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费收入 1 . 4 3 亿元 ,实际赔付仅有0 . 7 2 亿元 ,占保 费收 入 的5 0 . 3 %,同 比下降2 . 5 个 百 分点 ,比各类 商 业性 保 险 的实 际赔付率6 1 . 4 %,低 1 1 . 1 %。 二是 基层政 府推 动 、农 户被 动接 受特 征明 显 。 目前 ,多数 政策性 农业 保险 被列入各 级 地方政 府 的 指令性 任务 和考 核 目标 ,甚 至与部 分 乡镇 和村 社基 层干 部 的个 人利 益直接 挂钩 。对不 同农作 物及 主要 农 产 品的政 策性农 业保 险 ,均 采用上 级财 政补 贴大
控 和收支 平衡 的基础 上 ,放 宽赔付 条件 ,降低赔付 标 准 ,降低保 险基金结 余 ,按照年 度收支平 衡 的原
则 ,重新 制定保 费 费率和理 赔标准 。一方 面 ,根据 风 险大小 确定保 险 费率 。另 一方 面 ,对连年 参保 的 农 户实施 差别化 费率 ,科学 合理设 定保 险机 构 的费
险 ,均实行 统一 的费率政 策 ,造成从 未获 得理 赔 的
参 保农 户积 极性受 挫 ,和部分 时常受 灾 的参保农 户
支持 的农 业再保 险机 制 ,提 高农业保 险经 营主体 的 积极 性 ,增强经 营 主体的 内控制度 建设 ,提高管理
水 平和人 员素质 。各 级财政 每年拨 出一定 资金设 立
政 策 性 农 业 保 险面 临 的 问题 与 建 议
口民建宜宾市委
政策 性农业 保 险覆盖 面较 大 ,但 发展 过程 中面 临许 多制 约 因素 ,导致 政策 性农业 保 险市场缺 乏可 持 续 发 展 的长 效 机 制 。 民建 宜 宾 市委 在 调 研 中发 现 ,政策性农业保 险存在 以下 问题 :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
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减轻因自然灾害、疾病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损失。
随着农业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投保率偏低。
尽管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农户对保险的了解程度不高,保险产品不够灵活和多样化,加之农户的经济实力有限,导致农业保险的投保率偏低,保险公司的经营也面临一定困难。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之二是理赔难度大。
由于农业保险涉及的风险大、场景复杂,再加上受灾农户往往面临的是断档损失,导致理赔难度增大,也容易引起农户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这不仅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果,也加大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保费定价不合理。
由于农业保险市场的不成熟和信息不对称,很多时候保险公司对于保费的定价并不合理,导致农户的保险成本增加,也降低了投保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加以解决。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农业保险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和投保积极性。
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户积极投保,比如设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或者奖励政策。
政府和保险监管部门应该强化对保险公司的监管,确保保险公司合理定价,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提高理赔效率,增加农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政府和保险公司还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推出更加灵活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同时也提高农户的投保积极性。
政府还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险赔付机制,提高理赔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加强农户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任,降低纠纷和矛盾的发生。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学习发达国家在农业保险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从政策、法律、市场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化的政策设计和立法,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以农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保险制度,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为农民提供保险服务,旨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保险费用过高、理赔难度大、覆盖范围较窄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效果。
本文将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1. 保险费用过高政策性农业保险通常由政府牵头组织实施,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但由于保险公司参与利润较低和风险高,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用较高,农民难以承受。
这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受限,无法为大部分农民提供有效的保障。
2. 理赔难度大在现实中,农业灾害的定量评估和理赔标准的制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难以落实。
很多农民在遭受灾害时,由于无法证明损失的具体数额和原因,而无法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使得保险保障缺乏实际意义。
3. 覆盖范围较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针对某些重点农产品和特定地区进行保险覆盖,很多农民在保险范围之外,无法获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导致整体的保险覆盖面较窄,无法满足全国范围内农业生产的保险需求。
二、对策研究1. 降低保险费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来降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用,减轻农民的负担。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保险公司开展再保险业务,分散风险和降低成本,以推动保险费用的降低,增加农民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动力。
