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的公共政策—问题与对策

我国的公共政策—问题与对策

我国的公共政策——问题与对策——以城市化发展为例摘要长时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看待为一个孤立静态的过程,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新的公共问题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政策观念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了。

伴随政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意识到,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科学严密的系统,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动态可持续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秉承全新的政策理念对我国目前的公共政策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出发点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良性循环一、导论公共政策是指掌握公权力的主体,对社会的各个公共领域所作出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实则是一个关乎全社会的利益分配过程,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公共政策具有影响上的权威性、范围上的普遍性、强制性、目的性、实践性等特征,旨在实现对社会资源与公共利益的有效分配、合理导向、科学管制与完备调控。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我国的公共政策系统经过了长期的磨砺与发展,已然形成了自身较为成熟与完善的框架体系,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公共政策系统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

下面,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政策问题为例,来论述一下我国公共政策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二、我国的公共政策现状(以城市化发展为例)(一)城市化的重要意义与我国现状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城市化是生产力进步引起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科技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摘要】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了政策执行效果的削弱。

本文从政策执行中的阻碍因素、对策制定情况、案例分析、改进建议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讨论。

政策执行中的阻碍因素主要包括官僚体制、利益集团等,导致政策难以有效执行。

对策制定情况则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来应对。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具体表现以及影响。

本文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更好地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阻碍因素,对策制定,案例分析,改进建议,未来展望,总结分析,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推动社会发展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种现象指的是在政府制定并推行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政策无法顺利执行,甚至出现与政策初衷相违背的做法。

1.政策执行的重要性政府制定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而政策执行则是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

只有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社会才能真正受益。

2.政策执行中的困难和挑战尽管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良好,但在执行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官僚体系的惰性、利益集团的阻碍、资源分配的不均等等,这些因素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主要原因。

3.影响社会发展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这种现象导致政策无法有效实施,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当前政策执行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1.2 问题提出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政策执行的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甚至出现与政策精神相悖的行为。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公共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是指公共机构或政府人员,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一个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直接影响到它既定目标的实现,是实现政策的唯一途径。

然而,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

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对策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公共政策内容的偏离。

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策的全面实施。

?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难免会考虑自身利益而偏离执行政策的内容。

擅自改动部分政策内容,存在选择性执行或者替代性执行,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二)公共政策执行不到位。

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象征性执行。

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对国家的公共政策阳奉阴违。

直接使政策被搁置,使政策成了一纸空文。

抑或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消极执行。

,甚至还存在私自抵制执行。

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三)公共政策扩大化执行扩大化执行指的是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为自身利益而盲目扩大原政策外延,将一些相近或者相似却不可行的政策与原政策捆绑执行,从而扩大了原政策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等都有所扩大。

它改变了原政策的功能,超越了原政策的目标,影响了目标实现。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我国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影响依然较依赖传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体制。

尚未形成科学化、民主化政策决策的机制。

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监督各要素间缺少独立且又相互协调整合的运行机制。

许多政策存在“拍脑袋决定”,缺乏科学严谨的考察和专业的论证,有些政策甚至仅仅依靠领导者的智慧和经验决策来确定。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企业家天地2009年8月公共政策执行,简言之,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为了达到预定的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而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调整的对象,使公共政策具体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陈振明教授认为“所谓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措施,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行为过程。

”[1]260“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政策的成败。

”[1]254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公共政策执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策自身质量、政策资源、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制度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2]333,制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常被定义为“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3]195或“一系列人为设定的行为规则”[4]16。

本文将着重探讨以制度因素为重点的阻碍我国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表现形式公共政策执行不力是指,公共政策执行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政策的执行与政策制定时的初衷相违背,有时甚至出现过度偏离的现象。

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执行阻滞,例如丁煌认为:“政策执行阻滞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凝聚合流所形成的妨碍政策顺利实施乃至造成政策执行过程停滞不前,进而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圆满实现甚至完全落空的阻力合力及其运作方式。

”[5]32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1、政策表面化。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一通,而未被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性措施,使政策所产生的作用大大低于政策目标的要求。

