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合集下载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1.放线菌样本的收集:可以从自然环境中收集土壤、植物、水体等样本,也可以从实验室中保存的菌种库中选取菌种作为筛选对象。

2.放线菌的分离:将收集到的样本通过稀释涂布、均匀涂布等方法进行分离。

将分离出的放线菌菌落定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利用差异营养需求、抗生素抑制等原理,筛选出纯培养基。

3.放线菌培养:将分离出的纯净菌株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可以用于代谢产物的筛选,固体培养主要用于菌株保存和鉴定。

4.代谢产物的筛选:通过对放线菌培养液或菌体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生物测定法、波谱分析法等。

其中,生物测定法是通过对目标活性的生物测定,如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炎活性等,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5.进一步筛选与优化:在获得具有初步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后,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筛选与优化。

可以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如培养基、温度、pH值等)、发酵工艺等方式提高活性代谢产物的产量和纯度。

6.结构鉴定:对优选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通常使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波谱技术进行分析。

结构鉴定有助于揭示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7.生产量扩大与优化:当获得了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放线菌菌株和代谢产物后,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以提高产量。

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发酵工艺、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以提高产量和纯度。

综上所述,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包括放线菌样本的收集、放线菌的分离、放线菌培养、代谢产物的筛选、进一步筛选与优化、结构鉴定和生产量扩大与优化。

这些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放线菌菌株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并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土壤中放线菌的采集、分离、培养、发酵及提取实验报告

土壤中放线菌的采集、分离、培养、发酵及提取实验报告

土壤中放线菌的采集、分离、培养、发酵及提取实验目的:1、从土壤中分离产抗生素的放线菌2、放线菌的培养3、放线菌的发酵产生活性物质4、放线菌产生的活性物质提取。

实验原理: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8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的。

许多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均由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产生。

采用选择培养基可分离土壤中的放线菌。

产抗生素的放线菌经液体培养后,其分泌的抗生素存在于离心所得的上清液中,可采用微生物的抑菌试验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到所需的抗生素产生菌,并对其进一步培养,繁殖,发酵,最终提取我们所需的抗生素。

实验器材:1、土壤2、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3、其他:重铬酸钾、培养皿、牛津杯、接种环、酒精灯,无菌涂棒、三角锥瓶、高压蒸汽灭菌锅、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试管、牛皮纸、线绳等。

实验步骤:一、土壤放线菌株的采集采集样品:选定取样点(最好是有机质含量高的菜地),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

先除去表层约2cm的土壤,将铲子插入土中数次,然后取2~10cm处的土壤。

将5点样品约1kg充分混匀,除去碎石、植物残根等。

样品(土壤)处理:室温风干二、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培养1、配制淀粉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g;硝酸钾0.1g;磷酸氢二钾0.05g;氯化钠0.05g;硫酸镁0.05g;硫酸亚铁0.001g;琼脂2g;水100ml.先把淀粉放在烧杯里,用5ml水调成糊状后,倒入95ml水,搅匀后加入其他药品,使它溶解。

加热到煮沸时加入琼脂,不停搅拌,待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

调整PH到7.2-7.4,分装后灭菌,备用。

2、土壤悬液梯度稀释①将5.0g土壤加入到50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震荡10min制备土壤悬液。

②用无菌吸管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9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10倍稀释。

③按1::1稀释至10-3、10-4、10-5,将3块灭菌平板分别标记10-3、10-4、10-5 ,稀释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分离土壤中的放线菌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合放线菌生长的培养基,常用的包括土壤提取物富集培养基、葡萄糖琼脂糖培养基、镜菌素琼脂糖培养基等。

2. 取样:在选择好的采样地点,使用消毒的工具(如消毒棉签或无菌铲子)采集土壤样品。

注意避免土壤样品的污染。

3. 预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放入无菌研钵中,加入合适的无菌生理盐水或者缓冲液,悬浮土壤样品,使放线菌被更好地释放出来。

可以对土壤样品进行稀释处理,以降低微生物密度。

4. 稀释平板法:将预处理好的土壤样品用无菌移液管分别
在培养基平板上均匀涂布。

然后放入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

孵育时间一般为3-4周。

在培养箱内,放线菌会产生菌落
形成。

5. 单菌分离:在培养箱内观察到单个的放线菌菌落后,使
用消毒的工具将其分离到新的培养基上,形成纯种菌落。

这一步可以采用传统的传代分离法或微量分离法。

6. 纯种菌株保存:将得到的纯种菌株存储在适当的冻存管中,通过冻存进行长期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步骤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的原则,避免样品或培养基的污染,以保证得到纯种的
放线菌菌株。

