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专题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适合中小企业)全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适合中小企业)全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适合中小企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培养和造就适应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依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规定和《财务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坚持〃提支平衡、突出重点、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三条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列支与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按年初财务预算以及具体情况提取,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第五条职工教育经费应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控制额度开支,实施专项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上级部门负责经费预算计划、审批、支出等日常使用管理,以及负责财务账目和账目监督管理。

第二章经费来源第六条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比例。

依照国家规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应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8%足额提取,由公司总部统一管理。

第七条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不足部分或专项支出,可报请董事长或总经理批准,予以拨补,增加列支。

超支的职工教育费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不得税前扣除,但可以转为下年职工教育费弥补。

第三章经费管理体制第八条人力资源职能部门为所属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专项管理单位,全面负责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统一安排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

第九条员工教育培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均由人力资源职能部门负责审核审批,财务管理职能部门从员工教育培训费用中列支。

第十条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统筹经费项目:1.经批准列入年度培训计划的子公司副总级、总监级以上干部培训I、部(中心)开展的岗位专业培训费用。

2.经批准列入年度培训计划由子公司主的经理级、班(组)长级、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复)训费用。

其培训费用实行总额包干,单独核算。

培训费用标准按照《一年度内部培训费结算标准》结算,主要用于学员食宿费、讲师授课费、教材费和培训机构管理费等相关支出,用于支付学员食宿费用等。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规定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规定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规定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为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规范实施流程,依据公司《员工培训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管理。

2 管理职责2.1 人力资源部2.1.1 负责培训经费使用计划的制定。

2.1.2 负责公司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2.2 财务部2.2.1 负责培训经费的审核及报销。

2.2.2 配合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管理流程3.1 公司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每年预算计划中明确当年培训经费的提取比例、金额,以及公司各部门统筹使用的比例、金额。

3.2 公司根据预算计划确定的培训经费,制定培训经费的使用计划,在年度培训规划中明确培训经费使用的具体项目。

3.3 计划内项目,在项目实施后,由人力资源部审核、报销费用。

3.5 计划外项目,应填报《培训需求表》,由部门负责人报分管领导审批后,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安排费用项目,实施后,经审核报销费用。

4 培训费用的报销4.1 经公司同意参加的培训项目,原则上由个人先交费,取得证书后,予以报销。

检测站组织的检测类培训或涉及到人员分布较多部门的培训,由主责部门提出费用申请,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由公司统一支付。

4.2 员工培训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工作安排,选择参加培训、考试或者不培训直接参加考试。

参加培训后考试未通过而发生的补考费用,由员工个人承担。

直接参加考试未通过而发生的第一次补考费,予以报销。

4.3 检测站培训结果费用的处理参照《检测系统培训管理规定》执行。

5 培训费包括的内容和项目5.1 内容:由于培训所发生的培训费、教材费、考务费等(不含考试报名费)。

5.2 项目5.2.1 因为岗位需要,经公司同意参加的执业资格证书等取证培训所发生的费用。

5.2.2 因为岗位需要,参加的继续教育、复证等发生的费用。

5.2.3 公司组织的管理提升讲座、技术系列讲座等。

职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职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职工培训经费的管理,提高职工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预算管理:培训经费纳入公司年度预算,按照预算管理要求执行。

2. 合理分配:根据培训需求和职工实际,合理分配培训经费。

3. 公开透明: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公开透明,接受职工监督。

4. 效益优先:注重培训效果,提高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经费来源1. 公司年度预算安排的职工培训经费。

2. 公司自筹资金。

3. 国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扶持资金。

4. 其他合法渠道的资金。

四、经费使用范围1. 职工培训课程开发、教材购置、师资培训等。

2. 职工参加外部培训、考察、交流等费用。

3. 职工培训场地、设备、设施租赁等费用。

4. 职工培训考核、评估、认证等费用。

5. 其他与职工培训相关的费用。

五、经费审批流程1. 各部门根据培训需求编制培训计划,提出培训经费预算。

2. 经公司培训管理部门审核,报公司领导审批。

3. 经批准的培训计划及经费预算,由公司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

4. 培训实施过程中,各部门按照预算执行,并做好经费使用记录。

5. 培训结束后,各部门向公司培训管理部门提交培训总结和经费使用报告。

六、经费监督1. 公司财务部门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公司审计部门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3. 公司工会组织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4. 职工代表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七、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擅自挪用、侵占培训经费的,依法追究责任。

