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压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研究腹内压(iap)检测在危重病患者监测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分析比较危重病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的iap结果、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结果,及计算腹内压正常组和增高组的apache ii评分和mods评分及病死率。结果存活组入院即刻、第1天、第2天、第3天iap值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5、2.56、3.22、3.95,p均<0.05)。监测腹内压死亡组与存活组的入院iap及入院24 h apache ii和mod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5、2.56、3.22、3.95、3.07、2.89,p 均<0.05)。腹内压增高组与正常组入院24 h apache ii和mo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9、2.16,p 均<0.05);腹内压增高组的预后病死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 p <0.05)。结论腹内压升高与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对重症患者入院后进行腹内压测定有助于对病情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

【关键词】腹内压危重病患者相关性

正确评估危重病患者病情和预后是目前危重病医学领域诊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亦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国外重症监护病房已常规做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监测[1]。因此本次研究拟通过对例危重患者进行动态iap监测,并结合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ne,mods)评分、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 ii)分析,以探讨iap监测在mods 防治中的价值,为临床病情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提高救治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2 iah/acs的危险因子包括以下:腹部手术或感染(胰腺炎、腹膜炎、脓肿)、酸中毒(ph<7.2),主动脉交叉、菌血症/脓毒症、肠梗阻、凝血功能异常病人(血小板减少症)、昏迷、液体摄入过多(24 h液体摄入>5 l)、低温(中心体温<33℃)、肝功能不良、肝硬变、腹水、机械通气或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assure, peep)的使用、多种成分输血、骨盆骨折引起腹膜后血肿、肺炎、气腹/腹腔积血、怀孕、长期低血压、腹主动脉瘤破裂、严重烧伤、严重腹部或非腹部外伤、腹部切口密闭过紧或腹部外科包扎过紧。如果病人有一个以上危险因子,就应为病人测量基础iap[2]。

1.3 方法iap最常见的测量方法采用膀胱内压测定的间接测量法,经尿道在膀胱内置入foley导尿管排空膀胱内尿液,向膀胱内经导尿管注入50~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尿管与三通接头与水压计连接,测压时患者平卧位,以耻骨联合为零点,在液面读出膀胱压力值[3]。所有患者在入院即刻以及每隔8小时均定时测量腹内压,共连续测量9次(中途自动出院或死亡的患者则未测满9次)。每天腹内压值为3次测得平均值。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 h进行apache ii及mods评分。腹内压正常组及增高组分别统计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存活组各时间点入院即刻、第1天、第2天、第3天所测得的iap值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5、2.56、3.22、3.95,p均<0.05),存活组患者入院24h的apache ii评分、mods评分均低于死亡组(t分别=3.07、2.89,p均<0.05)。

2.2 腹内压正常组及增高组各指标变化见表3

由表3可见,正常组患者的入院24 h apache ii评分和mods评分低于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9、2.16,p均<0.05);腹内压增高组的病死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 p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