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情操是一个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情感能够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而这种欣赏能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审美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去感受和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进而培养健康的心灵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美术教学要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在绘画、雕塑等作品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从中体会和品味艺术,这种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能够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学会用艺术的形式来宣泄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明白并掌握如何正确地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让积极健康的情感成为他们品格和行为的基石。

美术教学要强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学会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品格和情怀。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在美术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美术的熏陶下,成为具有积极向上品格的人。

美术教学要强调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对人类、对生活等方面的认知和关怀。通过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全球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责任。

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其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让学生能够感受并分辨真善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平。因此,美育与德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美育重外,德育兼内,需内外兼修。美术课堂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是贯彻和落实新课程创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小学美术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将德育渗透到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是一种促进我国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我国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些老师盲目地把美术课堂教学看成是一个培养小学生的艺术表达力和审美技巧的过程。然而,美术课堂教育的方法不仅需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来提升学生审美技巧,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明确指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路,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活动,能更大程度地调动人的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创造力。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一个人具备了较好的审美能力,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可以相应提高。由此可见,在美育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德育教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美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它有自身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学中绝不可喧宾夺主。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只能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使美术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应握准德育切入的位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德育渗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不可少。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体现在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和培养上。美术作品是学生情感世界的抒发和表达,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的创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在纸上,释放内心的压力,使心灵得到愉悦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教育他们通过美术作品表现真善美,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促进情感的升华。这种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注重情感的协调和发展,锻炼学生的坚韧和韧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也体现在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上。美术作品要求学生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耐心细致,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品德。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比,表扬品德高尚的学生,鼓励学生们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美术作品的创作也需要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地完成作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毅力和恒心,这样才能完成一个精美的作品。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品德,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美术作品是反映社会、表达生活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他人、关注环境。老师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内容,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培养他们具有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情感。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他们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主人。

德育课教案美术

德育课教案美术

德育课教案美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2.了解美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影响。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美术纸、彩色铅笔、颜料、画笔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安静、整洁,墙上没有干扰学习的图画和文字。

3.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白板笔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美术的定义和特点,明确美术在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

2.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美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影响,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同时强调美术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密切关系。

3.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和少儿美术活动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术对情感表达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4.概念解释(10分钟)

解释美术教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色彩、构图、形状等,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构建过程和表达方式。

5.实践操作(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选择主题并用画笔或其他材料进行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巧。

6.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

组织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7.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强调美术课对学生德育发展

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美术作为一种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方式,

并积极参与美术活动。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增强,同

美术课堂上的德育教育

美术课堂上的德育教育

浅谈美术课堂上的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素质、陶冶情操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等这些方面来进行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素质、陶冶情操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核心和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德”

居学生所必备的五种素质之首,更应在小学各学科教育中予以重视和加强。德育更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

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与美育这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浅谈美术学科中的德育体现

浅谈美术学科中的德育体现

浅谈美术学科中的德育体现

一、引言

美术学科是传统的人文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在美术学科中,德育也是其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本文将浅谈美术学科中的德育体现。

二、美术学科与德育的关系

美术学科是一门学生在感性认识和审美意识的启蒙过程中必修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与此同时,美术学科也是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塑造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美术学科中的德育体现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类独特的精神追求能力,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开发学生的感官和想象力。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时,会产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从而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而对美的追求与人的美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术学科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小培养对美的向往和崇尚,从而影响他们的品质和行为。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美术学科是一门注重创作的学科,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在美术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知识,需要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坚持和毅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态度

在美术学科中,观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客观事物,了解事物的形态、颜色、质感等特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观察需要学生有细致入微的态度,需要他们认真观察,仔细品味,并将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出来。这种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态度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细致谨慎的品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勉工作和认真对待事物的态度。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二、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 以经典名作引领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对经典名作的教学,通过对经典名作的欣赏和解析,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人生观念。

2. 以艺术实践培养德育修养。美术教学要强调学生的创作实践,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使他们在创作中感受美的魅力,表达内心情感,塑造良好的审美情操和道德品质。

