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案

1认识扇形统计图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第96~97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解决问题。

一、情境引入

1.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师: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呢?(点名学生回答)

2.出示教材第96页例1中的情境图。

介绍: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境。同学们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踢毽子……热闹极了!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96页例1。

课件出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

(1)

学生可能会获取到以下信息:

①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喜欢足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和踢毽的分别有5人和6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

②从这个统计表中,还能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少。

③还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4人。

④还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40人。

(2)交流统计表中“百分比”的计算方法。

师:统计表中还有一栏“百分比”没有填,大家知道怎么计算“百分比”吗?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用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除以全班人数来计算百分比。

(3)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12+8+5+6+9=40(人)

12÷40=0.3=30%

8÷40=0.2=20%

5÷40=0.125=12.5%

6÷40=0.15=15%

9÷40=0.225=22.5%

(4)组织交流订正。

2.认识扇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

(2)师: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到的数字信息有哪些?

从扇形统计图中,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比如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喜欢跳绳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2.5%……

归纳:从扇形统计图中,不管哪一项运动项目,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出它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所以也可以说扇形统计图的优点就在于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3)师:除了这些数字信息,你还可以从图中看出什么基本信息?

把这几项人数加起来就是全班人数,而且把这几项相应的百分比加起来会等于100%,也就是1,所以在扇形统计图中,圆形表示全班人数这个单位“1”。

每个统计项目所占的扇形面积越大,它所对应的数量也就越大。比如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就是最多的。

(4)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也就是100%;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各部分百分比的和是1。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从扇形面积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大小关系。(课件出示总结)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水分:250×87%=217.5(g)

蛋白质:250×3.3%=8.25(g)

脂肪:250×4%=10(g)

乳糖:250×5%=12.5(g)

其他:250×0.7%=1.75(g)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认识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1.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数据并制成相应的统计图表,收集能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的生活问题,并在全班中交流,使学生复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2.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在一至五年级已分别安排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本课时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主要是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下面是振华学校体育器材保管室球类数量统计图。

(1)如果一共有200个球类器材,请算算各种球分别有多少个?

(2)乒乓球比足球多百分之几?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以知道,把球类总数看作单位“1”,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以及其他球类分别占总数的32%、18%、25%、19%、6%,利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算出各种球的个数。

(2)可以先求乒乓球比足球多多少个,再求乒乓球比足球多百分之几。也可以先求乒乓球比足球多占球类总数的百分之几,再求乒乓球比足球多百分之几。

解答:(1)乒乓球:200×32%=64(个)

排球:200×18%=36(个)

足球:200×25%=50(个)

篮球:200×19%=38(个)

其他:200×6%=12(个)

答:乒乓球有64个,排球有36个,足球有50个,篮球有38个,其他球类有12个。

(2)(方法一)

(64-50)÷50=14÷50=28%

(方法二)

(32%-25%)÷25%=7%÷25%=28%

答:乒乓球比足球多28%。

有趣的统计故事

张叔叔是个统计学家,在家从不照管自己的孩子。一个星期六下午,张阿姨要外出买东西,就让张叔叔照看一下他们4岁的孩子闹闹。虽然知道闹闹好动,但张叔叔还是答应了。

晚上,张阿姨回家时看到张叔叔写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擦眼泪11次;系鞋带15次;吹气球5次,每个气球的平均寿命10秒钟;警告孩子不要横穿马路10次;孩子坚持要穿过马路10次;我还想再过这样的星期六0次。

张阿姨看了后不禁笑了,转头对张叔叔说:“你现在知道带孩子是多么辛苦了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85239

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兴国思源实验学校巫观女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它的特点和所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会读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体机、磁铁、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信息整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同学一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们一定是一群喜欢课外活动的孩子。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体育活动呢,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老师原六(1)班的那群孩子也十分喜欢课外活动,为了知道那些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具体的人数,老师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 大家请看(出示小黑板:表格出示数据):

