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理论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体验式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重视与青睐。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体验式教学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关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 走近教育学者的观点教育学者弗洛贝尔曾说过:“玩耍就是孩子们的工作”。
这一观点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参与和亲身实践的重视。
玩耍、亲身实践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体验式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而产生的。
2. 派珀的经验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家派普提出,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
他认为,学生需要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投入。
3. 应用型教育的兴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应用型教育的重要性。
应用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体验式教学正是应用型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表现。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走近教育学者的观点、派柏的经验教育理论以及应用型教育的兴起等。
这些理论都强调了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1. 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解决问题。
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找到答案。
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参与式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因此各种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要手段。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英语会话的情境,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体验教案: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体验教案: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课堂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多么枯燥乏味的体验,学习始终在学生心中占据着负面的地位。
然而,我们不禁想问: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人工形式,而教案则是教学准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体验教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实现课堂互动、创造性思考、信息获取和正面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对体验教案的一些体验和总结。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制定教案时,不要让教师的立场占据主导,而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尽可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的水平、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和应用水平等方面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体验。
例如,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两篇语文文章并写出文章的总体主题、看法、文学意义等方面的总结。
如何处理好情节问题和人物形象,如何深度挖掘文章的文学意义,如何用不同的视角解读文章,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避免发现不同主题的散乱书面作业,同时简化教师评分的工作量。
二、多元化教学形式,强化课堂互动体验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单调枯燥的、缺乏互动的,教师机械地讲解内容,而学生则是默默地听讲、做笔记和进行背诵。
然而,通过学生的互动体验,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数学思维游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答案、思考解决方案,以此来巩固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影、演讲和文学作品的素材,让学生了解英文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体验中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体验教案中,学生主要扮演的角色是自主学习者,他们需要想出学习策略、调整学习计划和进行自我评估等环节。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正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对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践案例探讨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和价值。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反思等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同,体验式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习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知识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被有效地理解和应用。
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则关注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和个人价值,主张培养“完整的人”。
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成长,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和实践,积极探索和发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体验式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以期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即通过实践中的体验和亲身参与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习得过程,而体验式教学正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学习是一种建构和重建知识的过程,而体验式教学正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来促进对知识的建构和认知过程。
体验式教学理论有其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
二、体验式教学的研究成果体验式教学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其研究成果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成果方面:研究表明,体验式教学对学生的认知成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获取知识,这种深度参与和积极体验往往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深入和持久。
一些研究显示,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也有所增加。
三、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策略1.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模拟演练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2.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教学中,可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倡导团队合作和交流互动:在教学中,可以倡导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互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实践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4.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情感态度:在教学中,可以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情感态度,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知识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态度。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视、听、说、做等感官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体验式教学因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效果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围绕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展开论述,探讨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背景与研究意义体验式教学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之上,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所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倡导通过直接接触事物、感知情境、实践实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体验式学习”这一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知识的灌输,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通过经验来学习思维。
这种教育理念对后来的体验式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它强调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感受,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践操作和体验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思考和参与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模式与方法策略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情境模拟、项目制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
情境模拟是一种用人工情境模拟真实环境的学习方式,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和探索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体验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体验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理论简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提出的体验学习理论是从学习者获得“经验”(experience)为出发点,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以学习者为中心,获得经验之后进入下一步即“反思”(reflection),这一步是学习者对已经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导致学习者会将过程中所得进行“理论化”(theorization),接着就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学以致用”、检验前面三个阶段所得的“行动”(action)阶段。
库伯认为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学习圈”,是任何学习过程都要遵循的客观规律。