红树林土壤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分类鉴定的开题报告

红树林土壤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分类鉴定的开题报告

红树林土壤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分类鉴定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红树林是在盐水海岸岩石上生长的一种特殊植被,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

其土壤含有大量的盐分、重金属和有机质,是一种充满挑战性的生态系统。

研究红树林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特殊代谢产物,对于理解这种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和生化学基础,以及寻找具有药用和农业价值的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而放线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内的微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潜力,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和工业领域。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红树林土壤中分离稀有放线菌,并进行分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提供基础。

二、研究内容1、红树林土壤中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利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如平板培养、土砂平板法、稀释平板法和筛选法等,从红树林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不同类别的放线菌,如链霉菌、放线菌、细菌素菌等。

并采取生理生化和基因技术等方法确定其菌株的特征。

2、菌株生产代谢产物利用发酵法对分离得到的稀有放线菌进行培养,并利用液相层析技术等方法分离得到主要的次级代谢产物。

并采用质谱分析技术对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和结构表征。

3、放线菌群落结构及差异分析通过16S/18S/ITS rDNA的扩增和测序,对红树林土壤中的放线菌菌群落结构及组成进行深入分析,并比较不同生态系统的放线菌群落的差异。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可以有效地分离与红树林区域土壤中稀有的放线菌,利用生理生化和基因技术等方法对其种类进行分类鉴定,为进一步进行相关应用提供了基础。

同时,通过对红树林土壤中放线菌的群落结构和代谢物的分离与鉴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红树林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化代谢规律,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预期结果包括分离到稀有的放线菌株,鉴定、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并对红树林土壤中放线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样品采集与处理:收集红树林区域的土壤样品,并进行过滤、稀释等处理。

土壤、水质检测——放线菌、霉菌、大肠杆菌的分离方法

土壤、水质检测——放线菌、霉菌、大肠杆菌的分离方法

土壤、水质检测——放线菌、霉菌、大肠杆菌的分离方法微生物因为体积小、质量轻、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它们存在于食品、化妆品、饲料、环境等人们能触及的各个角落中。

某些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不仅影响到产品本身的质量,更严重的是它危及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科标检测研究院凭借多年的微生物检测经验,可提供快速、高效、权威的第三方微生物检测服务,赢得社会业内广泛认可。

主要针对食品、医药、化妆品、农产品、一次性产品以及工业产品等进行微生物检测以及产品微生物污染分析。

以下介绍几种菌的分离方法:一、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1.制作高氏一号培养基,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待用。

2.称取土壤10克,放入装有100毫升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并加入10%酚10滴,以抑制细菌生长。

振荡10分钟,制成10-1菌悬液。

按照连续稀释分离法,进一步制成10-3菌悬液。

3.用移液管吸取0.1毫升10-3菌悬液,注入平板培养基上,用无菌玻璃刮刀将菌悬液均匀涂抹在整个培养基上。

然后将培养皿倒置于25-30℃温箱中,培养7-10天,培养基上会出现微生物菌落。

如果菌落的硬度较大,干燥致密,且与基质紧密结合,不易被针挑起,这就是放线菌菌落。

4.挑取放线菌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

二、从土壤中分离霉菌1.制作豆芽汗葡萄糖培养基,并添加80%乳酸数滴,以抑制细菌生长。

将培养皿中,凝成平板,待用。

2.称取10克土壤,按上述分离放线菌的方法制成10-4或10-5的菌悬液。

3.取0.1毫升菌悬液注入培养皿内培养基上,用玻璃刮刀涂抹均匀。

然后将培养皿倒置于2 5-30℃温箱内培养3-4天。

培养基上会出现微生物菌落。

霉菌菌落常长成绒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可根据这一特征寻找霉菌菌落。

4.挑取培养皿内的霉菌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三、从饮水中分离大肠杆菌1.制作伊红美蓝培养基,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待用。

2.用灭过菌的锥形瓶盛取河水或沟水,按1:10稀释。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放线菌介于细菌和丝状真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多为腐生,少数寄生。

腐生型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放线菌突出特性产生抗菌素,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以土壤最多,常存在肥土农田土中性或偏碱性土壤中。

1.拮抗放线菌的筛选方法:1.1平板划线法:待测菌株与检测病原菌通用培养基制成平板,在平板中央划线接种待测菌株,28-30℃ 3-5d,将病原菌垂直方向划线于待测菌生长线的两侧,不能与待测菌相连,在37℃ 24h取出观察。

