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合集下载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一、理解题意和变量定义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图。

2. 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定义所涉及的变量。

二、列出分式方程
1. 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和定义的变量,用数学语言将问题表达为分式方程。

2. 根据题目中所需求解的未知数,将分式方程进行变形,使得未知数只出现在一个分式中。

三、清除分母
1. 将方程两边的分母消除,使方程变为整式方程。

2. 方法一:将每个分母乘到方程两边的相应项上。

3. 方法二:求出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将每个分母乘以使其等于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四、解整式方程
1. 如果分式方程已消去分母,得到的是一个整式方程。

2. 解整式方程的方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例如使用等式两边的规律性质(加减反运算、去项、合并同类项等)进行计算。

五、检验解的有效性
1. 将求得的解代入原分式方程,验证是否满足方程的条件。

2. 如果解满足原方程,则解是有效的。

否则需要重新检查方程的推导过程。

六、书写解的结论
1. 根据题目要求和解的有效性,得出问题的解答。

2. 如果问题要求解是唯一的,需要明确指出解的唯一性。

这是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具体题目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步骤或变形的需求,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相应的考虑和解答。

同时,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一步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解的有效性的验证。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1、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一)常见的数量关系:1、收入-支出=结余2、单价×数量=总价3、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速度×时间=路程5、工效×时间=工作总量6、本金×利率×时间=利息7、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发芽率8、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税率(二)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2、用未知数χ表示所求数量,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写出答案。

复合应用题的例题及解题过程例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解:(1)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40×4=160(人)(2)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38×3=114(人)(3)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60+114=274(人)综合:40×4+(38×3)=160+114=274(人)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例2:两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

第一队修了120米,第二队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解:(1)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120÷3=40(米)(2)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102÷3=34(米)(3)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40-34=6(米)综合:120÷3-102÷3= 40-34 = 6(米)答: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6米。

例3: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少10棵。

五年级栽树多少棵?解:(1)四年级栽树多少棵?56×2=112(棵)(2)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56+112=168(棵)(3)五年级栽树多少棵?168-10=158(棵)综合:56×2-56+112=168-10=158(棵)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应用题1、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一)常见的数量关系:1、收入-支出=结余2、单价×数量=总价3、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速度×时间=路程5、工效×时间=工作总量6、本金×利率×时间=利息7、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发芽率 8、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税率(二)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2、用未知数χ表示所求数量,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写出答案。

2、简单应用题的例题及计算过程3、复合应用题的例题及解题过程例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三年级与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解:(1)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40×4=160(人)(2)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8×3=114(人)(3)三年级与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274(人)综合:40×4+(38×3)=160+114=274(人)答:三年级与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例2:两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

第一队修了120米,第二队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解:(1)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120÷3=40(米)(2)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102÷3=34(米)(3)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40-34=6(米)综合:120÷3-102÷3 = 40-34 = 6(米)答: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6米。

例3: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少10棵。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一、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每道题目步骤要清楚,首尾要连贯。

2.确定单位“1”,找出单位“1”的量,再看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解答有关的量。

3.画线段图,有助于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4.根据数量关系列式并计算。

5.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二、解题思路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用乘法、除法和四则运算进行解答。

主要思路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解答实际问题。

例如:小华家养了20只小鸡,养鸡鸭鹅共100只,其中鸡的数量是小明家养的数量的4倍,问小明家养了多少只鸡?解题思路:1.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已知单位“1”的量(小鸡的数量)是20只,小鸡的数量是小明家养的数量的4倍,求小明家养鸡的数量。

那么单位“2”的数量就可以用一个未知数来表示。

2.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已知数量+未知数量=总数量;已知数量=未知数量×倍数;据此列式:20+x=100;20=4x;x=50只。

所以小明家养了50只鸡。

注意事项:在列式计算时要注意不要弄丢括号内数值;分步列式时要把每一步的式子打出来,不要直接写得数;检验时可以再读题目,看看题目中的条件是否都用到了,方程是否符合题意等。

例题:三年级二班有男生36人,女生比男生多5人,求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解题步骤:1.审题:看清题目中已知男生人数和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

2.确定单位“1”:根据已知条件女生比男生多5人可知女生人数是单位“1”。

3.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女生人数=男生人数+5;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据此列式:x=36+(36+5);x=77人。

4.检验:把题目中的条件都代入方程进行检验,符合方程符合题意。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步骤和思考方式,避免因错误而导致解答错误或丢失分数。

