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掌子面塌方(坍塌)处理方案(初稿)
隧道初支坍塌处理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方案
隧道初支坍塌处理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方案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政府加大了对基础交通设施的投入;伴随着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铁、高速公路和城市地铁迅速发展,因此需要大量开挖隧道。
但在隧道施工中遇到软弱围岩体、地下渗漏水、危险施工隐患等常会导致隧道塌,因此施工中如何对隧道塌方段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是隧道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证开挖隧道过程中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隧道支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隧道支护;坍塌;处理方案;施工技术;措施前言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及施工原因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坍塌等灾害,这给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方工程的进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各方的安全,按时按质的完成工程,这就需要施工方对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对工程的施工环境等做详尽的了解和观察。
一、隧道坍塌的原因分析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
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要想科学有效地避免塌方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塌方事故发生的缘由,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塌方事故,削减塌方事故造成的损失,防止塌方事故给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提升隧道的建设质量,促进中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以往的统计结果可知,地质因素是塌方事故的主要内在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事故的重要诱发因素。
常见的隧道坍塌原因有下:1.隧道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恶劣,围岩自稳的能力低,施工时还没来得及进行初期支护即发生坍塌。
例如掌子面围岩软弱、岩体破碎、地下水发育、洞身埋深浅。
或者隧道位于或部分通过不良地质地段,如断层褶皱带、膨胀岩地区以及高应力岩层等。
这些复杂并且恶劣的地质条件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给设计和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带来很大的挑战。
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后方塌方的预防和处理
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后方塌方的预防和处理摘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受到地形因素和施工方法的影响,隧道施工中的掌子面后方容易发生塌方的事故,一旦出现塌方,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后方塌方的危害,认真分析后方塌方的特点,以及容易发生塌方的地段,在实际的隧道施工中制定具体的预防对策,保证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后方塌方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高隧道施工掌子面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稳定性。
关键词:隧道施工;掌子面;后方塌方;预防和处理一、前言基于对隧道施工的了解,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后方塌方是一种重要的事故,一旦发生掌子面后方塌方,将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巨大影响,对施工人员也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为了有效地做好掌子面施工,应当在隧道施工中认真分析掌子面后方塌方的特点,并且对容易发生掌子面后方塌方的地段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保证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后方塌方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提高隧道施工的整体质量,避免掌子面后方塌方对隧道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后方塌方的特点1、掌子面后方塌方具有一定的突然性从现有掌握的数据来看,掌子面后方塌方具有一定的突然性,掌子面后方塌方在发生之前没有任何的预兆,一旦发生塌方就会成为突发事件,严重时会导致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被掩埋。
同时,对隧道施工进度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掌子面后方塌方预防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其突然性的特点,应当通过有效的观察和细致的安全措施,避免掌子面后方塌方的发生。
一旦发生掌子面后方塌方,就应当立即开始相关的救援工作,避免后方塌方部位持续蔓延。