2. 简化理赔程序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灾害损失的评估和监管力度,建立农业灾害的定量评估和理赔标准,简化保险理赔程序,提高农民的理赔率。
政府可以建立农业保险的定点服务机构,帮助农民处理保险索赔事宜,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3. 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该朝着全覆盖的方向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鼓励保险公司承保农业保险、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产品和服务,完善农业保险的市场化机制,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满足更多农民的保险需求。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保障和支持的一种措施,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顶层设计不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定需要牢固的顶层设计作为支撑,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制定严格的政策规定,导致实施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农业保险的标准和范围,定义政策的目标和定位,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的运作机制,使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的发展。
二、风险评估不够准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核心就是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农业损失和赔款。
但现实中许多地方的风险评估不够准确,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的种类、地区和季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初步评估不够准确。
因此,需要基于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更加精细地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评估,降低评估的误差,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效果。
三、保险公司缺乏经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保险公司参与,但目前很多保险公司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缺乏对市场的了解,难以选好标的物,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引入更多的专业人才,让专业的机构参与进来,提高保险公司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更加稳定、可靠的发展。
四、保费不够合理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农民交纳保费,但目前的保费不够合理,有些地方甚至存在保费不统一的情况。
这给一些农民造成了负担,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保费标准,让农民能够负担得起,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它的普及率和规模。
五、保险理赔存在的问题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需要对理赔进行管理和监督,防止出现不正当的理赔行为对保险公司造成损失。
但现实中许多地方存在理赔审核不够严格,对理赔金额的作用和规定也不够清晰。
因此,需要加强对理赔的监管,制定一个严格的理赔标准,严格审核理赔申请,避免不正当的理赔行为,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中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7-2013年省际面板数
摘
要:有效需求不足是 中国农业保 险发展滞后 的主要原 因之一。本文根据 家庭 生产理论建立
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模型 ,基 于 2 0 0 7 - 2 0 1 3 年 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 因素及
区域差异进行 了实证分析 。 研 究表 目 月 . 农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是扩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重要影响 因素 , 而 东部地 区和 中西部地 区存在较 大差异 ;成 灾率的提 高对农业保 险需求有显著的 负影响 ;农业保险
2 0 1 5
中国农 业 保 险 有 效 需求 的 影 响 因素研 究 木
— —
基于 2 0 0 7 — 2 0 1 3年 省 际 面板 数 据 的 实证 检 验
唐德祥 ,周雪晴
( 重 庆A _ T - - 大学 经济与 贸 易学 院 , 重庆 4 ( ) ( ) ( ) 5 4)
i 墓 j P A G E l 鍪 隧
20 1 5
பைடு நூலகம்
C o b l e 、K n i g h t ( 2 0 0 2)和 B a b c o c k( 2 0 1 1 ) 研 究发现农 业保 险补贴类似 于农产 品价格 支持政 策 ,大大 提高 了农 民参加农 业保 险 的积极 性 ,但 S k e e s( 2 0 0 0)却认 为保 费补贴会 对农 业保 险的发展 产生 负 面影 响。S e r r a 和G o o d w i n等 ( 2 0 0 3 )研究 发现 随着农 户 财富 的增加 ,其风 险将趋 于 中性 ,购买保 险 的动 机减 弱。在 国内 ,众多 学者分别从 理论或 实证 角度分析 了农 业 保 险的需求 问题 。理论研究 方 面 ,庹 国柱 等 ( 2 0 0 2 ) 、冯文 丽等 ( 2 0 0 3) 、费友 海 ( 2 0 0 5 )从 农 业保 险 的属 性和福利 经济学 角度对农 业保 险需 求 问题 进行 了研 究 ,发 现农业保 险 自身 准公 共产 品的性质 和消费 的正外部性 导致 了有效需求 不足 ;张伟等 ( 2 0 1 3) 、夏 云 ( 2 0 1 5 ) 、郑军 等 ( 2 0 1 5) 立 足于我 国农 业保 险的发展 现状对农 业保 险需求 问题 的影 响 因素进 行 了探 索 ,研 究 发现农 民收 人 、风 险演 变 、农村 土地 流转 、农业 产业化 、区域差 异等 因素对农业 保 险需 求 存 在影 响。实证研 究方 面 ,部分学 者基 于实地调研 数据从微 观农户 层面研 究 了农业 保险市 场 失灵 的原 因 ( 宁满 秀 ,2 0 0 5 ;张 跃华 ,2 0 0 7 ;候 玲玲 等 ,2 0 1 0 ;聂荣 等 ,2 0 1 3 ) ,但他 们 关 于不 同因素对农业保 险的影响争议颇多 ,尚未形 成一致结论 。 