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电学
八上电学知识点

八上电学知识点一、电荷。
1. 摩擦起电。
-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 实质:电荷的转移。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的一些电子会转移到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 例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 两种电荷。
-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 验电器。
-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会通过金属杆传到金属箔片上,使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而张开。
4. 电荷量。
-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二、电流和电路。
1. 电流。
- 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自由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2. 电路的构成。
- 组成: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动机等。
-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 导线:连接电路元件,传导电流。
3. 电路的三种状态。
-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 断路(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是不允许的。
4. 电路图。
- 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如电源(电池:长为正极,短为负极)、开关、灯泡、电阻等都有各自的符号。
三、串联和并联。
八年级上册电学知识点内容

八年级上册电学知识点内容电学是现代科技的基石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阶段,学生将接触到电学的相关知识,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电学知识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电路基本概念电路是电能传输和转换的路径,由电源、导线、元件和负载组成。
电荷流动的方向称为电流方向,单位为安培(A)。
电路中的电阻会阻碍电荷流动,单位为欧姆(Ω)。
电路中的电势差称为电压,单位为伏特(V)。
这三个基本概念是电路的基础,对于电路的理解和运用非常重要。
二、电阻与电阻定律电阻是电路中电流通过时所受到的阻碍,可以通过材料形状、材料性质、长度和横截面积来调整。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电阻定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姆定律表示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I=V/R。
基尔霍夫定律是指电路中电势差的代数和等于电势差的代数和,可用于解决多元电路问题。
三、电流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与电阻和电压的大小有关,但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电源电压变化、元件温度变化、电源内阻、电压分压和电流合流等均会影响电流大小和方向。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规律和解决相关问题。
四、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个路径。
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元件并联连接,电流分流走多个路径。
串联电路中元件电阻相加,总电阻随元件数量增加而增加;并联电路中元件电阻倒数和为总电阻倒数,总电流等于各个分路电流之和。
掌握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可以更好地处理电路问题。
五、电学应用电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家庭电器、电子设备、灯具、电动机等。
电学还在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通信、计算机、医疗、交通等。
了解电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应对日常问题,还可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八年级上册电学知识点内容包含电路基本概念、电阻与电阻定律、电流的影响因素、电路的串并联和电学应用等方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物理是初中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物质世界更加直观、理性地认识。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八班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一起来看看吧。
八班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电路一、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5.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6.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7.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
(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
(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二、电流1.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00毫安=1000000微安。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八班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光的电磁1.光的电磁说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跟光波的一些相似性(都是横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指出,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后经赫兹实验证实;而且还从实验上证实电磁波也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其规律都跟光波的相同。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1、电路:把、、、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的电路;开路:的电路;短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 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5、电源:能提供持续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向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和。
9、导体: 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
10、绝缘体: 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
1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④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连到。
(2)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②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12、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 ;常用: , . 1千伏= 伏= 毫伏.13、(1)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2)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 V至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② V至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 V;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V;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V;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V;⑤工业电压 V.15、电阻(R):表示。
国际单位: ;常用: , ;1兆欧千欧; 1千欧= 欧.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 , 和。
(控制变量法)17、滑动变阻器: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1)(2)C. 正确使用:a、应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公式: 。
公式中单位:I→;U→;R→。
八年级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和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导体中电荷的运动特性。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涉及了一系列关于电学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电荷和静电1. 原子的带电状态: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 电荷的产生:电荷是带电粒子(如电子)的性质,带电物体的产生主要有摩擦、接触和感应。
3. 静电现象:当物体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荷时,会显示出静电现象,如电荷的吸引和排斥、带电物体的停留等。
