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02
(人力资源知识)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
第八章基于情境的测验第一节公文筐测验一、什么是公文筐测验(一)公文筐测验的概念1.公文筐测验(in-tray test),又叫文件筐测验,是让被试在所安排的假定的情境中扮演某种管理者的角色,对事先设计的一系列文件进行处理,进而针对被试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进行评价。
2.公文筐测验是一种情境模拟测验,是对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掌握和分析资料、处理各种信息,以及做出决策的工作活动的一种抽象和集中。
测验在假定情境下实施。
该情境模拟一个公司所发生的实际业务、管理环境,提供给受测人员的信息包括涉及财务、人事备忘录、市场信息、政府的法令公文、客户关系等十几份甚至更多的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是放在公文筐中的,公文筐测验因此而得名。
(二)公文筐测验的优点1.具有灵活性,可以因不同的工作特性和所要评估的能力而设计题目。
2.作为一种情境模拟测验,它可以对个体的行为做直接的观察。
3.由于把人置于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去完成一系列工作,为每一个被试都提供了条件和机会相等的情境。
4.它能预测一种潜能。
这种潜能可使人在管理上获得成功。
5.由于公文筐测验能从多个维度上评定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它不仅能挑选出有潜力的管理人才,还能训练他们的管理与合作能力,使选拔过程成为培训过程的开始。
6.在实践中,公文筐测验除用作评价、选拔管理人员外,还可用于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巧、解决人际冲突和组织内各部门间的摩擦的技巧,以及为人力资源计划和组织设计提供信息。
(三)公文筐测验的取材1.在测验材料的设计上,主要围绕管理者的能力取材。
管理者(这里特指组织领导者)的管理能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身素质基础、社会实践体验、所掌握的有关知识。
管理能力的水平和发展取决于以上三个方面的交互作用和整合的结果,故管理能力是复合性能力。
如果以偏重知识性的、或经验性的、或智力性的具体能力为主要测评内容,则难以保证较好的评价效果。
2.管理者的有关知识,特别是有关的管理技术知识和业务性知识,虽然对现实管理能力有较大影响,但不作为公文筐测验的主要测评内容。
北大自考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素质测评》习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练习题答案1、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 C )A、系统性B、稳定性C、基础作用性D、可塑性2、素质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体现素质的( B )A、难测性B、可塑性C、稳定性D、差异性3、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性经常性和一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体现素质的( A )A、稳定性B、系统性C、差异性D、基础作用性4、测评可以划分为领导干部测评、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一般人员测评等。
这种分类的标准是( B )A、按测评内容划分B、按测评客体划分C、按测评结果划分D、按测评目的划分5、实验表明,一个大学毕业生从事看门工作的业绩远远不如高中毕业生说明配置性测评在测评标准上的( C )A、针对性B、客观性C、严格性D、准备性6、在组织的管理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从人员素质测评方面查找原因,这就需要实施( C )A、配置性素质测评B、开发性素质测评C、诊断性素质测评D、考核性素质测评7、以鉴定与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D )A、诊断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鉴定性测评8、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他总是习惯于拿社会群体当镜子来照,在他掌握了这种社会知觉的方法之后,他便把镜子挪到了自我内部。
这体现了人员素质测评的( A )作用。
A、促进与形成B、激励与强化C、导向D、调节与控制9、( B )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标志着胜任力体系的正式确立。
A、罗斯福B、麦克里兰C、鲍伊兹D、德鲁克10、智力三元论进一步发展了胜任力的概念,为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提出者是( C )A、罗伯特﹒怀特B、克莱姆C、斯坦伯格D、德尔维茨11、90年代后,胜任力概念被( D )带入战略层次,组织胜任力成为战略管理的新热点。
《人才测评》 第2章 人才测评原理
个体生理差异表现在性别、年龄上。 ① 性别差异。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情况下,在能力特征上,男 性在空间知觉、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观察和推理方面优于女性;女性在语言表达、 短时记忆方面优于男性。在性格特征上,男性敢于冒险、进取心强、好争斗;女性 比较柔和、富于同情心、更具有审美观念。② 年龄差异。年龄的变化引起了人在各 个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年轻人体力、知觉、记忆力很好,进取心强,职业感受 性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快,但是判断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经验。老年人 判断能力强、经验丰富、老练、情绪稳定,但记忆力衰退,体质下降,接受新技术 、新知识欲望不强。处在这两个年龄段之间的中年人,是智力最佳时期。中年人体 质好,既有年轻人思维敏捷、敢于突破、有热情、奋发向上的特点,又有老年人经 验丰富、情绪稳定、富于判断力的长处,这个阶段被称为最佳年龄区。
11
人才测评
第一节 人才测评基本理论
人才测评基本原理: 1.个体差异性原理
(1)个体心理差异
2)个性倾向性差异。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 、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12
人才测评
第一节 人才测评基本理论
人才测评基本原理:
1.个体差异性原理
8
人才测评
第一节 人才测评基本理论
人才测评基本原理:
1.个体差异性原理
(1)个体心理差异
1)个性心理特征差异。 个性心理特征差异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3个方面。个性心理特征差异表现之一是 个体的能力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 水平和发展早晚3个方面:①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一方面表现在一般能 力性向差异。比如,有人长于形象思维,有人善用抽象思维;有人擅长综合概括, 有人喜欢细节分析。另一方面表现为特殊能力不同和能力组合不同。例如,有人音 乐能力强,有人绘画能力强;销售能力同样强的两个员工,一个可能主要靠出色的 人际沟通能力,另一个可能主要靠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和正确进行销售决策的能力。 ②能力水平差异。能力水平差异在智力上表现最为明显。心理学上将智力水平由低 到高分为许多等级,如智力缺陷、临界状态、中下、中等、中上、优秀、非常优秀7 等。③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在能力发展早晚上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少 年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总的来看,大部分9 人在中青年时期表现出能力的最高水 平。