在解题过程中要细心审题、分析题意、列出式子并计算、检查结果等环节都不能忽略。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指导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指导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指导数学应用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查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解决数学应用题需要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解题步骤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数学应用题。

一、理解题意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对于文字较多的题目,可以将题目分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个解答。

同时还需注意查找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未知量。

二、列出已知和未知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将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和要求的未知量列出来,构建方程式。

对于几何题目,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明确各个量的含义。

三、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这需要我们分析问题的特点、关系和规律,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和数学原理。

四、求解方程或计算建立数学模型后,我们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求解方程或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运算符的使用、计算次序的安排,以及保留合适的小数位数或有效位数。

五、检查与解释当我们得到了计算结果后,需要进行检查与解释。

首先,我们可以用所求解的结果检验是否满足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

其次,我们还需将结果进行解释,解释数学结论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六、总结归纳解决数学应用题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总结归纳,总结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通过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应用提供经验和指导。

总结: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指导,主要包括理解题意、列出已知和未知量、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方程或计算、检查与解释以及总结归纳。

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我们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问题要求,列出已知和未知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和计算,最后进行检查与解释,并进行总结归纳。

相信通过本文的指导,大家可以更好地应对数学应用题,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注意:以上所列出的步骤只是给出了基本解题思路,具体解题时需要根据具体题目灵活运用。

一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一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一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应用题作为数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实际问题的背景和具体应用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应用题可以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一些解题技巧。

一、解题步骤1. 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

有时候,问题会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所以要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其中的关键点。

2. 分析问题: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计算或判断。

有时候需要对问题进行转化,将其转化为能够计算或解决的形式。

3. 计算或解决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计算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以使用物品、图形、图表等辅助工具,帮助自己理解和解决问题。

4. 检查答案:完成计算或解决问题后,要进行答案的检查。

可以重新阅读题目,确认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也可以通过反向计算或使用其他方法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二、解题技巧1. 弄清楚题目要求:在解题之前,要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有时候会有多个问题,需要逐个进行解答。

可以在题目旁边用箭头或其他符号标明每个问题的要求。

2. 分析问题中的数字和关系:学生可以将问题中的数字用图形、物品等具体的东西表示出来,帮助自己理解问题。

还可以通过画图、勾画关键信息等方式,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已学知识: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例如加法、减法、比较大小等。

要善于发现问题中的隐含关系和规律,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太多的数学知识,所以要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4. 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可以与同学、老师或家长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可以互相思考和启发,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 多做练习: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技巧需要多做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解题的能力和熟练度。

可以选择适当的难度和类型的应用题进行训练,逐步提高解题的水平。

三、总结一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确保未知数的设定合理,不会导致方 程无解或解不唯一。
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根据题目的描述,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将等量关系式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或方程,以便求解。
02 设未知数
直接设未知数
总结词
直接设立未知数是解决应用题的基础 步骤,有助于简化问题并明确解题方 向。
详细描述
直接设未知数是指在应用题中直接定 义未知的量,通常用字母表示。例如 ,在路程问题中,可以直接设速度为v ,时间t等。
总结词
详述解题步骤
VS
详细描述
列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包括方程的建立、 求解过程以及如何得出最终答案。这有助 于读者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对解进行解释和说明
总结词
阐述解的意义和实际背景
详细描述
对解进行解释和说明,包括解在实际问题中 的应用和意义。这有助于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并使答案更具实际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检验解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核对解是否满足题目的目标或任务,例如求解最大值、最 小值等。
检验解是否满足题目的特定要求,例如特定数值、特定关 系等。
06 作答
写出解的完整形式
总结词
明确解的形式
详细描述
在解答应用题时,需要将解的完整形式写出,包括未知数的具体数值和单位,确保答案 清晰明了。
写出解题过程
根据几何图形列出方程
分析几何图形中的已知条件和未 知量。
根据几何定理和性质,列出方程 表示图形的边长、角度等关系。
对方程进行整理,使其形式更简 单,便于求解。
04 解方程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将方程中相同或相似的项合并, 简化方程。
合并方法
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或相减,字 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应用题解题指南:步骤与技巧

应用题解题指南:步骤与技巧

应用题解题指南:步骤与技巧应用题解析指南主要涉及理解问题背景、提取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以及验证结果等步骤。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解析流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1. 理解问题背景●仔细阅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描述的所有细节。

