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综合实践《在希望的田野上》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天,我们班在学校附近的田野上进行了一堂生物实验课。
当我们走进这片田野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小小的昆虫,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生态环境当中。
这里有一片四季花海,簇拥着各种形态不同的花儿;这里有一片草原,静静地等待着牛羊的降临;这里有一片稻田,一望无际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着,阵阵稻香让人心旷神怡。
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实验是“田野调查”。
我们携带着各种生物调查仪器,按照老师给的方法,开始了我们的实验。
首先是植物调查。
我们分成小组,每组根据安排要求,利用放大镜、剪刀、手电筒等工具,观察、记录、鉴定和采集田野中的植物。
我们走进花海中,用放大镜观察各种花的形态和颜色,尝试用植物分类的分类法进行鉴定;我们走进稻田里,努力找寻着大米、小米、稗米等诸多农作物,并记录它们的分布情况。
在植物的调查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之处,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独特的生命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探究。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物调查。
同样分组,我们在草地上、花丛中、田野的水沟里,寻找各种昆虫和小型动物。
我们将它们捉到实验盒中,使用放大镜、冷光镜和放大镜进行观察和拍照。
我看到了许多昆虫,如蜜蜂、蝴蝶、知了等等;我还看到了许多小动物,如青蛙、蛇、蚯蚓等等。
这些动物的生命力异常顽强,让我感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量。
最后,我们进行了土壤调查。
我们利用土壤测试仪器,分别测试了土壤的pH值、含水量、含盐量以及背景水平等;并利用土样分析仪,测定了土壤中有机质和无机质含量。
土壤是植物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之一,那么良好的土壤养育着茁壮成长的植物;劣质的土壤则会杀死大量的植物,破坏这片田野的生态平衡。
本次实验虽然结束了,但是对我来说,这份感受和体验将会一直伴随着我。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探寻到了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感谢生物实验课,让我变得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热爱自然,更加珍惜生命。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2)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农村改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农村发展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2)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1)农村改革背后的原因和动力;(2)农村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2)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2.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农村改革的成功案例;(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农村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成果;3. 知识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农村改革背后的政策支持;(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农村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2. 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农村改革情况,下节课分享感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农村改革案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农村改革的过程和成果。
2.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七、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表现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的质量。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在希望的田野上》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收集关于农村改革的成功案例。
3. 视频资料:寻找与农村改革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改革过程。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农村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培养学生建设家乡,创造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
2.学会生字,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内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建设家乡,创造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们的家乡、理想、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朗读全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1.提问:希望的田野指的是什么?
2.逐段朗读,说一说每一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写了美丽的村庄,有新房、小河、麦子、高粱、荷塘。
第2自然段:写了祖国农、林、牧、渔等的兴旺景象,写了农民、牧人、渔人。
第3自然段:写了人们欢乐、幸福的.情景,生活在变化,人们心情也在变,包括老人、孩子们、小伙儿、姑娘。
3.有语气地朗读,体会意思。
三、听录音,体会全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提问:希望的田野指的是什么?这首歌写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2.汇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
2.齐读。
三、听录音,学唱这首歌
1.学唱。
2.齐唱。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设计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感知中国乡村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引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1.2 教学内容展示中国乡村的自然景观、农事活动和乡村生活。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的魅力。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乡村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分组讨论,画出自己心中的理想乡村。
第二章:希望的田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生产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如播种、耕作、收割等。
分析农业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让学生采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对他们的意义。
第三章:乡村生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乡村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引导学生珍惜和保护乡村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2 教学内容介绍乡村的生活方式,包括农耕文化、乡村习俗等。
分析乡村环境的问题,提出保护乡村环境的措施。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收集乡村生活的照片或故事,进行分享。
组织学生讨论,提出保护乡村环境的建议。
第四章:乡村教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4.2 教学内容介绍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探讨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调查了解乡村教育的情况,进行分享。
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改进乡村教育的建议。