2、政策局部化。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中对政策的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任意进行取舍,有利则执行,不利则曲解、抛弃,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出现与初衷相悖的结果。

3、政策扩大化。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一些原政策目标所没有规定的不恰当内容,致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影响了既定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公共政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政策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但有些政策由于执行中各种制约因素而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政策执行的效力不尽人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故而,剖析政策执行过程,分析因果联系,探讨解决对策,是有效执行政策的关键,对保证我国公共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执行过程的角度研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执行偏差、对策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公共政策内容转变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是遵循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

也可以说,公共政策执行既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许多的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偏差现象。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的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下面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给出纠正偏差的建设性对策。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一)公共政策本身不合理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

就一般情况来看,敏感的政治性政策、直接涉及人们利益分配和调整的经济政策、竞争性和敌对性的外交政策及军事政策、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性政策,创新性较强的政策等,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复杂的政策。

所以政策本身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相当的重要。

首先,政策内容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缺乏可行性、目标僵化和目标缺乏前瞻性。

其次,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成本和公正公平。

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紧密相连,若政策执行犹豫不定,不但是使政策执行成本增加,而且会影响政策的公正公平,使政策失去公信力。

最后,政策的配套影响政策执行的整体性。

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它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与之相配套,形成完整的政策执行体系。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实现政府目标和改善公众生活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执行的阻力、效果评估的困难、差异化执行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各国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

首先,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一是执行阻力。

政策的成功实施通常要面对来自多个方面的阻力,如政治行为、不愿意接受改变、官僚体系的阻碍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沟通合作:政府应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市民、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

通过广泛的参与和开展多方合作,能够减少阻力来源,增加政策的成功实施机会。

2. 完善政策制定过程: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透明度。

同时,应进行详尽的实证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二是效果评估的困难。

很多时候,政策执行结束后,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和监测变得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制定评估指标: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标准,以便对政策执行后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政府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适合本国情况的评估框架。

2. 提高数据共享: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以便于政策执行后的数据收集和评估。

政府还可以与学术机构或独立机构合作,进行独立的评估和监测。

最后,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三是差异化执行。

很多时候,政策在不同地区或群体中的执行效果存在差异,这给政策执行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个性化执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或群体的差异性。

通过个性化的执行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或群体的需求,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

2. 增强监督能力:政府应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确保政策在各个地区和群体中得到均等的执行。

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地方政府和政策执行机构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根据制定的公共政策,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措施来实施并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效果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本章将就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特征、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将通过决策形成的公共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实施过程的环节。

它包括政策的落实、监督、评估等,并需要与其他政策和机构相协调和整合,以实现政策目标和社会效果。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特征1.多层次性:公共政策执行涉及到各级政府机构和部门的协作与合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负责相应的政策执行任务。

2.多要素性:公共政策执行需要动员和调动各种资源和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3.多环节性:公共政策执行涉及到多个环节的操作和活动,需要形成完整的执行流程和机制。

4.多角色性:公共政策执行需要涉及到不同的角色和实施主体,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

三、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目标模糊: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原因,政策目标可能存在模糊性,给执行过程带来困难。

对策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明确目标,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时调整和完善。

2.资源短缺:公共政策执行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财政预算、人力投入等限制,导致执行过程中资源供给不足。

对策是政府要合理配置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行动不力:执行者的行动不力、执行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是公共政策执行面临的困难。

对策是加强执行者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和责任意识。

4.监督缺失: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也存在。

对策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公共政策执行的对策1.加强协调和沟通: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不同层级之间要加强协作和沟通,形成统一的执行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政策的协调和一致性。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问题与对策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行动,并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影响社会活动中各利益诉求者的行为和利益分配方式,以达到政府既定目标的一些规定和行为。

因此,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与对策1. 缺乏参与和民主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满足公民的需要和期望,但如果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广泛的参与和民主,很可能导致政策与公民的需要和期望脱离实际。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推行公开、透明、高效、民主的政策制定模式,倾听和参考各方声音,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同时,推动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决策过程。

