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 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 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意义,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计算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意义,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求近似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家有32位同学去公园玩,公园门票每人4元,带100元够不够?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求近似数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出示例题:小明家有32位同学去公园玩,公园门票每人4元,带100元够不够?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并不准确,从而引出进一法、去尾法。
(3)引导学生观察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总结规律。
3. 实践应用(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法、去尾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强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进一法、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关于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引入、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敎學目标】1.掌握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去尾法”取近似值、2.培养學生分析、理解能力,灵活运用所學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學生体会到数學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1.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取近似值。
2.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敎學过程:【新课讲授】1.敎學例10(1)。
多媒体出示例10(1)情境图。
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要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实际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求2.5千克里面有几个0.4千克,用除法计算。
)尝试列式解答。
敎师板书:2.5÷0.4=6.25(个)组织讨论:(1)这个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吗?(2)如果不符合,几个瓶子合适?说出理由。
學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小结:6.25个不符合实际情况,瓶子的个数只能是整数。
要用7个瓶子。
因为用“四舍五入”法求出6个瓶子,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还有0.1千克香油没处装,因此还需要1个瓶子,应该是7个瓶子。
讲解:这种取值方式叫“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是几都要向整数部分进一。
2、敎學例10(2)。
王阿姨用一根25米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的丝带,这些红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读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思路。
独立列式解答。
敎师板书:25÷1.5=16.666…(个)组织讨论:(1)包装礼盒的个数应该是什么数?(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是多少个?(3)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为什么?(4)应该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學生交流、汇报。
小结:包装礼盒的个数应该是整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要包装17个礼盒,而包装16个礼盒之后余下的丝带不够包装一个礼盒之后,所以不能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要用“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
讲解:“去尾法”也是一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在实际计算中,根据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数某位后面的数字全部舍去,这种计算方法叫做“去尾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桃源县漳江小学王妍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9页例10。
教学目标:1.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体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提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与同伴交流、思辩,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运动会的各种图片。
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又要到了,你们开心吗?参加运动会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活跃校园气氛,还能为班集体赢得荣誉。
王老师班上也在积极为运动会做准备呢!可是呢,王老师在准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2.师:①看,开幕式开始了,咱们班的同学手拿小红旗进场,准备的材料能做25.71面小红旗,实际上能做面小红旗。
(课件左边出示图片,右边出示问题。
)②爸爸为小军买了33个羽毛球用来训练,1盒装6个,需要个盒子装完。
③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运动会纪念徽章,带的钱够买12.62个徽章,实际上能买个徽章。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小结:是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去确定。
3.师:那么,王老师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帮忙解决吧。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同时出示两个例题:(1)王老师要将2.5kg运动饮料(2)王老师要用一根25m长倒在杯子里,每个杯子最多装0.4kg。
的丝带为运动员包装礼盒,需要准备几个杯子?每包装一个礼盒要用1.5m丝带。
这根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读题,圈出数学信息和问题。
2.列式解决问题。
(指名学生读自学要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教案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教案一. 教材分析《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求商的近似值,以及如何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基础上,对商的近似值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两种方法的含义,提高他们的运算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为什么要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使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运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运用方法。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运用。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生活情境引入问题:假设学校要购买一批篮球,每只篮球的价格是80元,如果要购买30只篮球,需要准备多少钱?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出30只篮球的总价?呈现(10分钟)1.呈现例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引导学生尝试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操练(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2.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讨论的成果。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案例繁峙县实验小学小学侯艳玲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教学目标:1、掌握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去尾法”取近似值,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
2、理解实际生活中取“近似值”不一定用“四舍五入法”的原因。
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已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去取商的近似值,其中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去取商的近似值是这节课的重点。
2、教学目标的分类:智慧技能中规则学习。
3、支持性条件:转化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设计:一、迁移引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来考考你们的实践能力。
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装9个,可以装满几个袋子?(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的第(1)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读了这条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怎样列式?请同学来说出你式子。
究竟要准备几个瓶子呢?(一)活动一:小组讨论,究竟要准备几个瓶子呢?说明理由。
1、请小组代表说说,并说明理由。
