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_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氨基葡萄糖月桂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氨基葡萄糖月桂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氨基葡萄糖月桂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范金石;张敏【摘要】氨基葡萄糖盐酸盐(GAH)与三乙胺在乙醇-水相中反应生成氨基葡萄糖(GA),再与月桂酸反应,合成了一种氨基葡萄糖为反离子的脂肪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氨基萄萄糖月桂酸盐(GAL).采用红外光谱和N元素含量分析对GAL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其表面性能.结果表明:25℃下,GAL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16×10-4 mol·L-1,临界胶束浓度所对应的表面张力为28.2mN·m-1;GAL具有一定的泡沫性能,并对液体石蜡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与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Tween 8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等助剂配伍良好,无分层现象.%One kind of aliphatic carboxylate surfactant glucosamine laurate (GAL) was prepared by lauric acid reacted with glucosamine (GA) which was prepared by 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 (GAH)and triethylamine. The structure of GAL was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ic (IR)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The surface activities of GAL were measured at 25℃: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3. 16 ×10-4 mol· L-1, surface tension(γCMC) 28. 2 mN·m-1. GAL possesses certain foamability, good e-mulsifying ability to liquid paraffin and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dodecyl dimethyl betaine (BS-12), Tween 80,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1631)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期刊名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4页(P599-602)【关键词】氨基葡萄糖月硅酸盐;脂肪羧酸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作者】范金石;张敏【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1表面活性剂在工业生产和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并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其中由天然或再生资源加工的、对人体亲和性好、易于生物降解、安全、低毒、无刺激的绿色表面活性剂已成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1-3]。

新型D-氨基葡萄糖席夫碱的合成

新型D-氨基葡萄糖席夫碱的合成

新型D-氨基葡萄糖席夫碱的合成李晶玉;刘蒲【摘要】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在甲醇中经氢氧化钠处理,再与苯甲醛(及其衍生物)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D-氨基葡萄糖席夫碱,其结构经UV, 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06(014)005【总页数】3页(P523-525)【关键词】氨基葡萄糖;苯甲醛;席夫碱;合成【作者】李晶玉;刘蒲【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5.63;O629.11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在抑菌、杀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药用效果[1~3]。

氨基葡萄糖是甲壳素的最终水解产物,能促进抗生素药物的注射功能,也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助剂,它对人体恶性肿瘤有特异性,而对正常细胞有轻微影响,可作为抗癌药物,此外还有抗炎性,可用于治疗关节炎。

所以以氨基葡萄糖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Irvine J C等[4]就在水相中合成了氨基葡萄糖与水杨醛的席夫碱,到2003年J.Costa Pessou 等[5]又在甲醇中合成了氨基葡萄糖水杨醛的席夫碱。

华中师范大学配位化学组[6,7]合成了水杨醛氨基葡萄糖席夫碱的锌(Ⅱ),钴(Ⅱ),铜(Ⅱ)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

而氨基葡萄糖与苯甲醛的衍生物反应形成的席夫碱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文参考文献[5]方法先在甲醇中用氧化钠处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再分别与苯甲醛、邻甲氧基苯甲醛、间硝基苯甲醛、间氯苯甲醛、胡椒醛或香草醛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D-氨基葡萄糖席夫碱(1a~1f, Scheme 1),其结构经UV, 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XT4A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JASCO V-570型紫外光谱仪;Bruker DPX2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DMSO-d6为溶剂,TMS为内标);Perkin-Elmer FT-IR 1730型红外分光光度仪(KBr压片);PE-2400Ⅱ型元素分析仪。

生物衍生材料的改性及医学应用进展

生物衍生材料的改性及医学应用进展

生物衍生材料的改性及医学应用进展生物衍生材料的改性与医学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生物衍生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降解且降解产物无毒副作用、炎性反应低等使其在医学里具有相当重要的使用价值,概述了透明质酸、甲壳素、壳聚糖、胶原的改性及其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物衍生材料改性医学应用一、生物衍生物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重要性生物材料是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诊断、修复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即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其作用药物不可替代。

生物材料能执行、增进或替换因疾病、损伤等失去的某种功能,而不能恢复缺陷部位。

天然生物材料如结构蛋和生物矿物等医用金属材料生物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生物衍生材料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1)良好的组织相容性;(2)适宜的三维立体结构;(3)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并降解成为对人体无害的小分子,可以通过代谢排出或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4)良好的细胞生长界面,细胞能在材料表面良好粘附和增殖;(5)满意的可塑性和机械强度。

由于生物衍生材料其组成类似于自然组织,或者有类似于细胞外基质等自然组织的构型和功能,因此,它在维持人体动态过程的修复和替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衍生材料的定义及应用概述生物衍生材料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生物组织形成的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再生材料。

生物衍生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降解且降解产物无毒 1 / 13副作用、炎性反应低、可诱导和促进组织结构再生和修复等特点。