2. 官僚主义和手段型思维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官僚主义与手段型思维的问题十分突出。

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在政策制定者的权威性、封闭性与自我保护性等方面;而手段型思维问题则表现在政策制定者将手段作为目的,忽略了政策与现实的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坚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促进上下联动和多部门合作,通过政策创新和实现政策目标,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同时,建立健全的政策评估体系,强化对政策实施的审查和监督,不断完善和改进政策。

3. 利益分配不均公共政策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还要货币和非货币的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并对社会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进行协调和认真地考虑。

但是,利益分配的不均会影响政策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政府应该加强与各利益关联方的沟通和交流,强化政策宣传和公众教育,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政策资源合理利用。

此外,政府还应该注重政策衔接、协调和整合,提高政策效应的协同性。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1. 执行缺乏有效措施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最终实现的过程,但常常会受到执行机构和官员素质、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执行结果与预期不符。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摘要: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置身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去。

这也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今,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偏误,即政策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

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偏误政策失真一、引言公共政策执行是在政策方案接受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将其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 , 而其余9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政策目标不能预期实现。

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

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的总称。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计划、方案和措施,包括社会经济政策、社会文化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城市规划政策、人口控制政策等各种领域的政策。

公共政策实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对政府执行力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检验。

实施公共政策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和难点。

第二章: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1. 实施方案缺乏实效性很多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方案不具备实效性的问题,这进一步导致公共政策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实施方案不够具体、操作性差、实施时间节点不够明晰等方面。

2. 社会参与不够广泛公共政策离不开社会参与的支持和配合。

然而,一些政策实施与征求问题意见阶段较少开展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参与度不够广泛,反映或者重大意见无法得到充分的理解,导致公共政策的贯彻实施效果差异较大。

3. 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很多公共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但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并不总是能满足所有政策执行的资金需求。

由此衍生的问题是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影响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保障效果,直接造成公共政策无法执行的难题。

4. 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机构协调不够紧密,管理职责不够清晰,进一步导致实施流程的不顺畅。

政策执行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明确,权责不清晰,信息共享不够及时等问题,搞乱了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5. 社会媒体宣传不够全面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工作不够全面和健全,对于公共政策效果展示和推广的工作也逐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章: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对策1. 提高公共政策实效性政府应该制定具体、可行性强、可度量的实施方案,避免制定过于模糊和不具体的方案,同时加强对公共政策实施的监测、评估和统计,经常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社会意见推进个要素的政策实施过程,提高公共政策实效性。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摘要】公共政策执行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即制定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和对抗。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和效果,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性障碍、利益集团的干扰、执行主体的不力等。

案例分析显示,这一现象在教育、环保等领域普遍存在。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更加严密的监督机制、强化政策宣传和培训、加强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建设。

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高效透明的政策执行机制,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未来应该加强政策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政策内容和执行方式,以实现政策执行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关键词:政策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障碍、原因分析、案例分析、解决方法、建议、改善、未来展望1. 引言1.1 什么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指的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上级部门发布政策指令,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基层部门或个体采取对立或绕过政策的行为。

这种现象是公共政策执行中常见的问题,也是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中,上级政府或部门发布的政策可能对于基层实际情况不够了解或考虑不周,导致政策执行难度大、效果不佳。

基层部门或个体可能存在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不力或抵触的态度,导致政策无法顺利实施,甚至出现滥用职权、变通执行等行为。

该现象的出现会对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包括政策执行效果不佳、制度规范受损、社会秩序混乱等。

这种现象也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形象和权威,降低政府的治理效能和公信力。

了解和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深入分析政策执行中的障碍、原因和解决方法,可以提升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1.2 现象的影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在公共政策执行中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对立,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和阻碍,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效果。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府解决公共问题、实施公共管理、增进公共福利、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工具。

公共政策的执行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它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很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公共政策,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还破坏了正常的政策秩序,甚至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合法性。

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众多社会问题都依赖于政府有效地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政策。

公共政策执行在我国的政治和公共事务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远远大于西方国家。

关于公共政策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人们也发现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不缺乏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而是缺乏有效、全面和坚决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

