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寓教于美融美于教

寓教于美融美于教摘要:把德育渗透到美术学科教学中,是广大美术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美术课本身可以挖掘出许多德育素材,从中提炼出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传授给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念。
我们要与学生通过平等互动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德育渗透审美英国著名教育家伍德指出,艺术教育的功能在于“改进德行”。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以渊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也辅道德以为治。
”可见美术教育虽非专事培养道德情感的教育.但美育与德育确有内在一致性,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并为历代教育家、思想家所重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借鉴美育精神,从主体性、现代性、和谐性、实效性等方面树立“美”的观念,加强美育和德育的协同,实施“美”的德育,将是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及探索的问题。
下面谈几点利用美术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看法:一、充分挖掘美术课本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美术欣赏课中,有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如《最后的晚餐》、《格尔尼卡》、《父亲》等等。
这些作品里面积淀着人类的文明和智慧。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接触到更为广阔的情感世界和更为丰富的精神家园,并从中认识人类价值的不同取向和人类对自身尊严、正义和自由的追求,从而提高素养,完善人格。
在美术绘画课中,其本身包含诸多内容,如国画、素描等。
绘画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
例如,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由于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国画在世界艺苑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它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中国画的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纸的制造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
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德育课教案美术

德育课教案美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2.了解美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影响。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美术纸、彩色铅笔、颜料、画笔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安静、整洁,墙上没有干扰学习的图画和文字。
3.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白板笔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美术的定义和特点,明确美术在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
2.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美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影响,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同时强调美术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密切关系。
3.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和少儿美术活动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术对情感表达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4.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美术教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色彩、构图、形状等,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构建过程和表达方式。
5.实践操作(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选择主题并用画笔或其他材料进行表达。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巧。
6.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组织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7.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强调美术课对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美术作为一种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方式,并积极参与美术活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增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参与美术创作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互动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课堂效果。
但也需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已是教师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神圣职责。
我们美术教师不仅毫不例外,而且首当其冲。
在美术课中,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结合进行的。
美术课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
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
美术课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
美术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理论的说教与灌输,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新课改的实施,对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一场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考验,美术教师也不例外。
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
那么如何依托不同领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产生良好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探索和思考:一、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重视发掘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美育。
例如在“造型·表现”教学中选择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
我们带领学生到郊外去写生,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绚丽多彩的风光,或者教育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和认识能力,使他们热爱生活。
又如,在“设计·应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变化、统一、对称、对比等形式美的原理法则,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在“欣赏·评述”教学中,指导学生提高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接受艺术美的教育。
充分运用美术的特点把美术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愉悦的、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
寓教于美 以美育德

