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公共空间期末个人总结

公共空间期末个人总结

公共空间期末个人总结一、引言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和交流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习《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这门课程,我对公共空间的概念、功能与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结合课程内容,从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功能及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思考。

二、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公共空间是供公众使用的开放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大厅等。

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相对,私有空间是个人或组织拥有并控制的空间,而公共空间属于公共领域,不属于任何个体或组织所有。

公共空间的特点包括可见性、协同性、公共性和开放性。

首先,公共空间应当是可见的,能够给人带来视觉的愉悦和参与感。

其次,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考虑到不同人群之间的协同性,即适应人们的集体行为和交流需求。

再次,公共空间是公共领域,即每个人都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和享受。

最后,公共空间应当是开放的,方便公众进出和利用。

三、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传统与现代的转变。

1. 传统阶段:传统社会的公共空间主要是城市中的公共场所,如宫殿、庙宇、广场等。

这些公共场所起初是为君主制服务的,君主可以通过举办庆典和游行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威力。

2. 现代阶段: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则是以市民为主体,是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场所。

公共场所不再仅仅是为了展示权威,而是为了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和交流沟通的需求而设置。

在这个阶段,公共空间的设计变得更关注市民的需求和体验。

四、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规划公共空间的功能多样,包括社交功能、文化功能、体育功能和环境功能等。

1. 社交功能:公共空间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场所,促进着人们的社交活动。

在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交流信息、开展社交活动等。

2. 文化功能:公共空间以文化活动为特色,举办各种文化展览、艺术表演等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3. 体育功能:公共空间提供了户外运动的场所,如公园、健身设施等,有利于人们进行锻炼和身体健康。

延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西部教学楼(D)分析探究

延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西部教学楼(D)分析探究

延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西部教学楼(D)分析探究作者:周泉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4期1 延边大学西部教学楼(D)四周概况延边大学西部教学楼(D楼)建立在延边大学西北部,如果在空中俯视,可以看到它是一个H字的平面建筑。

由于它的正门前是由1个V字形状的挡雨棚建筑,所以通常延大师生也叫它V字楼,也是延边大学的1个标志性建筑。

2 延边大学西部教学楼(D)公共空间现状分析2.1 功能要素2.1.1 公共空间规划不合理。

提起西部教学楼,首先想到的就是楼梯。

多达93阶楼梯,要到这里上课的同学需要爬进百阶楼梯才能进入正门,现在的状况就蹬一级的台阶有些短,蹬两级还有点不足力。

再者就是其坡度的问题,台阶本身没有达到水平,还向下偏坡,在冬天下雪结冰时给师生行走造成了极大的危险。

再者就是踏步的长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特别是冬季,行走的同学就会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滑倒,夜间也有可能导致踩踏事故。

2.2 环境要素2.2.1公共空间布置与周围缺少呼应。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性因素体现在环境与周围相呼应。

西部教学楼有很多“废弃”的空间,这可能是供学生和老师悠闲散步的地方,但是场地尺度很大缺少公共空间的规划意识,使人体验不到此处的场所感和舒适度。

因为地势高的原因,所以学生或者老师在这里行走时对山下的情景一目了然,周围的绿化美不胜收,充分发挥利用这样的好条件,学习提倡劳逸结合的方法,这块区域可以供学生和老师散步,当然也应该有给学生和老师可以坐下来休息看风景的条件设施。

2.2.2公共空间设施污染环境。

西部教学楼后门侧对面的排水管道,当师生通过西部教学楼后面时,影响师生的心情。

另一方面,排水管流下的水直接进入后面花园土地,污染环境。

2.3 人性化因素西部教学楼作为主要的教学楼之一,每天上课的人流量很大,在上课高峰期时,近百层阶梯上的学生来来回回,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然而,在实地考察中发现,西部教学楼楼梯两侧有2 扇未开放的大门,里边有很大的闲置空间,这样设计不合理。

对如何构建人性化高校校园户外空间一点思考

对如何构建人性化高校校园户外空间一点思考

对如何构建人性化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的一点思考摘要:高校校园的户外空间对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师范学院为实例,对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进行分析,提出实现构建人性化校园户外空间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构建;人性化;高校校园;户外空间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高校校园规划风格,校园的规划无论如何设计,其都是对建筑群体之间进行的某种空间组织。

在进行校区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们可能会认为建筑的造型分重要,但是却忽略了人眼高度上和人们平时穿过建筑之间空间时的感受。

在校园中,教师们、学生们都可以进行非常规的即兴交流。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人受教育的机会往往发生在户外,这与他所就读的专业和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

因此,只有当校园的户外设计具有人性化,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1中国高校校园空间发展现状如今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增多,校园面貌正在发生着快速地变化。

受特定的地形、气候、学校性质规模和校园精神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风格不同的校园规划。

