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幸福感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幸福感研究综述
摘要: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关注内心主观感受。因此,幸福指数、幸福感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生活重要标准,也开始被广大企业作为衡量员工状态的重要指标。研究员工幸福感,对如何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增强凝聚力,推动整个企业或者组织单位繁荣、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幸福感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不同研究者对幸福理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研究者对员工幸福测量方法研究分析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因素,提出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幸福感;相关研究;综述
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的质量标准,开始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幸福”已经成为社会成员关注的焦点词,而2012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节目“你幸福吗?”也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可见幸福感或者幸福程度已开始作为衡量国民生活或者其他方面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从古至今,东西方哲学家、学者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幸福都进行了探讨,经历表述阶段到后来理论构建以及实证这个演变过程,可见,幸福感已经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研究对象。
一、幸福感涵义及特征
(一)幸福感理论思想基础
幸福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许多研究者都对其定义作过探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文献极多,甚至社会上每个几乎都能理解其含义,但却不能给出精确的定义。
从词源的角度,英语中对幸福的表达用happiness、well-being等,意思是愉快、满意。但是在心理学研究中对幸福的规范称谓则用well-being,直译为良好的存在状态。韦氏词典,1997年版对其解释为:一种良好的或满意的生存状态: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兴旺(prosperity)的状态。在汉语词典里,如1989年版《辞海》(印缩版)中给出的定义是在
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态和体验。总结两种解释都体现了幸福是一种客观条件下的主观感受。
从哲学的角度,围绕对幸福本质的争论,可以归于两类:快乐论和实现论。1快乐论(hedonic)以“快乐就是幸福为核心”来命题,以古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底波(Aristippus)最早提出,而后伊壁鸠鲁(Epicurus)为其理论思想代表人物。他认为:“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2快乐论注重人的感觉,认为感觉是幸福的唯一来源。另外一种完善论的幸福观则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为代表,认为幸福是不以主观意志所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是一种本质和潜能的实现。
(二)幸福感理论定义以及特征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哲学观影响下,心理学也形成了两种幸福观: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英文缩写为SWB, Diener等人给其定义是人们对其生活进行评价的科学分析,这些评价分析既是当前也是长期的,包括人们对事件的情绪反映、人们的心情以及对他们所形成的满意度、成就感模式和在婚姻和工作等领域中的满意程度。3Andrews和Withey认为主观幸福感同时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Venehocen则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对其整体生活质量判断,看做个体对生活的喜爱程度。大多数研究者认同Diener给出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综合性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5
Diener认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评论指标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点:主观性。即幸福感的评定标准是依赖于个人最真实的感受体验;相对稳定性。虽然受情绪情境的干扰,但是从长期来看是趋于稳定的,是对生活的整体评价;综合性。它包括情感评估和认知的评估,是衡量生活综合性的评价尺度。以Waterman, Ryff, Singer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则基于完善论基础上引申“心理幸福感(PWB)“这一概念区别主观幸福感。他们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 决定人们是否幸福在于人们的自我接受性、生活目的、自我成长、自主性以及对客观环境的适应与把握能力。5
对于幸福感,我国学者也给出了不同定义,但是多都是围绕以上两种观念作为其理论基础。例如李志(2000)给对幸福给出的解释:幸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某种满足的心理体验。6综上所述,主观幸福感主要关注的是是实物质需要的满足给人们所带来的心理体验,而心理幸福感研究则强调人生价值与自我潜能的实现所伴随的心理体验人们一种心理体验。基于以上的研究,对于幸福感本人的理解是在客观条件下个体主观感受一种综合性心理体验。
二、幸福感理论流派
国外现代幸福感的研究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Wanner Wilson1967年撰写的第一篇幸福感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7。从那以后的三十多年中对于幸福感研究从单纯的描述阶段到理论机制构建,最后测量发展,使得其研究不断深入化,为幸福感的理解和应用奠定基础。前人对幸福感的理论研究流派主要归结以下几种:
(一)状态理论
状态理论又叫自下而上理论。判断一个人幸福与否,取决于日常生活中快乐事件多寡。幸福就是快乐的因素总和再减去痛苦因素的简单心理运算模式,换句话说愉快因素多于抑郁因素,幸福感就越强。但是,该理论知识单纯从幸福事件本身来说明,缺乏了客观条件和人自身其他特征等因素考虑,显得片面,不具有普遍性。
(二)比较理论
该理论又叫判断理论,它取决于个体期望与现实条件标准的比较,当标准高于期望值,则幸福感较强,反之则减弱。参考标准不同,比较结果的幸福感也有所差异。这一理论包括:社会比较理论、适应和应对理论以及自我理论等。8例如,幸福的人常将自己向下比较,与比自己不幸的人比较,而不幸福的人既向下也向上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特性因素占取很大成分。9但是由于现代生活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层次多样化,使得比较的信息也是复杂化,因此社会比较理论也倾向于复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