另一部 分学者 基于实 际运行 数据从 多种角 度对农 业保 险的有效需 求进 行 了研究 ,如刘 冬 姣等 ( 2 0 1 1 ) 对 l 9 个 省份财政补贴前后农 业保 险需求进行 实证分析 ,发现农 业保险需求与 自 然 灾害风 险损失程 度 、农户文 化状况 等 因素基本无 关 ;谷政 等 ( 2 0 1 2 )对 江苏淮安 市农 保 实 际运行 数据实证研究发现 种植 业农 业保险保 障水平 较低损害 了农户参保 积极性; 张欣 ( 2 0 1 3 a , 2 0 1 3 b) 实证 研究发现流动性 约束 制约 了农业保 险的整体需求 ,农 民高收人 群体对农业保 险的 边 际消费倾 向要低 于低收入 群体 ;赵 桂玲等 ( 2 0 1 4 )研究发 现人均 生产 总值 对农业保 险需求 产生 了显 著 的促进作用 ,但前期 的农业 保 险赔付率则会 抑制农业保险需求 。 以上相关 文献 为本文 的研究提 供 了很好 的参 考价值 ,但也存 在 以下几个 问题 :一是 现有 部分文献 将农业保险 的 “ 有效需求 ” 混淆 于 “ 消费意愿 ” , 可能导致研究 结论与实 际情况 的偏 离; 二是 部分研 究基 于区域性农 户调查数 据 ,研究 结果 的准确性 在很大程 度上受农 户对 问卷 的理 解 和调研人 员素质 的影响 ;三 是大多 数研究都 没有考 虑农业 生产 的周 期性 和农 业保 险赔 付 的 滞后 性 问题 ,仅从静 态角度展 开研究 ,研究结 论缺 乏应有 的解 释力 和说服力 。基于此 ,本文 将基 于家庭 生产理论构 建农业保 险有效需 求模 型 ,并利 用 中国 2 0 0 7 — 2 0 1 3 年 的省 际面板数据 构建 动态 面板模 型对农 业保 险有效需 求 的影 响 因素及 区域差 异进行 实证研究 ,力求揭示 中国 农业保 险有 效需求不足 的原 因 ,为农业 保险 的政策制定 和决 策参考提供理论 与经验支 持 。 二 、模型 设 定 、变量 选择 与数据 说 明 ( 一 )模 型设 定 。 本 文将基 于家庭 生产理 论来构建 农户 家庭农 业保 险需求模 型。假定农 户家庭 从市场 上购 买农业保 险 Q获得效用 函数 为 : Q, Z ; D, G ) (1 ) 其 中 ,Q表示农 业保 险数 量 ,z为 计价 物 。由于农业 发展 在不 同地 理 、气 候特 征下 面 临 的 自然 风险各 不相 同 ,会 对家庭 的农业 保险 消费偏好 、风险态度 产生影 响 ,因而需要考 虑人 口学 和地 理方面 的特征 ,分别用 D 和 G表示 。根据家庭 最优化决策 可得 出要素投入需 求 函数 如下 : e = E ( p 0 , Q ( 尸 0 , Y ; D, G ) ) ( 2) ( 2 )式 中 , 表示农业保 险价格 , Q 为家庭最优化决 策下消费农 业保 险的均衡数量 。( 2) 式表 明 ,家庭 的农业保险需求取决 于农 业保险价格 ( 即保费费率 ) 、家庭收人水平及 家庭人 口 特征和地理特 征。 本研究 根据 ( 2 )式使用单方 程方法对农业 保险需求建模 ,假定农业保 险需求依赖 于农业 保 险费 率 、农 民收入水平及 其他 家庭人 口学和地 理特征 变量 。由于农业保 险费率数 据难 以获 得 ,考虑 到其政 策性保 险特征 , 自农 业保 险保费 补贴政策 开展 以来 ,农 民承担 的农业 保 险费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中国农业保险开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农业的稳定开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开展的关键。
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开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开展现状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开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
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到达8.62亿元。
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
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那么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
,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局部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
,保监会公布了开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开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根底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开展的需要。
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缺乏;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开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
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开展。
〔一〕有效需求缺乏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缺乏。
农户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宁满秀等 [8] 的研究能够对此进行合理解释:我国政府救灾补贴
研 [J]. 农业技术经济,2019(2):85-98.
不是生产补贴而是灾后补贴,补贴额度不会超过损失额度,因 [3] 程静,刘飞,陶建平 . 风险认知、风险管理与农险需求:
此救灾补贴并不会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实证研究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
参考文献 [1] 黄益平,王敏,傅秋子,等 . 以市场化、产业化和数字化
策略重构中国的农村金融 [J]. 国际经济评论,2018(3): 106-124,7. [2] 杨军,房姿含 .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及信用风险研究 [J]. 农业技术经济,2017(9):95-104. [3] 常玉栋 .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机制 [J]. 社会科学家, 2019(8):42-47. [4] 杨雯雯 .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 风险研究 [J]. 财经界,2020(6):42-43. [5] 房姿含 .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 风险研究 [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8:18-23.
JIANGXI AGRICULTURE 131
家,其根源在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基于此,在阐 刘妍等 [4] 在研究此问题时,将农户最近 3 年的风险情况纳入
述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农户农业保险有效 实证分析体系,发现该三年发生的风险强化了农户对风险的
需求影响因素研究框架,并对后续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认知,这类农户有较高的小额保险需求。
2011(5):106-112.