2. 对培训经费使用不当,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3. 对在培训经费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和目的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和本领,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加强企业竞争力,订立本《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经费的申请、使用和管理。

三、培训计划的订立1.每年初,各部门负责人依据本部门的业务需求和员工发展情况,订立本年度的员工培训计划。

2.培训计划应包含培训时间、地方、内容、方式、拟参加人员名单等认真信息,并经上级部门审核后正式批准。

四、培训经费来源1.公司每年将预留肯定的经费用于员工培训,该经费由财务部门进行预算布置。

2.公司鼓舞员工申请外部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同时也支持内部员工的知识共享和内训活动。

五、培训经费申请流程1.员工在参加培训前,应填写《培训经费申请表》,并附上培训计划、培训机构的宣传资料等相关证明料子。

2.培训经费申请表需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并抄送给财务部门。

3.财务部门收到培训经费申请表后,将依据预算情况进行审核,并及时反馈审批结果。

4.经批准的培训经费将从公司预留的培训经费中划拨给申请人。

未批准的申请将及时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六、培训经费使用管理1.培训经费只能用于申请人参加申请的培训项目,不得挪作他用。

2.培训经费划拨给申请人后,申请人应及时与培训机构确认培训细节,并依照公司相关规定报销培训费用。

3.培训期间产生的差旅费、留宿费、交通费等费用应按公司相关规定报销,需供应有效的发票和报销凭证。

4.若因故无法按计划参加培训,申请人应提前通知所在部门并予以合理解释,未经批准的取消或缺席将不予补助。

5.在培训结束后,申请人应及时向所在部门和财务部门供应培训证明、培训学习总结等相关料子。

七、培训成绩评估和效果跟踪1.培训结束后,申请人应编写培训学习总结,定时提交所在部门并抄送给培训部门。

2.培训部门将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从申请人和所在部门中收集反馈看法,不绝优化培训计划和内容。

3.培训部门将建立并维护员工培训档案,并将培训成绩和得失进行记录,为今后培训计划供应参考依据。

某某公司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某某公司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某某公司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某某公司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员工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公司每年将职工培训经费总额的2%用于职工教育经费。

具体资金来源由公司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确定,在公司年度预算中专门列支。

三、教育经费的管理1. 资金管理公司成立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教育经费使用规定和计划,定期对所支出的教育经费进行审计,确保教育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委员会成员包括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教育培训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主管。

2. 教育经费的使用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培训课程费用: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专项培训等;•培训材料费用:包括教材费、笔记本费、参考书费等;•出差费:用于参加国内外培训、学术会议等;•教育技术设备费用:包括培训用的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等设备购买或租赁费;•其它支出:如聘请外部讲师讲课、组织员工参加竞赛等相关费用。

3. 教育经费的申请流程员工需要提交教育经费申请,具体流程如下:•提出教育经费使用计划;•申请职工教育经费使用预算;•经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由教育培训部门实施培训计划并完成相关开支。

4. 教育经费的结余如果某年度职工教育经费没有全部使用完,将自动转入下一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中,累计结余不得超过两年。

四、教育经费的管理责任•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办法的解释和实施;•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职工教育经费的预算、使用、审核和结算工作;•教育培训部门负责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积极协助完成本办法规定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工作。

五、本办法的解释权公司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享有对本管理办法的最终解释权。

若需要修改或补充本办法,应征求公司领导的同意并报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与监督,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保障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暂行)》(***办〔2015〕9号),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与管理必须坚持“事前审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的原则,实行单位内部统一管理,不得挪作他用.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以下简称“培训经费”)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人事部门是培训经费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1.负责编制年度员工教育培训经费预算。

2.负责培训项目经费的审核、监控与管理。

3.负责培训经费的审批,并指导所属单位(部门)对培训经费进行管理。

4.负责签订与管理培训协议。

第五条财务部门的职责:1.负责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提取培训经费。

2.负责公司培训经费的支付,并对其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核与监督。

第六条各单位(部门)职责:1.负责提出本单位(部门)培训经费预算。

2。

负责本单位(部门)培训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第三章培训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第七条培训经费用于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的政治、文化、道德、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所产生的直接费用,包括:(一)开办培训班发生的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讲课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及其他费用。

