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的验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微生物:首先需要确定要检测的目标微生物种类,确定待测微生物的特性以及所需检测方法的适应范围。

2. 确定样品类型:确定待测样品的类型,例如食品、水样、空气样等,并对不同类型的样品制定相应的采样方案。

3. 方法准备: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例如培养法、PCR法、免疫学方法等。

根据待测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培养基和检测试剂,并准备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4. 方法验证设计:根据相关的验证准则和要求,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验证实验应包含合适的正性对照和负性对照,以验证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指标。

5. 样品处理:按照采样方案采集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例如分离、富集、过滤等,以提高待测微生物的检出率。

6. 方法验证实验:按照验证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结果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能需要重复实验、对比不同方法和分析相关数据。

7. 数据分析与评估:统计和分析验证实验的数据,比较不同方法的结果,并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结果应与参考方法进行比较,获取可靠的验证结果。

8. 验证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验证报告,包括验证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推荐结果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以上是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一般验证流程,具体的验证步骤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和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

《微生物检验技术》课件

《微生物检验技术》课件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细菌 、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分布特点:食 品的种类、加工方式、储存条件 等对微生物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微生物的来源:食品生产、加工 、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可能引入
的微生物。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与操作
01
02
03
04
传统检测方法
培养法、镜检法等。
现代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法、PCR技术、生物 传感器等。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等进行 微生物学检测,评估消毒灭菌 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指 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感染暴发调查
在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分析,查 找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有
效控制措施。
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并进行鉴定,为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 资料。
疫苗株的筛选
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筛选,选择适合作为疫苗株的 菌株或病毒株。
疫苗制备过程的监控
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安全性 评估,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效果评价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生长是指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和质量的增加。其生 长过程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繁殖是微生物生长的必然结果,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繁殖过程中,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会复制并传递给后代。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微生物的代谢
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处理废水、废气等,降低环境污染。

简述微生物检验的工作的基本流程。

简述微生物检验的工作的基本流程。

简述微生物检验的工作的基本流程。

微生物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和鉴定各种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流程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培养、鉴定和结果分析等环节。

首先是样品采集。

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可以从不同的样品来源(如水、土壤、食品、医疗器械等)中采集所需的样品。

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污染,采集工具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样品的纯净度和可靠性。

接下来是样品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一些干扰物质,提高后续操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样品处理的方法包括过滤、稀释、浓缩、提取等。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使样品更适合进行后续的培养和检测。

然后是样品培养。

培养是微生物检验的关键步骤,它可以使微生物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气体组成等,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接着是样品鉴定。

鉴定是判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关键步骤。

鉴定方法有多种,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色素、菌落形态等特征,以及检测其代谢产物、酶活性、生长速率等生理生化特性,可以初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DNA测序等,可以更准确地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亲缘关系。

最后是结果分析。

根据鉴定结果,可以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样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评估其卫生安全性和质量合格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

总体来说,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流程是样品采集、处理、培养、鉴定和结果分析。

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步骤和条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微生物相关疾病和问题的发生。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是指实验室中对食品、水、空气等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的方法。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水源等领域,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微生物检验可以用于把食品和饮料中的病菌、毒素和细菌等杂质去除,保证其品质安全。

该技术可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致病菌、霉菌和毒素,验证产品标签的准确性,以及控制制造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检验的步骤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微生物培养、检测和数据分析等。

样品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第一步。

在样品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外来菌株污染样品。

不同的样品采集工具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

微生物培养是将微生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化培养的过程。

常用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大肠杆菌富集琼脂、耐盐琼脂、分离琼脂等。

培养时间和温度应根据检测对象的生长特性来确定。

检测是将培养好的细菌进行进一步的筛查和鉴定,常用的方法有传统菌落计数法、API鉴定、基因检测、质谱分析等。

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加以分析。

数据分析是将检测结果与规定标准进行比较,并根据要求进行报告的制作。

常见的指标有总菌落、大肠杆菌、霉菌等,并根据不同产品的标准来进行判定。

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极广,主要由于其检验目的的多样性。

其在食品加工、水源管理、医院消毒等各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保护公众健康安全。

但是,微生物检验只是一种检验手段,对于所有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它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我们在使用食品、饮用水、药品等产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以防止各种病原菌的感染。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微生物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食品、水质、环境等样品中的微生物存在情况。