师:课前,老师就要求大家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出我们原来学过的统计图,同学们绘制好了吗?绘制好了的请举手,好,非常棒,那先在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统计图。 同学们看看他绘制的是什么统计图啊?后面的同学看的清楚吗? 二、生成统计图 师:为了让大家能看得更清楚,老师也绘制了一幅条形统计图(出示教学图片: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学生自由发言。(各种数量、哪种数量最多哪种数量最少、各种数量之 间相差多少、总数量等) 师小结: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数量的多少。 老师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老师在原来的统计表上加了一行,请看,现在按我们班原来比赛的规则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能最快算出你那组的题目,现在开始。 第一组有2个完成了,。。。。。。。。 小黑板出示:(出示表格第三行数据)

(完整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题

一、填空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2.如图二,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扇形表示总体的;剩下的C扇形表示总体的()。 3.下图三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2)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4.扇形统计图用()表示总数,用圆中()表示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5.12的30%是();一个数的20%是15,这个数是() 6.下图六是实验小学图书室的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三类图书的统计图,已知三类图书共2000本。故事书有()本,科技书有()本,连环画有()本 7.已知东湖公园实际占地120公顷,请根据下图四东湖公园占地分布情况统计图填写下表。 图二图三图四图六 二、选择 1.某公司有员工700人举行元旦庆祝活动(如下图一),A、B、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都要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人 C.350人 D.490人 2.某校男生、女生人数表示在下图二中的扇形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 A.48% B.52% C.92.3% D.4% 图一图二

3.六(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下列四幅图中,()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 D. 4.在“阳光体育节”活动中,某校对六(1)班、(2)班同学各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B.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D.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 5.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是()。 A. B. C. D. 三、解答 1.下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2)若聪聪家本月的支出是2000元,请你计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 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 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 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 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扇形统计图和“练一练”。 教学准备:两幅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l.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两幅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说明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说明: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它是用一个圆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这种统计图清楚地反映出各个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例题。 (1) 出示例题.根据扇形统计图的表示形式,讨论制成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得出步骤井板书: ①计算百分数; ②计算圆心角; ③画出圆和扇形; ④标明百分数。 (2)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一步,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同时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用加法检验各部分百分比的和是不是100%。 (3) 先说明一个圆的度数是360度,再让学生按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求出表示各部分数量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检验几部分圆心角的和是不是360度。 (4) 分割成扇形。 老师说明画法,同时板书:先画一个圆,说明表示总数量;再分割成3个扇形,说明各表示哪个数量。 (5) 标明各部分数量名称和百分数。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扇形各表示哪个数量,占百分之几,老师在图中板书。让学生自己画圆、分扇形并标明各个部分数量的名称和百分数。 (6) 区分各部分并写出统计图名称。 说明要用阴影或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扇形,写出统计图名称,并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自己的统计图上。集体订正。 (7) 小结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3、遇到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用下划线和?标记出来。便于交流时提出。 4、自己的建议、体会、方法可以在旁边作好批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乐自学 你喜欢运动吗?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根据下面的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说一说: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我知道这是一幅()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3、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它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要想清楚地知道百分比这样的信息,我们可以选用()统计图。

4、一起来认识扇形统计图吧!自学教材第107页,注意拿笔勾画哦!. (1)计算出各运动项目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扇形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各个数据的?它有什么特点? 1、我发现扇形统计图中的()代表单位“1”,表示(),各个扇形面积表示(),扇形的大小说明了()。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3、生活中,你还从()见到过扇形统计图? 三、学习小结 我们已曾经学过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还有()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我们今天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四、智勇大闯关,我是小擂主 1、第一关:小练兵。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 2、第二关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五、学后反思 1、我的收获: 2、自我评价:我对我的课堂表现(),因为(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的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的认识》 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的认识》教案设计 乐光学校陈斐斌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扇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在变与不变的分析中研究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祖国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扇子、圆形纸片。 。激趣导入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都分别叫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导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很快接收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新课 1.认识弧。 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 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 (2)学习弧的概念。 师指图: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和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3)尝试画弧。 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弧。 教师课件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2.认识扇形。 (1)演示先出现彩色的OA、OB两条半径,同时在弧AB与半径0A、半径OB所围成的图形中涂上颜色。 (2)扇形的概念。 师指图:这块涂有颜色的图形就是扇形。 师:根据刚才的演示和讲解,大家能说说什么叫扇形吗? (生回答后,师小结)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扇形) (4)教师指着屏幕上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