《精品》北师大网络教育0282人事测评与选拔在线作业答案
《人事测评与选拔》作业简答:第1题(20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60字。
什么是预测试?预测试:所谓预测试,就是选取与被试同质的小样本进行施测,获取被试的反应资料,运用统计技术对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使测验达到测量学所要求的标准。
简答:第2题(20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70字。
什么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以工作岗位为研究对象,搜集有关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活动、标准、任职要求、流程、环境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使之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1论述:第1题(30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350字。
什么是人事测量?它的四个要素是什么?请分别加以说明。
人事测量是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为基础,针对特定的人事管理目的、运用特定的测量工具,对工作场景中人的心理特质和行为进行定量化描述的过程。
它的四个要素是:1、法则:从测量所遵循的法则来说,人事测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
只有依靠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的理论、方法来规范和指导人事测量的实践工作,才能使人事测量走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2、从测量的对象上来说,人事测量本质上仍是关注人的行为和预测行为的心理特质,主要是关注那些在组织背景下、在工作场合中所发生的行为,以及那些能够预测工作绩效的心理特征。
3、从测量工具来说,人事测量的工具一般由相关领域专家根据特定的人才测量任务进行编制。
一是因为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组织文化和发展战略,在组织结构和工作岗位的设置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人的要求也不一样。
另一原因是,人事测量的工具在施测前应该严格遵循保密的原则。
4、从测量的水平来说,人事测量的结果本质上也是顺序量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会把它当作等距量表的数据来进行处理。
论述:第2题(30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500字。
比较结构化面试与传统面试的差别,井说明为什么结构化面试是选拔人才的更好方式?1、结构化面试与传统面试的差别(1)测量内容传统面试所提的问题没有规范的设计,不同的应聘者可能被问到不同的问题,测量的内容因人而异。
XXXX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第一节我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一、我国古代代表性的测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对人才的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形成了很多人才识别的思想和方法,称之为“识人法”或“识人术”。
“识人法”或“识人术”的形成过程大致代表了人员素质测评研究在中国古代的发展过程。
孔子把人分为两类:“君子”和“小人”,并从思想心态和外在行为两方面提出其分类标准。
思想心态方面,君子的标准用四个字来概括:德、义、刑、泰,小人则是土、利、惠、骄。
孟子特别重视对人的考察,他同齐宣王的一段对话中曾说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意思是:人的心理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差异是可以被测量出来的。
这包含了对人的心理进行测量的数量化意识。
同样重视人才考察的还有墨子,墨子说:“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
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
”(《墨子·尚贤中》)墨子主张通过观察人的言行,考察人的能力之后,根据能力大小再授予官职。
这包含了人—职匹配的思想。
韩非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较早地发现考核的作用和意义的一位思想家,他主张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工作能力。
至三国时期,刘邵写出了我国的第一部人才专著《人物志》。
作者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关于识人的思想与方法,对人才识别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了精辟见解。
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德才关系,刘邵对人才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他把人才概括为“三类”、“十二材”。
“三类”即“兼德、兼材、偏材”,也就是德行高尚者、德才兼备者和才高德下者。
这比孔子的“君子”与“小人”的分类更全面。
“十二材”是指:(一)“国体”,兼有德、法、术三材,宜“三公之任”等;(二)“器能”,兼有三材,三材皆微,宜“冢宰之任”等;(三)“清节家”,德行高妙,容止可法,宜“师氏之任”等;(四)“法家”,建法立制,强国富人,宜“司寇之任”等;(五)“术家”,思通道化,策谋奇妙,宜“三孤之任”等;(六)“臧否”,具有辨察是非之能,宜“刻削之政”(批评时政);(七)“伎俩”,不能创思远图,而能受一官之任,有理烦纠邪之能,宜“司空之任”;(八)“智意”,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有赞明计虑之能,宜“冢宰之佐”等;(九)“文章”,属文著述,宜“国史之任”等;(十)“儒学”,能够传圣人之业,不能干事施政,宜“安民之任”等;(十一)“口辩”,应对资接,宜“行人之任”等;(十二)“雄杰”,胆略绝众,材略过人,宜“将帅之任”等。
2010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01
2010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第三章人事测量的基本类型第四章个性品质测验第五章职业适应性测验第六章能力测验第七章组织人事调查第八章基于情境的测验第九章测量的信度第十章测量的效度第十一章项目分析第十二章测量工具的建立第十三章测量的实施与计分第十四章人事测量结果的解释第十五章人事测量在现实中的应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一、什么是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人事测量)是心理测量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
指的是以心理测量为基础,针对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如招聘、安置、考核、晋升、培训等,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对人的素质做出量值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依据。