寓教于美以美育德作者:周小兵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4年第04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应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道德启蒙人。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和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如何寓德于美呢?一、挖掘教材内容,助力德美交融美术教材中蕴含了许多德育因子,美术作品的内容、创作背景都可以作为教师渗透德育的载体。
以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星空的联想”教学为例,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马王堆汉墓帛画,在介绍这类画作是西汉时期人们对天空的想象后自然引出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教师继续展示“神舟六号”的升空过程,使学生意识到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星空的向往,让学生懂得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
随后,教师指导学生用对比的眼光观赏画家米罗的《星空》和梵高的《星空》,从这两幅作品中体会观看星空的不同视角,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在课堂收尾环节,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梵高创作《星空》的不易,从而驱动美术教育和德育不断相融。
二、实施小组合作,指向并肩作战新课标倡导教师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以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我们班级的标志”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学会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标志。
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告知学生接下来的整节课将会以小组竞争的方式进行,整节课表现最佳的小组为获胜组,教师会为获胜组的每位成员颁发小礼物。
合作竞争机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合作探究中。
例如,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标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回答问题最多且正确的小组计1分。
美术教学中德育内容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育好人。
因此是育好人。
因此,,德育成为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
而实施德育教育途径很多一。
而实施德育教育途径很多,,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学使德育与教学相结合相结合,,用知识本身去吸引、教育、影响学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其光辉的地位。
它不但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使用性,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的德育因素。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
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中如何注重挖掘这一因素,并恰当的将其融化,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一定会大有裨益。
那么如何结合美术教学,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之中呢?合美术教学,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之中呢?一、通过美术渊源,激发爱国情感一、通过美术渊源,激发爱国情感通过讲述美术渊源,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美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光辉灿烂的历史。
我国美术以点、线、面、形、体、色为基本因素,在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上为中国世界艺术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美术水平日益提高。
我们的祖先从打制石器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创造技能,逐渐萌发出审美观念。
堪称“世界第八奇迹”的秦代陶塑兵马俑,是中国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作为中国传统画的中国画,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画坛上也独树一帜,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让学生了解这些,可以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艺体美术班的德育工作总结

艺体美术班的德育工作总结
艺体美术班作为一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
的一项工作。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美育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注
重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参观美术展览、听取艺术大师的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
其次,我们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自律意识。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不仅要求学
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志愿者活动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我们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课余时间,我们组织学
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演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竞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的德育工作,我们艺体美术班的学生在品德修养、艺术修养和综合素
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我们将继续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美术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浅谈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人为本、德为先”。
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由此可见学校美术教育与德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既相通,又相互促进,所以发挥美术教育的特有功能,在美术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达到以美启智,以美育德的目的。
一、人格魅力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育者应该知道,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他们不仅要从教师那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很关注、留意教师的言行,甚至于模仿。
而这种无声的影响有时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用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学生很重要,教师不仅以丰富的学识教育着学生,而且以其高尚的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每节课都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语言精炼,动作规范,做到对学生既尊重、信任,又不放松、严格要求。
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形成了良好师生关系。
反之,则效果肯定不会很好。
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
在中学德育教育中,我总结可以引出两点启示。
第一,教师把握一个学生的品德特性,就可以使德育工作做的更加出色主动。
