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作者:崔景贵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发表日期:2009年4月3日

一、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为学校教育服务,解决学校实践问题的产物。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诞生,功不可没的有三位重要人物。早在1894年,法国比纳(a.binet)创立了“儿童心理研究社”,制订了专门用于鉴别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首开了心理学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先河,因此,比纳被尊称为“世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父”。1896年,威特默(lightner witmer)在美国滨西法尼亚大学开设了第一家心理诊所,向有学习困难的儿童提供直接心理服务,开创了美国心理学为教育服务的先河,因此,威特默被尊称为“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父”。1915年,格塞尔(a.gesell)被康涅狄克州聘为学校心理学家,在全州对儿童进行智力测验,以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分班,他被看作是第一个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或“学校心理学家”头衔的人。

在描述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道路时,存在着两种基本取向:人格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personalistic and naturalistic)。根据人格主义者的理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由于这一领域的一些组织者、领导者的灵感、勇气和活动而得以发展的;相反,自然主义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发展是由于社会、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促成的。笔者认为,这两方面作用都不容否认,不能过分夸大某一方面的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纯粹地从心理学、教育学按照严格逻辑发展出来的,而是为满足学校教育实践和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被创造出来的。从总体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理论满足客观需要的结果,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首要条件。

根据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活动与作用,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将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这是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初期或孕育期,处于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的水平。这一阶段主要针对有弱智或发展障碍的儿童进行心理测量,进行智力诊断、分类,然后根据心理测量与诊断的结果进行解释,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出建设性教育参考建议。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童年期,处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水平。20世纪50年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教师、家长、社区组织等介绍过来的“问题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做出分析并提供辅导对策。进入60年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深入到学校、教室等教育现场去观察学生,理解“问题学生”,开展直接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制定并实施面向学生家长的心理援助教育计划,甚至参与到班级、年级,乃至学校教育改革进程中去。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繁荣期,处于综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水平。近20年来,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而且面向全体教师和家长,同时兼顾学校行政领导、社会教育工作者、社区服务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网络化系统工程,已经形成一种全社会关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在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过程中,一般认为有四种运动发挥了有力的推进作用,即心理测验运动、特殊教育运动、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运动、职业指导运动。这四种运动虽然在中小学校之外有其独立发展,但被广大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人员所了解,并将其所积累的知识与技术直接应用于学校各类问题,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尽管各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职能和服务领域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但在以下六个方面是相似的:一是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即预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二是心理咨询,即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中的疑难问题和障碍;三是诊断性评价,即分析学生的心理症状,筛选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四是行为矫正,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学、教育学干预,相当具体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正常发展;五是学习指导,通过各种活动

与技术使学生学会学习,完善学习素养;六是职业指导,即对学生理智选择适当职业进行指导。

二、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20年来,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有生机、极为活跃、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学校第一线,直接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咨询工作。学校教育实践越来越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发展景象。

1.价值取向:发展性与积极性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价值取向仅着眼于矫治的层面,只为少数有问题和适应困难的学生提供服务,注重补救性工作而忽视对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帮助。现在矫治性工作虽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强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发掘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性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如美国学校辅导主任协会在所制定的“中学辅导主任的工作”中就明确提出:“发展性的指导是指导工作的组成部分,这个指导是努力对学生成长有计划的、积极的干预,从而推动学生各方面——个人的、社会的、情感的、生计的、道德的、认识的、审美的都得到发展,并促进这些方面综合统一到个人生活方式之中。”当今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向正向发展性倾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目标也相应发生积极变化,呈现出涵盖面宽、适应范围广、针对性强的特点。

2.服务范围:差异性与综合性纵观世界各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形式、内容和范围存在很大差异,通常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通过测量或评价手段为学生学业或行为问题提供指导。相比之下,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范围,越来越显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具体包括职业和学业选择指导,学习咨询,学生的社会问题和情绪问题咨询,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等进行干预,对家长、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对问题学生进行行为治疗和具体的学业指导,还包括开展服务机构自身的发展工作,如组织发展测量量表研究和专业研究等。托马斯·奥克兰(thoma s okland)将美国诸多服务内容概括为六大类,即个别评估、直接干预、间接干预、研究评估、监督与管理、预防。与美国相比,法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除了多样性外,更趋于综合化,并把实践的重心放在三个方面:定向、预防、综合。德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类型除了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业指导外,特别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定向工作,因而更富有特色。由于这些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广泛地参与学校内外的诸方面工作,能详尽地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状况和根源,因而保证了心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队伍建设:规范化与标准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期的一份报告曾指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获取资格而接受的专业教育与训练至少有三个起码的要求:(1)必须已获得教师证书,或其他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资格证书;(2)至少有五年的教学经验;(3)提供课程教育的大学必须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尽管各国在具体的学术要求和职业培训方面存在某些差异,但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共同点,即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求专业人员具有教学和其他教育方面的经验,且在大多数国家都来源于教师,其中很多因为是优秀教师才被选拔深造。近年,国际学校心理学协会对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准备提出了明确的指导要求,包括以下几项:掌握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发展专业决策能力,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设计和研究技能,了解伦理知识和建立职业价值观,重在发展从事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工作所需的分析能力,重在寻求专业性实践所需的问题解决能力。一些国家通过证书制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依据,如美国规定凡取得从事学校心理学工作的正式任职资格,必须先获得所在州的任职资格证书,或者获得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证书委员会颁发的证书。在德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除了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外,还必须通过三次国家级考试。

4.角色职能:专业化与扩大化国外许多国家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作是一种职业、一个行业、一个专业,强调专业人员在诸多方面发挥其专业作用:他们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分支的专家;心理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