但是校园户外空间却常常被忽视,这种忽视首先表现在规划阶段,过多注意户外空间和建筑实体之间的构图关系,如虚实、开合对比等;接着是后继景观设计阶段的片面注重视觉效果的“唯美主义”和热衷于创造所谓校园文化。

而校园户外空间的主要活动,即交通、交流、学习、运动和休闲等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校园的特色、文化、生态也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这样的户外空间设计阻碍了高校户外空间独特魅力的形成。

不同于欧美国家的一些“自然生成”的以一个大学为主的大型大学城,我国的校园建设是以一种“主动构建”的模式,大部分是放弃老校区,在城市的郊区重新规划建设大规模的新校区。

这些校园的规模扩大了,可以容纳的人数也多了,但是校园的设计上却任然是陈旧的、机械的功能分区思想,一味地强调分区的明确,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大学校园开放空间“场所精神”的体现——以西南交大新校区为例

大学校园开放空间“场所精神”的体现——以西南交大新校区为例

对f f - j ,  ̄ 生们平时的学 习生活都是 非常重要 的, 能更 多地 满足 师 生们 学 习及精神 上 的需求。学生们在校 园里
的 活 动 与 校 园开放 空 间 的 互 动之 间所 形成 的 “ 精神 ”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新 校 区的规 划设 计 更好 地 体 现 了人 在 场
成 为 场 所 j 。 ”
2 大学校 园 开放 空间 的定位及 组成 要素
2 . 1 大 学校 园开 放 空 间
这里的街道并不是 上面提 到的仅供 交通 使用 的道路 空
间, 而是在在两列相邻 建筑之 间闭合 的三维 空 间。“ 如果 一
个城市的街道充满趣 味性 , 那 么城市也 会很有 趣 ; 如果城 市 街道看上去很沉闷 , 那么城市也必定是沉 闷的” ( 简 ・ 雅各布 斯) 。在某种意义上 , 大学校 园类似于一个小 型的城市 , 校 园
体现 。
( 1 ) 建筑设计 : 虽然建筑不是体现场所精神 的唯一要 素 , 但是场所 中的建筑 的外形 、 材料 、 色 彩却 是体现 场所精 神 的 非常重要 的要素 。商 业街 主要 是两 层通 廊 式商铺 组 成 ( 图
历史文脉 , 增 强了新 校区大门人 口的标识性作用 和场所感 。
交大新校 区除教学楼外 主要 的公共建 筑为 图书馆 、 艺 术 中心 、 主体育场 、 体育馆 这 四座 建筑 。这 四座 建筑组 成 了新 校区的文 化 活 动 区 , 并 共 同 围合 着 “ 生态带” 的 中 心 景 观 区——人 工湖。形成 一个 活跃 而 有机 的生命 体 。“ 四位 一 体” 是文化活动 区的规 划设计 理念 。在 总体规 划 中, 图书馆 通过 曲面的造型与主体 育场 、 体育 馆 、 艺术 中心形成 自然 的 呼应 , 并紧 紧围绕人工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活动区 。

高校图书馆24小时自助空间的建设思考——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24小时自助空间的建设思考——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出.这种类型不同 于 城 市 自 助 图 书 馆,应 该 是 我 们
般建于学校门口周 边 地 区,为 高 校 师 生 和 附 近 社 区
高校图书馆的独创.
进入,
任何 时 间 都 可 阅 览 和 研 修 学 习,图 书 禁 止 带
收稿日期:
2019-10-11
作者简介:赵莹(
1976- ),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享 [8]

2 自助式信息共享空间型
广东工业大学 在 2


8年和2


9 年,分 别 在 大
学城校区和龙洞校区图书馆一楼建设的新型学习空

1 高校社区共享型
主要是职业学 院 图 书 馆 突 破 自 身 制 约,与 城 市
间,
类似一个综合阅览室,
读者可刷卡

4 小 时 开 放,
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建共享共赢的一种创新之举.一
图书馆
不详 [4]
24 小 时 自 助 式 信
息共享空间
图书 不 外 借,仅 供
24 小 时 自 助 式 信
息共享空间
图书 不 外 借,仅 供
24 小时书房
配备睡眠舱和防占
广州图书馆广州
城市职业学院自助
分馆
阅览 [5]
阅览 [6]
座系统 [7]
初建 时 间 不 详,由
原高校自助图书馆
改建为高校社区共
2020 年 2 月
第 4 期 总第 446 期
Feb
r
ua
r
y2020
No.
4To
t
a
lNo.
446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

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

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一、概述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校园规划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开放空间作为学生学习、交流、休闲和进行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开放空间不仅是校园物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关键因素。

基于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优化校园空间布局、提升校园环境质量、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特定环境下如何通过行为来适应和应对外界刺激的科学。

