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板带钢毕业设计
年产280万吨2250热轧带钢生产线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280万吨2250热轧带钢生产线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热轧带钢概述 (1)1.2 热轧带钢技术要求 (2)1.3.应用性与先进行 (3)1.3.1 应用性 (3)1.3.2 先进性 (3)1.4现代热连轧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4)1.5 本设计目的和意义 (5)第2章生产方案及大纲的制定 (6)2.1产品方案的编制 (6)2.1.1产品方案 (6)2.1.2 编制方案的原则及方法 (6)2.1.3 选择计算产品 (6)2.2 产品大纲 (7)2.2.1 钢种分布及生产能力 (7)2.2.2原料及产品规格 (7)2.3 生产方案 (8)2.3.1 选择生产方案依据 (9)2.3.2 制定生产方案 (9)第3章设计方案 (10)3.1 工艺方案的选择 (10)3.2 主机型式的选择 (12)3.3 轧机数量及相关设备的选择 (13)3.3.1 粗轧机组设备选择 (13)3.3.2 侧压设备的选择 (14)3.3.3精轧机组设备选择 (15)3.4加热炉的选择 (19)第4章生产设备及参数 (21)4.1工艺装备 (21)4.2 主要设备形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22)4.2.1 加热炉 (22)4.2.2粗轧区设备 (22)4.2.3 精轧区设备 (28)4.2.4 卷取机区主要设备 (31)第5章生产工艺流程 (34)5.1生产工艺流程 (34)5.2 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36)5.3.1 坯料管理制度 (37)5.3.2 加热制度 (37)5.3.3 轧制制度 (39)5.3.4 冷却制度 (40)5.3.5卷曲制度 (41)5.4 车间自动化 (42)第6章轧制工艺参数设计 (45)6.1制定轧制制度的原则和要求 (45)6.1.1在保证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产量 (45)6.1.2 在保证操作稳便的条件下提高质量 (46)6.1.3 道次选择确定 (47)6.2 粗轧压下规程 (47)6.2.1 粗轧压下制度 (47)6.2.2粗轧速度制度 (48)6.2.3 粗轧温度制度 (50)6.3 精轧压下规程 (51)6.3.1 精轧压下制度 (51)6.3.2 精轧速度制度 (52)6.3.3 精轧轧制时间和周期的确定 (53)6.3.4 精轧温度制度 (55)6.4 轧制图表 (56)6.6 各道次变形抗力 (57)6.7 计算各道的传动力矩 (59)6.8 轧辊辊缝和转速的设定 (61)第7章电机轧辊的强度校核 (63)7.1静负荷图 (63)7.2 等效力矩计算及电动机的校核 (64)7.3 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65)7.4 轧辊强度校核 (66)7.4.1 支承辊弯曲强度校核 (66)7.4.2 工作辊的扭转强度校核 (68)第8章轧钢机产量计算 (70)8.1 轧机小时产量计算 (70)8.2 轧机平均小时产量计算 (71)8.3.轧钢车间年产量计算 (71)第9章厚度控制方式 (73)9.1 预控AGC系统 (74)9.2间接测厚反馈闭环控制系统 (75)第10章辊型与板形控制 (76)10.1 板型控制理论 (76)10.2 板形设定模型 (78)10.3 影响辊缝形状的因素 (80)10.3.1 轧辊热膨胀对辊缝的影响 (80)10.3.2 轧辊的磨损对辊缝的影响 (81)10.3.3 原始辊型对辊缝的影响 (81)10.3.4 入口板凸度对辊缝的影响 (81)10.4 轧辊凸度计算 (82)10.5 轧辊的磨损的确定 (85)10.6 初始加工辊型确定 (86)10.7 静态凸度计算 (86)10.8 轧辊辊型设计 (87)10.9 弯辊装置 (87)10.9.1 弯曲工作辊 (87)10.9.2 弯曲支撑辊 (88)第11章车间平面设计 (89)11.1平面布置的原则 (89)11.2 金属流程线的确定 (89)11.3仓库面积的确定 (90)11.3.1确定仓库面积的原则 (90)11.3.2原料仓库面积的确定 (90)11.3.3成品仓库面积的确定 (90)第12章环境保护 (92)12.1环境保护概述 (92)12.2环境保护的容与对策 (92)12.2.1绿化 (92)12.2.2水质处理 (92)12.2.3噪音防治 (93)12.2.4大气污染的防治 (93)12.2.5有害废弃物的处理 (93)12.2.6车间的综合利用 (93)结论 (95)参考文献 (96)谢辞 (98)第1章绪论1.1 热轧带钢概述热轧宽带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资,是制造其他薄板类钢铁产品的重要原料, 主要作为冷轧板、焊管、冷弯或焊接型钢的原料或直接用于制作各种结构件、容器、汽车、造船、集装箱等。
毕业设计(论文)-年产350万吨热轧带钢厂工艺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年产350万吨热轧带钢厂工艺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625e64dd88d0d232d46a7c.png)
年产350万吨热轧带钢厂工艺设计班级:金加092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板带钢是钢铁产品的主要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建筑业。