如果待测菌株对病原菌有抑制活性,病原菌靠近待测菌的一端生长会受到待测菌抑制产生抑菌带。

可根据抑菌带的长短来判断待测菌活性强弱。

选择抑制活性强的复筛。

1.2抑菌圈法或十字交叉法:常用的初筛方法将待测菌接种于平板,长出成熟菌落后,用打孔器将供试病原菌苔打成直径5-6mm小菌块,并将其移入到病原菌平板培养基中,将待测菌与病原菌呈十字交叉排列,即病原菌在中央,待测菌置于病原菌的四周,培养3-4d。

若有抑菌活性在待测菌周围形成一个没有生长病原菌抑菌圈。

若菌块厚度大小一致的,抑菌圈的大小可直观反应待测菌抑菌活性的强弱。

1.3纸片法或生长速率法:主要测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即将相同灭菌后的圆形滤纸片放于待测发酵液中,取出并黏贴在接种有病原菌的平板培养基,培养后观察有无抑菌圈或抑菌圈的大小。

2.放线菌分离与筛选.2.1培养基;2.1.1改良高1号:可溶性淀粉20g/L KH2PO40.5g/L NaC10.5g/L MgSO40.2-0.5g/L KNO3 1g/L FeSO40.01g/L 重铬酸钾(3%)3.3mL/L PH7.2-7.4(分离保存用)每100ml培养基加入1ml0.1℅的FeSO4溶液。

2.1.2淀粉培养基和秸秆腐解物培养基2.1.3拮抗试验培养基:高1号牛蛋 PDA改良培养基加3g牛肉膏2.2抑菌剂的选择:有效降低细菌真菌的数量,细菌扩散真菌蔓延速度迅速。

放线菌实验报告

放线菌实验报告

放线菌实验报告放线菌实验报告一、引言放线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的微生物,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放线菌的培养、鉴定和抗菌活性测试,了解放线菌的特性和应用前景。

二、材料与方法1. 放线菌培养基的制备:将葡萄糖、酵母粉、肉膏粉、胰蛋白胨等按一定比例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倒入培养瓶中,待冷却后加入抗生素。

2. 放线菌的采集:在适宜的环境中采集土壤或水样,并将样品分装于离心管中。

3. 放线菌的分离:取适量样品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摇匀后进行稀释,取适量稀释液分别均匀涂布于放线菌培养基上。

4. 放线菌的纯化:从培养基上挑选出单菌落,进行连续传代,直至获得纯种放线菌。

5. 放线菌的鉴定: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放线菌进行鉴定。

6. 抗菌活性测试:采用平板扩散法或孔隙扩散法,将放线菌菌液或提取物涂布于琼脂平板上,观察抑菌圈的形成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经过培养和分离,我们成功获得了多个放线菌菌株。

在鉴定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这些放线菌菌株形态各异,有的呈现棕黄色,有的呈现淡黄色,有的呈现灰白色。

此外,通过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我们发现这些放线菌菌株对某些碳源和氮源具有不同的利用能力。

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放线菌菌株属于不同的物种。

在抗菌活性测试中,我们选取了几个放线菌菌株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这些放线菌菌株对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某一放线菌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形成了较大的抑菌圈。

这表明该放线菌菌株可能具有潜在的抗生素生产能力。

四、讨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多个放线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抗菌活性测试。

然而,由于时间和设备的限制,我们并未对放线菌的抗生素产物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放线菌菌株的抗生素产物,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以期发现新的抗生素。

此外,放线菌不仅具有抗菌活性,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能力,如抗肿瘤物质、抗病毒物质等。

放线菌的实验报告

放线菌的实验报告

放线菌的实验报告放线菌的实验报告一、引言放线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和抗生素产生能力的检测,进一步了解放线菌的特点和应用潜力。

二、材料与方法1. 放线菌分离培养:将土壤样品取自自然环境中,加入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进行稀释均匀。

然后将培养皿密封,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直至观察到单个菌落的形成。

2. 放线菌形态观察:取一颗单个菌落,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包括菌丝的形状、颜色、分枝情况等。

3. 抗生素产生能力检测:将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株接种到含有抗生素敏感菌株的琼脂平板上,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出现抑制圈。

三、结果与讨论1. 放线菌的分离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观察到培养皿中出现了单个菌落。

将这些菌落通过传代培养,得到纯种的放线菌菌株。

2.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放线菌菌丝呈分枝状,颜色多样,有的呈白色、黄色或橙色。