将行为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研究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行为特征出发,探讨空间设计与学生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指导校园空间的合理规划。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物理环境的营造和空间功能的划分,对于学生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缺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功能需求的开放空间的系统性研究。

本文旨在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校园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接着分析行为心理学与校园开放空间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方法。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优化策略以及实施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1. 研究背景:介绍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重要性,以及行为心理学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大学校园开放空间,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师生们学习、交流、休闲的场所,更是塑造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活力的重要载体。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校园规划的日益完善,开放空间在校园规划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其对于提升校园环境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行为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为空间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校园公共空间综合设计论文

校园公共空间综合设计论文

校园公共空间综合设计【内容摘要】现代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公共空间成为非正式交流、个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其空间品质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

文章以交往活动为线索,着重关注空间形态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利用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来启发环境设计,探讨如何在校园中营造富于归属感和人性化的公共交往空间。

【关键词】大学校园交往活动公共空间设计一个大学校园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它的建造是百年大计,其场所精神的营造更要经过岁月的沉淀。

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将深刻影响校园发展,包括其场所精神的形成、教学的质量,甚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等,因此对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很多新建的校园中,由于规模巨大,建设速度快,缺乏长远持续发展的考虑,因此影响了使用者的感受和使用需求。

本文对已建成及改造的、正在进行建设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进行归类、分析,并从规划、建筑、景观三方面提出校园公共空间的综合设计要求。

一、校园公共空间的规划模式——整体考虑、层次丰富大学园区的主体空间框架是在老校园的架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除了常见的串联式、组团式和均质式三种布局形式外,更多的是综合几种结构形式并依据用地特点而设计。

新的校园生活已走向多元化、现代化,综合、灵活的布局形式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归纳起来,大学校园主要还有开敞式布局、集约式布局及综合式布局三种。

开敞式布局的校园空间形态较为自由,并不形成强烈的围合形态,多与地形良好结合,形成自然的空间关系。

但由于缺乏建筑对空间领域的控制,容易造成尺度的不适。

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就是一个开敞式布局,虽然其中有图书馆及主体教学楼形成校园主轴,但外部空间尺度巨大,仍无法围合与限定空间,应注意空间节奏的控制,以多种手段强化(图1)。

集约式布局多在小而精的学校建设中出现。

它以建筑为主,强调空间的集约化利用,一般来说外部空间比例较小。

在我国香港这个人多地少的城市,集约式布局的校园最为常见。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中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中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中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深入挖掘大学校园景观环境中的空间要素,探索其中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类型,探寻校园景观环境中的问题,力图对校园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标签: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积极空间;消极空间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化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校园的景观环境建设日趋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1、大学校园环境的构成要素一个成熟的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环境氛围、空间构成、建筑风格、文化特色这四个要素。

(1)环境氛围大学校园往往是一座城市的地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城市的特色,它是城市创新的节点和向外展示的窗口,但作为教学用地,理应与周围城市环境有所区别,具有与之相称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氛围是会直接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

(2)空间构成一般而言,校园空间是指校园内除了主体功能建筑实体之外的空间,它与建筑物之间表现为虚与实的关系。

校园空间是校园中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活动的空间,大学校园环境的空间构成主要是室外的空间,即外部空间。

(3)建筑风格大学环境中主要建筑风格也可以集中体现在特殊的建筑上,比如图书馆、行政楼等。

综合性大学中有各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也可以根据学科特色进行建筑风格的设计,但是需要与校园环境中整体的风格相适宜。

(4)文化特色一般来说,越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大学校园,其中的文化环境越呈现出多元性和复合性,例如传统名校的文化就各具特色,他们的教学理念、办学特色各不相同,其文化特色也各有千秋,体现的是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的集中表述。

2、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内涵在西方,Campus 最初的意思为“田地(a field)”或者开阔的公共景观区,指具有连绵不断绿色的场地,有供休息、观赏的园子[1]。

在我国古代,大学校园多以“书院”的形式存在,一般均依附于园林或与园林一体,形成大学校园景观环境。

如我国著名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都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所在,最初的园林式校园,表达了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一些最基本的特点,为人所使用,视觉上具有一定审美特性。

云南大学校本部校园开放空间分析

云南大学校本部校园开放空间分析

质量较高 的一种类型。下面将运用城 市设计 中的一些空间分析方 法, 对云 南大学校本部 的校 园开放 空间进行分析。具体 从视 觉秩序、 图底关 系、 场所 与文脉、 的环境行 为等 四个方 面对 云 南大 学校本 部校 园空 间作 出分析 , 人 以总 结其经验 和
教训。
关键 词 : 放 空 间 ; 觉 秩序 ; 开 视 图底 关 系 ; 场所 文脉 ; 环境 行 为