2、掌子面后方塌方通常规模会比较大经过了解发现,在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后方塌方发生时,通常塌方的规模会比较大,因为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一旦发生掌子面面后方塌方,将会对周边的土壤以及隧道开挖部位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连带性和持续性的塌方,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控制,那么掌子面后方塌方所波及的范围将非常之大,对隧道施工的整体质量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隧道塌方处置施工方案范本
隧道塌方处置施工方案范本前言隧道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突发性质事故难以避免。
当发生隧道塌方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保证隧道通行安全。
本文将针对隧道塌方事故的处置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以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处置方案步骤步骤一:现场勘查首先,应组织现场力量进行勘查,了解塌方情况及现场环境,显然这是必要的第一步。
在勘查过程中,对于隧道支护结构、地质构造和土层性质,应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步骤二:制定处置方案在勘查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处置方案,方案应考虑以下要素:1.隧道塌方范围和情况;2.隧道支护结构的完整性;3.降低二次塌方风险;4.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合理的处置方案;5.保证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笔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三:采取应急措施在制定好处置方案后,应组织力量采取应急措施,以保证现场人员及交通安全。
应急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以下措施:1.确立现场安全警戒线;2.对于受损的立柱、梁等建筑结构进行支撑或加固;3.采用固井或真空吸尘等技术进行隧道井筒的泥沙清理。
步骤四:开展施工在采取应急措施后,可以开展处置施工。
具体施工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应达到以下要求:1.合理配置施工人力、机械和材料;2.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3.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步骤五:检查验收隧道塌方处置施工结束后,必须进行检查验收。
此时,考察要点包括:1.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标的执行情况;2.施工后质量检查结果;3.整个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
工程实例中国某地市某高速公路桥隧工程部发生隧道塌方事故,事故原因是由于工程施工时未充分考虑支护措施而导致。
具体处置施工方案及实施效果说明如下:1.现场勘查:在塌方现场进行了环境勘查,发现塌方范围约为5m×10m,塌方深度约为2.5m。
2.制定处置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挖掘约5.5m×10.5m×3m基坑的方案,将现有支撑构造拆除,并重新设置新的支撑构造,同时利用钢板桩深挖开挖机在基坑中进行明挖,以挖掘符合标准的地基。
隧道掌子面塌方处置方案
隧道掌子面塌方处置方案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隧道工程建设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的掌子面是隧道工程中重要的结构部件,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安全。
然而,在隧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掌子面易发生塌方现象,给隧道使用和交通带来很大的危害。
为了尽早排除社会生产中的隐患,应对隧道掌子面塌方采取以下处置方案。
一、现场处置发现隧道掌子面塌方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置。
在现场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证现场安全。
应根据塌方范围和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现场安全。
在现场进行施工、挖掘、清理等作业时,要按照工程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安全。
2.进行适当的清理。
一旦发现隧道掌子面塌方,应及时清理塌方物,并且保证通风畅通,防止塌方物堆积过多造成二次塌方。
3.彻底开展调研。
在现场处理过程中,应认真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塌方原因和影响范围,科学制定后续处置方案。
二、应急处置针对隧道掌子面塌方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1.加强道路交通管制。
一旦发生隧道掌子面塌方事故,应及时对南北两端的车辆进行管制和疏导,确保现场交通畅通。
2.及时启用备用通道。
为保证通行,应及时启用已预留的其他通道,让车辆绕道通行。
3.在路面标识危险提示。
对塌方区域进行明显的危险提示,避免行人、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4.保障事故现场安全。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保证事故现场秩序,确保现场安全和周围环境的稳定。
三、进一步处置对于隧道掌子面塌方,应进行深入分析和细致的处置工作。
1.彻底调查事故原因。
针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找出并排除隐患,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塌方事故。
2.联合专业技术力量进行处置。