宽带钢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展中需求量很大。
世界各国近年来都在注重研制和使用连铸连轧等新技术和新设备来生产板带钢。
本设计是年产350万吨的热轧板带钢车间工艺设计。
产品规格为:1400*。
所用钢种为:普碳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
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制定、典型产品工艺计算、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选择,并且对主要设备(轧辊和电机)的能力进行了校核,对车间主要经济指标、生产车间布置和环境保护,进行了设计和规划目录摘要 (I)目录 (II) (1)热轧板带钢生产状况 (1) (1) (3)热轧带钢市场前景和需求概况 (3)今后热轧板带钢的发展趋势 (3)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热传送设备工艺 (4) (5) (5) (6) (7)确定计算产品的成品率 (7)编制金属平衡表 (8) (9) (10)粗轧前立轧机(E1、E2) (11)四辊粗轧机(两架)(R1、R2) (11)精轧前立轧机(FE) (11)精轧机组(F1~F7) (12) (12) (13) (14) (14) (16) (16) (16).精轧机速度制度 (18)温度制度 (20) (21) (22) (23) (24) (24) (24) (25) (26) (26) (26) (27) (27) (27) (27)R1轧辊强度校核 (29) (32) (33)电机功率校核 (33)9.轧钢机产量计算 (35)典型产品的工作图表 (35)典型产品小时产量计算 (36)轧机实际工作小时数 (36)年计划实际工作小时数 (36)轧机负荷率 (37) (37) (38)致谢 (38)热轧板带钢生产状况热轧带钢是重要的钢材品种,对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发达国家热轧带钢产量约占热轧钢材的50%以上,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
热轧板带钢毕业设计.doc

热轧板带钢毕业设计.doc一、设计背景与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热轧板带钢则是钢铁行业中的重要产品之一。
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热轧板带钢的品种和规格也更加繁多和丰富,不同品种和规格的热轧板带钢在不同领域中有着不同的用途。
本毕业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热轧板带钢生产,主要针对热轧板带钢成型过程中的设备设计、制造和维护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提高热轧板带钢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本毕业设计的要求如下:1. 针对热轧板带钢成型过程中的设备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一套完整的流水线生产设备。
2. 围绕设备的制造、运行和维护,展开全面的技术研究,确保设备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稳定运行。
3.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经济实际状况,合理确定热轧板带钢的品种和规格。
二、设计思路与方案1. 设备设计设计一套完整的热轧板带钢生产设备,包括:1)轧机:轧机是热轧板带钢成型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板带钢的质量和产量。
轧机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不同规格板带钢的生产需要,尽量提高轧制速度和轧制精度。
2)热处理设备:热处理是热轧板带钢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热处理设备对板带钢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可以达到调整钢材组织和性能的目的。
3)切割设备:切割设备是将热轧板带钢切割成不同规格的冷轧板带钢的设备,对切割设备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规格板带钢的切割要求,尽可能提高切割效率和切割精度。
4)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板带钢加工前的预处理设备、板带钢加工后的检测设备以及板带钢的输送设备等。
辅助设备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整个生产线的连贯性,确保生产线不会出现瓶颈和断点。
2. 技术研究1)轧机的轧辊设计:轧辊是轧机的核心部件,其表面形状和尺寸对轧制质量和速度都有着重要影响,需要通过研究轧辊的材料性能、成型工艺以及润滑方式等方面,确定最佳的轧辊设计方案。