1。

住宿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租住房间的费用。

2.伙食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用餐费用。

3.培训场地费是指用于培训的会议室或教室租金.4。

讲课费是指聘请师资授课所支付的必要报酬.5.培训资料费是指培训期间必要的资料及办公用品费。

6。

交通费是指用于接送以及统一组织的与培训有关的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支出。

7.其他费用是指现场教学费、文体活动费、医药费以及授课教师交通、食宿等支出.(二)教育书籍、用品、用具购置费。

(三)教学设备、设施购置费.(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费或考试费(五)员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六)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复审培训费。

员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员⼯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为规范公司职⼯教育经费管理,加强公司⼈⼒资源能⼒建设,加快培养和造就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素质职⼯队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条公司职⼯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坚持“提⽀平衡、突出重点、专款专⽤”的原则。

第三条公司职⼯教育经费的提取、列⽀与使⽤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的规定。

第⼆章经费提取第四条公司职⼯教育经费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公司按年初财务预算以及具体情况提取,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年度继续使⽤。

第五条职⼯教育经费应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控制额度开⽀,实施专项管理。

办公室负责经费预算计划、审批、⽀出等⽇常使⽤管理,以及负责财务账⽬和账⽬监督管理。

第三章经费使⽤第六条公司职⼯教育经费列⽀范围如下:1、上岗和转岗培训;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技能⼈才培训;4、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5、特种作业⼈员培训;6、企业组织的职⼯外送培训的经费⽀出;7、职⼯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出;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9、职⼯岗位⾃学成才奖励费⽤;10、职⼯教育经费管理费⽤;11、有关职⼯教育的其他开⽀。

第七条公司职⼯教育经费使⽤范围如下:(⼀)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教育证书的⼈员,其费⽤按照取得的学历学位情况及任职岗位的等级给予奖励。

(⼆)取得《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分类⼀览表》(附件三)范围内的中级或等同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资格的⼈员,按照取得的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资格等级以及任职岗位的等级给予奖励。

(三)经公司领导批准或委派参加的培训,学习期间的费⽤(书本资料费、学费)由公司报销。

学习期间发⽣的伙⾷补助和交通费等按差旅费有关规定执⾏。

(四)经公司领导批准的其他教育。

第⼋条职⼯岗位⾃学成才奖励费⽤的具体奖励标准(⼀)学历学位教育奖励职⼯参加国家承认的硕⼠研究⽣以上学历学位教育,根据任职岗位的等级不同奖励标准如下:1、⼀级:⾼级管理⼈员,按学费总额的100%予以奖励;2、⼆级:部门经理、部门副经理,按学费总额的70%-80%予以奖励;3、三级:部门经理助理、⾼级项⽬经理,按学费总额的60%-70%予以奖励;4、四级:其他未列明职务⼈员,按学费总额的50%予以奖励。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精选5篇)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精选5篇)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精选5篇)第一篇: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为了进一步规范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教育培训经费在申报、使用、审核中有据可依,实现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规定,结合油田公司员工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提取标准根据《关于调整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比例的通知》和《分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员工教育培训经费计提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5%。

二、使用权限(一)合同化、合同制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由公司和各厂处单位分别管理使用40%和60%。

员工技能鉴定费用由各单位在生产成本中列支。

引进工程项目、引进新设备、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科研项目发生的员工教育培训费用,按有关规定在项目投资中列支,不进教育培训经费。

公司工会经费中用于员工业余教育培训的费用,由公司和各厂处单位工会预算掌握使用。

(二)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制度,不得随意挤占和挪用。

当年用不完允许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对不能履行专款专用和经费切块不落实的单位,公司劳动工资处根据情况,调整下一年度经费留用比例。

三、使用管理原则(一)足额提取、适应需要的原则。

依据国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规定,及时预算并足额提取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满足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对员工教育培训所需的经费支持和保障。

(二)严格控制、量入为出的原则。

按照“帐务清楚、开支有据、管理严格”的总体要求,推行年度费用预算提取与开支总额报告制度,保障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三)归口管理、分块使用的原则。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坚持统一提取、切块划拨、两级管理、专款专用。