户目前有没有购买农业保险或是否有保险需求作为识别需求 [5] 刘亚洲,钟甫宁 . 风险管理 VS 收入支持:我国政策性农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为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从而为农民生产提供基础性保障。
我省也相继建立了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农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并在今年将范围扩容到花生、森林、苹果等品种上,进一步完善了风险保障体系。
然而,在农业保险的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群众不理解,参保积极性不高的冷遇。
以XX镇花生保险为例,每年全镇花生种植面积均在30000亩以上,而到目前为止,缴纳保险的只有3730多亩,参保率仅在12.4%,农业保险的作用将很难发挥出来。
一、花生保险的基本情况根据我省农业保险新增品种的实施方案规定,花生保险费率为4%,保险费16元/亩,保险金额400元/亩;保险费用农户自行承担20%,财政补贴80%,即农户每亩地只需缴纳保费3.2元,财政补贴12.8元。
保险责任为在保险期限内,因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因火灾、冻灾、雹灾、风灾、旱灾、涝灾、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参保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
二、原因分析1、农民风险意识淡薄、心存侥幸。
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处于“靠天吃饭”,大部分农民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般年份不会发生大的灾害;况且保险只有在灾害发生时才会有作用,如果没有灾害,保费也退不回来了,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
2、政策宣传不到位,使得农民没有真正的理解保险政策。
由于农业保险是一种新型政策,是需要“花钱”保未来的形式,基层农业部门和保险公司没有将农业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向农民宣传到位,使得农民对农业保险理解不透、认识不足,宁愿抱存侥幸心理,祈望老天给一个好收成,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向农民变相收费。
3、农业保险勘赔定损难、理赔标准低。
由于农业保险的理赔范围有限,理赔的程序比较复杂,乡镇层面又没有专门的负责机构,需要保险公司派人前来查看,常常导致勘察不及时、赔付不及时的情况,也是影响老百姓参保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为了保障农民利益而推出的一种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农民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减少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保险覆盖面不广、保险金额不足以覆盖损失、理赔流程繁琐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果。
我们需要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效果。
1. 保险覆盖面不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通常是有限的,往往只覆盖种植业、养殖业的一部分农产品和农业损失,导致许多农民无法得到保险保障。
尤其是较为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无法享受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这给他们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2. 保险金额不足以覆盖损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通常是固定的,而且往往不足以覆盖农民的实际损失。
一场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导致农民即使购买了保险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3. 理赔流程繁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流程通常繁琐复杂,需要农民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和资料,并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核和审批才能得到赔偿。
这导致许多农民望而却步,不愿意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也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二、对策研究为了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保险服务站点,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和参与度;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的农业损失评估系统,及时掌握农业灾害的情况,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应急响应能力。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应该根据农业损失和农产品价格变化进行调整,以保障农民的实际利益。
政府还可以设立补贴机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保险金额进行补贴,让农民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更加划算。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流程应该更加简化和便捷,减少农民购买保险后的后顾之忧。
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调研与思考
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调研与思考摘要:2019年,财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截至2022年末,全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192亿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超过96%,为1.6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46万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支农惠农作用进一步巩固。
然而,与《指导意见》目标要求相比,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还有明显差距,如法律配套制度体系仍有待完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保障水平总体较低,高保障产品供给不足;保险机构服务能力不高,基层农险工作质量较差;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及配套制度建设亟待完善等。
基于此,本篇文章围绕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思考,供参考。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服务规范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特点一是强政策性。
政策性农业保险突出展示政府在农业保险领域扶持政策的导向与目的,在保障国家重要粮食作物供给、支持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二是高风险性。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自身发展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尤其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农业风险不确定性日益增高,这也是农业保险保费费率、赔付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三是高敏感性。
政策性农业保险事关国家民生大计与社会稳定,对保险机构和基层政府部门推进具体工作提出严峻考验,目标高、任务重、要求严,导致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退两难。
四是强公共性。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过程中,各级政府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尤其财政补贴资金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充分体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最终目的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保障公众粮食安全。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2.1 法律配套制度体系仍有待完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2013年开始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是目前对农业保险规范管理的最高级别行政法规,至今已有10年,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新需要,需要不断完善。
