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应用题地一般步骤

合集下载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

在理解题意后,就对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弄清已知条件间有怎样的关系,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根据这些数量关系的线索,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第三步:列式计算。

按照前边拟定的解答步骤,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第四步:检验作答。

检查时一定要仔细认真,要查看原题,有没有弄错题意,抄错数字,列式是不是题目的要求,计算也有没有错误。

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如果发现都错误,要及时改正。

这一步是十分必要的。

要注意纠正不经检验就作答的毛病。

以上四个步骤是互相联系的,不可缺少的。

在实际作题时,一般只列出算式,写出答案,有的步骤的过程可以写在草稿上。

小学生解答问题常见错误的分析同学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生种种错误。

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发现错误的原因。

这样就能很快的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解答问题常见的错误大致有六个方面:1.粗心失误有些解决问题由于粗心,列错了算式。

有的是虽然列式对了,但计算错误,答语写错,单位名称写漏等等。

2.概念不清解答问题需要有清晰、明确了、牢固的数学概念作为基础,如果概念模糊,就会发生解题上的差错。

例如,“前进养鸡厂养母鸡212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只数的2.5倍。

这个养鸡厂共养鸡多少只?”一位同学这样列式:2120+2120X2.5=2120+5300=7420(只)。

答:这个养鸡厂共养鸡7420只。

对“倍”的意义不理解,见题中有“倍”字就用乘法算,造成解题错误。

3.凭“经验”解题在解答同一类问题时,往往凭所学例题的解题“经验”去列式,忽视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变化,以及这道题与同类其他题的区别,致使解题出错。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小时,乙单独完成要小时,甲乙合作要几小时完成这一工程?有一位同学错列成:1同学们是否发现两人合作的时间反而比甲、乙独作的时间长错在哪里呢?这位同学凭“经验”按例题的解题方法去算,甲乙合作的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往往题目是“甲独作要2小时,”甲的工作效率用表示,这题中“甲独作要小时,”工作效率也按往常的用表示,结果出错。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在学习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应用题,也称为实际问题题目。

相比于纯粹的数学计算题,实际问题题目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需要我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并通过示例演示来加深理解。

一、理清题意首先,我们在解题之前,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目。

理解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真正理解了题目的要求,才能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

在阅读题目的同时,我们可以将问题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

二、列出已知量和待求量理清题意后,我们需要明确问题中提供的已知量和需要求解的未知量。

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更好地对问题有个整体的把握,并为后续的解题过程提供便利。

三、选择解题方法在确定已知量和待求量之后,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

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如代数法、几何法、比值法、方程法等。

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四、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已知量和待求量,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通过定义变量、列方程或不等式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运算和推导。

五、解题计算在建立数学模型之后,我们进行具体的数学计算。

根据所选的解题方法,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计算的精度,避免粗心和计算错误。

六、检查答案解题计算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所得解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候也可以发现计算错误,及时进行修正。

检查答案可以通过代入原问题进行验证,或者由题目给出的条件来检验。

七、解答问题最后,我们将解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问题的解答。

解答问题时,我们要注意用清晰、准确的表达,不遗漏任何必要的步骤和推理。

示例演示:假设有一道题目如下:小明有10支铅笔,小红有5支铅笔,请问两人总共有多少支铅笔?解题步骤如下:1. 理清题意:计算小明和小红手中铅笔的总数。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精心整理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理解题意。

看到一道应用题,要反复默读,弄清已知条件和提出的主要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指题目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某班有男生27人,有女生22人,问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其数量关系是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

如果问,男生是女生的多少倍?则数量关系就是倍数比的关系。

在应用题中,有的题数量关系简单,很容易弄清,有的题则数量关系复杂,这就需要对已知条件中所有的数量进行综合分析,只有弄清数量关系,才 3. 4. (1) (2) (3) 在实际解。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应用题的方法及步骤解应用题的方法及步骤(1)审题:要明确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及其相互关系,并用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关键一步)(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等号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