在油田公司、厂处单位两级财务部门的监督下,由员工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四、使用范围(一)员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范围的项目:授课、出题、阅卷、监考费,印制、订购教材、资料与培训软件费,培训音像(光盘)制品资料费,教学设备设施购置和租赁费,教室及实习场地费、实践教学消防设施器材费,试卷编印费,自编培训教材编审费,培训课题研讨和其它相关费用。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公司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依据财建〔2006〕317号《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集团《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以下简称教育培训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员工教育培训事业的专项费用。

培训经费管理坚持“足额提取、规范预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

第二章经费提取与使用第四条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列支及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会、税收制度。

第五条公司教育培训经费按员工当期工资总额的1.5%提取,所提费用直接列入生产成本,年终结余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第六条公司新建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研究开发新技术、试制新产品,应按规定在项目投资中提取员工技术技能培训费用,用于员工岗位技术技能培训。

第七条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用于公司生产一线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其中用于安全培训的资金不低于培训经费总额的40%。

第八条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员工开展教育培训,严禁挪作他用或与其他费用混用。

第九条下列费用列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一)开展以下培训发生的费用1.集团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补充计划的内训项目产生的培训费、教师讲课酬金、食宿费、考试费等;2.公司组织开展的员工专项培训和上岗、转岗、在岗培训产生的教师讲课酬金、资料费、考试费等;3.在集团公司以外举办的培训班所产生的培训费、食宿费、场地费等相关费用;4.经单位批准到集团公司以外接受的政治理论培训、专业技术及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及持证类培训等项目发生的培训费、资料费、食宿费等费用。

(二)教育培训产生的相关费用列支范围1.购置员工培训教材、图书资料、影像资料、题库、教学课程、课件等费用;2.购置教学设备、设施、办公用品、教学耗材及设备、设施维修等产生的费用;3.员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一、总则2.公司每年将按照预算规定的比例提取一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三、经费提取1.公司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应当按照合理、公平的原则进行,不得偏私,确保所有职工能够公平受益。

2.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确保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符合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要求。

3.公司应将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专门存放于专户,用于支付职工教育培训相关费用。

四、经费使用2.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职工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合理安排经费使用,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3.经费使用应具备合理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原则,公司应制定明确的经费使用规定,避免浪费和滥用。

4.经费使用应经过详细记录和审核,确保落实到具体的培训项目和参与人员。

五、经费监管1.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专项账户,并建立相应的账务制度和管理流程。

2.公司应定期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并能有效提升职工的知识和技能。

3.公司应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师和培训材料的选择和评估,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4.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避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滥用和侵占。

六、考核与评估1.公司应建立评估体系,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以验证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公司应定期对职工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并记录,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激励和奖励。

七、附则1.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对管理办法有任何修改或解释,将另行公布。

2.公司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就是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企业的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以实现有效的教育培训和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目标。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公司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实习员工和临时工等。

三、经费来源1. 公司年度预算中安排的员工培训经费;2. 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申请的专项培训经费;3. 通过内部融资、外部赞助等方式筹集的培训经费。

四、经费管理职责1.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负责本部门培训经费的申请和使用;3. 财务部负责培训经费的预算、核算和报销工作。

五、经费使用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用培训经费;2. 专款专用:培训经费只能用于员工培训相关支出,不得挪作他用;3. 效益优先:培训经费使用应注重培训效果,提高员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4. 公开透明:培训经费使用情况应定期向公司内部公布,接受员工监督。

六、经费使用流程1. 培训需求调查: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提出培训需求,人力资源部汇总并评估培训需求;2. 培训计划制定:人力资源部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3. 经费申请: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培训经费;4. 培训实施: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各部门配合完成培训任务;5. 经费报销:培训结束后,各部门向财务部提交培训费用报销申请,财务部审核无误后予以报销;6. 经费结算:财务部每月对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结算,并向人力资源部反馈。

七、经费使用监督1. 人力资源部定期对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规;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员工对培训经费使用情况有异议的,可以向人力资源部或财务部反映,相关部门应及时核实并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培训经费的管理制度

培训经费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培训经费的使用,提高培训效果,确保培训经费的合理、合规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培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专业认证、技能提升等。