二、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单位时间内的流动,用I表示,单位安培(A)。
2. 电流的计算: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 = Q/t,其中Q为电荷量,t为时间。
3.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体和负载是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4.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导体抵抗电荷流动的程度,单位欧姆(Ω);电阻率是物质对电流阻碍的程度。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公式为U = I * 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三、电路图和电功率1. 电路图的符号:电路图以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电源、电线、灯泡、电阻等。
2. 直流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不变,交流电路中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
3. 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按照一条路径连接,电流相同;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连接在不同路径上,电压相同。
4.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描述了电能转化的速率,公式为P = U * I,其中P为电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
四、电磁感应和电磁波1. 磁场:磁场是带电粒子周围的一种物理现象,有磁力的作用。
2. 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导体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3. 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感应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中。
4.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一种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有波长、频率和振幅等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现象》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现象》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现象》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 电现象的基本概念:物体的电性、导体与绝缘体
- 静电电荷:正、负电荷的概念;带电物体相互作用规律;静电感应
-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强度的单位;导体中的电流
- 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测量;电阻的影响因素
- 简单电路:电路的基本概念与组成;串联与并联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 电能与电功:电能的概念与计算;电功的概念与计算
- 静电场:电场的概念与电场线;静电场的强度与电势
- 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电场力的概念与计算;电场力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电场的应用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现象》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这些内容涵盖了电现象的基本概念、静电、电流、电阻、简单电路、电能
与电功、静电场以及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电现象及其应用,并培养出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
请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并进行相关练习和习题的巩固。
祝你学习进步!。
八年级上册物理笫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笫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单位是安培(A),符号是I。
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路的基本要素:电路包括电源、导体和负载。
电源提供电流,导体传输电流,负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 静电场和静电力: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静电力,它与电荷之间的距离和电荷的大小有关。
静电力遵循库仑定律,即静电力正比于两个电荷的乘积,反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
4. 电阻和电阻率:导体中电流的流动受到阻碍,这种阻碍称为电阻。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用电阻率来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U/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一条路径依次通过各个电阻。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分支,再汇集在一起。
7. 电功和功率:电功表示电能的转化或传递,它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以时间。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电功,它等于电功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是瓦特(W)。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理解电流、电路的基本要素、静电力、电阻和欧姆定律等物理概念和原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电源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电源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册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电能和电路的知识。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电源。
电源是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所有电力设备的能量来源。
本文将深入探讨八年级上册物理学中的电源知识点。
一、电池和干电池电池和干电池都是常见的电源类型。
电池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并将其存储在电化学池中。
它们可以是可充电的或单次使用的。
电池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铅酸电池、碱性电池和锂电池。
铅酸电池通常用于驱动汽车和UPS系统等大型应用。
碱性电池是最常用的单次使用电池,如AA和AAA电池,它们适用于电子设备、玩具等小型电子设备。
锂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可充电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
这些电池通常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机以及其他便携式设备。
干电池与电池的工作原理相似,它们都利用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但干电池将电解质放在了固态表面内,这使得它们更加方便携带和使用。
干电池通常用于便携式收音机、闹钟、遥控器等小型电子设备。
二、电源的电压电源的电压是指电动势的电压,通常用V表示,其单位是伏特。
电压代表着能量的差异或电势差。
当一个电子从电压高的地方移向电压低的地方时,它会释放能量。
在电路中,电压是电流流动的“驱动器”。
因此,电源的大小与电路所需的电流有关。
如果电压太低,电路将无法正常工作。
相反,如果电压太高,则电路可能会受到损坏。
三、电源的电流和功率电源的电流是指通过电路的电荷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
电源的功率是指电源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能量,通常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
功率与电流和电压有关系,公式为P=IV。
这意味着电源可以通过调整电流或电压来更改功率。
例如,当电压不变时,增加电流将增加功率。
另外,功率的大小还取决于电路所需的电能量以及电源所提供的电能量之间的差异。
四、电路中的电源在电路中,电源可以像电池和干电池一样是独立的组件,也可以是其他电路元件的一部分,如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电流的方向与电路的符号表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电流的方向与电路的符号表示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电流的方向与电路的符号表示一、电流的方向电流指的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正负有关。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正方向被规定为正电荷朝着负电荷的方向流动。
二、电路的符号表示为了方便理解和描述电路,人们设计了一套电路符号表示方法。
在电路图中,不同的电子器件和元件都用特定的符号表示。
1. 电池电池是电路中的电源,它能够产生电势差以驱动电流的流动。
在电路图中,电池用如下符号表示:[插入电池符号图片]2. 电流表电流表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强度的仪器。
在电路图中,电流表用如下符号表示:[插入电流表符号图片]3.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元件,用于控制电流流过的路径和电流强度。
在电路图中,电阻用如下符号表示:[插入电阻符号图片]4. 开关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能够改变电流的路径。