Hale Waihona Puke . 历 史沿 革
云南大学前 身为东 陆大 学 , 民国十 年设 筹备处 , 贡 拨 生院为校址 , 国十一年 ( 元 12 民 公 9 2年 ) 十二月成 立。会 泽院为东陆大学 最大建 筑。13 9 4年东陆 大学改 名为省 立 云南大学 。13 年 改为 国立云南 大学 ,9 1年 1 98 15 0月定 名 为云南大学 ,9 4年建物理楼和钟塔 。近 2 年来 , 15 O几 除新
地域条件 中获得文脉 意义 时 方可称 为场 所 ( l e 。文脉 Pa ) c (o t t与场所是一对 孪生概 念。从类 型学 的角度 来看 , cne ) x
她的脉搏 和历史 深度。
将云南大学校本部 的空 闯结 构加 以二维 平面抽 象 , 可 以清楚地看出其主要平 面特 点 , 即一 条主轴 线 , 两个 合 院,
三个广场 。主轴线如前所述 ( 另外还有 几条辅 助轴线如 大 课堂与物理楼 , 图书馆与科 学馆之 间的轴线 ) 两个合 院即 ;
由图底关系可 以看 出 , 外部空 间密度 大于建筑 物覆 其 盖密度 , 是一 种开 敞空 问 , 易获得 “ 不 完形 ” 。这 是高校 校
园 的一 般 特 点 , 其 缺 点 也 很 明 显 , 不 利 于 形 成 外 部 空 但 即

校园公共空间景观意象感知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校园公共空间景观意象感知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suggestions for campus public space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activity need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campus landscape image.Key words public space perception; cognitive map; campus space; SD method; machine learni ng随着“科教兴国”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高校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高校的公共空间成为高校师生活动和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品质的提高是高校发展必需的重要基石。

评价环境中的客观物质属性与人的主观情感的关系称为感知意象。

高校公共活动空间所拥有的多元参与主体对高校景观意象的感知是主体环境满意度这一评价指标的重要标尺,而相应的多元主体的心理感知和行为需求则是该研究领域所需要研究的重点。

获得理解知觉信息或获得意识这一行为称为感知[1],该信息源于多种感官细胞对环境的感知。

吉布森(Gibson)将感知分为以下五个系统:视觉感知系统、听觉感知系统、嗅觉感知系统、基本定向系统和触觉感知系统[2]。

耶勒(Gjerde)根据美学感知的相关文献,将感知体验分为感官感知、形式认知、意义和价值的联想[3]。

环境心理学将空间感知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即“感觉—知觉—认知—行为”[4]。

空间感知是人们对空间、实体和结构的认识或内心描绘,是对空间、思想的重建和内在反映[5]。

认知地图是主体对空间一项认知的复现,人们通过对空间信息的储存、记忆构建出不同的认知地图[6]。

景观意象为研究高校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提供了人性化视角[7]。

如何提高校园公共交流景观空间的吸引力

如何提高校园公共交流景观空间的吸引力

如何提高校园公共交流景观空间的吸引力作者:张敏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0期摘 ; 要:随着大学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战略目标的推进,学习教学的形式也更加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而是蔓延到整个校园。

大学校园公共开放景观空间是师生们互相交流和休憩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人们随意交流谈话的环境的同时,能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共享资源,激发学生更多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校园公共景观空间的设计如何在教学的转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创造出多样化并具有人文与时尚特色的公共开放景观空间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公共交流景观空间;吸引性;空间形式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191-01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思维——景观与人之间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更重要。

那么,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未来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未来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日本著名建筑大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一书中表达了对外部空间的见解。

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是自然当中有框框所划定的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所以在书中他对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的定义是:外部空间是由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组合而成的。

校园外部空间是教学生活建筑以外的具有公开性和开放性的活动空间,此空间多为需改造的消极空间,它符合“外部空间”中对此的限定:(1)外部空间是人为创造的、有目的的人工环境;(2)它是建筑实体以外的,城市环境(或者说人工环境)中的一种普遍物质形态。

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单纯空间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功能,但其适应性会受到一定限制。

长期在单调的环境中生活,可能造成思维缓慢,智力下降。

相反,多样化的户外景观空间环境,信息量大,有更大的吸引力,有利于使用者稳定情绪和身心健康。

大学校园的空间认知

大学校园的空间认知
体验美的场所。
03
大学校园空间的功能分区
教学区
01 教室
包括各种大小和设施的教室,满足不同类型的教 学需求。
02 实验室
提供各种科学实验和研究设施,满足科研需求。
03 学术交流场所
包括会议室、讨论室、学术报告厅等,促进学术 交流和合作。
宿舍区
01
学生宿舍
提供给在校学生的住所,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大学校园的空间认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大学校园空间构成 • 大学校园空间的功能分区 • 大学校园空间的认知模式 • 大学校园空间的使用情况与评价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的重 01 要组成部分,对于其空间结构和认知模式的研究
日益受到关注。
空间认知的实践应用
校园导览系统
通过空间认知的理论,可以开发出更 具人性化的校园导览系统。该系统可 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加 准确和个性化的导航和信息。
空间规划与设计
空间认知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校园的 空间规划和设计。通过了解学生对空 间的理解和利用方式,可以设计出更 加适合学生活动和学习的空间。
空间认知的影响因素
空间特征
空间认知受到空间特征的影响,如空间的形状、大小、布局、装饰等。在大学校园中,不同的空间特征会对学生 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他们的认知和理解。
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人背景、经验、兴趣等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空间认知。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空间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会有所 不同。
大学校园空间的使用情况与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大学校园空间认知的研究结 论是

