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经济学重点

教育经济学重点第一章绪论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1、科学发展的历史回顾(1)萌芽时期教育经济学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末,苏联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写的《国名教育的经济意义》,是世界上最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的论文,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
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写了著作《人力的资本观》,它运用现值折算法。
(2)形成时期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美国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的创建者,主要著作有《由教育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的经济价值》等。
美国丹尼森1962年著有《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
(3)发展时期发展与20世纪70年代。
出现的主要学者有英国的希恩、布劳格、韦锥,美国的罗杰森、鲁什林、戴维斯。
研究的主要特征有:第一,研究的内用和范围有了很的拓展。
第二,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
第三,在研究工作组织方面,国际性研究组织与机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还在高等学校设立专题性研究组织、学会及机构。
第四,在具体计算方法研究方面,数量化、定量化以及数学模型设计等计算方法继续被重视。
第五,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大学里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
2、学科研究对象。
①西方:教育投资收益及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等②前苏联:经济规律在教育部门所起的特殊作用③中国:厉以宁,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杨保民,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王善近,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3、学科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4、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①是二战后科技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②是西方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结果③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1.教育在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
人力资本理论ppt课件

人力资本的形成
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与消费活动
• 绝对意义上:任何以个人自身为对象的活 动,都既有当前消费的目的意义,又有为 将来获益的手段意义。
• 相对意义上:总有些满足消费偏好,有些 为了长期获利或受益,实际上对于人生规 划、人生选择都有相当的意义和启发。
24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年收入
C H
18 22 C
28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穷国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Being Poor)
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 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 质量,提高知识水平。
29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总括性资本概念 • 人们通过向自己投资形成特定的人
力资本,正是自由人可以得以增进 其福利的一条正途 • 对人力资本的基本含义和人力资本 投资进行了多方面的界定 • 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 主要源泉
48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这一理论试图通过分析劳动力
市场的结构来解释教育与收入 的关系。认为雇佣劳动者和个 体劳动者是截然不同的,企业 的决策体制是可以变更的,并 非因技术而固定不变。
49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1. 劳动力市场分为两个或多个相互之间极少或没 有劳动力流动的市场,不同背景的人将进入不 同的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
• 能动性 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功效的发挥受其载体偏好 的影响。
• 可变性 短期人力资本投资和长期人力资本投资。
• 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 前者体现为生产率的提高,后者则体现为对 物质资本的替代性。
17
提纲
• 人力资本及其基本特征
• 人力资本的形成
•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完整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早在1935年2月,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
他首次采用"费用-效益"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因能力提高而使收入增加的情况,进而计算教育的收益率。
他的这篇论文被视为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正式论文。
1960年发表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1963年发表了《教育的经济价值》等论著,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兹、丹尼森、贝克尔等人。
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概述一、人力资本的概念资本的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只要能带来剩余价值就是资本。
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舒尔茨等人首次将资本区分为物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也是人们在自己身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的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2.物力资本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本,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对物质生产起着生产性的作用;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并且这种投资均能带来利润。
不同点:物力资本可以转让和继承,而人力资本不行;耐用物力资本可以储存,而人力资本不能长期储存不用。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劳动能力,与劳动者不可分离,不能转让和买卖;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受人的年龄、精力、偏好等因素影响;3.人力资本既是一种经济资源,又是一种社会资源。
三、人力资本的内容人力资本除了表现为劳动者的数量外,还表现为劳动者的质量,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等。
人力资本理论

• 现代经济中, 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日益居于 中心地位。 •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 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经济研究, 1996. 06)
企业中的人力资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加入企业合约的要素中,至少有一方是人 力资本及其所有权; • 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除了寻找激励之道, 别无良策让工人尽心尽力;阿----德的“计 量和监督”(Measuring and Monitory)意 义在于识别个别工人对企业生产的贡献, 从而奠定“激励性报酬安排”的基础。
创 造 价 值 与 支 付
工人获得的支付 工人创造的价值
工
作
时
间
报酬后置理论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科斯认为,“购买劳务----劳动----的情形显 然比购买物品的情形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购买物品时,主要项目能够预先说明而 其中细节留待以后再决定的意义并不大; 而劳务买卖事前只说明大概,以后决定细 节的意义特别重大”。这使企业合约区别 于其他市场合约
•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探究了经济增长中何以 总产出的增长比要素投入的增长更快的根 源,发现健康、教育、培训和更有效的经 济核算等要素,成为现代收入增长的日益 重要的源泉 • (Schultz T. , 196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51, March 1-17. )
•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天然的个人私产, 甚至奴 隶制的法权结构都无法做到无视其存在.” • 即使撤去 “自由社会”的局限条件, 人力资 本只属于个人的命题仍然成立”. • (Rosen, S., 1985, “The Theory of Equalizing Differences”, In Handbook of Labour Economics, ed. O. Ashenfelter and R. Layard. Sterd: North-Holland.)