(一)素质是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和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
见图1—1。
(二)测评是测量与评价的简称。
(三)测量是用数字或符号对人的特点进行描述,而不论其价值的大小。
(四)评价是依据定量描述或直觉经验来确定某种特点的价值。
(五)测量和评价都要依赖某种法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二、与人员素质测评相关的几个概念(一)心理测量: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
(二)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手段。
它是结合心理学或统计学方法,以评价特定个体在特定素质上相对于特定群体所处水平的手段。
从测量学的角度出发,心理测验由以下的五个部分构成:1.行为样本心理无法直接测量到,只有通过个体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推测。
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此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由于实际上只考察了有限的行为样本,其结论是否可靠,取决于所抽选的行为样本能否很好地代表总体行为。
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的解释必须遵循严格统一的科学程序,保证对所有被测者来说,测验的内容、条件、记分过程、解释系统都相同。
人员素质测评(第三版)肖鸣政PPT全套课件
1、 叶平来省委机关7年,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虽然 没出什么纰漏,却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
2、叶平在平时的工作中,总给人一种孤傲的感觉,与同事相处有 一定的心理距离。同事们没有人说他不好,也没有人说他很好, 历次360○民主测评考核中,从没有人力推他可以胜任更高一级的工作 3. 在上司特别是顶头上司的感觉中,叶平虽不是“刺儿头” ,但总是居高临下、比较难以配合工作。“不好领导”是绝大多 数顶头上司对他的评价。 4. 叶平为人谨慎、不爱张扬,除同科室的人外,很少有人认 识他,省委高层领导更是对他毫无印象。 对于这样的分析,叶平无话可说,因为这是事实。但叶平却 不同意这是阻碍他晋升的理由,因为毕竟他的工作能力是明 摆着的。“我不愿评价同事,但如果你作些调查就会知道, 科里的工作主要是谁在做,在我们这个楼里,谁是工 作最好的。”
测评与考评
事前诸葛亮 事后包公
人才测评的类型
选拔 诊断 考核 开发 配置 了解
S
Q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M
J
O
人才测评模式
作用与发挥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 手段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效果检 验的“尺度”
建立促成性素质测评模式,可以提高人 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运用原则
他在素质测评中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相信,他大展宏 的机会应该到了。然而,无论叶平还是他们的部门主管,都 没想到心理素质测评的结果却是那样的令他们难以接受。
评价中心提交的一些素质测评的结果显示,叶平此人具有这样的 特点: 1. 极强的传统道德意识和典型的自由型的职业价值观并存; 2. 充满智慧且具有相当熟练的工作技能; 3. 个人创造力和开拓精神极强,做事极有主见,甚至独到专行; 4. 思维高度活跃,只要动机受到启发,便可迸出出人意料或者
《人才测评》考试大纲
《人才测评》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人才测评》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人才测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考生具备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估人才的素质和潜力的能力,为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考试范围(一)人才测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人才测评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包括特质理论、类型理论、胜任力模型等。
3、人才测评的信度和效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二)人才测评的方法与技术1、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职业兴趣测验等常见心理测验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心理测验的编制、施测和结果解释。
2、面试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的特点和操作流程。
面试技巧,如提问技巧、倾听技巧、观察技巧等。
面试的评分和决策方法。
3、评价中心技术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验、角色扮演等评价中心技术的设计和实施。
评价中心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履历分析履历分析的方法和要点。
如何从履历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人才评估。
(三)人才测评的应用1、在招聘与选拔中的应用如何根据岗位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评方法。
人才测评在招聘流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2、在培训与开发中的应用如何通过人才测评确定培训需求。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人才测评的结合。
3、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基于人才测评的绩效指标设计。
绩效评估中的误差控制与人才测评的应用。
(四)人才测评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人才测评中的伦理原则,如尊重、公正、保密等。
2、人才测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隐私权保护、就业歧视等。
3、如何避免人才测评中的伦理和法律风险。
三、考试形式(一)题型1、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才测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简答题:要求考生简要回答有关人才测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论述题:考查考生对人才测评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论述能力。
4、案例分析题:通过实际案例,要求考生运用人才测评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时间和分值考试时间为_____分钟,总分值为_____分。
IPMA-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重点
