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
食品行业常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及理化指标

4 GB 4480.1-2001
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
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酸盐(以Na2SO4计)总量 水不溶物 副染料 砷(以As计) 重金属(以Pb计) 项 柠檬黄,w/% 干燥减量、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酸盐(以NaSO4计)总量,w/% 水不溶物,w/% 对氨基苯磺酸钠,w/% 1-(4′-磺酸基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二钠盐,w/% 目
≤ ≤ ≤
1.0 10.0 1.0 指 标
≥ ≤ ≤ ≤
87.0 ≤ ≤ ≤ ≤
1.0 0.10 10.0 0.01 4.0 1.0 10.0 1.0 指 标 22 5 通过试验
≤ ≤
≤ ≤ ≤ ≤
1 20 5 3
指 ≥
标
99.5 89.0—92.0
3
GB 2730-2005
非烟熏、烟熏板鸭 腌腊肉制品 三甲胺氮/(mg/100g) 卫生标准 火腿 苯并(a)芘/(mg/kg) 铅(Pb)/(mg/kg) 无机砷/(mg/kg) 镉(Cd)/(mg/kg) 总汞(以Hg计)/(mg/kg) 亚硝酸盐残留量 a、仅适用于经烟熏的腌腊肉制品 项 含量 干燥减量 目
≤ ≤ ≤ ≤
0.30 0.10 1 10 指 标
160-164 ≤0.2 ≤0.5 ≥99 ≤3 ≤10
1 SB/T10294-1998
腌猪肉
2 GB/T23586-2009 酱卤肉制品
亚硝酸盐/(以NaNO2计)/(mg/kg) 铅/(Pb)/(mg/kg) 无机砷/(mg/kg) 镉/(mg/kg) 总汞/(以Hg计)/(mg/kg) 食品添加剂 a、包括畜、禽类头颈、爪、蹄、尾等部分的制成品。 项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 火腿 腊肉、咸肉、灌肠制品 非烟熏、烟熏板鸭 酸价(以脂肪计)(KOH)/(mg/g) 灌肠制品、腊肉、咸肉 ≤ ≤ 4.0 1.6 ≤ ≤ ≤ 0.25 0.50 2.50 目 指 标 应符合GB 2760规定 应符合GB 2726规定
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与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其中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本文将对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深入探讨。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满足食品加工需要,改变食品的色、香、味和口感等特征,以及维持食品的品质和保质期,经科学处理制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
根据其用途和特点,食品添加剂可分为色素、调味剂、甜味剂、酸味剂、增味剂、稳定剂、发酵剂等多个类别。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与标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标准:1. 安全性原则: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科学评价,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才能使用,确保其对人体健康无害。
2. 适量原则: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按照法规规定的使用量进行控制,以避免超标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技术必需原则: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食品加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特定功能能够得到实现。
4. 标识原则:食品添加剂应在食品标签上明确标注,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方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
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具体要求:1. 批准与许可: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审批,并获得批准和许可才能投入使用。
2. 食品分类:食品添加剂的标准根据不同食品类别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食品对添加剂的需求。
3. 使用量限制:针对不同食品添加剂,规定了其使用的最大限量和最高残留量,确保其使用安全可控。
4. 食品中使用的范围:明确了不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范围和限制,以确保安全性和合理性。
5. 包装标识要求:对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要求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所含有的添加剂,方便消费者了解和选择。
四、食品添加剂的监督与管理为了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与合规性,我国建立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体系:1. 许可证制度:对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实行许可制度,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标准

公元前1500年,埃及用食用色素为糖果着色
公元前4世纪,欧洲开始为葡萄酒着色
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 从煤焦油中制取染料色素苯胺紫
2020/3/29
6
食品添加剂的用途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极大 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 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
食品中的测 定方法
杂质
测定方法
GB5009
使用品种 使用范围 使用量、残留量
10
GB2760的历史沿革(制修订情况)
• 1954年关于食品中使用糖精剂量的规定 • 1960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卫生部、轻工部《关于受理食用合成染料的
请示报告》及《食用合成染料受理暂行办法》 • 1967年卫生部、化工部、轻工部、商业部联合颁布了《八种食品用化工产品
◦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 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 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17
正文——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3.2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标准和检验方法》(试行) • 1977年国家标准计量局《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n50-77) • 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卫生部提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1 • 1986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86)1988 、1989 、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指食品行业使用食品添加剂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
这些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具体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通常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用途:规定了可以在食品中使用的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目的,例如防腐剂、增味剂、色素等。