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2. 应用题的类型和每个类型所用到的基本数量关系:(1)等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变形前的体积(容积)=变形后的体积(容积)。

(2)调配类应用题的特点是:调配前的数量关系,调配后又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

(3)利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本金×利率=利息,本金+利息=本息。

(4)商品利润率问题:商品的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5)工程类应用题中的工作量并不是具体数量,因而常常把工作总量看作整体1,其中,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6)行程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环形跑道题:①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①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②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7)比例类应用题:若甲、乙的比为2:3,可设甲为2x,乙为3x。

(8)数字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若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三位数为:。

1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7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8人.如果要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需要从乙队调多少人到甲队?甲处乙处原有人数27 18现有人数27+18-相等关系解设应调往甲处人,根据题意,得27+ =2(18- ).解这个方程,得=3.答:从乙处调3人到甲处.2变题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3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7人.现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多2人,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分析设应调往甲处人,题目中涉及的有关数量及其关系可以用下表表示:甲处乙处原有人数27 18增加人数20-现有人数27+18+20-等量关系+2解设应调往甲处人,根据题意,得27+ =2(18+20- )+2.解这个方程,得=17.∴20- =3.答:应调往甲处17人,乙处3人.3某中学组织同学们春游,如果每辆车座45人,有15人没座位,如果每辆车座60人,那么空出一辆车,其余车刚好座满,问有几辆车,有多少同学?4某车间一共有59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甲种零件15个,或乙种零件12个,或丙种零件8个,问如何安排每天的生产,才能使每天的产品配套?(3个甲种零件,2个乙种零件,1个丙种零件为一套)5 一张方桌由一张桌面和四根桌腿做成,已知一立方米木料可做桌面50个或桌腿300根,现在5立方米木料,恰好能做桌子多少张?解:设在这5立方米木料中,用x立方米木料做桌面,用y立方米木料做桌子腿,由题意可得:即用3立方米木料做桌面,2立方米木料做桌腿。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的应用题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解题步骤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具体步骤,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型。

解题步骤一:认真阅读题目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实际情境和要求。

通过理解题目意思,我们可以将问题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为解题做好准备。

解题步骤二:提取关键信息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取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是指与问题有直接关联的数据或条件,它们对于解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更好地解决问题。

解题步骤三:分析问题在掌握题目关键信息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将问题拆解成更小的部分,我们可以逐步理清思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可以使用图表、模型等工具辅助思考。

解题步骤四: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每个数学问题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我们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问题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常见的解题方法包括逆向思维、分类讨论、画图解决等。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解题步骤五:进行计算和推理在选定了解题方法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计算和推理。

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具体的计算,将得到的结果用于解决问题。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字的运算和推理的合理性,避免出错。

解题步骤六:检查答案的合理性解题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答案进行检查。

通过重新阅读题目,确认答案是否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境。

如果答案不符合题目要求,需要重新审查解题步骤并找出错误。

解题步骤七:整理解题过程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记录和整理。

将解题的思路、计算和推理过程整理成清晰的格式,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包括:认真阅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和推理、检查答案的合理性以及整理解题过程。

应用题解题指南:步骤与技巧

应用题解题指南:步骤与技巧

应用题解题指南:步骤与技巧应用题解析指南主要涉及理解问题背景、提取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以及验证结果等步骤。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解析流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1. 理解问题背景●仔细阅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描述的所有细节。

注意题目中的单位、关键词(如“至少”、“不超过”等)以及可能存在的陷阱。

●明确目标:理解题目要求求解什么,是找出未知量、验证某个结论还是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2. 提取关键信息●标记重要信息:用下划线、圈或括号等方式标记出题目中的关键数据、条件或要求。

●转化为数学语言:将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方程、不等式或图形等数学语言。

例如,将“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转化为数学表达式v1=2v2。

3.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识别题型:判断题目属于哪种类型的应用题,如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比例问题、几何问题等。

●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根据题型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如方程、不等式、比例、函数、图形等。