菌丝通常呈直线状,但也有少数呈弯曲或环状。

3. 抗生素产生能力检测:将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株接种到含有抗生素敏感菌株的琼脂平板上,观察到菌落周围出现了抑制圈。

这表明放线菌具有抗生素产生的能力,可以对其他细菌产生抑制作用。

放线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产生的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此外,放线菌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能力,如抗肿瘤物质、抗氧化物质等。

因此,对放线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了放线菌,并观察到了其形态特征和抗生素产生能力。

然而,实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实验时间有限,我们只对放线菌的形态进行了简单的观察,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类和鉴定。

其次,我们只检测了放线菌的抗生素产生能力,而未对其产生的抗生素进行具体的鉴定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发掘和利用放线菌的潜力,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株进行进一步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研究,以了解其多样性和适应能力;2. 对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进行鉴定和分析,以寻找新的抗生素种类和开发新的药物;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放线菌,提高其抗生素产量和质量。

实验四、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实验四、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实验四、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一、实验目的1、从土壤中分离、纯化放线菌;初步掌握药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操作技术。

2、了解不同生境条件中土壤放线菌的种类与数量。

二、实验内容筛选放线菌永远是新抗生素研究的课题之一。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抗生素约有80%来自于放线菌。

土壤中放线菌最丰富,品种齐全。

通常情况下,放线菌在比较干燥、偏碱性、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数量居多。

随着地理分布、植被及土壤性质的不同,放线菌的种类、数量和拮抗性也各不相同。

从堆肥或过热的材料中如干草或蔗渣中可分离到大量的嗜热放线菌,从淡水和海洋环境中可分离到嗜碱性的和嗜酸性的菌种。

土壤中含有的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人们通常将除链霉菌以外的其它放线菌统称为稀有放线菌,如小单孢菌、游动放线菌、诺卡氏菌等,它们是生物活性物质重要的产生菌。

但往往由于样品中稀有放线菌的数量太少,常规的分离方法很难得到。

对样品进行风干、干热处理、培养基添加重铬酸钾等方法可以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以提高放线菌的获得率。

用干热和苯酚处理可减少链霉菌数量和比例的方法,可以分离得到更多种类的放线菌。

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稀释法、弹土法、混土法和喷土法等,本实验主要采用稀释法来获得放线菌。

注:从土壤中分出的放线菌要进一步鉴别是否为抗生菌。

首先应根据筛选目的确定试验模型,然后利用培养基平板进行拮抗性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琼脂块法和滤纸片法。

其主要依据是扩散原理,即观察在抗生菌周围是否会出现明显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和透明度则表明了该菌株抗菌活性的强弱。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原理一:稀释涂布平板法;如图1。

原理二:对样品进行风干、干热处理以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原理三:向培养基添加适量的重铬酸钾能抑制其他细菌、真菌的生长,但不影响放线菌的生长。

图1 稀释涂平板法示意图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采用集中授课形式,分组试验进行”的组织运行模式。

海洋放线菌的培养鉴定与分离方法

海洋放线菌的培养鉴定与分离方法

海洋放线菌的培养鉴定与分离方法培养方法:1.海水培养基:海洋放线菌适应于富含海洋盐分的培养基。

一般的海水培养基包括海水、海营养盐、葡萄糖等成分。

2.杀菌处理:将培养基加热至沸腾,常温下过滤,或使用其他杀菌方法,如过滤器、紫外线照射等,以确保培养基无菌。

3.接种:将海洋样品(如海水、海洋沉积物等)加入到培养基中,翻腾混匀。

4.培养条件:通常在28-30℃下培养,选用适当的培养时间和转速,类似陆生放线菌的培养条件。

鉴定方法:1.形态学特征分析:观察海洋放线菌的形态特点,如菌落形态、颜色、边缘、透明度等。

2.生理生化特性检测:通过检测海洋放线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如产生酸、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酶、糖水解等。

3.生长特性分析:测定海洋放线菌的生长曲线、最适生长温度、最适生长pH等。

4.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16SrRNA序列分析、DNA-DNA杂交、脱氧核糖核酸酶电泳等,对海洋放线菌进行鉴定。

分离方法:1.稀释平板法:将海洋样品连续稀释后,取适量的稀释液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待菌落形成后,进行分离和鉴定。

2.琼脂块分离法:将海洋样品均匀涂布于琼脂块上,培养至菌落形成后,将菌落分离,获得单菌落。

3.过滤法:将海洋样品过滤后,将过滤膜放置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至菌落形成,进一步分离和鉴定。

