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一)教材分析《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为北师大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中的一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一课。
前几章学生们已经学习过了食物中的营养,并且掌握了血液循环能够运输养料和氧气。
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教材先以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引出人体细胞获取能量的来源和过程,作为前几章的承接。
同时,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人体是如果获取氧气来帮助获取能量的呢?”。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尝试探究食物中的能量,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尝试掌握食物中能量高低的测定方法(2)能量释放的途径和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食物中能量的释放的学习,了解呼吸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学生为七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过了相关的人体生理作用相关知识,掌握了生物中生理知识的学习方法。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探究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二)教学难点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四、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设计、教案、课件等五、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复习掌握旧知识一、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5.根据视频提示思考:哪种食物储存的能量多?尝试分析原因。
小结1.让学生完成课件展示的表格,教师抽点学生进行回答。
2.矫正回授。
针对个别问题个别订正(在巡视时进行),对带共性的薄弱知识点进行讲解。
1.再次同图和文字对本届内容进行总结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时第10章第一节,内容不多,知识点也较为简单。
但是,第9、10、11章的内容都有很大的连贯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前后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食物是由有机物质组成的。
2.能够简单描述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分解的不同过程。
3.掌握糖、脂肪和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这一基本知识。
4.能够简单描述人体运动时需要的能量与食物中能量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各种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2.食物中能量和人体需要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1.焦糖、油、鸡蛋白、蛋黄、肉。
2.玻璃试管、试管夹、水浴器。
3.彩色笔、白板。
四、课堂教学过程1. 热身总结一个人一天的活动量,需要获得多少能量?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体重与身高,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合理获得能量。
2. 学习2.1 食物是由有机物质组成的学习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特点,了解一些有机物质的例子,例如:糖、脂肪、蛋白质等。
2.2 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分解的不同过程有机物质在细胞内经过氧化反应,发生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
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脂肪和蛋白质也有类似的分解反应。
2.3 食物提供能量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可以被人体利用。
糖在人体内的代谢可以生成ATP,而ATP是人体需要的能量物质,所以说糖可以提供能量。
脂肪和蛋白质也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3. 实验本次实验主要是解释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在实验中使用焦糖、油、鸡蛋白、蛋黄、肉等食物,将其放入玻璃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再次用水浴器加热。
期间,让学生分析试管内的变化以及水蒸气的产生,从而导入食物中的能量释放。
4. 延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计算出自己一天需要的能量,再从食物中提取能量的角度讲解食物营养,从而引导学生注重饮食健康。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并复习所学知识。
2.阅读关于蛋白质、糖和脂肪的基础知识,并总结有机物质的特点。
3.记录自己一天的饮食,分析获得的能量是否合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学生对食物中的能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注重自己的饮食和健康。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第1节人体的能量供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测定食物中储存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②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③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食物中能量有多少,怎么释放出来。
②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炭的方法。
③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重点:活动“探究食物储存的能量;
难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测定食物中储存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食物中2、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了解食物中有多少能量,怎么释放出来。
3、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不同的食物中的多少不同。
4、通过简单计算,使学生了解食物热量价的来历。
5、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在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活动“探究食物储存的能量”。
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1、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中热量测定仪的制作,如何减少误差的分析。
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
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1、引言: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仅需要吸收营养物质,而且需要能量。
2、请列举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各小组可以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果:跑步、走路、说话、写字、抬头、眨眼……在人体内还有很多我们没想到的一些,如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
3、能量都来源于食物。
讲述:食物除了为我们构建身体提供原料以外,还为我们维持体温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提问:食物中究竟储存多少能量?食物中的能量又是怎么释放出来的?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与哪些营养成分有关?学生:食物中含有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有关。
(3)结合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你们准备选择哪两种食物作为实验材料?学生回答:选花生和核桃,选黄豆和花生,选蚕豆和核桃……(4)从同学们选项的材料看,都是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准备好的热量测定仪拿出来,我们来具体探究一下这些食物中究竟含有多少能量。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下册《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过程。
2.掌握食物中能量的来源,了解能量在生物体内的传递和转化规律。
3.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生物能量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团队合作:初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食物中能量的来源、转化和利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2.难点:食物中能量转化的具体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定量描述。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b)准备实验器材和教具,如显微镜、食物模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直观感受。
4.个性化教学:
a)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
b)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任务,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5.评价与反馈: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食物消费经验,但对食物中的能量及其作用认识不足。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物能量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学习能力:初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具体、直观的教学资源有较高的需求。教师应采用图表、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生物学概念。
3.小组合作任务需在课后进行讨论和分工,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4.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北师大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还可以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此外,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一些与食物中能量释放相关的展板或海报,以提醒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其次,我在实验环节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培训,提前让学生熟悉实验器材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此外,我在课堂互动中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对于提出的问题没有积极的思考和回应。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次教学中设计更多有趣的问题和讨论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具备较强的学习意愿,但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我将在课堂上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学生们在行为习惯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生物学科抱有偏见,认为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从而影响到课堂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内容做好准备。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PPT优秀课件教学课件
A
C
B
D
1.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现象:燃烧的蜡烛放入( C )瓶中更快地熄灭。 结论:人呼出气体和空气相比,氧气含量( 少 )。
2.分别向B和D瓶中倒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 浑浊程度。
现象:( D )瓶中石灰水出现浑浊。 结论:人呼出气体和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 多 )。
食物中储存能量
1.食物热价: 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公式: 食物热价=
释放能量(KJ) 食物质量(g)
反映出质量为储存能量
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
➢ 食物中的能量在体外可以通过( 燃烧 )方式释放出来。 ➢ 100g水升高1℃需要吸收4.187焦耳(J)的能量,可以通过
学习目标
1.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 的共性和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分解氧化,阐明呼吸作用的实 质和意义。
3.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我们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的能量主要来自哪呢?