人力资本理论教学大纲(doc 17页)

人力资本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南京财经大学二〇〇六年六月修订《人力资本理论》课程教学大纲(2002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英文名:Human Capital Theory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前置课:微观经济学后置课: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招聘与测评学分:3学分课时:45课时主讲教师:奚国泉、牟永红等选定教材:奚国泉.企业人力资本运营[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课程概述: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已经到来。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1)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2)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3)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4)人力资本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由此可知,人力资本已成为知识经济的主旋律。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经济增长是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经营,企业投资效果低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经济效益不高。
本课程研究企业人力资本理论,为企业启动人力资本的经营,已成为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教学目的:企业人力资本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将隐性人力资本转化成显性人力资本,这种转化在价值创造阶段,受到人力资本发挥率、有效率和适用率的影响;在价值获取阶段,取决于企业的生产与重组能力;在价值经营阶段,取决于对显性人力资本价值保值增值的运营能力。
从本质上看,企业人力资本运营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的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把握企业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1.在委托代理型企业中,发挥率是影响人力资本运营的动力因素。
控制权和收益权激励是提高人力资本运营发挥率的主要方式。
控制权是通过对人力资本拥有者的约束作用来规范人力资本拥有者的行为目标,防止负激励的发生;收益权是通过对人力资本拥有者的驱动作用来激励隐性人力资本转化成显性人力资本,具有正向激励的特征。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探讨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途径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人力资本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他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时候发现,农民投资于子女的教育和培训,能够在长期中带来丰厚的回报。
舒尔茨将这种投资视为一种资本,称之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包括学历、技能、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积累。
它与物质资本(如土地、设备和财富)相对应,但与物质资本不同的是,人力资本不仅可以增加经济产出,还可以在经济中传递和积累。
人力资本的增加需要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这些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人力资本理论在舒尔茨的基础上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于1964年发表的《投资于人的资本》一书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
他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认为个体在决策时会考虑到长期回报,从而在教育和培训等领域进行投资。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对其应用范围也进行了拓展。
他们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三、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提高劳动生产力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可以使劳动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劳动市场的需求,提供高附加值的劳动力素质,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
2. 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也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高素质的人才容易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PPT课件

对人力资源要素作用进行计量分析的是美 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F.Denison)。丹尼森在人力资本经济分 析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用传统经济分析
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
的作用时,所产生的大量未被认识的,不 能由劳动和资本投入解释的余数(residue), 做出了令人折服的定量分析和解释。
第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1、舒尔茨其人其事
西奥多·舒尔茨是美国芝加哥大 学教授。他在一系列研究人力资本 的著作和论文中,较为全面地论述 了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人 才的有效配置以及人力资源迁徙、 劳动者的健康等问题。
除了以上三项主要区别外,还存在一些更为具 体的差异,如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比大多 数物质资本更为耐用。中学和大学教育可以使 人受益大半辈子,而在此期间,受益者可能有 30年或更长的时间从事生产劳动。与此相比, 大多数物质资本却只有较短的经济寿命。此外, 教育可以不断积累,这一效应使得教育具有较 长的使用期限,这还意味着在总投资相同的情 况下,人力资本的增量要比物质资本的增量大, 从长期看,投资于人力资本比投资于物质资本 更为有利。
3.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很难区别。 一些消费活动本身具有提高生产能力和工作效 率的作用,也可以被视为人力资本投资。教育、 迁移等活动都可能是出于提高消费者效用和满 足社会文化需要的目的而进行的。区分人力资 本投资中的消费行为与投资行为,对于计算其 投资成本和收益率的影响是巨大的。与物质资 本投资行为不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与消费行 为的区分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经常用到以下几个与成本相关 的概念
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是指社会承担投资 支出而私人受益的成本,私人成本是指投资者直接 承担的人力资本成本。例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 部分支出为社会承担,而私人只承担部分成本。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技术核心实际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即国家、组织、个人来加以理解。