对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

对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

案例分析及其成功因素探讨
成功因素
这些实践案例的成功在于它们通过精心设计,营造出独特的场所精神。这包括对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环境氛围 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及与校园文化、历史背景的有机结合。
案例分析
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营造出一个庄重、典雅的学术氛围 ;而斯坦福大学纪念教堂则采用了简约的现代建筑风格,与校园的整体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一个宁静、神圣的 宗教氛围。
对实践案例的反思与启示
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校园文化、历史背景、师生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避免盲目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在精神。
启示
我们应该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通过精心设计,为师生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 公共空间。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为 校园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营造注入新的活力。
多元化需求对场所精神营造的挑战与机遇
多元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场所需 要满足师生的多元化需求,如学术交流、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
挑战
多元化需求对场所精神营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注重个性 化和差异化的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机遇
通过满足多元化需求,可以促进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场所的多样性和包 容性,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增强归属感
一个具有场所精神的公共空间 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是校 园的一部分,增强归属感。
提升校园形象
一个设计精美、氛围独特的公 共空间可以提升整个校园的形
象和知名度。
02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场所精神营 造的背景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场所的定义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场所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探索—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风貌提升规划为例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探索—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风貌提升规划为例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探索—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风貌提升规划为例摘要通过对中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校园空间发展历程的研究后发现,围绕公共空间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是大学校园空间的基本范式。

最新的研究也揭示了校园公共空间是促进“弱联系”的形成、激发“创新网络”产生的重要载体。

“十三五”以来创新已成为引领未来城市发展,产业转型的第一动力,对我国高校老校区公共空间的改造将成为未来校园更新的重要动力及趋势。

本文系统梳理了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公共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从总体格局、街道空间、场所营造三个方面搭建了校园风貌提升规划的策略框架。

关键词:校园规划;开放空间;场所营造1 引言如今,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新建时期已经结束,对既有校园空间的更新完善将成为未来建设的主题[1]。

在国家发展战略与学校自身发展目标的共同推动下,四川大学积极开展新的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位于成都中心城区的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校园公共空间在景观格局、街道空间以及场所营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校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单纯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编制方法虽然能够实现“短期见效”,却也可能因过于聚焦当前问题而难以形成“长效机制”[2]。

2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历史与更新趋势2.1 各时期校园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自11世纪世界上出现大学以来,随着国家、区域及时代的相异,欧美国家的大学校园空间可以概括为五类基本空间原型:从中世纪欧洲早期的大学模式到中庭式“大学院落”,再到19世纪巴洛克宫殿式大学空间和北美以低密度、开放空间为主体的“校园”(Campus)模式,以及1960年代以后基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形成的现代大学空间体系(吕斌,2002)。

对五类基本校园空间原型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学空间的形成与变化正是以校园公共空间作为媒介,而公共空间的聚合力及对聚合空间的开放力正是大学空间形成与变化的基本原理[3]。

2.2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更新的趋势我国早期的校园更新借鉴了城市更新的许多模式,如大规模拆建、蔓延扩张、异地疏散、内部填充、历史空间保护等[3]。

“公共资源的开放方式”话题作文《以灵活的方式打开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的开放方式”话题作文《以灵活的方式打开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的开放方式”话题作文《以灵活的方式打开公共资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在一些旅游团特别青睐的大学,每到旅游旺季,校园就成了“人民公园”,学生也成了“被参观”的对象。

众多游客进入,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校方出台“限外令”,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引发网民热议。

材料二: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为了最大限度地开放文化资源,故宫除了采用分散参观人群、开放更多区域等措施,目前正在用新技术让国宝《清明上河图》动起来,观众走进模拟空间,就可穿越时光,穿梭于北宋市井之中。

上面两则材料引发了你关于“公共资源的开放方式”的什么联想与思考?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以灵活的方式打开公共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资源的范围也开始增大,所辐射的范围从线下来到了线上,公共资源开放的方式也因此变得更加多样。

于是,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的人对公共资源的开放程度和开放方式有不同的理解与想法。