①方法一:2.5÷0.4 = 6.25(个)生活中能用6.25个瓶子吗?首先明确为什么把商保留整数?②方法二:2.5÷0.4 ≈6(个)瓶子的个数不能是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是6个瓶子?用6个瓶子能将2.5千克香油装全部装入瓶子吗?③方法三:2.5÷0.4 = 6(个)……0.1(千克)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④方法四:2.5÷0.4 ≈7(个)还得多准备一个瓶子,所以要准备7个瓶子才能装完。
2、小结:这道题,商要用整数表示,不论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向整数部分进一,也就是用“进一法”求近似值。
(板书:进一法)3、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如装东西至少需要几个瓶子;装东西至少需要几个箱子;做东西至少需要多少材料等)【设计目的】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案
近似值的实际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有时需要用“去尾”和“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谈话导入复习题:上周老师去超市购物,买了2.1千克的蔬菜,每千克6.46元,我用计算器算一了下,一共是13.566元,商标上的价格是13.57元,收银员收了13.6元。
提问学生:收银员收的钱和商标上的价格利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学生问答:利用“四舍五入”法。
(此处可以提问学生)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因为人民币的面额最小是“分”,所以商标上的价格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而生活中常用的最小的人民币面额最小是角,所以收银员收了我13.6元,由此可见利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应用。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两种在生活中用到的求近似值的方法。
二、拓展新知:1、教学例12(一)课件出示例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列式。
教师板书:2.5÷0.4=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教师提问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6.25个,6个,7个等。
教师反问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结果,能否运用“四舍五入”法。
6.25:请你给老师拿6.25个瓶子好吗?6个:6个瓶子能将个2.5千克的油装完吗?不能,剩下的怎么办?等式后面应该怎么写?写6不对,写7又容易和“四舍五入”法混淆,所以在这里,我们写准确结果。
因为可以装6瓶完整的,剩下的还需要1个瓶,所以最后我们整数部分的6加上1是7 。
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教学设计(肖锦平)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的教学设计)肖锦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3页例12、“做一做”,课本第34、35页第5、6、7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 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1.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2.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计算。
1.5÷0.3+3.2 4.9÷0.7-1.2×54.8÷1.2+0.6×50.4×(3.2-0.8)÷0.8二、引入新课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师:(创设情境):小强妈妈前几天买来了一桶香油,重2.5千克(出示实物),因这桶过大,小强妈妈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请你们帮她想一想该怎么办?生:分装在小瓶里。
师:这个主意好!瞧,(出示小瓶子)老师找来了一些小瓶子,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香油,那小强妈妈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三、探索新知1.“进一法”投影出示例12(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没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0.4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盛0.4千克的玻璃瓶里,求需要多少个瓶,也就是求什么呢?生:就是求2.5里有多少个0.4,。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除法计算。
2.5÷0.4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求商的近似值(去尾法、进一法)》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求商的近似值(去尾法、进一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求商的近似值(去尾法、进一法)》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即去尾法和进一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除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求商的近似值时,可能会受到四舍五入法的影响,难以理解和接受去尾法和进一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理解和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2.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去尾法和进一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商的近似值,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讲授:讲解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含义和运用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去尾法和进一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求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时的两种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和理解这两种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求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进一法和去尾法产生混淆,对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和取近似值的方法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去理解和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及应用。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两种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假设学校要一次郊游,我们需要租一辆大客车,每辆车的座位是40个,如果每排坐4个人,那么我们需要几辆车?”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求商的近似值时的进一法和去尾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含义,让学生了解这两种方法。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获奖解决问题法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获奖解决问题法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XXXXXX【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9例10.【教材分析】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研究了小数除法及用“四舍五入法”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节课的"解决问题"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例题进行教学。
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
在取近似值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知道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的方法求近似值,有时还需要用别的方法求近似值,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
本节课根据两个具体的情境,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学假想】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评价,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梳理,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为学生营造轻松自主的研究氛围。
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秋游情境将两个例题和比较练题贯穿起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研究、集体交流等方式参与到整个研究进程中。
末了,能将本节课所学的常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深刻体验到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使用代价,从而使学生学会用一双数学专业word可编辑.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研究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研究的独立性,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思考、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评价质疑中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近似数。