小学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扇形统计图》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plan of "Fan Statistics Char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扇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 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作用;会看扇形统计图,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三重点难点 会制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是用整个图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例如:下图的扇形统计图反映了某班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参加各种小组的情况。

问:在这个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什么?(全班人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 (参加文娱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0%;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60%,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想一想:扇形统计表的特点?(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例5 和桥村2000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粮食作物84公顷 棉花24公顷 油料作物12公顷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制图步骤:(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最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5)名称、单位、制表时间,, 板书:(1)84+24+12=120(公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的认识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版六年级上册圆和扇形 扇形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能力目标: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情感目标: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把折扇(其中一把圆形扇),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学生准备水彩笔、量角器、直尺。 (一)教学重点: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二)教学难点: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你能指出这个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吗? 2、一个底面是圆形的蒙古包,沿地面量得周长25.12m,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生:它们都是扇形。 师: 观察这些扇形,你能想到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谁能说一说,这扇形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 学生可能会说: (1)固定扇形的轴相当于圆心。 (2)扇形的折痕相当于圆的半径。 (3)打开扇形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圆的面积。 学生能够说出(3)、(4),给予表扬,说不出,不做启发引导。

2.让学生观察扇形与圆的关系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知道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教师结合抽象出的扇形,介绍圆心角的概念,并在圆上标出。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些扇形,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扇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 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3.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师: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 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学生测量完后,全班交流每个圆心角的度数。 4、判断练习,下面各图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四、课堂练习。 1.指出下列物体中的扇形。 2.面各图中的实线围成的图形是扇形吗?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练一练中,判断一下哪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五、教学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扇形,了解了扇形和圆的关系。明确了扇形的特征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角的顶点在圆心,都有一个角。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了解它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的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并利用图中的百分数;例2比较三种统计图,了解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要呈现的数据内容,选择适宜的统计图 练习一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第1、2、3题配合例1,以认识扇形图,看懂其中的数据信息为主,比例1及其“练一练”的要求稍高一些。第4题配合例2,教材编排这道题,有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的意图。第5、6、7题是综合练习题。本单元最后安排的“动手做”,

为内容的游戏活动,是用统计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是以“反应速度”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数据活动。编排这次动手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一次数据活动,获得对数据的新体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圆 第7课时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扇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学习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难点: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此板块分课型,有些课型可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情景导入】 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新知探究】 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知道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教师结合抽象出的扇

形,介绍圆心角的概念,并在圆上标出。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些扇形,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扇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得: 1、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2、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 3、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 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扇形,了解了扇形和圆的关系。 【随堂练习】 1、找出上图中的扇形。 2、下列哪个图形是圆心角?为什么?

最新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优秀范文

最新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优秀范文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两幅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说明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说明: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它是用一个圆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这种统计图清楚地反映出各个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例题. (1) 出示例题.根据扇形统计图的表示形式,讨论制成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得出步骤井板书: ① 计算百分数; ② 计算圆心角; ③ 画出圆和扇形; ④ 标明百分数. (2)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一步,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同时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用加法检验各部分百分比的和是不是100%. (3) 先说明一个圆的度数是360度,再让学生按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求出表示各部分数量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检验几部分圆心角的和是不是360度. (4) 分割成扇形. 老师说明画法,同时板书:先画一个圆,说明表示总数量;再分割成3个扇形,说明各表示哪个数量. (5) 标明各部分数量名称和百分数.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扇形各表示哪个数量,占百分之几,老师在图中板书.让学生自己画圆、分扇形并标明各个部分数量的名称和百分数. (6) 区分各部分并写出统计图名称. 说明要用阴影或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扇形,写出统计图名称,并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自己的统计图上.集体订正. (7) 小结过程. 提问:谁来看图说说刚才制作这幅统计图的过程?你能说一说这幅统计图的意思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课堂练习 l.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计算后填写课本上的表格.出示表格,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每一个数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这个圆等分成多少份?每份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多少度?请大家先计算每项收入相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再画出扇形统计图.老师巡视辅导.提问学生每一部分所占扇形是图的20等份里的几份. 四、课堂小结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怎样根据统计数据来制作扇形统计图?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优秀范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题