●构建数学模型:利用已知条件和要求,构建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这可能需要设置未知数、列出方程或不等式、建立比例关系等。

4. 进行计算●代入数据:将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据代入到数学模型中。

●执行计算:按照数学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尽量避免冗长的计算过程。

●检查结果:在计算过程中和计算结束后,都要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5. 验证结果●代入验证:将计算结果代入原问题或数学模型中验证其正确性。

●逻辑检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逻辑和常识。

●单位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单位与题目要求的单位一致。

6. 写出解答过程●清晰明了:解答过程应该清晰明了,让人一看就懂。

●条理分明:按照解题步骤逐一写出解答过程,不要跳步或遗漏关键步骤。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语言。

7. 反思与总结●反思解题过程:回顾解题过程,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方法或思路。

三年级应用题解题步骤

三年级应用题解题步骤

三年级应用题解题步骤
三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读题: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目所描述的情况和问题。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家长或老师帮助解释题目背景。

2.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在读题之后,要找出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未知条件。

3.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如,如果问题是关于两个数量的大小比较,那么就需要分析哪个数量更大,或者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4.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分析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这可能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的数学运算。

5.计算: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6.检查答案:最后,要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例如,如果问题是关于购买物品的数量,那么结果应该是非负整数。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可以逐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同时,家长或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步骤来检查学生的解题过程,从而了解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1、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一)常见的数量关系:1、收入-支出=结余2、单价×数量=总价3、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速度×时间=路程5、工效×时间=工作总量6、本金×利率×时间=利息7、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发芽率8、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税率(二)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2、用未知数χ表示所求数量,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写出答案。

2、简单应用题的例题及计算过程类型例题及计算过程一步加法1、学校养7只白兔,5只黑兔,一共养多少只兔? 7+5=12(只)答:一共养12只兔。

一步减法2、学校养白兔、黑兔共12只兔,黑兔有5只,养白兔多少只? 12-5=7(只)答:养白兔7只。

一步乘法1、4米带子,每米2角钱,一共用了几角钱?2×4=8(角)答:一共用了8角钱。

2、有5个苹果,梨的个数是苹果的6倍,梨有几个?5×6=30(个)答:梨有30个。

一步除法1、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6÷3=2(个)答:每盘2个。

2、学校里栽了85棵柳树,栽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

栽杨树多少棵?85÷5 = 17(棵)答:栽杨树17棵。

3、有12 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只数是小鸭只数的几倍? 12÷3=4 答:小鸡的只数是小鸭只数的4倍。

有余除法7支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是剩几支? 7÷3=2(支)…1(支)答:每人分2支,还是剩1支。

两步加法1、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1)白兔有多少只?10+6 = 16(只) 2)一共养多少只?10+16 = 26(只)答:一共养26只兔。

数学应用题解答的思路与步骤

数学应用题解答的思路与步骤

数学应用题解答的思路与步骤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数学应用题则是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解答数学应用题常常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思路与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理解问题解答数学应用题的第一步是理解问题。

在开始解答之前,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这包括确定问题的条件、给定的数据以及需要求解的未知量。

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问题进行拆解,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并将其记录下来。

例如,假设有一个数学应用题如下:某商店购进了一批商品,进价为每件100元,商店以每件150元的价格出售。

如果商店共售出了20件商品,求商店的利润。

在理解问题时,我们可以确定的信息有:进价为每件100元,售价为每件150元,共售出了20件商品。

需要求解的是商店的利润。

二、分析问题在理解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问题的目的是确定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将其与已知的信息进行对应。