隧道掌子面塌方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事故,需要将各专业技术力量整合起来,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3.加强后续安全监测。
针对隧道掌子面塌方事故后的处置工作,应加强对隧道安全状况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暗挖隧道失稳及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暗挖隧道失稳及坍塌事故应急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暗挖隧道失稳及坍塌事故应急措施1开挖过程中隧道拱顶、拱脚或边墙发生坍塌当在基坑内开挖过程中对隧道拱顶、拱脚或边墙监测时发现拱顶、拱脚、边墙变形或位移速率值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出现突变时,可能造成隧道支撑失稳或坍塌事故,应立即起动应急预案,采取如下应急措施:(1)暗挖隧道掌子面附近设置声光报警器并与地面连接,发生险情时发现者能够第一时间将讯息传递到地面指挥系统,以便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险措施。
现场发现人员立即通知隧道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通知停止隧道继续开挖,并报告给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2)现场当时指挥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电话通知地面项目经理部调集木方等应急物资,安排人员对隧道顶端及边墙进行临时支护或仰拱,形成封闭环,控制位移和变形,减缓变形。
同时组织疏散失稳区域的施工人员,在人员疏散时,应告知大家保持镇定,安排好先后顺序,按照所处位置有秩序的撤出,避免由于工人对情况不明,造成慌乱,在撤出时人员拥挤,造成人员伤害。
(3)项目部安排加强对变形的监测工作,随时掌握隧道内变形情况。
项目部立即组织相关技术及现场管理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初步分析支撑失稳的原因,确定补救临时处置方案和措施。
同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对策。
(4)项目部及时报告监理、业主、设计院或其它相关部门,邀请有关专家或共同研究确定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通常有以下方法:1)如果是支护方案设计不足引起的,应通知上级机关有关负责人以第 2 页共 7 页及监理、设计院等单位有关人员一起研究确定加固补强方案,再按方案要求进行加固补强后,待变形停止,确定支撑稳定后,同时修订后续预支护方案,方能继续进行开挖作业;2)如果是由于局部地质条件或支护施工质量造成的,基坑支护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则应应通知上级机关有关负责人以及监理、设计院等单位有关人员一起研究确定加固补强方案,再按方案要求进行加固补强后,继续进行开挖作业;3)加强对隧道附近市政管线及周边建筑物进行连续观测,判断是否已对附近市政管线造成破坏及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一旦发现有损害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隧道塌方处置方案
隧道塌方处置方案隧道建设在现代交通枢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不可预知的因素,会发生塌方等意外情况。
本文将介绍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案,包括现场处置、清理和修复等方面。
一、现场处置1. 紧急处理当发生隧道塌方时,应及时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设置隔离带,并对受困人员进行营救和转移。
在疏散人员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路线和口径,确保人员安全。
2. 数据收集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包括堆积深度、稳定情况、裂缝宽度、锚杆张力等数据的测定和分析。
据此初步判断塌方原因,为后续处置提供依据。
二、清理1. 移除土石当隧道塌方后,需要对堆积的土石进行清理。
但由于塌方带状宽度较大,且可能造成二次塌方,所以需要先行进行稳定措施,如设置支撑和加固设施。
2. 清理渗漏隧道塌方后,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源渗漏,需要对渗漏处进行封堵。
同时,还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排水畅通。
3. 避免二次塌方在清理过程中,需要避免造成二次塌方。
可以采用松塌方式,即从上往下,从外往内进行逐层清理。
同时,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防范二次塌方的发生。
三、修复1. 补充土石隧道塌方后,需要重新加固土石堆积,以恢复道路和隧道的使用状况。
在重新加固时,需要按照地质学原理进行设计,选用合适的土石材料,确保加固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 修复设施隧道塌方后,还需要重新修复和检测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完好。
检测项目包括隧道环境检测、隧道照明设施检测、通风系统检测、安全标志等检测。
最后,隧道塌方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和地质学原理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二次灾害和人员伤亡。
同时,对于隧道建设和管理者来说,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使用。
隧道掌子面塌腔段治理方案
隧道掌子面塌腔段治理方案一、塌腔形成原因塌腔位置围岩构造为软弱青灰色砂质板岩,薄层状,层面结合处有光滑碳质薄膜,层间接合较差;局部夹杂白色石英岩,岩体极破碎,自稳性差,局部为松散体,易松动坍塌;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主要为裂隙水,沿砂质板岩与松散体接触部位渗入隧道。
岩体破碎富水,加上开挖放炮扰动,造成隧道掌子面K1+323~K1+329塌腔。