注意题目中的单位、关键词(如“至少”、“不超过”等)以及可能存在的陷阱。

●明确目标:理解题目要求求解什么,是找出未知量、验证某个结论还是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2. 提取关键信息●标记重要信息:用下划线、圈或括号等方式标记出题目中的关键数据、条件或要求。

●转化为数学语言:将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方程、不等式或图形等数学语言。

例如,将“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转化为数学表达式v1=2v2。

3.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识别题型:判断题目属于哪种类型的应用题,如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比例问题、几何问题等。

●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根据题型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如方程、不等式、比例、函数、图形等。

●构建数学模型:利用已知条件和要求,构建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这可能需要设置未知数、列出方程或不等式、建立比例关系等。

4. 进行计算●代入数据:将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据代入到数学模型中。

●执行计算:按照数学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尽量避免冗长的计算过程。

●检查结果:在计算过程中和计算结束后,都要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5. 验证结果●代入验证:将计算结果代入原问题或数学模型中验证其正确性。

●逻辑检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逻辑和常识。

●单位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单位与题目要求的单位一致。

6. 写出解答过程●清晰明了:解答过程应该清晰明了,让人一看就懂。

●条理分明:按照解题步骤逐一写出解答过程,不要跳步或遗漏关键步骤。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语言。

7. 反思与总结●反思解题过程:回顾解题过程,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方法或思路。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一、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也就是理解题意。

要反复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题目中已知量,未知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时可以通过画简单的线段关系图,使数量关系更加简单明了。

3、确定运算顺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4、验算并写出答案。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X表示未知量。

2、找出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答应用题跟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列方程解答应用题,需要应用算术里学习的四则运算的相互关系,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因此算术解法是基础,而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它的发展。

区别:1、两种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表达方式不同。

列方程是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关系式中包括未知数X;算术解法则是用算术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计算过程不含未知数。

2、解题思路不同。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把未知量设为X,与其它已知量一起参加列式,而算术解法只能从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之间多层次分析思考,需要逆向思维。

3、解题步骤的不同(见解应用题的步骤)四、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思路1、综合法思路。

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条件,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题目中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2、分析法思路。

从所求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答最后结果所需要的条件,把其中一个(或2个)未知条件作为新问题,再寻找解决这个新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找条件在应用题中都是已知的为止。

其实在运用分析法的逆推过程中,就是把复杂的应用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应用题。

3、综合法解题思路和分析法解题思路是相反的,但在思考过程中,分析和综合的运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综合中有分析,交叉运用。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讲解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讲解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讲解数学应用题一直是学生们较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这类题目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析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并通过演示讲解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一、题目分析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之前,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

通常,这包括确定题目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及从题目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将问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标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问题,题目如下:某商店正在举办一次打折销售活动。

原价为100元的商品以8折出售,请计算售价以及节省的金额。

我们可以分析得知,题目需要我们计算出折后售价和节省的金额。

其中,原价为100元,折扣为8折。

有了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骤。

二、解题思路基于题目的分析,我们接下来需要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折扣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该公式如下:折后售价 = 原价 ×折扣节省金额 = 原价 - 折后售价三、解题步骤有了解题思路,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步骤开始解题了。

在数学应用题中,步骤的清晰和有序性对于正确解题非常重要。

下面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详细步骤:步骤一:将原价和折扣代入折扣计算公式中,计算出折后售价。

折后售价 = 100元 × 0.8 = 80元步骤二:将原价和折后售价代入节省金额公式中,计算出节省的金额。

节省金额 = 100元 - 80元 = 20元四、解题演示讲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演示讲解。

请注意,在实际解题中,我们需要将上述步骤进行运用,并结合具体数据进行计算。

假设题目是这样的:某学校购买了一批文具,总共花费了3000元。

校方计划以每套25元的价格出售给学生。

如果每套的成本为20元,请计算校方将有多少盈利。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题目分析。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容许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理解题意。

看到一道应用题,要反复默读,弄清已知条件和提出的主要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指题目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某班有男生27人,有女生22人,问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其数量关系是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

如果问,男生是女生的多少倍?则数量关系就是倍数比的关系。

在应用题中,有的题数量关系简单,很简单弄清,有的题则数量关系复杂,这就需要对已知条件中全部的数量进行综合分析,只有弄清数量关系,才能找到解题途径。

3.列式解答
依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4.验算并写出答案
检验解答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原题的题意是否相符,然后写出答案。