第二,初中阶段的道德教育,主要应从每个学生的表现出来个性特点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以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稳定性。
二、课程引导发挥思想教育因素以中学美术课堂为主体的教育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育者只有在课堂上掌握、操控多种策略和技巧,随时随地适时熏陶。
才能真正辅德育于美育之中,使美术教学真正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好的德育渗透是能够让学生把在学习中得到感悟进行再一次升华,当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好体验的同时,将德育不失时机地切入,让人感觉顺水推舟,流畅自然,提高教学设计的层次。
浅谈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摘要】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实施德育最重要的基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而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德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
只有寓德育教育与美术教育之中,将德育升华到美育教育。
注意“双基”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美育”的育人宗旨,使德育在美术教育中升华。
【关键词】德育美术教育渗透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实施德育最重要的基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而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德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
下面就本人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把美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材渗透德育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比如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
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渗透德育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学会区分什么是美,什么不是美,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寓德育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吉林 省 松原 市 长 岭县 太 平 山镇 中学 刘 艳 三、 因地 制宜 , 随时 随地 进 行 德 育教 育
水平高 、 效果好的美术教师 , 在学生心 目中 素 质教 育是 以 促进 学 生 身 心 发 展 为 目的 , 强 ,
以提 高 国 民 的思 想道 德 、 义化 科 学 、 动技 能 、 的地位高, 劳 有信 任感 , 说话学生愿意听 , 育教 德
●
3 高 教 学水 平 , . 提 讲究 教学 效 果 。 学 能力 理 想 教
位 教 师 辽不容 辞 的责 任 。
浅谈农村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江 苏省 兴 化 市林 潭 学 校 王 明 红 许 多 英语 老 师 , 尤其 : 村 初 中 英 语 老 师 使 他们 感到还有希望 ,从 而雠持学习 的积极 如何能一上课就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外语 娃农 在教 学 实 践 中 时常 感 到 教 得很 辛 苦 , 士 学 得 性 还 要经 常 j_ “ 有 表现 的矶 会 , 怕 是 点 教 学 的 成 败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教 师 是 否 能 学 j{ J 也 哪
言说 话 , 着头 饰 , 到思 想 观 念 、 格气 质 。 衣 大 性
总 之 , 生 的 思想 政 治 工 作 是 一 个 长 期而 学
习惯。学 l随时 在学 习模仿 、 老师 , 语 在 这 些重 工 业 方 面的 落后 现 状 后 , t 评价 小到 认识 到 了这 艰 巨的任务 , 能急丁求成 , 不 也不能放松 和削 方 面 没计 人 才 的 缺 失 , 立 了 牛 的远 大报 国 弱 。培 养社 会主 义 的建 设 者 和接 班 人是 我 们每 树 司
作为 美术老师 , 尽管 学生 的平时交往不 多, 但我们要抓 住每一次机 会 , 对学生进 行爱
八年级美术工作计划6篇

八年级美术工作计划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发言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material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美术工作计划6篇一个灵活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通过制定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分配工作任务,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八年级美术工作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
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中

立 了 ,中国人 民站起来 了 的时刻 ,全 场成 千上 万 的人 欢呼起来 ,
学 生 眼见 这 种情境 ,怎能不 受到感染呢? 接着再 欣赏作 品 ,这 时 ,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大 大 提 高 了 ,有 的学 生 懂得 了 色彩 的冷 暖 , 有 的
学 生 能说 出场 面 的 特 点 … … 大 家很 自然 地 受 到 革命传统 教 育 和
例 如 教 学 第 八 册 《欣 赏课 》(中 国 现 代 优 秀 美 术 作 品 )、 徐 悲鸿 的
《风 雨 鸡 鸣》, 先 从 作 品 的 艺 术 特点 及 美 术语 言 入 手 联 , 系 作 品 题
材 及 内容 ,
接着
介绍 时代 背景
2 “
:
0
世纪
30
年代 的 旧 中国 处于
内忧 外 患 、 风 雨 摇 曳 之 中 , 民族 处 于 危 难 之 时 , 《风 雨 鸡 呜》创 作
都起着至 关重 要 的作用 ,对学 生 的思 想品 德也 有很 大的影 响。
1
顺其童心
.
, 了 解学
生
的道德水平
。
为 声 画 “
心
”
一
幅画反映
的是 儿 童 的 内心 世界 。 顺其 童 心 ,让 每位学 生 自由地借助 画 笔表
一 、 结 合教 材 内容 进 行 思 想 品 德教 育
现 行 美术教材中 , 几 乎每一 课都为学生 提供 了 丰富的美术
作 品 图例 ,教 师面 对 这 些作 品 , 引导 学 生 欣 赏时只 讲授理 论 、 分 析技 法 、 色 彩 冷 暖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还 应 渗 以德育 。
首 先 ,教 师 要 熟 悉教材 ,充 分 发挥教 材 中的德育 因 素 。 每一 堂 新课 ,都 蕴含 着 丰 富 的思 想 内涵 ,能给 人 启 迪 和 教 育 0 教 师在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杨霞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杨霞《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的现代公民,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美术教师,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美术教学之中,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一、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帮佣作用,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
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而言是学习的一个窗口,必然引发他们十分的关注。
教师只有特别注重自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树良好的榜样形象,才能爱屋及乌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二、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古语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说明了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但凡有经验的美术教师,通常都非常重视各式的环境布置,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学校里的优美环境布置成德育渗透的场所,比如宣传廊、橱窗的新颖精细的制作;以及艺术馆、电影、电视、杂志和人文景观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完全可以布置或利用这些有利环境进行德育渗透。