2. 最大使用量限制:规定了每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限制,以避免超量使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安全性评价和审批程序:规定了新的食品添加剂申请上市前需要进行的评价和审批程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4. 标签要求: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产品标签上的要求,包括名称、含量、功能等信息的明示。
5. 检测方法和监控要求:规定了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监控要求和产品抽检等措施,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规性和质量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商家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需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和标准。
同时,消费者也应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并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和保持或增强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或增加营养价值而在食品加工中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技术效果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包括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量、使用范围等内容。
在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制定和发布。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分为色素、甜味剂、增稠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发酵剂、酶制剂、增味剂、增香剂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包含多种具体的食品添加剂,对于每种食品添加剂都有详细的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标准进行,不得超出规定的用量和使用范围。
此外,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婴幼儿食品、孕妇食品等,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有特殊的规定,以保护这些特定人群的健康。
除了国家标准外,各个行业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进一步的规定。
比如,对于某些特定的食品加工行业,可能会有特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适应该行业的特殊需求。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使用标准,才能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应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学习和执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产品。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实际生产和加工中,食品企业要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食品添加剂,精确控制使用量,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截至2020年10月共1311项)

GB 1886.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桉叶油(蓝桉油)
GB 1886.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GB 1886.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山苍子油
GB 1886.3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留兰香油
GB 13432-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GB 29924-2013
二、食品产品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酪
GB 542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
GB 1167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炼乳
GB 131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
GB 19301-2010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96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
GB 1886.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
GB 188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
GB 1886.4-20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硝酸钠
GB 1886.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钙
GB 1886.6-2016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一、使用原则与范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与范围:食品添加剂的添加应以提高食品的品质、色、香、味以及保存期为目的,不得掩盖食品的缺陷或进行掺杂、掺假、伪造。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严禁在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基于其功能需求,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
二、允许添加剂品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品种应符合国家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具体品种包括但不限于防腐剂、抗氧化剂、增味剂、着色剂、漂白剂、乳化剂、酶制剂等。
任何未在标准中列出的添加剂品种,均不得在食品中使用。
三、最大使用量每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应根据其安全性评估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不得随意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四、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确定其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的重要依据。
评估应综合考虑添加剂的毒性、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使用方式以及人体的暴露量等因素。
只有通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才能确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安全使用。
五、功能需求依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基于其功能需求。
例如,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增味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等。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明确其功能需求,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添加剂品种和使用量。
六、透明标识要求食品生产商应在产品标签或菜单上明确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含量。
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所购买食品的成分,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
同时,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七、追溯体系建立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食品生产商应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