微生物检验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操作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微生物检验的流程及操作标准。

一、样品采集1. 样品的采集需要采用无菌工具,并保持样品在采集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2. 样品的采集过程应尽量避免接触到任何可能引入外源微生物的物质,比如皮肤、空气等。

3. 采集的样品应标明正确的标识信息,包括样品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

二、样品处理1. 样品收到实验室后,需要尽快进行处理,避免样品内的微生物增殖或死亡。

2. 样品处理过程需要保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无菌工具进行操作。

3. 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检验要求进行适当的稀释,以确保实验得出准确的结果。

三、培养基准备1. 培养基的制备需要按照标准的配方和步骤进行,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制备培养基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细菌、真菌等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3. 制备好的培养基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确保培养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接种操作1. 在进行微生物检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无菌的接种环、移液器等工具。

2. 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处理好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避免接种时引入外源微生物。

3. 接种操作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培养物受到任何污染。

五、培养与观察1. 接种后的培养基需要置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促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生长。

2. 定期观察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的数量和形态,用于后续的分析和鉴定。

3.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复进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真菌等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六、鉴定与结果解读1. 当样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鉴定和分析,确定其种属和数量。

2. 鉴定过程需要参考相关的鉴定手册和标准,进行适当的试验和测试。

3. 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结果解读,判断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1. 菌落计数法: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算菌落数量来估计微生物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和真菌的定量分析。

2. 涂片染色法:将微生物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经过固定、染色、清洗等步骤,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这种方法常用于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鉴定。

3. 荧光染色法:利用荧光染料对微生物细胞进行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

荧光染色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专一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微生物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4. 核酸分子检测法:通过提取微生物的核酸(DNA或R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扩增、检测和分析,可实现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检测微生物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实现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ELISA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感染病的诊断和监测。

6. 生物发光法: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生物发光反应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生物发光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可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适用于对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

7. 侵袭性检测法:通过无菌操作将微生物接种至实验动物体内,通过观察动物的病理变化和死亡情况来评价微生物的毒力和致病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8. 培养法: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通过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和变化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一、检验前准备1. 确保实验室环境清洁整洁,无菌操作台面及仪器设备;2. 熟悉操作规程,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消毒液;3. 检查培养基和试剂的有效期,确保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符合要求。

二、样本处理1. 将样本送检单与样本一同接收,并核对相关信息;2. 对样本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实验室环境;3. 定量取样,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培养基制备1. 按照培养基说明书的要求,准备培养基,注意培养基的稀释和灭菌;2. 根据需要,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中,准备好后放置在无菌条件下。

四、微生物接种1. 根据样本的来源,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接种;2. 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微生物接种,避免外部污染;3. 对接种的培养皿进行标记,清晰记录接种的菌种和数量。

五、培养条件1.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要求,设置适当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组成等;2. 定期观察培养皿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数量和颜色等信息。

