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5 设计动物名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习作5 设计动物名片
一、教学目标
1. 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的特点,如外形、生活习性和有关趣闻等。
2. 学会合理运用资料,初步学会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等写作方法介绍小动物。
3. 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如绘画,剪贴等,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名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在观察动物、为动物设计名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感情。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我设定为,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学会合理运用资料,学会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等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且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最后落脚点在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感情上。
】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动物特点有序表达,要说清楚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表述要准确。
难点:图文结合,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给动物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名片。
三、教学评价设计
1. 注重过程性评价:努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尤其是指导细致观察,收集相关资料,做到不仅要了解动物的一般特点,还要掌握动物的有关趣闻,这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重点。
2注重评价标准多元化:比如设计名片最别致的,观察最细致的,最会处理材料的,语言最准确生动的等等。
3.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初步教会学生相互评价,给出相关建议。
四、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有关知识。
(见附件1)
教师:
1.参与学习小组的观察活动,并及时发现问题参与指导。
2.制作课件。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创设情境—“笼中的小兔子”
1.师启发描述:今天有几位动物界的朋友来到我们教室做客,掌声欢迎它们进场。
(出示几幅动物图片)
2.重量级的嘉宾即将出场,出示:笼中的小兔子。
(教师准备)
指导观察交流,外形、生活习性……
【设计意图: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兔子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准确表达其相关特征。
符合“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规律。
】
3.你们都观察了哪些动物,一一汇报给大家吧。
(参见附件)
过渡:这么多的动物,为了让其他同学更好地了解你所观察的小动物,老师建议你们为自己的小动物设计一张名片,(板书:设计动物名片)把它介绍给大家呢。
(展示名片实物。
)
⑴简介名片:是向别人介绍的一种卡片,卡片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
(出示:各种形状),还可以在卡片上画上动物或贴上动物的图片或照片。
我们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书写名片内容,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它”来介绍动物
⑵要想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名片,介绍词很重要。
介绍词上会注明姓名等相关信息,简单明了,让喜欢它的人看了会更了解它们。
二、例文引路,自主探究
1.课本上的薛爱华同学也特别喜欢动物,她收集了很多资料和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她为鲸设计的名片吧。
2. 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她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交流汇报。
﹡我的名字叫鲸。
(名字)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大)
﹡那么,她怎么把“大“写具体的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大“的句子。
﹡如果我把嘴巴张开,可以当餐厅。
里面放上一张桌子,周围做上五六个人绝对没有问题。
(举例子)
﹡当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有3吨重,7米长。
我每天体重增加90千克,每小时增加4千克。
我每天能吃3吨食物。
(列数字)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利用范文,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显的目的去读范文,让学生在读、悟中学习语言,有效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
了解名片上的介绍词包含哪些内容,感受举例子和列数字在表达上所起到的作用,并从中学会准确形象的表达。
】
3.同样的方法,小组讨论学习另一篇范文《海龟》。
⑴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⑵学生简单汇报。
4.小结:给动物设计名片,其实就是把这种动物当作自己来进行介绍,因此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把特点介绍清楚;
点拨: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的时候还给她的名片配上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剪贴,也可以自己动手画,做到图文并茂。
三、指导习作,在发现中升华写法。
看了这两张名片,咱们来总结一下怎样筛选动物名片的信息吧!
(依学生汇报做出板书)
首先,要把关于动物外形、生活习性、趣闻的信息挑出来,并学会筛选自己搜集的材料。
其次,⑴为了突出小动物的特点,你可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来写。
(板书:……)
⑵薛爱华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上,鲸和海龟都像人一样在向大家介绍自
己,像这样写就是用了拟人手法,会使名片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做到图文并茂,融入感情。
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如绘画,剪贴等,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名片。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打开思路,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总结方法进行有条理、有顺序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明确要求:
1.在“动物”作自我介绍时,要注意抓特点,有条理,语言生动。
2.图文并茂,与众不同。
五、妙笔生花。
1.下笔成文。
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给喜爱的小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吧。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六、评讲作文,多元评价。
1. 评讲作文
⑴自评自己修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认真地读几遍,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设计并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
⑵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相互借鉴,互相学习。
⑶师评(师评价时,重点注意学生是如处理搜集的资料,并使其转化为自我介绍)
2.展示设计。
请愿意将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同学们看的学生上讲台利用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
点评“各具特色”。
3.教师下水文展示。
金丝猴
圆头长尾,青面蓝鼻,鼻孔朝天,肩背毛发光亮如丝,这就是我——金丝猴。
我身长30厘米以上,善于爬树,在林中往来如履平地。
我跑得可快了,时速达到50千米。
我没有固定的住所,平时生活在树上,偶尔也下地活动活动。
我喜欢吃树皮、树叶、嫩芽、野果等。
我最爱在雪地里活动。
可惜的是,我们的数量已经很少,全中国才60多只。
⑴读了老师的习作,你想说些什么,给我些评价吧。
(教师下水文紧贴习作要求)
⑵呼吁同学们保护小动物。
4.小结:这节课同学们用自己的小巧手,使动物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片,让我们继续和动物做朋友,了解他们,爱护他们吧!
【设计意图:在交流展示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感情,完成情感目标的设定。
】
5.课外延伸,作业拓展
为二十年后的自己设计名片。
七、板书设计:
习作——设计动物名片
要求:外形习性趣闻
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图文并茂
附件1 学生习作前的准备:
1.和家人或与同学结成学习小组,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可以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询问老师父母等,和同学一起深入、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点,习性,有趣的事情……
2.记录观察:
(1)填写表格。
(2)以日记的形式。
围绕自己的主要观察所感写一则日记。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就是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才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源头活水。
我们作为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放飞心灵,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去大胆想象生活。
让他们在快乐中写作 ,在写作中领悟快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纵观本次习作教学我认为一下三个方面较为成功:
1. 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能够合理的处理收集到的材料,并按照一定顺序表达清楚。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
2.学生能够灵活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等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名片做到了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如绘画,剪贴等,设计与众不同。
3.评价主体做到了多元化: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初步教会学生相互评价,给出相关建议,努力提高学生评改能力。
学生自改,要求学生自己读写好的草稿,把错字、标点、句子是否通顺这些基本的问题处理好。
初稿修改之后,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共同修改。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用
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的作品,懂得了用欣赏的方法去评价同学的作品,如标出好词好句、找出拟人句等,并能积极向同学和老师推荐。
特别是当感受到同学们文章中有创新思维的时候,能真诚地向他们学习,并在学习中相互借鉴。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名片设计较单一,个人特色不够明显。
教学建议:
1.课前观察的效果,资料搜集的多少,决定学生成文的质量,要予以重视;
2.写作方法的指导与运用要结合实际,切勿灌输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