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资料

合集下载

QCT29106-2004线束标准

QCT29106-2004线束标准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 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轿车整车线束试验标准

轿车整车线束试验标准

1电线束尺寸JT1-3703-09-68《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中4.2、4.3条。

1、线束的外形用通用量具检验。

2、将线束接点及分支处的胶带拆开,用目测和通用量具检查。

JT1-3703-09-68《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中3.2、3.3条,线束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2.1~4.2.4的规定。

1、线束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中4.2.1、4.2.2、4.2.3、4.2.4条。

2、电线束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2.1 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宜不小于 100mm,并为 10的倍数,如:100mm、110mm、120mm等;2.2 支线长度宜不小于30mm;2.3 接点之间,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宜不小于20mm;2.4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需装绝缘套管时,绝缘套管长度不得小于20mm。

钢卷尺(通用量具)2端子与电线连接JT1-3703-09-68《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中4.4、4.5条,绝缘层压接部位弯折试验,按照QC/T 29106-2004中5.4的规定进行。

1、线束的外观质量检查用目视法进行检查。

2、绝缘层压接部位弯折试验按图2所示进行。

以轴线为基准,弯折30°,再向相反的方向弯折60°,然后回到轴线这一过程为一个循环。

JT1-3703-09-68《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中3.5、3.8条,端子与电线连接采用压接方法,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4.1、4.4.2、4.4.3、4.4.6.1、4.5.1、4.5.2、4.5.3条。

1、接点应符合以下要求:干区和湿区接点表面绝缘应良好,绝缘材料应靠紧在接点部位上,无位移、脱开现象;2、端子与导线连接采用压接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2.1 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绝缘层不应压人导体压接部位,在图2所示的a区中可见电线导体,但不能妨碍插接;2.2 绝缘层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折试验后,在图2所示的b区中仍可见绝缘层;2.3 采用压接方法的端子与电线压接处的横断面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古安居士20190328)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古安居士20190328)
拉断)。
c) 按图16所示进行电路连接。
※注意,表3中的电压降数值已
d) 按表3设定加载试验电流。
经是:特定线径——施加对应电
e) 电压测量应在热平衡后进行。热平衡判定方法:每隔2min读取 流——测量、计算所得的电压降
一次温度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值,与前一次数值做差,连续5次差值小 上限值,不是每安培(/A)或者
5

①图2名称为:端子 与电线连接处热缩管 装配示意图 ②热缩管端部与端子 外圆延长弧线的最小 距离宜≥3mm ③ 湿 区安装的搭铁,要有 防水要求
第 2 页,共 10 页
20190331
GUAN(古安居士)
宜对“接头”再做定义。因为: ①气动/液压系统的管路有“管 接头”,也简称接头;②还有特 务间的联络会面也叫做“接头 ”;③实现电线与电线间压接方 式连接的金属件怎样称呼? 倾向于左面的某企业电线束技术 条件的相应表述。 个人观点: ① 端子,用于实现与/为电线间 的连接的金属连接件; ② 插接器=连接器=插接件= 接插件,是端子(插头=公,插 座=母)与护套组装后的组合件 。
于±2℃,即为达到热平衡。
每平方毫米(/mm2)限值!
f) 当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或以上电线时,应对每根电线分别进 ※注意:判断热平衡时,温度测
行检验。
量探头处不应有风吹(空气流
g) 导体压接区电压降按式(1)计算:
动)、环境宜封闭静止,不允许
用其它方式对试样进行辅助加热
或散热。
如图17所示,按5.4.6的方法,试验选择电源侧进线(电流流入压 接区)和负载侧出线(电流流出压接区至负载)的每根电线、按表3 钎焊及无填料焊接亦应同于此。 设定加载试验电流分别进行检验。
将“。”删除