六、鉴定和鉴定1. 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初步鉴定;2. 利用鉴定试剂或生化指标进行进一步鉴定;3. 如有需要,可进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七、结果记录和报告1. 将鉴定结果详细记录在报告中,包括鉴定的微生物种类、数量、鉴定方法和结果等;2. 及时向送检单位提交检验报告,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八、实验后清洁1. 将使用过的培养皿和试剂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清洁;2. 对实验室操作台面和设备进行消毒,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以上是《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每一步的操作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完整版)名解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群体在进化发育阶段上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微生物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特性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微生物之间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互相关系的一门科学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细菌素: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宿主体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致病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防腐: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指没有货的微生物的存在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也是环状闭合的双联DNA分子比染色体小存在于细胞质中可自主复制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机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所致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给后代基因转移:外源性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细胞内的过程基因重组:供体菌的基因进入受体菌细胞并在其中自行复制与表达或矛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的过程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体式格局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复制周期:病毒的增殖被人为分成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七个步骤的完整过程缺点病毒: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基因某一点改变而不能举行一般增殖的病毒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能量和必要成分等则病毒无法合成自身成分不能够装配和释放子代病毒的现象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等免疫原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野生被动免疫:是指打针含某种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的免疫血清等一系列细胞因子是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致病性: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的能力半数致死量: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病原体数量或毒素量急性感染:发作突然病程较短通常为数天或数周局部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局限就在肯定部位生长繁育引起病变的一种感染类型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育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非凡的毒性症状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毒性症状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毒素也可有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培养基:是指人工方法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CFU:菌落形成单位细胞病变效应(CPE):是指某些病毒感染组织细胞后正常生长的梭形细胞变圆变性坏死溶解及从培养瓶壁脱落细胞堆积形成葡萄状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形成包涵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在入院前已开始或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填空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微生物的分类等级与其他生物相同依次为:界、门、纲、目、科、种、属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细菌的基本机构是由各种细菌共有的节后由外向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细菌L型的只要生物学特征:多形性通俗造就不张扬可返祖可致病细菌的繁育体式格局:二盘据繁育以2的N次方数量增加细菌的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稳按期衰亡期细菌产生的色素有两类: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进行水的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时一般以大肠埃希菌作为水被粪便污染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大肠菌群数来判定水源被污染的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的标准是:1ml水肿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空气中的细菌一般以甲链作为指示菌热力灭菌法又分为:干热灭菌法(包括焚烧烧灼干烤法)和湿热灭菌法(主要高压蒸汽灭菌法间歇灭菌法巴士消毒法煮沸法)热力灭菌法的原理是:高温加热影响消毒剂的因素:消毒剂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温度与酸碱度环境中化学拮抗物质的存在噬菌体的结构:由头部尾部两部分组成头部外壳为蛋白质内含核酸;尾部由尾领尾鞘尾髓尾板尾词和尾丝组成真菌的变异三种表现形式:真菌形态、机构变异真菌菌落变异真菌抗药性变异外毒素:具有菌种特异性毒性作用较强具有组织选择性良好的免疫原性不耐热易被酸和蛋白水解酶灭活细菌全身感染在临床上常见的有下列情况几种情况: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按造就基的物理性状可分为3类:液体造就基半固体造就基固体造就基造就基的制备程序:调配溶化矫正PH过滤廓清分装细菌在液体造就基的生长现象:浑浊沉淀菌膜细菌菌落一般分为下列3种类型:光滑型粗糙型黏液型HCV的生物学特征: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球形对氯仿、甲醛、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问答1.微生物的特点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微生物检验是一种使用显微技术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以下是微生物检验的基础知识:
1.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微小的生物,通常需要使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它们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藻类等。

2. 微生物检验的分类:微生物检验可以分为细菌检验、病毒检验、寄生虫检验和真菌检验等。

3. 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生化反应等。

4. 微生物检验的步骤:微生物检验的步骤包括采集样品、制备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和鉴定等。

5. 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微生物检验在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微生物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监测感染情况,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验可以用来检测水源、土壤等环境的污染情况。

6. 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数量大、繁殖快等特点。

同时,它们也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多样的种类,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对微生物检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如有更深入的学习需求,建议阅读微生物检验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

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1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 的适用性检查,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 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检查。
18
菌种 #2022
• 大肠埃希菌
[CMCC(B)44 102]
•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 26 003]
• 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63 501]
计数培养基 • 白色念珠菌
大肠埃希菌2个平皿
枯草芽孢杆菌2个平皿
计数培养基适用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白色念珠菌2个平皿
性检查
黑典霉2个平皿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白色念珠菌2个平皿 用相同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做对照
21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结果判定
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 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 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14
培养基
标准菌株处理及增菌用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15
培养基
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温度,应按照各种培养基的规定进行,以保证灭菌效 果及不损失培养基的必需营养成分。
制成的培养基应透明 ,以便观察细菌生长 性状以及其他代谢活 动所产生的变化。
培养基的酸碱度应符合细菌生长要求。应按各种 培养基要求准确测定调节pH值。多数细菌生长 的适宜pH值为7.2~7.6。酵母菌霉菌(6.0~ 6.5)。调节可用1N HCl或NaOH。
显微镜、 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 器、薄膜过滤装置、比浊仪
等。
仪器 用具
试管、注射器、三角瓶、刻 度吸管、移液器、精密PH试 纸、滤膜、滤杯、剪刀、镊 子、无菌服、牛皮纸等。
11
实验准备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目 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鉴定的一种技术,通过特定 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进行 分析和研究。

