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课教案《哈哈小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课教案《哈哈小人》

宝丰县育才幼儿园

付艳菲

大班美术课教案《哈哈小人》

活动背景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嬉笑不已,幼儿对此更是喜爱有加。该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一样。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活动抓住大班幼儿喜欢画画的这一特点,逐步激发其探究兴趣,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提供条件,让幼儿自始自终感受探究的趣味。

活动目标:

1、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发现人物造型与折纸之间的变化规律。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发现上述变化的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进行想象与表现。

活动准备:哈哈小人的范画、黑板一块、小筐4个,记号笔、人手三张不同颜色的彩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我们在幼儿园已经学会了不少的本领,能告诉老师你最能画什么?

教师总结幼儿回答的种类。你们会画这么多东西可真了不起。但是今天我要请小朋友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

二、出示"哈哈小人",幼儿观察,尝试画出一摸一样的"小人"

1、重点解释"顶天立地" 。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顶天立地的小人吗?并解释说顶天立地的小人就是(小人的头顶在纸的最上面)(小人的脚踩在纸的最下面)所以,这幅画要画得怎么样?(画得高、画得大;撑满整张纸)。

给你们一点时间,仔细观察这个小人的摸样和大小。

2、教师讲解后出示范画,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老师说:“老师这里有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请大家仔细看哦!”

幼儿观察范画。

3、幼儿尝试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老师藏起范画,让幼儿凭记忆画小人。老师:孩子们,观察好了么,观察好了,请你们举手。现在,老师想看看大家有没有记住这个顶天立地的小人,请你拿出笔和一张粉红色的纸把刚刚看到的小人画出来。

(2)出示范画,幼儿比较自己的作品和老师的范画的区别加以改正,尽量和老师的一致。

师:孩子们,画好了没有,画好的请举手,没画好的要加油哦,现在说有的小朋友都画好了,请大家放下手中的比不许再画了,下面请你们看看你们画的小人和老师的是否一样?画之前我提过要求,画得要怎么样?(顶天立地)要画的高、画的大。第二个要求是画你观

察到的小人,他是什么样的?做的是什么动作呢?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需要再重新修改一下的,有吗?在给大家一次机会,把需要修改的地方重新再修改一下。因为只有画的和老师的小人一样的顶天立地才可以玩下面的游戏。

三、探究"哈哈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一)尝试在折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请幼儿在折好的黄色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

师:请拿出一张黄颜色的纸,在黄色的纸上你再画一遍你观察到的顶天立地的小人,而且要增加一个要求:不能打开这张纸。(你发现这张黄色纸跟刚刚那张白色的有什么区别呢?)(教师观察幼儿是否理解新增的要求,可请幼儿取出纸进行观察,发现纸是折过的,继而帮助幼儿理解这次是在折过的纸上画。)

(二)、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1)、师;现在可以把纸打开了,告诉我,你们发现了什么?(小人断开了)

(2)什么地方分开了?

(3)有没有打开后小人没有变化的?

(4)为什么这个小朋友的小人没有断开,为什么?(画画的位置和大小都有关系)

(5)教师出示折纸上的小人和没折的纸上的小人问这两张纸有什么关系?(幼儿发现另一张纸是折的)引导孩子发现小人变化的秘密是纸折起来的。

2,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之处的方法。

(1)教师引导: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用笔画,用线连)老师这里有一个圆请小朋友连上线。

(2)教师:如果请你把小人断掉的地方连起来,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想试一试吗?现在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

(当幼儿想出用线连接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幼儿上来示范,继而请幼儿用连线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画完

3、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将幼儿的作品按变长的不同部位分类展示),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把“小人”的哪个部位变长了?

老师归纳:有的小人头变长了,有的小人腿变长了,有的身体变长了————

老师再次提问:为什么小人变化的位置不一样?(小人身体的哪个地方画在折线上,哪个地方就会变化)

(三)幼儿第三次在黄色折纸上绘画。

(1)教师:如果再给你一次画画的机会,你想把“小人”的哪里变长?

(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提示幼儿:如果要把某个部位变长,必须把它画在——?幼儿会说折线上。)

(2)激励幼儿再画一次:比一比,这次谁画的与众不同,变化最有创意。

(教师观察幼儿再次在折纸上进行绘画,看看谁的作品有创意:如脸部器官变形、头发变形、身体的几个部位同时变形等。

(3)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教师与幼儿再次欣赏、交流所画的“小人”,将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分类张贴。)

四、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

教师提示如果纸是横折的,斜折的,多层折的小人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把纸换个方向会怎么样?

如果尝试画别的东西,又会有什么好玩的发现呢?

小筐里最后一张纸是送给你的,带着这张纸回去试试吧。

活动反思

哈哈镜中人物的夸张形象常常让人嬉笑不已。孩子们对此更是喜爱有加。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由于画在了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非常类似于照哈哈镜的效果,充满童趣,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带来的乐趣。活动一开始,请孩子绘画观察到的“小人”形象,这一环节虽然是让孩子绘画简单的单线小人,但实际是在挑战大班孩子的观察习惯与能力,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孩子就能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所见,而不是自己的所想。另外,在折过的纸上画“小人”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们拿到纸后会有意识地避开折线来画,因此活动中还需要老师强调什么是“顶天立地”,撑满整张纸,这样孩子出错的几率就会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