生物衍生材料主要用于人工心瓣膜、血管修复体、皮肤掩膜、纤维蛋白制品、骨修复体、巩膜修复体、鼻种植体、血液系统、血浆增强剂和血液透析膜等。

对于因先天缺失、运动损伤、外伤、疾病等所致的组织损伤或缺损,组织工程技术已逐渐成为重要修复手段。

该技术将来还可能为目前尚无法治愈的疾病和组织变性提供解决方案,对人类健康具有深远影响。

目前,生物衍生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包括天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同种异体组织、胶原、壳聚糖、丝素蛋白、海藻酸盐等三、透明质酸的改性及医学应用研究进展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yaluronan,HA)又名透明酸或玻璃酸,是由β-D-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β-D-葡萄糖醛酸为结构单元的以β-1,3和β-1,4糖苷链交替连接而成的一种直链线型阴离子粘多糖,其分子量数量级为104~107。

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1.引言1.1 概述氨基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它是由葡萄糖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转化而来。

氨基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不仅是多糖和蛋白质的构成单位,还是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

在代谢过程中,氨基葡萄糖会经历一系列反应,产生一些重要的代谢产物。

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了解和研究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对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并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生理功能。

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对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望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本文还将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通过对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进行深入研究,将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奥秘和人类健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这也将促进医学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1. 引言:介绍氨基葡萄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当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引入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来引起读者的关注。

2. 正文:2.1 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要点1:详细介绍氨基葡萄糖在人体内代谢产生的具体物质和过程。

包括代谢途径、酶的参与、反应产物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关注氨基葡萄糖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2.2 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要点2:进一步探讨氨基葡萄糖代谢产物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可以结合近期研究成果,分析不同代谢通路的调控机制和关键因子,解释代谢产物的分子机理。

3. 结论:3.1 总结:概括氨基葡萄糖的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进展,强调相关发现的重要性和价值。

滴定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

滴定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

滴定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骆治琼【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滴定分析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的价值.方法:选择市面上8个不同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样品,采取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对于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回收率、精密度以及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实验方法进行保健食品中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测定在实验结果、回收率以及精密度方面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保健食品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回收率和精密度,并且能够实验自动化检测、操作简便,对于保健食品大批量检测具有着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9(045)007【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保健食品【作者】骆治琼【作者单位】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黔南 5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5.5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D-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对人体有及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可参与肝肾解毒,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炎护肝的作用,是保健品和合成抗生素的主要原料[1] 。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是由天然甲壳质提取的一种海洋生物制剂,可促进人体黏多糖的合成,提升机体关节滑液的黏性,止痛,有效改善关节软骨代谢和促进软骨再生的功效。

除此之外,还具备一定程度抑制骨髓毒性的作用。

进行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补充,可提升机体内分泌蛋白的N-糖基化作用,并对环细胞和干细胞的变异造成一定程度影响[2] 。

因此,对此类保健品进行质量控制十分必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滴定分析法与分光光度法在保健食品检测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随机选取市面上8种不同批准文号保健品进行实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市面上8种不同批准文号保健品进行实验研究,分别采取滴定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

JNK 抑制剂对D2 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人食管癌Eca2109 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影响

JNK 抑制剂对D2 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人食管癌Eca2109 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影响
nase; cell2cycle arrest
D 2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作 用 ,而对人体正常细胞毒性很小 ,因而有极大的潜在 临床应用价值 [ 1 ] 。 22( 32羧基 212丙酰氨基 ) 222脱氧 2 D 2葡萄糖 [ 22( 32carboxy212oxop ropyl) am ino222deoxy2 D 2Glucose, COPADG ]是一种含羧基侧链的 D 2氨基葡 萄糖衍生物 ,能够显著诱导人食管癌 Eca2109细胞 、 人肝细胞癌 HepG2 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 SW 1116细 胞凋亡 [ 2 - 4 ] ,但诱导细胞凋亡的内在机制仍不甚明 了 。C2JUN 氨基末端激酶 ( C2JUN NH22term inal ki2 nase, JNK) 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 itogen activated p rotein kinase, MAPK)家族成员之一 。研 究表明 , JNK通路的激活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 5 ] 。 本研究从体外细胞学实验的角度来研究 COPADG 抗人食管癌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
Q IANG Zhan2rong2 , WU J ing1, 23 , YANG Guo2dong2 , L I Juan2 , ZHOU Yong2ning2 , WAN G A i2qing3 , XU E Q un2ji3
( 11Dep 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N inth Clinic Medcine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Shijitan Hosp ital, Beijing 100038; 21Dep 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Hosp 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3.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 ical and Physics,

氨基糖及其衍生物

氨基糖及其衍生物

氨基糖及其衍生物的性质来源及应用-----氨基糖衍生物以氨基糖类抗生素为例摘要: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化合物,氨基糖就是这些多经基天然产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氨基糖作为生物活性物质或其组成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许多多糖、糖脂、糖蛋白、脂多糖中均有氨基糖. 自1944年链霉素问世以后,有关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筛选、作用机理、生理学特性、结构改造和临床应用引起医药界的兴趣。

氨基糖类抗生素是广谱强效抗生素。

关键词:氨基糖氨基糖衍生物氨基葡萄糖抗生素氨基葡萄糖衍生物1.氨基糖类化合物简介[1]-[8]氨基糖是一类糖中的一个羟基被取代的醛糖或酮糖,被取代的位置是除了端基碳的其他任何一个碳。

2—氨基-2-脱氧-D-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图1)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特别是在几丁质多糖中,以它的乙酰基衍生物(图2)存在,另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2—氨基—2—脱氧的糖。