因此对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1、象征性执行在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只做表面文章,搞政策宣传而不采取政策执行措施,不落实执行政策的组织、人员、资金,被动地等待上级的新政策,观望上级态度和其他部门的执行情况。

象征性执行不仅影响了政策目标的实现,而且恶化了政策执行环境,增加了解决政策问题的难度。

同时也损害了中央政府的形象,降低了中央政府的威信和政策的整合力。

2、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具有整体性原则,只有其内部各个部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达成政策目标。

而一些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时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对上级政策原有的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任意进行取舍,只选择执行对自身有利的政策,其余则被遗弃。

这种”断章取义,为我所用”行为的后果是政策的内容残缺不全,变形失真,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收到与政策初衷完全相悖的效果。

这一现象在基层政府中尤为普遍,它事实上否定了政策制定机关的权威,颠倒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窃取了国家利益而使地方利益得到满足,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浅析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公共政策执行难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普遍问题。

笔者翻阅有关资料,就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字:公共政策、执行难、原因、对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的一项行为准则,无疑具有强制实行的特征,因此,它的出台和实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无疑是具有不可辩驳的性质。

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实的情况却又告诉我们,公共政策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很多却往往收不到其应有的效果,有的甚至出现与之相悖的抵制现象,于是,公共政策执行难的问题便摆在眼前。

问题的出现都有其原因,公共政策的执行难问题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原因。

相同地,每个问题的存在,也必然有其解决的办法。

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一、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公共政策执行难在另一种程度上又可称为政策失效。

政策失效是指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抵触,不能完全按照决策的设计执行下去,决策执行结果不同程度地偏离了政策目标。

就政策失效的概念来讲,公共政策执行难的直接后果就是决策不能按照目标的方向进行。

不能按照预期地目标执行,政策就会处于闲置状态,处于闲置地政策,仍然放到社会管理当中,就很容易沦为个人或者小部分集体者的利益攫取的门径。

像这种沦落了的公共政策,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积极效应,而且还很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

西方新自由评论的公共选择学派指出了“公共政策由于政府自身利益存在而引起的公共政策失效,加剧了市场的失灵,带来了更大的资源浪费,甚至引发了社会灾难,这就是非市场缺陷及政府失败的一个基本表现。

”2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知道,公共政策的失效往往具有以下几方面地原因:1、决策者本身的问题。

公共政策本身应该以公共利益为依据,但是现实中公共利益的标准难以确定。

这就给决策方带来了很大麻烦。

而由于决策者本身的价值观念和取向的限制,决定了其制定出来的政策的局限性。

试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试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试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实施中与预期目标的偏离以及
政策效果的不符合预期。

这种偏差的出现会导致政策的效果降低,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不利于决策者实现政策的成功。

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成因较为复杂,涉及政策制定的不确
定性、政策实施的困难、政策监管的不足等多个方面。

因此,为更
好地预防和解决偏差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和措施
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政府需在工作坊上认真研究和检讨各方
面的问题和资源,并制定详细可行、明确的目标和措施。

这样一来,政策的执行者将有针对性的达成政府目标,也将有相应的思路去执
行政策。

二、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机制
政府在制定政策后,需要建立一整套执行机制,确保政策执行
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执行机制应该定义政策权力、责任和流程,同
时应该让执行机制的各方面保持与政策预期一致。

三、强化政策实施与监管
政策的实施和监管是一个相互依存的过程。

因为政策制定往往
涉及到政治和经济的各种因素,必须确保政策实施和监管的性质及
时或及时暴露制定的不足和缺陷,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得到持
续改进的可能。

四、加强社会参与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社会参与,采纳社会
意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立公开、透明、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并促进社会大众对政策的了解和支持。

以上是关于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分析及对策,希望有帮助。

政府作为决策者和执行者,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和执行体系,
以更好地解决政策执行偏差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准则和措施。

政策的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因此,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实现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1. 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是公共政策执行中常见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拖延、敷衍了事、执行不力等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执行机构的人员配置、资源分配不足,或者是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不够。