04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
01
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可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
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
02
利用电子束成像,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如病毒、细菌的超
微结构等。
相差显微镜
03
利用光的相位差原理,可观察无色透明的微生物,如支原体、
衣原体等。
培养基制备技术
01
补体结合试验
利用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 应,形成复合物并激活补 体系统,用于检测微生物 抗原或抗体。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技术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 增微生物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快速 、灵敏的微生物检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基因组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微生物种 类、进化关系等信息。
脱羧酶试验等。
酶活性检测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酶活性 ,如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
试验等。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检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微生物的血清学试验
凝集试验
应用特异性抗体与微生物 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凝 集现象,用于鉴定微生物 种类。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等,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的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生长量测定法1、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

原理: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2、称干重法:原理:利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

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

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3、比浊法:原理:微生物的生长引起培养物混浊度的增高。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值,判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该法主要用于发酵工业菌体生长监测。

4、菌丝长度测量法:方法:对于丝状真菌和一些放线菌,可以在培养基上测定一定时间内菌丝生长的长度。

二、微生物计数法1、血球计数板法:这种方法简便,直观,快捷,但只适宜于单细胞状态的微生物或丝状微生物所产生的孢子进行计数,并且所得结果是包括死细胞在内的总菌数。

2、染色计数法:为了弥补一些微生物在油镜下不易观察计数,而直接用血球计数板法又无法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的不足,人们发明了染色计数法。

3、比例计数法:将已知颗粒(如霉菌孢子或红细胞)浓度的液体与一待测细胞浓度的菌液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在显微镜视野中数出各自的数目,即可得未知菌液的细胞浓度。

4、液体稀释法:对未知菌样做连续十倍系列稀释,根据估计数,从最适宜的三个连续的10倍稀释液中各取5毫升试样,接种1毫升到3组共15只装培养液的试管中,经培养后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生长的试管数,然后查最大或然数表MPN(most probably number)得出菌样的含菌数,根据样品稀释倍数计算出活菌含量。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是一种检测和鉴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
毒等)存在和数量的方法。

这种检验可以用于各种领域,
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生产、医疗卫生等。

在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1. 培养法:将样品接种在含有适合生长微生物的培养基上,通过观察和计数培养基上的菌落来鉴定和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2. PCR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放大特
定的微生物DNA片段来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3. 免疫学方法: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通过免疫
学试剂盒或免疫染色法来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4. 流式细胞术:利用激光流式仪对微生物进行单个细胞的
鉴定和计数。

5. 蛋白质检测:通过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蛋白质来判断
其存在和数量。

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判断环境卫生状况、食品的卫生安全、药品的纯度和无菌性等。

这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3篇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3篇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用于检测样本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存在与数量。

它在医疗、食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微生物检验主要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通常收集患者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验。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病毒核酸检测、真菌菌落计数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食品生产领域,微生物检验主要用于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会导致食源性疾病,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和采购商通常会使用微生物检验来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致病菌或过多的微生物。

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大肠菌群计数、霉菌计数、致病菌检测等。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在环境保护领域,微生物检测也被广泛应用。

环境中可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不仅可以分解有机物质、维持生态平衡,还可能导致污染和传播疾病。

因此,在环境调查和监测中,微生物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细菌计数、沙门氏菌检测、霉菌菌落计数等。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快速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总之,微生物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它在医疗、食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微生物检验,我们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样本中微生物的情况,进一步实现对疾病、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防控。

(本篇文章字数:306字)---------------------------------------------------------------------------微生物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主要通过对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和计数来确定其中的病原体种类和数量。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中的微生物污染。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涂片法、培养方法、PCR等。

1. 菌落计数法
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基于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菌落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饮料、水等中的微生物数量。

菌落计数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定量检测微生物数量,但缺点是需要时间较长,且对于某些菌种可能不适用。

2. 涂片法
涂片法是将样品在玻片上涂抹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数量、分布等特征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涂片法的优点是快速、简便,但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3. 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是将样品放置在含有适宜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
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微生物的检测,但需要时间较长。

同时,培养方法还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纯化。

4. PCR
PCR是一种基于DNA扩增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微生物的存在。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高度敏感、快速、准确,但存在样品的预处理和设备的昂贵问题。

总之,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验是指通过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的一种过程。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是最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之一。

它是将样品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促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通过对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进行观察和鉴定,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直接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是一种快速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它是将样品制成薄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

