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作业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同步练习(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学典(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下列关于速度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B.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变的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2、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可知(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0m3、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1v ,下山的平均速率为2v ,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122v v +,122v v + B. 122v v -,122v v - C. 0,1212v v v v -+ D. 0,12122v v v v + 4、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B.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速度C.可认为物休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t t t +∆(t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则该物体的瞬时速度一定为05、在佛山一中某届校运会上,高三18班曹谦同学在男子400m 的决赛中,以53秒的成绩打破该项的校运会记录.(假设起点与终点共点)在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练在研究曹谦同学摆臂的幅度与频率的时候可以将他看成质点B.曹谦同学的位移为0C.曹谦同学400m 的平均速度为0D.曹谦同学400m 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55m/s6、如图所示,王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第4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 、2m 、3m 、4m,下列有关王明在这4s 内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明在4s内的速度一直增大B.王明在4s内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不可能小于1m/sC.王明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王明1s末的速度为1m/s7、关于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密集的地方纸带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点密集的地方纸带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点不均匀说明纸带做变速运动D.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8、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v t-的图象。
高中物理 1_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思维导图+微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思维导图】【微试题】1.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 s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决赛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B.2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C.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 D.1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答案】C2. 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AC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答案】A4. 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0=5m,道口宽度x=26m,汽车长l=15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答案】230m【解析】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汽车从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 x′=l +x 0+x =(15+5+26)m =46m汽车速度v 2=36km/h =10m/s ,通过这段位移需要的时间t =2x v =4610s =4.6s 高速列车的速度v 1=180km/h =50m/s ,所以安全行车的距离为L =v 1t =50×4.6m=230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1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共27张PPT)
一辆汽车A沿着直线40s跑了360m,运动员甲沿直线 10s跑了100m,哪一个运动更快呢?它们的 △x 、△ t 均 不相同,怎样比较呢?
汽车A: 36m 09m/s 40s
运动员甲: 10 m0 1m 01m 0/s 1s0 1s
作业2:
甲乙两地相距60Km,一汽车用40Km的平均速度通过
了全程的 1 ,剩余的 2 路程用了2.5h。求:
3
3
(1)此汽车在后 2 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3
(2)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作业3
一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始 终不变。全程所用时间为t,若它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
⑵△ 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 t = t2 – t1
A
B
思考与讨论 1.上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正x轴方的向 2.如果上述汽车沿x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
x是正值还是负值? 负值
问题⒉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蜗牛的爬行很慢”,“飞机的飞行很快”,那么,怎样 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程度呢?
练习4:
一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始终 不变。全程的位移为x,若它通过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 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多大? 则: (1)请画出运动过程图; (2)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多少; (3)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多少; (4)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⑵直线运动的位移:用坐标变化量表示。
①坐标变化量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 ②坐标变化量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课件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
4.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城,汽车从甲城以大小为
v1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到乙城,紧接着又从乙城以大小为 v2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乙两城之间中点处的一小
镇.则汽车在这一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 )
A. v =vv1+1vv2 2
B. v =23vv1+1vv2 2
C. v =2v3v2+1vv2 1 D. v =2vv21+v2v1
三、非选择题 9.假如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放 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 2 min 到食堂,乙同学先去寝 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 4 min.求甲、乙各自运 动的平均速度.