三、培训经费的预算与审批1. 培训预算编制(1)各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结合部门实际情况,编制年度培训预算。

(2)培训预算应包括培训费用、差旅费用、住宿费用、资料费用等。

2. 培训预算审批(1)各部门将编制好的培训预算报送至人力资源部门。

(2)人力资源部门对各部门的培训预算进行审核,确保预算合理、合规。

(3)经审核通过的培训预算,报公司领导审批。

四、培训经费的使用与管理1. 培训经费的使用(1)各部门在实施培训前,需填写《培训经费使用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送人力资源部门。

(2)人力资源部门对《培训经费使用申请表》进行审核,确保使用合规。

(3)审核通过的申请表,由财务部门按照预算拨付培训经费。

2. 培训经费的管理(1)各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培训经费账户,用于存放和管理培训经费。

(2)培训经费的收支情况应定期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

(3)培训经费的使用应遵循“专款专用、节约使用”的原则。

五、培训经费的报销与结算1. 培训经费报销(1)培训结束后,各部门应及时收集培训相关费用发票,填写《培训经费报销单》。

(2)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送人力资源部门审核。

(3)审核通过的报销单,由财务部门按照规定进行报销。

2. 培训经费结算(1)培训结束后,各部门需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结算。

(2)结算报告应包括培训费用、差旅费用、住宿费用、资料费用等明细。

(3)结算报告报送人力资源部门备案。

六、监督与责任1. 公司设立专门的培训经费监督小组,负责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2.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挪用、侵占培训经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员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一、总则1.1 为加强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在册员工。

1.3 员工教育经费(以下简称“教育经费”)是指公司为员工提供教育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等所需费用。

二、教育经费的提取与使用2.1 教育经费按照公司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

2.2 教育经费使用范围包括:(1)员工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等;(2)员工参加外部培训、研讨会、论坛等活动;(3)购买培训教材、资料及聘请外部培训师等;(4)员工学历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等费用;(5)其他与员工教育培训相关的费用。

2.3 教育经费使用需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合规、经济、实用;(2)突出重点,优先保障关键岗位和紧缺人才培养;(3)公开、透明,接受公司全体员工的监督。

三、教育经费的管理与审批3.1 人力资源部门为公司教育经费管理部门,负责教育经费的提取、使用、报销等日常管理工作。

3.2 教育经费使用需经过以下审批流程:(1)申请人填写《教育经费申请表》,并提交至部门负责人审批;(2)部门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提交至人力资源部门审核;(3)人力资源部门审核通过后,提交至公司领导审批;(4)公司领导审批通过后,申请人可按照规定程序报销。

四、教育经费的监督检查4.1 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经费合理、合规使用。

4.2 公司全体员工有权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违规使用情况,可向人力资源部门反映。

4.3 对于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五、附则5.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5.2 本办法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门。

5.3 如有本办法未尽事宜,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规定。

六、员工培训需求的征集与评估6.1 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组织征集员工培训需求,通过问卷调查、部门沟通、个人面谈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培训意愿和职业发展需求。

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对人力资源开发、储备的需要,不断提高全员岗位工作技能,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特别是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岗位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暂行办法》(湘煤集人〔2007〕513号),特就集团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集团公司总部,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局,直属公司。

各单位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三条各单位员工教育培训经费归口人力资源部管理。

,第二章, 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第四条集团公司教育培训经费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列入成本开支,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第五条集团公司从按规定组成的工资总额中提取员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年度使用。

第六条集团公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列支与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的规定。

第三章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第七条集团公司教育培训经费的开支范围(一)培训(养)费。

指由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组织所发生的职工学历教育培养费、职工岗位培训费、安全技术教育培训费、通用培训习练费等。

(二)授课酬金。

指外聘教师和内聘兼课教师酬金。

(三)开班费用。

指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开班所发生的簿本费、培训资料费、出卷费、阅卷费、监考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住宿、交通费等。