这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能够追溯到每一批次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八、质量控制标准食品生产商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标准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标准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于食品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种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物质,其安全性和使用标准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局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进行了严格监管,并于近期公布了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标准。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添加剂,顾名思义,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变食品的品质或者改善某些特性而添加的物质。
根据其功能和用途的不同,通常可以将食品添加剂分为增稳剂、色素、甜味剂、防腐剂、发酵剂等多个类别。
二、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标准的重要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标准对于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使用过量或不当的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明确和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是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
三、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标准1. 增稳剂增稳剂是用于保持食品质地稳定的一类添加剂,常见的有明胶、海藻酸和木薯淀粉等。
根据食品安全管理局的公布,明胶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3%~1.0%,海藻酸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1%~0.4%,木薯淀粉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3%~2.0%。
2. 色素色素在食品中常常用于增加食品的色彩,提高视觉效果。
常见的食品色素有胭脂红、亮蓝FCF等。
根据食品安全管理局的公布,胭脂红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01%~0.1%,亮蓝FCF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005%~0.05%。
3. 甜味剂甜味剂通常用于替代糖类,以达到甜味的效果。
常见的甜味剂有糖精、阿斯巴甜等。
根据食品安全管理局的公布,糖精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003%~0.01%,阿斯巴甜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02%~0.05%。
4. 防腐剂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和变质。
常见的防腐剂有山梨酸钠、亚硝酸盐等。
根据食品安全管理局的公布,山梨酸钠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1%~0.3%,亚硝酸盐的使用量限制为食品总量的0.005%~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色、味、香、保鲜等特殊目的而添加到食品中的一种物质。
其添加量适中不仅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还可以使食品更加安全卫生。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就是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而制定的。
一、食品添加剂名称和编码为方便识别、使用和管理,标准列出了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及其编码。
其中编码是便于在包装和相关文件中显示,同时为了避免名称的区别,采用统一的编码标准。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根据其功效和用途被分为20个类别,包括着色剂、膨松剂、酸味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等,每种分类都有明确的定义和使用范围。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标准还规定了每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包括最大使用量、使用范围、适用产品等。
这些条件的制定是基于对食品安全、品质、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四、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性,标准还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企业必须按照标准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对生产过程进行相关检测。
五、食品添加剂的标识每一种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必须在最大限量内,并应当在食品包装上进行标注,以避免消费者过度食用,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添加剂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使得我们的饮食更加丰富多样,保证了食品的基本品质,但质量不达标的食品添加剂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此,学习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于保证我们自身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rjgf 001-2020标准

RJGF 001-2020标准一、引言RJGF 001-2020标准是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
该标准由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旨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
本文将对RJGF 001-2020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便广大读者对该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背景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正日益广泛。
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种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成分等作用的物质,对食品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食品添加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此,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RJGF 001-2020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规范。
三、目的RJGF 001-2020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1) 确保食品安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2) 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不良商家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保持市场秩序。
(3) 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通过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食品质量。
