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两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霞》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霞》是广东版高级中学教课书第一册第3单元的第10课《散文两篇》其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这些散文,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抒写了他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而这些触动作者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景致与事件,它们被作者捕捉到,而且深深地印在心里,触发了他们的情感律动,唤起了他们深藏于心中的各种印象,流于笔端,形诸文字,莫不印下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与才情。阅读这些文字,就像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他们生命中的收获。围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它是阅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基础;(2)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增强观察力和感受力。
《霞》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冰心先生晚年的力作。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霞的描写与自己的感受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和人情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这归功于晚年的冰心先生仍旧保持了她对对自然的挚爱和对人美好的感受。冰心先生早年对“霞”就情有钟,而晚年写“霞”,虽然减少了那种蓬勃葱茏的青春气息,但却更为晶莹透彻,悠淡中显出深沉,抒怀里寓含哲理。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悟文字中包含的哲理。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广东省课改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运用多媒体,以红霞红叶和《夕阳红》音乐为背景,展示冰心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介绍冰心先生的相关资料。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主要由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由教师选择相关文段,引导学生一起赏析。
4、研讨法——深入挖掘,领悟要旨。体味“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
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散文的教学和其它文章不同,用传统的分析法教学会破坏文章整体韵味和优美的意境,所以我打算把传统的散文分析课变为鉴赏课,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本文作为冰心先生晚年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因文章不长也适合鉴赏。
从学生角度分析,传统的分析法重分析较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束缚,久而久之,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其次,这阶段的学生从初中毕业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具有散文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鉴赏。
三、说目标
1 、知识目标:能通过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2、能力目标:(1)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一课时。
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2、准备好多媒体电脑,投影及相关软件。
六、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以红霞红叶和《夕阳红》音乐为背景,展示冰心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介绍冰心先生的相关资料。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采用多媒体形式导入新课,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处于愉悦的状态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三)默读、思考。
(1)找出学生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并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2)从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情绪?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散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借助文章的语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处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感情。
(四)分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继续。设计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
(五)重点探讨:体味“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
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路,各抒已见。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学生上网收集冰心先生的相关资料,了解“冰心体”的内涵,写一篇短文。
《我的家在哪里?》说课教学设计
沙井明德外语实验学校石全国
一、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是中国当代散文单元,几篇文章有以叙事为主的,有以写景为主的,也有以抒发内心情思为主的。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秀的韵味。因而,本章之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定散文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掌握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冰心老人的《散文两篇》被编排在高中阶段散文单元的第二篇,可见其典型性和示范性。
《我的家在哪里?》是冰心老人晚年的一篇散文,文章短小,语言明朗,纯净而感人至深,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因而它能唤起人们潜藏在心底的美好的情感,让人也回念自己最初的家园。
三、根据此文课型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如下:
A、教学目标:①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掌握作者思想感情
③有情感朗读课文
B、重难点: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年龄阶段,中学生在把握作者的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于领悟在语言中蕴涵的感情,难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所以把重难点放在控制作者思想情感上,正确朗读文章。
四、教学设想:
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学生的主体性和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教学设计出发点,本文整体感知与层次解析结合,抓住作者对家的情感,师生共同品味鉴赏文章。
五、教学过程:
①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途径等大量阅读文章,了解作者生平,文艺观和审美观。作好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讨论的准备,这个环节在于以点带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②课堂活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Α导入阶段
移情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浓浓的家意、家情,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到“家”上。
朗读法使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和情感,积累整合基础知识
Β整体把握阶段
活动法找准切入点,(如对“具体分析2、3两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等的探讨),围绕分析作者情感,激发学生思维,引起争论,调动学生把握文章的主动性,积极性。
朗读法通过分析,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逐步走进作家心灵。
C品味鉴赏阶段
讨论点设置问题(如对作者对梦中车夫进行怎样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对北平大街小巷的描写反映了什么?等),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知识,培养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点拨点从时代、从年龄等角度对学生的讨论给于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作家情感。
D总结升华阶段
设置开放性题目,把学生的情感及知识的拓展,并创新;设置作业,在唤起学生的情思、情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自由潇洒、美丽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