在电路图中,开关用如下符号表示:[插入开关符号图片]5. 灯泡灯泡是电路中的一种负载元件,它能够转换电能为光能和热能。
在电路图中,灯泡用如下符号表示:[插入灯泡符号图片]6. 导线导线是用于连接各个电子器件和元件的电路组成部分,它能够传导电流。
在电路图中,导线用直线表示。
以上是电路中常用元件的符号表示。
通过这些符号,我们能够清晰地展示电路的组成和连接关系,方便进行分析和设计。
三、电路中的电流方向表示在电路图中,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和电流方向需要根据电路实际情况进行表示。
一般来说,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但在实际电路中,为了描述电路的具体情况,有时会对电流方向进行特殊表示。
例如,当电路中存在多个电池时,每个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的电流方向需要分别表示。
我们可以使用箭头来表示电流的方向,箭头的方向指向电流的正方向。
[插入电池电流方向示意图]根据具体情况,在电路图中可以使用箭头表示电流的运动方向,以便更清晰地解读电路。
总结: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正负有关,电流的正方向被规定为正电荷朝着负电荷的方向流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电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历史与希望1. 古代电学的探索2. 电学的应用领域3. 电学的发展前景第二节基本概念1. 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2. 电子和离子3. 电荷的守恒定律第三节电路1. 电路的组成和分类2. 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3. 戴维南和伏安定律第四节电阻和电功率1. 电阻的性质和特点2. 电阻和导体的区别3. 电功率的计算第五节原子结构和导电性1. 原子的基本结构2. 金属、非金属和半导体的导电性3. 导体中电荷的移动原理第二章电路中的电学元件第一节电流表和电压表1.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2.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3. 电压表的工作原理第二节电阻器和电源1. 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的特点2. 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3. 不同类型电源的特点和用途第三节开关和导线1. 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的作用2. 导线的导电性和电阻特点3. 电路中的串联导线和并联导线第三章电流与电阻的探究第一节电流的影响因素1. 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2. 电源电压和电阻大小对电流的影响3. 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电阻与电流的关系1.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含义2. 电阻率和电阻的关系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第三节发热和热效应1. 电能的转化与发热2. 热效应的计算3. 发热和热效应的应用第四章电能的转化与运用第一节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1.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 电动机的种类和应用3. 电动机效率的计算第二节电能到热能的转化1. 电热器的工作原理2. 电热器的种类和应用3. 电热器的能量损耗第三节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1. 电解的概念和分类2. 电解的用途和电解方程式3. 电解产物的探究和应用第五章电流的磁效应第一节电磁铁和磁铁1. 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 磁铁的特性和磁场的定义3. 磁铁和电磁铁的应用第二节感应电流和电磁感应 1. 感应电流的产生原理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3.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第三节发电机和电动机1. 直流发电机的原理和构造2.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区别和应用第六章自然界中的电第一节闪电和静电1. 闪电的形成和原理2. 静电和静电现象的特点3. 静电和闪电的防护方法第二节光电效应和半导体1. 光电效应的发现和基本规律2. 光电效应的应用3. 半导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第三节声、光、热的传播速度1. 声音、光和热的传播特性2. 声音、光和热的传播速度3. 声音、光和热的应用与探究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最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最全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它是自然科学的分支之一,专门研究物质、能量、运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全面总结:一、物理基本量和单位物理基本量有三个,分别是长度、质量和时间。
它们的国际单位是米、千克和秒,缩写为m、kg和s。
二、热学基础1.温度:指物体的热度高低程度。
2.热量: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3.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三、电学基础1.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体带有的一种性质,可以自由移动。
电场是一种力场,会对电荷施加力。
2.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
电阻是物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3.欧姆定律:电流、电阻和电压(单位是伏特,缩写为V)之间的关系为U=IR。
四、运动的描述1.位移和位移矢量:位移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距离。
位移矢量指物体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2.速度和速度矢量: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路程。
速度矢量指物体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
3.加速度:物体速度的改变量。
五、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
2.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3.第三定律:运动物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六、光学基础1.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2.反射、折射和色散:反射是光线碰到物体后被反弹回来,折射是光线经过两种不同介质界面时改变方向,色散是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
3.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征。
七、声学基础1.声波传播方式:机械波,需要媒质传播。
2.声的特性:音高和音量。
3.声的反射和回声:声波在物体上的反射。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掌握好这些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电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电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电荷、电流、电势等基本概念,对于学习电学知识,掌握电学基础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八年级电学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电荷和电流1. 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在物体中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传输,其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有关。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为I。
二、电路基础知识1. 闭合电路:电流可以在电路中形成闭合路径,这样的电路称为闭合电路。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正常流动,实现电能的传输。
2. 开路和短路:如果电路中存在断开的部分,就称为开路;如果导体中存在低阻值的连接,就称为短路。
开路和短路会导致电流无法正常流动。
3. 串联和并联:在电路中,如果电器依次连接在同一电流回路中,就称为串联连接;如果电器同时与电流回路相连,就称为并联连接。
串联和并联是常见的电路连接方式。
三、电阻和电压1. 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用单位欧姆(Ω)表示,表示为R。
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的越慢。
2. 电压:电压是电流的推动力,表示为V。
电压差越大,电流通过的越快。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 = V/R。
四、电功和功率1. 电功:电功是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用单位焦耳(J)表示,表示为W。
2. 功率: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转化或者传输的能量,用单位瓦特(W)表示,表示为P。
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的比值,即P = W/t。
3. 瓦特定律:瓦特定律描述了功率、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瓦特定律,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即P = IV。
五、电路元件1. 电源:电路中提供电压和电流的设备称为电源,如电池、发电机等。