四、内容RJGF 001-2020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相关术语的定义,便于统一理解和解释。
(2) 通则: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分类、命名和编号规则等。
(3) 使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对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规定。
(4) 使用量和质量要求: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及其质量指标。
(5) 标签和标志:对包装和标签上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6) 检验方法:详细说明了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方法,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7) 不合格食品添加剂的处理:对不合格食品添加剂的处理进行了规定。
(8) 监督管理:明确了监督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监督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五、意义RJGF 001-2020标准的颁布实施,对食品工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1) 对于食品工业,RJGF 001-2020标准的出台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高了食品生产质量,增强了行业的竞争力。
最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760-2024与2760-2014比对说明

最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760-2024与2760-2014比对说明2024年3月12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并将于2025年2月8日实施。
现将2024版GB2760与2014版及其纳入新版标准中的增补公告进行了比对分析,以下概述了2024版GB2760较2014版的整体变化及各个附表的主要变化,供参考。
一、纳入了增补公告批准使用的添加剂。
为了方便标准使用者查询,GB2760-2024纳入了GB2760-2014实施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告形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规定,截至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第5号公告。
二、正文的修订情况(1)修订食品添加剂定义,在定义中增加了营养强化剂的内容,并明确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和相关规定。
(2)修订INS和CNS定义,并明确说明当CAC的INS号发生变化时以CAC的INS号为准。
(3)“4食品分类系统”的修改:删除“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内容,将其体现在附录A的A.3中。
(4)增加了“8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9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索引"“10营养强化剂"“11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内容。
三、附录A的修订情况(1)修改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查询方式。
将2014版标准中表A.3的内容体现到表A.1和表A.2中,原表A.2合并入表A.1。
2024版标准中表A.2规定了表A.1中例外食品编号对应的食品类别。
(2)修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进一步明确继承原则和完善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总和不超过1原则的描述,实质性要求未变化。
2024版标准规定“表A.1列出的食品添加剂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使用。
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赁轫。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一、所有豆类制品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g/kg)备注CNS号INS号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吐温20)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0.05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吐温40)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0.05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0.05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0.05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硫酸钙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膨松剂,稳定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铝计)06.004;06.005522;523氯化钙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8.002509氯化镁稳定剂和凝固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8.003511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乳化剂 1.6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10.024493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乳化剂 1.6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10.008495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乳化剂 1.6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10.003491山梨醇酐叁硬脂酸酯(司盘65)乳化剂 1.6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10.004492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乳化剂 1.6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10.005494谷氨酰胺转氨酶稳定剂和凝固剂0.2518.013二氧化硅抗结剂0.025复配消泡剂用山梨糖醇及山梨糖醇液甜味剂、膨松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稳定剂、增稠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水分保持剂,膨松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丙酸及其钠盐、钙盐防腐剂 2.5以丙酸计17.029;17.006;17.005280;281;282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g/kg)备注CNS号INS号可得然胶稳定剂,凝固剂,增稠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薪草提取物稳定剂,凝固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四、豆干再制品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六、熟制豆类 八、腐乳类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豆制品中可添加剂名称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CNS 号 INS 号 双乙酸钠 防腐剂1.0.17.013262ⅱ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CNS 号INS 号山梨酸及其钾盐 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 1.0. 