人体所需的的能量都来自于食物
食物中所含的糖类、 蛋白质、脂肪可提 供能量,被称为 “三大产热营养素”
续地呼气数次,然后盖严瓶口。 4. 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记录蜡烛燃烧时间
的长短。 5. 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ml的澄清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
体的浑浊程度。
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实验现象
1. 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时间长; 2. D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 1、引起昏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下列哪种营养成含的含量急剧减少 所引起的?( )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教案
( )+( )——( )+( )+能量
让学生补充完整。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
呼吸作用的实质。
呼吸作用的意义。
问题导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实验中培养.这堂课你学到什么?
2.回顾本堂课知识点
板书(PPT)
设计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一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二、学习新课(探究实验,互动学习)
1.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吗?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相同吗?下面我们就根据上述问题去开展探究活动——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
请学生阅读课本48至50页的内容,交流,讨论一下。
阅读教材并讨论。
老师给出探究步骤。
探究问题:不同食物中贮存的能量相同吗?
作出假设:
教案
授课题目
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说明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异同。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食物中贮存的能量,培养动手操作及解释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设计方案: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
作出假设:不同的食物中贮存的能量是有差异的。
设计实验方案:
原理1:食物中的能量在体外可以通过燃烧释放。
原理2:可以根据一定质量的食物燃烧后水温的升高值计算食物中的能量。
食物的热价计算方法
同学们设计得很好。那么,制作热量测定仪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装置材料的选择应注意什么问题?
(2)从功能上来讲,制作装置需要注意什么?
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教学设计
3.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活动和问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4.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食物中能量释放的相关知识。
2.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利用图表、数据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热量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4.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识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解释食物中能量的来源,介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如何在体内转化为能量的。
2.详细讲述食物在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中能量的释放,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的基本原理。
3.通过课件和实例,讲解热量计算公式,使学生掌握如何估算食物中的能量含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过运动员在比赛前吃什么吗?为什么他们需要吃这些东西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能量的关系。接着,我会简要介绍食物在我们体内的奇妙旅程,以及食物中的能量是如何被释放和利用的。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5.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验操作、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下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查阅资料:
氧气有助燃性,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 越旺(或越久)。
讨论:我们是如何证明种子呼吸消耗氧气的?
实验准备
1、取大小相同的四个瓶子, 分别标号为A、B、C、D
2、打开A和B的玻璃片,置 于空气中3min后盖上瓶口。 瓶内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教学重点:
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导入新课
食物被消化吸取后,在细胞内是如何 释放能量的?
大胆假想:细胞内存在类似于体外燃烧 的过程,即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分解有机 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探究1:探究空气与肺部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还是肺部呼出的气体的氧气 含量高?
空气
肺部呼 出气体
现象:
燃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蜡烛放入( C )瓶中更快地熄灭。
结论: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高于 )肺部呼出的气体的 氧气的含量。
探究2:探究空气与肺部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还是肺部呼出的气体的 二氧化碳含量高?