QCT29106线束技术条件

QCT29106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 (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 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
icsj021005中国合兴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x1022006代替qhx1022003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testmethodsperformancerequirementsautomotivewireharness草案稿2006xxxx发布2006xxxx实施中国合兴集团有限公司发布qhxqhx104200641默认试验公差42默认试验条件43试验设备44测量精度要求51总则511尺寸特性123512物料特性513环境温度范围分级514线束的工作电压范围515接触件样品准备516预处理连接器和或接触件插拔循环517外观3518线路检测1qct29106519电连续性监测瞬断监测52接触件机械性能试验521接触件接触件插入力拔出力1523绝缘层压接部位的弯折试验2qct29106524导线接触件拉脱力1uscar2153接触件电性能试验531接触电阻干电路电阻总连接电阻2532电压降210533最大电流能力2115341008h电流循环21354线束机械性能试验14541接触件连接器插入力拔出力114542连接器连接器插入力拔出力无机械辅助的连接器116543连接器连接器插入力拔出力带机械辅助的连接器118544线束极性防错能力118545连接器其它零件如cpaplrlocatorclip的插入力拔出力119546振动机械冲击220547连接器连接器装配时的喀哒声222548线束跌落试验222qhx1042006ii549连接器塑件塑件塑件塑件护套孔的易受损伤性22255线束电性能试验23551绝缘电阻223552耐压2iso1675022456线束环境试验2456124562耐焊接热2qct2910624563热冲击温度循环225564温度湿度循环225565高温试验227566低温试验2qct2910628567耐工业溶剂329568浸渍试验229569压力真空泄露2305610盐雾2qct291063257特殊试验32571连接器安装结构的机械强度23258严酷环境试验33581高压水喷射33582严酷振动3459试验顺序36591说明36510推荐的试验项目5101新工具设计工具更改或材料更改后推荐进行的试验5102新现有接触件或连接器设计后推荐进行的试验61鉴定检验611抽样612程序613合格614样品处理62质量一致性检验621逐批检验622周期检验1271标志1272包装12721检验

qct29106-2019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doc

qct29106-2019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doc

qct29106-2019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docqc t 29106-2019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前⾔本标准是QC/T29106-1992《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旳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业旳企业标准为要紧参考对象。

本标准⾃实施之⽇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29106-1992相⽐,要紧变化如下:——增加了引⽤标准GB/T13527.2、HG2196、QB/T2423和QC/T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旳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旳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积规格和与其对应旳拉⼒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旳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旳使⽤环境温度、耐⾼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旳试验⽅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检验增加了“接点防⽔”、“⽆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密封塞压接”项⽬旳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旳抽样⽅法、编组、检验项⽬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要紧起草⼈:孙⽟德、汤曼如、⽅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旳要求、试验⽅法、检验规那么、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于标称电压低于50V旳各种汽车⽤电线束(含单根线)。

2规范性引⽤⽂件以下⽂件中旳条款通过本标准旳引⽤⽽成为本标准旳条款。

凡是注⽇期旳引⽤⽂件,其随后所有旳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

然⽽,⿎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旳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旳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期旳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

QCT 29106-2004线束标准

QCT 29106-2004线束标准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 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QCT29106-2014汽车电线束的检测[整理版]

QCT29106-2014汽车电线束的检测[整理版]

QC/T29106汽车电线束性能检测整理导读:汽车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故障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线束故障。

汽车线束主要由电线、接插件、包裹胶带和其他辅助性材料共同构成,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化,被成为整车的“汽车神经”,是控制汽车电信号的载体。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汽车线束检测是针对汽车线束进行环境测试、电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的检测项目。

汽车线束是汽车内部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汽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如果线束失效,就会造成信号传递失效,功能设备失去作用;或接触电阻过大发热失火;或短路失火;或绝缘层失效漏电。

因而,为了保证汽车线束的品质、安全性和可靠性,汽车线束生产线上或用户使用前检测十分重要。

面对国内汽车线束检测系统功能单一、手段落后,国外汽车线束检测价格昂贵等问题,GRGT 建有专业汽车线束实验室,专注于汽车线束、连接器检测解决方案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市场转化、技术运用,提供汽车线束环境测试、电性能测试和机械性能测试,满足汽车线束生产厂商对线束导通性和阻抗测试要求。

1整车线束应符合:QC/T29106-201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1.1规定了检验线束尺寸的标准。

1.2规定了电线束中所用材料和零部件所符合的性能要求。

1.3规定了端子与线束的连接方法及连接后应符合的要求。

1.4 规定了端子与线束连接点应符合的要求。

1.5 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

电线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与护套之间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间隙。