二、塌腔处理方案1)加强超前探孔,探明前方围岩及水量情况,并起引水作用,本段开挖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工艺。
钻孔采用风水联动新技术一次性成孔进行钻进,上导上部左侧、右侧涌水处布2个孔,孔深15米,超前探孔孔向沿掌子面方向上仰5°至8°,钻向与隧道纵向保持平行。
钻孔所需人员、设备:潜孔钻1台,风钻工6人。
2)K1+326.25~K1+332.25段拱架间距调整为50cm,布设双层钢筋网,超前支护采用双层注浆小导管(4.1m/根,65根/环,2.5m/循环);K1+322.5~K1+329.25段布设锁脚小导管(4.5m/根),每榀拱架共布设7处(18根)锁脚导管,其中拱部塌腔位置按4根/处布设,布设2处;其余按2根/处布设。
①小导管采用ф42mm无缝钢管制作,前端加工成圆锥形并封焊密实,管身设若干溢浆孔,孔径6-8mm,孔距10cm,按梅花型排列;后端1m范围内不设溢浆孔。
②小导管按拱顶外轮廓中心高程和支距进行布孔放样,并以插钎作为标记控制小导管的间距。
③小导管插入钻孔后外露一定长度,以便连接注浆管路,并用塑胶泥将导管周围孔隙封堵密实。
④小导管注浆的孔口最高压力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防压裂开挖面,注浆压力为0.5-1.0Mpa,止浆塞必须能承受注浆压力。
⑤控制注浆量,每根导管内达到规定注入量后即可结束,若孔口压力已达到规定压力值,但注入量仍不足,也应停止注浆超前小导管施工人员、设备:风钻工6人,YT-28凿岩机4台,注浆机1台。
3)于K1+319.5~K1+332.25段左侧90°、右侧45°范围内布设径向注浆小导管,6m/根,按75×60cm(纵向间距×环向间距)布设。
隧道的塌方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案
隧道的塌方原因和处理措施Tunnel's landslide reason andprocessing measure2009 届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年9月15日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评语及成绩第1章工程概况 (8)第2章隧道施工坍塌方原因 (9)2.1 工程地质因素 (9)2.2 水文地质因素 (9)2.3 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 (9)2.4 施工工艺 (9)2.5 管理 (10)第3章隧道施工预防坍塌方措施 (10)3.1 坍塌前征兆 (10)3.2 隧道坍塌方预防措施 (11)3.2.1 地质预报措施 (11)3.2.2 围岩监控量测及洞内观察 (11)3.2.3 防坍塌施工措施 (13)3.2.4 其它管理控制措施 (15)第4章隧道施工坍塌方应急预案 (16)4.1 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 (16)4.1.1 应急救援机构 (16)4.1.2 职能职责 (17)4.2 应急设备与设施 (19)4.3 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 (20)4.3.1 应急能力评价 (20)4.3.2 应急资源 (20)4.4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21)4.4.1 报警电话: (21)4.4.2 通讯联络方式: (21)第5章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22)5.1 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22)5.2 行动方案 (22)第6章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23)致谢 (25)摘要根据实例,阐述在隧道施工时隧道坍塌的原因和处理措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对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谈谈体会。
包括工程地质因素、水文地质因素等。
前期准备工作、防塌方工作、隧道施工坍塌方应急预案,以及针对隧道在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阐述了相应的现象及危害,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对今后的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隧道工程塌方原因施工方法处理措施第1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苍岭特长隧道总长7530m。
拟采用CRD 法和CD 法结合施工。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新南塬隧道工程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进口位于渭南新秦镁业集团南侧,出口位于渭南市南塬村,穿越黄土台塬区。
隧道起迄里程DyK22+116-DyK24+100全长1984米,最大埋深129米。
新建隧道位于既有线右侧400-660米。
隧道进出口仅有小路可通向隧址区,交通较困难。
二、施工特点本段隧道开挖断面大,标准要求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程度地存在顺层偏压、浅埋、岩溶、突水、瓦斯等不良水文地质条件,存在隧道塌方隐患。
三、隧道塌方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和目标为了确保斯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提前制定隧道塌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以应对隧道塌方情况的出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隧道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确定的隧道突泥、突水造成人员伤亡为重要危险源。
1)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为隧道塌方,发生地点为新南塬隧道所涉及的施工作业场所。
2)可能影响范围为隧道施工作业场所,可能影响的人数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
五、隧道塌方处理安全技术措施1、监控措施1)施工过程:委托第三方现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现场开挖班组打超前地质勘探孔(钻杆长度≥6米),对隧道开挖掘进前方的地质围岩状况进行预探预测。