IPMA-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重点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一、素质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人员素质测评,素质是我们测评的基本对象。
P2(一)素质的概念我们把素质限定在个体范围内,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它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工作潜力发展和工作成就的提高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
P2素质是先天的遗传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心理倾向性的总称。
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
素质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然而,良好的素质只是日后发展与事业成功的一种可能性。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条件,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二)素质的特性 P31.基础性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
但素质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稳定性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体经常性和一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就是素质的稳定性。
3.可塑性个体素质是(先天与后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
素质的形成和发挥既受遗传条件,如个体的神经过程基本特性的制约;同时环境决定着素质发展的现实性,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
4.内在性素质是看不见、摸不着、内化于心的,具有隐蔽性与抽象性的客观存在。
5.表出性素质可通过一定的形式如行为方式、工作绩效与行为结果等媒介与途径表现出来。
6.差异性个体间的素质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个体由于所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的不同,因而形成的素质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异性表现在每个人的个性特征、行为方式、工作绩效等各有特点。
人的素质是由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个能素质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独一无二的统一体,它显示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BEI人才测评法》课件
此课件致力于介绍《BEI人才测评法》,详细讲解其定义、原理、优势以及使 用场景。通过案例分享,揭示如何成功应用该测评法以及关键要素和学习点。
《BEI人才测评法》简介
本节目标是介绍《BEI人才测评法》的基本概念和背景。深入探讨其在人才测评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定义
解释《BEI人才测评法》的 含义和主要特点。
讲述一个具体案例,重点介绍该案例中成功 应用《BEI人才测评法》的情况。
案例中的关键要素和学习点
总结案例中重要的要素和需要学习的关键点。
2
面试流程
解释进行BEI面试时应遵循的步骤,包括问题提问和候选人回答方式。
3
评分和结果分析
详细说明如何对面试过程进行评分,并分析结果以获得有意义的洞察。
案例分享
在本节中,将分享一个成功应用《BEI人才测评法》的案例。探讨该案例中使用该测评法取得的成功, 并总结关键要素和学习点。
成功的BEI人才测评案例分析
原理和核心思想
阐述《BEI人才测评法》的 核心原理和背后的思维模 式。
优势和使用景
探讨《BEI人才测评法》相 对于其他评估方法的优势, 并介绍其适用的具体场景。
BEI人才测评法的步骤
本节详细描述了执行《BEI人才测评法》的具体步骤和流程,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准备工作
介绍在实施BEI面试之前需要进行的必要准备工作和步骤。
《BEI人才测评法》课件
02
bei人才测评法的原理
测评法的基本原理
人才测评法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管理学和统计学原理,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个体进行 全面、客观、准确评价的技术。
它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验、面试和评估工具,对个体的知识、技能、能力、性格 等多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特定职位或组织的要求。
人才测评法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和识别人才,为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发展提供 决策依据。
反馈与改进
将测评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 并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 改进。
测评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优势
客观公正、全面准确、标准统 一、针对性强等。
成本较高、时间较长、对测评者 的要求较高等。
02
局限性
03
bei人才测评法的实施步 骤
准备阶段
明确测评目的
在开始实施人才测评之前,需要明确测 评的目的和目标,以便为后续步骤提供 指导。
。
03
强调了持续改进和创新的重 要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
才评估需求。
对实践者的建议
建议实践者在应用《bei人才测 评法》时,要充分了解其原理和
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建议实践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 用《bei人才测评法》,并根据 反馈和效果调整和优化评估方案
。
建议实践者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 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以保持对 人才评估领域的敏感性和前瞻性
总结了《bei人才测评法》在人才评估和选拔方面的优势 和特点,包括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指出了《bei人才测评法》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对未来的展望
01
探讨了《bei人才测评法》未 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包括智能化、大数据和跨文
人才测评第一部分第一章
第Ⅰ篇:人才测评理论
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人才测评课的情况
1.如果0分是完全不了解,10分是非常了解,你对这门课 的了解程度可以打多少分?
2.你希望从这门课中得到什么?请具体罗列。 3.你对老师上课有什么要求?请具体罗列。 4.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请任意写上。
为什么要学习人事测评?
在企业管理中,认识测评可以提供合适的人才基础。 在个人生活中,人才测评可以提供一生的伙伴和机遇
激励制度是一个组织激发士气,保留人才,提高自己的 竞争力的重要制度。