人力资本投资的好处是最根本的,回报也是最大的。我所说的人力资本不仅包括学校的正式教育,还包括其 他使人获得一些技能的投入和训练。当前,中国教育资本投资的增长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较低,与中国的物质投 资相比就更低,而且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不平等现象,例如地域和城乡的差异。这种不平等导致了物质资本投资回 报率低,回报收益受损。一个更加平衡的教育投资会促进经济发展,并会减少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不断 提高私人投资的比重,就会大大促进人才教育。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教育市场和劳务市场是分开的,但实际上 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开放的劳务市场,一个有效的借贷市场,能够有效地把资源引入培养,在劳务市场中减 少各种限制,最终促使人力资本的费用降低,为政府省下不少的资金。
1.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并且指出: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 =人的有效技能最大地发挥。
2.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最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查发现: 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只需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足以保住个人的饭碗。但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 其潜力可发挥出80%-90%。
人力资本目录
02 具体定义 04 应用条件
05 目标任务
07 核心观点
目录
06 主要意义 08 中国现状
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 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 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 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人力资本理论精品PPT课件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51, March 1-17. )
人力资本所有权是否天然属于其载体?
人力资本的 “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
• 任何其他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既可以属于个 人, 也可以属于家庭, 社区, 其他共同体或国 家, 还可以不属于任何人或人的群体;
• 但人的健康, 体力, 经验, 生产知识, 技能和 其他精神存量的所有权只能不可分地属于 其载体; 这个载体不但必须是人, 而且必须 是活生生的人.
•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天然的个人私产, 甚至奴 隶制的法权结构都无法做到无视其存在.”
• 即使撤去 “自由社会”的局限条件, 人力资 本只属于个人的命题仍然成立”.
企业中的人力资本
• 加入企业合约的要素中,至少有一方是人 力资本及其所有权;
• 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除了寻找激励之道, 别无良策让工人尽心尽力;阿----德的“计 量和监督”(Measuring and Monitory)意 义在于识别个别工人对企业生产的贡献, 从而奠定“激励性报酬安排”的基础。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科斯认为,“购买劳务----劳动----的情形显 然比购买物品的情形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购买物品时,主要项目能够预先说明而 其中细节留待以后再决定的意义并不大; 而劳务买卖事前只说明大概,以后决定细 节的意义特别重大”。这使企业合约区别 于其他市场合约
•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探究了经济增长中何以 总产出的增长比要素投入的增长更快的根 源,发现健康、教育、培训和更有效的经 济核算等要素,成为现代收入增长的日益 重要的源泉
• “当人力资本产权束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 时, 产权的主人可以将相应的人力 “资产” 关闭起来, 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 在;”
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一章绪论1、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解开经济增长计算过程中的“经济之谜”,20世纪初到中叶,美国运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增长的方法计算国民经济增长额,出现了剩余因子,即“经济之谜”。
2、舒尔茨(填空)舒尔茨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奠基人。
他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农业经济、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三个方面舒尔茨不仅在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教育经济学计量方法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韦锥他于1962年出版了最早以“教育经济学”命名的专著,曾有人认为他的这本专著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4、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在苏联《计划经济》杂志上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是世界上第一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语言专门论述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1、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
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所谓生产劳动是指可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
包含两层意思:①生产的是使用价值,是维护社会生产劳动继续进行的劳动、维护劳动能力再生产的劳动;②是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其内容是物质变换,其结果是物质产品。
总之,凡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关于生产劳动概念所辖的范围,观察教育劳动的性质以及教育投资的性质,可以得出如下论点:①教育劳动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型的劳动②从扩大了的生产劳动概念角度来看,教育是培养不一定要亲自动手且可以远离劳动对象的生产管理人员、工程师、工艺师、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的劳动。
③教育劳动对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生产的性质。
4、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着重研究教育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价值,即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功能和教育在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的功能。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河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段宝霞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评析