3. 以艺术批评熏陶德育情操。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批评分析,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4. 以社会实践培育德育意识。美术教学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和思考,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德育的渗透和贯穿,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高雅情操和道德品质的人才。

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策略

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策略

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策略

标签:高中;美术教学;德育;渗透;意义;策略

一、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1.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德育理念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渗透,通过美术作品欣赏、美术作品感悟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思想态度,成为新一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2.能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情感认识。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理念灵活渗透于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理解,扩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中国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所言:“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真正展现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把握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灵魂,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美术欣赏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记忆,感受美术欣赏学习的乐趣和美术作品的魅力。美术欣赏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名家美术作品,如果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形容和讲解,无法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直观认识和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这篇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展现《清明上河图》的宏伟和壮阔,并指导学生加强对《清明上河图》中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环境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丰富的人类情感以及当时人民物阜民丰、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提升学生对美术欣赏作品的情感理解。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1. 引言

1.1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美术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审美情感,还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细致观察、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

生的学业发展,更有利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艺术修养、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

需要。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不容忽视,应该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

实践。

2. 正文

2.1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理念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理念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品质。通过美术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绘画技巧和艺术知识,更重要的

是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美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

们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理念还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道德

修养。美术是一门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通过美术教学可以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正义感的人。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理念是要通过美术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只有将德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也得到了全面的人格塑造和素质提升。

2.2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非常重要,它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素养。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美术活动和项目来引导学生学习合作、尊重和团队精神。可以让学生共同完成一幅大型合作画作,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综合

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培养学生

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以及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本文将从美术教学的特点、教材选

择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中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德育渗透的必要性。美术教学是一门注重感受、表达和创作的

学科,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感受、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创作作品,学生

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这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提高,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这

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非常重要。

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选择

应该注重德育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教材,通过分析解读和创作实践,引导学生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和人文精神。教师还可以引

入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话题和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艺术中的道德与人性问题,培养

学生的美德观念和价值观。

评价和考核体系的建立也是德育渗透的保证。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建立科学合理

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注重德育渗透的评价和考核。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术作品的技术

水平和创作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通过考核和评价,可以激励学生

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懂技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爱美、爱生活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效果。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成长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美术教育是小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可以起到很好的育德效果。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促使孩子产生共情、自律、责任感等正向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幅图画,表现了一位小学生晚自修的子时状态,工整的字迹和稳定的心态体现了孩子的自律精神,这种自律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张作品也体现了孩子的爱学、爱上课、热爱生活的情感,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提供了积极的动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选材作为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手段之一,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对于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教育内容,选择不同的体裁和题材,使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获得锻炼,同时也获取丰富的道德教育。例如,通过教授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练字过程中修身养性,提高自律和责任感。

2.创设情境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更好地领会德育教育的内涵。在美术课上,可以采用各种游戏和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在美的氛围中体验与感受德育教育的好处。例如,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时,可以通过学习毛主席语录的书法作品、参观烈士革命事迹,让学生们了解先烈们的事迹,感同身受,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共5则)

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共5则)

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共5则)

第一篇: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美和善都是一种社会价值观,都要以真理为基础,社会生活中的同一事物,同一行为,既可作善与恶的评价,也可作美与丑的评价,社会生活是离不开善的,善在美的后面,是美的本原,美与善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不论学习,还是做人,我们都希望“尽善尽美”。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灵产生“善”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做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渗透德育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下一代。

一、巧用“欣赏”教学,自然渗透德育

挖掘好美术“欣赏课”教学,能在无形间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比如,我们三年级美术课中有一个教学内容是我认识的画家一课时,我打破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欣赏教学的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革命历史名画《血衣》、《怒吼吧,中国》、《万言千语》、《初踏黄金路》……让学生了解到,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血衣》用不同场景描绘了贫困人民同斗争地主的动人场面,对阶级社会压迫下的控诉;《怒吼吧,中国》用粗狂有力的线条刻画出在祖国危难时期贫苦大众仍要用尽全身所有的力量进行挣扎的;《初踏黄金路》描绘的是在金色的阳光下,西藏翻身农奴第一次从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喜获粮食丰收的情景……