有效的激励制度的设计,首先在于对激励对象需求的准 确把握,其次在于对激励对象能力素质和价值贡献的准 确评估,最后才是具体激励方式的设计和实施。
人才测评能够帮助管理者准确把握员工需求;能够客观 评估员工的能力素质和价值贡献。
常用工具:360度评估、满意度调查、心理测验、以及 某些技术资格和能力水平考试等。针对高层,还会用到 评价中心技术等。
5.在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方面有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 SDS)、美国埃德加.H.少因等。这些工作经过汉化和修订 有的取得了中国地区的常模
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
卡特人格16PF测验
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SDS)
霍兰德职业兴 趣测试 、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DISC行为方 式测试(性格 测试)、业定 位测试(职业 锚测试)、职 业能力倾向测 试 的免费网 址。
的道艺要求,与 加强 吏治和武功密切相联。这种人才选拔
制度在奴隶社会向前发展的进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促进 作
用,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它在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对后来的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荐举制和养士制:春秋;面试的最早形式。 3.军功制:秦朝;现代绩效考评制度的发端 4.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口试与
《人才测评:理论、方法、实务》读书笔记模板
引导案例心理测验在飞行员选拔中的作用 5.1心理测验概述 5.2人格测验 5.3能力测验 5.4职业兴趣测评 【启发与思考】 【思考练习题】 【模拟训练题一】 【模拟训练题二】
引导案例 A公司中高层招聘测评 6.1评价中心概述 6.2无领导小组讨论 6.3角色扮演 6.4公文筐测试 【启发与思考】 【思考练习题】 【模拟训练题一】 【模拟训练题二】
引导案例万科职业经理素质测评 9.1人才测评的设计 9.2人才测评的实施流程 9.3人才测评的信度与效度 【启发与思考】 【思考练习题】 【模拟训练题】 【情景仿真题】
引导案例某铁路集团公司团委负责人公开选聘 10.1素质测评在各类人员中的应用 10.2素质测评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启发与思考】 【思考练习题】 【模拟训练题一】 【模拟训练题二】 【情景仿真题】
人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人员
概述
方法
理论
素质
能力
引导
实务
人才
应用 案例
第章
人才
情景
设计
模拟训练
人才
应用
能力
内容摘要
本书共分为3部分,10章内容,分别包括人才测评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现状、胜任素质模型笔试测评、面试测 评、心理测验、评价中心和管理能力测评、人才测评指标标准的建立、人才测评的设计与实施、人才测评在各类 人员的测评应用情况以及人才测评在公务员录用和企业人员招聘与选拔中的应用。
第4章面试测评
第3章笔试测评
第5章心理测验
第6章评价中 心
第7章管理能 力测评
引导案例某银行柜员招聘笔试测评方案 3.1笔试概述 3.2笔试题型 3.3笔试试题的设计与编制 【启发与思考】 【思考练习题】 【模拟训练题】 【情景仿真题】
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
2010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地历史第三章人事测量地基本类型第四章个性品质测验第五章职业适应性测验第六章能力测验第七章组织人事调查第八章基于情境地测验第九章测量地信度第十章测量地效度第十一章工程分析第十二章测量工具地建立第十三章测量地实施与计分第十四章人事测量结果地解释第十五章人事测量在现实中地应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地含义一、什么是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人事测量)是心理测量技术在人力资源经管领域地应用.指地是以心理测量为基础,针对特定地人力资源经管目地,如招聘、安置、考核、晋升、培训等,采用科学地测评方法,对人地素质做出量值判断和价值判断地过程,为人力资源经管和开发提供依据.(一)素质是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和任务所具备地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见图1—1.(二)测评是测量与评价地简称.(三)测量是用数字或符号对人地特点进行描述,而不论其价值地大小.(四)评价是依据定量描述或直觉经验来确定某种特点地价值.(五)测量和评价都要依赖某种法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地含义二、与人员素质测评相关地几个概念(一)心理测量:通过科学、客观、规范地测量手段对人地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二)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地一种具体手段.它是结合心理学或统计学方法,以评价特定个体在特定素质上相对于特定群体所处水平地手段.从测量学地角度出发,心理测验由以下地五个部分构成:1.行为样本心理无法直接测量到,只有通过个体地行为和表现进行推测.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地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此推断个体地心理特征.由于实际上只考察了有限地行为样本,其结论是否可靠,取决于所抽选地行为样本能否很好地代表总体行为.2.规范化指测验地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地解释必须遵循严格统一地科学程序,保证对所有被测者来说,测验地内容、条件、记分过程、解释系统都相同.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测验题目地规范化:题目所引发地反应可以不同,但是题目内容必须相同.(2)实施过程和记分地规范化:测验地环境相同,接受地指导语相同,记分方法相同.(3)选用代表性地常模:常模是一组具有代表性地被试样本地测验成绩地分布结构,包含集中性和离散性.集中性用平均数度量.离散性用规范差度量.所谓规范差是指一个数据序列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地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之商地平方根,通常记做S.3.难度地客观测量测量地天花板效应:题目过于容易致使大部分个体得分普遍较高地现象.测量地地板效应:题目过难致使大部分个体得分普遍较低地现象.4.信度测验结果地可靠性与稳定性.测验结果是否反应了被测者稳定地、一贯地真实特征.(1)时间上地一致性(2)内容上地一致性(3)评分者地一致性5.效度测量地结果是否反映了所要测量地内容.(1)效标关联效度(2)内容效度(3)构想效度(三)心理测量、人员测评、心理测验地关系.见图1—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地含义三、人员素质测评地假设系统在这里,假设类似于数学中地公理,是指那些不言自明地命题.人员素质测评中地假设是这门学科发展地逻辑起点和前提.具体地假设有三个:假设一:个体差异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假设二:行为有因人地行为受内部心理因素与外部环境制约:B=f(P,E).P (Psychology)代表内部心理因素,E(Environment)代表外部环境.其中,心理因素主要由知、情、意组成.见图1—3.对于人力资源经管领域来讲,心理特征与经管行为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见图1—4.