扇形统计图 一、填空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3.如图,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扇形表示总体的;剩下的C 扇形表示总体的()。 4.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2)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 5.已知东湖公园实际占地120公顷,请根据以下东湖公园占地分布情况统计图填写下表。 (

二、选择 ¥ 1.某公司有员工700人举行元旦庆祝活动(如下图),A、B、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都要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人人人人 2.某校男生、女生人数表示在下图中的扇形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 % % % 3.六(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下列四幅图中,()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 D. 4.在“阳光体育节”活动中,某校对六(1)班、(2)班同学各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B.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D.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及其特征。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难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结合实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一、学前谈话,创设学习情趣。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上阅读课吗? 生:喜欢。 师:你能说一说阅读课上的收获吗? 生: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 师:呵,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呀!既然开卷如此有益,那我们今天一起再去购买一些图书好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所喜欢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情境引入 师:我们班决定购买科技类、中外名著、课程同步辅导类等书籍,但不知哪些同学喜欢哪类图书。如果老师安排你去购买书籍,并且尽量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会如何去购书呢? 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用到哪方面的知识呢? 生:统计。 师:你打算如何进行统计? 师:用到什么统计方法呢? 生:讨论、交流、汇报。 (从学生的责任感出发: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进行统计,挖掘学生的已有知识模型,进行知识的再次构建。) 2、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生:喜欢科普读物的人数最多,喜欢动漫幽默的人数最少。 师:这是一幅比较简单的单式统计表,我们能容易的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对于较复杂的复式统计表,数据较多,还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吗? 师:看这幅条形统计图从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呢? 生:观察统计图,说出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直条的长短上看出来的。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师:结合这两幅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从学生的问题中选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一起探究。)