位移 解析:平均速度=时间,故应先准确找出甲、乙在各自相应 的时间里的位移是多少.甲、乙从教室到食堂的位移相同,其大 小为 Δx= 3002+4002 m=500 m. 甲的平均速度 v1=ΔΔtx1=25×0060 m/s≈4.17 m/s, 乙的平均速度 v2=ΔΔtx2=45×0060 m/s≈2.08 m/s. 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 答案:甲的平均速度是 4.17 m/s,乙的平均速度是 2.08 m/s, 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
B.2 s 末质点的位移为 0,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 0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0.1 m/s,方向与规定 的正方向相同 D.质点在 4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 正方向相同
解析:由所给图象可知:质点从“负”方向 0.2 m 处,沿规 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 4 s 运动到“正”方向 0.2 m 处, 在 x-t 图象中,正位移表示质点在坐标原点正方向一侧,负位 移表示质点位于原点的另一侧,与质点实际运动方向无关,位移 由负变为正并不表示质点运动方向改变.由图象的斜率可得质点 运动速度大小为 0.1 m/s.综上所述,选项 A、B 错误.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__速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速度1.(多选)A.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20 km/h的速度小于15 m/s2.(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变化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变3.(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知识点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4.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5.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矢量,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C.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D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54 km/h 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 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2 km/h,则v 等于( )A .22.5 km/hB .81 km/hC .80 km/hD .90 km/h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5.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5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5.0 m/sD .0.50 m/s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ABCDE 运动,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轨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已知方格的边长为1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率为1 m/s B .物体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2 m/sC .物体在CD 段的平均速度与在DE 段的平均速度相同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在AC 段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王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下列有关王明在这4 s内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明在4 s内的速度一直增大B.王明在4 s内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不可能小于1 m/sC.王明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王明1 s末的速度为1 m/s4.(易错题)物体通过两段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12 m/sC.12.75 m/s D.11.75 m/s5.(易错题)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2v1v2v1+v2二、多项选择题6.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运动过程中都没有停留也不返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一定是质点A最大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7.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这段时间位移的方向B.利用公式v=xt求得的速度是平均速度C.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D.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相等8.(探究题)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 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 -t 图像,则( )A .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B .在汽车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C .汽车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 2-x 1t 2-t 1D .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x 2t 2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2h tB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0C .路程0、位移2h 、平均速度0D .路程2h 、位移h 、平均速度2ht2.下列位移—时间图像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2 m/s 的图像是( )3.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A.10 m/s,10 m/s B.5 m/s,4.8 m/sC.10 m/s,5 m/s D.0,4.8 m/s4.(真实情境—生活情境)一人看到闪电12.3 s后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340 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5.(真实情境—学术情境)下面的文字来自一篇报道:“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瞬间提速.15分钟后,激动人心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350千米/小时!历经4小时28分钟的飞驰,抵达上海虹桥站.350公里时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1)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指的是什么速度?(2)你能计算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吗?第2课时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1.(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 .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B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C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 .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2.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在图示记录的时间内( )A .纸带均做匀速运动B .丙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C .丁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D .乙和丁纸带的平均速度一样大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利用重物牵引小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f =50 Hz,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取其中的A 、B 、C 等7个点进行研究,这7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1)小车向___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2)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51 Hz,而计算时仍按f =50 Hz 处理,那么速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已知T =1f).4.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图中已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图中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由此推测物体的运动是__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3)如果要求不是很精确,用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代替某点瞬时速度,那么,物体在打计数点4时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5.在测定速度的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图中还画出了实验时将毫米刻度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给的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1、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2点的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装置可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0.60 c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20 s,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0.20 m/s B.0.30 m/sC.0.60 m/s D.3.0 m/s二、多项选择题2.