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师安排学生调查当前环境污染状况,然后呼吁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设计或创作环境保护题材的画作,教师并将学生的优美创作资料图片在校园展出。
这样,学生就会在环境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三、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小学美术教材中,许多欣赏作品,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注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利于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优良的艺术传统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起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修改版]
![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8666f616fc700aba68fcb4.png)
第一篇: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王婷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存在美术教学专业化的倾向,造成“只重视技法、技能,忽视了德育教育”等现象。
美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因此,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艺术观赏和健康的娱乐活动,以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美术的德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与艺术的美感融为一体。
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的著名画家的作品数不胜数,这给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
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进行审美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下面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寓思想教育于情感体验中。
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
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会区分什么是美,什么不是美,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
单纯的讲授技能技巧,和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这一新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的人格。
积极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美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融德育于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四、 养 审美 情趣 , 培 陶冶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 的性情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 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它包括纯正 的审
美趣味 , 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正确 美术作品中有着极
学生对 老师 的“ ” 信 以及对老师 的“ ; 相当的艺术素养和 爱”具备 才能 , 富有创新 的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 才会让 自己成为学生
维普资讯
20 0 8年 7月 ( 总第 8 6期 )
莹
论 LN U N T 坛 A
(uN,8 C lO2 uat. mt.0 i76 vO) e0 y8 N
融德育于 美术教学 中的探索与实践
赵亚萍
苏州市太仓实验 中学, 江苏 苏州 250 140
摘要 : 新课程背景下的 美术课程除 了肩 负着 美育的重要任
学生学习兴趣 的同时 , 也巧妙地将学生的思想情感纳入其 中 , 使
思想教育融入 了课堂教学。
务, 还肩 负着德 育的重要任务 。文章从 美术的学科 特点、 教材特 征、 堂教学形式等方面 , 课 有机渗 透德育 , 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 让
尝试动手 , 大家不仅掌握了基本的中国结编织技法, 也领 会到 了 中国结所蕴涵 的更深的象征意义 ,那鲜明的民族风格使 同学们 激起了一种强烈 的民族 自豪感。
范 ”所 以“ , 师德 ” 是古往今来 教师为师之本 。 由表及里 , 做学生 的 表率 , 树立仿效榜样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美术 老师 , 优雅文
与动物 的亲密情感 , 在对相关 的摄影 、 绘画作 品进行欣赏的前提
下 , 出人与人 、 引 人与动物、 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 并通过创作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以绘画为基础,用情感渗透教育,使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与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品味。
利用一切媒材调动学生的情感。
中外交融深化爱国意识,结合美术课教学介绍我国美术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名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渗透;培养;弘扬;创新精神;实践体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
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以绘画为基础,用情感渗透教育,使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与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把德育内容扎扎实实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意志品格。
绘画在美术教学中安排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小学阶段包括的内容却比较丰富,包括儿童创作、素描、国画、色彩等。
绘画种类的不同,德育的渗透也不一样。
在国画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认识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
让他们大胆地运用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使学生感知到花草树木都有感情,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以此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国画即中国传统绘画,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画进行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继承人类遗产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二、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①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有生气,激发学习兴趣,如用画日记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或景、或物;积极在生活中收集素材,并把这些素材加以提炼,用绘画方式表达出来,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亲密大自然,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在 学 习《 惜我们 的家 园—— 美术 与 珍
的美术 素养 , 陶冶 高 尚的审美情操 , 完善
人 格 。 ”
环境 》 要让 学 生感 觉到 中 国环境 的污 时,
染 与破坏 是一个严峻 的话题 , 每一位 学 使 生都 能从 自身做 起 , 保护 环境 , 化我们 美 的家 园, 同时要求学生用 自己的美 术作 品
操 , 行 德育教育。 进
规来 训练 学生加强 自身修养 , 他们养成 使
良好 的 学 习习惯 和遵 守纪律 、 止文 明 、 举 尊老敬 师的 良好行为 习惯。在 学习 中, 要
修养, 从备 课开 始 , 从教 材 中发 掘德育 主
题 。教 师应 当树立 牢固的德 育意识 , 以教 材 为 内容 , 以课 堂为阵地 , 真钻研教材 , 认 分析 和挖掘教育 中的德 育 因素 , 到每 堂 做
乡为 中心进行 德 育教育 的。初 中美术 教 育学 生爱祖 国 、 爱家 乡、 自然、 爱 爱学 习、