浅谈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

浅谈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

浅谈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

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技术和审美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

德育与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将德

育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仅仅获取技术和知识,更能够培养出

立身做人的道德情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德育与美术教学的内在联系

我们需要认识到德育与美术教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美术教学是一门关于审美、

创造和表现的学科,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德育则是对学生道德品质

和人格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这种意义上,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德

育过程。美术作品往往反映出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通过审美作品的

创作和欣赏,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情感修养都会得到培养和提升。

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本身就蕴含了德育的内涵。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

习绘画技法和表现技巧,更是在接受艺术的熏陶和启发,感受美的力量和价值。通过学习

名家作品、观摩艺术展览和创作表现个性作品,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绘画,更是在培养感

恩之心、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这些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理智、审美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的方式

既然美术教学和德育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将德育理念融入美术

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受益良多呢?这需要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的融合方法。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体现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体现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体现

鲁迅先生曾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可见,德育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形地体现在美术教育中。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美术教育中美的内容和形式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它与教学原理相结合,能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

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见缝插针、联系实际地渗透德育,不但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让德育之苗遍地开花,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一、紧抓课堂常规,进行品德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同学、爱班级、讲卫生的习惯。

二、营造课堂氛围,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增强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是无声的语言,如何让它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相互关爱的纽带,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教师作为组织者,要创设一种和谐、自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由作画,进而激发学习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授课中应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里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教师作为引路者,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唤起他们的作画兴趣,以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他们灌输新的内涵,并针对生活中的新发现以及所见所闻所感去分析美、丑、善、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教师作为辅导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相互信赖,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下乐意向教师靠拢,与教师真诚相处,自愿接受教师的教诲与指导。如命题画《北京的桥》,我凭借多种媒体,与学生共同感受,欣赏各种造型的桥。动人的画面,独特的造型,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按学生的意愿,指导、鼓励学生构成画面。对照画面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在美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

[内容提要]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中学美术教育是艺术课程,提高全体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首当其冲的便是加强美术教育中德育。美术课进行德育有它特有的学科优势,自觉的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尤其要注意进行科学人生观的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

[关键词]美育德育渗透审美观念

在教育的百花园里,美术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美术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形象的具体性,直观的生动性,感情的愉悦性。作为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及其创造性实践活动,不同于空洞说教,不同于抽象言辞,它全凭形象--具有感染力的形象,饱含着情感的形象,能打动人心,使人愉悦,产生共鸣的形象,去摇振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道德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发展。学画画,先得学做人,做学人,有了人品,才会有艺品,这是我在近年来美术教学中的深切体会。究竟该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大家一起来探讨一番吧!

一、欣赏艺术,感悟艺术家的人生之路。

欣赏美术作品是一种精神活动,是感知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作为精神食粮,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同于政治课的直接说教。美术教育是通过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以艺术形象作用于人的感情,使之受到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以及画家的精神气质,感情表达的影响,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境界的提高。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代,他们对美有着炽烈的追求,喜爱赏心悦目的东西,喜欢装扮自己,喜欢欣赏艺术作品,但他们也缺乏正确的认识美、判断美的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尤其需要对审美感的引导,渴望审美能力的提高,美术教育对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针对中学美术教育,这是学会如何欣赏美的一把金钥匙,同时,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美的一扇窗户,是沟通艺术作品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桥梁,促使审美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确的审美情感可以直接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纯净的心灵美将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生活中进一步升华。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比重相对来说比前几年有增加,这为渗化德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启发教育之前,钻透学生的心理状态,他们好胜性极强,求知欲强,思维异常活跃,从不放过新奇的事物。抓住他们的优点,在美术课教学进一步挖掘他们优秀的一面,也不可忽视缺陷的一面。在学习和欣赏美术课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另外可更全面地给学生介绍达?芬奇不仅是一位勤奋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出色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虽然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之作,他的技术发明也遍及民用、军事、工程、机械各方面。因此恩格斯称赞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一瞬间,同学们的眼睛里都闪耀着赞叹不已的目光,我看到了,那里他们对达?芬奇的崇拜和敬仰。趁机,我又展示了他的《最后的晚餐》,花了四年的光阴,没有一个人物不是经过长久而仔细的研究的。我给他们讲这幅画的故事,讲到耶稣用低沉的语调吐出“你们中间有人出卖了我!”时,我面带痛心疾首的表情,含着沙哑的嗓音又重复了一遍。顿时,大家异口同声的喊到“我发现了那个可恶的、卑鄙的家伙,就是手里紧捏着钱袋、面色不安的小人,是吗?老师!”没想到同学们的反应这么强烈,顺势引导他们做人要有正气,特别是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把好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再让我们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位性格倔强、桀骜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人生吧!他花了五年的精力,完成了整个西斯庭天顶画的创作。这件旷世杰作是他天天仰卧在二十尺高的台架上,蜷着背、头与脚翘着完成的!他的健康大受影响,以致于后来看信的时候总是要仰着头阅览,只要读他的那首著名的自咏诗就可以窥见一斑: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个重要话题。本文首先