直接涂片法适用于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例如食品中的致病菌。

3. PCR法
PCR法是一种基于DNA扩增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它是利用特定的引物扩增样品中微生物的DNA片段,通过检测扩增产物来确定微生物的种
类和数量。

PCR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极少的情况。

4. ELISA法
ELISA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反应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它是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微生物抗原结合,通过检测结合产物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ELISA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极少的情况。

5.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细胞表面分子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它是通过将样品中微生物标记上特定的荧光染料,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标记细胞进行定量和分析。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性,可以检测到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极少的情况。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限度检验PPT课件
- 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 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无影响。
- 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 时。
- 供试液制备若需用水浴加温时,温度不应超过45℃。 - 供试液的体积:100ml。
13
稀释剂( 中国药典2005版)
(1)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 (2)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3)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中国药典2005版
菌株名称
CMCC编号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
CMCC(B)44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 aureus) CMCC(B)26003
枯草芽孢杆菌(Bac. subtilis)
CMCC(B)63501
白色念珠菌(Can. albicans) 黑曲霉菌(Asp. niger)
CMCC(F)98001 CMCC(F)98003
一次检出为准
第一次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复 试两次,三次结果平均报告
不符合标准规定,取大于25g的 样品复试
不符合标准规定,取大于25g的 样品复试
一次检出为准
测定结果在规定的限度标准5 倍以内均为合格
6
验证目的
- 在于确认(寻找)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如果样 品(药品)中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存在,那么采 用此法可以使得样品(药品)中的微生物得以检 出。
过滤
5x102 cfu/ml菌悬液 0.1 ml
菌种组:
5x102 cfu/ml菌悬液 0.1 ml
过滤
空白样品组:
过滤
计数A 计数B (阴性对照) 计数C (阳性对照) 计数D
- 充分验证样品(药品)本身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7
验证目的
确认一种检验方法。 验证实验 检验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验1.对微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表达错误的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措施。

2.医学微生物的研究目的是: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3.对临床微生物学研究范畴的表达错误的是:研究微生物类型、分布和形态结构。

4.首先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俄国科学家伊凡洛夫斯基。

5.德国医生郭霍证明了:微生物是传染病的致病因子。

6.下列不属于细菌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是:磷壁酸。

7.对细菌产生氧化还原酶表达错误的是:在细胞外起作用。

8.对细胞产生水解酶表达错误的是:称为胞内酶。

9.关于弧菌科的共同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氧化酶阳性,有鞭毛,革兰阴性。

10.在沸水(1个大气压下)中加入2%碳酸钠,目的是:提高沸点。

11.能损伤细菌膜的消毒剂是:低浓度酚类。

12.细菌染色体特点为:环状双螺旋长链。

13.不属于成构细菌侵袭力中菌体表面结构的是:菌毛。

14.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性成分是:脂质A。

15.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

16.DNA/DNA杂交时同一亚种菌的结合率是:80%—90%。

17.伯杰分类系统对细菌的最高分类依据是: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18.下列不属于病原菌快速诊断技术的是:生化反应鉴定。