2. 电阻器:电阻器是控制电流大小的元件,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八年级上册科学电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电学知识点电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磁场等电现象、电设备、电器件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学无处不在,它渗透到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各个方面。
八年级的学生们开始接触电学,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些八年级上册科学电学的知识点。
1.电荷电荷是一种物理量,即物体所带电量的大小。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相互吸引,同性相斥。
2.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着一个电场,电荷会对空间中其他电荷产生电场作用。
电场是矢量量值,其方向是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3.电势差电势差是表示电场对电荷做功的能力。
通常用字母V表示,单位是伏特。
4.电流电流是等量的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
它的方向是正电荷所流的方向。
5.电阻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碍和阻碍的大小。
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
6.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理,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即电流和电压成正比,而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7.热效应电阻在电流通过时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热效应。
8.电池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实现转化,形成电势差,将电荷推向导体上,形成电流。
9.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指两个或多个电器件依次连接的电路。
并联电路指两个或多个电器件平行连接的电路。
10.稳压电源稳压电源可以使输出电压在负荷变化和电源电压变化时保持基本稳定的电源。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科学电学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各种现代科技都离不开的。
了解电学知识不仅有利于我们自己的生活,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科技和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八年级上册 第4章 电路探秘 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电荷与电流一、摩擦起电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物体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2、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3、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4、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
5、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
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6、摩擦起电原因: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不同造成的。
7、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物体带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8、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9、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电荷与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科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金属内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相反。
4、能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①干电池:带有铜帽的碳棒是正极,锌筒是干电池的负极。
②蓄电池③发电厂通过电网远距离输送。
5、需消耗电能的电器,叫做用电器。
实验室常用的用电器是小灯泡。
6、开关的作用:控制电流的通或断。
7、导线的作用:输送电能。
8、电路的元件: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9、连接电路的注意点:将导线露出的铜芯丝线顺时针绞成一股,顺时针弯成半圆形。
连接时开关一定要断开。
10、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也叫做闭合电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做通路。
②开路(也叫做断路)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部分断开时,电路中不再有电流通过,这样的电路叫做开路。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初二物理上册电学知识点复习电学一:电路一、简单电路的组成简单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
二、电路种类1、通路:线路接通时,有电流从电源正_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到电源负__极.2、开路:线路断开时,电路中没有(有或没有)电流.3、短路:当电源直接用导线相连时发生短路,此时用电器中没有电流;但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使电源及导线发热过多而被烧坏,因此电源是不允许被短路的.三电路的连接1、串联电路2.并联电路四、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金、银、铜铁、铝等)、人体、大地、碳、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绝缘体:难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纯水等.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有可能变为导体.五、六、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进户线有有两条,一条叫零线,叫火线,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
电灯和开关是串联连接的,插座和电灯并联连接.2、白炽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_能和光能,因此灯丝要用熔点高的钨制成3、电路中的总电流是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的.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超过安全电流的常见原因是短路和用电器功率过大.七、安全用电1、触电:触电一般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事实表明,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触电类型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2、安全用电的原则:对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高于36伏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皮。
发生触电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3、保险丝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4、三线插头:标有L字样的接火线;标有N字样的接零线;标有E字样的接地线;电学二:欧姆定律一、电流I1、电流的方向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导线等流向电源的负极.2、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必须有电源,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3、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强弱。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范文五篇]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84894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0.png)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带负电;七、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八、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3、导线:输送电能的;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八年级电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电学知识点汇总电学是初中物理中的一大模块,是学生在初中物理中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部分内容。
下面来对八年级电学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汇总,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电学方面的知识。
一、电荷和电路1. 什么是电荷?电荷是物体所带的电性属性,通常用单位库仑(C)来表示。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电场。