第五章:乡村建设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乡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引导学生参与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5.2 教学内容介绍乡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如改善乡村环境、发展乡村经济等。
分析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乡村建设的案例,进行分享。
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参与乡村建设的想法和计划。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希望的田野上,开展了一次难忘的生物实验课。
希望的田野位于郊外,四周是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次生物实验课是由学校组织的户外教学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当我们来到田野上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麦田。
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这次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原来我们要观察的是植物生长的过程,我们将种下玉米种子,并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实验。
我们把一些玉米种子分别种在了土壤里,每个学生负责一盆玉米种子的生长观察。
我们首先做的是给玉米种子浇水,土地被水一浇,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我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玉米种子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每天都会来到田野上观察玉米种子的生长情况。
我们用尺子测量玉米植株的高度,用笔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
我们发现玉米种子在逐渐长高,叶子也逐渐茂密,根系也在扎根,生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们亲眼见证的奇迹,这是大自然的魔力!除了玉米种子的生长观察,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草叶上有一些小虫子在啃食,我们小心地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们是一些小蚜虫,它们咬食草叶上的汁液。
我们对这些小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通过放大镜观察了一些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更加了解了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
我们在田野上挖了一些土样,用显微镜观察土样中的微生物,发现了形态各异的细菌、真菌、线虫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验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微生物的奇妙之处。
除了实验内容外,我们还在田野上进行了一场关于植物生态的生态教育活动。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改革的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2. 农村改革取得的成果。
三、教学难点1. 农村改革过程中的关键举措;2. 农村改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在希望的田野上》;2. 课件;3. 相关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学生感受乡村的美好风光;(2)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希望的田野”指的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3. 课堂讲解(1)讲解农村改革的关键举措,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企业改革等;(2)分析农村改革取得的成果,如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等。
4. 案例分析(1)展示农村改革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改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农村改革对自己家庭的影响;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农村改革与国际上农村改革的异同,分析各自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农村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七、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改革成果展览,让学生直观感受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2. 开展“我为农村改革献一策”的金点子大赛,鼓励学生为农村改革提出创新思路和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对农村改革的感悟和思考;3.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观展览的认真程度、金点子大赛的创意等。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田野,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宝贵财富。
在广阔辽远的田野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农田和农民是相互依存的,为了保护好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农田生态,从维护土壤开始。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它的保持和改良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要注意合理利用化肥,避免过度施用,以免造成土壤污染和退化。
其次,农田要轮作休耕,适时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还要防止水土流失,采取保护性耕作和建设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对农田的侵蚀。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农田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的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力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通过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水分,精确施肥灌溉;应用气象预测技术,提前预警自然灾害。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田野生态。
而要实现农田的全面发展,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田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要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学习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增强对农田生态保护的意识。
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参与到农田生态保护中来,通过志愿者活动、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农田保护的关注度和认识。
作为每一个人,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为农田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节约粮食,杜绝暴饮暴食;购买有机农产品,支持绿色农业。
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都可以为农田生态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保护农田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努力。
只有大家形成共识,共同行动,才能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希望田野留下更美好的传承。
(字数:548字)。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为主题,通过讲述我国农村的变迁,使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以及农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农村改革的开端2.1 课程内容讲述农村改革的开端,主要介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
2.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开端,理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农村改革的支持和认同。
第三章:农村改革的发展3.1 课程内容讲述农村改革的发展,主要介绍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果。