19.电子显微镜能分辨物体直径为:1nm。

20.不列肉侵液成分中含有可溶性含氮浸出物的是:肌酸。

21.培养基中加入鸡蛋,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

22.吕氏血清培养基用于培养:白喉杆菌。

23.关于ATB鉴定系统表达错误的是:细菌鉴定和药敏在一块反应板上。

24.不属于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的是:明胶液化试验。

25.ONPG试验主要鉴定的细菌是:迟缓发酵乳糖菌株。

26.O/129抑菌试验的培养基为:碱性琼酯培养基。

27.血清学鉴定是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和免疫血清检测标本中的抗原。

28.用微生物学控制方法可将实验动物分类如下,其中不包括:近交系动物。

29.目前实验室保存菌种最有效方法是:冷冻真空干燥法。

30.生化反应中,氧化酶和触酶均阴性,且PYR试验结果阳性的病原体是:肠杆菌。

31.关于肠球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触酶阳性。

32.生化反应中,氧化酶和触酶均阳性的病原菌是:卡他布兰汉菌。

33.下列描述与卡他布兰汉菌无关的是:营养要求高。

34.无鞭毛的细菌是:志贺菌属。

35.志贺菌属分群,分型的依据是:O抗原。

36.能够观察病毒形态的仪器为:电子显微镜。

37.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繁殖。

38.不属于真菌无性孢子的是:子囊孢子。

39.弯曲菌属培养特性为:微需氧。

40.专性厌氧菌中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暴露10min死亡。

41.专性厌氧中耐氧菌:在新鲜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暴露数小时不死亡。

42.对炭疽芽胞杆菌形态与染色叙述正确的是:革兰阳性,两端平齐,杆菌。

43.对非发酵菌的叙述正确的是:分解糖类(—),革兰阴性,杆菌。

44.对于布氏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无动力,无牙胞,球杆菌。

45.衣原体与细菌共同具有的特点是:细胞壁结构类似。

46.沙眼衣原体沙眼亚种不能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

47.衣氏放线菌在患者病灶、脓汁标本中具有的特征是:肉眼可见黄色颗粒。

48.肺炎链球菌对青老霉素耐药是由于以下哪种特质对β—内酰胺类的亲和力降低:PBP。

49.不属于人畜共患疾病的是:流行性斑疹伤寒。

50.支原体与L型细菌不同的性状是:需要胆固醇才能生长。

51.支原体具有的与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是:荚膜。

52.对于衣氏放线菌形态与染色正确的叙述是:革兰氏阳性。

53.一个大气压100℃水蒸气10—30min:流通蒸气灭菌法。

54.对下列细菌大小表述错误的是:布鲁菌长2—3μm。

55.不属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是:五肽交联桥。

56.不列不属于细菌细胞质基本成分的是:聚糖骨架。

57.对细菌荚膜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有特殊的H抗原。

58.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等电点为:PH 2—3。

59.大肠埃希菌的等电点为:PH 4—5。

60.细菌嗜温菌最适温度范围是:30℃—37℃。

61.对细菌中异营菌表述错误的是:大多数只利用无机氮化物。

62.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适应阶段是:迟缓期。

63.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长范围是:265—266nm。

64.用15W紫外线在1米内杀无芽胞细菌所需射线剂量是:1800—6500μW·s/cm2。

65.对电离辐射灭菌表述不正确的是:可用紫外线。

66.超声波的杀菌机制是:破坏了细菌原生质的胶体状态。

67.下列消费剂中不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是:环氧乙烷。

68.细菌DNA合成是以5’→3’方向首先合成:冈崎片段。

69.编码细菌与致病性有关的蛋白质的质粒是:Vi质粒。

70.关于遗传性变异表述错误的是:变异可逆转。

71.细菌的遗传物质结构发生一次突变的周期是:106—109。

72.紫外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提高:10—1000倍。

73.关于卡介苗叙述正确的是:是毒力减弱而保留免疫原性的变异株。

74.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称为:转导。

75.噬菌休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称为:溶原性转换。

76.对正常菌群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与衰老无关。

77.细菌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与归宿不包括:凋亡。

78.能使黏稠脓变稀,有利于细菌扩散的是:脱氧核糖核酸。

79.细菌外毒素经过甲醛脱毒仍保留其抗原性称:类毒素。

80.细菌细胞对病毒的易染性取决于:病毒的吸咐能力。

81.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50天。

82.鉴别肠杆菌、弧菌和非发酵菌的试验如下,但除外的是: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83.对凝固酶试验原理表达不正确的是:葡萄球菌产生两种凝固酶。

84.不属于肠杆菌科的特点是:氧化酶阳性。

85.以下为病原菌及其最敏感的实验动物,其中不正确的是:结核分枝杆菌——大白鼠。

86.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中,不包括:败血症。

87.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中,不包括:葡萄球菌性肠炎。

88.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89.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B群链球菌。

90.常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是: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91.4岁以下儿童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致病菌是:O157:H7。

92.临床标本检验时,通常应做的血清学鉴定的是:小肠结肠为耶尔森菌。

93.真菌细胞壁中缺乏的成分是:糖蛋白复合物。

94.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吸附阶段的方式有:病毒与细胞的静电结合。

95.关于幽门螺杆菌生物化学反应正确的是:尿素酶试验阳性。

96.破伤风杆菌形态与染色为:圆形芽胞(+)、典型菌体呈鼓槌状,培养早期呈革兰阳性。

97.对破伤风杆菌抗原构造叙述正确的是:O抗原(+)、H抗原(+)、有10个鞭毛抗原血清型。

98.对破伤风杆菌生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明胶液化试验(+)、硫化氢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

