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周测题

1、《富贵不能淫》作者,名,字,时期国人家家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2、重点词语解释

惧:安居:

熄:

是:焉:

子:未学:

之:

父命之:母命之:

嫁:往:

戒:女(rǔ):

必敬必戒;必敬:戒:违:

夫子:以:顺:为:

正:道: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第二个“居”

立:正:得:

志:由:

独行其道:独:行:道:

富贵不能淫:富贵:淫:

贫贱不能移:移:

威武不能屈:威武:屈:

3、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具有“一怒天下恐”的威力应该可称大丈夫吧

B.孟子否定了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不符合‘仁’“礼”‘义’的条件。

C.孟子认为“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意思是说这一般人所要遵守的“礼”,离“大丈夫”条件还差得远。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通俗的讲就是“在其位,就和人们一起努力;不在其位,就独自努力”

4.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

要坚守 __ __和

6、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景春眼里,公孙衍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等人只会迎合国君的好恶,搬弄是非,充其量只能是听凭君王指示的顺从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权者,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指出,大丈夫必须是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

D.孟子这番话,不仅批判了景春的错误,,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订下了一个立身行事的楷模,有相当的醒世作用。

7、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答:

8、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3分)

10.孟子举母亲告诫女儿“往女儿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1.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

12、从文中摘录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达相似道理的句子。(2分)

13、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如: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解析:

1.C(文中没有说“离‘大丈夫’条件还差得远”意思);

2.孟子提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问题(注意分条)

(1)要在‘仁’‘礼’‘义’上行动

(2)不因自己地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追求,这才叫作大丈夫

3、.①的确,确实;②到.往

4.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课下翻译也可以)

5.仁礼。

6. C(“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错。原文是说:丈夫(古代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要对他有所教导。)

7.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两个标准:个人的志向和操守,即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二是要有为坚持这种志向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

8. C(对“立天下之正位”理解有误,“正位”不能理解为“高位”。)

9.①心怀仁德,践行礼义。②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③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3分,每点1分。)

10.批评张仪之流靠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不过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上大丈夫,而是小人。

11.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