第三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 三、人力资本的内容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资本的概念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只要能带 来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它在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 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把人力投资资本化,抹煞了资本的实质 2.把人力投资与物力投资等同起来是不妥 的 3.人力资本理论的“收益论”掩盖了工人 受剥削的阶级实质 4.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简单化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
区别点
关注焦点 概念范围
人力资源(基础性) 人力资本(经济性)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1.人力资本
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
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人们在自己身
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的收
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2.物力资本
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
本,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1.都对物质生产起着生产 性的作用 2.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 国民收入增加 3.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 并且这种投资均具有带来 利润的作用 不同点: 1.物力资本可以转让和
1990
204 755 39
1994
244 1179 45
(2)通过教育实现“收入均等化”,稳 定社会秩序 (3)提高教育系统效率,适应动态经济 需求 (4)加强劳工培训,促进劳动力流动和 迁移 (5)对少数英才进行追加投资 (6)发展中国家应把普及初等教育放在 优先位置
教育经济学 第三章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发展

教育经济学第三章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发展【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点;2.领会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3.了解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4.深入理解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及其应用;5.理解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及其价值实现。
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综述【课程内容】1.“人力资本”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J.R.Walsh)在1935年发表的《人力的资本观》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2.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3.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全资本的概念应当包括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两个方面。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共同点体现在(1)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作用的结果相同,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2)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是通过投资形式实现的,对人投资形成人力资本,对物投资形成物力资本(3)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均具有资本的性质,均具有能带来利润的作用,均可带来剩余产品。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区别体现在:(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这是区别于物力资本等其他形式最本质的特点:(2)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而物力资本的所有权可以被转让或被继承;(3)人力资本要经过较长的人力培养周期,才能收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力资本投入则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4)人力资源的形成及其发挥的程度,与人的年龄变化,与人的体力、能力及生命周期直接相关,而物力资本的发挥与自身的属性相关(5)人力资本具有易流失性的特点,有迁移性和流动性,而物质资本具有固态性,便于垄4.人力资本的分类。
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美国学者T.W.舒尔茨在《应付非均衡能力的价值》一文中的分析,区分了五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人类能力,分别为学习能力、完成有意义工作的能力、进行各项文娱体育活动的能力、创造力和应付非均衡的能力。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 资本资源→ 自然资源 (劳动主体) (劳动媒介) (劳动客体)
(三)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要点:
1、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 的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2、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大于物力资源投资的 效益;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部分; 4、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大问题。
三、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 1、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 现为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的总和; 2、人力资本通常用人的数量、质 量以及有效劳动时间来计算; 3、人力资本通过投资而获得; 4、人力资本投资必然受益,即人 力资本可以带来巨大利润。
四、我国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
1、人力资本所有理论; 2、人力资源形成与人力资源投资理论; 3、人力资源成本理论; 4、人力资源收益理论; 5、人力资源流动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的, 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价格的能力或 技能。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联系 1、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以人力资本理