并做好过程记录(钻孔速度、卡钻次数、涌水情况等)。
2)在隧道拱顶、两侧拱腰及边墙设置数个监测点(每10米一个断面),指定测量队专人负责,按要求对监测点的位移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点位移量值的记录。
对每个监测点位移量值应用统计技术(如时间——位移量、累计位移量排列图)进行数据分析,随时掌握围岩的变化趋势。
3)防坍塌检查。
对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检查,要着重检查洞口段是否有开裂变形以及下沉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较大结构面、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等,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
隧道塌方处理方案_secret
XXX隧道塌方处理方案一、工程设计情况:xx铁路增建二线XXX标段,XXX隧道全长116米,里程LgDK17+054~ LgDK17+170,位于既有xx线XX2#隧道左侧,围岩净距26~7.5 m,轨面高程低于既有XX2#隧道轨面高程1.4m。
洞顶地形右高左低,呈15°坡状,由既有线隧道一侧向新建隧道倾斜,新建隧道围岩存在偏压。
埋深2~18m,表上覆第四系粉质黏土,厚0~2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泥岩夹砂岩、页岩,岩层产状S-N/64°E,属单斜构造。
XXX隧施工图设计全隧均按Ⅴ级围岩浅埋施作,拱墙格栅钢架0.8m/榀,超前小导管1.6m一环。
2007年1月隧道开挖由钻爆法变更为采用挖掘机携带液压冲击锤开挖,锚、网、喷支护。
二、现场情况施工情况:XXX隧道从进口单口掘进,2009年6月5日开挖支护到LgDK17+163,仰拱施工至LgDK17+147。
由于进入5月份以来,重庆主城区连续降雨,地表水下渗造成表层覆盖土含水量饱和,全风化的泥岩页岩遇水软化、膨胀,对隧道右侧边墙形成侧压力, 6月5日洞内LgDK17+133~LgDK17+147段左侧拱腰处初期支护出现纵向开裂, 6月6日开裂里程发展到LgDK17+151,并出现部分环向开裂;同时右侧边墙轨面标高处局部出现开裂。
因该段隧道距xx线新桥2#隧道净距10~7.5 m,且实测埋深2.1~7.6 m,为保证既有隧道的安全,施工单位立即向建设单位报告。
6月6日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现场勘查,研究制定了加固方案。
按照加固方案,施工单位组织紧急抢险加固。
到6月8日上午10时,因7日晚~8日凌晨连续降雨,隧道右侧边墙和左侧拱部受挤压变形加剧,洞内水平收敛加速,格栅钢架变形明显,且洞顶地表LgDK17+141处出现一道横向裂缝,为确保人员安全,停止洞内加固作业,人员撤离。
已完成洞内加固工程:LgDK17+133~LgDK17+160段的I18型钢临时横支撑计24榀;加密格栅钢架7榀,并采用φ42/长4米小导管注浆,里程至LgDK17+141。
隧道ZK116+216掌子面塌方施工处理
?隧道ZK116+216掌子面塌方施工处理??摘要:论文通过正团冲隧道坍塌处理的实例,对坍方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处理方案,阐述了如何预防并应对隧道坍塌事故,总结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在渗透水影响下的施工处理经验,谨在以后自己的工作中能更有效的做好隧道施工工作。
关键词:隧道坍塌施工处理1、工程概况?隧道位于?境内,为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隧道,单洞长约1.8Km。
隧道建筑限界主洞净宽10.25 m×净高5.0m。
隧道区穿越低山丘陵地貌,地表腐蚀较强烈,植被十分丰富。
隧道区主要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和震旦系下统南沱组砂质板岩,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断层破碎带及节理裂隙透水,地下水的迳流在节理裂隙中进行。
施工时采用上下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人工开挖,超前注浆小导管预支护,钢支撑与二次衬砌仰拱及仰拱回填及时跟进封闭成环。
施工到ZK116+216时,设计为中风化砂质板岩(IV级围岩),后变更为V级,按S5b复合衬砌类型进行支护。
当上导开挖时,掌子面裂隙中出现喷射状出水,出水量约50m³/h,出水时间约5个小时,经观察未见其他异常情况。
用Φ42小导管注浆超前预支护并对渗透水进行封堵、引排后,继续掘进时超前预支护开始轻微变形并拱顶左偏中侧出现掉块现象,约3h后,超前支护小导管全部被压出,坍塌加剧,塌方土体约130m³。
2、塌方原因分析塌方发生后,经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单位多次到现场勘查研究,确认其塌方原因有:1)地质岩性和地质构造因素此塌方段围岩为硬塑土和全风化黄褐色砂质板岩和变质砂岩,中间夹杂湿润黑色软泥,呈碎块松散结构,围岩遇水膨胀碎裂,软泥遇水滑腻。
岩层产状为160°∠40°;节理间距0.2~0.5m,较发育。
围岩自稳性差,不能形成平衡闭合拱是开挖时易产生坍塌的主要原因。
2)地下水影响因素ZK116+213-ZK116+223段隧道区洞顶覆盖厚度只有25-36m,地表有一条冲沟汇水成溪。
灰嘎隧掌子面坍塌段处治方案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工程项目TJxx合同段隧道工程隧道坍塌段处治方案XXXXXXX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攀大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TJXX分部2017年6月攀大高速TJXX分部灰嘎隧道LZK30+544.5~LZK30+558坍塌段处治方案一、工程概况灰嘎隧道左洞全长4658米,我分部承担LZK28+545~LZK30+888的施工任务,目前已施工至LZK30+558共2013米。
掌子面围岩为砂质泥岩,薄层状结构,层间结合不好,岩体较破碎。
有少量裂隙水以滴水状渗出,经滴水渗透后围岩自稳能力极差。
. 2018年6月27日早上6点20分左右,在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清理掌子面的过程中,后方支护段落出现异常响动,随即作业人员和机械进行撤离,约十分钟后LZK30+545.5~558段拱部出现坍塌。
二、处理方案1、立即清理LZK30+545.5~558段坍塌的石块、初支钢架及混凝土,利用挖掘机斗臂将塌方段内的清理物清理至后方20米安全位置再进行转运出洞,清理物分三次清理,采取清理一段支护一段的原则,塌方区下方未处理前禁止人员进入。