4.琼脂滴定法:将海洋样品加入到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琼脂液中,混合均匀后,滴定在含有固体琼脂的平板上,培养待菌落形成后,进行分离和鉴定。

总结:海洋放线菌的培养鉴定与分离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基的选择、杀菌处理、接种、培养条件的确定等方面。

鉴定方法可以通过形态学特征分析、生理生化特性检测、生长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技术。

分离方法可以采用稀释平板法、琼脂块分离法、过滤法和琼脂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纯培养的海洋放线菌菌种,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奠定基础。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精选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精选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精选5篇)第一篇: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制作MS培养基的方法,掌握母液的保存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掌握外植体的消毒和超净工作台的使用。

4、掌握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及染色的基本流程;5、掌握高氏一号培养基的配制方法;6、复习分离纯化放线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方学会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

7、培养微生物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材料高压蒸汽锅、培养瓶、石斛的愈伤组织、超净工作台,酒精灯、酒精棉球、镊子、电子天平、称量纸、烧杯、量筒、显微镜、三角锥形瓶、无菌培养皿、接种环、酒精灯、分析天平;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珠、移液枪、剪刀三、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第 1 页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四、实验步骤1、配制MS培养基8L,称取马铃薯1600g、香蕉400g、蔗糖240g、活性炭8半勺、琼脂80g、配制母液。

2、配制培养液时应注意:①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时,应在量取各种母液之前,轻轻摇动盛放母液的瓶子,如果发现瓶中有沉淀、悬浮物或被微生物污染,应立即淘汰这种母液,重新进行配制;为防止母液被微生物污染,有机母液放在冰箱里4℃保存;②用量筒或移液管量取培养基母液之前,必须用所量取的母液将量筒或移液管润洗2次;③量取母液时,最好将各种母液按将要量取的顺序写在纸上,量取1种,划掉1种,以免出错。

溶化琼脂用粗天平分别称取琼脂9 g、蔗糖30 g,放入1 000 mL的搪瓷量杯中,再加入蒸馏水750 mL,用电炉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液体呈半透明状。

放线菌的实验报告

放线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中放线菌的采集、分离和纯化方法。

2. 学习放线菌的培养技术,观察其生长特征。

3. 提取放线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鉴定。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水中。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许多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均由放线菌产生。

本实验通过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和活性物质提取,旨在了解放线菌的生长特征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土壤样品- 高氏一号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 试剂:重铬酸钾、无菌水、酒精等2. 实验仪器:- 培养皿- 牛津杯- 接种环- 酒精灯- 无菌涂棒- 三角锥瓶- 高压蒸汽灭菌锅- 天平- 药匙- 烧杯- 量筒- 玻璃棒- 试管- 牛皮纸- 线绳四、实验步骤1. 土壤放线菌株的采集(1)选择取样点: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如菜地、林地等。

(2)采集样品: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先除去表层约2cm的土壤,将铲子插入土中数次,然后取2~10cm处的土壤。

(3)将5点样品混合均匀,用无菌水稀释至10-1、10-2、10-3、10-4、10-5倍。

2. 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1)制备高氏一号培养基平板:将高氏一号培养基加热溶解后,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备用。

(2)将稀释后的土壤样品涂布于高氏一号培养基平板上。

(3)将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5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4)挑取单菌落进行纯化,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得纯放线菌。

3. 放线菌的培养(1)将纯化后的放线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将种子液按一定比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发酵。

4. 活性物质提取(1)将发酵液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2)用重铬酸钾对上清液进行氧化反应,观察颜色变化,以初步鉴定活性物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线菌分离与纯化:成功分离纯化出放线菌,菌落呈菌丝状,颜色多样。

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放线菌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1学会从土壤中观察到放线菌菌落形态。

2学会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

放线菌具有分支状菌丝,革兰染色为阳性。

放线菌的孢子也具有不同的形状,有球形、椭球形、杆状、柱状。

根据放线菌的营养、酸碱度等条件要求,可以用合成培养基培养,放线菌常用稀释平板法分离。

通过稀释平板法和涂布法,可以使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独的菌落,挑取后在镜检能到纯菌株。

三﹑药品和材料:土样,革兰氏染液,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四﹑实验方案:1培养基的配置(就是配置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采用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