通过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一个数的近似值。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使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学习第107页至第109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使用方法和实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它们来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进一法,什么情况下使用去尾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文具,包括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例如:“如果小明有3块巧克力,他想把它们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通过这个问题,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一个数的近似值。
2. 讲解进一法:我会通过PPT展示进一法的定义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个数最近的整数,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加上0.5,然后向下取整。
3. 讲解去尾法:同样地,我会通过PPT展示去尾法的定义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个数最近的整数,我们可以直接将这个数向下取整。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进一法和去尾法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我会提供适当的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解答问题。
5. 例题讲解: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列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公式,并标注一些重要的点和步骤,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
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解决问题”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
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
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
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研究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对进一法和去尾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应用,但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给出明确的定义。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因此学好本节课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取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3.通过对实际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研究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利用已有经验尝试办理题目,交流体会优化方法,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而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性选择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创设XXX生病的情形。
)师:同学们,老师班上的XXX同学因为不谨慎把腿摔骨折已经在家休息一周了,同学们听说明天是他的生日,于是人人自觉构造想给他买件礼物去看看他。
于是在班长的带领下他们商量每世界午下学由两个同学下学到XXX家里给他补课,并准备给XXX买一个进修包作为生日礼物。
他们看中了一个135元的进修包请同学们计算一下,40人平均每人应该拿多少元钱?(结果保留整数)生:135÷40=3.375(元)≈3(元)。
师:3元?你用什么方法保留的?有不同意见吗?请同学们检验一下,平均每人出3元,40人一共有多少钱?生:检验,发现3×40=120元,根本就不够!引出矛盾。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2.能够正确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超市购物、运输等,引发学生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和去尾法作比较。
Step 2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10分钟)1.教师通过示例解释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和作用。
2.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讨论的方式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Step 3 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25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长度、重量、时间等,要求学生通过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解近似值。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和讨论,确定解题思路和步骤。
3.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演示,教师及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指导。
Step 4 练习巩固(25分钟)1.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逐一检查并进行讲解。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对比答案并讨论错题。
Step 5 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将问题拓展至小数和分数,要求学生通过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解近似值。
2.学生自由讨论和合作探究,将解题思路和方法写在黑板上。
3.教师进行总结和呈现,引发学生思考,探讨更多问题。
Step 6 温故知新(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五、课堂设计说明:1.本节课通过启发引导、探究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进一法、去尾法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用所学习的方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信息呈现: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的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仅用了12.91秒,获得了奥运冠军。
刘翔平均每秒跑110÷12.91=8.520526……米,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问题设计: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板书:四舍五入法。
教师归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跟商的近似值有关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去尾法”。
谈话:国庆期间,王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到处游玩,我了解了:(1)问题设计:儿童乐园门票45元一张,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张?(2)学生活动安排:列出算式后,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交流反馈: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是6张?a:300÷45=6.6666……(张)b: 300÷45≈7(张)(因为300÷45=6.6666……;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所以最多买7张)c: 300÷45≈6(张)(因为300÷45=6(张)……30(元),30元不够买一张,所以最多买6张)(4)在讨论争辩中明白采用“去尾法”的道理与方法。
问题设计:为什么要把商保留整数?那么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了?余数是多少,怎样处理?(5)教师归纳小结,并板书。
第三单元《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基本概念。这两种方法是在进行近似计算时常用的技巧。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中,快速而准确地估算结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计算,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4.加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熟练掌握近似计算方法,准确进行数值计算,提高解题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及适用场景。
-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近似计算。
-能够灵活Leabharlann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购物、面积计算、长度测量等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学科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进一法”和“去尾法”,掌握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近似计算。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及适用场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近似计算的情况?”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时价格带有小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近似计算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3页的例题12。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景。
1、小强的生日哪天,他邀请了17位好朋友一起去参加他的生日会。
他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
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开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
小强很担心爸爸不能准时赶到。
你能帮小强算一算吗?