而我以为,在对待公共资源这个问题上,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一刀切。

有人问大学校园要不要向公众开放,我想是要的,因为大学校园就是公共资源的范畴,那就没有彻底封闭的道理,但要有选择地开放,不是所有地点、所有时间都适合开放。

比如,大学的图书馆就不是一个适合向公众开放的地方,但大学校园内的道路向公众开放就没有什么问题。

其中的差异在于图书馆与道路间的价值差异,价值不同,做出的选择也就不同。

这并不是说校园内的道路没有价值,而是它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小于图书馆,因此,它的单次使用价值是要远远低于图书馆的。

不止是学校,其他公共资源的开放也可以根据其价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开放程度。

或者说,一些公共资源可以对开放的时间与方式进行限制或调整,以此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些大学就可以选择特定的开放时间,比如节假日,以此来减少对学生大学生活的干扰。

校园开放空间环境分析

校园开放空间环境分析

校园开放空间环境分析论文导读:校园的生命力和活力孕育在培养各种人才的人文环境和所属空间环境中。

如何使校园各个角落充满人性化的、使人身心愉悦、满足人精神心理需求的魅力元素我们需要站在人性的角度。

成本低、使用频率高是校园开放空间环境重要的部分。

在功能上为了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活动的需要考虑周边功能的支持。

关键词:校园,元素,人群行为,开放空间环境校园的生命力和活力孕育在培养各种人才的人文环境和所属空间环境中,它不仅是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场所,更是广大师生的精神归属。

人的行为对空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各种不同的行为决定了空间形态的构成。

同时,校园空间环境的形式也必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

人与空间环境具有相互作用,交往行为与空间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使校园空间更具魅力,如何使校园各个角落充满人性化的、使人身心愉悦、满足人精神心理需求的魅力元素我们需要站在人性的角度,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为立足点来进行调查研究。

校园空间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博士论文,元素。

有些具有开放性,如校园里的运动场、文化广场等,可以给人群活动提供空间;有些介于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

如学生公寓庭院,具有较强的领域感,利于创造安全、亲密的交往氛围;还有些交往场所设置在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灰”空间里,如空间景观通透、能挡雨防晒,是学生喜欢停留交往的教学楼的层架空层或连廊等区域。

以下就人的交往行为与室内空间的交互作用作几点分析:一、贴近生活的小尺度公共空间从生活出发,小尺度公共空间,能够给人提供更多“不经意”的交流机会。

大学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模式截然不同,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并非单一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满足,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自主研究、自由探讨、不断创新的校园环境,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

而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宽阔的场地,可以充分的利用房前屋后、交接处、建筑组群之间甚至大树下的树荫等大小不等的空间,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特别的设计,随意的位于校园之内,却能方便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偶发交往活动的需求。

基于共享理念的校园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

基于共享理念的校园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

整体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图3)。
成为最受尊重的私立大学
办万人大学 规模扩张期
建百年名校 规范发展期
关键词 :共享理念 ;校园公共空间 ;营造策略
随着共享概念的出现,共享和共同使用成为主流概念。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充电电池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共 享等应运而生。分享这个现代最流行的词汇,已经从一个单 一的项目变成了人们的生活哲学,进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对校园来讲,共享意味着开放、包容、合作。高校公共空间 不仅是校园的自然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空间的一部分。校 园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由于边界、场地功能单一、 整体利用率低、现代校园公共空间缺乏独特的文化语言等 诸多原因,面临着闲置的困境。如何在共享理念的背景下, 充分发挥校园公共空间在城市环境中的价值,是一个重要的
及范围,并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校园安全做出及时的反馈,保障了学生在校
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4
版.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刘杰,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电气。
11
NO.01 2020
热点聚焦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空间营造的主旨思想时,体现的是校园开放、包容、合作的 精神意志。共享理念对于校园公共空间而言,不仅仅只是物 质实体的分享和应用,更多倾向于空间的多元应用和管理方 式的灵活变化(图1)。
能源管理系统能对各水电气带网络数据传输的计量表, 采集各建筑设备的能耗记录、能耗累计记录等数据。 2.11 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利用学校的综合布线网络为校园的宣传 活动信息、发布通知等提供了便利 ;信息发布屏幕采用二级 显示管理,不同楼宇能进行独立控制,同时监控中心能进行 总体把控。 2.12 停车库管理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校园空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空间载体,有特色的校园空间为大学校园文化提供物质化的可能。

如何通过校园综合环境及空间设计体现大学的校园文化,从而创造出一个有个性、有内涵、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将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结合本次设计的西安理工大学,探讨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对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寻求适合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

关键字:校园空间;校园文化;开放空间1绪论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是师生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校园规划应努力创造多样化与富于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以满足校园功能需求和提升校园环境品质。

而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与坏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真正利用好室外开放空间,根据建筑以及地形要求,设计出适宜人们活动的多元化空间。

人性化的校园空间能够激发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校园的环境又能为促进随意交流、淡话提供良好的环境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气氛才是最现实的。