2—氨基-2-脱氧-D-半乳糖(图3)也大量存在,因为它是皮质素、硫酸软骨素、动物组织和软骨中的多糖的组成单元,由于这些聚合物难以精制,由这些多糖得到的糖很难分离。

与其葡萄糖的类似物不同,氨基半乳糖价格昂贵。

氨基在C-3、C—4、C-5或C-6的氨基糖也已被发现。

例如,唾液酸是5—氨基-5-脱氧的九糖的衍生物,通常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动物来源的黏多糖中。

几个在临床上重要的抗生素,如链霉素、赤霉素、庆大霉素(gentamlcm,图4),都含有至少一个的氨基糖,而野尻霉素(nojirimycin,图5)本身及其硫酸酯(图6)都有抗生素的活性。

1.1氨基糖的合成1.1.1取代反应在单糖衍生物的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是离去基团的取代,所用的亲核试剂为含有氮的试剂,如叠氮离子,肼或氨。

如果需要,可将产物转化为含游离氨基的糖。

叠氮基能用多种方法还原为氨基糖,如用氢化锂铝、硼氢化钠、催化氢化、磷化氢、低价金属离子、硫化氢、硫醇以及Sn2+-S的络合物。

D-氨基葡萄糖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合成

D-氨基葡萄糖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合成

OH OH H
NH3Cl
D- 氨基葡萄糖
D-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CH2OH O H H H OH HO OH OH H H
CH2OH O H S OH OH OH O NH2
D- 氨基葡萄糖硫酸盐
O H H OH H
少量热水洗涤滤渣 , 合并滤液 , 滤液为无色或淡黄色 . 然后滤液真空浓缩 至原体积的 10-15%, 冷却 , 静置数小时 , 滤取结晶 , 用 95% 乙醇洗涤 , 干 燥得淡黄色晶体 . 将前步烘干的结晶称重 , 按此重的 1.3 倍量加入水 . 并 加热至 80-90℃充分溶解 , 再趁热加入 95% 乙醇 , 边加边搅拌 , 加乙醇量 (V) 为加水量的 5 倍 . 然后冷却静置 4-6h 进行重结晶 . 滤取晶体 , 干燥得淡 黄色晶体。 3.2.6 结果 以甲壳素制备 GS, 具体生产流程为 : 甲壳素→硫酸溶解→冷却静置结 晶→抽滤→粗产品→加热水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抽滤→滤液真空浓缩 →冷却静置结晶→乙醇洗涤结晶→晶体烘干→乙醇重结晶→抽滤→晶体烘 干→成品 (GS)[6]。 3.3 虾蟹壳制备 D-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D-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 GAH) 3.3.1 材料 (下转第 11 页)
Overview of science
■ 倪冉熹 詹豪强
摘要:介绍了 D- 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D- 氨基葡萄糖 的性质及现阶段已知的相关合成方法, 现阶段常用方法是从虾蟹壳中提取。 关键词:D- 氨基葡萄糖;化学结构;性质;合成 The chemical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synthesis of Glucosamine The Chinese Western Normal University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chong 637000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D glucosamine and their derivatives, the nature of the D-glucosamine and known related synthesis methods at present stage, most of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is extracted from crab shell shrimp. Key words : Glucosamine, chemical structure, properties, synthesis. D- 氨基葡萄糖 (Glucosamine,GlcN,2-amino-2-deoxy-D-glucose) 又 称氨基葡糖或葡糖胺,是粘多糖和几丁质的组成成分,GlcN 广泛分布于 细菌,酵母,丝状真菌,植物和动物体内。在人体中,它不只是单纯作为 一种能量的来源 , 而是构成身体组织结构的成分,不仅如此,GlcN 还是结 缔组织和胃肠道黏膜中糖蛋白的天然成分,如指甲,肌腱,皮肤,眼睛, 骨骼,韧带,心脏瓣膜等形成均与它有关。是一种人们广泛使用的营养 品 , 它对关节炎 , 特别是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保健功能,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是目前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给人们健康生活质 量带来了巨大危害,GlcN 具有人体关节软骨再生和润滑的作用 [1]。因此, 研究其化学结构和性质是有意义的,同时研究其合成方法对人类健康具有 重大意义。 1 GlcN 的化学结构 GlcN 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工业提取的氨糖 分为 D- 氨基葡萄糖硫酸盐,D-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高纯硫酸氨糖,结 构如下:

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与氨糖

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与氨糖

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与氨糖1.引言1.1 概述概述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与氨糖是两种常见的生化物质,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是一种硫酸盐化合物,它由氨基葡萄糖分子与硫酸分子结合而成。

而氨糖是一种氨基糖,它有着和氨基葡萄糖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它不含有硫酸基团。

这两种化合物在许多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在生物体内主要存在于软骨、结缔组织和粘液中,对于维持正常的软骨和结缔组织功能至关重要。

它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如细胞信号传导、炎症反应、免疫系统调节等。

此外,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还具有抗凝血和抗炎作用,常被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疾病。

与之相对应,氨糖在生物体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葡萄糖的衍生物,具有和葡萄糖类似的生化性质,但由于缺乏硫酸基团,其作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氨糖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许多组织和器官中,尤其是在软骨、关节液和眼角膜等组织中含量较高。