2.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政策执行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方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决策困难、执行偏差等问题。

3. 政策执行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一。

这表现为监督机构不独立、监督力度不够、监督过程不透明等问题,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纠正。

三、对策研究1. 加强政策执行的力度为了解决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执行的资源和人员配置入手。

首先,要确保执行机构的人员配备和资源分配充足,以满足政策执行的需求。

其次,要加强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执行人员的政策意识和执行力。

2.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这包括加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加强执行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等。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困难和执行偏差。

3. 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为了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其次,加强监督力度,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最后,加强监督过程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来。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公共政策的执行难是指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合作不顺畅,或者是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预期之外的挑战。

公共政策的执行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政策制定的过程可能存在一些缺陷。

一些政策制定者在制订政策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执行方面的问题,导致政策难以在实际中执行。

此外,政策制定者可能也没有充分了解相关的社会和经济现实,使得他们的政策很难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其次,执行机构可能存在能力不足或不配合的问题。

一些执行机构可能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有效执行政策,或者缺乏对政策的充分了解和认同。

此外,一些执行机构可能存在内部利益冲突,导致他们在执行政策时不积极配合或拖延执行。

此外,一些执行难的原因还包括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

政府实施政策的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的改变等,这将会对政策的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受到困扰,导致执行难。

解决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对策如下:首先,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执行的可行性。

政策制定者应该广泛征求相关各方的意见,包括执行机构、相关利益相关者和专家等,以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政策制定者应该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和数据,确保政策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执行机构的能力和配合。

政府应该向执行机构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来执行政策。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执行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他们按照政策要求履行职责。

此外,政府应该积极应对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政府应该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以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政府应该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地方政府的行政和管理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问题。

地方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层次,处于“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既是公共政策执行者,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对象,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也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但是,用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高行政效率”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来衡量,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八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地方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

政府机构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然存在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执法主体不明确、监督与执行混为一体等现象,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到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进行社会管理、开展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管了许多应该由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去管的事情,而该管的一些事情却没有管好,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仍有发生。

二是依法行政方面有差距。

突出反映在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民主作风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规章制度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工作方法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导致不依法办事、执法违法、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发生。

三是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

有的地方政府不能准确领会国家宏观政策和判断把握市场经济形势,作决策订措施时不遵循客观规律,执行公共政策时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得不够,不能充分发扬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政策缺乏连续性,存在着“朝令夕改”的现象。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常常面临各种障碍。

本文将从政府机构、资源问题和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政府机构的问题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一个主要障碍。

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协同工作欠缺等问题常常导致政策执行的困难。

此外,政府机构中的官僚主义现象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建立起跨部门合作的机制是重要的一步。

政府应设立相关的沟通和协调渠道,确保政策信息在各部门之间及时流通,并加强协同工作,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

另一方面,减少官僚主义现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府应加强对官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与考核机制,激励官员积极主动地落实政策。

其次,资源问题也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源的稀缺性和分配不均等问题常导致政策执行的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预算管理和资源配置。

通过精确的预算规划和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政策所需的资源得到充分保障,避免执行过程中出现资源缺乏的情况。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从而有效推动公共政策的执行。

最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又一个重要障碍。

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常常导致政策的推进受阻。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协商。

通过与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和协商,找到各方的利益平衡点,减少利益冲突,推动政策的执行。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按照政策要求进行行动,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从而减少利益相关者对政策执行的阻碍。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执行面临着诸多的障碍,但通过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预算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协商以及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和管理等对策,可以有效克服这些障碍,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只有政策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制定政策时确立的政策目标才能够实现,政策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无法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甚至导致政策执行失败,因而,只有找出并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才能克服其不利影响,促进政策有效执行。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分析1.政策执行主体的问题(1)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需求。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人,有自身利益的追求和行为倾向,难以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一项政策威胁到自身利益,执行主体就有可能抵制这一政策,甚至恶意对某项政策进行歪曲、篡改。

凡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有用有利的政策则传达、贯彻;凡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无用无利的政策内容则不贯彻、不传达。