对于上述的例题,我们可以利用利润的定义来分析问题。

利润可以通过售价减去进价来计算,即利润=售价-进价。

根据已知信息,我们可以得到每件商品的利润为150元-100元=50元。

由于共售出了20件商品,所以商店的利润为20件商品的利润乘以20,即50元/件×20件=1000元。

三、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或方程,并进行计算。

对于上述的例题,我们已经分析出商店的利润为1000元。

因此,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计算问题。

商店的利润等于每件商品的利润乘以商品的数量,即利润=利润/件×件数。

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到商店的利润为50元/件×20件=1000元。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1、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一)常见的数量关系:1、收入-支出=结余2、单价×数量=总价3、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速度×时间=路程5、工效×时间=工作总量6、本金×利率×时间=利息7、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发芽率8、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税率(二)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2、用未知数χ表示所求数量,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写出答案。

2、简单应用题的例题及计算过程类型例题及计算过程一步加法1、学校养7只白兔,5只黑兔,一共养多少只兔? 7+5=12(只)答:一共养12只兔。

一步减法2、学校养白兔、黑兔共12只兔,黑兔有5只,养白兔多少只? 12-5=7(只)答:养白兔7只。

一步乘法1、4米带子,每米2角钱,一共用了几角钱?2×4=8(角)答:一共用了8角钱。

2、有5个苹果,梨的个数是苹果的6倍,梨有几个?5×6=30(个)答:梨有30个。

一步除法1、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6÷3=2(个)答:每盘2个。

2、学校里栽了85棵柳树,栽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

栽杨树多少棵?85÷5 = 17(棵)答:栽杨树17棵。

3、有12 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只数是小鸭只数的几倍? 12÷3=4 答:小鸡的只数是小鸭只数的4倍。

有余除法7支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是剩几支? 7÷3=2(支)…1(支)答:每人分2支,还是剩1支。

两步加法1、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1)白兔有多少只?10+6 = 16(只) 2)一共养多少只?10+16 = 26(只)答:一共养26只兔。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一、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也就是理解题意。

要反复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题目中已知量,未知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时可以通过画简单的线段关系图,使数量关系更加简单明了。

3、确定运算顺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4、验算并写出答案。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X表示未知量。

2、找出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答应用题跟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列方程解答应用题,需要应用算术里学习的四则运算的相互关系,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因此算术解法是基础,而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它的发展。

区别:1、两种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表达方式不同。

列方程是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关系式中包括未知数X;算术解法则是用算术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计算过程不含未知数。

2、解题思路不同。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把未知量设为X,与其它已知量一起参加列式,而算术解法只能从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之间多层次分析思考,需要逆向思维。

3、解题步骤的不同(见解应用题的步骤)四、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思路1、综合法思路。

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条件,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题目中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2、分析法思路。

从所求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答最后结果所需要的条件,把其中一个(或2个)未知条件作为新问题,再寻找解决这个新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找条件在应用题中都是已知的为止。

其实在运用分析法的逆推过程中,就是把复杂的应用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应用题。

3、综合法解题思路和分析法解题思路是相反的,但在思考过程中,分析和综合的运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综合中有分析,交叉运用。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解应用题的五步法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许多学生在应用题上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解题。

本文将介绍解应用题的五步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第一步: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审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并理解其含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指确定所需求的未知量或答案,并将其标注于草稿纸上。

2.画图:通过画图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帮助我们找到问题中所给出的关键信息。

3.列出已知量:列出已知量有助于我们确定所需使用哪些公式和方法。

4.分析关系: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设变量设变量是指将未知量用一个字母或符号代替,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设变量的目的是将问题中的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方便我们进行数学运算。

在设变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未知量:未知量是我们需要求解的量,通常用x、y、z等字母或符号表示。

2.确定已知量:已知量是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常用a、b、c等字母或符号表示。

3.列出关系式:通过分析题目中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第三步:列方程列方程是指将设定好的变量代入所需使用的公式或方法中,并列出数学表达式。

通过列方程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求解。

在列方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公式:根据问题所涉及到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

2.代入变量:将设定好的变量代入所选用的公式或方法中,并写出数学表达式。

3.化简运算:对于复杂的表达式,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消去分母等方式进行化简运算。

第四步:解方程解方程是指对所列出来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求解,并得到未知量x、y、z 等值。