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__习题精选

。 扇形统计图 习题精选 根据下图回答 1~5 题。 A 、1 亿元 B 、1.2 亿元 C 、1.6 亿元 D 、 1.8 亿元 根据下图回答 6~10 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 1997 年与 2000 年相比,产值比重 减少最多的产业是()。 A 、电子与信息 B 、生物及医药制品 C 、新材 料 D 、光机电一体化 2.假定 2000 年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值是 1997 年的 2 倍,那么 2000 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比 1997 年增长 率最可能是()。 A 、45% B 、55% C 、65% D 、75% 3.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00 年新材料的产值约为 1997 年的 1.8 倍 B 、2000 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各项产值比重大多有所变 化 C 、电子与信息产业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D 、电子与信息产业的产值两年相比可能一样 4.2000 年与 1997 年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值总额 增加最多的是()。 A 、电子与信息 B 、生物及医药制品 C 、新材料 D 、光机电一体化 5.如果 1997 年生物及医药制品的产值是 3 亿元,则 同年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值最接近()。 6.从 1998 年到 2004 年,美洲地区啤酒销售量占世 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 A 、下降了 3 个百分点 B 、下降了 2 个百分点 C 、下降了 1 个百分点 D 、上升了 1 个百分点 7.1998 年至 2004 年啤酒消费量增长最快的两个地 区,其啤酒销售量 2004 年占世界啤酒消费量的比重约是 ()。 A 、20.8% B 、35.0% C 、42.0% D 、62.4% 8.与亚洲相比,整个欧洲的啤酒消费量()。 A 、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 年相对于 1998 年的增长 快于亚洲 B 、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 年相对于 1998 年的增长 慢于亚洲 C 、绝对量少于亚洲,2004 年相对于 1998 年的增长 快于亚洲 D 、绝对量少于亚洲,2004 年相对于 1998 年的增长 慢于亚洲 9.关于啤酒销售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六年来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增长超过了 10% B 、北美洲和西欧啤酒销售量的差距在六年间缩小了 C 、亚洲的啤酒消费量始终占到了世界啤酒消费量的 四分之一 D 、无论是啤酒消费绝对量还是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 的比重,北美洲都有所增长 10.若中国 1998 年的啤酒消费量为 205 亿升,2004 年的啤酒消费量为 291 亿升,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中国的啤酒消费量增长率亚洲最高 B 、中国的啤酒消费增长占到亚洲啤酒消费增长的 90%以上 C 、除中国外,任一亚洲国家,其六年来的啤酒消费 量增长不可能超过 3 亿升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黑沟小学盛月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与条形、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分析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统计图之间的对比,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自己一天作息安排的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师生谈话,现场调查:平时你喜爱什么样的运动? (二)处理数据,引入新知 1.出示六(1)班同学喜欢项目的统计表。 2.提出问题: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 学生独立算出百分比,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3)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表示人数、百分比的条形统计图,讨论后留下表示百分比的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百分数加起来是多少?能否有一种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百分比的关系呢?这样的统计图用什么图形来表示比较恰当? (三)体验过程,学习新知 1.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扇形统计图。 2.完善扇形统计图。 师:可以用一个圆中的扇形来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例如图中喜欢乒乓球的人占总数的30%。可以用如下的扇形表示,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教科书第97页的扇形统计图。 3.经历扇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出示扇形统计图各部分内容,让学生经历各部分组成圆的过程,直观感受各部分扇形与圆的关系。 4.观察扇形统计图并思考: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

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总复习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知识点 1、我们学过的扇形统计图有三大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能更好的反应数量的多少。 3、(折线统计图)既能反应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5、在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总数量)也就是(单位“1”),各个扇形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6、扇形的大小与(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有关。 巩固练习: 1、如果只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如果要清楚的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 2、判断下列各种情况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合适: ①、在一次期中检测中,优、良、中、差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百分比情况! ②、要反应某地区xx~xx年人口增长变化情况。 ③、要反应李军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情况 ④、某市xx~xx年财政收入的增减情况? ⑤、在一植树活动中,统计每种数各有多少棵? ⑥、育才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所占全校学生的百分比情况: 3、右图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 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占(),蛋黄的质量占(), 蛋清的质量占()。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 蛋的蛋清重()克。 4、下图是某学校教师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①、最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教师的 ()%。 ②、最喜欢()和() 的人数差不多。 ③、如果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最喜欢《新 闻联播》的老师有多少人? ④、你知道了什么的数学信息? ⑤、计算一下《探索.发现》和《焦点访谈》两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冀教版

《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 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作用;会看扇形统计图,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三重点难点 会制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是用整个图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例如:下图的扇形统计图反映了某班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参加各种小组的情况。 问:在这个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什么?(全班人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 (参加文娱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0%;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60%,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想一想:扇形统计表的特点?(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例5 和桥村2000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粮食作物 84公顷 棉花 24公顷 油料作物 12公顷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制图步骤:(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最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5)名称、单位、制表时间,, 板书:(1)84+24+12=120(公顷) 粮食作物:84÷120=70% 棉花:24÷120=20% 油粮作物:12÷120=10% (2)粮食作物:360°x 70%=252° 棉花:360°x20%=72° 油料作物:360°x10%=36° 和桥村2000年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 2001年1月制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李明问班上的每个同学:“你最喜欢哪—项球类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他制成了右面的扇形统计图。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项球类活动最受欢迎?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的认识教案

