种网络就是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在这种网络中,服务器处于核心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共享资源的不 同,通常可以将服务器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邮 件服务器、Web 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基于案例与实训 第3版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按功能组成: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网络终端、网络设备、通信介质、网络协议、网络软件等。
通信介质
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载体,常用的有线通信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缆和同轴电缆等,常用的无线通信介质包括微波、红外线和无线电等。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按功能组成: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网络终端、网络设备、通信介质、网络协议、网络软件等。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信息系统。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路由交换设备
主机
服务器
按功能区域: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计算机网络基础 ——基于案例与实训 第三版
学习目标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3.掌握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 4.理解分层网络体系结构。
目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网络体系结构
4
CONTENTS
2.以分组交换为中心的多主机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3年提出了一个使各种计算机能够互连的标准框架——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OSI模型是一个开放体系结构。从而使网络的发展走向标准化道路,其最大体现就是Internet的产生。
3.标准化的开放性网络
连接器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扩充 电缆长度较短、成本低 缺点:可靠性差 故障诊断困难 网络性能较差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是从总线结构演变而来,形状象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有一个带分支的根,每个分支还可以延伸出子分支。
5) 星型环结构(Mesh)
是将星型结构和环型结构混合起来的一种结构。
3. 按网络协议分:
1) 以太网Ethernet,使用IEEE802.3标准协议(采用总线型、星型拓扑)
3)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一般为覆盖一个城市的网络。
2. 按网络的拓朴结构分:
拓朴结构:指的是网络上的计算机、电缆和别的部件的布局或物理连接
三种基本的拓朴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
1) 总线结构(Bus)
采用单根传输线(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传输介质或称总线上。电子信号形式的网络数据被发送到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只有地址与最初地址相匹配的计算机才能接收信息。一个时刻只有一个计算机发送数据。
查询资料、网上学术交流;网上学校、远程教学
2. 网络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家庭办公,异地办公,无纸办公。
3. 网络在商业上的应用
电子资料交换EDI、电子商务、网上商店
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覆盖范围分:
1)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1972年,美国,Xerox公司,Ethernet网(以太网)技术,局域网技术成熟。
缺点:自行研制、没有标准、难以互联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1984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OSI系统(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式),使各种不同的网络之间互联、互相通信成为可能,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计算机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1章
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特点:
整个系统中的各个计算机对用户都透明。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 区别主要是软件的不同 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资源共享 数据通信 分布式信息处理 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网络管理 节省投资
“开放” —— 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 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OSI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 行通信。 “系统” —— 在现实的系统中与互连有关的各个部分。
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 向两个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 处理信息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通过通信子网为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 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 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 方法。 解密。 报文或分组选择最恰当的路径。 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和传输层主要是提供电信传输 物理层的功能: 帧的数据链路。 应用层的功能: 会话层的功能: 表示层的功能: 网络层的功能: 传输层的功能: 确定与传输媒介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功能,以节点到节点之间的通 介质访问控制层 (MAC),用于解决共 1. 