在解方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求解方法:根据所列出的数学表达式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题方法步骤

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题方法步骤

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题方法步骤一、读题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读题的过程中,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已知条件。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单位、符号等细节问题,确保理解准确。

二、分析在读题的基础上,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

首先,要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找出解题所需的基本公式和定理。

其次,要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理解问题的本质。

最后,要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案。

三、建模建模是解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这可以通过列方程、画图形等方式实现。

建模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确保能够准确描述问题的本质。

四、计算在建模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行计算。

这包括解方程、求面积、求体积等计算过程。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同时,要利用好计算器等工具,提高计算效率。

五、验证计算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

这可以通过将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验证,或者利用实际背景进行检验。

如果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则说明解题正确;如果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则需要重新检查解题过程,找出错误所在。

六、总结最后一步是总结。

在总结过程中,我们要回顾整个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同时,要归纳出类似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步骤包括读题、分析、建模、计算、验证和总结六个步骤。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审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并验证结果。

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经验,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一、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每道题目步骤要清楚,思路要清晰。

2.列出正确的式子,找准单位“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3.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尝试解答。

4.如果有单位不一是,必须先换算成单位一致的。

二、解题思路解应用题中怎样识别单位“1”和解决此类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一)怎样识别单位“1”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描述性概念也往往通过画图或一些词语来说明用“一个数”作单位来描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通常把这个“数”叫做单位“1”。

在我们的实际问题中常常遇到的是以“数量”与“部分”为分率的单位“1”。

也就是说:一个数=分率/部分数量,这里的“一个数”即是一个整体。

这整体在具体问题中就是单位“1”。

常见的分数的分母用1计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如部分与部分、分数与分数的比较;第二类是工作效率问题,它解决的是数量的变化率问题;第三类是在平均数问题中用来表示单位“1”的关键词有“一共”、“相当于”等。

(二)解决此类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具体问题中,分数的分母是单位“1”,那么分子是与分母相对应的数量。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求出具体的数量,再找出对应的分率。

根据分率=部分数量/单位“1”,求出百分率或分数。

例题:四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和思路)题目:四年级一班共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求这个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是多少?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列出正确的式子。

2.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所以可以设女生人数为3x,男生人数为2x,则可以列出方程:2x+3x=453.解方程得到女生人数为27人,男生人数为27×2/3=18人。

4.答:这个班级男生有18人,女生有27人。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设出女生人数为3x,男生人数为2x,列出方程。

再通过解方程得到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以归结为:“审、设、列、解、验、答”.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审题时也可以利用图示法,列表法来帮助理解题意.2、“设”是指设元,也就是未知数.包括设直接未知数和设间接未知数以及设辅助未知数(较难的题目).3、“列”就是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步骤,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验”就是验解,即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6、“答”就是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应用题类型: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涉及的应用题类型主要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增产率问题,百分比浓度问题,和差倍分问题,与函数综合类问题,市场经济问题等.几种常见类型和等量关系如下:1、行程问题:s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即:vt常见等量关系:(1)相遇问题: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2)追及问题(设甲速度快):①同时不同地: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②同地不同时: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时间差;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2、工程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见等量关系: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3、增长率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现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4、百分比浓度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溶质=溶液×浓度.5、水中航行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6、市场经济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商品利润=售价-进价;商品利润率=利润÷进价;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本金×利率×期数.。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应用题的方法及步骤解应用题的方法及步骤(1)审题:要明确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及其相互关系,并用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关键一步)(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等号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

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2. 应用题的类型和每个类型所用到的基本数量关系:(1)等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变形前的体积(容积)=变形后的体积(容积)。

(2)调配类应用题的特点是:调配前的数量关系,调配后又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

(3)利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本金×利率=利息,本金+利息=本息。

(4)商品利润率问题:商品的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5)工程类应用题中的工作量并不是具体数量,因而常常把工作总量看作整体1,其中,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6)行程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环形跑道题:①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①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②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①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②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7)比例类应用题:若甲、乙的比为2:3,可设甲为2x,乙为3x。

