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 九上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课件新人教版

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倡导节约、绿色的生活方 式;在消费方面,更理性,养成节约、合理、环 保、安康的绿色消费方式。
②不盲目攀比,积极推行低碳生活方式,自觉抵 抗物品的过度包装,反对滥用一次性物品,提倡 纸张双面用,节约用水、用电,多使用环保能源 交通工具绿色出行、“光盘行动〞,不吃野生动 物、购置节能家电等。
②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人口的生产力水平,生 产力水平决定经济社会开展的水平,我国的生产 力水平不高,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水平仍处 于开展中国家水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劳动力人口的变化;老龄人口数量在增加, 青少年人口数量在逐渐减少,劳动力人口数量在 增长
〔2〕影响: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的 持续开展堪忧。
③陈辈乐-当长时间泡在冷水中拍摄鱼类而晕倒后, 醒来却先问照片质量。他是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 物园的一名生态专家,自从2001年第一次来到鹦 哥岭,就被这里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和保存完好的 原始雨林深深吸引。为了更好地保护鹦哥岭热带 雨林生态系统,2006年,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与非 政府环保组织香港嘉道理农场开展全面合作,他 成为保护区的一名挂职副站长。陈辈乐希望传播 的,是一种生态理念,他曾在一次承受采访时说: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立美丽中国
第1课时 正视开展挑战
①节约用水,珍爱野生动物,低碳生活等环保主 题。
②我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我们 必须行动起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①我国人口承受教育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总 的来说我国的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与兴旺国家存 在很大差距。
可能觉得从小到大,都是看着这片林子,砍一根 半根树,打一两只鸟来吃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 他们可能不清楚,可能全世界就是海南省才有这 种树,才有这种鸟,甚至于全世界有些动物,植 物只有鹦哥岭才有。如果我们都不好好地去保护, 我们可能就永远看不见这些物种了……〞

河南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件

河南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件

考点帮
计划生育
4.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易错易混 我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就意味着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并不意味着取消计划生育基 本国策。 (2)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 地坚持下去。 (3)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4)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使人口长期均PART 03
PART 04
考点帮
拓展帮
方法帮
真题帮
PART 01
PART 01 考点帮
考点帮
考点1 计划生育
考点2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
考点3 绿色发展
考点帮
计划生育
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2.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3.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有哪些?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 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不会根本改变。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ppt(共26张PPT)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ppt(共26张PPT)

2
知识梳理
8.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P69) 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前赴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 困、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2
知识梳理
9.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0-P72)
2
知识梳理
13.我国环境问题(P79) 现状: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 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 原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工业化 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 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
(B )
①会阻碍江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体现江西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④表明江西省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实战演练
4.2019年6月25日是第 29 个土地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将主题确定为“严 格保护耕地 节约集约用地”,并在官方公众号上再次号召大家,要像保护
2
知识梳理
14.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 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 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 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2
知识梳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件

由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决定
是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坚持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是共识、是选择、是造福人类
共 筑
√如何坚持
基础
准则
目标
国策
理念

由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决定

为什么
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坚持走绿
√ 色发展道

如何坚持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二十页,共32页。
(1)应该如何看待淅川人民的巨大付出?(两个方面。4分) ① 淅川人民的巨大付出,体现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
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家国情怀;
② 体现了无私奉献精神;是具有大局意识的表现; ③ 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表现;等等。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2)淅川县后调水时代转型发展的完美答卷,为南水北调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 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至少三个方面。6分) ①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④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⑤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⑥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等等。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页,共32页。
复习目标
1、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绘制出知识结构图。
2、熟读核心观点,巩固具体问题,掌握考点要求的重点问题。
3、学会审题,掌握基本答题方法。
第二页,共32页。
关键词
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美丽中国
第三页,共32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优质课ppt课件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优质课ppt课件_0

伦敦杀人雾事件——问题探究与分享
问题二:伦敦“杀人雾事件”对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人类要懂得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 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 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 “纷乱”中的有序。
工程规划期限为70 年,分七期工程进行, 目前正式启动第五期 工程建设。
“中国的绿色长城”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 法》备受瞩目,这是1989年我国公 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后的首次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 环保法。
其体现出的亮点:凸显保护优 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 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 法行为追责处罚力度。
伦敦杀人雾事件——问题探究与分享
问题一: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 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时间为两分钟,讨论完指定问题发言人。)
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 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 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设 定 资源消耗上限、环 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 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 保障。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你我 践行
熄灯一小时
多乘公交车
多种一棵树
就餐要光盘
少用塑料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框共筑生命家园知识点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框共筑生命家园知识点课件新人教版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 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 到它的惩罚。生态兴那么文明兴,生态衰那么文明衰。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开展,建立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为根底,以自然规律为准那么,以可持续开展、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 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立生态文明就是 造福人类。
5.建立美丽中国 〔1〕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 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 的生命家园。 〔2〕走绿色开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 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立美 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建立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根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 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实现中 华民族永续开展。
探究二 坚持绿色开展道路
1.当代中国的开展共识 走绿色开展道路,建立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开展,已经成为当 代中国的开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 非常明显的进步。 2.处理好经济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开展 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 济增长。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立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分析人与自然没有和谐相处的案例,体会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状况以及带来的影响,理解建 立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开展道路的紧迫性和正确性。
3.通过本框的学习,树立起可持续开展的理念,自觉践行 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 开展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成为自己的自觉行 动。