以山梨酸计17.003;17.004 200;202 双乙酸钠 防腐剂1.0.17.013 262ⅱ 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CNS 号INS 号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 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0.2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添加剂名称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CNS 号 INS 号 亮蓝及其铝色淀 着色剂 0.025 以亮蓝计 08.007 133 柠檬黄及其铝色淀 着色剂 0.1 以柠檬黄计 08.005 102 日落黄及其铝色淀 着色剂 0.1 以日落黄计 08.006 110 诱惑红及其铝色淀 着色剂 0.1 以诱惑红计 08.012 129 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铜钾盐着色剂0.508.009 141ⅱ 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 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水分保持剂,膨松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9.005;19.022 965(ⅰ);965(ⅱ) 糖精钠甜味剂,增味剂 1.0. 以糖精计19.001 954 环乙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环已基氨基磺酸钙甜味剂 1.0. 以环乙基氨基磺酸计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乳化剂、增稠剂2.510.010472e添加剂名称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CNS 号 INS 号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防腐剂 0.3 以脱氢乙酸计 17.009(ⅰ)17.009(ⅱ) 265;266 硫酸亚铁(仅限臭豆腐)其他0.15g/L以FeSO400.022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CNS 号 INS 号 红曲米,红曲红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环乙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环乙基氨基磺酸钙 甜味剂0.65以环乙基氨基磺酸计三氯蔗糖 甜味剂 1.0 19.016955 添加剂名称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CNS 号 INS 号山梨酸及其钾盐 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 1.0 以山梨酸计 17.003;17.004200;202 糖精钠甜味剂,增味剂1.0以糖精计19.001954一、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序号助剂中文名称助剂英文名称1氨水(包括液氨)ammonia2甘油(又名丙三醇)glycerine(glycerol)3丙酮acetone4丙烷propane5单,双甘油脂肪酸酯mono-and diglycerides of fatty acids6氮气nitrogen7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8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9硅藻土diatomaceous earth10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11活性炭activatedcarbon12磷脂phospholipid13硫酸钙calciumsulfate14硫酸镁magnesiumsulfate15硫酸钠sodiumsulfate16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17氯化钙calciumchloride18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19柠檬酸citric acid20氢气hydrogen21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22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23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24乳酸lactic acid25硅酸镁magnesium silicate26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light,heavy)27碳酸钾potassium carbonate28碳酸镁magnesium carbonate(light,heavy)29碳酸钠sodium carbonate30碳酸氢钾potassium hydrogen carbonate31碳酸氢钠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32纤维素cellulose33盐酸hydrochloric acid34氧化钙calcium oxide35氧化镁magnesium oxide(heavy,light)36乙醇ethanol37冰乙酸(又名冰醋酸)acetic acid38植物活性碳vegetable carbon(activated)注:2760-2011中第36项为乙酸,现改为冰乙酸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与2760-2011相比减少如下物质:乳化硅油、聚甘油聚亚油酸酯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序号 添加剂名称CNS 号 英文名称INS 号 功能 1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 12.004 disodium 5'-ribonucleotide 635 增味剂 2 5'-肌苷酸二钠 12.003 isodium5'-inosinat 631 增味剂 3 5'-鸟苷酸二钠 12.002 isodium5'-guanylat 627 增味剂 4 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04.004;04.018 D-isoascorbicacid(erythorbicacid),sodiumD-isoascorbate 315,316 抗氧化剂 5 DL-苹果酸钠 01.309 DL-disodium malate —— 酸度调节剂 6 L-苹果酸 01.104 L-malicacid —— 酸度调节剂 7 DL-苹果酸 01.309 DL-malicacid —— 酸度调节剂 8 α-环状糊精 18.011 alpha-cyclodextrin 457 稳定剂、增稠剂 9 γ-环状糊精 18.012 gamma-cyclodextrin 458 稳定剂、增稠剂 10 阿拉伯胶 20.008 arabicgum 414 增稠剂 11 半乳甘露聚糖00.014alactomannan —— 其他 12 冰乙酸(又名冰醋酸) 01.107 acetic acid 260 酸度调节剂 13 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 01.112 —— 酸度调节剂 14 赤藓糖醇a 19.018 erythritol —— 甜味剂 15醋酸酯淀粉20.039tarchacetate1420 增稠剂16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 10.006 mono-anddiglycerides of fattyacids471乳化剂17 改性大豆磷脂 10.019 modified soybean phospholipid —— 乳化剂 18柑橘黄08.143orange yellow——着色剂序号 助剂中文名称适用范围功能1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 发酵工艺、大豆蛋白加工工艺 消泡剂 2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豆制品工艺(最大使用量0.3g/kg,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量计)消泡剂、脱模剂 3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又名吐温2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又名吐温4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又名吐温6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又名吐温80) 植物蛋白饮料(最大使用量为2.0g/kg)分散剂、提取溶剂、消泡剂4 矿物油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消泡剂、脱模剂、防粘剂、润滑剂 5蔗糖脂肪酸酯 制糖工艺、豆制品加工工艺消泡剂6正己烷提取工艺、大豆蛋白加工工艺 提取溶剂19甘油(又名丙三醇)15.014lycerine(glycerol)422水分保持剂、乳化剂20高粱红08.115sorghum