爱劳 动、 爱科学 , 树立远大理 想, 继承革命 传统 , 尊敬 师长 , 相互友爱… …从 多方面 、 多角度帮助 学生形成健全 的人格 、 尚的 高
道 德 品质 。
学生教 育必须使 学 生的“ 、 、 、 德 智 体 美 、 全面发 展 , 劳” 各方 面要相 互渗透 , 既
携带、 分工 完成作 业的 某一部分 、 工布 分
初 中美术教 材 一般有 明确 的 思想教
育 目的, 红 杜鹃—— 红色摇篮》 《 如《 、走进 陶瓷世界—— 设计 与生活》 《 、 珍惜我们 的 家园—— 美术 与环境》 《 动的画—— 传 、会 统的魅力》 等。而还有 一些教材 , 杰 出 如《 的 艺术 智 慧》 《 、 幽默 人 生—— 设 计 与 生 活》 《 一 回服装设计 师》 , 、做 等 有一定的 隐 性德 育教 育作 用 。这 些教 材 丰 富的德 育 内涵和深刻 的哲理 有待于教师去挖掘 、 发
如何更好地在职业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速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来往日益增多,多种西方思想也随之不断渗透。
学生思维方式,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也在不断迈向多元化,但学生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网络上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
这对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因此,在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和深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终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高职的美术教育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推进和深化,从前简单地培养学生绘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应帮助学生提升对美的感受与认知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最终使学生热爱祖国,并且能够利用多种艺术手段服务于社会。
在职业美术教学中对于加强德育的渗透,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通过欣赏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我国美术教育家的优秀作品进行介绍和赏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启发并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能够启迪学生思想,增强其艺术情感。
而德育就是由情感与思想意志所组成的。
例如,在讲解詹建俊的代表作《狼牙山五壮士》时,作为我国当代著名油画家,詹建俊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激昂的情怀与象征性的手法使得这幅作品矗立于中国艺术之林。
这幅作品描绘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在寡不敌众的形势下,据险抵抗,直至弹尽,毅然砸枪跳崖的英勇场面。
五位正气凛然的八路军战士,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犹如一座英雄纪念碑蔚然屹立在狼牙山之巅。
突出表现了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不屈的革命精神。
全山石的《八女投江》、靳尚谊的《瞿秋白在狱中》等作品都是具有鲜明历史性、主题性的经典佳作。
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对伟大祖国厚重悠久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同时也被我国老一辈艺术家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所感染。
一幅历史画需要的不仅是高超的技巧,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精神内核的浓缩。
美术德育工作计划(11篇)

美术德育工作方案(11篇)美术德育工作方案(11篇)美术德育工作方案1 德育工作是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为有着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的美术教学,本学期围绕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和我校学生详细情况,美术组将按照方案继续在教学中作好德育培育浸透工作。
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严格按照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作到为人师表。
三、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作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才能,进步他们的审美品位,进步自身的修养,抵抗那些不安康的思想侵蚀。
五、定期观展美术展览,使同学门可以有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
六、互相配合做好美术组内各位老师的德育教学交流研讨工作。
学校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开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进步他们的道德程度。
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美术组的每一名美术老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
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究、理论、总结,我们美术组各位老师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响来进展的视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进步他们的鉴赏和创造才能。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
现代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到达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
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
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渐渐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承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进步,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
寓德于美以美育人

寓德于美以美育人【摘要】: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别林斯基说:“美育和德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它能陶冶健康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操”。
美术课被赋予浓郁的人文色彩,极为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道德人格的养成。
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所有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美育;德育;美术课程;探索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中的美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中,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这样的美术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
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的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商。
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灵魂,成为更完善得人。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教师自身心中要有德。
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要求在课堂中要有德育渗透的体现,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在美术课欣赏作品中净化学生心灵许多艺术大师在成功的道路上经历了磨难和痛苦,他们靠着高尚美好的道德品质、对艺术坚定的信念和超乎常人的勇气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表达。