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 )A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让纸带从复写纸上方穿过限位孔B .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约8 V 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 .先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 .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是x 0,用公式v =x 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三、填空题3.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4.(易错题)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A .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50 Hz 的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选填“插孔”或“限位孔”),并压在________(选填“白纸”或“复写纸”)下面;C .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 .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________;E .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 .利用公式v =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5.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为:AC =14.0 mm,AD =25.0 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纸带在A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6.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________ s.(2)打第五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5=__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非选择题7.(探究题)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用每秒闪光10次的闪光照相机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下图所示.问:(1)照片中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是多少?(2)影像C对应小球的速度是多少?(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2.(真实情境—学术情境)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 盒接收,从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 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x -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v 声=x 2t 2B .超声波的速度v 声=x 1t 1C .物体的平均速度v =2x 2-x 1t 2-t 1+t 0D .物体的平均速度v =2x 2-x 1t 2-t 1+2t 03.(真实情境—生活情境)(多选)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 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 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1 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B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C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D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1课时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速度是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 正确.由速度的定义式v =x t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大,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运动的时间,而且路程长,物体的位移也不一定大,故A 错误.由速度的定义式v =x t可知,物体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位移的大小,故B 错误.20 km/h =203.6 m/s<15 m/s,即20 km/h 的速度小于15 m/s,故D 正确.答案:CD2.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 错误;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B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C 错误,D 正确.答案:BD3.解析: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运动方向,故A 、C 正确,B 错误;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10 m+4×10 m=60 m,故D 正确.答案:ACD4.解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者一段位移内平均运动快慢,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或者一段时间;瞬时速度是指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瞬间时的速度大小,对应的是一个位置或者某一瞬间;速率指瞬时速度的大小.答案:B5.解析:瞬时速度是矢量,表示某一时刻或者某个位置时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A 、D 正确,B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恒定不变,即每一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C 正确.答案:B6.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4x ,则汽车以速度v 1=54 km/h 行驶了前x 的位移,以速度v 行驶了后3x 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14位移的时间t 1=x v 1;汽车通过后34位移的时间t 2=3xv ,全程平均速度v =4xt 1+t 2,解得:v =81 km/h,选项B 正确. 答案:B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由于遮光条宽度很小,故可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d Δt =0.005 m 0.05 s=0.10 m/s,故A 正确. 答案:A2.解析:物体在AB 段的路程大于1 m,所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率v =s t >11m/s =1 m/s,故A 错误;物体在BC 段的位移大小为x BC =12+12m = 2 m,所以物体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BC=x BC t =21m/s = 2 m/s,方向由B 指向C ,故B 正确;物体在CD 段的位移大小为x CD =2 m,所以物体在CD 段的平均速度v CD =x CD t =21m/s =2 m/s,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在DE 段的位移大小为x DE =2 m,所以物体在DE 段的平均速度v DE =x DE t =21m/s =2 m/s,方向水平向左,故C 错误;根据公式v =x t可知,当物体的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由题图可知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不等于在AC 段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答案:B3.解析:题目只给出王明在每秒内的位移大小,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情况,也不能确定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故A 、B 、D 错误;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王明在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1+x 2+x 3+x 44 s=1 m +2 m +3 m +4 m4 s=2.5 m/s,故C 正确.答案:C4.解析:设整个过程的总位移为2x ,则物体通过第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 1=xv 1,物体通过第二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 2=x v 2,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 =2xt 1+t 2,代入数据得v =2v 1v 2v 1+v 2=2×10×1510+15m/s =12 m/s,故选项B 正确.答案:B5.解析:设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x .此人往返一次对应的位移Δx =0,其平均速度v =Δx Δt =0.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v =x +x x v 1+x v 2=2v 1v 2v 1+v 2,故选D. 易错分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平均速度=位移/时间,是矢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是标量,因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答案:D6.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们的位移都是从N 到M ,位移是相等的,所用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 正确;B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故B 正确;三个质点到达M 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无法判断,故C 错误;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三个质点所用时间相等,路程不等,则平均速率不相等,故D 错误.答案:AB7.