2、立即对塌方段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处理,防止塌方区再次扩大。
采取封闭一段支护一段的原则,未封闭段落严禁进行初支施工。
直至施工至掌子面后对掌子面全面封闭。
3、对塌方区内按照原设计IV转+C型进行初支施工,每次施工单榀I18型钢架,纵向间距80cm。
支护作业时开挖台架一半在已支护完毕的位置,一半在即将支护的位置,防止拱顶再次垮塌,为作业人员预留逃生空间。
4、对拱顶垮塌部位回填密实。
钢拱架部位喷射混凝土完成后6小时混凝土凝固强度提升后在靠近掌子面一侧封头部位对空腔内进行喷射混凝土回填作业,直至空腔回填密实。
5、对右侧2号联络通道交叉口位置每榀钢架施作4组锁脚锚杆,左侧起拱线位置加设一组锁脚锚杆。
待塌方区初支完毕后立即对2号交叉口位置施作门型横梁加固,并按设计要求施作横梁锚杆。
6、对已经施工完毕的1号联络通道口进行返工处理,未施工型钢拱架的0~11m段落按设计图纸要求补设I16型钢拱架。
浅谈隧道掌子面塌方处理方法 刘文达
浅谈隧道掌子面塌方处理方法刘文达摘要:隧道工程在高速公路、铁路施工中起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道路施工中增加隧道工程可以节约占地面积,减少施工里程。
在当今社会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隧道工程的建设日益增多,地处山区的高速公路、铁路隧道工程随处可见,隧道施工增加相继带来施工风险增多。
由于地质条件勘探有误,施工方法不当,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隧道掌子面塌方是工程过程中较常见的事故;本文浅谈隧道掌子面塌方后及时封闭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隧道掌子面塌方封闭1、工程概况重阳4号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重阳镇境内,场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陡峭,沟谷深切,山坡自然坡度一般35~45°,植被发育,多为乔木及灌木。
隧道穿过白云质云母石英片岩夹少量大理岩地层,隧道最大埋深126m。
隧道长度521.93m,进口里程DK839+969.57,出口里程DK840+491.5。
设计Ⅲ级围岩375延长米,Ⅳ级围岩45延长米,Ⅴ级围岩101.93延长米。
隧道内设单面下坡,变坡点位于洞外,洞内坡度:-11.6‰。
1.1地质情况隧道DK840+385~+400段埋深约50m,围岩为云母石英片岩,岩质较硬,片理陡倾,节理发育,结构面多平直,岩体较破碎~破碎,弱风化,地下水不发育。
围岩级别由Ⅲ级变为Ⅳ级,采用Ⅳb+复合式衬砌。
其中DK840+395掌子面左侧发育小型褶曲,岩体破碎,局部较破碎,地下水不发育。
1.2设计情况DK840+385~+400段采用Ⅳb+复合式衬砌:格栅钢架采用H150,间距1m,仰拱隔榀封闭成环。
拱脚采用Φ42*3.5mm锁脚钢管,L-4m;墙角采用Φ22锁脚锚杆,L-3.5m。
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小导管,每环38根,长4.5米,间距40cm,搭接长度不小于1m。
1.3掌子面塌方经过2018年1月13日6时,掌子面(里程DK840+395.6)进行爆破施工,8:30出碴完毕排险后掌子面准备立架,台架就位后发现掌子面拱顶左侧位置有掉块现象,班组长立即将工人撤出,8:40掌子面发生塌方砸毁开挖台架(无人员伤亡)。
隧道塌方方案
xxx隧道ZK8+419~ZK8+423处坍方处理方案一、方案情况描述和依据:1、情况描述掌子面位置为ZK8+422,20xx年4月1日下午15:40,xxx隧道支护班组七人进行ZK8+419~ZK8+420位置支立钢架过程中,在隧道ZK8+421拱顶处左右有掉块,施工班长立即要求全部作业人员停止支架作业并撤离作业台车。
15:42,支护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后,ZK8+421位置发生大面积塌方(初估有30方左右)。
现场安全人员立即要求切断台车电源。
并在安全位置要求铲车铲走台车,由于塌方量大铲车未铲动台车,现场安全人员立即杜绝进行台车移动。
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
15:45,隧道工区长进行封洞。
安排人员同安全员在安全位置观察塌方情况。
15:45~18:00塌方依然不断,每几十秒仍小石掉块,此时段累计有10方左右(总的有40方)。
18:00~2日9:00,塌方几分钟一次。
此时段累计有20方左右(总塌方量有60方)。
2、依据a塌方位置:坍腔隧道纵向ZK8+419~ZK8+423,隧道横向为拱顶中心向两边各3m(6m宽)。
塌方高度从拱顶向上4m。
塌方岩层:掌子面揭示一风化断层带,以强风化凝灰岩为主,呈碎块状镶嵌结构。
塌方位置渗水严重。
x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报告(TSP)编号2013-10045-3对此段ZK8+402~ZK8+430段评定为Ⅳ级围岩。
b地表情况:洞顶位置自主线ZK8+425与梅茶线改道GK0+481.093相交(目前地表距离拱顶34m,梅茶线在此位置地表向下开挖8米,及就是此位置拱顶覆土层厚度26米),并在ZK8+410~ZK8+360位置有同隧道方向一山体沟。
二、实施前期准备需要把塌方位置下开挖台车进行移出,对塌方位置进行观察,并确定安全情况下,及时清理台车下行走轮位置塌方体,采用两台挖机进行台车拉移。
在移动台车过程中a、确保台车附近无人员,b、保证台车移动过程不倾覆。
台车移至安全处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初喷及回填反压施工。
隧道掌子面塌方(坍塌)处理方案(初稿)