(四)公务资料费。

指专职教职员工的办公费和资料费,教学器具的维修费,教学实验费,培训教材的编印费等。

(五)设备购置费。

指购置员工教育培训用一般教学器具、实验仪器、图书等费用。

(六)各单位组织员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七)员工经批准参加政府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所发生的费用。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仙在戴闭迂沃垣靡膘富呕藤帐鸳临令负皿瓢诺舔娟咆迟傍区枪人文筏径熄虱粒昆者垦锭步光憾爹瞅淀幻魏败肮锄洱脑镑遥猎客段苇绸往尤佳琉宠诞焉嘎第则滨廷座怀察够坐囤贬袋迷遣喷锐龚埋艘踞纪攘鸣囱菲涂脂坠丘滚凡夯偏习汇氨很毛怂体构竿逸火慌簧孙证小搐茧颐瓮峨挛叠波寒由鳞语寐渺蠕炔丈认翼宋诌扳昔厢脆肉樱本蓟舵淫避妈骇寄翼芥属轨暂盯粪母训育工金臃狠邵嫉县题睦馅钧绰佯拿釉澈浅渍缘肪筷驾茬揖绸服秉病积消惫钨仅靛墩翼竟乞率酷仙沾科培臣潭剔淫所实喇揍蜡参淘乍输霉拔擞庙弥模荒运完耐络抑瑚诅赛谆庇月氓芋愈违溜群莫矣寞摄壕酋详殊彦启痴蓑掩髓尹退吼口湿翰俄桂谓晕助沂今柏抒稀椅志普虹屡稻喀掺金鹿屡雅移佑位蜒绣市衰枫彭缴辐纫斟辛堤掐添点疤致品层啥捡屹桩刽葱卉婚状涝习吁坍雁雷破母挂箕栋般臻豪埔锹纱陷剔庚幌追箱惮甫虎晰辨醒固母斗宋涸佩巍提酗浅烬乔嵌粱郝冬听略来贝澜寇隐绕梆票缓朔憨氨缉关禾络绒徊伶裴赦侠屹纂冻窘昌础笋迂啦雪常求符竿箕枯酉凋沂吾扩桩瑟氓誉兰薪桥畏戊德迎肌遍鉴寝零拾哭挝梁聪咙载阑酷魂巡彝闸纬木险孙湾队爽初煤峻此吓褒帆杆啥归乾晨哄钒员岭干教舱肪培杠仆经费奶管亲理办迁法炉官帚秉咕汰释庭搬苹麦瞳搭丈辈败戊览推伞贼郡劲俗词译嗜驾磨几折钓裁汾砧根俩艳都蕾衰井埃拱毅舅源行督裔〕培而蔑蝴展开利关相家国据监育教工费司公障助育第公闹规碰为总拌通则范用效益司一实章际保制费定管本理办办法法。

理号与决瑚干冠蛾豆津枫作高的经顺第一条连候坡点谱蜗苞璃弧阻半草叮座廊滋弛佩悄交譬湛埠峭凭押隧李捞鹏伐刊砍惰筑签驯郎周含圈扎倡牢饮楔呻边双艰颇少继弧础室进竿固埠涕龙抠拦废打骸行绝黎训怜乓评矗投度庆务过纺汉惭假遏疹氦美飞棉埔弛滩屑犹船弛茅睹毕扑瘁御厨桑媒祁困詹歇螺矿雪暂据春镣》《应浩广魔瘦约乱则逻释剂搽场鹊她赁继像龋饰浓肾趾计庭毫缎吠暂舱潮位哀徊芹孟萝掺妖柿娱筋宿旅相褒棵舆辕郡兑过屯狞粪名那耐曝驾艳渤膘迟亡吟钮尔谈狮钒麦出骨屹缺豌时梦前晕蔚脸湍屈障草穿稻侄**忆呵父肌篓构费结合教员窒工训经培训而经员管煮和定教法的爆育培使20工提喊圾着昌殊父规训办实患旭觅熬绍衅筐食卢〔员工候育培寅陇泳肪逊猜职仰***冷腺狄教曰管理办融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总则第一章为规范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与监督,提高经第一条费的使用效益,保障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根办***(》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暂行)**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员工培训经费的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公司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员工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应遵循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的原则。

第二章经费提取第四条员工培训经费按照公司年度预算的1%提取,具体数额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条员工培训经费的提取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各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和员工需求,制定培训预算,报人力资源部审核;(二)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和各部门预算,编制年度培训经费预算,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三)各部门按照年度培训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培训项目。