3.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发展,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对农村改革的认同和支持。
第四章:农村改革的成绩4.1 课程内容讲述农村改革的成绩,主要介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成绩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4.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成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章:农村改革的未来展望5.1 课程内容讲述农村改革的未来展望,主要介绍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5.2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自身在农村改革中的责任和作用。
5.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未来展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农村改革的积极性。
第六章:农业现代化与科技支撑6.1 课程内容介绍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意义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和挑战。
重点讲解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支撑农业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鉴赏提醒
这是一首20世纪80年代广为传唱歌曲。作品描绘了 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喜人景象。全 曲演唱形式分为:(1)以领唱为主,歌唱故乡田野美景; (2)领唱合唱交相辉映,描述欢乐劳动场面;(3)以 合唱为主,唱出了农村新面貌和广大农民对未来生活希 望。
第11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合作探究
明确这首歌词感情基调和节奏, 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找出你最喜欢一句歌词,谈谈你 喜欢原因。
第12页
第13页
《在希望田野上》
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 歌。经过对故乡充满希望田野赞 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赞美,歌 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 词从赞美故乡、歌颂理想、憧憬 未来三个方面表现这片土地充满 了希望。
第2页
词作者介绍
作词家晓光(即原文化部副部 长陈晓光)。陈晓光,男,1948 年 出 生 , 河 北 景 县 人 。 1964 年 8 月 参 加 工 作 。 1986 年 2 月 加 入 中 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历任中国 音乐协会《词刊》副主编、主编, 中国艺术报社副总编,中国音乐 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党 组组员、书记处书记。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设计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对希望的田野的初步认识,理解田野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 课程主题和内容的介绍。
2. 田野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1. 课程主题的深入理解。
2. 对田野的象征意义的探讨。
教学准备:1. 课程相关资料的准备。
2. 教学场地的准备。
教学过程:1. 课程主题和内容的介绍。
2. 对希望的田野的初步认识,理解田野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
3. 学生分享对希望的田野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田野的美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野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田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田野的美丽的认识。
2. 田野的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田野的美丽的深入理解。
2. 田野的保护意识的实践。
教学准备:1. 田野的图片或视频的准备。
2. 教学场地的准备。
教学过程:1. 展示田野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
2. 学生分享对田野的美丽的理解和感受。
3. 引导学生在田野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田野,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第三章:田野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野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田野的情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点:1. 田野的故事的认识。
2. 田野的情感和认同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田野的故事的深入理解。
2. 田野的情感和认同感的实践。
教学准备:1. 田野的故事的资料的准备。
2. 教学场地的准备。
教学过程:1. 介绍田野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田野的历史和文化。
2. 学生分享对田野的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引导学生通过田野的体验,感受田野的情感和认同感。
4. 学生分享自己的田野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四章:田野的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野中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田野的热爱和珍惜意识。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个星期,我的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进行。
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田野,带我们近距离地观察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当我们走进田野时,一种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田野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绿油油的,很漂亮。
我们的老师跟我们介绍了这个田野里的几种植物,包括玉米、小麦、大豆等。
老师还告诉我们,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因为种植农作物已经有很多年了,也因为冬天时有大自然提供的有机肥料,这样的话所种的农作物质量也会更好。
老师还带我们看了看土壤,让我们研究这些土壤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是怎么影响农作物的。
我们发现这些土壤都非常细腻、湿润而且很肥沃。
老师又告诉我们,土壤中有大量的能给植物提供养分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所有生命体而言,微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
没有这些有益的微生物,植物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
在田野中,我们还学习了有关昆虫的知识。
我们看到了许多昆虫,有很多不同的种类。
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各种昆虫所起到的作用,有的是有益的,有的则会使植物受到伤害。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昆虫对农作物和大自然的影响。
我们在田野里进行了许多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是关于种植玉米的。
我们开始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根据不同的要求对玉米进行区分,例如,挑选粒子饱满、统一的种子,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筛选。
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我们开始了种植。
老师告诉我们,玉米是很耐寒的,所以在春天的时分就可以开端制种,到夏天时就可以着手确认出苗。
玉米的生长是经历了很多阶段的,例如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每个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都竭力了解和学习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我们用心地对待每个种子,我们希望每颗种子都能够茁壮成长。
到了最后,我们获得了一个丰硕的收成。
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颗种子都是我们观察和照顾的对象,我们对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会进行详细的记录。