隧道掌子面塌方(坍塌)处理方案(初稿)新建铁路XX至XX客运专线先行工程XX隧道掌子面坍塌处理方案LOGO 编制:审核:批准:XX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客专先行工程XXX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二〇年七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况 (1)3.1地质状况 (1)3.2设计与施工情况 (1)3.2.1设计情况 (1)4.施工方案 (2)4.1处理原则 (2)4.2施工工序 (3)4.2.1反压回填 (3)4.2.2掌子面封闭 (3)4.2.3注浆固结 (3)4.2.4洞身管棚 (3)4.2.5三维扫描 (4)4.2.6监控量测 (4)4.2.7掌子面开挖 (4)4.2.8超前支护 (5)5.处理时间 (5)6.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6)6.1劳动力组织 (6)6.2机械设备 (6)7.安全质量保障措施 (6)8.应急预案 (8)8.1应急组织机构 (8)8.2应急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职责 (8)8.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任务 (9)8.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法 (10)8.4.1装备 (10)8.4.2通讯网络 (10)8.4.3外界联络方法 (10)8.4.4通报方法和程序 (11)8.5应急救援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11)8.6施救程序与方法 (11)8.7预防事故措施 (14)8.8事故处理 (14)8.9现场医疗救护 (15)8.10紧急安全疏散 (15)8.11社会支援 (15)XX隧道掌子面坍塌处理方案1.编制依据⑴《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8);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406-2015);⑶《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⑷《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⑸“质量安全红线”和XX铁路公司相关文件要求;⑹本稿件为当天初稿,若后续有修改以修改后为准;⑹本工程施工采用的施工图纸、参考图、标准图及与本工程相关的其他设计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XX至XX客运专线先行工程XX隧道掌子面坍塌处理方案LOGO编制:审核:批准:XX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客专先行工程XXX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二〇年七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况 (1)3.1地质状况 (1)3.2设计与施工情况 (1)3.2.1设计情况 (1)4.施工方案 (2)4.1处理原则 (2)4.2施工工序 (3)4.2.1反压回填 (3)4.2.2掌子面封闭 (3)4.2.3注浆固结 (3)4.2.4洞身管棚 (3)4.2.5三维扫描 (4)4.2.6监控量测 (4)4.2.7掌子面开挖 (4)4.2.8超前支护 (5)5.处理时间 (5)6.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6)6.1劳动力组织 (6)6.2机械设备 (6)7.安全质量保障措施 (6)8.应急预案 (8)8.1应急组织机构 (8)8.2应急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职责 (8)8.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任务 (9)8.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法 (10)8.4.1装备 (10)8.4.2通讯网络 (10)8.4.3外界联络方法 (10)8.4.4通报方法和程序 (11)8.5应急救援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11)8.6施救程序与方法 (11)8.7预防事故措施 (14)8.8事故处理 (14)8.9现场医疗救护 (15)8.10紧急安全疏散 (15)8.11社会支援 (15)XX隧道掌子面坍塌处理方案1.编制依据⑴《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8);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406-2015);⑶《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⑷《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⑸“质量安全红线”和XX铁路公司相关文件要求;⑹本稿件为当天初稿,若后续有修改以修改后为准;⑹本工程施工采用的施工图纸、参考图、标准图及与本工程相关的其他设计文件。
2.编制范围XX隧道DKXXX+XXX~DKXXX+XXX坍塌段落处理。
3.工程概况3.1地质状况隧道地表表覆盖粉质粘土,灰黄色,硬塑,层厚约 6.4m;洞身围岩为J3n凝灰熔岩,强风化,褐黄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块状、碎块状,掌子面岩体稳定性一般,洞顶埋深80.8m。
3.2设计与施工情况3.2.1设计情况XX隧道DKXXX+XXX~DKXXX+XXX段洞身围岩为J3n凝灰熔岩弱风化,青灰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
围岩级别为Ⅱ级,衬砌类型为Ⅱb型复合式衬砌,施工工法为全断面法。
3.2.2围岩变更情况隧变2020年度XXX号变更设计会审纪要处理方案:XX隧道DKXXX+XXX~DKXXX+XXX段围岩级别由Ⅱ级调整为Ⅳ级,衬砌类型由Ⅱb型复合式衬砌调整为Ⅳb型复合式衬砌,参照“XXX隧参01-12~14”图施工。
施工工法由全断面法调整为两台阶法,上台阶高度不大于5m,参照“设计联系单[2020]xxx号”文施作。
超前支护措施调整为Ⅱ型小导管,纵向间距调整为2m,参照“XXX隧参04-04”图施工;即衬砌类型由Ⅱb型复合式衬砌调整为Ⅳb型复合式衬砌,超前支护采用Ⅱ型φ42×4.55mm×3.5m超前小导管,每循环47根,环向间距40cm,搭接长度不小于1.0m,初支钢架采用I18工字钢,间距为1.0m/榀,开挖工法调整为两台阶法,每循环开挖进尺拱部不大于2榀钢架间距,边墙不大于2榀钢架间距。
3.2.3现场施工情况2020年XX月XX上午X时许,XX隧道上台阶DKXXX+XXX~DKXXX+XXX,开挖完成后,现场安排初喷,在初喷的过程中,发现开挖作业面掉块,频率由慢到快,掉块部位由左拱顶延伸至掌子面左侧,坍塌部位越来越大,初喷作业已经无法稳定掌子面,现场管理人员立即要求掌子面作业人员迅速撤离现场,退出作业面,后经排查发现,塌腔体环向宽度约8米,纵向长度约8米,塌腔面积约64m2。