高氏培养基加入酚可抑制细菌与霉菌而不抑制放线菌)2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1)待测样液的制备:取5只干燥无菌试管,编号,分装,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5 g土样,放入有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用吸管吸取0. 5ml 注入4. 5ml 无菌水的试管,混匀,作为10-1稀释液,类推依次制成10-2、10-3、10-4、10-5几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如果稀释度不够,放线菌抑制了或者菌落太小,而其他细菌的菌落又太多,不容易找到) (2)稀释平板法与涂布法相结合分离土壤中放线菌:取2支1ml移液管分别从10-4、10-5菌悬液中吸1ml菌悬液,放入编号为10-4、10-5的培养皿内。

将高氏一号培养基倒入上述各培养皿内,混合均匀等到凝固。

从稀释度为10-2、10-3、10-4、10-5,的菌悬液中分别吸取0. 1ml 涂布在高氏一号平板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度涂三个平板。

(3)划线:挑选出不同的单菌落,并在平板上进行三次划线。

(4)培养:将平板放在28℃培养箱中培养7天。

(5)挑菌落:挑取单个的菌落,在镜检,最后定为纯培养。

3放线菌的鉴定1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分离出的菌落进行观察并且通过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来鉴定出放线菌(放线菌的菌落一般为圆形,菌落质地紧密表面绒状且干燥)2通过显微镜对放线菌的孢子丝和孢子进行观察来鉴定出放线菌(放线菌的孢子丝在特定时候形成的孢子含有不同色素,成熟的孢子也有特定的颜色)3用革兰氏染液对放线菌进行复染(放线菌是有分支状菌丝体的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染色后放线菌与环境形成对比,能清楚地观察到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琼脂块法筛选放线菌的分离流程

琼脂块法筛选放线菌的分离流程

琼脂块法筛选放线菌的分离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琼脂块法是一种常用的筛选放线菌的方法,以下是其分离流程:1. 采样从土壤、植物根系、腐烂的有机物等可能存在放线菌的环境中采集样品。

放线菌的分离

放线菌的分离

放线菌的分离(1)注意土样在用之前要风干处理20天以上,以除去大部分的细菌。

(2)注意在培养基中添加重铬酸钾适量(1)取体积为300ml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加入0.1%的重铬酸钾15mL,使之终浓度为50ppm,摇匀,倒平板,待用。

(2)取土样5g,摊平于大号培养皿上,在恒温干燥箱中120℃干热处理1h。

(3)土样热处理后,加入装有45mL无菌水和少量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加入0.5mL的笨酚,室温下振荡30分钟,静止5分钟,取上清液用无菌水稀释10倍。

同时另取土样5g,不加热和笨酚处理,余步骤同上,作为对照。

(4)用移液管分别吸取原液和10倍稀释液各0.1ml标志稀释倍数的平板上,涂抹均匀,倒置,28℃培养。

(5)培养10~14d,观察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生长情况、菌落特征。

挑取红色,无气生菌丝的小菌落以及其它菌落形态菌株接种斜面,进一步用于形态观察和鉴定。

高氏一号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20g),KNO3(1g),K2HPO4(0.5g),MgSO4· 7H2O(0.5g),NaCl(0.5g),FeSO4· 7H2O(0.01g),琼脂20g,pH=7.4-7.6 (1L)关于LB培养基的问题:LB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胰蛋白胨(Tryptone) 10g/L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 5g/L氯化钠(NaCl) 10g/L另外根据经验值用NaOH调节该培养基的pH,使其达到7.4(LB固体培养基倒板1.配制:100mlLB培养基加入1.5g琼脂粉2.抗生素的加入:高压灭菌后,将融化的LB固体培养基置与55℃的水浴中,待培养基温度降到55℃时(手可触摸)加入抗生素,以免温度过高导致抗生素失效,并充分摇匀。

(抗生素怎么选)3.倒板:一般10ml倒1个板子。

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后,打开盖子,在紫外下照10-15分钟。

4.保存:用封口胶封边,并倒置放于4℃保存,一个月内使用改良LB培养基:蛋白胨 10g;酵母粉 5g;氯化钠 10g;琼脂,18g;水1000mL;调至pH 7.2~7.4。

放线菌菌种筛选的一般流程

放线菌菌种筛选的一般流程

菌种筛选的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步骤分为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四个步骤。

知识拓展:
放线菌是重要的抗生素产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

分离和纯化土壤中放线菌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系列稀释→涂布平板→恒温培养→观察菌落→菌种纯化。

回答下列问题:(1)取样时应选择有机物含量丰富且疏松的土壤,可判断大多数放线菌属于____(填“需氧菌”或“厌氧菌”)。

将1g土样放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混合均匀,再取1 mL 土壤悬液注入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则该试管中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____倍。

(2)高氏1号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常用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____。