2)热处理过程优化:通过对热处理过程中温度、时间、气氛等因素的控制和调整,来优化板带钢的组织和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2032mm热轧板带钢车间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2032mm 热轧板带钢车间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摘要本车间设计生产能力为160万吨的热轧板带钢生产车间,产品规格为:(2.0~25)×(600~1840)mm,所用钢种为:普碳钢、优质钢和低合金钢。
重钢1780mm热轧带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doc

1 车间投资分析重钢1780mm热轧带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车间投资分析 (4)1.1 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1.2 厂址的选择 (5)1.3 原料及产品的市场分析 (5)1.4 技术经济分析 (6)2 年产量及产品大纲的制定 (8)2.1 产品方案的编制 (8)2.1.1 产品方案 (8)2.1.2 编制产品方案的原则及方法 (8)2.1.3 选择计算产品 (8)2.1.4 确定产品大纲 (8)3 生产方案 (10)3.1 选择生产方案的依据 (10)3.2 制定生产方案 (10)4 生产工艺流程制定 (11)4.1 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 (11)4.2 主要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12)4.2.1 板坯库工艺技术流程 (12)4.2.2 加热炉工艺技术流程 (12)4.2.3 粗轧区工艺技术流程 (13)4.2.4 热卷箱、飞剪工艺技术流程 (13)4.2.5 精轧区工艺流程 (14)5 轧机选择 (15)5.1 轧钢机选择的原则 (15)5.2 轧钢机机架布置及数目的确定 (15)5.2.1 E1立辊轧机 (15)5.2.2 四辊粗轧机 (17)5.2.3 F1E立辊轧机 (18)5.2.4 F1~F7四辊精轧机组 (18)6 辅助设备的选择 (20)6.1 加热及热处理设备选择 (20)6.1.1 炉型确定 (20)6.1.2 步进梁及运动机构 (20)6.1.3 加热炉 (21)6.2 切断设备的选择 (21)6.3 热卷箱 (22)6.4 层流冷却 (24)7 典型产品工艺计算 (27)7.1 确定粗轧机组的轧制规程 (27)7.1.1 板坯尺寸 (27)7.1.2 粗轧机组压下量分配原则及其道次变形量的分配 (27)7.1.3 校核咬入能力 (28)7.1.4 粗轧机组的速度制定 (28)7.1.5 确定轧件在各道次中的轧制时间 (28)7.1.6 确定轧件在各道次中的轧制温度 (31)7.1.7 确定轧件在各道次的平均变形速度 (33)7.1.8 确定轧件在各道次的轧制力 (34)7.1.9 确定轧件在各道次的轧制力矩 (36)7.2 精轧阶段工艺计算 (41)7.2.1 压下规程的分配 (41)7.2.2 精轧机组速度制度的制定 (42)7.2.3 轧制时间的确定 (43)7.2.4 轧制温度的确定 (43)7.2.5 计算各道的平均变形速度 (44)7.2.6 计算各道平均单位压力 (45)7.2.7 计算各道的传动力矩 (46)8 电机能力校核 (50)8.1 粗轧电机能力校核 (50)8.1.1 等效力矩计算 (50)8.1.2 电机温升校核 (51)8.1.3 电机的过载校核 (51)8.2 精轧机电机能力校核 (51)8.2.1 等效力矩计算 (51)8.2.2 电机温升校核 (51)8.2.3 电机的过载校核 (51)9 轧辊强度校核 (52)9.1 R1强度校核 (52)9.1.1 辊身强度校核 (52)9.1.2 辊颈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计算 (53)1 车间投资分析9.1.3 辊头扭转强度计算 (53)9.1.4 接触应力计算 (54)9.2 F1~F4精轧机强度校核 (54)9.2.1 支承辊弯曲力矩校核 (54)9.2.2 辊颈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校核 (55)9.2.3 辊头扭转强度计算 (55)9.2.4 接触应力计算 (55)9.3 F5~F7精轧机强度校核 (55)9.3.1 支承辊弯曲力矩校核 (55)9.3.2 辊颈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校核 (56)9.3.3 辊头扭转强度计算 (56)9.3.4 接触应力计算 (56)10 轧钢机产量计算 (57)10.1 典型产品的工作图表 (57)10.2 典型产品小时产量计算 (57)10.3 厂年产量计算 (57)11 车间平面布置 (59)11.1 平面布置的原则 (59)11.2 金属流程线的确定 (59)11.3 设备间距的确定 (59)11.3.1 加热炉及其前后设备间距 (60)11.3.2 其它设备之间的距离 (60)11.3.3 车间跨度大小及柱距大小 (60)11.4 仓库面积的确定 (60)11.4.1 原料仓库面积的计算 (61)11.4.2 中间仓库面积的计算 (62)11.4.3 成品仓库面积的计算 (62)11.5 车间运输量的确定 (62)12 劳动组织及车间经济技术指标 (64)12.1 车间劳动组织 (64)12.1.1 劳动定额 (64)12.1.2 劳动定员 (64)12.2 车间技术经济指标 (65)12.2.1 金属消耗 (65)12.2.2 其它消耗 (65)12.3 车间概算 (65)12.3.1 车间设计指标 (65)12.3.2 车间投资概算 (66)12.3.3 成本概算 (66)12.3.4 钢板销售收入 (66)12.3.5 年利润及投资回收期 (66)13 轧钢车间环境保护设计与废水处理 (67)13.1 环保对车间设计的要求 (67)13.2 环保的内容与对策 (67)13.3 热轧废水的治理 (68)13.3.1 直接冷却废水的处理 (68)13.3.2 间接冷却废水的处理 (68)13.3.3 层流冷却废水的处理 (68)参考文献 (69)致谢 (70)1车间投资分析1.1 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本设计是重钢1780热轧板带钢车间工艺设计。