6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ppt教学课件

6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ppt教学课件

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材料呈现: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 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 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 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 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 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 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新课讲解
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 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 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 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某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表
材料呈现: 对两幅图表你有 什么认识?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什么意义
(1)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我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
探究与分享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国近年来劳动力人口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注:当65岁以上老 年人口占人口总数 7%时,即意味着这 个国家或地区已处 于老龄化社会。
2.实行计划生育原因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 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 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重要国情。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 问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③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发展
我国人口问题形势、重要性

中的
我国人口问题基本特点、新特点
课 第 一
正 视 发
人口 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框展 内挑
我国资源环境的形势、重要性
容 解
战 资源
环境
我国资源特点及过度开发造成的影响

危机
我国环境特点问题表现及造成的影响
怎么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 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怎样的传承与弘扬?
二价
框值
内 容
追 求
构筑

中国
价值观的内涵、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内涵、作用

价值
怎样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件4

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件4

拓展帮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7.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落实哪些新理念?(或:我们应当树立哪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1)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2)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8.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请列举几例。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 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等等。 9.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原因何在? (1)从总体上看,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总体紧缺。 (3)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 (5)是建设美丽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PART 01
考点帮
PART 02
拓展帮
PART 03
方法帮
PART 04
真题帮
PART 01
考PA点RT 帮01 考点帮
考点1 计划生育 考点2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 考点3 绿色发展
考点帮 计划生育
考点1
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
考点2
考点3
2.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3.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有哪些?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 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不会根本改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3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6课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3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6课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 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9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课件
10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12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课件
13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3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课件
4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练测课件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练测课件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3.(2021·玉林)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
C 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
施。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②表明我国放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③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④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世界上可以被利用的150多种矿产资源中,我国 就拥有137种,但是人均耕地、人均淡水资源、人
B 均煤炭储备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3%、
24.3%、47.3%。这表明() ①我国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 少 ③我国面临复杂的环境问题 ④我们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合理开发与利用意识
2.(2021·铜仁市)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 口普查结果公布,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结果显 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规模继续增长,但生育率
A 进一步下降;人口总抚养比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但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以上材料表明()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剧②总人口增速趋 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③男女出生比 例失衡、人口素质偏低④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 策,我国于今年6月1日放开了三孩政策
D 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长期禁捕,长江干流江西
段和鄱阳湖禁捕期暂定为10年。这体现了我省() A.坚持了绿色富国的基本国策 B.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C.把治理生态环境作为当前中心工作 D.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8.(2021·高安市一模)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 等部门进一步细化“禁塑令”要求,规定从2021 年起,直辖市、省会城市,除了保鲜袋与垃圾袋,
B 6.(2021·渝水区校级模拟)如图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帮 计划生育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4.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 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易错易混 我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就意味着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并不意味着取消计划生育基 本国策。 (2)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 地坚持下去。 (3)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4)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考点帮
绿色发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 色富国之梦。 (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 、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 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5)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5.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6.美丽中国是怎样的?
考点帮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4.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5.我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 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6.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考点帮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
考点1
1.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
考点2 考点3
2.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 (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 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 资源的新路。 3.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是什么?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 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考点帮
绿色发展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我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 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 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 衰则文明衰。 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怎样坚走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道德
2019
法治
第一部分 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九年级上册)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导图
单元核心点 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中原文化、中原先进人物、中原 精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目录
CONTENTS
PART 01
考点帮
PART 02
拓展帮
PART 03
方法帮
PART 04
真题帮
PART 01
考PA点RT帮01 考点帮
考点1 计划生育 考点2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 考点3 绿色发展
考点帮 计划生育
考点1
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
考点2
考点3
2.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3.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有哪些?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 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不会根本改变。
PART 02
拓展帮
拓展帮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会带来什么影响? (1)减缓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剧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2)会带来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状况。 (4)增加年轻人的生活负担。 2.如何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1)国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扩大城镇基本养 老保险覆盖范围,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和经验密 集型产业,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等等。 (2)社会:弘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社会氛围。 (3)家庭:成年子女要认真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老年人自身: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减轻国家、社会和子女的负担;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养老储蓄;等等。 3.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将对社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1)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男女性别比失衡等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2)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健康发展。 (3)有利于破解“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等问题,实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