检验的方法:
(1)估算。

看一看计算的结果是否符合情理。

应用题来自生产、生活实际,数据一般都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果发觉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就要检查题目是不是做错了。

(2)代入。

把算出的结果当作已知条件,按照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代入运算,检查所得的结果是否与原题已知条件相符。

(3)另解。

验算时,如果能采纳另一种解法,可以比拟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情况。

如答案一致,就验证了解答正确。

上面说的应用题的解答步骤是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一般的解题思考过
程和计算过程。

在实际解答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这几个步骤不必都写出来,只要正确地列出算式,求出结果,写出答案就可以了。

三年级应用题解题步骤

三年级应用题解题步骤

三年级应用题解题步骤
三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读题: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目所描述的情况和问题。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家长或老师帮助解释题目背景。

2.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在读题之后,要找出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未知条件。

3.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如,如果问题是关于两个数量的大小比较,那么就需要分析哪个数量更大,或者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4.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分析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这可能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的数学运算。

5.计算: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6.检查答案:最后,要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例如,如果问题是关于购买物品的数量,那么结果应该是非负整数。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可以逐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同时,家长或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步骤来检查学生的解题过程,从而了解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详解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详解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详解标题:解应用题的五步法详解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解应用题的五步法,包括问题理解、制定计划、解决问题、检查答案和沟通解决方案。

通过以下内容,你将能够系统化地解决各种应用题,并对这五个步骤有更深入的理解。

引言:解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巧,也是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之一。

尽管每个应用题都有其独特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但存在一个通用的解题过程,即五步法。

本文将通过详细解释每个步骤,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解题方法。

第一步:问题理解在解决任何应用题之前,第一步是确切理解问题的要求。

这包括仔细阅读题目,理解给定的条件和所需的解决方案。

关键是确定问题中的关键词和概念,以便准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此外,也要清楚题目中所给的数据以及需要求解的未知数,并确保对它们有清晰的认识。

第二步:制定计划一旦你理解了问题,接下来是制定一个解决方案的计划。

这个步骤的关键是确定采用的数学方法和策略,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

在制定计划时,你可以考虑使用算术、代数、几何和概率等不同的数学领域的知识。

此外,也要思考可能遇到的障碍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

第三步:解决问题当你有了一个清晰的计划后,就可以开始解决问题。

这一步包括执行计划中的各个步骤,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技巧和方法来求解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数据、计算过程和使用适当的数学公式或等式。

确保在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推理和正确的操作,并记录下来以备检查和复查。

第四步:检查答案在解决问题之后,要对答案进行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这可以通过回顾解题过程,重新计算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来实现。

此外,还可以运用常识和直觉来评估答案,看是否与实际问题相符。

检查答案是验证解题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避免错误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

第五步:沟通解决方案最后一个步骤是将解决方案向他人沟通。

这可以通过书面报道、口头解释或图形展示等方式进行。

关键是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以便他人能够理解和重现你的解题思路。

第一章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第一章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第一章应用题的解题方法1.1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审题就是理解题意,弄清已知条件和提出的主要问题。

有的数据有用,有的数据没有用,这时更要认真审题。

2、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分析题目中已知数量、未知数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

3、画简单关系图通过画简单关系图,可以使思维更清晰,方法更准确。

4、列式解答依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5、验算并写出答案检验解答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题意是否相符,然后写出答案。

1.2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题方法一般归纳为:联想法、分析法、图解法、演示法、消元法、假设法、倒推法、列举法、对应法、替代法等。

1、联想法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结果为止,这就是联想法。

在运用联想法的过程中,把应用题的未知条件分解成可依次解答的几个简单应用题。

例1一个养鸡场第一季度运出肉鸡13600只,第二季度运出的肉鸡是第一季度的2倍,第三季度运出的比前两个季度的总数少800只,第三季度运出肉鸡多少只?例2工厂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

由于改进烧煤方法,每天可节省煤0.6吨,这样可以比原计划多烧多少天?练习题一1、明明有科技书3248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516本,两种书一共多少本?2、小英骑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2小时后因车出了故障,她又步行了5千米才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食品厂有面粉7285千克,平均每天可以加工925千克,加工了4天,还剩面粉多少千克?4、同学们做操,20人排一行,正好排18行;如果改为24一行,能排多少行?5、王师傅做了312个零件,如果再做38个就是李师傅做的2倍,李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6、运输队第一天运进原料38吨,第二天运进的原料是第一天的3倍,第三天运进原料比第一、二天运进的总数多20吨。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解应用题的五步法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许多学生在应用题上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解题。