重钢1780mm热轧带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重钢1780mm热轧带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车间投资分析 (2)1.1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1.2厂址的选择 (2)1.3原料及产品的市场分析 (3)1.4技术经济分析 (3)2年产量及产品大纲的制定 (5)2.1产品方案的编制 (5)2.1.1产品方案 (5)2.1.2编制产品方案的原则及方法 (5)2.1.3选择计算产品 (5)2.1.4确定产品大纲 (5)3生产方案 (7)3.1选择生产方案的依据 (7)4生产工艺流程制定 (8)4.1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 (8)4.2主要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9)4.2.1板坯库工艺技术流程 (9)4.2.2加热炉工艺技术流程 (9)4.2.3粗轧区工艺技术流程 (10)4.2.4热卷箱、飞剪工艺技术流程 (10)4.2.5精轧区工艺流程 (11)5轧机选择 (12)5.1轧钢机选择的原则 (12)5.2轧钢机机架布置及数目的确定 (12)5.2.1E1立辊轧机 (12)5.2.2四辊粗轧机 (14)5.2.3F1E立辊轧机 (15)5.2.4F1~F7四辊精轧机组 (15)6辅助设备的选择 (17)6.1加热及热处理设备选择 (17)6.1.1炉型确定 (17)6.1.2步进梁及运动机构 (17)6.1.3加热炉 (18)6.3热卷箱 (19)6.4层流冷却 (21)7典型产品工艺计算 (24)7.1确定粗轧机组的轧制规程 (24)7.1.1板坯尺寸 (24)7.1.2粗轧机组压下量分配原则及其道次变形量的分配 (24)7.1.3校核咬入能力 (25)7.1.4粗轧机组的速度制定 (25)7.1.5确定轧件在各道次中的轧制时间 (26)7.1.6确定轧件在各道次中的轧制温度 (28)7.1.7确定轧件在各道次的平均变形速度 (30)7.1.8确定轧件在各道次的轧制力 (31)7.1.9确定轧件在各道次的轧制力矩 (33)7.2精轧阶段工艺计算 (38)7.2.1压下规程的分配 (38)7.2.2精轧机组速度制度的制定 (39)7.2.3轧制时间的确定 (40)7.2.4轧制温度的确定 (40)7.2.5计算各道的平均变形速度 (41)7.2.6计算各道平均单位压力 (42)7.2.7计算各道的传动力矩 (44)8电机能力校核 (48)8.1粗轧电机能力校核 (48)8.1.1等效力矩计算 (48)8.1.2电机温升校核 (49)8.1.3电机的过载校核 (49)8.2精轧机电机能力校核 (49)8.2.1等效力矩计算 (49)8.2.2电机温升校核 (49)8.2.3电机的过载校核 (49)9轧辊强度校核 (50)9.1R1强度校核 (50)9.1.1辊身强度校核 (50)9.1.2辊颈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计算 (51)9.1.3辊头扭转强度计算 (51)9.1.4接触应力计算 (52)9.2F1~F4精轧机强度校核 (52)9.2.1支承辊弯曲力矩校核 (52)9.2.2辊颈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校核 (53)9.2.3辊头扭转强度计算 (53)9.2.4接触应力计算 (53)9.3F5~F7精轧机强度校核 (53)9.3.1支承辊弯曲力矩校核 (53)9.3.2辊颈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校核 (54)9.3.3辊头扭转强度计算 (54)9.3.4接触应力计算 (54)10轧钢机产量计算 (55)10.1典型产品的工作图表 (55)10.2典型产品小时产量计算 (55)10.3厂年产量计算 (55)11车间平面布置 (57)11.1平面布置的原则 (57)11.2金属流程线的确定 (57)11.3设备间距的确定 (58)11.3.1加热炉及其前后设备间距 (58)11.3.2其它设备之间的距离 (58)11.3.3车间跨度大小及柱距大小 (58)11.4仓库面积的确定 (59)11.4.1原料仓库面积的计算 (59)11.4.2中间仓库面积的计算 (60)11.4.3成品仓库面积的计算 (60)11.5车间运输量的确定 (60)12劳动组织及车间经济技术指标 (62)12.1车间劳动组织 (62)12.1.1劳动定额 (62)12.1.2劳动定员 (62)12.2车间技术经济指标 (63)12.2.1金属消耗 (63)12.2.2其它消耗 (63)12.3车间概算 (63)12.3.1车间设计指标 (63)12.3.2车间投资概算 (64)12.3.3成本概算 (64)12.3.4钢板销售收入 (64)12.3.5年利润及投资回收期 (64)13轧钢车间环境保护设计与废水处理 (64)13.1环保对车间设计的要求 (65)13.2环保的容与对策 (65)13.3热轧废水的治理 (66)13.3.1直接冷却废水的处理 (66)13.3.2间接冷却废水的处理 (66)13.3.3层流冷却废水的处理 (66)参考文献 (67)致谢 (69)1车间投资分析1.1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本设计是重钢1780热轧板带钢车间工艺设计。