作为用户应用程序与网络间的接口; 1. 允许用户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会 1. 协商和建立数据交换的格式,解决 提供路由选择、拥塞控制,通过路 1.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连接的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 信为主。 享型网络中多用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 2. 话,并对会话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用户的应用程序能够与网络进行 各应用程序之间在数据格式表示上的 径选择将信息从最合适的路径由发送 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 功能,使用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建立和维护 交互式联系。 锁定装置等。 差异; 端传送到目的端; 2. 提供会话流量控制与交叉会话功能; 2. 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差 网络连接,执行差错校验、流量控制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 2. 使用远程地址建立连接。 处理字符集和数字的转换,即负责 2. 将数据转换成数据包; 错和流量控制; 3. 和链路控制。 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设备之间所需要的字符集或数字转换; 3. 建立和管理网络连接; 3. 监控服务质量。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则以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 3. 向传输层指出未恢复的差错,根据 负责数据压缩与恢复,以减少数据 4. 提供使用者和应用程序之间的 1. 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与释放 传输量; 传输层的要求选择服务质量。 处理功能为主。 2. 规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 数据帧的装配与分解 4. 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3. 数据帧传输顺序的控制 4. 差错检测与控制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2、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3、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网状型;蜂窝型;混合型。
4、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5、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6、语法;语义;时序。
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8、主机-网络层;互联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1、D2、D3、B4、D5、D6、D7、B8、B9、C 10、B三、简答题1、答: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利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功能的系统。
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2、答: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区别:计算机网络根据地理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Internet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大广域网,属于广域网的范畴;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子集。
联系: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在发展之初,其发展历程是重叠的,Internet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3、答:局域网(LAN)是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房间、一幢楼、一个校园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互联成网络。
局域网特征:覆盖范围小,范围一般在方圆几米~几千米以内;数据传输率高,其传输率为10~100Mb/s或更高;传输时延小,可靠性较高;误码率低,其误码率为10-9~10-12或更低;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城域网(MAN)是在一个或是相近的几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
城域网特征:地理覆盖范围一般在几十~几百千米以内;其传输介质主要采用光缆;传输时延较小;传输速率高,一般在100Mb/s。
广域网(WAN)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韩毅刚,计算机通信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 版社,2007.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内容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数据传输和信号编码 局域网 TCP/IP 广域网 组网技术-韩毅刚
21
LAN配置
交换
交换局域网
单个或多个交换机
ATM局域网 光纤通道
无线
可移动性 易于安装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22
局域网设备
LAN设备:线缆、网卡、HUB、Switch、Router
网卡
网卡
HUB
交换机
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25
广域网
覆盖范围大 穿越公共设施 部分依赖公用电信公司线路 两种技术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26
广域网例子
帧中继 ATM ISDN和B-ISDN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27
帧中继
分组交换系统要付出巨大代价来补偿差错 现代系统更加可靠 差错可以在终端系统被捕获 抛弃了大多数的差错控制开销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15
网络
广义地讲,网络包括从发送器到接收器之间的所 有设备
所有链路和所有相关的交换机以及其它中间设备
广域网常被描述成云状
这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推广数据通信网的活动 意指网络内部结构和特性像云一样千变万化,其中的 工作情况像云一样模模糊糊难以看见 云表达了一种网络的透明性概念:数据简单地从网络 一端进去,又从网络的另一端出来。
32
分组交换