它对维持软骨和关节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参与了软骨合成和修复过程。

此外,氨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与氨糖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旨在增进人们对这两种化合物的了解,并对其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同时,本文还将对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与氨糖,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同时,对于这两种化合物的应用前景的探索,也将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加强对这些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从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的介绍开始,逐步展开对这两种物质的深入探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天然型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生理功效及市场前景

天然型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生理功效及市场前景

天然型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生理功效及市场前景王春茹;郭晓风;单胜艳【摘要】天然型N-乙酰-D-氨基葡萄糖(N-Acetyl-D-Glucosamine,简称GlcNAc 或NAG)是生物细胞内许多重要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生物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能改善皮肤的保水性和弹性,预防和缓解皮肤粗糙,具有抑制细纹生成等作用;天然型N-乙酰-D-氨基葡萄糖也是软骨的组成成分之一,具有保护软骨及韧带等软组织,提升骨骼润滑等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癌细胞或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对癌症和恶性肿瘤起到抑制和治疗作用;能治疗各种炎症,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作为合成双歧因子的重要前体,能够促进双岐乳杆菌的生长繁殖,起到调节肠道的作用.【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4(035)002【总页数】4页(P131-134)【关键词】天然型N-乙酰-D-氨基葡萄糖;GlcNAc;保水性;软骨成分;免疫功能【作者】王春茹;郭晓风;单胜艳【作者单位】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N-乙酰-D-氨基葡萄糖是构成昆虫和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中的甲壳素成分的最小组成单位,也是生物细胞内许多重要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

它是由葡萄糖分子内2位上的OH基被乙酰氨基取代后生成的一种氨基单糖。

在化学上、可以通过乙酰化氨基葡萄糖分子内2位上的氨基而容易合成,该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天然型N-乙酰-D-氨基葡萄糖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水解甲壳类动物(如蟹和虾)的外壳后再经精制工程而取得。

1 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制造方法目前国内关于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化学合成方法。

该方法是先将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在浓酸浓碱交替处理的条件下去除其所含的碳酸钙和蛋白质,使其生成甲壳素,然后再把甲壳素用浓盐酸分解,得到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之后在甲醇等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乙酰基作用生成N-乙酰-D-氨基葡萄糖,因此属于化学合成法,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D-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D-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收 稿 日期 :0 60 .2 2 0 —82
维普资讯
第2 期
袁春桃等 : - I 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金属配合物 的研究进展 ) Z (I V 1其结构如 cat 所示 。 n 1) G 1 , hr 5
1 9

哮肇H
h r c a t4
构 进行 了研 究 。结 果表 明 , 同金 属 离 子 与 I 氨 基 不 ) - 葡 萄糖盐 酸盐 的配位 方 式 不 同 , C S 与 其 具 有 而 HO4
3及其与 C ( 形成的水溶性稳定 的配合物 。 ) u Ⅱ)
基 金项 目: 湖南省 教育厅基金资助项 目(4 2 8 0C 0) 作者简介 : 袁春 ̄ (9 4)女 , 17 一 , 硕士 , 师 , 讲 主要从事糖化学 的研究 , 联系方式 : . i c u n 13 cr; e:7 28 9 8 1 E ma :t a@ 6 .o T l0 3 2 1 1 l y n
特 殊 的配位 方 式 ( 合物 2 , 结 构如 cat 。 化 )其 hr 2


A \
・8 O H2
存在于动、 植物体 内。因此 , 2 年来 , - 近 0 I 氨基葡萄 ) 糖及其衍生物金属配合物这一研究领域 , 引了众 吸 多的学者从事研究并取得 了不错的进展。本文对此 做 一简 要 概述 。
融 图
D 氨基 葡 萄 糖 及 其 衍 生 物 金 属 配 合 物 的研 究 进 展 一
袁春桃 , 成奋 民 , 郭振 楚
( 湖南科技大学化 学系 , 湖南 湘潭 410 ) 12 1

要: 综述 了近年来 I- ) 氨基葡 萄糖 及其 衍生物金 属配 合物的最新进展 , 对一些配合物的结构进行 了介 绍 , 并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

( i , S 培 养液 中 , Sg U A) ma 培养 箱含 5 C 23 ℃ 、 % O 、7 完 全湿 度 , 2—3d传 代 , 形 态 良好 的 指 数 生 长 期 取
E a19细胞 用 于实 验 。 c一0 1 1 2 药物 .. C P D 中 国科学 院兰州 物 理化 学 O A G(
吴 静 , 国栋 , 杨 路 红 强 占荣 周永 宁 王爱 勤 薛群 基 , , , ,
70 0 ; 3 0 0 70 0 4 川北 医学院附属 医院消化科 , 30 0;. 四川 南充 6 70 3 00) (. 1 北京世 纪坛 医院 , 北京大学第九临床 医学院消化科 , 北京 10 3 ;. 00 82 兰州大学第一 医院消化科 , 肃 兰州 甘 3 中国科 学院兰州物理 化 学研 究所 , . 甘肃 兰州
凋亡 , 提高 E a19细胞 内 R S水平 , c. 0 O 并降低线粒体膜 电位 。 实验结果提示 C P DG提高 R S 降低 E a19细胞线粒 体 OA O, c- 0
膜 电位启 动细胞 凋亡通路促使 E a19细胞 凋亡 , c.0 并且线 粒