正是因为这个规律,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形成的不同学生风格对学习效率影响非常关键,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2. 体验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2.1体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教学技术和手段来达到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训练其语言技能的目的。
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者在过程中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真正的符合学习规律的是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去参与,这样才能获得体验,才能体验到过程中的英语知识、技能。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更多机会去体验英语这门语言的知识和运用。
初中生的年龄处于刚进入青春期的阶段,正处于非常有活力、接受能力非常强的年龄段。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学习上以兴趣为主导,持久性相对欠缺,需要教师不断去监督和引导。
从体验这一方面来说,教师需要克服的就是尽可能地调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提供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给予学生深刻的语言体验,如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者网络,让学生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读英文报纸杂志;或者进行学生间互动性很强的合作式活动,如情境对话,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
除了生动的语言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如何让学生有不同以往的体验,语言学习中,练习表达是很重要的体验过程,如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运用图画,声音等能直接体验的媒介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当然过程可以更有趣:例如,教授形容词tall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可以用三个人的照片,林丹、孙杨和姚明,按照高矮顺序排列,一目了然,学生对于tall,taller,tallest就有了一个最直观、最快的体验,习得这个知识点也就事半功倍。
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参与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体验来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体验式教学的定义、优势,以及如何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参与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来感受和体验学习内容。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他们需要动脑筋、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体验式教学中,通常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意见,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
三、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1. 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活动,因此要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2.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时,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的支持者。
教师应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3. 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在体验式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
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体验式教学策略正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体验式教学策略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身的思维和认知基础上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亲身体验来构建知识结构。
体验式教学正是以此理念为指导,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2.体验学习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身体和情感投入来实现的。
学者杜威提出:“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
”体验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个体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投入来实现的,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学习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体验式教学正是致力于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教育理论体验式教学还受到情感教育理论的启发。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体验会对学习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和培养,通过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体验活动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1.教学情境创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和体验。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实验课、户外探究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教学建议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教学建议作者:叶燕斌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8期摘要:近些年来,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针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也不少。
有学者专门研究体验式教学发展趋势、实施策略;还有学者专门探究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建议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理论;教学建议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一)哲学基础体验式教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来源于Lakoff的体验哲学。
認知语言学家和哲学家Lakoff和Johnson在1999年出版的著作《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中提出体验哲学理论。
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
体验哲学强调个体经验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的体验须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条件,人类对语言的体验促进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柳超健,2015)。
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在哲学方面对体验都有深入的阐释。
他们认为体验是将主客体相联系的有效方式。
人类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加工形成语言(Lakoff, Johnson,1980)。
体验哲学强调语言是在人类自身与环境不断地互动体验中形成、发展与完善的。
这就为体验式教学的形成和建立打下坚实牢固的哲学基础。
由此可见,体验哲学和体验式教学是一脉相承的(李江骅,2014)。
(二)心理学基础马斯洛和罗杰斯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体验式教学的主要心理学基础。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人类自身潜能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体验。
因此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课堂活动是有效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理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体验式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课堂每项活动并乐于其中。
体验式教学实践心得
一、引言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体验式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魅力和显著效果。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谈谈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和心得。
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体验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现代教育理论: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
2. 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式教学认为,知识是在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知识。
3. 人本主义理论: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体验式教学实践过程1. 教学设计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设计。
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围绕目标展开。
(2)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3)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4)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和结果。
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探索: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体验式教学实践心得1. 学生参与度提高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主体。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经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精品文档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关于“体验式教学”20 世纪80 年代初,“体验式学习”理论由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由亲身体验开始,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进行反思,形成理论,并最终把理论所得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学习环境,是“体验式教学”所采取的重要手段。
“体验”从教育学的理论上来讲,是指人在学习或活动中根据亲身经历的,并能够从中获得的感受、认识。
“体验”包括实践体验和心理体验。
实践体验是指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之后,从中获得的感受和认识;心理体验是指人从心理上对从前亲身经历的事情重新进行体验。