数据被无序地发送出去 一次只发送少量数据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以太网
路由器
路由器
通信子网
路由器
路由器
以太网
以太网
路由器
路由器
以太网
图 1-3 现代计算机网络逻辑结构示意图
11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Modem
利用调制解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机
6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⑶ 集线器结构:把终端发来的信息收集起来,并把用户的作 业信息存人集中器中,然后再用高速线路将数据信息传给前端处 理机,最后提交给主机。
1.1.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3、分布处理 把要处理的任务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而不是集中在
一台大型计算机上。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 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对地理位置分散的组织和部门,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集 中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交通运输部门的定票系统、军 事指挥系统等。
目前,全球以Internet为核心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已经 形成,Internet已经成人类最重要的、最大的知识宝库。网 络互联和高速计算机网络就成为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10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性能指标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根据交换功能分: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
(2)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3)根据网络使用者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带宽:在数字通信中,带宽是指发送数字信号的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b/s或bps)。
(2)时延: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三部分构成。
1.1.2 网络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1.总线型结构;2.星型结构;3.环型结构;4.网状结构;5.树型结构。
1.1.3 网络通信协议1.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为进行网络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就称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在局域网中,常用的协议主要是NetBEUI和TCP/IP协议,目前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目前有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两种。
OSI属于国际标准,分层较多,实现较复杂,主要用于理论研究。
TCP/IP模型分层较少,实现较容易,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1.2.1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将网络体系结构分为七层,由低层到高层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均向相邻的上一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服务,上一层要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来实现本层的功能,因此服务是垂直的,而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因此,只有对等的层才能相互通信。
例如,一台主机的传输层只能与另一台主机的传输层进行通信会话,而不能与网络层或会话层进行通信。
1.2.2 TCP/IP模型1.TCP/IP模型体系结构:TCP/IP模型将网络体系结构分为四层,由低层到高层依次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各层间常用的协议(1)应用层协议:HTTP、S-HTTP、SMTP、IMAP4、POP3、TELNET、SSH、、DNS、DHCP、SNMP。
(2)传输层协议:TCP和UDP(3)网络层协议:IP/IPv6、ICMP/ICMP v6、RIP2、OSPF、IGRP、EGP。
(4)网络接口层协议:MAC、HDLC、PPP、ARP、RARP、MPLS等。
3.数据在各层间的传递过程1.3 以太网简介1.以太网标准:目前存在两个以太网协议标准,即国际标准IEEE 802.3和DIX Ethernet V2标准。
这两个标准差异很小,通常不严格区分。
目前局域网通常采用以太网协议标准,称为以太局域网。
2.以太网工作原理:以太网采用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CSMA/CD)工作。
工作特点:一个站点不能同时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属于半双工通信。
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的所有站点,属于同一个冲突域,站点越多,碰撞的机率就越大,通信速率和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3.高速以太网:速率达到和超过10Mb/s的以太网,统称为高速以太网。
(1)快速以太网:速率为100Mb/s,采用星型拓扑结构,通信介质采用双绞线或光纤,协议标准为IEEE 802.3u。
在半双工通信模式下,遵循CSMA/CD协议,在全双工通信模式下,不再遵循该协议。
(2)吉比特以太网:又称为千兆以太网,协议标准为IEEE 802.3z。
向下兼容10Mb/s和100Mb/s,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通信模式。
吉比特以太网可使用双绞线或光纤,以使用光纤为主。
(3)10吉比特以太网:又称为万兆以太网,协议标准为IEEE 802.3ae。
只支持全双工通信模式,传输介质只能采用光纤,不能使用双绞线。
1.4 数据链路层与以太网帧格式1.4.1数据链路层简介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
LLC子层在MAC子层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
MAC子层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使用LLC子层与传输媒体的种类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局域网协议,对LLC子层而言都是透明的。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为帧,使用MAC地址进行寻址。