论为依据;2、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
重点内容和基础; 3、两者都是研究“人力”作为生产
6、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7、人力资源市场理论; 8、人力资源价格理论; 9、人力资源保护理论; 10、人力资源发展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一个人技能的提高,可以节约劳动, 提高生产效率。
虽然提高人的技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 费用,但它能产出更多的利润,足以补偿 费用的支出。
这样,就确定了人的能力与人的劳动 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
人力资本理论nathan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时间节点的掌握以及理解人力资本理论出现的相关条件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经济之谜”
传统方法(集合生产函数分析)出现余数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数量 质量
假设资本与劳动均为同质 (不合时宜)
人力质量作用越来越大 人力素质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兴起过程
功利性
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一、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载体不可分离
二、人力资本所有权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 三、人力资本既有资本的性质又有效益的性质 四、人力资本形成及其作用发挥的程度与人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特 点
五、人力资本既是一种经济资源又是一种社会资源
人力资本的性质特点以及投资形式
人力资本理论观点及核心思想
贝克尔
1、人力资本投资目的,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收益,又 要考虑的未来的经济收益。 2、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3、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内容之一,同样 具有经济价值。
人力资本理论观点及核心思想
4、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算公式,以正规教育为例 公式为:
人力资本理论观点及核心思想
以被转让或继承,人力具概
资本的所有权一般是不 能被转让和继承的
念
②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 来说,还具有间接性、 高效性、迟效性、多效 性、易流失性等性质。
人力资本的概念与基本属性
1
人力资源
2
与
人力资本
3
4
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 人力资本是一种质量概念
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 而人力资本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
演讲完毕
将自身人力资本外在化为非人力资本(工薪 报酬等货币形式)再股权化,这时在企业生产 经营中发挥作用的就不是以人力资本的形式, 而是以非人力资本的形式和功能出现的。
人力资本理论

其四,功利性。人们从前对人力资本进展投资,则是为将来猎取比投
资多的经济利益,同时还具有外溢社会效益。
人力资本的特点 其一,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着不行分别。根本特点。 其二,人力资本的全部权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和继承。 其三,人力资本既具有资本的性质,也具有效益性质,它需要投资才
劳动者劳动变换的力量,才能造就全面进展的人。
⑪——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是科学技术再生
产的手段
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有赖于教育造就出高质量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而科学 技术的再生产,也需要通过教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 把握前人和他人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
劳动价值论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奉献
家稀缺投入要素的资本,不只是物质资本,还有人力资本,只有先进 的技术设备,没有素养良好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物质资本的效率也 不能发挥。因此,对于进展中国家来说,应当特别留意人力资源的开 发问题。
西方经济学者正式在人力资本理论根底上,从争论教育对经济增长和 进展的奉献,教育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开头的。这也说明教育经济 学是从经济学,主要是从增长经济学和进展经济学中逐步分化独立出 来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增长经济学与进展经济学的进展 增长经济学:争论的是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如何稳定增长的问
题,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
进展经济学:争论进展中国家的经济进展问题,争论进展中国家如 何由不兴旺状态过渡到兴旺状态。
传统观点认为,要使经济增长,或增加资本投入,或增加劳动力数 量。50年月到60年月,西方局部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展了 历史统计分析,这些争论的全都结论是:国民经济产出增长率大于 国民经济资源投入的增长率;二者的差额被称为余值增长率。他们 从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中觉察,除了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数量增加外 还有别的因素。诸如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经济规模的变化等。在这 种条件下消失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投资作为争论 对象,着重争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展经济学也的争论 过程中同样也提出了人力投资和教育投资问题。作为进展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一)人力资本的来源 ❖ 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
发表了一份报告《我国的人力资本》,第一次 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有两种形式的 资本,一种是由土地、机器、建筑物和货币构 成,另一种是由人们的特性、脑力和体力构成 的。”前者称为“物力资本”,后者称为“人 力资本”。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 基本内容 ❖ 1、教学内容 ❖ 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
市场划分论。 ❖ 2、教学基本要求 ❖ 通过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
动力市场划分论的学习,达到了解西方国家教育经济 学各种理论的目的。 ❖ 3、重点与难点 ❖ 重点:人力资本理论。 ❖ 难点:人力资本理论。
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 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 总量。 ❖ (5)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计算。基 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的测算相同。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2、代表人物的观点 ❖(1)舒尔茨 ❖(2)丹尼逊 ❖(3)贝克尔