农业保险监督管理论文(农业保险 论文)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督管理
农业保险监督管理论文(农业保险论文)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督管理摘要:我国应尽快建立独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督管理体系,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对象包括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和投保农户。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内容包括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对象的监管以及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管。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督管理;对策建议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主体及职责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监督管理主要由监管商业性保险的中国保监会来实施,但政策性保险的监管与商业性保险的监管在监管的性质、内容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较之商业保险业务管理要更加复杂,涉及到农业、气象、金融、投资、财政、税务等领域,需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
另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容易引起农户和保险经营主体的依赖性和道德风险,如果没有相关的监督管理机构,补贴资金的运作效率难以得到保证。
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独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督管理体系。
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建立协调沟通机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其中,中国保监会一直以来承担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工作,负责政策性农业保险规划及实施细则的制定以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建立与推行等活动,由中国保监会继续进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既保持了监管工作的连贯性,又保证了监管工作的专业性。
农业部相对于其他部门而言,对农业特质及农业风险的了解要更专业,更有利于开展险种的选择、费率的制定等技术层面工作,不少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均由农业部(农林水产省)负责监督和管理。
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管理费补贴及巨灾准备金等财政扶持,则必须由财政部负责监管。
《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区域,内蒙古地区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与依赖愈发明显。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旨在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减少农业损失的制度,对于内蒙古的农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近年来,内蒙古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涵盖了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然而,由于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复杂,仍有一部分高风险地区和特殊农作物未能纳入保险范围。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情况随着政策的推广和农民的认知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
然而,由于部分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度仍较低,投保率仍有待提高。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付情况在遭遇自然灾害等风险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民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然而,赔付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赔付流程复杂、赔付时间过长等。
三、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一)政策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度不高,这主要源于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农民对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保险产品不够丰富由于保险产品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农民、不同农作物的需求。
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和特殊农作物方面,缺乏相应的保险产品。
(三)赔付流程繁琐、时间长赔付过程中存在流程繁琐、时间过长等问题,影响了农民的赔付体验和满意度。
四、对策建议(一)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普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投保率。
(二)丰富保险产品种类政府应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更多种类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农民、不同农作物的需求。
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和特殊农作物方面,应推出相应的保险产品。
(三)优化赔付流程政府应与保险公司合作,优化赔付流程,简化手续,缩短赔付时间,提高农民的赔付体验和满意度。
2024年农业保险市场需求分析
农业保险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投入的增加,农业风险也逐渐增加。
因此,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参考。
2. 农业保险市场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主要原因包括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不高、保险产品覆盖范围较窄、保费过高等。
因此,在分析农业保险市场需求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3. 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分析3.1 农业风险的特点农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高度相关性的特点。
农民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包括天气灾害、病虫害、市场波动等。
因此,农业保险产品需要覆盖各种风险,提供全面的保障。
3.2 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风险转移:农民希望通过购买农业保险,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减轻经营风险。
- 赔付及时性:农民对于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和效率有较高的要求,希望在遭受损失时能够及时获得赔偿。
- 保费合理性: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要求合理,不能太高,以保证其可负担性。
- 服务质量:农民对于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包括理赔服务、保险顾问等方面。
3.3 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机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财政补贴、推广示范项目等。
这些都为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 农业保险市场需求的应对策略在满足农民需求的基础上,农业保险市场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 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增强其保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 创新产品设计:设计符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作物的风险差异。
- 降低保费水平: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和保险公司的优化管理,降低农业保险的保费水平,提高其可负担性。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绩。