在当今社会里,教师应该努力帮孩子留住一方净土,通过接触艺术人生、解析艺术作品,让他们明辨是非、养成正确的审美思想和价值取向。
美育的形象性,是用具体的,生动的感人形象感染人,教育人,并通过美的形象来引导教育对象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
美术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美术学科德育论文

美术学科德育论文全文如下:浅谈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摘要】现在是素质教育时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育好人。
德育是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
我认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时常渗透德育,能让同学们随时随地受到教育,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的建设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德育渗透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的几点体会。
我国古代的教育中,礼德育就是“六艺”之首。
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就是说明实行“孝”、“悌”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
资本主义教育也毫不例外,英国教育家洛克就曾经强调,在培养绅士的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是不可缺少的。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并非万能的,它不一定能使每个人能“成才”,但教育者如果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的具有巨大潜力的德育渠道,进行多角度的德育渗透,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们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礼貌待人等道德品质。
这些孩子即使不成才也即成人。
在新课改的实施,对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一场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考验,美术教师也不例外。
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德育渗透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的几点体会。
一、在多种环境中渗透有经验的美术教师都非常重视各式的环境布置,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美的教育。
学校里的优美环境布置,宣传栏、橱窗的新颖精细的制作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完全可以布置或利用这些有利环境进行德育渗透。
比如,在做手工创作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合理利用生活中的可循环再用的废物创作作品。
同时也可以呼吁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美术课堂中贯穿德育教学,它既节约了资源,又能使学生不感觉到陌生。
小学美术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饨育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素质、陶冶情操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其中,思想道徳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核心和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徳育,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徳育建设起重要辅助作用。
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徳教育呢?下面我就谈儿点个人的看法。
一、注重身教育人“身教胜于言传。
”教师是培养人的特殊职业者,教师形象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
因此, 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教育作用,用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的师徳,严谨求实的师风去影响教育学生。
1、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
要求学生做到的,白己要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随时随地给学生作榜样。
例如我们艺术教师大都喜欢穿奇装异服、留长发(也有光头的)、蓄胡须,这些都是校规校矩所不容的,所以我们要坚决制止。
2、加强师徳修养,养成良好习惯。
美术教师要有对事业执着追求、顽强的进取精神,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
学生随时都在学习模仿、评价老师,小到语言说话,衣着头饰,大到思想观念、性格气质。
3、提高教学水平,讲究教学效果。
教学能力强,水平高、效果好的美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高,有信任感,说话学生愿意听,徳育教学的效果自然就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这更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平时要多习练专业,钻研业务,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要有丰富的课
外知识。
4、爱好广泛,发展特长。
我们美术教师应广泛地展开学习,勤奋爱国。
除了坚持习练专业(绘画、书法、篆刻……)之外,还应多关心国家时事,多读书、写写文章等等,这对教育影响学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徳育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启发智慧、发展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徳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国家民族的需要,更是我们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课堂上,我们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
例如,我在上《中国古代陶塑》欣赏时,其中的《陶鹰鼎》这一我国古代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学生对于其夸张、简洁的造型表现出嗤之、不以为然的态度。
针对这一情况,我安排了一些国外的优秀飞机、汽车图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了“美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这一美学原理的重要性。
同时,为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有这样的认识创作,而感到自豪, 增强了民族白豪感。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对比我国在这些重工业方面的落后现状后,认识到了这方面设计人才的缺失,树立了相应的远大报国理想。
三、因地制宜,随时随地进行徳育教育尽管作为美术老师,
与学生的平时交往不多,但我们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哪怕是一件小事。
例如有一次课间,与一位学生聊到关于画的价值, 有许多学生谈到作品拍卖时,中国画不如油画值钱,于是就认为中国画的成就、内涵及其珍贵程度都不如油画。
针对这种价值观念,我首先对作品拍卖给大家作了些解释。
让学生认识到拍卖价的高低,与作品本身的价值是有联系,但重要的是还关系到拍卖会的包装,收藏家们的鉴赏能力、投资能力,拍卖市场的规范性等因素。
然后与他们谈中国画的特色以及对世界绘画的影响。
用线造型是中国画表现的最基本手段,亭誉西方的法国著名大师安格尔也深受影响。
认为世上最
美的还弧线,提出:“要深入探求我们素描线条中的各种变化和多样对比,这是描写人物丰采的唯一的手段。
”通过交流,终于让学生认识到,原來中国画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立的、独一无二的绘画体系,蕴含着中华儿千年的文化底韵,是世界艺术史上重要的篇章。
就这样,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与学生聊天等形式,达到既能澄清了事实,提高学生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认识,又能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文化的情感,间接增强学生爱国情感的徳育契机,是相当多的。
只要我们老师平时与学生交流时多留心,做一个徳育教育的有心人。
总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松和削弱。
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