(3)在分离土壤中的放线菌时,为减少细菌和真菌的干扰,提高放线菌的分离效率,在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重铬酸钾在培养基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

(4)放线菌的培养温度一般应____(填“低于”或“高下”)细菌的培养温度。

(5)筛选放线菌可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菌落特征主要包括____(答两点)等方面。

(6)分离得到土壤中的放线菌后,可利用____法对菌种进行纯化。

答案:(1). 需氧菌(2). 103(或1000)(3). 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4). 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或选择作用)(5). 低于(6). 形状、大小、颜色和隆起程度(7).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

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实验器材:1.土壤材料 5 ---10cm 处土壤,放于采集袋中带回实验室。

2.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 w /v))可溶性淀粉2%,KNO3 0. 1%,NaCL 0. 05%,K2HP04 0. 05%,MgSO4 0. 05%,FeSO4 0. 001%,琼脂2% 3.溶液和试剂(1) 20% 甘油( 2) 0. 1%美蓝 A 液: 美蓝0. 3g ,95% 乙醇300ml;B 液: 0. 01% KOH 100ml 混合A 和B 液即成革兰氏染液3( 1) 结晶紫染色液: 甲液结晶紫2g,95% 乙醇20ml;乙液草酸铵0. 8g,蒸馏水80ml。

甲乙液先分别溶解,然后混合在一起,过滤除去残渣后装入滴瓶中备用。

( 2) 碘液: 碘1g,碘化钾2 个,蒸馏水100ml 先取少量蒸馏水加入碘和碘化钾,使碘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全部蒸馏水,分装于滴瓶中备用。

( 3) 复红酒精溶液: 碱性复红0. 4g,95%乙醇100ml,溶解装入滴瓶备用。

4.仪器和其他用品无菌纸、带玻璃珠的三角烧瓶、1ml无菌吸管、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一.目的要求:1.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常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

2. 初步观察土壤中放线菌菌落形态。

3. 初步了解掌握微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在自然界中主要生存于陆地和淡水中,土壤为这类微生物的主要习居场所,无论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比其他地方繁多。

在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和有机质等丰富的土壤中较多。

放线菌以孢子和菌丝片段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每克土壤内含有数万、数十万的孢子。

放线菌的生活史和形态特征放线菌的孢子和孢囊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吸收水分,膨胀萌发,生出芽管1 -3 个,芽管伸长长出分枝,分枝越来越多,形态菌丝体。

因其菌丝体在培养基内,即基内菌丝或称营养菌丝体。

基内菌丝体一般没有横隔,由于菌丝体长入培养基内和培养基表面,并纠缠在一起形成密集的菌落,所以用接种针将整个菌落培养基挑起而不破裂。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土壤是一个很复杂,有许多层次的生态系统。

要想从事物体内分离得到目标产物,必须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而不能凭空臆断。

因此,实验室分离放线菌所需设备也应根据这些原则来选择和准备,如果单凭某种条件就妄加判断那么往往会导致实验失败或造成人力财力上的浪费。

一、样品制备与培养基配制1.取土称量,充分混匀;取干燥疏松的盆或缸或其它容器,将盛装样品的容器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并每天换水数次直至发出清香气味为止。

2.称取少量样品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

3.挑取含水量适当的样品接种于经灭菌消毒的马铃薯种子培养基平板上。

4.将经过灭菌消毒的培养皿置于恒温箱或酒精灯上加热使之软化。

5.软化后的样品立即倒入100毫升灭菌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

6.迅速摇动平板混匀,冷却至45℃左右,用无菌操作法倒平板并贴签标记好。

二、增菌接种三、初代培养和测试计算平板上的菌落数,挑取相同的稀释度再按照步骤一继续培养。

然后检查各种参数及观察培养结果,对比最终的数值,以判断微生物对放线菌的敏感程度和产率。

四、菌种保藏采集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50℃的马铃薯培养基,将菌液接入0.7%-0.8%琼脂斜面中,斜面凝固后将斜面置冰箱中低温保存。

五、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环境条件和杂菌污染的因素都会严重地影响放线菌的分离纯化效果,如果只注意控制某个方面,忽视了另外两个条件都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故要求分析工作者既要认真仔细又要灵活掌握,对那些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和易受外界干扰因素影响的项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里只简略说明几点。

(1)温度是决定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分离放线菌要在25℃~28℃,湿度60%~70%的条件下进行,温度高达40℃,不但有碍于菌株的正常繁殖,还会导致菌种死亡。