体膜 电位的下 降是通过提高 R S实现 的。 O
( 2×1 孔 ,0 .培 养 液/ ) , C P D 0/ 2 0 p 1 孔 中 按 O A G浓
度不 同分 为 3组 , 组 设 4个 复孔 , 组 终 浓 度 为 每 各 00 ,.300 m l・L 及 空 白对 照组 , 复 4 .200 ,. m o 4 重 次 。② C P D O A G分 别 作 用 2 0 h后 加 入 2 M1 0 T r ( L ) 3 ℃ 孵 育 4 h后 弃 去 上 清 , D O 5g・ ,7 加 MS 10 l微量 振 荡仪 振荡 1 i 0 , 0mn至结 晶完全 溶解 , 扫 描 分光 酶标 仪读 取 A 9 ( 值 即反 映活 E a19细 4o 该 c一0 胞 数量 ) 计算 各 浓 度 C P D 并 O A G对 E a19细 胞 的 c一0

氨基葡萄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氨基葡萄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骨性 关节 炎 (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 O A) 是一 种 以关节 软 骨 的变性 、 进 行性 损 害 以及 骨 质 增生 为 特 征 的慢 性 关节紊乱综合征。 随着人 口老龄化的加剧 , O A的发 病率 也 呈 上升 趋 势 。根 据 流行 病 学 调查 研 究 显示 , 在 我 国超 过 6 5周 岁 的 人 群 中 , O A发 病 率 男 性 为
6 0 %, 而女性 高 达 7 0 %[ 1 】 。 氨 基 葡萄 糖 是一 种 氨 基单 糖 , 它 主要存 在 于机
体的关节软骨中, 是关节软骨基质合成蛋 白聚糖必 需的重要 物质 , 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骨关节 , 在一 定程度上阻断骨性关 节炎 的病理发展过程 , 从 而起 到 了抗 炎 、 缓 解 骨 性 关 节 炎 的疼 痛 症 状 、 改 善 关 节 功能, 以及阻止骨性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功能囱 。本文 即针对氨基葡萄糖的药理作用机制 、 临床有效性及 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 1 氨 基葡 萄 糖药 理作 用机 制 氨基 葡萄糖在体外 以硫酸盐或盐酸盐 的形式 存在 , 进人人体后在 胃内转化成游离的氨基葡萄糖 而被 身体 利 用 。 1 . 1 刺激软骨细胞合成多聚体糖蛋 白 氨 基葡萄 糖是存在于关节软骨中的一种氨基单糖的衍生物 , 是软骨基质 中合成蛋 白聚糖必需 的物质 , 蛋 白聚糖 可使关节软骨具有抗冲击力的能力。氨基单糖可以 刺 激软 骨 细 胞产 生 具 有 正常 结 构 的糖 蛋 白 , 提 高关 节软骨 的 自身修复能力 , 抑制某些损伤关节软骨的 酶类 , 降低糖皮质激素及非 甾体抗炎药物对软骨细 胞 的损 伤 [ 3 ] 。它 属 于关 节软 骨 的保 护 剂, 不 仅能 延 缓 骨 关节 炎 的发展 , 而且 还 能修 复软 骨组 织嗍 。 1 . 2 抗炎 作用 近几 年 的研 究 显示 , 骨性 关节 炎 的 发病与氧化性应激损伤有密切关系。当软骨细胞受 到氧化应激损伤时 , 会产生 大量的氧 自由基 , 能够 抑制软骨基质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糖和胶原 的合成 , 并且加速软 骨基质 的降解 , 最终导致 了软骨损伤[ 5 1 。有关实验研 究表明 , 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及血清 中白细胞介 素( I L ) 一 1 B水平较正常人群高, 脂质过氧化物( M D A ) 水平升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 水平下降圈 。在动物

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组成的无分支二元多聚糖

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组成的无分支二元多聚糖

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组成的无分支二元多聚糖1.引言1.1 概述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是两种常见的多聚糖单体,它们由多个重复单元组成。

n-乙酰-d-氨基葡萄糖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的化合物,而d-氨基葡萄糖则是构成生物体内各种重要分子的基本单元之一。

这两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其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针对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的特性展开探讨,并重点关注它们的组成特性以及无分支二元多聚糖的应用前景。

在研究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特性时,我们将探讨其化学结构、物理性质以及与其他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其在制药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如合成药物的原料、抗菌剂以及药物输送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如添加剂、增稠剂和保湿剂等。

另一方面,我们将对d-氨基葡萄糖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

我们将介绍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并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如骨骼和关节的组成成分、细胞信号传导以及抗病毒作用等。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如抗癌药物和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方面。

最后,本文将总结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的组成特性,并展望无分支二元多聚糖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我们将分析其优势和潜在的挑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的特性及其组成特性。