新建年产330万吨热轧板带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新建年产330万吨热轧板带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 概述 (1)1.1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1)1.2我国热轧带钢发展、新技术和存在的问题 (2)1.2.1近二十年的技术 (2)1.2.2 5我国热轧带钢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4设计要求及技术水平 (4)2产品大纲及金属平衡 (5)2.1产品大纲 (5)2.2 产品特点 (5)2.2.1 产品品种及规格 (5)2.2.2 产品质量标准 (6)2.3板坯 (6)2.3.1板坯的选择 (6)2.3.2板坯的规格 (6)2.3.3 板坯技术要求 (7)2.4 金属平衡表 (7)3设计方案 (8)3.1 工艺方案的选择 (8)3.2 主机型式的选择 (8)3.3 轧机数量和轧制道次 (9)3.3.1 粗轧机组设备选择 (9)3.3.2 精轧机组设备选择 (12)3.4加热炉的选择 (17)3.5计算机控制系统 (17)4生产工艺流程 (19)4.1 生产工艺流程图 (19)4.2 生产工艺流程 (19)4.2.1常见的连铸与轧制衔接五种类型模式及适用围 (19)4.2.2 本车间采用的模式 (20)4.2 工艺制度 (21)4.2.1坯料管理制度 (21)4.2.2 加热制度 (22)4.2.3轧制制度 (23)4.2.4 力制度 (23)4.2.5 换辊制度 (23)4.2.6 冷却制度 (24)4.2.7卷取制度 (24)5车间工作制度和年工作小时 (26)5.1车间工作制度 (26)5.2年工作小时 (26)6轧机组成和型式及其生产能力 (27)6.1粗轧机组 (27)6.1.1设备组成 (27)6.1.2粗轧机R1 (27)6.1.3 粗轧机R2 (29)6.2精轧机组 (30)6.2.1设备组成 (30)6.2.2精轧机参数 (31)6.3轧制工艺规程设计 (33)6.3.1轧制制度确定原则 (33)6.3.2粗轧机组压下规程设计 (35)6.3.3精轧机的压下规程设计 (37)6.4轧制程序表 (39)6.5轧机生产能力 (39)6.5.1轧机小时产量 (39)6.5.2轧机平均小时产量 (39)7轧制工艺参数设计 (40)7.1轧制压力计算 (40)7.2轧制力矩计算 (41)7.3电机及轧辊强度校核 (41)7.3.1电机能力校核 (41)7.3.2轧辊强度校核 (43)8主要辅助设备及其生产能力计算 (48)8.1辅助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48)8.2主要辅助设备的选择 (48)8.2.1加热炉的选择 (48)8.2.2定宽压力机 (51)8.2.3切头飞剪 (51)8.2.4卷取机 (53)8.3其他辅助设备 (53)8.3.1除鳞箱 (53)8.3.2废钢推出机 (54)8.3.3边部加热器 (54)8.3.5层流冷却系统 (54)9车间的平面布置和起重运输 (55)9.1车间平面布置原则 (55)9.2金属流线型式 (55)9.3仓库面积的确定 (55)9.3.1确定仓库面积的原则 (55)9.3.2原料仓库面积 (55)9.3.3成品仓库面积 (56)9.3.4车间平面设计 (56)10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7)11环境保护 (58)11.1环境保护对车间设计的要求 (58)11.2环保的容 (58)11.2.1绿化 (59)11.2.2 各类有害物质的控制与防治 (59)11.2.3噪音的防治 (60)11.2.4大气污染的防治 (60)12 典型产品计算 (62)12.1轧件各道次尺寸确定 (62)12.2轧件各道次时间确定 (62)12.2.1粗轧机纯轧时间 (62)12.2.2精轧纯轧时间 (63)12.3轧件各道次温度确定 (63)12.4轧制力及轧制力矩 (64)12.5等效力矩 (65)致谢 (67)参考文献 (68)附录A 压下规程程序 (69)附录B 计算程序 (C++) (70)附表 (93)1 概述1.1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步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
毕业设计(论文)-6×1700mm热轧带钢粗轧压下规程制定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6×1700mm热轧带钢粗轧压下规程制定学生姓名:学号: 201111102034 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 2011级压力加工班指导教师:肖玄职称:助教2014年10 月13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摘要板带钢是钢铁产品的主要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业。
热轧板带钢在国名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热轧板带生产一直是轧制行业中高新技术应用最为集中、人为最为关注的领域。
本次设计的是中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粗轧压下规程。