那么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构建适宜的学习情境,安排合理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或通过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来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 模式特别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亲身去体验感知,从而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所学知识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只有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掌握。
这种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
”只有参与体验,才能学会。
这就是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差异。
二、《电工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一味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标准化学习,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强调已过去的知识和已发生的记忆,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学生的头脑成了只管往里面塞东西的储藏室,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谈不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来理解知识和概念。
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体验式教学的实际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与环境的互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概念。
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建立起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模式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情境模拟、问题探究、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
这些实践模式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
1. 情境模拟情境模拟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常见模式,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以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在学习英语口语时,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是体验式教学的另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和挑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动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数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以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常用模式,通过引入真实案例来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学习商业管理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经典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促进他们对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生动形式,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进行互动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学习历史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对话和交流,以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体验式教学研究内容
体验式教学研究内容
体验式教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基础:体验式教学理论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实践性。
2.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强调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设计: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5. 教学评价:体验式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研究内容涵盖了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关于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功能及使用原则
关于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功能及使用原则——“体验式教学实验与研究”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我们在进行实验与研究的过程中,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功能和使用原则,以期对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下面我们就简要总结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同行相互商讨、借鉴。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
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
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
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
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
课堂教学的实践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
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等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体验和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对应的技能和方法,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成为了当今教育理念中的热门话题。
一、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教育家库伯林(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的教育哲学,他认为体验是教育的关键性因素。
然而,直到20世纪,体验式教学才真正走入教育界,并得到相应的关注和研究。
在此期间,以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柯蒂斯·马里斯(Curtis Maris)为代表的理论家们开始探讨体验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本质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创造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实践中,体验式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协同发展,以及创建一种“学习者参与的环境”。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方法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和辅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的方式,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提供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或实践环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知识,达到学习目的。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1.实验法: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实验过程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经验。
2.角色扮演法:模拟真实场景,鼓励学生扮演角色并进行互动,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3.动手做法:让学生根据指导完成一定的手工制作或实验,以达到学习目的。
4.案例学习法:通过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知识和技能。
5.游戏化学习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体验式教学的优缺点体验式教学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试论体验教学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试论体验教学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2019-10-23摘要:“信息化教学”的课堂要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渗透现代教学理念。
⽂章以体验教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并设计了“信息化教学”的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
对“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有⼀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体验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设计为了培养师范⽣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西北师范⼤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全新的改⾰,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
教学资源从单⼀的⽂本教材充实为以⽂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络课程为资源的⽴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撑的技能体系与⽅法体系;教学⽅法从单⼀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的调研结果显⽰教改取得了⼀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没有教学经历,学⽣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法及其应⽤。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范性的特点。
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理解和应⽤?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开发的⽴体化教材资源使学⽣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达到促进学⽣⾃主发展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以下特点:间接性、计划性、指导性、群体性。
这种学习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很多的东西,从而迅速奠定一个人走入社会的经验基础。
但这种学习也有其严重的不足,即它的间接性。
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很多东西都不是直接的,都是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别人发现的知识。
那么,当学生学过这些知识之后,他们只是知道这些知识,却不太清楚它们是怎么来的,自己更没有亲自实践过,这样的知识就像是一幅画,虽然它和现实一模一样,但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体验过。
学生的学习不但要追求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要使他知道得到这些知识的过程,使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它们,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注意这些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
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更高层次,应当是学校对学生提出的更高目标。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有一些相关的实践研究,但这些研究中有很多都只是关于某一学科的,不够全面,而且在这些研究中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没有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把体验教学的理论付诸实践。
