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的传播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论文标题: 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的传播分析
姓名谭云天
学号 32009062205
专业广告学
摘要
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一般认为凡是以启迪教育、益智增识为主要目的节目都可以收归摩下。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正确的人生理念、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主流精神为己任。回顾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走过的十几年,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的从业人员都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规律。
本文就文化访谈类节目的概念界定及传播类型,以及文化访谈类节目发展原因、生存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文化访谈类节目未来发展道路作了分析。
关键词:文化访谈传播环境存在问题未来发展
目录
前言 (2)
一、文化访谈类节目概念界定及类型 (3)
(一)文化访谈类节目概念 (3)
(二)文化访谈类节目类型 (3)
二、文化访谈类节目的发展 (4)
(一)文化访谈类节目传播环境的改变 (4)
(二)、若干文化访谈类节目成功原因 (5)
三、文化访谈类节目的传播作用、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 (7)
(一)文化访谈类节目的传播作用 (7)
(二)、文化访谈类节目的不足 (8)
(三)、文化类访谈节目未来发展道路思考 (8)
结论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0)
前言
文化访谈节目顾名思义就是能让人在节目中收到教育,得到启迪。目前的电视节目种类繁多,而文化访谈类节目作为其中脱颖而出的生力军,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然而,事情有它的长处,就必然有它的不足,文化访谈类节目在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
本文在阐述《百家讲坛》、《搜城记》等一些文化访谈类节目成功的经验的同时,也例举出了一些不足,希望能对这类节目有所借鉴。
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的传播分析
一、文化访谈类节目概念界定及类型
(一)文化访谈类节目概念
文化访谈类节目的概念,就其传播形式而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访谈类节目,是指以谈话为主要传播要素的电视节目,多边谈话、双边对谈、个人演讲都可计入,谈话的主题涉及到文化以及文化现象的均可算作文化访谈类节目。狭义的谈话节目,仅指多边谈话,或称“群言式”谈话节目,即一个谈话节目的现场,至少包括一个主持人、一个以上特邀嘉宾和一群观众。
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林林总总,时间或长或短、题材或大或小,一般认为凡是以启迪教育、益智增识为主要目的的节目都可以收归摩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与纯娱乐节目相对而界定的。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正确的人生理念、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主流精神为己任。
(二)文化访谈类节目类型
(1)科教类访谈节目
文化类访谈节目可以说是从科教类访谈节目中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
创办于2001年7月9日的《百家讲坛》与科教频道同时诞生,“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是整个频道的定位。这个栏目大体坚持了“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创办之初,科教频道基本上是公益频道,所以对收视率没有硬指标。有关领导希望在频道中有档节目可以利用专家资源,让他们畅所欲言,于是诞生了《百家讲坛》。由于频道的定位,自然科学乃至饮食起居、养生保健,几乎全部进入了“讲坛”。可那样的节目专业性很强,一般观众根本听不懂,再加上时段也很晚,收视率常常接近零。那时在科教频道综合评定中,《百家讲坛》经常叨陪末座。
自从2007年1月《读书时间》被央视“末位淘汰”后,《百家讲坛》也注意到自己需要进行改变,找到突破点。而这个突破点直到北京市社科院的阎崇年把《清十二帝疑案》讲完后才真正找到,就是在电视上传播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并且邀请能说的名家,选择好话题,把话题说透。逐渐形成栏目很多独到的创新:名家主讲的巨大号召力、悬念营造的吸引力以及节目顺势编排的冲击力等。由此引发的阵阵涟漪,在一般观众和学术圈中不断激荡成社会焦点话题,再加上平面媒体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如今的《百家讲坛》已经俨然跃升为科教频道乃至央视的王牌栏目。
(2)都市文化类访谈节目
1996年后,文化访谈节目的蓬勃发展,使“谈话”元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家栏目纷纷改版,在节目中凸现“谈话”,转变说话方式。随着人们对谈话本质的深入了解,现场观众参与的形式不再是谈话节目的必要元素,完全由主持人和嘉宾构成的访谈节目大受青
睐。这类节目属于电视专访节目与谈话节目的交叉部分:它比正式的专访节目少了些正襟危坐,多了些轻松自然;比群言式的谈话节目少了些众说纷纭,多了些深刻翔实①②
北京电视台在2007年年初推出了“文化通档”,每周7天在固定的时间段播出文化类的节目。包括《大宝真情互动、《这里是北京》、《搜城记》、《中华文明大讲堂》、《天下收藏》、《唱响奥运》、《七日周末版》。七天七档,各不相同,但是都紧扣在“文化”上。
《搜城记》栏目被定位为“表现都市文化和都市时尚的气质”使栏目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搜城记》栏目因其题材的都市性、形式的创新性、视觉表现的时尚感、受众的年轻化、主持人的明星化符合台领导对全台节目和卫视改版“都市感、现代感、时尚感”的要求,在全台全社会42个竞标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2007年度北京卫视改版的亮点,受到台领导的高度肯定和业内同行的赞许,并作为全台重点栏目推出。有许多业内同行认为,《搜城记》的新锐话题和时尚外表改变了北京台的传统形象和他们对北京台的固有印象,为北京台的改革创新做出了贡献。
开播至今,《搜城记》共制作了70余期节目。其中,有许多节目创造了收视的亮点。“侯耀文辞世”专辑内容独家,报道迅速,创造了5.95的收视率,不仅创下了栏目收视新高,也成为2007年北京卫视同时段单期日常节目收视冠军。“陈晓旭出家”“陈晓旭辞世”“从陈晓旭辞世看抗击癌症”等三期专辑,及时、充分地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不仅收视表现出众,而且成为此报道最新最权威的信息源,报道内容及报道素材被我台、CCTV等诸栏目和报纸刊物广泛转载和引用,红极一时。除日常节目外,《搜城记》还尝试与社会力量合作,策划、制作了准直播的现场特别节目《玫瑰慈善夜》,活动组织完善、形式新颖,在时尚、娱乐界中有效地宣传了栏目的品牌,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3)大众文化评论类访谈节目
所谓大众文化,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文化访谈录》是中央台在2004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访谈节目,它具备比较成熟的谈话节目的各种要素。栏目以“聚焦热点文化事件、剖析典型文化现象、评说重大文艺作品”为宗旨。
《文化访谈录》开播前,中央电视台在1996年曾推出过一档文化类访谈节目《文化视点》,该栏目以讨论各种文化现象,针对文化领域之时弊,挖掘古代文化遗产,追踪最新文化动态为主,但最终因为“文化”二字曲高和寡而默然退场。《文化访谈录》开播后,在吸取前人(《文化视点》)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大众文化口味的新方式,把大众关心的文化问题和大众文化的普及作为栏目的关注点之一。找准了定位,收视率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迅速从开
播时的1.12%,提升到1.67%,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的瞩目。
二、文化访谈类节目的发展
(一)文化访谈类节目传播环境的改变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娱乐节目“火”遍大江南北,到本世纪初,“超女”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席卷荧屏,少量的年轻、前卫电视人把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