本次设计介绍了热轧板带钢的粗轧压下规程,主要设备参数,以中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来设计选择坏料,制定粗轧压下规程,制定速度制度、温度制度,最后对轧机的咬入角和轧辊的强度进行校核。
关键词:热轧带钢,中板坯连铸连轧,温度制度,速度制度,轧辊强度ABSTRACTPlate band steel is one of the main products of steel product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ot-rolled strip steel plays a huge role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t-rolled strip production has been being the field of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which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and of most concern in the rolling industry. The design of the rolling schedule of rough rolling of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has been made. This design introduces the roughing press rules of hot-rolled strip steel, main equipment parameters, the choices of bad material of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develops speed system and temperature system, and checks the bite angle of rolling mill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roller.Key words hot-rolled strip steel,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speed system, temperature system, the strength of the roll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热轧板带钢概述 (1)1.1热轧板带钢概述 (1)1.2热轧板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 (1)1.3热轧板带钢生产的生产设备 (1)2典型产品轧制工艺制定 (3)2.1压下规程设计 (3)2.1.1坏料尺寸 (3)2.1.2粗轧机组压下量的分配 (3)2.1.3校核咬入能力 (3)2.1.4确定速度制度 (4)2.1.5确定轧制温度 (6)2.1.6轧制压力的计算 (7)2.1.7传动力距的计算 (8)3 轧辊强度校核与电机能力验算 (10)3.1轧辊的强度校核 (10)3.1.1支承辊弯曲强度校核 (10)3.1.2工作辊的扭转强度校核 (12)3.1.3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的接触应力 (13)3.2电机的校核 (14)3.2.1 静负荷图 (14)3.2.2主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15)4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1 热轧板带钢概述1.1热轧板带钢概述国名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中钢铁材料占很大比例,例如2005年世界钢产量约为11亿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轧板带钢毕业设计【篇一:热轧板带毕业论文】1 综述1.1 热轧板带钢生产状况热轧带钢是重要的钢材品种,对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发达国家热轧带钢产量约占热轧钢材的50%以上,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
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高附加值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较低。
我国一般热轧带钢产品厚度下限是1.8mm,但实际上只生产很少厚度小于2.0mm的热轧带钢,即使窄带钢,产品厚度一般也大于2.5mm。
因此,相当一部分希望使用厚度小于2mm带钢作原料的用户,只得使用冷轧带钢。
如果能开发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则可代替相当一部分的冷轧带钢使用,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1]。
1.1.1 热轧宽带钢生产状况国外热轧宽带钢生产的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热带钢无头轧制技术[2]。
无头轧制技术能稳定生产宽薄带钢及超薄热轧带钢,其宽厚比可由传统热连轧的800∶1提高到1 000∶1,并能应用润滑轧制及强制冷却技术生产具有新材料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