2.采用多菌种混合分离的办法更能提高效率。

(3)琼脂浓度的影响在各种放线菌的分离中,无论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均以琼脂培养基的营养丰富、无机盐和生长因子较多等优良特性著称,故为放线菌分离的常规方法,由于它在生长过程中氧化葡萄糖产酸,故利用这一特点来抑制微生物的呼吸,同时利用无机盐提供电子使酶钝化,因而提高了实验效果,并且减轻了劳动强度。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于土壤和水体中。

由于其多样的形态和代谢特性,放线菌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工业应用价值。

分离和筛选放线菌的方法是研究和利用其功能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分离方法:1.稀释和均匀涂布法:首先,将环境样品(如土壤、水样)进行适当稀释,并在培养基平板上平均涂布样品。

随着放线菌的生长,单个菌落会形成,然后可以通过挑选单个菌落进行分离纯化。

2.稀释和涂布法:方法类似于前者,但将初步培养得到的单菌落拖线在新的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再次分离,以获得更纯的放线菌。

3.祛除污染菌法:样品前处理的关键是去除非放线菌细菌的干扰。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改变pH值等。

4.冷冻-融化法:利用放线菌对低温和高温的耐受性不同,将样品进行多次冻结-融化处理,可以选择性地分离出放线菌。

二、筛选方法:1.对抗菌活性筛选:放线菌具有对其他菌株的抗菌活性,可以使用对抗菌活性筛选方法,通过将待测分离物与感兴趣的致病菌共同培养,观察是否产生抑菌圈来筛选放线菌。

2.抗真菌筛选:放线菌不仅对细菌有抑制作用,也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可以通过共培养放线菌和待测真菌,并观察是否产生抑菌圈来筛选放线菌。

3.溶磷筛选:放线菌具有溶解磷酸盐的能力,可以利用Na-P亚硝酸盐琼脂平板培养基来筛选放线菌。

4.产生生物活性化合物筛选:放线菌可以生成一系列生物活性化合物,如抗生素、酶、生物胺等。

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试剂盒,进行营养检测、酶活性测定或染色方法进行筛选。

5.双层平板筛选法:放线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将其转移到固体上层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这种方法可以筛选出产生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放线菌。

以上介绍的方法只是一小部分常用的放线菌分离和筛选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还有更多新的方法被提出。

分离和筛选放线菌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放线菌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1学会从土壤中观察到放
线菌菌落形态。

2学会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
壤空气和水中。

放线菌具有分支状菌丝,革兰染色为阳性。

放线菌的孢子也具有不同的形状,有球形、椭球形、杆状、柱状。

根据放线菌的营养、酸碱度等条件要求,可以用合成培养基培养,放线菌常用稀释平板法分离。

通过稀释平板法和涂布法,可以使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独的菌落,挑取后在镜检能到纯菌株。

三﹑药品和材料:土样,革兰氏染液,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
四﹑实验方案:
1培养基的配置(就是配置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采用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

高氏培养基加入酚可抑制细菌与霉菌而不抑制放线菌)
2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1)待测样液的制备:取5只干燥无菌试管,编号,分装,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5 g土样,放入有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用吸管吸取0. 5ml 注入4. 5ml 无菌水的试管,混匀,作为10-1稀释液,类推依次制成10-2、10-3、10-4、10-5几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如果稀释度不够,放线菌抑制了或者菌落太小,而其他细菌的菌落又太多,不容易找到) (2)稀释平板法与涂布法相结合分离土壤中放线菌:取2支1ml移液管分别从10-4、10-5菌悬液中吸1ml菌悬液,放入编号为10-4、10-5的培养皿内。

将高氏一号培养基倒入上述各培养皿内,混合均匀等到凝固。

从稀释度为10-2、10-3、10-4、10-5,的菌悬液中分别吸取0. 1ml 涂布在高氏一号平板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度涂三个平板。

(3)划线:挑选出不同的单菌落,并在平板上进行三次划线。

(4)培养:将平板放在28℃培养箱中培养7天。

(5)挑菌落:挑取单个的菌落,在镜检,最后定为纯培养。

3放线菌的鉴定
1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分离出的菌落进行观察并且通过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来鉴定出放线菌(放线菌的菌落一般为圆形,菌落质地紧密表面绒状且干燥)
2通过显微镜对放线菌的孢子丝和孢子进行观察来鉴定出放线菌(放线菌的孢子丝在特定时候形成的孢子含有不同色素,成熟的孢子也有特定的颜色)
3用革兰氏染液对放线菌进行复染(放线菌是有分支状菌丝体的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染色后放线菌与环境形成对比,能清楚地观察到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