red——着色剂21谷氨酸钠12.001monosodium glutamate621增味剂22瓜尔胶20.025guar gum412增稠剂23果胶20.006pectins440增稠剂24海藻酸钾(又名褐藻酸钾)20.005potassium alginate402增稠剂25海藻酸钠(又名褐藻酸钠)20.004sodium alginate401增稠剂26槐豆胶(又名刺槐豆胶)20.023carob beangum410增稠剂27黄原胶(又名汉生胶)20.009xanthan gum415增稠剂28甲基纤维素20.043methyl cellulose461增稠剂29结冷胶20.027gellan gum418增稠剂30聚丙烯酸钠20.036sodiumpolyacrylate——增稠剂31卡拉胶20.007carrageenan407增稠剂32抗坏血酸(又名维生素C)04.014ascorbic acid300抗氧化剂33抗坏血酸钠04.015sodium ascorbate301抗氧化剂34抗坏血酸钙04.009calcium ascorbate302抗氧化剂35酪蛋白酸钠(又名酪朊酸钠)10.002sodium caseinate——乳化剂36磷酸酯双淀粉20.034distarch phosphate1412增稠剂37磷脂04.010phospholipid322抗氧化剂、乳化剂38氯化钾00.008potassium chloride508其他39罗汉果甜苷19.015o-han-kuoextract——甜味剂40酶解大豆磷脂10.040enzymatically decomposedsoybean phospholipid——乳化剂41明胶20.002gelatin——增稠剂42木糖醇19.007xylitol967甜味剂43柠檬酸01.101citric acid330酸度调节剂44柠檬酸钾01.304tripotassium citrate332ii酸度调节剂45柠檬酸钠01.303trisodium citrate331ⅲ酸度调节剂46柠檬酸一钠01.306sodium dihydrogen citrate331i酸度调节剂47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10.032citric and fatty acid esters ofglycerol472c乳化剂48葡萄糖酸-δ-内酯18.007gluconodelta-lactone575稳定和凝固剂49葡萄糖酸钠01.312sodium gluconate576酸度调节剂50羟丙基淀粉20.014hydroxypropyl starch1440增稠剂、膨松剂、乳化剂、稳定剂51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20.016hydroxypropyl distarch 1442增稠剂phosphate5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20.028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464增稠剂53琼脂20.001agar406增稠剂54乳酸01.102lactic acid270酸度调节剂55乳酸钾15.011potassium lactate326水分保持剂56乳酸钠15.012sodium lactate325水分保持剂、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膨松剂、增稠剂、稳定剂57乳酸脂肪酸甘油酯10.031lactic and fatty acid esters ofglycerol472b乳化剂58乳糖醇(4-β-D 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19.014actitol966甜味剂59酸处理淀粉20.032acidtreated starch1401增稠剂60羧甲基纤维素钠20.003sodium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466增稠剂61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13.006calcium carbonate(light andheavy)170i膨松剂、面粉处理剂62碳酸钾01.301potassium carbonate501i酸度调节剂63碳酸钠01.302sodium carbonate500i酸度调节剂64碳酸氢铵06.002ammonium hydrogencarbonate503ii膨松剂65碳酸氢钾01.307potassium hydrogencarbonate501ii酸度调节剂66碳酸氢钠06.001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500ii 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67天然胡萝卜素08.147natural carotene——着色剂68甜菜红08.101beet red162着色剂69微晶纤维素02.005microcrystallin cellulose460i 抗结剂、增稠剂、稳定剂70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0.030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1450乳化剂71氧化淀粉20.030oxidized starch1404增稠剂72氧化羟丙基淀粉20.033oxidized hydroxypropylstarch73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0.027acetylated mono- anddiglyceride (acetic and fatty acidesters of glycerol472a乳化剂74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5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1414增稠剂75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20.031acetylated distarch adipate1422增稠剂与2760-2011相比,以下物质删除,转移到了表A.1,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原序号名称5L(+)酒石酸6纽甜7β-胡萝卜素8β-环状糊精28酒石酸67阿斯巴甜注:以上表格中,红色代表新增,绿色代表删除。
2020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20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本手册按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2760)中类别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我国截止至2020年允许使用的21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
各类中具体品种依次按名称(别名)、分子式、性状、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用量(限量)、毒性、推荐品牌等逐一介绍。
本手册的特点是:⑴按我国国家标准选辑,⑵新:截止到2020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全部收录在内,为最新颖而全面的版本,⑶较详细介绍了使用范围和方法,⑷推荐了产品的品牌和购置办法,⑸实用性强。
本手册附录收集了我国新近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最后为主要参考文献和中、英文索引。
本手册可供食品、卫生、化工、医药、商业、外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营销人员等使用,也可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科研、生产、应用、教学、监督、检验人员参考。
酸度调节剂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消泡剂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维多酚)植酸(肌醇六磷酸)植酸钠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甘草抗氧物抗坏血酸钙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己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维生素C)迷迭香提取物漂白剂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保险粉)亚硫酸氢钠硫磺膨松剂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磷酸氢钙酒石酸氢钾胶姆糖基础剂聚乙酸乙烯酯丁苯橡胶着色剂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发酵法)二氧化钛诱惑红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虫胶红)越桔红辣椒红辣椒橙焦搪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栀子黄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粱红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