当执行者千方百计使政策的执行效果偏向自己的利益取向时,就可能使原有的决策达不到既定的目标,直接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

(2)政策执行者素质欠缺。

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政策水平、行为意向、工作态度、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等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

执行者的素质要是低下,必然影响和阻碍公共政策的执行。

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政策精神理解不透,因知识水平有限,对中央和上级的有关政策浅尝辄止,凭经验主观片面理解和执行政策,使政策执行不能正确的体现政策目标;二是对政策贯彻不及时,行动迟缓,消极待命,思想道德素质低下,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三是业务素质低下,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公共政策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从而产生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近视,思维滞后,执行僵化。

(3)政策执行主体之间沟通协调不畅。

政策执行机构组织间如果沟通或协调不畅,就会导致政策执行障碍,从而导致政策执行中的失实,乃至失误。

各执行主体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不同执行主体之间职能不清,交叉、重叠或错位,造成相互推诿、相互指责、多头执行或执行中断的混乱局面,给政策执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标签:公共政策;执行;问题与对策
1.象征性执行
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未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执行政策,只是一味敷衍搪塞,使得各种政令成为一纸空文,政策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2.选择性执行
一项公共政策往往可以划分为多个小政策,一些地区或者单位在执行政策时自行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小政策进行执行,而对自己不利的小政策就不予执行,全然不顾国家的政策原则,这样就很难发挥整体政策应有的作用,政策目标也无法实现。

3.扩大化执行
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一些单位往往会出现对原政策进行一定的粘附,自行增加不适用于政策的新内容,形成所谓的“土政策”,将原本不可行之事变成可行之事,使得政策的初衷发生变化,这种扩大化执行,会导致原政策发生变异,政策目标无法全面实现。

4.替代性执行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政策对自身存在不利的状况,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部分单位故意将政策精神进行曲解,充分利用政策的弹性及抽象性,以部门或者本单位的特殊情况为借口,进行不同的解释,并制订与政策精神相悖的实施方案,导致政策执行的内容与政策本身差别很大,造成政策无法得到顺利实施。

5.机械式执行
机械式执行主要是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照搬照抄上级的政策,不能进行灵活变通,而是机械式地生搬硬套,这样不但不能够发挥出政策应有的作用,而且还容易将问题归咎于政策本身,造成责任推诿,甚至影响到政策目标最后的实现。

6.抵制式执行
抵制式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抵抗情绪,对现行的政策持反对态度,这样就容易造成政策执行不到位,进而影响到政策的落实。

具体表现为对政策执行需要的条件进行过度强调,不执行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变相不执行公共政策,造成政策实施的落空。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对策
1.强化政治社会化机制,提升公共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成功的政治社会化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政策的執行,政治社会化机制可以有效地提升执行人员的素质,并有助于其对政策的解读。

2.加强信息沟通机制的优化
对于公共政策执行效果而言,需要建立合理的信息沟通体系,保证信息传播、信息反馈的有效性。

避免“伴生噪音”的产生,需要降低政策信息不均衡等带来的危害;及时公开行政,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性,充分实现大众参与,公民知政、督政的目标;保证目标群体具有充分执行同一个政策,从而建立统一化的信息网络。

这也是增加政府、公众互动有效性的关键,有利于提升公共政策在大众心里的地位。

3.优化监督机制,打造良好执行环境
加强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的优化,对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具有极大帮助,提高其对政策支持程度,有利于为公共构建一个良好的公共政策执行大环境。

政策执行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源调控和分配,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最终目标的顺利达成。

政策执行中,加强监管作业的管理,同时需要注重监督体系的独立性,及时进行政策跟踪和监督管理。

4.建立追责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行为
权责一致是管理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如同安全事故责任追责制一样,相关执行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独断专行、徇私枉法、相互推诿等造成政策执行出现偏差或者失误的,应该依法依规追究法律责任。

建立追责机制,可以保证政策得到顺利有序的实施,并可以提升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使其能够规范执行行为,控制执行方向。

参考文献:
[1]沈日康.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8):10-11.
[2]王博.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