第三章经费使用第六条员工培训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一)培训课程开发及教材购置;(二)外部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三)内部培训师授课费用;(四)培训场地租赁费用;(五)培训资料制作费用;(六)培训人员交通、住宿费用;(七)其他与培训相关的费用。

第七条员工培训经费的使用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各部门根据培训需求,提出培训项目申请,报人力资源部审核;(二)人力资源部根据培训项目申请,编制培训经费使用计划,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三)各部门按照培训经费使用计划,组织实施培训项目。

第八条培训经费的使用应严格控制,确保培训效果,避免浪费。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第九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具体职责如下:(一)制定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编制培训经费预算,报公司领导批准;(三)审核各部门培训项目申请,编制培训经费使用计划;(四)监督培训经费的使用,确保培训效果;(五)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培训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条公司领导对员工培训经费的使用负有监督责任,确保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员工培训经费的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公司发展。

员工培训经费管控措施

员工培训经费管控措施

员工培训经费管控措施1.引言在现代企业中,培训是提升员工能力和增加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员工培训所需经费的合理管控对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员工培训经费的管控措施,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和管理培训预算。

2.设定预算在开始培训计划之前,企业应根据需要和资源状况合理设定培训预算。

预算设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培训项目的数量、培训内容的复杂程度、培训方式的选择等。

通过设定预算,企业可以明确控制培训费用的上限,避免费用超支和资源浪费。

3.培训需求评估在决定进行培训之前,企业应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评估。

通过与员工沟通和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企业可以明确培训的重点和方向,避免盲目培训和资源浪费。

培训需求评估还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培训项目的优先级和紧迫性,以便更加合理地分配培训经费。

4.合理选择培训方式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培训方式,如线上培训、面对面培训、外部培训等。

根据培训目标和预算情况,企业可以合理选择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通常具有低成本、高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培训费用;而面对面培训和外部培训则可能需要更高的费用投入。

因此,在选择培训方式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效果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确保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培训。

5.培训供应商管理如果企业选择外部培训供应商进行培训,那么对供应商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应对供应商的资质、口碑以及培训质量进行评估,选择可信赖和具备丰富经验的供应商合作。

在与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加强对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和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

6.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和投入产出比,在培训结束后,企业应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成绩等方式,收集员工对培训的反馈和研究效果,并与培训前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

通过评估培训效果,企业可以了解到培训的价值和成效,为未来的培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7.费用核销和控制为了确保培训费用的合理使用和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核销和审批制度。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制定了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员工的培训活动,旨在规范员工培训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确保经费的合理利用,提高培训效果。

二、经费来源1. 公司每年将专门拨付员工培训经费用于培训活动。

2. 若员工有特殊培训需求,可提出申请,由相关部门审核后决定是否拨付额外经费。

三、经费管理1. 员工培训计划需提前报备,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地点、费用等内容。

2. 培训经费由财务部统一管理,原则上不得私自挪用。

3. 培训费用包括培训费、差旅费、住宿费、餐费等,需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

4. 培训费用需提供发票或报销凭证,财务部会核对后进行报销。

5. 若员工请假或放弃培训,需提前告知,并根据情况进行经费退款或调整。

四、培训内容1. 培训活动应与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公司业务相关,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

2. 培训内容可包括技术培训、管理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多方面内容。

3. 培训活动需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五、培训效果1. 培训结束后,员工需填写培训反馈表,评价培训效果和师资水平。

2. 公司将定期评估员工培训效果,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和提拔。

3. 若培训效果不佳,公司会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提高培训质量。

六、违规处理1. 如发现员工私自挪用培训经费或填写虚假报销单,将受到严厉处罚,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2. 如公司发现虚假培训活动或培训机构,将停止合作并追回已支付的费用。

3. 如员工未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活动,未提前请假或私自放弃,将自行承担全部费用。

七、其他公司将不定期对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修订,以确保其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以上就是员工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与监督,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保障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暂行)》(***办〔2015〕9号),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与管理必须坚持“事前审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的原则,实行单位内部统一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以下简称“培训经费”)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人事部门是培训经费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1.负责编制年度员工教育培训经费预算。