1.6电线束包扎时,应紧密、均匀,不应松散。

采用保护套管时,无位移和影响电线束弯曲现象。

1.7电线束中电线及零部件应正确装配,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不应脱出。

1.8 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线束行业标准

汽车线束行业标准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11121汽油机油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HG 2196 机动车辆用橡胶材料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第一部分一般规定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第二部分斜纹编织线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第三部分直纹编织线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JJG 4 钢卷尺QB/T 2423 聚氯乙烯(PVC)电气绝缘用压敏胶粘带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颜色QC/T 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一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三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4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四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5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五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417.1中的定义。

3.1 干线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

3.2 支线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3.3 分支点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

汽车电线束的检测与标准解析QCT29106

汽车电线束的检测与标准解析QCT29106

汽车电线束的检测与标准解析(QC/T29106)汽车线束是连接汽车电子电器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的组件,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主要由铜制插接件(插头、插座)和塑料护套、电线等组成,插接件与电线压接后安装在塑料护套内,电线以线束捆扎、胶带包裹构成。

电线束在整车中的作用是将电气系统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传递和交换,实现电气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汽车线束遍布汽车的各个角落,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发动机线束、机舱线束,有在尘土飞扬、水、泥浸渍环境下工作的底盘线束,有跨接在门与车身之间长期反复伸缩的车门线束,有承载着大功率器件长期满负荷或过载工作的电力线束等,这些线束随着车辆在高温高湿的南方沿海、严寒的东北地区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经受着电气热负荷、机油汽油的浸蚀、颠簸振动等条件的洗礼。

所以要保证汽车线束的品质,必须从设计、选材、制造工艺、试验及装配等各个环节加以重视。

1 试验标准解析现行的汽车线束标准主要是QC/T29106《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及各企业的企标,试验项目大概有:检验端子与导线或导线接点的压接品质、接点的防水性能、线束的耐高低温及湿热性能、耐盐雾性能及耐振动性能。

如果按照这些条款进行试验,我们会发现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如QC/T29106中第4.11、4.12条高低温及湿热试验,标准要求在不工作状态下贮存8h,再在常温下放置24h后,检验电线束的包扎是否松散、绝缘护套是否脱开、电线导通率是否为100%;再如第4.14条耐盐雾试验:电线束经48h中性盐雾试验后导通率应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还有振动试验,按QC/T413规定的耐振动性能来试验,但线束如何安放?标准中并未明确,而且振动后检验的内容主要也只是外观,无电性能方面的检验。

如上种种,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这些试验项目不能完全验证线束及其辅材的材质、设计及工艺,不能完全达到试验验证的目的。

2 试验分类汽车线束试验按结构及材料分为接触件试验和线束试验;按试验类别分为机械性能试验、电性能试验、耐环境试验。

QC 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 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QC 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 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QCT291062021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291062021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291062021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要紧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要紧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负责起草。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汽车线束行业标准

汽车线束行业标准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11121汽油机油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HG 2196 机动车辆用橡胶材料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第一部分一般规定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第二部分斜纹编织线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第三部分直纹编织线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JJG 4 钢卷尺QB/T 2423 聚氯乙烯(PVC)电气绝缘用压敏胶粘带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颜色QC/T 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一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三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4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四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5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五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417.1中的定义。

3.1 干线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

3.2 支线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3.3 分支点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

汽车电线束的检测与标准解析(QCT29106)

汽车电线束的检测与标准解析(QCT29106)

汽车电线束的检测与标准解析(QC/T29106)汽车线束是连接汽车电子电器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的组件,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主要由铜制插接件(插头、插座)和塑料护套、电线等组成,插接件与电线压接后安装在塑料护套内,电线以线束捆扎、胶带包裹构成。

电线束在整车中的作用是将电气系统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传递和交换,实现电气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汽车线束遍布汽车的各个角落,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发动机线束、机舱线束,有在尘土飞扬、水、泥浸渍环境下工作的底盘线束,有跨接在门与车身之间长期反复伸缩的车门线束,有承载着大功率器件长期满负荷或过载工作的电力线束等,这些线束随着车辆在高温高湿的南方沿海、严寒的东北地区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经受着电气热负荷、机油汽油的浸蚀、颠簸振动等条件的洗礼。