②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它主要有紧凑式热带钢生产工艺csp (compact strip process)、在线热带钢生产工艺isp (in-line strip production)、灵活式薄板坯轧制工艺ftsr (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和连铸直接轧制工艺conroll等10余种类型。
德国sms公司开发的csp工艺已成功地轧制出厚度为0.8mm的薄带钢产品,并已经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建筑工业等领域;奥钢联(vai)开发的conroll工艺也成功地生产出厚度0.9mm~1.0mm、表面质量极好的热轧薄带钢,可用作汽车的外露部件;美国至今已经投产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达百余条,生产能力53107t/年[3]。
③铁素体区轧制生产工艺。
它又称相变控制轧制,是由比利时冶金研究中心于1994年开发的一项轧制新技术,当初主要目的就是用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取代1.0mm~2.0mm厚度范围的冷轧产品。
铁素体区轧制生产工艺的发展目标是生产薄(超薄)规格优质深冲板。
国内热轧宽带钢生产概况如下:①传统的热带轧机。
以宝钢2050mm 热轧带钢轧机为例,宝钢2050mm热轧厂于1989年8月3日投产,热轧机组设计年产量为400万t。
到2000年底已累计生产4446万t热轧带钢。
1999年产量达到510万t,超过设计产量25%, 2000年达到520万t。
主要产品有普碳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深冲用钢、造船用钢、螺旋焊管用钢等钢卷和钢板。
2050mm热轧机组为3/4连续式轧机。
全厂的主要设备有: 4架粗轧机、7架精轧机, 3台全液压卷取机,及5条精整作业线。
设备总重60915t。
设备由德国西马克德马格财团总承包,12年来,设备运行稳定。
在产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时,机组的生产综合指标与产品精度也在不断提高,高强度、高难度极限规格产品不断增加,薄规格产品比例成倍提高。
尤其最近,2.00mm以下薄规格产品占产量的17%,比1992年5月达产时的4.98%和设计规定的6%高3倍[5]。
把薄规格产品作为主要生产目标,采用最佳卷取温度,对加热温度、轧制负荷分配、轧制速度进行优化,对各精轧机架目标凸度进行合理分配,轧出符合标准的厚度为1.6mm的集装箱用耐大气腐蚀板,解决了集装箱钢板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002年又试轧成功厚 1.2mm的热轧薄带钢。
②薄板坯连铸连轧。
自1992年兰州钢厂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建立了我国第一套csp薄板坯连铸机以来,国内各大钢铁公司纷纷花费巨资新建或改造热连轧厂,不断扩大品种范围,提高产品质量。
宝钢的2050和1580热轧线是国内工艺装备及自动化控制水平较高的两条生产线,能稳定生产厚度≥1.5mm的热轧板卷,也能生产少量厚1.0mm~1.2mm的超薄热轧带钢。
1999年珠钢引进第一条csp薄板坯连铸连轧线(1 450mm),之后相继建成投产邯钢1450mm、包钢1700mm、攀钢、唐钢1800mmftsr机组马钢1800mmcsp机组、华菱1800mmcsp一期工程和上钢一厂的1780热连轧机组,本钢1880mmcsp连铸连轧热轧生产线设计产能280万吨,莱钢1450热连轧机组设计产能200万吨,沙钢1700mm热连轧生产线设计产能450万吨。
鞍钢2150mmcsp机组设计产能450万吨。
据统计,2007年国内预计将有12条热轧生产线投产,设计总产能为3700万吨,其中设计产能在300万吨以上的大型热轧生产线有5条,分别是安钢1780机组380万吨,马钢2250机组500万吨,宝钢1880机组370万吨,天铁1780机组380万吨,北台1780机组400万吨;其余7条热轧产线设计产能均在200万以上,它们是日照钢厂1580机组200万吨,唐山国丰1480机组200万吨,迁安轧一厂1250机组200万吨,武钢1580机组280万吨,山西海鑫1500机组220万吨,宁波建龙1780机组250万吨。
预计到2007年底我国热轧总产能将达到1.4亿吨。
③铁素体区轧制生产工艺。
珠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投产后,计划采用该工艺生产2.0mm 以下超薄热轧带钢,目前国内唐钢、本钢等多条csp薄板坯生产线均已具备铁素体区轧制能力。
1.1.2 热轧窄带钢生产状况目前,国外窄带钢的发展呈停滞状态,产量和质量均不高,对窄带钢的需求多采用将宽带纵切的办法,成本偏高。
国内共有50多套热轧窄带钢轧机,其中全连续式轧机2套, 3/4连轧机14套,半连轧15套,其余为跟踪式、横列式、行星式等,年总生产能力93106t。
但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普遍较落后,其中15家国有企业的大部分仍采用老式布局的3/4连轧生产线。
按产品的宽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145mm~240mm,多采用连铸坯一火成材,如宣钢带钢厂等;另一类为210mm~305mm,使用初轧坯两火成材,如包钢、莱芜带钢厂等。
优化改造后唐钢窄带钢生产线采用自产165mm3165mm、165mm3225mm、165mm3280mm三种规格的连铸坯,能够生产最宽达355mm、最薄为1.8mm的窄带产品。