(8)数字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若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三位数为:。

1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7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8人.如果要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需要从乙队调多少人到甲队?甲处乙处原有人数27 18现有人数27+18-相等关系解设应调往甲处人,根据题意,得27+ =2(18- ).解这个方程,得=3.答:从乙处调3人到甲处.2变题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3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7人.现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多2人,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分析设应调往甲处人,题目中涉及的有关数量及其关系可以用下表表示:甲处乙处原有人数27 18增加人数20-现有人数27+18+20-等量关系+2解设应调往甲处人,根据题意,得27+ =2(18+20- )+2.解这个方程,得=17.∴20- =3.答:应调往甲处17人,乙处3人.3某中学组织同学们春游,如果每辆车座45人,有15人没座位,如果每辆车座60人,那么空出一辆车,其余车刚好座满,问有几辆车,有多少同学?4某车间一共有59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甲种零件15个,或乙种零件12个,或丙种零件8个,问如何安排每天的生产,才能使每天的产品配套?(3个甲种零件,2个乙种零件,1个丙种零件为一套)5 一张方桌由一张桌面和四根桌腿做成,已知一立方米木料可做桌面50个或桌腿300根,现在5立方米木料,恰好能做桌子多少张?解:设在这5立方米木料中,用x立方米木料做桌面,用y立方米木料做桌子腿,由题意可得:即用3立方米木料做桌面,2立方米木料做桌腿。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1、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一)常见的数量关系:1、收入-支出=结余2、单价×数量=总价3、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速度×时间=路程5、工效×时间=工作总量6、本金×利率×时间=利息7、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发芽率8、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税率(二)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2、用未知数χ表示所求数量,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写出答案。

2、简单应用题的例题及计算过程类型例题及计算过程一步加法1、学校养7只白兔,5只黑兔,一共养多少只兔? 7+5=12(只)答:一共养12只兔。

一步减法2、学校养白兔、黑兔共12只兔,黑兔有5只,养白兔多少只? 12-5=7(只)答:养白兔7只。

一步乘法1、4米带子,每米2角钱,一共用了几角钱?2×4=8(角)答:一共用了8角钱。

2、有5个苹果,梨的个数是苹果的6倍,梨有几个?5×6=30(个)答:梨有30个。

一步除法1、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6÷3=2(个)答:每盘2个。

2、学校里栽了85棵柳树,栽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

栽杨树多少棵?85÷5 = 17(棵)答:栽杨树17棵。

3、有12 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只数是小鸭只数的几倍? 12÷3=4 答:小鸡的只数是小鸭只数的4倍。

有余除法7支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是剩几支? 7÷3=2(支)…1(支)答:每人分2支,还是剩1支。

两步加法1、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1)白兔有多少只?10+6 = 16(只) 2)一共养多少只?10+16 = 26(只)答:一共养26只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

在理解题意后,就对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弄清已知条件间有怎样的关系,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根据这些数量关系的线索,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第三步:列式计算。

按照前边拟定的解答步骤,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第四步:检验作答。

检查时一定要仔细认真,要查看原题,有没有弄错题意,抄错数字,列式是不是题目的要求,计算也有没有错误。

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如果发现都错误,要及时改正。

这一步是十分必要的。

要注意纠正不经检验就作答的毛病。

以上四个步骤是互相联系的,不可缺少的。

在实际作题时,一般只列出算式,写出答案,有的步骤的过程可以写在草稿上。

小学生解答问题常见错误的分析同学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生种种错误。

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发现错误的原因。

这样就能很快的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解答问题常见的错误大致有六个方面:1.粗心失误有些解决问题由于粗心,列错了算式。