解析:平均速度由v =x t求得,其方向就是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故A 、B 正确;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等,也可能相等,而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必相等,故C 不正确,D 正确.答案:ABD8.解析:第二次超声波反射时的距离x 2>x 1,说明距离变大,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远,故A 错误;由题图可知第一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t 1,位移为x 1,第二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t 2,位移为x 2,故在两个超声波信号反射时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故B 正确;两次反射时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时间为t 2-t 1,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x 2-x 1t 2-t 1,故C 正确;运动位移x 2的时间不是t 2,根据图像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x 1t 1,故D 错误.答案:BC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路程与轨迹有关,位移与初、末位置有关,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小球运动的路程为2h ,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选项B 正确.答案:B2.解析:由于x -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由图像可得出v A =24 m/s =12 m/s,v B =63 m/s=2 m/s,v C =-63 m/s =-2 m/s,D 图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由此可得出,B 正确,A 、C 、D 均错误.答案:B3.解析:此人往返一次的位移为0,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设由坡顶到坡底的路程为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2ss v 1+s v 2=2v 1v 2v 1+v 2=4.8 m/s,故选项D 正确.答案:D4.解析:光速和声速相差很大,在传播约4.1 km 的距离时,光运动的时间非常短,对于估算来说可以忽略,其计算方法是声速v =340 m/s =0.34 km/s,所以x =vt =0.34 km/s×t ≈t3km.显然声速加倍后本题估算结果不再成立.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通过测定距离,认识估算原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答案:B5.解析:(1)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指的是列车当时的瞬时速率.(2)由于前15分钟的运动情况不明确,则无法计算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第2课时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A 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 错;为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 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 正确.答案:CD2.解析:甲、乙、丙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均匀,故甲、乙、丙不是做匀速运动,故A 错误;丙纸带上的点迹最多,则所用时间最长,而且位移小,故平均速度最小,故B 错误;甲、乙、丁上均有5个点,但丁上第一个点和第五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故丁的平均速度最大,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C3.解析:(1)由纸带可知,相等时间内,从左向右点与点间隔越来越大,而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小车向左运动.(2)由图可知,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4.15 cm.(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1 Hz,f >50 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偏小,根据运动学公式v =xt,真实的速度值将大于测量值,所以速度的测量值与速度的真实值相比会偏小. 答案:(1)左 (2)4.13~4.17 (3)偏小4.解析:(1)由于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因此右端先打点,由纸带上点迹分布情况可知物体做减速运动;(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v =11.00+12.90+15.10×10-20.3m/s =1.30 m/s ;(3)由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物体在打计数点4时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3和5这两个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可得v 4=11.00+12.90×10-20.2m/s =1.20 m/s.答案:(1)减速 (2)1.30 (3)1.205.解析:由毫米刻度尺可读出0、1、3、4点的读数分别是10.00 cm 、12.60 cm 、22.60 cm 、30.00 cm.由题意知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4×0.02 s=0.08 s,由读数可得1、3两点和1、4两点间的位移大小分别是Δx 1=22.60 cm -12.60 cm =10.00 cm, Δx 2=30.00 cm -12.60 cm =17.40 cm,则1、3和1、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 1=Δx 1Δt 1=10.00×10-20.16 m/s =0.625 m/s,v 2=Δx 2Δt 2=17.40×10-20.24m/s =0.725 m/s,1、3两点更接近于2点,故2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0.625 m/s. 答案:10.00 cm 12.60 cm 22.60 cm 30.00 cm 0.625 0.725 0.625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已知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宽度为x =0.6 cm ;时间t =0.020 s ;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v =x t =0.6×10-20.02m/s =0.3 m/s,故B 正确.答案:B2.解析: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上面,故A 错误;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约8 V 低压交流电源相连,故B 正确;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C 错误;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是x 0,用公式v =x 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故D 正确.答案:AC3.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d Δt 1=3.0×10-20.29 m/s≈0.10 m/s ,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d Δt 2=3.0×10-20.11m/s≈0.27 m/s.答案:0.10 m/s 0.27 m/s4.解析:(1)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此要将导线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 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下面. D 、若打n 个点,则有(n -1)个时间间隔,故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0.02(n -1)s ;则6个点对应5个间隔为0.1 s ;(2)实验步骤的排列一般要先安装器材即首先进行BA 步骤,然后进行实验即E 步骤,实验结束要先关掉电源,即进行D 步骤,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即进行CF 步骤,故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EDCF.答案:交流 限位孔 复写纸 0.1 s BAEDCF5.解析:打点计时器是根据交变电流的电流方向随时间迅速变化而工作的,打点周期等于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在AC 间的平均速度v AC =x ACt AC=0.35 m/s ;在AD 间的平均速度v AD =x ADt AD=0.42 m/s,AC 段时间比AD 段时间更短,故AC 段平均速度与B 点瞬时速度更接近,即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答案:0.35 0.42 0.356.解析:(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2)利用对平均速度取极限的思想方法,可近似求得v 5,取离5最近的两点4和6,求其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v 5,即:v 5=0.129+0.15102×0.1m/s =1.40 m/s.答案:(1)0.1 (2)1.407.解析:(1)由题意知,该闪光照相机每秒闪光10次,故相邻小球影像间的时间间隔T =110s =0.1 s,由题图知A 与D 间有3个间隔,则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时间t =3×0.1 s =0.3 s.(2)求影像C 对应小球的速度,可以用BD 间的平均速度来求.由题图知x B =0.60 cm,x D =3.00 cm,则BD 间的平均速度v =x D -x B 2T = 3.00-0.60×10-22×0.1m/s =0.12 m/s,则影像C 对应小球的速度为0.12 m/s.(3)由题图可以看出,在运动过程中,相邻小球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由v =ΔxΔt知小球速度越来越大.答案:(1)0.3 s (2)0.12 m/s (3)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ΔxΔt表示的是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 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选择题。