假设三:人心可知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史记》: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第一章绪论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地功能人员素质测评通过科学方法对个体地行为和内在素质进行分析, 是为人事决策提供可靠、客观地依据,为人事决策提供参考性建议,是人事决策地基本工具.从目前地经管实践来看,人员素质测评主要用于选拔、配置、考核、开发与晋升等几个方面.一、选拔随着社会分工地日益细化,以及经济社会地高速发展,个体与个体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竞争态势不断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发展,工作本身对人地素质和心理适应性地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待遇优厚、工作舒适、社会地位高地职位常常具有众多地求职者,此时,单凭个人经验地选拔方法无法对人地心理素质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估.在人力资源经管领域,人员素质测评可以用来对人才进行选拔.人员素质测评地运用可以使人事决策更为科学、准确,并可大大提高选拔地效率.二、人员配置不同地工作对人地素质要求有所不同,而每一个人地素质又具有不同地特点,这就要求在人员和工作之间选择最佳匹配.只有让每位员工做适合自身素质地工作,让每个岗位由具备该岗位素质要求地员工来担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人员素质测评,可以对个体地兴趣、人格、能力、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为实现人才地合理安置提供信息.三、人员开发不同地组织都将开发员工地潜能做为一项重要地任务.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地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越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大.运用人员素质测评可以判断员工各方面为工作所需要地素质,描述其素质结构,为制定有效地培训方案提供依据.四、考核众所周知,现代地人事考核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地工作产出绩效考核,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工作中地行为、态度、胜任力等,这些内容地考核不同于传统地绩效考核,很难由直接地工作产出来表示,这就需要运用专门针对行为和内在品质进行量化描述、分析地心理测量技术.人员素质测评能够提供关于个体地行为地描述,形成对被测者地全面地评价,从而为人事考核提供依据.五、晋升晋升是人力资源经管工作地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员工地重要手段.假如没有合理地晋升手段和晋升政策使得优秀地人员放到适合地岗位,同时,没有阻止无能力地人员到达不合适地岗位,那必然会增加企业地人力资源经管成本,影响企业地快速发展.借助人员素质测评,可以使组织经管者对晋升地候选人进行考察,降低人事决策地风险.第一章绪论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地程序一、确定测量地目地和内容根据不同地测量目地确定具体地测量内容是人事测量地第一步.测量内容应根据所选拔岗位地任职素质要求,通常可以工作分析、职务说明为依据,针对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不同企业特征地特殊要求来确定所需要地测量内容.二、确定测量地基本形式和测量工具测量地形式和工具根据测量内容地不同而不同.测量形式和工具地确定也是非常重要地一步.不恰当地测量方法会使测量结果不能满足测量目地,甚至会导致收集到虚假信息,误导决策地制定.一般自陈量表(即基于自我评价地问卷)地动机测验题目表面效度(即从题目表面是否容易看出出题人地意向和答案倾向)过高.应聘者容易表现出较高地社会赞许性,即题目本身地答案反映了一般社会价值倾向,应聘者容易表现出反应偏差,投其所好,故可能不适合于在招聘考核中采用时,就可以采用隐蔽性比较高地投射测验(如主题统觉测验)来对应试者地动机进行评定.三、测量地实施与数据采集在测量地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客观化、规范化,保证收集到地测量结果能够公平、真实地反映应试者地状况.在收集测量资料地同时,要注意将实施测量地过程中相关地信息及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地细节记录下来,作为决策地辅助材料.另外,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地特殊因素也应进行记录.通常,要求测量地现场环境要空气通畅、新鲜,照明充足,温度、湿度适宜,干净整洁,安静,没有外界干扰,每个被测者地桌椅应尽可能舒适,并有足够地空间,尤其避免多个被试者同时应试时相互影响、干扰.四、分析测量结果对测量结果地分析通常包括对测量结果地计分、统计和解释.使用者只需按照测验手册地说明进行操作即可.五、根据分析作出决策或对决策地建议决策与测量地目地联系紧密,以选拔为目地地测量,其决策内容为候选人名单;以安置为目地地测量,其决策内容为岗位与应聘者地匹配;以评价为目地地测量,其决策内容为对应试者素质地评价;以诊断为目地地测量,其决策内容为应试者地问题和特长或应试团体地状况和经管问题;以预测为目地地测量,其决策内容为应试者将来地绩效和工作表现.六、跟踪检验和反馈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对测量结果及聘用结果进行跟踪,主要是根据工作绩效对测量结果和聘用进行检验,这就为此前地工作提供了重要地反馈,为测量取得经验性资料,为进一步矫正测量以达到更大地精确度提供依据.可以说,到这一阶段,才真正完成了一个人事测量作业系统.第一章绪论第四节人员素质测评地必要性与意义一、人员素质测评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力资源经管领域地具体体现.(一)毛泽东:领导者地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二)邓小平:中国地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三)江泽民:干部选拔工作要坚持走制度创新地路子,用科学地选人、用人制度来保障把人选准用准.(四)胡锦涛:要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地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地社会化地人才评价机制.二、个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面目仅半尺,竟无一人肖”;“人心不同,恰如其面”.三、人事决策地困难性没有什么决策比人事决策更难做出,后果会持续作用这么久.但是总地说来,领导者们所做地提升和人员调配决策并不理想,一般说来,平均成功率不大于0.333:在多数情况下,三分之一地决策是正确地;三分之一有一定效果;三分之一彻底失败.——Peter Drucker人事决策是非常困难地,因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人事决策.见图1—5.四、实现人职匹配是人员素质测评地核心目标,也是人力资源经管地一项重要功能.。
HR第六课第1讲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精选全文
提起少一点:旧事、算旧帐或发出恐吓(“现在不吃, 晚上不准说肚子饿”)。 身体语言与所说的话不相符(没有配合声调、表情或手势) 将情绪隐藏于心里或不肯承认内心的情绪。 不良的面部表情:晦气、不屑或使人生气的表情。 多一点 集中于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上(“不想吃饭,是否感到不舒服?”)。 身体语言与所说的话一致。 适当地表露内心的情绪,使对方感受到自 己的诚意。 面对别人时有和蔼的面部表情。?