MAC地址采用48bit 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网卡实现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功能。
1.4.2以太网帧格式目前以太网有4种不同标准的帧格式,最常用的是DIX Ethernet V2标准的帧格式,如下图所示。
从中可见,以太网MAC帧的最短帧长为64字节,最大帧长为1518字节。
1.5 TCP/IP协议1.5.1TCP协议1.TCP协议简介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传输层所使用的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在利用该协议传送数据时,有一个建立连接、传送数据、释放连接的过程。
2.TCP协议的功能:TCP协议从应用层的应用进程中接收数据,并在传输层建立TCP 连接,并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
3.TCP报头:TCP协议会在要传送的数据的首部添加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就是TCP 报头。
其报头结构如下图所示。
4.TCP协议的工作原理(1)TCP连接的建立过程:TCP传送数据之前应先建立TCP连接,其连接建立过程又称为TCP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发送方主机向接收方主机发起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SYN标志位置位为1),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接收方主机回应。
第二次握手:接收方主机收到该请求后,若同意建立连接,则回应一个确认报文(ACK,SYN),并进入SYN_RCVD状态。
第三次握手:连接请求方收到ACK确认报文后,再向接收方发送一个确认(ACK)报文,然后发送方和接收方均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过程,建立起TCP连接,并开始传送数据。
(2)TCP连接的关闭(3)TCP重传在TCP报文的传输过程中,如果在重传超时的时间内,仍没有收到接收方对某数据报文的确认回复,则发送方就认为该数据报文丢失,并再次重新发送该报文给接收方,这称为TCP重传。
在TCP报文的传输过程中,对每一个传送的报文,都要接收方进行收到的确认回复,因此,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
5.端口的概念:端口(port)是传输层的服务访问点,传输层使用端口与应用进程进行通信。
应用进程也使用端口与传输层进行交互。
每一个应用进程均使用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端口号,来侦听客户端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比如Web服务使用默认的TCP 80端口,Telnet使用TCP 23号端口等。
6.TCP协议的缺陷: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存在一个缺陷,利用该缺陷,可发起SYN 泛洪(SYN Flood)攻击,并最终导致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
服务请求方向服务器发起建立连接的请求,在收到服务方的响应后,不回复第三次握手的ACK回应报文,这将使服务器端等待一段时间,该等待时间为SYN超时时间(30s~2min)。
由于TCP 连接已建立到中途,服务器端会为该即将完成的连接分配一定的系统资源,因此,这种处于半连接状态的TCP连接,也会消耗一定的服务器资源。
如果一个客户端或众多的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大量的半连接,则会消耗完服务器的系统资源,使服务器无法为正常的客户提供服务,从而导致拒绝服务。
对SYN泛洪攻击,可通过在路由上配置TCP拦截来预防。
7.利用TCP协议分析网络连接故障对于网络连接故障,可利用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来进行分析。
并注意连接是双向的,报文有去就必有回,必须保证出去的报文能顺利到达目的主机,目的主机的响应报文要能回到发起访问请求的源主机。
可沿着报文出去的路径和响应报文回来的路径进行分析。
客户端访问服务器时,实际上是客户端的某一个客户端应用进程(比如IE浏览器),在访问服务器端的某个服务进程(比如Web服务进程)。
由于服务进程都是通过某一个端口来提供服务的,因此,访问某个服务进程,实际上就是访问服务器上的某一个端口,与该端口建立TCP连接。
在建立TCP连接时,客户端也会随机使用一个端口(>=1024)来与服务进程的服务端口建立TCP连接。
例1.1 网络拓扑及故障分析要求参见教材第18页。
1.5.2 IP协议1.IP协议简介:负责网络互联的网络层核心协议,是TCP/IP协议集中最主要的协议之一,具有分组与重新组装、寻址和路由的功能。
I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在发送数据时,将数据进行分割(分割的大小由MTU决定,以太网MTU最大值为1500字节,最小值为46字节),封装成IP数据包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2.IP数据包的格式1.5.3 IP地址及分类与管理1.IP地址的格式在IPv4版本中,IP地址采用32位的二进制数编码表示。
为便于记忆,将每个字节分开,用点分十进制数来表达。
其地址格式为:a.b.c.da、b、c、d这4个部分均为1个字节,取值范围为0~255。
例如:192.168.168.152.IP地址的编址:(1)分类的IP地址;(2)子网的划分;(3)构成超网3.IP地址的结构4.子网掩码:用于从IP地址中确定出网络地址。
方法: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即可获得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地址。
5.特殊的IP地址(1)回环地址以127开头的地址(127.b.c.d)。
常用127.0.0.1来作为本地回环地址。
(2)广播地址主机地址编码的二进制位全为1的地址即为广播地址。
例如:192.168.168.255(3)网络地址主机地址编码的二进制位全为0的地址即为网络地址。
例如:192.168.168.06.IP地址的分类7.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由ICANN管理机构负责。
8.公网地址与私网地址:可在因特网中合法使用的IP地址称为公网地址。
私网地址只能在局域网中使用,不同的局域网可重复使用,以解决IPv4地址紧缺的矛盾。
规定的私网地址有:10.0.0.0/8、172.16.0.0/16~172.31.0.0/16、192.168.0.0/161.5.4 子网划分1.子网划分的目的:节约使用IP地址。
2.子网划分的方法1.6 MPLS VPN简介1.6.1VPN简介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利用因特网,通过隧道协议仿真出的一条点对点的虚拟专线的一种数据通信技术。
利用VPN技术,借用因特网可仿真出虚拟专线,在使用效果上与真正的专线等效,且线路租用费更低。
1.6.2 MPLS VPN简介MPLS VPN是指利用MPLS协议来实现VPN的功能。
1.7 网络传输介质1.7.1有线传输介质1.同轴电缆;2.双绞线;3.光纤1.7.2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微波和红外线,工作频率主要为2.4GHZ和5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