1. 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A.速度B.时间C.质量D.密度2. “复兴号”高铁从硬件到软件,特别是关键技术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复兴号”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要求研发制造,将京沪间的运营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左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时速350公里”用来描述列车()A.速度变化的多少B.速度变化的快慢C.位置变化的多少D.位置变化的快慢3. 如图所示,俊凯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A.他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B.他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C.他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他1s末的速度为1m/s4. 对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5. 下面几个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 小球第5s末的速度是6m/sB.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620m/s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60km/ℎD.百米赛跑时冠军的撞线速度是9m/s6. 2017年8月6日,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中,运动员加特林以9秒92夺得冠军.这是由于他在这100米中()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8. 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t2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A.vB.23v C.34v D.56v9. 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ℎ跑完了其余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ℎ,则v1的值为()A.32km/ℎB.35km/ℎC.56km/ℎD.90km/ℎ10.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傅园慧代表中国参加女子100m仰泳比赛,并取得了铜牌,其享受比赛的态度获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游泳赛道长为50m,若傅园慧前50m平均速度大小为v1,后50m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往返全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v1+v22,v1+v22B.0,2v1v2v1+v2C.0,v1−v2v1+v2D.v1−v22,v1−v2211. 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12. 为倡导绿色出行,许多地方提供了共享单车服务.乐轩同学在某个停放点取了一辆自行车,骑行10min回到原停放点,共行驶2km.乐轩同学在此过程中()A.位移为2kmB.路程为2kmC.平均速度为0.2m/sD.最大速度为0.2m/s13.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 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39m/sB.8m/s,38m/sC.12m/s,19.5m/sD.8m/s,12m/s二、多选题。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文档:第一章 第3节 运动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平均速度是指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3.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4.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但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同,在同一运动中前者总是小于或等于后者。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坐标:以直线为x坐标轴,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2.坐标的变化量:Δx=x2-x1,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Δt=t2-t1。
二、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v=Δx Δt。
4.单位国际单位是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km/h或km·h-1、cm/s或cm·s-1。
5.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定义式v =ΔxΔt,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由v =ΔxΔt知,v 与Δx 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
(×) (2)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3)因为2>-3,所以2 m/s>-3 m/s 。
(×) (4)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 (5)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 (6)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 2.合作探究——议一议(1)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有负值吗?时间的变化量有负值吗?提示: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物理量的变化量都是用末态量减去初态量。
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有正负,正值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负值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2)如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v1,后一 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 速度?
三、瞬时速度
⒈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 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v x t
⒉ 当△t 非常非常小, △x/△t 就可以看作某时 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极限思想)。
• A.此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 km/h
• B.此处到宜昌的位移大小是268 km
• C.此路段平均速率不能低于60 km/h
• D.此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 km/h
•
某人在400m环形跑道上比赛,跑完 400m所用时间为100s,到达终点时的 速度为6m/s,求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和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和速率?
⒊ 物理意义:精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⒋ 方向:这一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
⒌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四、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
汽车的速度计显示的是 _速__率__ 。
五、平均速率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标量。
• 练习.小明家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 到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
• 练习3、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 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M点出发,同时到 达N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B
M
N
C
• A. 三个质点从M 到N 的平均速度相同
• B. 三个质点到达N 点的瞬时速度相同
• C. 三个质点从M 到N 的平均速率相同
• D. B质点从M 到N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
共同点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是矢量,单位都是 m/s
联系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无必然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 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一质点沿直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运动到B,接着以2 v
沿原路返回到A。求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v
答案:0
A
4v/3
B 2v
例题
1. 下列速度中 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A0CmD/s的速度击中目
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16
2.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
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四、速度和速率 1.速率
(1)定义: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2)是_标__量
(3)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
怎样理解 Δt很小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常说的“速度”,可能指: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或“速率”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自行车 人步行 蜗牛爬行 大陆板块漂移
∆ x = x2- x1
直线运动中,位移可用始末位置坐标代数差来表示
∆ x = 30m- 10m=20m
2.时间的变化∆ t 思考与讨论
∆t = t2- t1
1.上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
2.如果上述汽车沿x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 x 是正值还是负值?