2. 什么是电路?电路是一个电流经过的闭合路线,通常由能够导电的金属导体构成。
电路中电路原件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
二、电压和电阻1. 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单位时间内单位电荷通过电路的能量,通常用单位伏特(V)来表示。
电压的大小可以影响电流的强弱。
2. 什么是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物体所遇到的阻碍力,通常用单位欧姆(Ω)来表示。
物体的电阻与其所带的电荷的种类、电路长度、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三、电流和欧姆定律1. 什么是电流?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的通过电路的量,通常用单位安培(A)来表示。
电流的强弱由电压和电阻等因素决定。
2. 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指出:在一定温度下,电流强度和电阻成正比,电流强度和电压成反比。
它的表达式为:I=U/R,其中,I为电流强度,U为电压,R为电阻。
四、电功和电功率1. 什么是电功?电功是单位时间内电流通过电路所做的功,通常用单位瓦特(W)来表示。
电功的大小决定了电器的能量消耗和使用效率。
2. 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器消耗或产生的能量,通常用单位瓦特(W)来表示。
电器的功率越大,能量消耗或产生的速率就越高。
五、电磁感应和电动势1. 什么是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磁场的变化引起电场的现象。
电磁感应可以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2. 什么是电动势?电动势是电路中电荷移动所受到的作用力,通常用单位伏特(V)来表示。
电动势的大小决定了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六、交流电和直流电1. 什么是交流电?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按照一定规律周期性地变化的电流。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荷的任何定向运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持续电流条件:必须关闭电源和电路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绝缘体:不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例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电路有三种状态:(1)路径:连接的电路称为路径;(2)开路:断开的电路称为开路;(3)短路:导体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的电路称为短路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串联:一个接一个的连接元件称为串联(如果在任何地方断开,电流将消失)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二、当前的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测量电流的仪器是电流表,其使用规则如下:① 电流表应在电路中串联;② 电流应从“+”端子进入,从“-”端子退出;③ 测量的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的范围;④ 绝对不允许在未通过电器的情况下将电流表连接到电源的两极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三、电压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电压:千伏、毫伏。
1kV=103 v=106 MV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范围:① 0~3V,每个小电网代表的电压值为0.1V;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记忆的电压值:① 一个干电池的电压为1.5V;② 1个铅酸蓄电池的电压为2伏;③ 家用照明电压为220 V;④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⑤ 工业电压为380伏四,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电阻。
八年级物理电学电阻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电学电阻知识点电阻是指导体抵抗电流通过的能力,是热力学量的一种,一般使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一、电阻的计算1. 电阻大小的计算公式为R=U/I,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 为电阻。
2.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为常量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荷和电阻成反比。
3.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4. 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大小也不同,铜的电阻最小。
5. 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6. 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7. 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二、电阻的分类1. 固体电阻:包括金属电阻、半导体电阻和绝缘体电阻。
2. 液体电阻:包括电解质电阻和非电解质电阻。
3. 气体电阻:包括离子体电阻、等离子体电阻和惰性气体电阻。
三、电阻和欧姆定律的应用1. 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任意电阻值。
2. 电阻可以用来控制电流大小,如在家中可以利用变阻器来调节灯的亮度。
3.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如使用保险丝。
4. 利用电偶极子在电路中的性质,可以将电阻和电容进行组合,形成RC电路,用于滤波、整形和振荡等方面。
四、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1.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表示符号为Ω。
2. 测量电阻值时,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措施。
3.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影响电阻的大小,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导体材料。
4. 电阻值取决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需要注意计算和测试。
5. 在使用电阻时,需要注意防止电阻过热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电学电阻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电学和力学公式归纳汇总

初二物理电学和力学公式归纳汇总初二物理电学和力学公式归纳汇总: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ρ水=1.0×103 kg/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 v水<v冰。
初二物理公式:力学部分一、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二、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 v水<v冰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三、重力公式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 G月=1/6G地m月=m地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 /F2=l2/l1五、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六、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七、压强公式(普适)P=F/S固体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九、浮力公式(1)F浮=F’-F (压力差法)(2)F浮=G-F (视重法)(3)F浮=G (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十、功的公式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十一、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十二、有用功公式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十三、总功公式W总=FS (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W总=P总t十四、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η=P有/ P总(在滑轮组中η=G/Fn)(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十五、热学公式C水=4.2×103J/(Kg·℃)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初二物理公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5)W=UIt=Pt=UQ (普适公式)(6)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7)U1/U2=R1/R2 (分压公式)(8)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4、两种基本电路 ⑴ 连接方法: 串联和并联电路
首尾相连 ① 把两个灯泡 然后接到电路中。 ,
—— 串联 (灯泡串联)
两端分别 ② 把两个灯泡 连,然后接到电路中。 相
—— 并联(灯泡并联)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串联 电路
设 计 电 路 图 连 接 特 点
并联 电路
L1
L2
头
尾
L1
【例3】S要控制L1和L2,S必在L1,L2的干路中,且L1, L2并联。因此可以先把S与L1串联后,再把L2与L1并联, 让S在干路中。
一、相同的点:用导线直接连接的相交而连结的
点算作”相同的点”.