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扇形。 2.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3.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4.感受图形之美,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它们的名称中都含有一个“扇”字,它们的形状都是这样的(课件抽象出图形)我们把它们称为“扇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二、探究新知 师提问:关于扇形,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定义,各部分名称,周长,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怎样画扇形…… 师选择性板书:定义,各部分名称,周长,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1.师指出:扇形的定义和它各部分的名称,数学书上有介绍,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打开数学书第75页自学这部分内容。

生自学,同时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虚线圆和扇形不作标注,另外再画两个圆,标好圆心和一条半径。 2.自学后反馈:自学完了,你知道了什么? 生: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师:你能在黑板上找到弧AB吗?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指出。 生: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师:请你上来指指。他指得对吗? 师生共同小结:扇形是由一条弧和两条半径围成的,所以扇形的定义是: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生: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师:真棒,你能在黑板上指出来吗?我们来看看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特点:一,顶点在圆心。二,它的两条边其实就是半径。三,他所对的圆上的部分是所在扇形的弧。 小结:课件演示扇形定义及各部分名称。 3.巩固新知 师:我们认识了扇形,弧,和圆心角。你会判断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判断:(书第76页,第二题) 指名生答后师指出第二幅图,问:为什么它不是圆心角? 生答:因为它的顶点不在圆心。 4.师设疑:我们知道,一个角的两条边张得越开,这个角就越大。那么,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圆心角变大了,扇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一起看屏幕。(课件演示)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生答。 生答: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越小。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统计图的选择(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统计图的选择(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 1.要记录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应选()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鄞州区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实效, 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如果能清楚地看出每种垃圾占生活 垃圾总量的百分比,需要制作的统计图是()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复式条形统计图 3.五年级八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为了清楚地表示12月份各班做好事件数的多少, 应制作()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不清楚 4.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一个月气温变化的情况,选用()比较合适. A. 单式折线统计图 B. 复式折线统计图 C. 单式条形统计图 D. 复式条 形统计图 5.明明今年上五年级了,要想看出他五年来期末成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比较直 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统计表 D. 三项都行 6.要反映某地区今年各类谷物的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应绘制()统计图. A. 条形 B. 扇形 C. 折线 D. 以上都可以 7.为了显示某报纸合订本各版面所占的份额,可以选择()统计图. A. 扇形 B. 条形 C. 折线 8.要统计小红每次数学测试成绩,看看是进步还是退步,不能选用( )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9.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 ).

A. B. 10.下面的信息资料中,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 ). A. 某学校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 B. 各种消费情况与家庭总收入的关系 C. 某地2015年每月平均气温增减变化情况 11.要反映果园里各种果树的棵数与总棵树之间的关系,应选用()统计图 .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12.天籁音乐行出售三种音乐CD,即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为了表示这三种唱片的 销售量占总销售的百分比,应该用( ) A. 扇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条形统计图 D. 以上都可以 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 13.要表示花圃中各种花卉的种植面积占花圃总面积的百分比,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三、填空题(共8题;共12分) 14.描述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绘制________最为合适,反映果园各种果树种植面积占 有情况应绘制________最为合适. A、单式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万寿小学殷玉龙 【教学内容】课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及百分数等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统计的内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直观地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分别是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本课教学扇形统计图,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从模糊到清晰认识扇形统计图。首先依托“你脑海中的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的?”“什么情况下使用扇形统计图”等问题了解学情,通过小组交流与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经过这一步教学,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形状不同,而且表达的数据内容也不相同,适用情况也有不同。第二步从整体到部分理解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体会图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学会从数据本身、数据之间、数据之外三个角度分析数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第三步从理解到操作运用多渠道深化认识。教材中对画扇形统计图没有具体要求,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在练习部分融入简单的画图,丰富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 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因而便于对数量的多少直接进行比较;折线统计图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而更便于反映数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今天学习扇形统计图,你头脑中的扇形统计图是个什么摸样,教师简介扇形,并板书课题。 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