本文将介绍解应用题的五步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第一步: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审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并理解其含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指确定所需求的未知量或答案,并将其标注于草稿纸上。

2.画图:通过画图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帮助我们找到问题中所给出的关键信息。

3.列出已知量:列出已知量有助于我们确定所需使用哪些公式和方法。

4.分析关系: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设变量设变量是指将未知量用一个字母或符号代替,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设变量的目的是将问题中的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方便我们进行数学运算。

在设变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未知量:未知量是我们需要求解的量,通常用x、y、z等字母或符号表示。

2.确定已知量:已知量是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常用a、b、c等字母或符号表示。

3.列出关系式:通过分析题目中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第三步:列方程列方程是指将设定好的变量代入所需使用的公式或方法中,并列出数学表达式。

通过列方程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求解。

在列方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公式:根据问题所涉及到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

2.代入变量:将设定好的变量代入所选用的公式或方法中,并写出数学表达式。

3.化简运算:对于复杂的表达式,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消去分母等方式进行化简运算。

第四步:解方程解方程是指对所列出来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求解,并得到未知量x、y、z 等值。

在解方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求解方法:根据所列出的数学表达式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数学应用题是数学学科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数学应用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概念。

下面将详细介绍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步骤,并给出解题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解题方法。

步骤一:理解问题解答数学应用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

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对题目进行分析和归类,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和条件。

理解问题时,需要明确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和概念,以及相应的公式和定理。

步骤二:列出已知和待求量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将题目中已知的信息和待求的量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符号或图表的形式进行呈现。

这有助于整理思路,明确解题的目标。

步骤三:确定解题思路根据已知和待求的量,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题目的特点,可以采用经验性方法、代数方法、几何方法、概率方法等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确定解题思路时,还需考虑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关键步骤。

步骤四: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和知识进行计算在确定了解题思路之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和知识进行计算。

这包括识别和应用适当的定理、公式、算法等,进行相关的数学运算和推理。

步骤五:检验解答是否符合题意在计算完成后,需要对解答进行检验,确保解答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可以通过代入原题、逆向思维、估算等方法进行检验。

若解答符合题意,则可以得出最终的结果;若不符合题意,则需要重新进行计算和分析,找出错误之处并进行修正。

步骤六:给出解答和答案的解释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除了得出具体的结果之外,还需要给出解答的解释和理由。

解答的解释应该清晰明了,可以使用文字、图表、公式等形式进行表达。

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和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解答的过程和结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解题步骤,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数学应用题为例进行解答:【示例题目】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原价1件商品200元,现在促销活动打八折出售。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一、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每道题目步骤要清楚,思路要清晰。

2.列出正确的式子,找准单位“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3.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尝试解答。

4.如果有单位不一是,必须先换算成单位一致的。

二、解题思路解应用题中怎样识别单位“1”和解决此类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一)怎样识别单位“1”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描述性概念也往往通过画图或一些词语来说明用“一个数”作单位来描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通常把这个“数”叫做单位“1”。

在我们的实际问题中常常遇到的是以“数量”与“部分”为分率的单位“1”。

也就是说:一个数=分率/部分数量,这里的“一个数”即是一个整体。

这整体在具体问题中就是单位“1”。

常见的分数的分母用1计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如部分与部分、分数与分数的比较;第二类是工作效率问题,它解决的是数量的变化率问题;第三类是在平均数问题中用来表示单位“1”的关键词有“一共”、“相当于”等。

(二)解决此类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具体问题中,分数的分母是单位“1”,那么分子是与分母相对应的数量。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求出具体的数量,再找出对应的分率。

根据分率=部分数量/单位“1”,求出百分率或分数。

例题:四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和思路)题目:四年级一班共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求这个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是多少?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列出正确的式子。

2.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所以可以设女生人数为3x,男生人数为2x,则可以列出方程:2x+3x=453.解方程得到女生人数为27人,男生人数为27×2/3=18人。

4.答:这个班级男生有18人,女生有27人。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设出女生人数为3x,男生人数为2x,列出方程。

再通过解方程得到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列方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方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方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求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阅读问题:首先,认真阅读问题,明确问题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目标是解题的关键。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中涉及的各个要素和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将问题所指示的问题设定为变量,并且为问题中可能的变化情况提供符号或代数表达式。