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其潜力,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长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和阐述:1. 引言:首先,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的特性、结构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1期化 学 研 究Vol .18 No .12007年3月CHE M I CAL RESE ARCH Mar .2007D 2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赵永德1,王晓焕1,2(1.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收稿日期:2006-12-01.作者简介:赵永德(1959-),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E Οmail:wxh0377@.摘 要:D 2氨基葡萄糖作为甲壳素的最终降解产物参与构造人体组织和细胞膜,是蛋白多糖大分子合成的中间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分子内有多个反应中心(4个2OH 和1个2NH 2),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后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作者综述了D 2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关键词:D 2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生物活性;医药;综述中图分类号:O 6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11(2007)01-0108-04Recent Progress i n Study of D 2Glucos am i n e Der i vati vesZHAO Yong 2de 1,WANG Xiao 2huan 1,2(1.Institute of Che m istry,Henan Acade m y of Sciences,Zhengzhou 450002,Henan,China;2.College of Che m istry and Che m ical Engineering,Henan U niversity,Kaifeng 475001,Henan,China )Abstract:A s chitin’s final degradati on p r oduct,and as part of human tissue and cell me mbrane compo 2nent,D 2glucosa m ine is the inter mediate in the synthesis of p r oteoglycans .It has l ots of bi ol ogical ac 2tivity .There are several reacti on centers (f our hydr oxyls and one a m ido )in the molecule,and afterche m ical modificati on,D 2glucosa m ine derivatives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bi ol ogy and medi 2cine .The recent p r ogress in study of D 2glucosa m ine derivatives is revie wed .Keywords:D 2glucosa m ine;derivative;bi ol ogical activity;medicine;revie w D 2氨基葡萄糖作为甲壳素的最终降解产物,不仅具有治疗关节炎、消炎、刺激蛋白多糖的合成等活性,而且可以活化NK 、LAK 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参与构造人体组织和细胞膜,是蛋白多糖大分子合成的中间物质.由于此类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因此在医药、生物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D 2氨基葡萄糖分子内有多个反应中心(4个2OH,1个2NH 2),故可制备成种类繁多的相关衍生物,并广泛应用于寡糖、多糖的生物、化学合成.自1898年首次报道N 2乙酰氨基222脱氧2D 2葡萄糖以来,国外迅速开展了其相关衍生物的合成、性质和生理活性、生物功能的研究,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但迄今为止国内相关研究工作报道并不多.为此,作者就国内外D 2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并对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1 D 2氨基葡萄糖盐类衍生物D 2氨基葡萄糖盐类衍生物主要是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硫酸盐.D 2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是一种海洋生物制剂,具有参与肝肾解毒、抗炎、护肝、抗菌以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症和胃溃疡等疾病的作用[1],难以用化学方法合成,通常通过甲壳素/壳聚糖经水解为单糖而制得.而硫酸氨基葡萄糖则是目前国际上治疗和预防骨性关节炎的药物,国内已从意大利进口,中文商品名为维骨力.2 D 2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自从1969年Ros onberg 发现铂氨配合物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氨的替代物以减小其毒性. 第1期赵永德等:D2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109 D2氨基葡萄糖是高等动物糖蛋白链上一个重要的单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而对人体正常细胞毒性很小[2],将其引入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结构中,可望获得抗癌活性好而毒性小的药物.1988年B itha等[3]合成了氨基葡萄糖与金属铂的配位化合物,此类由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的配合物在抗癌药物及食品与功能性材料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近年来,叶勇等[4]对N2β2萘酚醛2D2氨基葡萄糖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较多,并对其与DNA作用的光谱学作了深入研究.3 D2氨基葡萄糖的酰化衍生物D2氨基葡萄糖的酰化衍生物是指以氨基葡萄糖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采用不同酰化试剂对其进行修饰而得到的衍生物.N2乙酰氨基222脱氧2D2葡萄糖是D2氨基葡萄糖研究最早的衍生物,是生物细胞内许多重要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具有较高甜度的特殊单糖,具有还原性,亦是合成双歧因子的重要前体,在生物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临床上是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亦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及婴幼儿食品添加剂,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文献报道的N2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合成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W hite改进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2乙酸银2无水甲醇2乙酸酐法[5].