讨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指出通过美术学习可以提高学生

的自律性和团队合作能力。接着分析了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操的重要性。还探讨了美术作品对学

生人格修养的建设和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策略。结论部分强调了小

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德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

起着促进作用。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小学美术课堂中德

育教育的意义和影响,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方向。

【关键词】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教育、审美情感、情操、人格

修养、策略、重要性、全面发展。

1. 引言

1.1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情操的重要阵地,也是德育

教育的重要载体。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绘画和造型的技巧,更是借助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

情感和品德修养。在美术课堂中,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通过学习绘画、观赏艺术作品、亲身参与美术创作等活动,引导学生

在实践中感悟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美好情感和良好品德。小学美术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绘画技能,更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关注小学美术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2. 正文

2.1 美术教学对学生品德的影响

美术教学在小学课堂中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律能力和毅力,因为绘画或雕塑作品往往需要反复揣摩和勤奋努力才能完成。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术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会接受他人的评价和批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接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白石中学梁国强

【摘要】美术课程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其注重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又是一门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突出审美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美术教学可以通过美好的艺术形象,向学生展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示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思想,社会道德人生价值与追求、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有情达理,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与美育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

一、改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教学把传授技能作为教育目的,忽视了把德育教育作为教育根基的这一理念。教师在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时,忽略了德育的渗透和孩子对美好事物感知的启发,致使学生在呆板的复制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不利于德育教育。因而教师应在教学形式上转变观念,还学生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思考,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如在讲到第14册第六单元“发现与创造”---“化腐朽为神奇”一课时,和学生一起欣赏学生作品,如用易拉罐制作的蝙蝠侠,彩色吸管制作的五彩孔雀和废旧电线制作的环保笔插等。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和同学们互相合作制作工艺品,并借此举办工艺品制作展览。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接受到低碳环保理念教育,也体验到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而且获得了“我能行”、“我最棒”的自信。

二、抓住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审美热情

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若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了审美热情和对美的感知,那么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它内在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而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确立自身的社会道德、信念和价值。这个过程是有挑战性的,因为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师,还要求教师要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和敏感的洞察力,这样才能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位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美术教学资源,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通过美术教学中欣赏课和技法课两个主要教学过程,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1.爱国主义教育和欣赏课

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如讲到第18册第一单元永恒的雕塑艺术---虎门销烟(浮雕)时,给学生讲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并引导学生理解当时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美术教材中,大量的内容都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学中,应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有关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为东方文化而骄傲。还要通过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的热爱,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的爱国行为,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3.2.爱国主义教育和技法课

技法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摹写生与创作等课业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来临摹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其爱国之情。

四、美术技能训练中,自觉地渗透德育

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搞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结语

在美术课上进行德育是素质教育赋予每位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阶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教育内容。就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来说,美术素养和能力也是必要的素质。我们进行的素质教育,我们实践的新课程、新理念,都最终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美术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其中育人是最重要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初中美术《第13册至第18册》[z] 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

[2] 胡晓瑛.在美术教学中深化审美教育的德育功效[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1)

[3]巩平.美术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