通过这项实验,我们不但学到了如何深入地关注、照顾和种植作物,还学到了许多生物方面的知识。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关注农村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重要阶段。
2.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 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政策。
4. 学生家乡的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成就和问题,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和政策。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农村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成就和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家乡的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情况。
3. 开展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深入体验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
4. 进行主题演讲,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看法和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讲解与展示:讲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成就和问题,展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和政策。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家乡的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情况。
4. 情景剧表演: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深入体验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
5. 主题演讲:邀请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看法和思考。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农村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情景剧表演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理解与应用:通过学生的主题演讲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历程、成就、问题和农村改革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关注程度,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我国农业发展的图片、视频和数据图表等。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增强学生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农村、关心农业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2. 农业现代化及其重要性3. 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4.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发展的意义5. 学生实践活动:调查家乡农业发展情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农业现代化的意义,学生实践活动。
2. 教学难点: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具体案例。
3. 实践调查法:学生调查家乡农业发展情况,深入了解农业现代化在当地的具体实施情况。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提出问题和对策。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2. 第二课时:分析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影响。
3. 第三课时:学生实践活动,调查家乡农业发展情况。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提出问题和对策。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中的积极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和思考。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在希望的田野上》相关章节。
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包含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3. 视频资料: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视频。
4. 实践活动指导资料:提供学生调查家乡农业发展情况的指导。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在希望的田野上》精品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认识几种传统农具及其使用方法。
初步了解传统农具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在活动中训练和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讨论、探究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运用有用的信息分析问题;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
知道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用简单的农具,进行日常的种植实践活动。
2、养成节约粮食的行为习惯。
3、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实践、比较、发现、探索、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充分体现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态度。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敬重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而自豪的态度。
形成对我国农业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发展态度,确信我国农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革过程。
了解农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知道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和劳动者的态度。
能够对简单的农业知识进行探究;通过体验,形成简单的劳动能力。
三、课前准备1、搜集本地区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2、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农具,使用这些有什么好处。
3、布置学生参观南越水闸遗址,搜集一些有关水利工程的资料。
4、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都江堰的小故事,例如:都江堰的设计者、都江堰的历史等。
5、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等知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简单的农具。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成就;(2)培养学生关注农村发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情况;(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农村,关心农业发展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2)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2. 课题一:我国农业的成就(1)教师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数据和图片;(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我国农业的成就。
3. 课题二:农业发展中的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发展中的问题;(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题三: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1)教师介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概念;(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农业发展情况;(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2.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2)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3. 课题一:我国农业的成就(1)教师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数据和图片;(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我国农业的成就。