(202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前言本标准代替GB 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GB 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8年、1989年、1990年的增补品种)》。
在修订GB 2760—86时,食品添加剂的类别是采用了GB 12493—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及GB/T 14156—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的分类及代码、编码,并增加美国香味料和萃取物制造者协会(FEMA)编号,按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原标准中许多食品名称不统一,现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及术语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于1977年首次发布,1996年12月进行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2760—86。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鹤娟、陈瑶君、郑鹏然、戴滢、袁亦丞、周树南、戴寅。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者。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493—90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T 14156—93 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GB 14880—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3 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应符合表1规定。
*下表已经根据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第1号修改单进行了修改。
该修改单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1月15日以质技监标函[1999]189号文批准,自2000年2月1日起实施。
2020年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

2020年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本手册按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2760)中类别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我国截止至2018年允许使用的21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
各类中具体品种依次按名称(别名)、分子式、性状、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用量(限量)、毒性、推荐品牌等逐一介绍。
本手册的特点是:⑴按我国国家标准选辑,⑵新:截止到2018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全部收录在内,为最新颖而全面的版本,⑶较详细介绍了使用范围和方法,⑷推荐了产品的品牌和购置办法,⑸实用性强。
本手册附录收集了我国新近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最后为主要参考文献和中、英文索引。
本手册可供食品、卫生、化工、医药、商业、外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营销人员等使用,也可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科研、生产、应用、教学、监督、检验人员参考。
酸度调节剂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消泡剂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维多酚)植酸(肌醇六磷酸)植酸钠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甘草抗氧物抗坏血酸钙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己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维生素C)迷迭香提取物漂白剂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保险粉)亚硫酸氢钠硫磺膨松剂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磷酸氢钙酒石酸氢钾胶姆糖基础剂聚乙酸乙烯酯丁苯橡胶着色剂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发酵法)二氧化钛诱惑红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虫胶红)越桔红辣椒红辣椒橙焦搪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栀子黄菊花黄浸膏黑豆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
本手册按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2760-2014)中类别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我国截止至2018年允许使用的21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
各类中具体品种依次按名称(别名)、分子式、性状、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用量(限量)、毒性、推荐品牌等逐一介绍。
本手册的特点是:⑴按我国国家标准选辑,⑵新:截止到2018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全部收录在内,为最新颖而全面的版本,⑶较详细介绍了使用范围和方法,⑷推荐了产品的品牌和购置办法,⑸实用性强。
本手册附录收集了我国新近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最后为主要参考文献和中、英文索引。
本手册可供食品、卫生、化工、医药、商业、外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营销人员等使用,也可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科研、生产、应用、教学、监督、检验人员参考。
酸度调节剂
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
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
消泡剂
乳化硅油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
聚氧丙烯甘油醚
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聚二甲基硅氧烷
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没食子酸丙酯(PG)
D-异抗坏血酸钠
茶多酚(维多酚)
植酸(肌醇六磷酸)植酸钠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甘草抗氧物
抗坏血酸钙
磷脂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4-己基间苯二酚
抗坏血酸(维生素C)
迷迭香提取物
漂白剂
二氧化硫
焦亚硫酸钾
焦亚硫酸钠
亚硫酸钠
低亚硫酸钠(保险粉)亚硫酸氢钠
硫磺
膨松剂
碳酸氢钠(钾)
碳酸氢铵
轻质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磷酸氢钙
酒石酸氢钾
胶姆糖基础剂
聚乙酸乙烯酯
丁苯橡胶
着色剂
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
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
靛蓝靛蓝铝色淀
叶绿素铜钠盐
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发酵法)二氧化钛
诱惑红
甜菜红
姜黄
红花黄
紫胶红(虫胶红)
越桔红
辣椒红
辣椒橙
焦搪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
红米红
栀子黄
菊花黄浸膏黑豆红
高粱红
玉米黄
萝卜红
可可壳色红曲米
红曲红
落葵红
黑加仑红栀子蓝
沙棘黄
玫瑰茄红橡子壳棕NP红
多穗柯棕桑椹红
天然苋菜红金樱子棕姜黄素
酸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