相交而连结的点:有三部分以上导体(包括开关、导线、用电器、
电压表)在此相连的点即为相交而连结的点.
+
-
电荷的定向移动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3、电流方向 (规定) ⑴外电路 从正极出来回到负极 ,原因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⑵电源内部 从负极到正极 ;原因 原子受到外力作用把
.
正负电荷分开 ,其外力来自
化学能
机械能
。
三、电路:
△ 短路的效果: 1、定义: 给电流提供的路径 ; 2、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路径图 ; ① 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 ; 3、电路的三种状态: ② 可以改变电路的连接方法 ; 接通的电路; 效果:电路中有了电流。 ; ⑴通路: ⑵开路: 断开的电路; 效果:电路中没有了电流。; ⑶短路: 电流没有通过用电器; ;
【例2】如图1所示,当S1,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 L1,L3,它们是串联的。当S1,S2闭合时,能亮的灯是 L2 L3,它们是并联的。当S1闭合、S2断开时,能亮的 灯是L3。
【例4】如图4所示的三个电路图,哪是串联电路?哪是 并联电路
【例5】根据图5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见图6)。
【例5】根据图5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见图6)。
A
B
D
C
电源被短路
六、用”正负号”法判断两种”短路”现 象. 方法:
电源正负极分别标“+” “-”号。可 以从正极开始标符号“+”,根据相 同的点标相同符号的原则,直至遇 到电压表或用电器停止(电路表相 当于导线);再从负极开始根据相 同的原则标上符号“-” ,直至将电 路图中所有相交而连结的点标上符 号。这时观察若从正极(或负极) 开始用相同的符号一直标到负极 (或正极),这就是一条短路;若 某个用电器或电压表(电流表相当 于导线)两端的符号相同了,这个 用电器就被“短路”,可以去掉。
【例1】把图1给出的实物连接成电路,要求:只闭合 S1,只有L1亮;只闭合S2,只有L2亮。
【例2】如图4所示的电路,电灯属于哪种连接?S1和S2 分别控制什么?
【扩展问题】图21中,每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正确电路 是:
【扩展问题】图15中,若将电池改为与开关S串联,其余 电路不变,如图16所示,这时两灯L1、L2的关系又如何
L1 B
L2 A K
L2
K2
C
L3
B
V1 L1
D
V2
G
A
E
A
K1
F
K1、K2断开
L2 K2
C
L3
B
V1 L1
D
V2
G
A
E
A
K1
F
L3
V1
V1 2
L1
A
A
K1断开、K2闭合
L2
C
L3
B
V1 L1
D
V2
G
A
E
A
K1
F
L2 L3 L1
V1
V2
A
K1闭合、K2断开 L2 K2
C
L3
B
V1 L1
D
小结:
归纳出一种分析电路的方法—— “电流路径法”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例:1、分析以下电路的连接方法;
A
-
+
A1
L
1
A2
L
2
A3
L
3
A’ 小结: 因为电路有三个灯泡,据分析知道共有三个电流通
路,所以它们是并联连接的。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5、电路图的画图方法:
① 根据电路图 ② 根据实物连线图 ③ 根据题目要求 画出实物连线图 画出电路图 画出实物连线图 沿着电流走,完成 一路再画另一路。
电路图
电路图定义
画电路图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一、静电学初步知识
1、两种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叫
正电荷: ;+ + ;- -
核外电子带负电叫 负电荷: 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
2、两种电荷相互作用
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
二、静电学解析的电现象
1、直流电源:正极 负极 2、电流的形成: 正电荷集中的地方 负电荷集中的地方 ; ; ;
L3
B A
A
V1 L1
D
V2
G
E
K1
F
四、支路中的开关断开,开关控制的支路没有用, 可 以去掉.