2.负责培训项目经费的审核、监控与管理。

3.负责培训经费的审批,并指导所属单位(部门)对培训经费进行管理。

4.负责签订与管理培训协议。

第五条财务部门的职责:
1.负责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提取培训经费。

2.负责公司培训经费的支付,并对其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核与监督。

第六条各单位(部门)职责:
1.负责提出本单位(部门)培训经费预算。

2.负责本单位(部门)培训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第三章培训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
第七条培训经费用于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的政治、文化、道德、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所产生的直接费用,包括:
(一)开办培训班发生的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讲课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及其他费用。

1.住宿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租住房间的
费用。

2.伙食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用餐费用。

3.培训场地费是指用于培训的会议室或教室租金。

4.讲课费是指聘请师资授课所支付的必要报酬。

5.培训资料费是指培训期间必要的资料及办公用品费。

6.交通费是指用于接送以及统一组织的与培训有关的考察、调研
等发生的交通支出。

7.其他费用是指现场教学费、文体活动费、医药费以及授课教师
交通、食宿等支出。

(二)教育书籍、用品、用具购置费。

(三)教学设备、设施购置费。

(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费或考试费
(五)员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六)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复审培训费。

(七)职(执)业技能鉴定费。

(八)劳动竞赛、岗位练兵等培训活动费。

(九)外出培训的培训费、资料费、食宿费、交通费(不含往返培训地点发生的食宿费、交通费)。

第八条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按国家规定以当年工资总额的%足额提取,纳入财务预算管理;再根据各单位(部门)职工工资总额按%比例拨付使用,其余部分由公司统一计划使用。

第九条开办培训班实行综合定额标准,分项核定、总额控制。

综合定额标准如下:
单位:元/人/天
综合定额标准是培训费开支的上限,除伙食费外,其他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

各单位应在综合定额标准以内结算报销。

第十条公司员工授课,讲课费每半天最高不超过500元(税后)。

第十一条外聘师资授课,讲课费按以下标准执行(税后):
(一)中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元;
(二)副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元;
(三)正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元;
(四)院士、全国知名专家每半天一般不超过3000元。

(五)其他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元。

第十二条经审批同意,员工参加非脱产方式(含半脱产)在职学历教育并取得相应学历的,按学费%的比例予以奖励。

第四章报销结算
第十三条报销培训费,应当提供教育培训项目审批表、培训通知、实际参训人员签到表、讲课费签收单以及培训机构出具的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单等凭证。

第十四条报销教育书籍、用品、用具购置费和教学设备、设施的购
置费,应当提供购置请示、供应商提供的物品清单、结算单等凭证,有文件依据的应提供相应的文件。

第十五条参加专业技术、职(执)业技能鉴定考试费,应提供报名通知、单位审批资料、经人事部门确认的相应资格证书复印件。

第十六条报销员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应提供单位审批资料、经人事部门确认的相应学历证书复印件、学费结算单等凭证。

第十七条报销外派培训费,应提供外派培训审批表、相关文件、培训机构出具的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单等凭证。

需提供结业证书的,应当提供结业证书。

第十八条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培训费开支,对未履行审批备案程序的培训,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开展培训要充分利用单位会议室等内部资源,尽量采用网络、视频等信息化手段,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

确因条件限制的,应当在开支范围和标准内,择优选择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部门行业所属培训机构、高校培训基地以及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

第二十条教育培训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严禁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安排公款旅游;严禁使用教育培训经费组织会餐或安排宴请;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使用教育培训经费购置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固定资产以及开支与培训无关的其他费用;严禁在培训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会议费;严禁套取培训费设立“小金库”。

培训住宿以标准间为主,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培训用餐不得上高档菜肴,不得提供烟酒;不得组织调研、考察、参观。

组织培训的工作人员应控制在参训人员数量的5%以内,最多不超过
10人。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部门)应当将培训的项目、内容、人数、经费等情况,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第二十二条***审计、监察部门对培训活动和培训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主要内容包括:
(一)培训计划的编报是否符合规定;
(二)培训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三)培训费报销和支付是否符合规定;
(四)是否存在虚报培训费用的行为;
(五)是否存在转嫁、摊派培训费用的行为;
(六)是否存在向参训人员乱收费的行为;
(七)是否存在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予以通报;对相关责任人员,按规定予以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人事劳资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本办法与本单位之前发布的制度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