我国现阶段企业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比较
当前企业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发展趋向:
公开公正
人职匹配
竞争择优
一、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是当前推进企业人才开发执行能力建设的迫切任务
二、核心能力与关键素质的测评是当前人才选拔与任用实践中的难点。下面看人才素质测评的必要性。
企业人才选拔任用中的难点问题
叶平的困惑 叶平应聘来到某大型国有企业管理部做副部长管理工作已有7年,眼 看着同来的人都有所高就自己却原地不动,心里很是不安。前几天,同部室的一个比他晚3年进管理部的人都得到了提拔这件事促使他搜集了许多有关本单位晋升情况的信息,结果令他更为不快:单位中高层管理人才的平均晋升时间为4年半。扪心自问,叶平认为自己无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还是组织意识、敬业精神与已经提拔的那几个人相比都不在其下,既然7年未得到提拔,一定是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叶平决定找到人力资源部门的人谈一谈。 调配主管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与他进行了诚恳的交谈。在双方都相信这次沟通确实是开诚布公的情况下,调配主管为他分析了他所困惑的问题的几条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第一节我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一、我国古代代表性的测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对人才的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形成了很多人才识别的思想和方法,称之为“识人法”或“识人术”。
“识人法”或“识人术”的形成过程大致代表了人员素质测评研究在中国古代的发展过程。
孔子把人分为两类:“君子”和“小人”,并从思想心态和外在行为两方面提出其分类标准。
思想心态方面,君子的标准用四个字来概括:德、义、刑、泰,小人则是土、利、惠、骄。
孟子特别重视对人的考察,他同齐宣王的一段对话中曾说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意思是:人的心理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差异是可以被测量出来的。
这包含了对人的心理进行测量的数量化意识。
同样重视人才考察的还有墨子,墨子说:“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
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
”(《墨子·尚贤中》)墨子主张通过观察人的言行,考察人的能力之后,根据能力大小再授予官职。
这包含了人—职匹配的思想。
韩非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较早地发现考核的作用和意义的一位思想家,他主张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工作能力。
至三国时期,刘邵写出了我国的第一部人才专著《人物志》。
作者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关于识人的思想与方法,对人才识别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了精辟见解。
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德才关系,刘邵对人才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他把人才概括为“三类”、“十二材”。
“三类”即“兼德、兼材、偏材”,也就是德行高尚者、德才兼备者和才高德下者。
这比孔子的“君子”与“小人”的分类更全面。
“十二材”是指:(一)“国体”,兼有德、法、术三材,宜“三公之任”等;(二)“器能”,兼有三材,三材皆微,宜“冢宰之任”等;(三)“清节家”,德行高妙,容止可法,宜“师氏之任”等;(四)“法家”,建法立制,强国富人,宜“司寇之任”等;(五)“术家”,思通道化,策谋奇妙,宜“三孤之任”等;(六)“臧否”,具有辨察是非之能,宜“刻削之政”(批评时政);(七)“伎俩”,不能创思远图,而能受一官之任,有理烦纠邪之能,宜“司空之任”;(八)“智意”,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有赞明计虑之能,宜“冢宰之佐”等;(九)“文章”,属文著述,宜“国史之任”等;(十)“儒学”,能够传圣人之业,不能干事施政,宜“安民之任”等;(十一)“口辩”,应对资接,宜“行人之任”等;(十二)“雄杰”,胆略绝众,材略过人,宜“将帅之任”等。
第二,传统儒家重德轻才,法家重才轻德,刘邵对这两家思想进行了融合,提出不同职位对德和才的要求各有侧重。
同时,刘邵又列出了十二种类型的人才所各自适合担任的职位。
刘邵认为,人材“能各有异”,“材能既殊,任政亦异”。
这比墨子的人职匹配思想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我国古代代表性的测评方法(一)周文王提出了六征法(见《大戴礼记·文王观人篇》)。
六征法就是观察人的六个方面的特征。
一曰观诚:观察验证一个人是否真诚;二曰考志:考察度量一个人的心志;三曰视中:考察一个人的内心;四曰观色: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五曰观隐:观察一个人隐藏伪托之处;六曰揆得:考察度量一个人的道德。
(二)孔子提出了“鉴人九法”。
即“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三)诸葛亮提出了“七观法”。
即“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七观法中,前四种是问答法,后三种是情境法。
(四)刘劭参照先秦时期思想家们的人材识别思想,提出了“八观五视”的方法。
“八观”即“观其夺救,以明间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至质,以知其名;观其所由,以辩依似;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情机,以辩恕惑;观其所短,知其所长;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五视”即“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
”(五)我国古代的智力考察工具。
我国古代还出现了一些具体的智力考察工具,如七巧板和九连环等,这些工具的产生要比法国比奈的智力测验早数百年,但是和现代西方制作的智力测验量表相比,中国古代的这些工具并没有建立可靠的常模,因此,用七巧板和九连环等测量智力并不能得到像西方智力测验中的标准分数,难以判断被测者的智力相对于同类被测者所处的水平。
而且,这些工具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服务于人员素质测评,而仅仅是一种益智游戏。
三、我国古代的选人、用人制度(一)禅让制:在“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流传着禅让制,通过让贤的方法来推选首领,这种可以认为是人材选拔制度的最早萌芽。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挚当了九年首领,政绩平平,而挚的部下尧聪明能干,建树颇多,于是人们便拥戴他,挚顺应民意,主动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了尧,这就是历史上禅让制的开始。
(二)世官制:又称世卿制。
世官制是夏、商、周三代最主要的人材选拔方式。
禹的儿子启借助暴力夺取最高权力,建立夏朝,开创了中国古代王位世袭制的先河。