2 校园开放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及意义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以及配置的多样化。

功能多样化,如隔离,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建筑等不同设置。

多样化有利于满足校园的基本功能,校园开放空间需要交通,集会,运动等多种功能。

尽管一个单纯空间可以赋予不同的功能,但其适应性受到一定限制;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师生不同心理需求,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长期在单调的环境中生活,可能造成思维缓慢,智力下降。

相反,多样化的环境,信息量大,有更大的吸引力,有利于使用者稳定情绪和身心健康;多样化有利于强化学环境氛围,生机勃勃,丰富多变的校园景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育氛围。

校园中丰富的自然景观;多样化受到师生的欢迎,多样化打破了现代主义的形式教条,大胆借鉴与融合古今中外优秀的造园手法,强化了环境的印象能力,形成丰富多彩的环境面貌,接近大众审美情趣,因而容易受到广大师生的接受和欢迎。

2.1 校园开放空间活动的类型2.1.1必要性活动指多少有点不自由的活动,如出早操、听课、购物等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事务属于这一类型。

这类活动受外部环境影响不大,没有选择的余地。

2.1.2自发性活动指人有参加的意愿,并在时间地点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如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等活动,这类活动受外部环境影响较人,只有天气好,场所吸引力大时才会发生。

2.1.3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是指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加的各种活动,如校园文化节,各种展览,朋友间的交谈等,这些活动受校园外部物质空间的影响也很大。

2.2不同层次的校园空间大学校空间是指高校校园内服务于学习、交往、休息、步行穿越等功能的各类软质和硬质景观。

主要广场空间:几乎所有的校园里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场所,就像每一个传统的小镇都有公共绿地或城市广场—样,每个学校都有—个朋友聚会、开办展览、举行集会的地方。

广场提供了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结构的机会,可能的情况下,还应布置纪念性的植物造景和其他识别性强的空间造型。

校园入口空间:可称为一个校园的门户空间,有一定的集散功能,具有某种标志性,在设计时应注重可实施性和可识别性的表达。

各院系或教学楼的户外公共开放空间:—般指教学建筑的前廊、后院、广场、内院等空间,尺度一般不是很大,所属关系较明确,使用人群也比较固定。

道路空间:高校内的道路属于生活性道路,交通以步行为主,车流量很小,高校道路上的交流,如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教师对学生的传道、解惑发生的频率十分高。

所以高校内的道路设计应为这些随意性的交流提供物质条件,搞好线性景观设计。

还有—些主题类型的小游园、趣味园及广场、同样是活跃校园气氛的要素。

3受欢迎的高校户外公共空间在对所有高校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中,最吸引人的是自然景观—山、水、树木、自然、草坡等。

最适宜户外学习的空间有主要建筑的入口:开敞的草坪;较小的隐蔽空间;图书馆周围室外空间;人树下自成一体的亚空间。

适于户外锻炼的空间有运动场,体育馆周围室外空间,由上可知:在校园中应有各种类型的自然空间,在这些自然空间的设计中,应保留部分或全部种植边界,从而使休息者能找到空间边界坐下来,因为校园公共空间和所有的公共空间一样,人们喜欢坐在空间边缘,而且靠着什么东西而坐。

座位的设计既应有供1-2个人使用的比较私密的座位,也有可供3-4个人的小团体聚会交谈的座位。

长凳应避免太长,因为太长会使单个使用者感到不适,还会限制两个人以上的人的谈话。

年轻人比较喜欢有活力的公共场所,而成年人则喜欢利于沉思的安静场所。

学生们经常活动的区域常常是运动场和他们经常上课的教学建筑及这些建筑周围的室外公共开放空间。

学生们在这里完成大部分的课程学习,与老师见面,交流。

教师则来往于办公室、教室、图书馆之间或外出办事,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圈域。

显然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归属感,在这里我们把这个经常活动的区域称为“基地空间”[1],这个“基地空间”。

(克莱尔·库博·马库斯大学校园户外空间)可以是一栋教学楼的前廊、内院、入口等建筑亚空间,也可以是校园中的主广场,公共大草坪等较大的空间。

所有的种植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对不同地点的高校,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很难做出统一的种植建议,但物种多样性,照顾到四季景观的原则还是要坚持的。

地面铺装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不同的铺装材料应用于不同的用途。

板油类的硬质材料最好用于穿越校园的主要道路。

混凝土路面也是常用的校园路面,应注意强光下眩光问题。

各种地砖地面的铺设应结合种植、小品等元素。

恰当的照明设计会给校园户外空间增色不少。

4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公共开放空间多样化分析4.1 课题分析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兼有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属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其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

五十多年来,学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西安理工大学现有金花校区、曲江新校区和莲湖校区三个校区,均位于西安市区内,共占地1400亩。

