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学的基本问题_前沿问题及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定义问题: 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异 同?
跨文化心理学( cross - cultural psychology) 是研究不同文化 与族群中的个人心理运作的相似及差异之处,并探讨心理变量与 生态、文化及社会等类变量之间的关系。跨文化心理学采用自然 科学的方法论,试图建立适用于全人类之通则性的心理学理论。 到目前为止,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家有: J W Berry,M H Boon,P R Dasen,G Jahoda,W J Lonner,Y H Poortinga,M H Segall 及 H C Triandis。文化心理学( cultural psychology) 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对跨文化心理学的不满,它不像跨文化心理学研究采取自然科学
第 10 卷第 6 期( 总第 78 期) Vol. 10 No. 6 General No. 78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Hale Waihona Puke BaiduTITUTE OF XINJIANG
2009 年第 6 期 NO. 6 2009
文 化 心 理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前 沿 问 题 及 研 究 方 法
一、文化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文化心理学是研究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如何规范、表达、改 造、变更人类心理,即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塑造。关心的问 题有主题与客体、自我与他人、心理与文化、个人与情境、对象与 背景、实践者与实 践 等 等 的 相 互 作 用、共 生 共 存 及 动 态 地、辩 证 地、共同地塑造 对 方 的 方 式[3]。 文 化 心 理 学 是 一 个 边 界 并 不 是 十分确定的新兴领域。在文化心理学内部,心理学的、人类学的、 社会学的、传播 学 的 等 等 研 究 取 向 同 时 存 在[4]。 不 同 取 向 对 文 化心理探讨的角度不尽相同,然而综合各种取向发现,对文化心 理学的探讨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问题:
波普尔曾经说 过“科 学 研 究 始 于 问 题 ”,任 何 一 项 科 学 研 究 都是从问题发现开始,经历问题评价、问题选择,最后实现问题解 决的过程。问题刻画的是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 一种关系,实质矛盾是问题本体论根据和根源; 问题是这类矛盾 在主体头脑中的反映; 问题是在认知主体对矛盾进行反映加工之 后形成的; 如果实质矛盾没有反映到认知主体的头脑中,那么它 就不成其为问题[1]。学术界关于问题的定义有“困难说”、“障碍 说”、“差距说”、“矛盾冲 突 说”“张 力 说 ”等,其 中 障 碍 说 和 矛 盾 说是最有代表性 的 观 点[2]。 在 现 实 世 界 中,问 题 既 有 一 定 的 独 立性,又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
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使自己的研究活动和理论建构更合适被 研究者的心理和行为。Fiske 认为: “如果人们获得文化在很大程 度上是通过观察、模仿和逐渐增多的参与,那么,研究者也必须做 同样的事情———不是请他们解释这些规则或知觉结构———而是 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他们的文化,而这是他们获得文化技 能和经验的相同 方 式。”从 这 两 层 含 义 来 看,主 位 研 究 实 际 上 是 认为文化心理和行为与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历史 语境等有密切的关系,对它的研究应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 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客位研究的基本框 架,提高心理学研究的真实性、有效性。
王利国 文彦晶
( 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摘要: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分支文化心理学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法。本文通过 回顾文化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及分析目前的研究趋势,将为我们理清 研究思路,精确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和趋势提供帮助。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基本问题 前沿问题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B841 文献标识码: A
三、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继承了心理学的基本研 究方法。同时作为心理学流派或取向又有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 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9]。文化心理学正是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 深入考察文化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文 化心理学所运用的特殊研究方法。
1. 主位研究策略 文化心理学使用的主位研究,通常包含两层密切联系的涵 义。其一是把文化看作是像人一样的主体而不是客体,从所研究 文化的角度或立场去理解、解释和研究文化心理与文化行为; 其 二是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文化中,了解、获得并被同化,从而 与研究对象具有文化相似性,以当地人、当地社会、当地文化为主 体。这样研究者才能比较容易体认、理解、推断和解释被研究者
模式,而主张采取人类科学模式从事研究工作,并强调在特定文 化的生活脉络内探讨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运作。文化心理学者认 为文化与行为是相互穿透甚至相互组构的,因而两者是难以清楚 区分的,当然更不可能像跨文化心理学那样,将文化视为独立变 量,将心理或行为视为依变量。文化心理学者所追求的并不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理学通则,而是强调文化间的心理或行为间的 差异性。到目 前 为 止,比 较 为 人 所 知 的 文 化 心 理 学 者 有: E E Boesch,M C Cole,L H Eckensberger,D Edward,P M Greenfield, H Markus,J H Miller,C Rather 及 R A Shweder。本土心理学( indigenous or indigenized psychology ) 的 萌 芽 可 以 追 溯 到 Wihelm Wundt 于 1920 年完成的长达十卷的有关《民族心理学》的巨著, 但本土心理学的真正发展却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本土心 理学是一种以科学方法研究某一特定族群团体或社会文化中之 人民的心理与行为所发展出来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但研究历程中 所采用的理论、概念、方法及工具必须与所探讨的本土心理或行 为现象及其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及历史的脉络高度契 合、符合或贴切[5]。