这三代在世袭继承人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夏朝王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的;商朝的王位继承在商代(盘庚当政时期)以前,一般实行“兄终弟制”,中期以后改为“父死子继”制。
周朝则更进一步,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为主要内容的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王位继承制的基本规范。
(三)察举制:察举制的基本内容是:首先由皇帝下诏规定察举的科目和要求,然后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刺史、郡国守相等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按照诏令指定的科目和要求,参照地方基层的评议考察人材,并向中央推荐。
中央对所推荐的人材,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由皇帝授予相应官职。
(四)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在东汉末期察举制已经完全腐败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所谓中正官是指由中央派遣的专门负责人材品评与选拔的各级人事官吏,是实施九品中正制的主体。
其主要职责是“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即负责品评本州郡的人材,并向中央推荐。
“品”是中正官对本郡士人评出的等第,这与普通士人入仕的资格并且和入仕后所授职位密切相关,一般“品”高则所授职位高,“品”低则所授职位低。
当时“品”分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这就是“九品”。
(五)科举制: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并在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
科举制采用分科取士,历代科举制的科目设置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包括常科和制科两种。
常科,如进士科、明经科、秀才科等,是科举考试制度中依规定要按时举行的固定的考试类型,一般每年举办一次,宋代以后一般每三年举办一次。
常科考试通常实行三级或四级考试体制,不能任意跳跃。
制科,是由皇帝为满足某种临时需要或选拔某种特殊人材而下诏举行的一种人事选拔方式。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第二节现代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现代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的开始(一)格林威治天文台事件科学家最初发现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是起因于天文学上的一个事件。
1796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皇家天文学家N·马斯基林因为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星体通过的时间比自己迟0.8秒,认为他“师心自用,不依法行事”而将他辞退。
此事在20年后受到另一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通过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个人观察的误差。
于是引起了学者们对个别差异的研究。
但是,当时的心理学家们并不关心个别差异的测量。
直到19世纪末时,心理物理学的发展才促进了对心理现象的量的测定。
(二)沈干的贡献在西方一些国家,随着大工业革命的成功与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导致专才训练与职业指导的需要,这也是促使测验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后来各种特殊能力倾向测验更是直接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最早关注人的智力因素的实践活动是从医学界发端的。
大工业革命成功后,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工厂大量采用童工。
但是,许多地方官与工厂主订约,每雇20个童工,必须带一个低能者。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鉴别低能者成为现实的需求。
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低能者的是法国医生意太(Itard)。
随后,意太的学生沈干(Seguin)继承其师的事业,用生理训练法进行了多年试验,并于1837年创办了第一所专门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
后来,其他一些欧美国家也陆续设立低能学校或在普通学校设特别班。
1864年,沈干出版了《白痴:用生理学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一书,介绍了在感觉辨别力和运动控制力方面训练落后儿童的方法,其中的一些方法如形式板被后来的非言语智力测验所采用。
(三)冯特(W.Wundt)的贡献——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设立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这一时期的实验心理学家长于生理学和物理学,主要目标是要发现人类行为的一般趋势。
在研究中发现,对于同一刺激,各人的反应常常不同。
研究者起初以为这是由于实验程序上的错误。
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才认识到,此种差异并非由于偶然的错误,而是由于个人间能力上的真正差别。
于是,引起了个别差异的研究。
要研究个别差异必须有测量工具,由此便引起了测量运动。
另一方面,早期的心理实验提出了严格控制观察条件的要求。
例如,在一个测量反应时的实验中,给予被试者的指导语可能明显地提高或降低被试者的反应速度。
再如,周围环境的照度和色调可能明显地改变视觉刺激物的形象。
这表明,只有在标准状况下被试者所作的观察报告才是有价值的。
这种程序的控制为测验的标准化打下了基础。
(四)高尔顿的贡献——心理测验的尝试首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弗兰西斯·高尔顿爵士(Francis Golton)。
高尔顿受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一切知识来之感官”的观点的影响,企图由各种感知觉辨别力的测量结果推估个人智力的高低。
他在1883年出版的《人的能力研究》一书中说:“外部世界的信息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到达于我们大脑的。
我们的感觉越敏锐,获得的信息便越多;获得的信息越多,我们的判断与思维便越有用武之地”。
高尔顿还注意到,白痴对于热、冷、痛鉴别能力较低。
这一观察结果使他进一步确信,感知觉辨别力“基本上是心智能力中最高的能力”。
在测验中,高尔顿还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另外,高尔顿还把统计方法应用于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他将以前数学家们所研究出来的统计技术改造为简单形式,使那些未经专门训练的调查者也能使用。
他不但扩充了古特莱特(Guetelet)的百分位法,还创造了一种粗浅的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
后来高尔顿的学生卡尔·皮尔逊(Karl·Pearson)创立积差相关法,成为测验学者寸步不能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