作出假设:
肺部呼出的气体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的含量。
北师大2011课标版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 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关注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的严谨性。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5篇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5篇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教学目标:1、认识测定食物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和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能够多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
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1、使学生明白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的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
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模式:观摩式、启发式。
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了解的营养物质由血液来运输,那么我们人体如何从这些物质中获及能量。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大家先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板书: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教师:通过刚才阅读,大家能否明白课文中的实验,是如何说明食物中储存的能量?(让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教师:在“探究食物中储存能量”这个实验中,分别用质量相同的花生和核桃燃烧加热水,哪种物质加热水时上开的温度高,说明这种物质释放的能量多。
从而说明食物中储存能量。
(要求学生记下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储存的能量值)教师强调:人体生命活动年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是储备的能源物质。
板书:(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教师:上学期我们分别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而我们人体也是通过呼吸作用,从营养成分中猎取能量。
下来,我们通过课本的演示实验,来了解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要求:先让学生阅读演示实验,根据课本知识,回答演示实验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进行总结)板书:1、呼吸作用的概念2、呼吸作用的意义教师强调:呼吸作用的意义○1维持体温恒定;○2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2.掌握食物中能量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3.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
4.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1.PPT演示2.实验用具:热量计、燃烧罐、水、食物样品(面包、油、米饭、蔬菜等)3.教学素材: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表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工作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能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能量来自哪里?Step 2 探究食物中的能量(30分钟)2.1学生观察实验将热量计装满水,放入燃烧罐中,点燃食物样品(例如一小块面包),迅速将燃烧罐盖住并摇动。
然后,将水量的变化记录在热量计中,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2.2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
提问:为什么点燃的食物样品会使水温升高?能量从哪里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食物中蕴藏着能量,并通过燃烧释放出来。
2.3计算食物中的能量通过解释食物中能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计算出面包样品中的能量。
比较不同食物样品的能量含量,让学生了解食物中能量的差异。
Step 3 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40分钟)3.1导入概念通过PPT演示,介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
解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与能量的关系。
3.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常见食物,通过查阅资料或使用教学素材中提供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表,分析并比较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
3.3总结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和补充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选择合理的饮食?Step 4 归纳总结(10分钟)Step 5 拓展延伸(自主学习)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其他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分享给全班。
Step 6 教学反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案。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创新实验说课稿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评估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小组互评:组织小组间的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互相提供反馈。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互动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分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仪器:如气体检测仪、玻璃管、气球等,用于进行实验操作,直观展示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实验结果分享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生生互动: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协作完成实验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3.小组报告:每组学生在实验后向全班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消化吸收、运动时的能量供应等,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与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
2.通过创新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实验的乐趣,增强对实验结果的好奇心。
3.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互动性。
2.视频或图片导入:播放一段关于人体运动时能量释放的科普视频,或展示食物在人体内转化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学案
②哪种营养成分储存能量多?
③食物的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④概念:食物的热价是什么?
话题二: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
【引入】:人体不停的吸入氧气,参与人体内食物的“燃烧”
呼出的是什么呢?
【实验】:51页实验活动
1.观察实验现象的不同,思考。
①A和C瓶中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
②B和D瓶中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
③为什么肺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少,二氧化碳多呢?
【引入】:人体获得能量的过程就像是温和的燃烧,并从中获得能量。
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小火炉,不停地为人体提供能量。
话题三:食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呼吸作用
1.什么是呼吸作用?
答:
2.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掌握食物中能量的来源,了解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和利用。
3.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食物选择和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教学拓展:
(1)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生态农场,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增强环保意识。
(2)组织讲座、科普活动,邀请专家讲解食物中能量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关注: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掌握食物中能量的知识。
(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这一章节,对于刚接触生物学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吸收过程,但对于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转化和利用,尚缺乏系统的认识。此外,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也较为新颖。
在此基础上,学情分析如下:
(2)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健康饮食的意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2)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能量转化过程。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的传递与转化。
2.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和示意图,详细讲解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转化和利用。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设计一份符合营养均衡的早餐食谱,并分析其中所包含食物的能量来源和释放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注重小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模型,讲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规律,让学生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题目:“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谈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思与评价: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5.教学策略:教师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
2.掌握呼吸作用的定义,了解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的释放。
3.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过程。
4.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的传递规律,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5.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食物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教材分析】
本章的教学内容与第8章、第9章的联系密切,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赖于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本节安排了学生探究实验“探究不同食物储存能量的差异”,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食物中储存着能量。
在人体内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
【教学目标】
1、学会测定食物中储存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活动“探究食物储存的能量”。
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中热量测定仪的制作,如何减少误差的分析。
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
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过程】
的集气瓶中。
有什么现象?
3、细心观察燃烧中的食物及靠近食物的玻璃内壁,有什么产生?如何检验它是什么东西?
4、食物一停止燃烧,立刻从集气瓶中取出来,并把瓶口盖好。
5、把少量澄清石灰水注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加以摇晃,有什么变化?显示了什么?
6、指导学生用空集气瓶重复上述步骤。
现象与结果并思考。
2、比在空气中更旺。
3、有雾气及液滴产生,用蓝色氯化钴试纸检验,使其变成淡红色,说明它是水。
4、观察。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有二氧化碳。
二、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巡视,指导
问:1、食物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
有何异同?
2、食物燃烧时生成什么物质?
动手实验。
1、在氧气中燃烧比在
空气中更剧烈。
2、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1.取大小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标号为
A、B、C、D。
2.请一个学生将A和B瓶置于室外,打开
瓶盖,3min后盖上瓶口。
(学生讨论A和B
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成分与空
气相同。
)
3.请一个学生取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
中,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
然后盖严瓶口。
(学生讨论C和D瓶内的
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含有较多的由肺
部呼出的气体。
)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如
课本P50图),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mL澄清的石灰
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学生观察后总结实验
现象:
1.蜡烛在A瓶中比在C
瓶中燃烧时间长。
2.D瓶里的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一、食物中储存着能量
热价:糖类:17.15kj/g
蛋白质:23.43kj/g
脂肪:38.91kj/g
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意义: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课后反思】
通过学生探究及教师引导、讲授,学生讨论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教学重点;在学生探究后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