舒尔茨
❖ 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的总 称。
要投资; ❖ 具有有限性; ❖ 既是经济资源,也是社会资源。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四)人力资本要素及主要内容 ❖ 教育资本:用于教育与训练的费用 ❖ 知识与技术资本: ❖ 健康资本: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 ❖ 迁移与流动资本:用于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
进,国际人才吸引的费用 ;用于劳动力国内交流流 动的费用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 (1)联系: ❖ 两者作用的结果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
收入增加; ❖ 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对人投资形成人力资
本,对物投资形成物力资本; ❖ 均具有资本的性质,均具有带来利润的作用,
均可带来剩余产品。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 (2)区别: ❖ 物力资本的所有权可以被转让或继承,
丹尼逊
❖ (1) 舒尔茨把教育作为生产过程的单独因素,而 他则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 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 (2) 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 的多少。
❖ (3) “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所谓 人的“知识增进”,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 学习质量和毕业后自学,进修所获得的知识,人的 知识扩大的存量,知识应用延续时间的减少等。
❖ (4)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 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
❖ 人的能力和健康可能跟遗传有关,如歌唱家的嗓子是父母给 的,患有艾滋病的父母会遗传出有艾滋病的子女,但这种先 天获得的能力和健康不是人力资本的存在形式。
❖ 在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这一结论上,舒尔茨持一种较谨慎 态度,所以他用了“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一 谨慎的表述。
❖ 事实上人获得的知识也可能是消费支出的结果,例如,人们 为消遣而看电视和电影,但在看电视和电影时也可以获得一 些知识。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消费支出 的结果。
❖ 4、人力资源自然性强,不能反映人的素质要素的 稀缺性,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而人力资本正与之相 反。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三)人力资本的性质及特点 ❖ 1、人力资本的性质 ❖ 稀缺性; ❖ 生产性; ❖ 可变性; ❖ 功利性; ❖ 外溢性等
人力资本的性质及特点
❖ 2、人力资本的特点 ❖ 存在于人体中,与承载者不可分离; ❖ 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 ❖ 具有资本的性质,具有效益的性质,需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一般是不能被转让和 继承的; ❖ 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来说,还具有间接 性、高效性、迟效性、多效性、易流失 性等性质。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 异同
❖ 1、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是一种 质量概念。
❖ 2、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而人力资本 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
❖ 3、人力资源是未开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 力资源开发的结果。
❖ 培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五)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1、综述: ❖ (1)人口质量重于数量; ❖ (2)人力资本投资和物力资本投资都是
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 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 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综述
❖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 (4)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收
❖ 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 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 素。
舒尔茨
❖ 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 育能够提高工人收入的能力,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 分配,减少收入分析的不平衡状态。
❖ 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 差别趋于减缓。
❖ 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可以合物力资本投资和财产 收入趋于下降,使人们的收入趋于平等化。
❖ 把人力资本完全看成是投资的结果,是不准确的。Fra bibliotek舒尔茨
❖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 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原因: 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人力 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 充的作用;具体数量化计算已经证明。)
❖ 教育促进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 的能力实现的;
人力资本的来源
经济之谜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 ❖ 1、人力资本:指凝聚在(体现在)劳动
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 能力。 ❖ 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 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 但不能被继承和被转让。
人力资本的概念
❖ 2、人力资本包括的主要方面: ❖ 教育; ❖ 健康; ❖ 流动; ❖ 迁移; ❖ 提高企业能力和精神的资本。
人力资本的来源
❖ 亚当·斯密:熟练劳动工资和普通劳动工资 之间的差异;人们学到的有用才能是一种固 定资本。
❖ 马歇尔把教育支出视为一种十分有利可图的 投资。
❖ 沃尔什《人力资本》(1935年)第一次提出 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现值计算法” 。
❖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了《人力 投资——一个经济观点》一文,阐述了他的 “人力资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