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它同冬虫夏草一样同归于虫草属。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和冬虫夏草相似,为我国特有的一类珍贵药用真菌。
由于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需要养殖蝙蝠蛾幼虫和特定的生态环境,因此,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难度较大,目前只有一些科研机构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为了解决冬虫夏草供不应求的矛盾,大量栽培蛹虫草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也能给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栽培蛹虫草技术易学,全国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均栽培成功。现把江西省进贤县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配制培养料
配方:大米70%、蚕蛹粉23%、蔗糖5%、蛋白胨1.5%、酵母粉0.5%、维生素B1微量。
将上述物质按配方称量,混匀,分装入500毫升罐头瓶中,每瓶约装30克培养料,另加入30毫升左右的营养水,瓶口包扎聚丙烯薄膜。
二、灭菌、接入蛹虫草菌种
高压0.13兆帕保持1小时或常压100℃保持10小时。灭菌后,罐头瓶内的饭粒不生也不成糊状,饭粒之间有空隙。在接种室接种,每瓶约接入液体菌种5—10毫升。
三、菌丝培养管理
保持培养室温度15—20℃,湿度65%左右,避光,菌丝阶段在黑暗的环境下发育较快,光线强不易产生子座。因此,本阶段应避光培养。由于蛹虫草是在瓶内生长,空气湿度的高低对其影响不大。
四、子实体生长培养管理
待菌丝布满整个瓶面并扎到瓶底,开始见光,但避免太阳光直射。若培养室光线太暗,可补充日光灯照。菌丝见光后,在培养料表面或四周见有桔黄色色素形成,并出现米粒状的桔黄色菌蕾,菌蕾伸长后即成为子实体。子实体形成应有温差刺激,子实体培育阶段,温度应为20℃—25℃,超过28℃不能长草,湿度应提高到85%左右,以减少瓶内水分的蒸发,在整个生长阶段,不须去掉封口薄膜,在子实体培养后期,可在封口薄膜上扎几个小孔。
当子实体长高至5—8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后每瓶加入清水或营养液3—5毫升,盖好薄膜,继续培养,约半个月可再发生子座,待子座长至5厘米以上高时,即可采收。
五、采收、出售
当蛹虫草成熟后,从子座根部剪断,将子座晒干,水分应低于5%,防止发霉变质,避免折断,用薄膜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目前,全国有很多厂家收购蛹虫草,种植者可自行联系。------中国食品产业网
《食用菌生产大全》方芳等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蛹虫草
一、生物学特性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又名北虫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蛹虫草属。
(一)形态特征
蛹虫草是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蛹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子座橘黄色或橘红色,单生或数个丛生,长2~8cm,从jiz
(二)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蛹虫草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果胶等,以葡萄糖和蔗糖等小分子糖类的利用效果最好。能利用的氮源有氨基酸、蛋白胨、豆饼粉、蚕蛹粉、玉米浆、酵母浸膏等。适宜的碳氮比(C/N)为3:1~4:1,矿质元素中以磷、钾、钙、镁为主要元素。维生素B1能促进菌丝生长发育。
2温度
蛹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6~30℃,适宜温度为20~25℃,6℃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2℃,超过25℃,子实体难以形成。
3空气
蛹虫草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都需要有新鲜的空气,人工栽培蛹虫草,菌丝生长期瓶内氧气能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出菇期需增加瓶内的通气量,促进子实体健壮生长。
4光线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需要避光培养。菌丝长满后需增加自然光照,生产上采用日光灯补光。
5酸碱度(pH值)
蛹虫草喜在微酸性环境中生长,菌丝生长最适pH值在5.2~6.8。一般培养料中的自然pH值即可。
二、栽培技术
蛹虫草为低温型真菌,在自然条件下培养,应避开夏末高温和深冬寒冷季节,在春、秋两季栽培。春季2~3月、秋季9月为适宜的接种时间,此时温度低,菌丝生长洁白粗壮,并可防止杂菌感染。
(一)优良菌株选择
一是生产用的蛹虫草菌种必须具有优良的结实性,生产者应从正规科研部门购买,先进行对比。一般来说,具有结实性的优良菌株在培养基表面易分泌橘黄色物质,菌丝体在光照的刺激下也易变为橘黄色或橙黄色。若培养基表面有紫色或紫红色分泌物,则表明该菌种已严重退化,应弃之不用。生产前需作出草(子实体)试验,以保证菌种确实可用。
二是优良菌种应具有抗性强,生长旺盛,出草快、出草均匀、转化率高等特点。母种外观应选择菌丝粗壮,萌发力强的菌种。
三是购种时要避开高温天气,避免菌种因受热老化生活力衰退,影响长势。
(三)混合培养基栽培技术
1.培养基制作
按配方:葡萄糖10g,蛋白胨1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柠檬酸铵1g,维生素
B11片,水1000ml,配制营养液。用洗净的罐头瓶装料每瓶先装50g大米,1.5~1.6g蚕蛹粉拌匀,在加入85~90ml营养液,用双层聚丙烯塑料膜封口。按常规进行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
2接种
培养基出锅后,待培养基温度降至25℃以下时,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接种时将接种块放置于料面中央,再用聚丙烯膜封口。每支试管接5~8瓶。
3菌丝生长管理
接种后的栽培瓶置22~25℃温度下避光培养,为了加快后期菌丝转色及原基分化,最好在微弱光线下培养发菌,20天左右菌丝长满瓶。发菌期间注意保持恒温,栽培瓶也不能移动。
4原基形成期管理
菌丝刚长满瓶时呈雪白色,此时不要急于见光,继续培养3天后,按60瓶/平方米的密度将瓶散开催蕾。催蕾期间要做好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是每天保持12~14小时光照,如光线不足,可用日光灯补充光照。二是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且昼夜温差需有3~5℃的温差刺激。三是湿度控制在60%~70%。此时湿度不可过大,以免气生菌丝徒长而影响原基分化。四是用刀片在封口膜上开一个1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小口,以保证瓶内空气流动顺畅。管理得当,3~5天后菌丝即可由白色转变为橘黄色,随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橘黄色的菌丝团,再经1周,菌丝团快速分化,形成大量橘红色、米粒状的小原基。
5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当原基分化完全后,需将光照时间缩短至自然光照长度,白天室内有充足的散射光,晚上不补光。每天转动瓶2次,每次转动90度角,使料面受光强度保持均匀,以免子实体在瓶内弯曲生长。适时调整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湿度管理不当易导致气生菌丝徒长,初期可将空气湿度控制在80%左右,待子实体生长超过周围菌丝表面后,将空气湿度增大到95%。增湿可向地面喷水。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15分钟。在次期间,如出现菌丝徒长现象,可用喷雾器在菌丝表面喷少量水。一般连续管理15~20天,即可采收第一批子座。
6采收
待子实体生长停止后,尖端表面出现橘红色孢子囊,手触不光滑,子实体长达4~8cm 后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带弯头的小铲小心将子实体从基部铲下,采收后除去培养料表面老菌皮,补充水分,可再收获一潮子实体。采收的蛹虫草子实体需及时分级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