1996年无锡市新大薄带钢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年产63104t的350mm热轧薄窄带钢生产线,采用了合理的工艺、设备,选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从而解决了板形、板厚控制与活套角度控制等一系列难题,成功地生产出厚度为1.0mm~1.5mm、宽度为130mm~200mm的薄规格窄带钢,并用于薄壁焊管生产[6]。
鞍钢公司轧钢总厂一条中型型钢生产线经改造,形成了年产13105t的350mm半连轧窄带钢生产线,目前已能生产厚度为1.2mm~2.0mm的高强度合金钢和不锈钢等难轧窄带钢产品。
1.1.3我国年产300万吨以上热连轧板带生产状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300万吨以上热连轧板带机组主要有于1989年8月3日投产宝钢2050mm热轧厂,热轧机组设计年产量为400万t,本钢1700机组原设计产能155万吨,2005年达产356万吨,武钢1700机组设计产能301万吨,2005年达产350万吨,鞍钢1780机组设计产能350万吨,2005年达产350万吨,武钢2250机组设计产能400万吨[7]。
沙钢1700mm热连轧生产线设计产能450万吨。
1.2 热轧带钢市场前景和需求概况1.2.1 热轧宽带钢市场前景对30多家国外钢铁企业的产品调查表明:作为最终产品使用的厚度大于2mm的热轧带钢的需求量正在下降,1995年为48%,2005年将下降至42%,而厚度小于2mm的热轧薄带需求量日益增加,从正在进行和准备进行的深加工线和冷轧机组方面的投资也可看出这种趋势。
2005年,厚0.8mm~1.2mm热轧薄带需求量增加将大于1%,厚1.2mm~2.0mm热轧薄带需求量增加将大于7%。
到2007年,预测全世界超薄热轧带钢的市场需求将超过1.93107t。
就国内市场而言, 1998年全国共消耗热轧薄板2.93107t,为填补国内板带材的供需缺口,1998年进口热轧薄板约7.83106t,占当年钢材进口总量的64.1%。
可见,国内热轧薄板的市场空间巨大,特别是对2.0mm以下超薄热轧带钢的需求尤其旺盛[8]。
1.2.2 热轧窄带钢市场需求国内外热轧窄带钢市场需求大体相同,厚度大于25mm的产品基本饱和,厚度小于20mm的热带却供不应求。
我国宽带轧机虽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是我国的轻工、建筑行业等需要大量的薄规格窄带钢,主要用于生产薄壁焊接钢管、轻钢龙骨等,此外热轧窄带钢还要给冷轧窄带钢轧机及特殊用途的钢带轧机等提供原料,因而目前我国热轧窄带钢仍然不会为宽带钢所替代。
据资料统计,我国煤气管年产量已经超过33106t,这也是窄带钢的一个大市场。
近几年热轧窄带钢的生产量几乎翻了一番,生产和在建的轧机达到近百套,全部投产后预计总能力将超过1800万吨。
1.3 今后热轧板带钢的发展趋势1.3.1 热轧宽带钢发展方向热轧板宽带钢以深冲钢板、耐腐蚀高强度热轧钢板、成型性优异的高强及超高强钢板、超宽幅汽车钢板、热镀锌钢板、超细晶高强度钢板为发展目标。
由于将采用无头轧制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控制冷却技术等轧制工艺生产热轧薄带钢,因此可以较好地控制热轧带钢的组织和性能。
在冷却技术方面,以温度预测模型为基础,采用细分的冷却箱和缓慢冷却装置,开发高精度的冷却系统,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进行控制。
从超薄热轧带钢的市场需求和生产现状可看出“以热代冷”的钢铁市场走向决定了超薄热轧带钢生产总体趋势是供不应求,同时也表明了超薄热轧带钢将成为热轧宽带钢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可以预见,采用无头轧制和低温轧制工艺将是薄板坯连铸直接轧制生产超薄带钢的主要发展方向。
1.3.2 热轧窄带钢发展方向增大带钢产品的优质比,调整产品结构,开拓热轧窄带钢产品应用新领域。
目前热轧窄带钢生产厂在提高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扩大品种的前提下,将小家电、小五金、家具、自行车零件等深加工企业所需多层次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低合金钢、高锰钢、不锈钢等高质量带钢作为主导产品,彻底改变只以焊管为主要供货方向的局面,建设新热轧窄带钢生产线,所轧产品规格处于宽带轧机产品的下限之外,从而可以代替部分冷轧产品。
如用厚度小于1.5mm的热轧窄带钢替代冷轧带钢,可以减少冷轧轧程,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轧机的效率。
向薄、宽、厚方向发展。
生产薄规格带钢,可满足薄壁焊管厂提高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生产宽规格带钢,占领热轧中宽带钢(宽度一般大于500mm的产品空间;生产厚规格带钢,开发轻钢结构。
轻钢结构用来制作工业厂房、办公大楼、体育场馆、商业超市、仓库等,目前广泛使用宽200mm~350mm、厚6mm~30mm、长3m~12m中板及板卷,热窄带钢比中板便宜600元/t~700元/t,如【篇二:年产366万吨热轧板带钢车间设计_毕业设计】┊┊┊┊┊┊┊┊┊┊┊┊┊装┊┊┊┊┊订┊┊┊┊┊线┊┊┊┊┊┊┊┊┊┊┊┊┊年产366万吨热轧板带钢车间工艺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钢材需求量日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