有的是虽然列式对了,但计算错误,答语写错,单位名称写漏等等。

2.概念不清解答问题需要有清晰、明确了、牢固的数学概念作为基础,如果概念模糊,就会发生解题上的差错。

例如,“前进养鸡厂养母鸡212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只数的2.5倍。

这个养鸡厂共养鸡多少只?”一位同学这样列式:2120+2120X2.5=2120+5300=7420(只)。

答:这个养鸡厂共养鸡7420只。

对“倍”的意义不理解,见题中有“倍”字就用乘法算,造成解题错误。

3.凭“经验”解题在解答同一类问题时,往往凭所学例题的解题“经验”去列式,忽视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变化,以及这道题与同类其他题的区别,致使解题出错。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小时,乙单独完成要小时,甲乙合作要几小时完成这一工程?有一位同学错列成:1同学们是否发现两人合作的时间反而比甲、乙独作的时间长错在哪里呢?这位同学凭“经验”按例题的解题方法去算,甲乙合作的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往往题目是“甲独作要2小时,”甲的工作效率用表示,这题中“甲独作要小时,”工作效率也按往常的用表示,结果出错。

4.找错中间问题解答复合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提出中间问题,如果解题的思路不请,方向不明就不能的关系,正确地分清已知数与已知数中间,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错误地提出中间问题。

例如,“一种圆柱形桔子罐头盒高6厘米,底面直径是10厘米,做这样的一个罐头至少需要多少白铁皮?”有的同学从底面直径是10厘米这一已知条件,提出中间问题先求底面圆形面积,再求体积,由于解题方向不明,误把求表面积的问题,作为求体积,以致解题失误。

5.解法失误如果选择了错误的解题方法,必然发生计算结果的错误。

例如,“一桶油重50千克,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余下的,这桶油还剩下多少克?”有的同学用50 ×(1- - )的方法去解,就发生判定单位“1”的错误。

6.逆解能力差解决问题有顺叙、逆叙两类。

如,顺叙题:“一个三角形的高是40厘米,底边长9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一般同学都会解答这道题。

但是,如果题目改用逆叙的形式:“一个三角形的高是40厘米,面积是1800平方厘米,它的底边长多少厘米?”不少同学误列为1800 40=45(厘米)不懂得将s= ah 变形为2s=ah a= ,正确地求出底边长。

解题思路不清,是影响解决问题解题正确率的结症。

…小学各种解决问题(应用题)的分析(一)简单解决问题解答简单问题,要在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简单解决问题分为:①求和;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③求剩余;④求相差;⑤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⑧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⑨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⑩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⑾求一倍数是多少。

例1 二(1)班有6个花皮球,白皮球比花皮球多2个,白皮球有多少个?例2 小明有8本书,小红有5本书,小明比小红多几本书?例3 小明有8本书,小红比小明少3本,小红有几本书?例4 小明有8本书,小明比小红少3本。

小红有几本书?例5 同学们做了12朵花,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分4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例6 有8只小鸡,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4倍,小鸭有多少只?思考过程:说明题意→说明算理→简化说理过程→文字叙述形式简化思考过程。

(二)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应用题)思路导引课本里编入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给出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有加减两步应用题,乘除两步应用题。

如:小明看一本120页的书,已经看了20页,余下的要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几页?另一种是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有“比多求和”、“几倍求和”、“比少求和”等类。

如,游泳池里有40个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12个。

游泳池里有多少个同学?(“比少求和”题)这些应用题里吗,其中有一个条件解答时要用到两次,要理解其中一个条件为什么要用到两次,只个数量在不同的算是里各表示什么意义,这是学习中的难点。

要学好两步计算应用题,要先对学过的简单应用题中反映基本数量关系作归纳、总结,并熟记这些数量关系:部分数与总数关系(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份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相差关系(大数-小数=相差数小数+相差数=大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倍数关系(小数×倍数=大数大数÷小数=倍数大数÷倍数=小数)结合具体的应用题,复习这些数量关系,为学习两步应用题打好基础。