(2)Rose man等人[6]用DOW EX21树脂对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脱盐酸,然后与乙酸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3)由甲壳素经浓盐酸温和水解并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7].(4)采用有机碱脱除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盐酸,然后进行酰化反应[8],该方法产率较高且后处理过程简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22乙酰氨基2D2葡萄糖23,4,62三乙酸酯是合成类脂A(L i p id A)结构类似物的重要中间体,它的合成一般是通过22乙酰氨基2D2葡萄糖21,3,4,62四乙酸酯的区域选择性脱去一个乙酰基得到[9-11].赵先英等[12]以三乙胺为碱,先合成22乙酰氨基2D2葡萄糖21,3,4,62四乙酸酯,然后向其乙腈溶液中通氨气选择性去乙酰化得到目标产物.郭瑞霞等[13]则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在乙酸酐和浓硫酸的作用下合成1,3,4,62四乙酰基氨基葡萄糖硫酸盐,然后使其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钡的作用下进行乙酰基转移反应,合成22乙酰氨基2 3,4,62三乙酰葡萄糖.1,3,4,62四2O2乙酰基2D2氨基葡萄糖分子中有游离的氨基而活泼的羟基全部被保护,这就有利于氨基葡萄糖上氨基的选择性反应.它是合成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14-16].其合成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将糖上的羟基和氨基用乙酸酐同时进行保护,然后利用试剂选择性地脱去氨基上的乙酰基;另一类是先将氨基保护起来,在保护其余羟基的基础上脱去氨基上的保护基团,如邻苯二甲酸酐法[17]、二乙基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法[18]、对甲氧基苯甲醛法[19]以及苯甲醛法等.22氨基21,2,3,4,62O2五乙酰葡萄糖的合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目前多采用有机碱一步合成法.另外,乔岩等还采用有机碱2酸酐体系合成了N2己酰氨基葡萄糖[20],并合成了22(32羧基212丙酰氨基)2 22脱氧2D2葡萄糖[21],Jones等[22]还制备出了D2氨基葡萄糖的高级脂肪酸类衍生物.4 D2氨基葡萄糖的氨基酸类衍生物Doherty等[23]利用氨基酸的苯甲氧甲酰基衍生物在吡啶中与1,3,4,62四乙酰基2D2氨基葡萄糖作用,然后再经过脱乙酰作用以及氢解作用合成了D2氨基葡萄糖的氨基酸衍生物.其反应历程见图1.图1 D2氨基葡萄糖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路线Fig.1 Synthesis r oute f or D2glucosa m ine2am ino acid derivatives目前国内关于D2氨基葡萄糖氨基酸类衍生物的合成未见报道.110 化 学 研 究2007年5 D 2氨基葡萄糖磷酸酯糖基磷酸酯是一类比较重要的糖类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糖基磷酸酯类化合物特别是葡萄糖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早有报道.研究表明,磷酸酯类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和免疫调节剂等生物活性.在糖基上引入磷酸根,使一些本无活性的糖类化合物具有了活性,并能提高某些多糖、寡糖的生物活性.22氨基222脱氧2D 2葡萄糖262磷酸酯是一些重要多糖的组成成分,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24].早期是用ATP 酶对氨基葡萄糖进行磷酰化来制备D 2氨基葡萄糖262磷酸酯.Maley 等人[25]后来用化学方法合成了D 2氨基葡萄糖262磷酸酯和N 2乙酰基2D 2氨基葡萄糖262磷酸酯.在此基础上,他们[26]又用化学方法合成了D 2氨基葡萄糖212磷酸酯和N 2乙酰基2D 2氨基葡萄糖212磷酸酯.其合成路线见图2.图2 α2D 2氨基葡萄糖212磷酸酯和N 2乙酰基2α2D 2氨基葡萄糖212磷酸酯的合成Fig .2 Sche me f or synthesis of α2D 22glucosa m ine 212phos phate and N 2acetyl 2α2D 2glucosa m ino 212phos phateN 2乙酰基2D 2氨基葡萄糖212磷酸酯参与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是N 2键连糖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这种糖蛋白能够识别细胞2细胞或细胞2病原体,并且可以应用到新近兴起的动力学糖基化过程研究.鉴于此,Caser o 等[27]采用化学方法合成了N 2乙酰基2D 2氨基葡萄糖212磷酸酯的类似物.另外,Plante等[28]曾利用糖基磷酸酯来形成β2氨基葡萄糖和β2甘露糖键,清华大学赵玉芬院士等人[29]曾用硅烷化的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与包含多种官能团的硅烷化胺反应合成了化学选择性的氨基磷酸酯.6 其它类型的衍生物氨基葡萄糖分子中的2NH 2和2OH 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在2NH 2上可直接引入基团,也可在2NH 2引入基团的基础上再引入其他活性分子.罗宣干等[30]以α2氨基酸作为连接,将52氟脲嘧啶衍生物与D 2氨基葡萄糖相接,合成了4种52氟脲嘧啶衍生物.利用季铵盐正电荷与软骨蛋白多糖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可以将含有季铵盐基团的化合物作为抗风湿药物的靶向载体.为此,李英霞等[31]合成了N 2吡啶乙酰基2β2D 2葡萄糖胺.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癌、杀菌、补铁等诸多医疗作用,但因其毒性偏高,在医药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刘丽荣等[32]将其进行二乙酰化,然后与氨基葡萄糖和甲醛进行Mannich 反应合成了葡糖胺丙酰二茂铁,以期降低二茂铁的毒性,增强其水溶性、免疫力和修复细胞的能力.近年来,以N 2乙酰氨基葡萄糖为糖基受体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合成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糖基化合物被合成出来[33].小结:D 2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都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对D 2氨基葡萄糖进行化学修饰后应用在抗风湿、消炎以及皮肤病的治疗中,或作为免疫调节剂、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等都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曹根庭.盐酸氨基葡萄糖的研制[J ].化学世界,1998,39(5):250-253.[2]Kobayashi S,Fukuda T,Yuki m asa H,et al .Synthesis and the adjuvant and tu mor 2supp ressive activities of quinonyl mura myldi pep tides[J ].B ull Che m Soc Jpn,1984,57(11):3182-3196.[3]B itha P,Child R G,H lavka J J,et al .Sturcture characterizati on on t w o (dia m ine )(1,12cycl obutane 2dicarboxylat o )p latinu m (Ⅱ)anticancer drugs [J ].Inorg Chi m A cta,1988,151(2):89-93.第1期赵永德等:D2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111 [4]叶勇,胡继明,曾云鹗.N2β2萘酚醛2D2氨基葡萄糖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谱学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0,16(6):951-958.