所以要保证汽车线束的品质,必须从设计、选材、制造工艺、试验及装配等各个环节加以重视。

1 试验标准解析现行的汽车线束标准主要是QC/T29106《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及各企业的企标,试验项目大概有:检验端子与导线或导线接点的压接品质、接点的防水性能、线束的耐高低温及湿热性能、耐盐雾性能及耐振动性能。

如果按照这些条款进行试验,我们会发现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如QC/T29106中第4.11、4.12条高低温及湿热试验,标准要求在不工作状态下贮存8h,再在常温下放置24h后,检验电线束的包扎是否松散、绝缘护套是否脱开、电线导通率是否为100%;再如第4.14条耐盐雾试验:电线束经48h中性盐雾试验后导通率应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还有振动试验,按QC/T413规定的耐振动性能来试验,但线束如何安放?标准中并未明确,而且振动后检验的内容主要也只是外观,无电性能方面的检验。

如上种种,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这些试验项目不能完全验证线束及其辅材的材质、设计及工艺,不能完全达到试验验证的目的。

2 试验分类汽车线束试验按结构及材料分为接触件试验和线束试验;按试验类别分为机械性能试验、电性能试验、耐环境试验。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9106-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引用标准GB 484车用汽油GB 485 QB汽油机润滑油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祥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9328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ZB T35 001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ZB T35 002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ZB T36 003汽车用片式插接件QCn 29009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n 29010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2汽车用圆柱式电线插接件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JB 2572铜编织线JJG 4钢卷尺3 术语3.1 干线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

3.2 支线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3.3 分支点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

3.4 接点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

3.5 端子接插件和接头的统称。

4 技术要求4.1 电线束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电线束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不小于100mm,并为10的倍数,如100、110、120mm 等。

4.2.2 支线长度不小于50mm。

4.2.3 接点之间,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不小于20mm。

4.2.4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长为20±5mm。

4.2.5 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4.3 电线与端子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4.3.1 电线束中电线颜色应优先采用ZB T35002中规定的颜色。

4.3.2 接头应符合QCn 29010和QCn 29013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11121 汽油机油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HG/T 2196 机动车辆用橡胶材料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一般规定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斜纹编织线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直纹编织线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JJG 4 钢卷尺QB/T 2423 聚氯乙烯(PVC)电气绝缘压敏胶粘带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T 417.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 417.1中的定义。

3.1 干线main stem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如图1所示)。

3.2 支线lateral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1所示)。

3.3 分支点embranchment point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l所示)。

3.4 接点juncture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如图1所示)。

3.5 端子terminal插接件和接头的统称。

3.6 干区desiccation bound安装在驾驶室、乘员室、行李舱内等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7 湿区damp bound除干区以外,电线束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8 刺破连接SKT端子将电线绝缘层刺破与电线导体相接,达到良好的电接触并具有一定抗拉力的连接方式。

图14 要求4.1 电线束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酌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电线束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4.2.1 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宜不小于100mm,并为10的倍数。

如:100mm、110mm、120mm等。

4.2.2 支线长度宜不小于30mm。

4.2.3 接点之间,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宜不小于20mm。

4.2.4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需装绝缘套管时,绝缘套管长度不得小于20mm。

4.2.5 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mm4.3 电线束中所用材料和零部件在无特殊规定时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4.3.1 电线的颜色应优先采用QC/T 414的规定。

4.3.2 接头应符合QCn 29010和QCn 29013的规定。

4.3.3 插接器应分别符合QC/T 417.1、QC/T 417.3、QC/T 417.4、QC/T 417.5的规定。

4.3.4 电线应符合JB/T 8139的规定。

铜编织线应分别符合JB/T 6313.1、JB/T 6313.2、JB/T 6313.3的规定。

4.3.5 软聚氯乙烯管应符合GB/T 13527.2的规定。

4.3.6 橡胶制品材料应符合HG/T 2196的规定。

4.3.7 聚氯乙烯压敏胶粘带应符合QB/T 2423的规定。

4.4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优先采用压接方法,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4.4.1 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绝缘层不应压人导体压接部位,在图2所示的a 区中可见电线导体,但不能妨碍插接。