99.对于产气荚膜梭菌形态与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100.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是:红霉素类。

101.β—半乳糖苷酶试验阳性呈:黄色。

102.大肠埃希菌在伊红亚甲蓝琼脂上菌落呈:蓝紫色。

103.肺炎克雷伯菌在麦康凯琼脂上菌落呈:粉红色。

104.冷凝集试验是:非特异性凝集反应。

105.立克次体感染不能选用:磺胺类药物。

106.结核菌感染首选:链霉素。

107.与沙门菌毒力有关的是:Vi抗原。

108.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

109.下列对微生物概念表述正确的是:卡氏肺孢子虫属于微生物。

110.下列菌有细胞壁外膜层的是:产酸克雷伯菌。

111.下列对细菌物理性状表述错误的是:细菌带电现象与抑制菌和杀菌作用无关。

112.空肠弯曲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42—43℃。

113.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类,幽门螺杆菌属于:微需氧菌。

114.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无菌操作是为了:防止微生物进入患者机体。

115.用滤过法去除细菌,应选用的玻璃滤器是:G5。

116.为阻止大病毒通过,可选用:EK—S型Seiz滤器。

117.能使菌体蛋白变性或沉淀的消毒剂是:高浓度苯酚。

118.术前洗手选用氯已定的浓度是:0.01%—0.05%。

119.关于细菌基因多点突变表达错误的是:DNA损伤超过大突变。

120.细菌具有种属特异性保守片段,可用于进行PCR反应的是:16S—23S rRNA 区间的基因。

121.下列表示细菌半数致死量的是:LD50。

122.不属于口腔中常见正常菌群的是:大肠埃希菌。

123.引起假膜性结肠炎的主要机会致病菌的是:艰难梭菌。

124.牛布氏菌感染人体的途径不包括:虫媒吓咬。

125.造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剂量是:103。

126.对微生物感染的人工主动免疫方法是给人接种:减毒活疫苗。

127.对微生物感染的人工被动免疫方法可给人接种:含细菌抗体的免疫血清。

128.下面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是:有肽聚糖。

129.下面属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是:无叶绿素。

130.同一菌种不同来源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

131.诊断MRSA时用DNA探针检测标本中的基因片段是:mecA。

132.细菌直接镜要求报告时间为:2小时。

133.实验室工作中易造成呼吸道吸入性感染的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

134.关于相差显微镜应用正确的是:用于未染色活细菌检查。

135.紫外光波长范围是:0.4—0.3μm。

136.氧化酶试验的试剂是:对苯二胺。

137.DNA酶试验结果观察正确的是: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为阳性。

138.鉴别志贺菌与无动力、乳糖阴性的大肠埃希菌,应采用:乙酸钠、黏质酸盐、葡萄糖铵利用试验。

139.在SS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中心呈黑色的是:肠炎沙门菌。

140.下列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的菌为:伤寒沙门菌。

141.硫化氢试验阳性的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142.葡萄糖酸盐试验阳性的是:蜂房哈夫尼亚菌。

143.对气单胞菌属培养特性叙述正确的是: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0—45℃生长(+)。

144.最低杀菌浓度的英文缩写为:MBC。

145.在半知菌类的鉴定中有诊断意义的是:大分生孢子。

146.以下不适宜做衣原体直接显微镜检查的是:革兰染色。

147.诺卡菌形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革兰阳性,1%盐酸乙醇染色弱阳性。

148.肺炎支原体不能呈现阳性结果的是:尿素分解试验。

149.牛放线菌在脑心浸出液琼脂持续培养72小时后菌落特征为:边缘光滑、白色、不透明。

150.目前用于评价HBV疫苗效果的是:黑猩猩。

151.钩端螺旋体培养的最适宜温度是:28℃。

152.适合于培养钩端螺旋体的培养基是:柯氏培养基。

153.尿路感染采集的最适标本为:末段尿。

154.一青年男子出现低热和严重咳嗽1周,但无肌肉疼痛。

X线胸透显示左肺叶散性间质性肺炎,白细胞正常。

根据以上症状,最可能的诊断的是:肺炎支原体肺炎。

上述病例最快速确诊试验是:ELISA。

155.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病奈瑟菌感染应该用:1%硝酸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