本文通过调研与分析,总结了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一、发展现状:1. 政府的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其发展。
2. 保险市场的增长:中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3. 技术进步的应用:农业保险开始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
二、存在问题:1. 保费水平偏低: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不足,保费支付意愿较弱,导致保费水平偏低。
2. 产品覆盖范围窄:目前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主要粮食作物,对其他农产品保障不足。
3. 风险评估不准确:农作物种植面积、作物损失情况等数据采集不完善,导致风险评估存在误差。
4. 理赔程序复杂:农民对理赔程序不熟悉,导致理赔过程长、手续复杂。
三、发展挑战和机遇:1. 建立农业保险法规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业保险的法律保障力度。
2. 提升保险金融服务水平:整合农业保险与金融服务资源,提高农民保险需求的满足程度。
3. 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加强农业灾害监测与预警,提前规划灾害风险防范措施。
4. 推动农业保险创新发展: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农产品和地区的保障需求。
结论: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应加大支持政策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和保费支付意愿;同时,保险公司应加强技术应用,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简化理赔流程,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险保障。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推动中国农业保险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
我 国 政 策 性 农 业 保 险 的 发 展 历 程 及 现 状 分 析 1 、初 期的选择性 试点。2 0 0 4年党 的十六大首次 明确提 出 “ 政 策性 农业保 险”要求加快建立政策性 农业保 险制度并 在部分 地区开 展试点 , 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为农户提供保费补贴 , 2 0 0 4年 ~ 2 0 0 6年期 间,主要是上海 、吉林 、黑龙 江等少数地 区政府对农业保 险费 进行了财政补贴 。 2、扩大试点地 区和险种 。2 0 0 7年政 府开始 对农业 保险保 费补贴 的 财政扶持政策 ,并 扩 大 试点 地 区 和 险种 ,到 2 0 0 8年 底 ,共 签 单 保费 l 1 O .7 亿 元 ,同比增 长 1 1 2 . 5 % ,为 9 0 0 0万户 次参保 农户 提供 了 的风 险保障 ,保险 覆盖 面 积达 到 5 .3 2亿 亩 ,约 占全 国耕 地 面积 的 2 5 %, 2 0 0 8年至 2 0 1 2 年 ,承保农作 物从 2 .3 亿 亩增加 到 9 .7 亿 亩 ,占我 国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4 o % 。共向 1 .1 3亿户次的农户支付赔款 5 5 1 亿 元 。2 0 1 3 年 3月 1日 《 农业 保险条 例》 的实施进 一步促 进 了农 业保 险 的发展 ,多家保 险公 司开始积极抢滩各地 的农业保 险市场 ,农业保 险牌 照发放也进 一步加 速 ,其经 营范 围进一 步扩大 的同时 ,保险种类 也进一 步丰 富。 二、由特点分 析政 策性农 业保险发 展的必要性 农业保 险主要面临的问题 是由于信 息不对称而造 成的逆 向选 择和道 德 风险问题 ,其 具有很 强的社会效益高但 自身的经济效益却很 低 ,以此 看 出农业保 险具有明显 的公益性。但 参加农 业保险又需要满足一 定的条 件 ( 如缴纳一定 的保 险费等 ) 这又说 明农 业保 险同 时具有 一定 的排他 性 ,所 以农 业保 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也有观点认为 ,农业 保险可 以看作是 私人物品与公 共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 ,只是其特性更 加偏向于 准 公 共物 品 。 总体来说 ,农业保险的是不可能按照商品 的实际价值进 行等价交换 的 ,其违背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 ,农业保险必须走政策 化道路 ,将社 会 效益放在首位 ,通过政府定价并提供补贴等 国家干预手 段来实现政策 性农业保险 的稳步发展 。 三 、政策性农业保 险所面临 的问题 ( 一 )对政策. 1 生 农业保险的认识浅 薄。我 国政策性 农业保 险 的发 展 确实取得 了一定 的进步 ,但是 由于其定位 尚不 明确 ,导致 人们对农业 保 险 的认识浅薄 ,主要体现在两方 面 1 .地方政府 的积极性不 高。少数地 方政府 认为农 业保 险是额外 的 财政 负担 ,由于相关政策 的缺失使地方政府 害怕遇 到大型农业损失 时无 力承担 ,有些地方不仅没有 向农业保 险补贴 , 甚至产生 了寻租利益链 。 2 .农业保 险的经 营模式 过于商 业化 。我 国的农 业保 险一 直没有 突 破 “ 以险养险 ” 的模式 ,政府在提供补贴时无法准确判断经营亏损究竟 是来 自 政策性业务 ,还是 商业性业务 , 难 以确定补贴 额度和农业保 险的 实施成效 ,影 响政 策性农 业保 险的开展 和配套政策 的实施 。 ( 二)农 户的保 险意识 不高。农户对 于政策性农 业保 险的有 效需求 不足 ,是政 策性农业保 险的推广和实施 过程 中所面临困难 的,其 主要原 因如 下 : 1 .农 民对 政府 救济的依赖心 理根深 蒂固 。我 国长期实 行的是 由中 央财政直接 拨款 救济灾 民的政策 , 农 民形成了依赖心理 ,同时 缺乏主动 防范 和规避 风险的意识 ,投保 积极性 差。 2 .农业 生产分散 ,经济效益 低。我 国实 行家庭 联产承 包体 制使得 农业 生产 分散化经营 , 农 民的预期收益不高 ,弱化了农业保 险的经济保 障功 能 , 农 户不 愿意在生产成本上额外添加其他费用。 ( 三 ) 农 业保 险相 关技 术 落后 1 .农业 风险监测技术落后。我国 的农业 风险监 测技 术 的发展 不到
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财政学论文
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可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为世贸组织所允许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
一、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一)我国现有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不足以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农业保险公司经营亏损、导致业务萎缩,承包面积下降。
2.财政救助和紧急贷款缺少稳定性和风险共担机制。
3.其他与农业有关的风险保障制度发育不足,作用微弱。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风险的保障不能单纯只靠财政救济和银行贷款,必须建立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靠“三驾”马车,一是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运用,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加速器”;二是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它是农业发展的“润滑剂”;三是农业保险机制,它是农业发展的“稳定器”,此三者缺一不可。
而“稳定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几年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这表现在两方面:1,地方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
2,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经营方式不够明确。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淡薄。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逐渐铺展的进程中,农户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仍掣肘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1,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高成本、高费率与农户家庭低收入之间的矛盾。
农业生产自身的高风险性、空间的分散性、时间的季节性、定损的复杂性,造成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性,于是决定了农业保险实现正常运营必须以高费率为保障。
农业保险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保险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农业保险是一种由政府或者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保障,农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或者其他风险时,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农业保险的需求与发展是当前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提高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促进农业发展,需要对农业保险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