开关控制的支路:不在干路中的开关即为支路中的开关,靠近它的
两个接线柱最近的相交而连结的点以内即为开关控制的支路.
A K K
L1 L1
B
L2
四、支路中的开关断开,开关控制的支路没有用, 可 以去掉.
开关控制的支路:不在干路中的开关即为支路中的开关,靠近它的
B A
L2
K2
C
L3
ACBiblioteka B AV1 L1D
V2
G
E
K1
D
K
A
F
二、干路和支路的区分:靠近电源正负极最近的
相交而连结的点以内为干路,其余为支路.
L2 K2 L3
B A B A C A
A V1 L1
C
D
V2
G
E
K1
D
K
F
三、分析电路时,电流表当导线,电压表放在最后处理, 分析前先拿掉它.
L2 K2
C
S
0.2 0.4
例2: L 1
0
0.6
S S1
1
2
0
3
A
0.2
0.4
0
0.6
1
2
0
3
L2
S2
A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电路图和实物连线图 练习3: 方法: “综合法”
步骤: ⑴ 依题意判断电路图的连接方法;(串?并?) ⑵ 画电路图、实物连线的先后自行选择;
例3:如下图(b)为几个电路元件,要求:L1 、 L2并联,S1做
(3)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始终处于断开状态。电路连 接好了,经检查无误,方可闭合开关。
(4)连接电路时,一定要防止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 极连接起来(这叫做电源短路,这样会损坏电源)。
【例4】根据图1所示实物电路,画出它的电 路图。
【例1】马路上的路灯,傍晚时同时开亮,天明时同时 熄灭,请判断这些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两个接线柱最近的相交而连结的点以内即为开关控制的支路.
K2
C
L2
L2
B
V1 L1
D
V2
G
V1
L1
D
V2
G
A
A
E
K1
A
E
K1
F
五、支路中的开关闭合要检查是否有电源短路或“用电 器被短路”.
L2 K2
C
L3
B A
A
V1 L1
D
V2
G
E
K1
F
六、用”正负号”法判断两种”短路”现 象. 方法:
电源正负极分别标“+” “-”号。可 以从正极开始标符号“+”,根据相 同的点标相同符号的原则,直至遇 到电压表或用电器停止(电路表相 当于导线);再从负极开始根据相 同的原则标上符号“-” ,直至将电 路图中所有相交而连结的点标上符 号。这时观察若从正极(或负极) 开始用相同的符号一直标到负极 (或正极),这就是一条短路;若 某个用电器或电压表(电流表相当 于导线)两端的符号相同了,这个 用电器就被“短路”,可以去掉。
L1 L2 S1
S2
【例1】如图1所示,S闭合后电路将发生什么 情况?
【例2】指出图2各图中的错误
【例3】完成电路的连接,应注意哪些问题?
【解答】完成电路的连接,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连接。根据实际要求连接电路, 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用电器,最后连接电 池的负极,也可以从电池的负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用电器, 最后连接电池的正极。 (2)各元件与导线间的连接要牢靠。如果导线的芯线或元 件的接头处有锈,要除锈后再连接;当导线与接线柱绞接时, 要沿着螺帽旋紧的方向缠绕,不然的话,在旋紧螺帽时,导线 可能被挤出来。
头 尾头
L2
尾 头
尾
两种 画法
头尾相连,逐个顺 次连接
头头相连,并列连 接在两点之间
头、尾:电流流进的即为头,流出即为尾。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 串联 )电路 ( 并联 )电路
电流 路径
只有一条路径, 一条回路。
有多条支路,多个 回路。
节点
开关 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开关位置对它的控制 作用没有影响。
练习1;电路图
实物连线图
L2
L3 L1
S2
方法: “流向法”
S1
第一节 电流与电路
练习2 :根据实物连线图 画出电路图
方法: “修改法”(“模式法”) 步骤: ⑴ 分析判断电路图的连接方法; (串?并?) ⑵ 画出对应电路的 “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