例如:甲乙两城相距300千米,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到达乙城需要几小时?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甲乙两城的路程÷汽车行驶的速度=汽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的时间简化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提高到:总数÷份数=每份数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里的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数量关系,寻找中间问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常用的寻找中间问题的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这里再向同学们介绍三种方法:(1)学具操作法根据应用题的情节,运用学具分析应用题中的隐蔽条件,从而找到中间问题。

如:小明原有图书15本,又买来8本,给同学们借走9本,还剩几本?可以分两步操作:第一步,原有15本,又买来8 本,可求“小明一共有多少本”;第二步,从一共有23本书中拿走9本,可求“还剩几本?”(2)图示法把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通过对线段图的观察分析,发现要求的中间问题。

如:一个工程队计划架设电线6000米,已经架设3500米。

剩下的4天架设完,平均每天架设电线多少米?根据题意,画出下面的线段图从图中的“?”号可看出中间问题时:剩下电线多少米?(3)对应法。

找出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寻找中间问题。

如:同学们采集标本,捕到蜻蜓12只,捕到蝴蝶的只数是蜻蜓的4倍。

捕到蜻蜓和蝴蝶共多少只?这里有两种解法。

当看到蜻蜓的只数12只与蝴蝶的1倍的数量是对应着的,可以较快的发现另一种简便解法:提出“蜻蜓和蝴蝶的总数是蜻蜓的多少倍?”这个中间问题,算出总只数。

上面几种思考方法经常配合起来使用。

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这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学习上的一个重点。

常用方法有代入法和填充法。

如:体育用品厂要生产乒乓球1850盒,已经生产了890盒,剩下的准备6天做完,平均每天生产多少盒?先写出分步列式:①1850-890=960(盒)②960÷6=160(盒)观察式②960÷6中的960是由式①代入②的960可以得到一个综合算式。

由于要先算减,因此在综合算式里要添上小括号。

将1850-890代入960÷6=160(盒)得(1850-890)÷6=160(盒)又如:一本连环画看了27页,还有15页没看,一本故事书的页数是这本连环画页数的5 倍,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用填充法列综合算式。

根据题意写出这道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一本连环画的页数×倍数=故事书的页数(27+15)× 5得综合算式:(27+15)× 5(三)三、四步计算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是由几个一步应用题组合成的。

解答三、四步计算的应用题,除了需要具有解答一、两步应用题的能力以外,还需要具有选择已知数和提出中间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三、四步计算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为分析较复杂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打好基础。

在简单应用题的学习中,我们把简单应用题分为加、减、乘、除四类十一种,并且概括为相并关系、比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比关系等四种数量关系。

在掌握了基本数量关系后,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数量关系,也要熟练掌握,牢牢记住。

如{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单位面积产量×总面积=总产量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总面积总产量÷总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工作效率×时间=工作量工作量÷时间=工效工作量÷工效=工作时间}以上仅举四组相关联的份总功效中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此外三、四步计算应用题中,也经常用到相并关系,比差关系等数量关系。

如:(一部分+另一部分=总数总数-一部分=另一部分总数-另一部分=一部分)(大数-小数=相差数小数+相差数=大数大数-相差数=小数)由于三、四步计算应用题的内容与情节比较复杂,同学们在学习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注意发展两种能力:一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是把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即分步列式或综合算式)的能力。

2.掌握三、四步计算应用题的编排形式和机构特征。

编排形式有:⑴比较容易的两积求和(差)得应用题。

如:水果店运来14筐梨,每筐重32千克,还运来16筐苹果,每筐重30千克。

运来的梨和苹果共重多少千克?(怎样改编成两积求差)⑵“以几倍求和”、几倍求差、几倍多几、几倍少几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如:①四年级有96人,五年级人数比四年级的2倍多3人。

两个年级共多少人?(几倍多几求和)②买一台洗衣机要600元,买一台电视机比买3台洗衣机的价钱少85元,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用多少元?(几倍少几求和)③一个机械化养鸡场,一月份运出的鸡是13600只,二月份运出的鸡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0只。

三月份运出多少只?(几倍求和再求差)④以除加、除减为基础加以发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