二、农业保险的背景和意义1. 农业保险的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经常面临风险。
为了帮助农民应对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2. 农业保险的意义农业保险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减轻农民的风险负担,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保险还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农业保险发展现状1. 农业保险市场状况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保险公司参与度不高,农业保险产品种类较少,覆盖面窄,农民参与度低。
农业保险市场需求量明显大于供给量,市场潜力巨大。
2. 农业保险政策支持我国农业保险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壮大。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保险政策,通过购买农业保险的方式,鼓励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
3. 农业保险发展障碍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保险面临着一些障碍,如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较低,风险评估难度大,保费定价困难,农业保险公司与农业生产者的合作模式不够多样化等问题。
四、农业保险的可行性分析1. 农业保险需求的可行性分析国内外经验表明,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风险时,往往面临生产资金的损失,经济上承受巨大压力。
因此,农民有较强的保险需求,希望通过购买农业保险来规避风险。
2. 农业保险市场生存的可行性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这为农业保险市场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
论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需求与政府的作用
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 的支出不断提高 , 0 年用 于“ k 5 :  ̄ 三 保险, 也不属于社会保险,而是介于两者之闻的一种保险制 加 强 ,
的支出达 2 7 亿元, g5 比上年增加 39 4 亿元。 但我国实行的 度, 因此, 适用于各种商业保险的《 保险法> 和各种社会保障的 农” 对 《 社会保险法》 不适用于农业保险。 鉴于此 , 各国在举办农业保 是 以直接 的农业补贴和灾害救济为主的农业保护政 策 , 农
Wr O框架下 , 要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必须采取合理的保
护措施 。农业 保险是现 代农业 风险管理 的有效手 段 ,是 在
2 . 经济支持 国内外理论 与实践表明 ,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 物品 , 明 带有
、r “ ^O 绿箱政策” 厂 下的一项重要的农业保护措施, 受到世界上 显的公益性, 它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 , 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农业保险的开办, 不仅对于管理农业风 国家应该给予经济的支持 。同时。 由于农业保 险经营风 险高 、 险、 保障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而且还 费用高、 赔付率高 , 没有政府经济上的支持是不可能持续经营 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宏观作 的。事实上, 许多国家都对农业保险给予经济支持 , 把农业保 用。 因此, 农业保险的发展, 客观上要求政府的参与和支持; 政 险作为一种长久的收入分配与转移机制,把农业保险的外在 府也应该在农业保险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 , 我国农业保 利益“ 还给” 农民。 其支持方式一般有 , 一是免除农业保险业务 险正处于新一轮试验阶段,尤其需要明确政府应在农业保险 的各项税费 ;二是给予一定 比例的保险费幸贴和经营费用补 I -
一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种由政府推行的农业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疫病等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
实践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诸多问题,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权益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政策改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问题1. 保险保障范围狭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覆盖的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畜禽养殖、渔业、特色农产品等领域保障不足。
一旦发生意外损失,农民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影响其生产积极性。
2. 赔偿标准偏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赔偿标准上往往较保险公司推出的商业保险偏低,且赔付程序繁琐。
这导致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可度较低,不愿意购买和使用。
3. 投保门槛高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门槛相对较高,农民需支付的保费较多,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4. 增产提质措施不足政策性农业保险更多地注重了农业生产损失的赔偿,而对农业增产提质方面的支持不足。
这导致农民缺乏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质量。
5. 信息不对称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解程度不够,对保险责任范围和赔付程序不清楚,这也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挥效果。
二、对策建议1. 扩大保障范围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包括畜禽养殖、渔业、特色农产品等领域。
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农民应对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权益。
3. 降低投保门槛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降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门槛,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结语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保障措施,对保障农民权益、稳定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通过扩大保障范围、提高赔偿标准、降低投保门槛、增强增产提质措施和提升信息透明度等举措,可以更好地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计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实证研究——基于辽宁省农村人户调查的证据
2 0 1 3年 9月
Vo l _ 1 5 , NO . 5
Se p. 2 0 1 3
政 策 性 农 业 保 险 有 效 需 求 的 实 证研 究
— —
基 于 辽 宁省 农 村 人 户 调 查 的证 据
聂 荣 , 王 欣 兰 。 ,险 、 年收入等因素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有 负向影响 , 而 是 否 享 受 政 府 救 济 、家 庭 资 产 、 保 险认知 、 受 教 育 程 度 等 因素 对 农 业 保 险有 效 需 求 有 正 向影 响 。
关 键 词 :政 策 性 农 业 保 险 ; 满意度 ; 有 效需 求 中 图分 类 号 :F 0 6 1 . 3 ;F 8 4 0 . 6 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3 7 5 8 ( 2 0 1 3 ) 0 5 — 0 4 7 1 — 0 7
费过程 中的 正 外 部 性 以 及农 业 保 险 消 费 顺 序靠
后等 [ 1 4 - 1 5 ] 。
在我 国农业 保 险 运 作 过程 中 , 既然 农 业 保 险 作 为农业 生产 风 险分 散 的有 效 工具 , 对 于农 户 具 有显 著 的 平 滑 消 费 、 规 避 农 业 风 险 的 福 利 效 应n 引, 为何 受到 冷落 ?影 响农 业 保 险 的有效 需 求
学
学
摘
要 :根 据 农 业 保 险 需 求 理 论 , 利用二元 L o g i s t i c 模 型对辽 宁省农村 人户调查 数据进行 了