二、体验与体验教学1、有关体验关于什么是体验的问题,综合当前的一些文献资料,大致有以下几种提法:(1)受心理学情感理论的影响,视体验为情感,如裴娣娜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忘、要求的感受”;(2)借鉴瓦留克体验心理学的概念,把体验当作一种特殊的活动,如朱小蔓所说的主动体验过程;(3)受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将体验规定为意义的建构和价值的生成,如张华即持这种观点;(4)从教育活动的综合性出发,认为体验是多方面交织的复杂过程,如沈建认为: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
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
在综合和分析上面的几种提法后,李英从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提出了体验的含义: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
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
它包含三层意思:经历、情感、认识,把体验常用的这几种涵义融在了一起;涵盖两个方面:活动和结果,对二者做到了辩证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对哲学、心理学、美学有关成果的综合性吸收,使体验范畴更具包容性。
并认为体验有亲历性、个人性、缄默性三个基本特征。
2、体验教学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因此,可以将体验式教学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
3、体验式教学的特点(1)亲历性。
这是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体验式教学的另外两个特征皆由它派生。
亲历不同于亲身经历,它包括:①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比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行为的参与,包括主体扮演和不扮演客体的角色两种情况;②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也包括两种情况:对别人的移情性理解、对自身的回顾,反思。
体验式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张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
(2)个人性。
各个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其主体性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
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也完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亲历,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
然而个人性的体验又是可以分享的。
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
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经过交往和沟通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3)缄默性。
体验是主体的亲历,意味着在场,主体从体验中获得的丰富的内心感受,对不在场的另一主体而言,有些成分是可以言说的,有的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可称为所谓的“缄默性知识”。
如审美体验就是这种情形,主体在观赏和享受美时,伴随着紧张剧烈的内部活动、丰富的想象、热烈欢快的情感,产生的是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特殊的内心感受。
(4)寓教于乐。
体验式学习为寓教于乐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
寓教于乐中的“乐”字应包涵两层意义: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过程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
二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5)体验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师生之间“授一受”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只有教师的“独白”,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他的主要作用是讲授和传递书本知识,而学生则是缺乏知识的不成熟的人,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受体,主要任务是收下教师传过来的知识。
这种师生关系只是一种知识传递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其意义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传递知识,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条件和手段。
体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一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一受”关系。
在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
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恰当的帮助,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
体验教学强调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的根本点是怎样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式和体验式的学习,而不是教师怎样讲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是看教师讲没讲完,管没管住,而是看学生学没学会,以及怎样学的。
教师究竟怎样帮助为好,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与特长。
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
三、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教学模式赖以建立的基础和指导思想,反映了教学模式的内在特征。
理论依据在教学模式结构中既是独立的因素,又渗透或蕴涵在其他各个因素之中。
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1、杜威关于教学方面的理论杜威强调在课程教材中要突出儿童在亲身活动中获得知识的过程,要求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应适合社会的需要,并且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起来,使儿童充分了解社会,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顾及儿童的发展程度和不同儿童的特点与经验。
在教与学的方法方面,杜威反对传统学校把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讲和听的关系,断言凡是立足于直接传播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都是不足取的,认为只有采用活动教学才是改造传统教学方法的唯一途径。
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杜威批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教师的单纯灌输作用,主张在整个学校生活与教学过程中儿童必须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当他强调这个问题时,甚至声称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一切教学原则和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儿童旋转,教师只是儿童活动的协助者。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回路,即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
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情感回路中的信息是师生情绪、情感的变化。
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同时,在情意系统中情感对认知活动有多种独特的功能,包括动力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等,这些功能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行为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协调、平衡的作用,而认知系统的功能则承担着对知识的吸收、储存、同化、转化、评价的任务。
由此可见,两种系统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而体验式教学模式重视情意过程,认知过程的统一,以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亲自感知和领悟知识,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这就将教学中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情感回路中的信息结合并起来,并充分发挥情感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真正做到情知合一,共同发展。
2.现代学习观现代学习观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同时,现代学习观强调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有四个标准:第一,通过学习,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即想学;第二,通过学习,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即会学;第三,通过学习,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即学得好;第四,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即会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且,现在学习的许多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将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逐步过时,这就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有现代学习观,达到学会学习的标准。
而体验式教学模式非常重视这些要求,他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使学生想学,它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和发挥其主体性以使学生会学目学得好,它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以使学生会用。
可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以学会学习和掌握现代学习观为依据的。
3、.现代教学论随着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探讨和教学观念的逐渐改变,形成了现代教学论。
“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师生合作关系的形成,传统教学论中的‘教师中心沦’逐渐被现代教学论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所取代”。
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强调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创新。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重要思想。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客观的评述,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同时,“体验的自由性培养创造主体,体验的自主性培养自律主体,体验的情感性培养合作主体,体验的形象性培养审美主体,体验的行为性培养实践主体”,这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感知、领悟知识,井用实践来证实,又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情感、智能的统一。
体验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体验教学的实施途径1.创造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