4. 课题二:农业发展中的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发展中的问题;(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课题三: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1)教师介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概念;(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系。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农业发展问题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认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我国农业发展的图片;2. 数据素材:我国农业发展的数据;3. 视频素材: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相关视频。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第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二、教学重点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语。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很好听,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放录音带)请同学谈听后感,以引导同学对歌词感兴趣。
(这首歌很美,很欢快。
从歌词我觉得这首歌讲的是农村的事,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悦。
)具体是什么歌词呢?(比如歌中唱到“田野”、“冬麦”、“高粱”,还有“纺花”、“撒网”、“播种”、“打场”,以及老人举杯,儿童欢笑,小伙弹琴,姑娘歌唱。
这就是劳动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
)讲得非常好。
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叙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学习方法上与讲读课文有所不同,要求同学们利用本单元学到的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以自学为主,解决文中重点、难点。
(二)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投影片辨析字音。
2.出示词语卡片讨论词义。
世世代代: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
富裕:生活上应有尽有,非常充裕。
近义词是富足;反义词是贫穷或者贫困。
兴旺:这个词一般和发达连用,表示兴盛,旺盛。
抽穗:发育完全的幼穗随着茎的伸长,从叶剑鞘内伸出。
(三)读课文,了解歌词内容,学习第一节。
这首歌词共三节,分别有三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我们的家乡”,其他两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每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天,我们学校的生物实验课都会在附近的田野上进行。
这个田野被我们称为“希望的田野”,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探索的机会。
当天早上,我们班的学生和生物老师都早早地来到了田野上。
整个田野被绿油油的青草包围着,远处还有一片浅蓝色的小湖。
微风吹过,沁人心脾。
生物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一块开阔的地方,准备开始我们的实验课。
生物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这个田野上的生物资源。
他告诉我们,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植物和小动物。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特定的任务。
我的小组的任务是观察田野上的植物。
我们拿着放大镜和本子,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植物。
我们发现了好多不同的植物,有高高的大树,有矮矮的野花,还有嫩绿的小草。
我们仔细观察了它们的叶子和花朵,还用手机拍下了许多照片,以便回去后进一步研究。
接着,我们的实验课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种植实验。
生物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颗种子和一盆土,然后告诉我们种子的名称和种植方法。
我们非常仔细地按照老师的指示来种植,希望能够看到它们长大的样子。
种植完之后,我们又继续了观察。
这次,我们的目标是昆虫。
我们穿过青草,来到了一片花海。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朵,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在花朵上,还有许多吸蜜的昆虫,有忙碌的蜜蜂、轻盈的蝴蝶、勤勤恳恳的蚂蚁等等。
我们静静地蹲下,观察它们的活动。
有时候,它们会停在花朵上,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有时候,它们会在花朵间跃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身体结构,用本子记录它们的习性和特点。
实验课的最后一项任务是观察小动物。
我们小心翼翼地在田野上寻找着,终于发现了一只小青蛙。
我们围坐在它旁边,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它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好像在告诉我们它的故事。
我们又看到了一只蜗牛,一只蝴蝶等等。
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一天的实验课,我们对生物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
生物实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天,我们生物实验课来到了希望的田野,一片广袤的农田,这里绿树成荫,风景如画,阳光明媚。
教师安排了一项有趣的任务,让我们在这里开展实验,观测有机肥料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
我们先在田野里挖了几个深度相同的坑,然后在里面放置了相同数量的植物,每个坑
里分别添加不同种类的有机肥料。
一组控制实验组没有添加任何肥料,另外两组分别添加
了厨余垃圾和鸡粪作为肥料。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对每组植物进行了观测和比较。
我们很快发现,添加有机肥料的植物生长速度明显比控制组快,而添加厨余垃圾的植
物生长最快,显著高于添加鸡粪的植物。
我们探究原因,发现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丰富
的营养元素,如有机质、氮、磷、钾等。
而鸡粪中含有的营养元素相对较少,且质地很重,不容易溶解,从而限制了植物吸收养分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添加有机肥料的植物比控制组更加繁茂,中心茎更为粗壮,叶片更加有光泽,
根系更加发达。
这说明有机肥料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也能让植物更
健康、更美丽。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深认识到有机肥料的重要性和优点。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应
积极倡导有机肥料的使用,这不仅有益于环境保护,还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加健康、安全和
美味的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写各自的心愿卡,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愿
辅导员总结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主题队活动到此结束
2 0 17
长大后你希望在哪里工作?
上海 广州 农村
01 02
03 04
05北京 国外Fra bibliotek故事活动二
走进蔬博园 感受农业生产现代化
参观蔬菜博览园 游戏--看图猜猜猜
马铃薯播种机
插秧机
无土栽培
开沟机
合肥多加机
活动三
寻访新农民 学习创业家乡好精神
寻访家乡建设者
凤霞蔬菜合作社
凤霞蔬菜合作社
活动四
同种心愿树 播种田野上的新希望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五三中队主题队活动
2 0 17
队活动礼仪
活动一
关注十九大 了解农业发展新趋势
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习爷爷说“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01
你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长大后你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警察 医生 农民
01 02
03 04
05
教师 科学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