此次设计的西安理工大学是学校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曲江旅游综合开发区设立的第二校区。

曲江校区西临大雁塔,南有西安市杜陵生态园,交通较便利。

曲江校区计划用地950亩,建筑面积43.3万平方米,规划有教学楼、邵逸夫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实验用地,后勤用地,游泳池、足球场等。

所倡导的是新时代高校景观化,人文化的建设理念。

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历史、文化、变革的体现。

它首先是大学生的生活和活动区域,其整体规划从新型的人性化的标准出发,细分为9栋各种用途的建筑单体,入口广场景观,建筑间细部连接景观,两个绿化带。

容积0.56,绿化率48%左右。

大面多功能运动场。

4.2 理工大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实现4.2.1庄重又不失活泼的入口广场根据校园广场所处的位置及其在校园生活中的作用,其类型大致可分为外向型广场和内向型广场。

西安理工大学入口广场由图书馆及两座教学楼围合而成,是典型的外向型广场,作为校园与城市间的过渡空间将起到集中展示校园形象的窗口作用。

校区内入口属于开敞型的校前区空间。

作为进入校园的前奏,这里的主要景观就是连续的两个长方形的水池,喷泉顺着矩形的水池线形排开,造型很大气、现代。

同时考虑西安地处大西北,气候干燥,风沙较大。

夏天闷热,冬天严寒。

在整个水池的两侧种植四季大量的绿化来缓解气候。

入口广场按照其空间功能还分为两部分:位于两座教学楼之间的空间,属于一个视觉标志区。

来往的人在固定的时间内会造成冲突,中心区域最大用途是交通,流动。

同时此处正对校门口和礼宾大道,属于校园内最显著区域。

图书馆往往属于整个大学校园内的主要建筑。

图书馆门前广场更大性质上属于整个校园的中心聚会区,主要用于礼仪性集会与课间活动。

同时这里也是整个校园的交通枢纽。

4.2.2教学楼间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内东南侧处为两座教学楼之间的空间。

它不同于入口广场两座教学楼之间的广场空间,此处不属于校园的主要交通干道,没有车行道。

在固定的时间内来往的人流较多。

围绕中心圆型景观,四周结合建筑和绿化来围合出较私密的休闲和调节空间。

通过喷泉,铺地,绿化等限定因素与建筑,道路网络互为图底,形成统一和谐,特色鲜明的整体形态结构。

同时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需求出发,利用绿化为他们创造便利、多样化的交往与活动空间。

在植物的选择上种类比较丰富,高低错落。

以中心广场为分界的两个空间在设计上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东侧空间属于“面”的景观,用多个“点”连接形成“线”的绿化,在周边形成一个明显的轮廓。

西侧空间主要是“点”和“线”的结合,在多个地方设计“点”景,使空间更具观赏性。

4.2.3较私密性的公共开放空间位于留学生,专家公寓西侧的空间。

属于生活区域氛围,在此活动的人群多为居住在此空间东侧公寓的留学生和专家。

活动方式和时间有别于校园内的其他公共开放空间。

他们更多的需要一种调节空间,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

同时这个调节空间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因此在空间的定位上选择设计自然景观的活动空间。

同时在设计在中注重广场空间的尺度与围合,适当的围合度,有利于形成明确的空间限定,容易被感知和认同,进而产生向心倾向与归属感。

广场空间应有明确限定,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将周围空间与自然的草地相结合,配以精心设计的硬质图案、灯具、主题雕塑,整个空间因此亲切宜人。

同时常绿树下设置石椅,为来休闲的人们提供了私密性较强的开放空间。

4.2.4多层次的公共开放空间室外空间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是师生课余休息谈心的首选场所。

一般置于教学楼、科研楼近邻的位置,环境多清静幽雅。

位于教学楼与预留教学楼间的一块绿地,由中心雕塑和成丛的植物带组成,原意在于为师生提供一片多功能的开放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势和建筑规划,划分出私密性空间,半开放半私密性空间等,空间充满层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考虑更加便于人的穿行及进入的前提条件下,将部分绿地结合道路加宽作为铺装,利用硬制与草地混铺分隔空间,增加常绿树和庭荫树进行植物配置,在树下安放休息设施供人休息、观景,既增加了活动领域,丰富了空间层次,又给人一定的依靠感。

因此在设计上除了中心区域的广场空间便于交通,四周则设置大量赋予变化的绿化景观。

同时这里也是师生最便利的休息场所,因此在四周提高了休息环境的可坐性,利用高低变化的植被,不仅可阻挡大众视线,避免噪声影响,以保持开放空间私密性,又给人一种安全感,构成舒适的活动空间。

4.3理工大校园公共开放空间多样化区域与景点分析4.3.1过渡与引导区校园主入口设置连续的长型水池,作为人流与车流的中转和缓冲空间,同时也使得校门入口视野有中引入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