实 证 分 析 与 检 验 。从 农 户 家 庭 经 济 条 件 、 家庭务农 状况 、 风 险 分 担 措 施 的 采 用 等 全 新 视 角 对 政 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研究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度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农业风险愈来愈呈现复杂多样的特征,威胁着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农户收入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的经济补偿功能。
但农业保险的准公共品属性,决定了它在政府缺位的条件下,必会出现市场失灵。
2004~2012年,连续9年的中
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加强农业保险发展进程。
2007年,财政部启动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试验,使我国政策性农业保
险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但与我国几乎全球最高的政府补贴比率极不相称的是,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水平持续低迷。
因此,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问题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升,完善农业保险政府补贴运作模式,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保险需求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推动了这一领域研究的蓬勃发展。
但从研究侧重来看,大多研究囿于微观农户层面,缺乏与宏观政府层面相融合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我国现行补贴模式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激励绩效,更高保障水平的补贴模式在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的可行性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和论证。
基于此,本文应用现代保险需求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结合已有国内外农业保险需求研究成果和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机理的理论分析,首先,界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内涵,并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逻辑框架,确定了研究视角;其次,采用实地调研和统计学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解读;再次,采用规范分析和统计学定量分析方法,从微观农户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提升进行了机理解析;最后,采用统计学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差异化补贴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变化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进行补贴模式选择。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施保障。
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5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视角的确定。
通过界定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明确提出本文研究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在对已有文献研究内容和研
究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和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等概念进行了界定。
通过系统地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理论进行分析,明确了本文微观农户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相融合的研究视角,并进一步就政府补贴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激励理论进行分析,构建了由微观机理、宏观机理和模式选择组成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逻辑框架。
第二部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现状解读。
我国农业保险实施政策性补贴以来,尽管其有效需求被大大激励,政府保费补贴资金的杠杆效应显著,赔付率有所下降,农业保险经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渗透度仍很低,表明政府补贴对有效需求激励不足。
突出的矛盾是补贴效率不高、低收入农户支付能力不足、其他传统风险分散方式的替代效应、激励制度不完善等。
第三部分是微观农户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机理解析。
基于微观农户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发现,随着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支付能力增强。
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接受政府救济、资产、种植面积、保险认知和满意度等因素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具有正效应。
但在预算约束条件下,农户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消费优先于农业保险消费,从事非农可能降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基于宏观政府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激励实证分析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收入效应的力度大于替代效应的力度,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其替代品农户储蓄之间并未形成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不改变农户的福利,收入效应使农户福利增加,二者效用方向相同且产生的总效应使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高。
由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存在动态内生性,政府补贴能促使均衡水平提高。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2004年为突变点。
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具有更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能力,是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实现更高均衡点的源动力。
第四部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模式的选择。
通过对差异化补贴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发现我国实施的保成本补贴模式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提高具有正效应,但绩效较低。
适时推出政府补贴比例动态变化下多保障水平的产值保险具有可行性,但我国尚不具
备广泛开展保收入模式的基础。
对于低收入农户,无论哪一种补贴模式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其均不具有支付能力。
因此,如何提高低收入农户的纯收入水平,是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关键所在。
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低下,是农户收入和经济状况、风险管理方式采用、其他消费束约束和保险认知等的复合效应,归根结底是农户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通过提高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支付能力,培育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和技术以及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水平,是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途径。
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地位,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和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升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