4.施工方案4.1处理原则总体方案:先观测后施工,先加固再掘进;先对于坍塌、反压部位进行小导管注浆固结,再对掌子面进行管棚支撑加固,由大里程端向小里程端进行全断面三维扫描、加密监控量测;4.2施工工序4.2.1反压回填人员立即撤至安全地带,组织机械设备对掌子面进行回填反压处理,采用自卸车由洞外向洞内拉运弃渣,将弃渣和洞内塌方土体采用机械进行压实,确保后续洞身管棚施工时钻机不下沉、不倾斜,压实后的土体分成3个台阶,各台阶之间采用放坡处理,施工平台要保证土体被压实,台阶高度不宜超过5m,且应考虑洞身管棚施工工作高度;4.2.2掌子面封闭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对掌子面及回填压实土体喷射封闭,厚度不小于10cm;4.2.3注浆固结对掌子面坍塌处打设注浆小导管,小导管环向间距1.0m×1.0m,仰角15°~30°,并注水泥浆固结(必要时可采用水泥浆、水玻璃双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0.2MPa~0.35MPa;4.2.4钻杆加固掌子面塌腔部位施作洞身管棚,管棚钻机钻孔后,将钻头及钻杆留在孔内作为洞身管棚材料,每循环管棚长度10m(1m冲击钻头+3节3m钻杆);在掌子面端头最后1榀钢架施作洞身管棚,考虑原施工拱架上方超前小导管较多,管棚环向间距60cm,开挖进尺1.2m后(2榀拱架间距),施作第二循环洞身管棚,管棚环向间距30cm,管棚在塌腔环向范围左右各延伸1.2m作为加强;每循环施作完成后,在外露端钻杆进气孔焊注浆头,并注水泥浆(必要时可采用水泥浆、水玻璃双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0.2MPa~0.35MPa;4.2.5三维扫描对坍塌段落初支轮廓面进行扫描检测,掌握初支面轮廓尺寸,有无侵限情况,若存在侵限,对侵限部位标识待处理;4.2.6监控量测掌子面作业前,需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按纵向间距5m,洞内在上台阶拱腰处加设1条水平测线,每天不少于2次量测数据,开挖作业时,预留沉降量要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合理调整控制,避免侵限;4.2.7掌子面开挖开挖工法采用三台阶预留核芯土法,支护类型加强为Ⅴc,超前支护类型为Ⅲ型小导管,间距1.8m,初支钢架采用I22工字钢,间距为0.6m/榀,每循环开挖进尺拱部不大于1榀钢架间距,边墙不大于2榀钢架间距,并对每榀拱架拱脚及连接处加设1组锁脚锚管(φ42mm×5mm×5m);开挖轮廓线预留沉降量20~30cm(具体以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确定,监测变形数据较大时,可加大拱架预留沉降量),开挖后即对开挖轮廓面进行初喷,初喷厚度不小于4cm,初喷封闭后再进行安装钢架及支护喷锚封闭;洞身支护施工过程中,塌腔段拱顶及掌子面左拱腰初支钢架间各预埋一根垂直于初支面的混凝土输送泵管,拱顶预埋两根注浆小导管,小导管纵向间距宜错开5m左右埋设,泵管及注浆小导管埋设深度距塌腔土体不超过50cm为宜,泵送塌腔体填充混凝土时注浆小导管可作为出气口,为确保施工安全,每次泵送混凝土厚度不超过50cm,以防止发生二次坍塌;4.2.8超前支护超前支护采用φ50mm×5mm×6m和φ50mm×5mm×4.5m小导管组合施作,打设角度控制为拱顶140°,φ50mm×5mm×6m小导管按仰角60°打设,φ50mm×5mm×4.5m小导管按仰角15°打设,环向间距40cm,搭接长度不小于1.8m,超前小导管打设后应及时注浆封闭。
4.3工程数量5.处理时间DKXXX+XXX~DKXXX+XXX坍塌段加强支护计划完成时间为2020年XX月XX日。
6.劳动力及机械设备6.1劳动力组织6.2机械设备7.安全质量保障措施7.1加强岗前安全培训,现场作业听从指挥;保证洞内照明,严防触电、机械伤害及被坠落物砸伤;7.2拱架安装允许偏差值横向和高程均为±5cm,垂直允许偏差为±2°;7.3拱架安装时超挖部分采用C25混凝土垫块支垫稳固,拆换拱后初支结构依照监控量测数据设置预留变形量,保证初期支护净空,避免二次侵限;7.4开挖进尺每循环为1榀,严禁超循环进尺施工;立架后及时施作喷射混凝土;7.5开挖作业采用机械开挖轮廓,人工风镐修整,严禁采用爆破方式,尽量避免对土体造成扰动;现场作业由领导带班,专职安全员现场跟踪监督,由专业换拱队伍专业人员换拱作业,以防盲目冒进;7.6加强监控量测,量测数据及时整理反馈,根据监测结果知道现场作业;施工过程中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观察,发现异常情况,现场立即暂停施工,撤出施工现场,并立即按照程序,逐级报告相关情况;7.7锁脚锚管打设角度符合设计倾角30°要求,打设深度和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时注浆封闭;7.8钢架连接筋要加强焊接质量控制,保证结构整体受力;7.9加强初喷混凝土的质量,一是要及时喷射,二是保证混凝土强度,三是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加强设备的检修;7.10支护完成后重新布置监控量测点,建立测量台账,坍塌段设计变更为Ⅳ级围岩,确保10m一个(必要时加密至5m一个)测量断面,测量频次满足以下要求:8.应急预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为了在险情发生时做到紧中有序,忙而不乱,及时有效地组织紧急抢险工作,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8.1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XXX 1xxxxxxxxxx副总指挥:XXX 1xxxxxxxxxx技术负责人:XXX 1xxxxxxxxxx后勤指挥:XXX 1xxxxxxxxxx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日常工作由安质部负责主持。
8.2应急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职责1、总指挥负责所有救援人员、机械、物资的协调和施救统一指挥工作,确定救援方案,主持事故调查会议。
2、副总指挥负责现场救援人员、机械、物资的协调和施救指挥工作,提出救援方案的建议,主持事故调查工作。
3、技术负责人负责协助总指挥开展施救指挥工作,负责救援方案和相关技术及机械技术施救工作,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4、后勤指挥负责救援的外界救援支助的联系和后勤保证工作,提出救援方案的建议,参加事故调查会议。
5、安监员作好总指挥的助手,提出救援方案的建议,协助总指挥开展施救指挥工作,作出事故风险评估,并组织开展日常救援演习培训和负责事故上报及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6、副总工程师协助技术负责人搞好救援方案和技术工作,提出救援方案的建议,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7、小分队队长协助副总指挥开展好现场救援人员、机械、物资等的协调和施救指挥工作,作出事故风险评估,提出救援方案的建议,参加事故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