3.设定变量:确定问题中涉及的未知量,设定变量,并用一或多个字母来表示它们。

这些变量通常代表问题中需要求解的量。

4.建立方程:利用已知条件和问题所涉及的关系,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或多个方程。

方程是用来描述问题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等式。

5.解决方程:根据建立的方程,求解未知量。

利用方程的性质进行推导和变换,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可以使用方程求解的技巧,如因式分解、配方法、移项等。

利用逆运算或代入法,求解未知量。

6.检验答案:将求解得到的数值代回原方程中进行验证。

确保所求解的数值满足原问题中的所有条件和要求。

7.思考问题:思考解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性。

分析所得的解是否有实际意义,以及是否满足问题的实际要求。

8.提供答案:将最终的解答呈现出来。

根据问题要求,给出数值解、图解、解释或结论。

在应用题中,这些步骤通常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是建立方程的基础,而建立方程又需要理解问题和设定变量。

求解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但需要注意方程的求解过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通过检验答案和思考问题,可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解答。

总之,要解决应用题,必须从问题本身出发,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目标,将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通过建立方程、求解方程,并检验答案,最终得出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 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 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 析法)。在实际解题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 知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课前尝试
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 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 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
分析:
由零件和乙25天加工的零件同样多 甲每天比乙多加工6个,20天一共多加工 6×20=120(个)
这120个零件相当于乙25-20=5(天)加工 的个数:120 ÷ 5=24(个) 乙:24 × 25=600(个) 甲:600 × 2=1200(个)
❖ 5)检验: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 〈1〉可以按照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依次重 新检查列式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正确。
❖ 〈2〉也可以把得数当已知数,根据题里数 量关系,一步步计算,看得数是否符合原题 中的已知条件。
❖ 汇报: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 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 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原计划每天加工上衣 (900-350)÷(20-15)=110(件)
原计划加工:20 × 110=2200(件)
答:原计划加工上衣2200件。
完成举一反三4的第3题
例5 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 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100个, 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 。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一般应用题
解答下面应用题
❖ 一个服装厂平均每天做75套服装,已经做 了5天,一共做多少套?
5×75=375(套)
❖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服装,已经做了375 套,还剩多少套?
还剩660-375=285(套)
❖ 一个服装厂要做285套衣服,要在3天做完, 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平均每天做285÷3=95(套)
常见数量关系:
价钱问题 产量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行程问题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分析:
这批零件已知做了6天,完成了75×6=45(个), 提高工作效率后,又做了(2100-450)÷150=11(天)
共做了6+11=17(天) 原计划需要2100÷75=28(天)
28-17=11(天)
答:提前11天完成。
完成举一反三2的第3题
例3 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 ,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 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例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服装,已经做了 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在3天内完成, 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 (1)读题,摘录已知条件和问题。

前5天,每天做75套。
❖ 计划做660套

后3天,每天做?套。
(2)分析数量关系。 想:要求后3天平均每天做多少套,就要求
出后3天还要做多少套?要求后3天还要做多少 套,先要求出已做了多少套。
答:甲加工了1200个零件,乙加工了600个零件。
完成举一反三3的第2题
例4 服装厂要加工一批上衣,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件,照这样做了15天,就超过 原计划件数350件。原计划加工上衣多少件?
分析:
15天就比原计划多加工60×15=900(件)
900件中去掉这350件,剩下的件数就是原计划 (20-15)天中的工作量
分析: 实际做的比原计划多:4×100+100=500(个)
每天多加工了100-80=20(个)
原计划做:500 ÷ 20=25(天)
实际加工: 25 × 80+100=2100(个)
答:实际加工零件2100个。
完成举一反三5的第3题
2、小欣读一本书,他每天读12页,8天读了全书的一 半。此后他每天比原来多读4页。读完这本书一共用了 多少天?
例1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 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 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分析:
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6个班共选 16×6=96(人)
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那么,96人就相 当于原来(6-4)个班人人数
(16 × 6) ÷ (6—4)=48(人)
答:原来每班48人。
完成举一反三1的第3题
例2 光华机械厂加工2100个零件,计划平均每天加 工75个,6天后改进了技术,平均每天加工150个,这样 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 (3)小组讨论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出 分步算式后再列综合算式。
(4)交流:分步解:〈1〉已经做了多少套? 【75×5=375(套)】
〈2〉还剩多少套? 【660-375=285(套)】
〈3〉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285÷3=95(套)】
列综合算式:(660-75×5)÷3 =(660-37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