[5]W hite T.Studies in the am ino2sugars.PartⅡ.The acti on of dilute alkali s oluti on on N2acylglucosa m ines[J].J Che m Soc,1940,12:428-437.[6]Rose man S,Ludowieg J.N2Acetylati on of the hexosa m ines[J].J Am Che m Soc,1954,76(1):301-302.[7]Copom B,Foster R L.The p reparati on of chitin oligosaccharides[J].J Che m Soc,1970(C):1654-1659.[8]乔岩,王爱勤.N2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方法的改进[J].化学试剂,2002,24(3):162-190.[9]I daho T,Taka mura H.A facile p r oducer f or regi oselective12O2deacylati on of fully acylated sugars with s odiu m methoxide[J].Carbohy Res,1986,156:241-246.[10]W atanane K,It oh K.A comparis on of bis(tributyltin)oxide,potassiu m cyanide and potassiu m hydr oxide as reagents f or the regi2oselective12O2deacetylati on of fully acetylated sugars[J].Carbohydr Res,1986,154:165-176.[11]Ravindranathan Kartha K P,Robert A.A versatile reagent in carbohydrate che m istry I V.Per2O2acetylati on,regi oselective acyla2ti on and acet olysis[J].Tetrahedron,1997,53(34):11753-11766.[12]赵先英,郑江,季伟刚,等.22乙酰氨基2D2葡萄糖23,4,62三乙酸酯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2,19(12):732-734.[13]郭瑞霞,李纬,方志杰,等.22乙酰氨基23,4,62三乙酰葡萄糖的合成方法改进[J].合成化学,2004,12:6-8.[14]Boullanger P,Jouineau M.The use of N2alkoxycarbonyl derivatives of22a m ino222deoxy2D2glucos as donors in glycosylati on reac2ti on[J].Carbohydr R es,1991,202:151-164.[15]R itter T K,Wong C.Synthesis of N2acetyl2glucosa m ine thiazoline/li p iⅡhybrides[J].Tetrahedron L ett,2001,42:615-618.[16]Ziegler T,Pantkowski G.The22(chl or oacet oxy methyl)benzoyl gr oup as a novel p r otecting gr oup f or carbohydrates[J].L iebigsA nn Che m,1994:659-664.[17]I nouge Y,Onodera K,Kitaoka S,et al.An acyl m igrati on in acet ohal ogenoglucosa m ine[J].J Am Che m Soc,1957,79:4218-4222.[18]Aval osM,Babiano R,Cintas P,et al.Synthesis of acylated thi olenedisaccharides[J].J Che m Soc Perkin Trans1,1990:495-501.[19]Berg mann M,Zervas L.Synthsen m it glucosa m ine[J].Che m B er,1931,64:973-980.[20]乔岩,李安,王爱勤.N2己酰氨基葡萄糖合成方法的改进[J].化学试剂,2002,24(5):298-312.[21]乔岩,王爱勤,王哲,等.22(32羧基212丙酰氨基)222脱氧2D2葡萄糖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4,26(2):107-108.[22]Jones A S,Kaye M A G,Stacey M.The condensati on of l ong2chain fatty acids with polysaccharides and p r oteins[J].J Che mSoc,1952,5106-5020.[23]Doherty D G,Ed win A.Am ino acid derivatives of D2glucosam ine[J].J Am Che m Soc,1953,75:3466-3468.[24]Gorbach V,Luk P A,Yanov TF,et al.Synthesis of s ome22acyla m ino222deoxy21,3,42tri2dodecanoyl2β2D2glucopyranose262phos2phate[J].Carbohydr Res,1982,101(2):335-340.[25]Maley F,Lardy H A.Phos phoric esters of bi ol ogical i m portance.Ⅳ.The synthesis of D2glucosa m ine262phos phate and N2acetyl2D2glucosam ine262phos phate[J].J Am Che m Soc,1956,78:1393-1397.[26]Maley F,Maley G F,Loardy H A.The synthesis ofα2D2glucosa m ine212phos phate and N2acetyl2α2D2glucosa m ine212phos phate.Enzy matic f or mati on of uridine di phos phoglucosa m ine[J].J Am Che m Soc,1956,78:5303-5307.[27]Caser o F,Ci polla L,N icotra F,et al.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is osteric phos phono anal ogues of N2acetyl2α2D2glucosam ine12phos phate and N2acetyl2α2D2mannosa m ine12phos phate[J].J O rg Che m,1996,61:3428-3432.[28]Plante O J,Pal m acci E R,Seeberger P H.For mati on ofβ2glucosa m ine andβ2mannose linkages using glycosyl phos phates[J].O rg L ett,2000,2(24):3841-3843.[29]Zhu J G,Fu H,Zhao Y F,et al.A general and che moselective synthesis of phos phora m idates thr ough reacti on of silylated nucleo2side di2and tri phos phates with silylated a m ines containing multifuncti onal gr oup s[J].J O rg Che m,2006,71:1722-1724. [30]罗宣干,卓仁禧,李满庆.52氟脲嘧啶的D2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9):1416-1420.[31]李英霞,宋妮,管华诗,等.N2吡啶乙酰基2β2D2葡萄糖胺的合成[J].中国海洋药物,2001,20(5):9-10.[32]刘丽荣,张所信,张田林,等.葡胺糖丙酰二茂铁的合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1,10(4):39-46.[33]L iao L,Auzanneau F.The a m ide gr oup in N2acetylglucosa m ine glycosyl accep t ors affects glycosylati on outcome[J].J O rg Che m,2005,70:6265-6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