2、出示题目: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
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保留整数)
学生列式解答:60÷50=1.2(小时)≈1(小时)
3、提问: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能准时赶到吗?(从爸爸下班到生日会开始要1.5小时,现在爸爸从公司回到家大约要1小时,所以爸爸可以准时到达。
)
4、老师: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
5、导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
如果所有商的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你们说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板书课题:《近似值的实际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教授教科书第33页的例题12的第(1)小题。
小强的妈妈王阿姨好像有点烦恼,小强的妈妈说“今天为了给小强庆祝生日,特意买来了许多菜及一些调味料,准备做一顿美食大餐。
但是,买来的香油太大瓶,不方便煮食,想把香油装入小玻璃瓶里。
但是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个玻璃瓶装?你能帮助她解决吗?
(1)出示题目:小强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再列式解答。
) 2.5÷0.4=6.25(个) 答:需要准备6.25个瓶。
(2)提问:①瓶子应该是一个一个的,能用小数表示吗?
②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③有什么方法可以保留整数?
(3)提问: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是多少个瓶子?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然后汇报。
(6.25≈6要用6个瓶子。
)
(4)提问:根据实际情况,用6个瓶子能将2.5千克的香油全部装入瓶子吗?
同桌讨论:随机点拔汇报。
(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还有0.1千克香油,需要多一个瓶子装,所以要准备7个瓶子才能装完。
)
(5)老师: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方法就是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
(板书:进一法)
(6)示范教学:2.5÷0.4=6.25(个)≈7(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
2、教授教科书第33页例题12的第(2)小题。
小强妈妈说:“为了答谢大家刚才的帮助,我特意准备了一些小礼物送给大家。
这些礼物我打算在生日会玩游戏的时候送给大家。
为了增加神秘感,我想把礼物包装一下。
准备了一些礼盒和红丝带,但我不知道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1)出示题目: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列式解答。
25÷1.5=16.66•(个)
(3)提问:①礼盒数能够用小数来表示吗?②如果用整数表示,根据“四舍五入法”或“进一法”保留整数,那么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4)想一想: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因为1.5×16=24(米)包装16个礼盒24米剩下的1米丝带不够包一个礼盒,所以我认为只能包装16个礼盒。
) (5)提问:你们认为能包装多少个礼盒?
(6)老师: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方法是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数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
(板书:去尾法)
(7)示范教学:25÷1.5=16.66•(个)≈16(个)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
3、看书质疑。
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的33页,先把例12上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提出来。
4、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
什么情况下采用哪种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举例说明一下。
教师及时评点,概括归纳。
5、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候,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进一法”、“去尾法”或者“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最聪明。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下面各题是用“进一法”还是
“去尾法”)
①: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每本汉语词典18元,他可
以买几本词典?【100÷18=5.55•(本)≈5(本)去尾法】
②:水果店要将130千克的苹果装进纸箱,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呢?【130÷15=8.66•(个)≈9(个)进一法】
③: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男上衣?【42÷2.5=16.8(件)≈16(件)去尾法】
④:仓库有18.6吨水泥,用载重2.5吨的卡车运到工地,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运完?【18.6÷2.5=7.44(辆)≈8(辆)进一法】
学生回答,全班评点。
2、考考你们的眼力。
(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错的打”ד,并改正。
)
①学校食堂准备买进10千克菜油,并用每只能装4千克的油桶来装,需要
几只桶去买油?10÷4=2.5(只)≈2(只)去尾法
②张华带了11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2.5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11÷2.5=4.4(支)≈5(支)进一法
③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
李师傅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4÷0.32=12.5(个)≈12(个)去尾法
④赵老师家4个月用水45吨,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保留整数) 45÷4=11.25(吨)≈12(吨)进一法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天你们觉得学得开心吗?同样,老师也觉得非常高兴,原因是同学们都乐于帮助别人。
在这节课里,你们帮助了小强一家人解决了许多困难。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同学们继续发扬”助人为乐“精神。
给点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2、今天的课快要结束了,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
现在就请大家来谈一谈,你在这节课有那些收获?评价一下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的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和想法!
板书设计: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
2.5÷0.4=6.25(个)≈7(个) (进一法)
25÷1.5=16.66•(个) ≈16(个) (去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