文化心理学作为 20 世纪 60 年代后兴起的一股研究势力和 学术领域,作为一门新的研究势力文化心理学充满了各种各样的 问题,了解文化心理学的种种问题将为我们理清研究思路,精确 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和趋势大有裨益。本篇文章将对文化心 理学的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做出系统阐述,同时对文化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予以详细介绍。
2.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问题: 是持决定论还是相互作用论? 对于文化与心理或行为的关系问题是中外学者长期关注并 争论不 休 的 问 题。以 Blronislaw Malinowski、Franz Boas、Mead、 Benedict 等为代表的早期的文化人类学家主要持文化决定论的 观点。他们通过观察和实地考察了不同种族的部落,得出心理或 行为是由文化 决 定 的,文 化 类 型 不 同 其 心 理 与 行 为 亦 不 同。 相 反,Kadiner、Du Bois 为代表的后期人类学家则持相互作用论的观 点,他们认为文化与心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 适用性问题: 文化是普适性还是特殊的? 长期以来主流心理学追求建立全人类普适性的心理学理论 和规律,1996 年,社会会心理学家格根( K. Gergen) 等人发文提 出质疑,认为多年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产阶级的白 人,因此所反映的只是以这些人为基础的西方的人性,而不是全 人类的心理学[6]。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大量出现正是对这类质疑 的积极回应。后续的许多研究都证明在很多心理现象上,中西是 有文化差异的,然 而 仍 有 很 多 心 理 现 象 是 存 在 跨 文 化 的 一 致 性 的。所以,如何甄别哪些是普适性的哪些是特殊的,是摆在文化 心理学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4. 基本研究方法问题: 质性研究还是量化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质”与“量”的分歧由来已久,质的研究 更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倾向研 究的结论性、抽象性、概括性。虽然“质”与“量”的研究方法各有 其优势,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弱点。如果将质与量的方法 进行整合,使之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更大可能地揭示心理现象发 生和发展的规律是我们所面临的课题。要对质的研究方法与量 的研究方法进行整合,首先必须“去范式”,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 研究问题,而非范式; 其次必须将质性的资料与定量的资料放在
当然,任何一项研究方法都是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的。 主位研究也有其局限性,首先,主位研究策略无法避免文化主体的 偏见与盲点。其次,难以提炼知识或理论,提高其概括程度,扩展 其应用范围。最后,解决的问题有限,研究结果的应用弹性不大。
2. 同文化研究策略 同文化研究室相对于异文化研究而言的,它强调或突出研究 者与研究对象的文化同质性。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通常 有这样的假设: 研究自身所处的文化通常比研究异已文化容易。 这一假设是基于: 自己对所处的文化比较熟悉,对它的了解、理解 一定比非本文化的人更多、更正确、更深刻; 对异己文化理解一定 赶不上自己 的 文 化,就 像 我 们 平 时 所 说 的“只 有 自 己 最 了 解 自 己”。因此,研究自 己 的 文 化 心 理 学 相 对 来 说 更 容 易,更 易 得 出 正确的结论。这种假设有一定的道理。人是在一定的文化中模 糊出来的,文化制约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及人对事物或现象 的解释,因此,相对来说,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更能认同、理解 该文化。有些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现象,在该文化的人看来 确实合理的。因此,这样的研究,研究者与被研究的对象更能达 到心灵的相同———通情。由此看来,同文化研究具有其独特的特 征和优势,可以克服主流心理学异文化研究的不足。 3. 解释学方法 文化心理学之所以重视解释学方法,是因为心理学研究的是 事件、事实或事物的“意义”,而不是它们本身。而意义需要的是 解释,不是描述 或 认 知。 这 样 它 就 把 解 释 学 方 法 引 入 到 心 理 学 中,对心理学的方法论作出了贡献。
1. 文化与自我的研究 自我( self) 是人格的核心,代表了一个人看待世界方式的一 个重要方面,在我们如何行动和如何统一我们的机能方面起着重 要的作用。William James 认为,只有在理解了自我的背景下,才 能理解所有的 心 理 过 程。 自 我 概 念 却 有 着 巨 大 的 文 化 差 异[8]。 然而,当前有关自我及自尊的理论是建立在个体主义文化的基础 之上的,在其他文化背景下就需要重新考虑有关的概念。目前, Heine、Lehman、Cross、Markus 主要涉足此领域并得出了很多有价 值的研究成果。 2. 文化与思维方式的研究 尼斯比特和彭凯平等人在《文化与思维方式: 整体性与分析 性认知》的论文中,系统总结了以往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研究 结果,提出了一套解释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理论。Peng 等用 朴素认识论来概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认为这种认识论上的差 异从根本上决定 着 中 国 人 的 思 维 方 式,文 化 差 异 只 是 其 表 现 形 式。通过对比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他总结 了中国人与美国人认识论上的差异。如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美 国人怀疑一切,而中国人不能怀疑的尊重式学习; 在学习知识的 方式上,美国人注重个人创造知识,而中国人热衷于接受与吸收 式的学习; 在学习知识的目的上,美国人是出于热爱并追求真理, 中国人则表现出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心态; 在考虑问题的方式 上,美国人是线性思维( 真假对立) ,而中国人是辩证思维( 真假 共存) 。但是如何测量中国人的文化与思维特性是一件很困难 的事情。目前,香港学者赵志裕编制了一个测量中国人中庸思维 的量表,但中庸只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个层面,所以如何构建 一个测量中国人整体思维特性的量表成为了目前这一领域研究 的重点。 3. 文化与归因的研究 Morris、Peng 等采用文化启动研究的范式来研究中国人和美 国人在归因上的不同,他们借鉴了 Heider 的策略( 通过向被试呈 现一些与社会和文化现象无关的动物图片来让不同文化中的人 反映) ,以鱼群为启动刺激,探讨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归因倾向,发 现中国人对个体行为的归因为主,而美国人则以内在归因为主。
作者简介: 王利国(1986—) ,男,河北宣化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心理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205·
新疆石油教育 学院学报
2009 年
同一个层面上进行比较[7]。
二、文化心理学的前沿问题
文化心理学兴起的时间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是学术界的 研究热情十分高涨。仅 2000 年至 2002 年短短两年间,以文化研 究为主题的心理学论文就有 8000 多篇。目前,文化心理学的前 沿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