4.4.2 绝缘层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折试验后,在图2所示的b区中仍可见绝缘层。

4.4.3 采用压接方法的端子与电线压接处的横断面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4.4 采用钎焊的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焊剂。

焊点应光滑,不允许存在漏焊、未焊透、焊剂夹杂等缺陷。

图24.4.5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

表2 拉力值4.4.6 采用刺破连接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4.6.1 电线端面应平整,并与电线的轴线相垂直。

端面处导体与绝缘层应在同一平面上。

在连接处电线应不弯曲,并在图3所示a区内可见电线端部。

4.4.6.2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

0.35mm2电线拉力值应不小于50N。

图34.4.7 端子与电线连接处的电压降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电压降4.5 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4.5.1 采用压接方法时,导体不应压断,接点横断面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5.2 采用钎焊的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焊剂。

焊点应光滑,不允许存在漏焊、未焊透、焊剂夹杂等缺陷。

4.5.3 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焊接处表面不允许出现氧化、断丝、缺损和绝缘层熔化现象。

如图4所示,焊接与未焊接的过渡部位a应呈圆弧状,且在b区可见未焊接的导体端部。

图44.5.4接点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规定。

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撕裂力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

表4 撕裂力4.5.5 干区和湿区接点表面绝缘应良好,绝缘材料应靠紧在接点部位上,无位移、脱开现象。

4.5.6 湿区接点的绝缘处理部位经防水试验后绝缘电阻不低于100MΩ。

4.6 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

电线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与护套之间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间隙。

电线和密封塞与端子压接后,在图5所示的a区内应可见密封塞和电线绝缘层的端部。

4.7 电线束包扎时,应紧密、均匀,不应松散。

采用保护套管时,无位移和影响电线束弯曲现象。

4.8 电线束中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紧密套在连接部位上,无位移、脱开现象。

4.9 电线束中电线及零部件应正确装配,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不应脱出。

4.10 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图54.11 电线束的耐温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4.11.1 电线束应分别按表5安装位置经耐低温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4.7、4.8、4.10的规定。

4.11.2 电线束应分别按表5安装位置经耐高温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4.7、4.8、4.10的规定。

4.11.3 电线束应分别按表5安装位置经QC/T 413中3.10.3规定的耐温度变化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4.7、4.8、4.10的规定。

4.12 电线束经QC/T 413中3.11规定的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4.7、4.8、4.10的规定。

表5 工作温度及贮存温度(℃)4.13 电线束经受QC/T 413中3.12规定的耐振动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4.7、4.8、4.9、4.10的规定。

4.14 电线束经QC/T 413中3.13规定的持续时间为48h的耐盐雾性能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4.10的规定。

4.15 电线束宜进行耐工业溶剂性能试验,其溶剂种类推荐采用玻璃清洗剂、车用无铅汽油、汽油机油。

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中4.7、4.8、4.10的规定。

5 试验方法5.1 在具体试验方法中如无其他规定,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稳定2h后进行:环境温度:18℃~28℃空气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 电线束尺寸用钢卷尺检测,应符合4.2的规定。

5.3 电线束外观用目视法检查,应符合4.4.1、4.4.3、4.4.6.1、4.5.2、4.5.3、4.5.5、4.6、4.7、4.8、4.9的规定。

5.4 绝缘层压接部位弯折试验按图2所示进行。

以轴线为基准弯折30°,再向相反方向弯折60°,然后回到轴线这一过程为一个循环。

5.5 电线与端子连接、刺破连接、接点的拉力和撕裂力试验应用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1%的拉力试验机检测,拉力试验机夹头的位移应匀速运动,其速度为25mm/min~l00mm/min。

5.5.1 电线与端子连接、刺破连接、接点的拉力试验沿电线轴线方向施加拉力。

5.5.2 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试验如图6所示。

图65.6 端子与导体压接和压接接点横断面检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5.6.1 试样的制作:将受检试样按图7所示位置(应避开端子的加强筋)截断后,取其中一侧作为试样,其断面应磨平,并做化学腐蚀处理,直至能够完全显示截面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