∆ x = x1- x2=10m-30m=-20m 负值 “-”表明位移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神州七号”飞船冲破大气层飞入茫茫宇宙,“和谐号”动车组在铁轨上奔驰,鱼儿在水中游动……,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单靠人类通过肉眼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往往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准确的.那么,我们如何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呢?要点归纳要点一、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2.表达式:v =Δx Δt.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用米每秒(m/s 或m·s -1)表示.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或km·h -1)、厘米每秒(cm/s 或cm·s -1).4.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5.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6.匀速运动: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v 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Δt 时间内的位移Δx =v Δt . 要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两种速度的比较2.对瞬时速度的理解(1)瞬时速度精确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简称速度,“速度”一词有时指平均速度,有时指瞬时速度,要根据上下文判断.(2)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瞬时,或者说某一时刻、某一位置,故说瞬时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在哪个时刻(或在哪个位置)时的瞬时速度.(3)方向性:速度与速率不同,速率只反映质点的运动快慢,而速度却反映质点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典例分析一、对速度的理解例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解析因为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故A、C正确,B错;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故D正确.答案ACD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正负表示方向,其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即速率.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例2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种叙述:A.物体在第1 s内的速度是3 m/sB.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3 m/sC.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时的速度是3 m/sD.物体在通过一段位移x时的速度为3 m/s以上叙述中的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_.解析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是针对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言的,它与时间(或位移)对应.由此分析,表示平均速度的是选项A、D,表示瞬时速度的是选项B、C.区分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键是抓住针对某一段时间间隔还是针对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答案 ADBC平均速度是过程量,它的特点是对应一段位移和时间;瞬时速度是状态量,它对应某一位置和时刻.三、平均速度的计算例3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 m/s ,v 2=15 m/s ,则物体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多大?解析 设每段位移为x .则v -=2x t 1+t 2=2x x v 1+x v 2=2v 1v 2v 1+v 2=2×10×1510+15 m/s =12 m/s. 答案 12 m/s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为:(1)选取一个运动物体为研究对象(2)选取一个运动过程为研究过程,并确定相应的Δx 及Δt .(3)由v =Δx Δt求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若为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若Δt 非常小,可近似认为v 等于初始时刻的瞬时速度.自我检测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答案 C2.对于各种速度或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B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 .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答案 A解析由速率的定义,速度的大小为速率,故A正确;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位移与路程的大小不一定相等,故B错;速度与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故C错;平均速度的方向是位移的方向,位移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故D错.图1-3-33.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3-3所示,则小球运动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A.0.25 m/s B.0.2 m/sC.0.17 m/s D.无法确定答案 C4.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A.子弹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D.台风以360 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答案AC5.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一直为零,平均速度一定为零B.瞬时速度一直为零,平均速度可以不为零C.瞬时速度一直不为零,平均速度一定不为零D.瞬时速度一直不为零,平均速度可以为零答案AD图1-3-46.质点沿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3-4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 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 .2 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C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 ,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D .质点在4 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 ,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答案 AB解析 由所给图象可知:质点从距原点“负”方向0.2 m 处,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4 s 运动到“正”方向0.2 m 处,在x -t 图象中,“+”号表示质点在坐标原点正方向一侧,“-”号表示质点位于原点的另一侧,与质点实际运动方向无关,位移由“-”变为“+”并不表示质点运动方向改变,由图线的斜率可得质点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 ,综上所述,选项A 、B 是错误的.7.一辆做直线运动的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行驶剩余的1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答案 3v 1v 2v 1+2v 2解析 平均速度v -=x t设总位移为x ,则总时间t =23x v 1+13x v 2则v =x t =x 23x v 1+13x v 2=3v 1v 2v 1+2v 2 8.如图1-3-5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M 在0~5 s 的x -t 图象,求:(1)前3 s 的平均速度;(2)全程的平均速度;(3)后1 s 的速度.图1-3-5答案 (1)3.3 m/s (2)-1 m/s (3)-15 m/s解析 (1)前3 s 的位移为Δx 1=15 m -5 m =10 m平均速度为v =Δx 1Δt 1=103m/s =3.3 m/s. (2)全程的位移Δx =0-5 m =-5 m 平均速度为:v =Δx Δt =-55m/s =-1 m/s. (3)后1 s 的速度为v 2=0-151 m/s =-15 m/s.。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含答案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概念规律题组]1.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 .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大C .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 =Δx Δt 可知 (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 .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3.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 )A .火车以76 km/h 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B .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 km/hC .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 km/h 注意车速”字样D .足球以12 m/s 的速度射入球门4.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 ,则可知 (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5.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图1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6.三个质点A、B、C,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且均无往返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方法技巧题组]7.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 A.在这一时刻之前的0.2 s内位移一定是2 mB.在这一时刻之后的1 s内位移一定是1 mC.在这一时刻起10 s内位移可能是60 mD.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 000 m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 s8.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9 m/s B.10.2 m/sC.10 m/s D.9.1 m/s9.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以4分28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取金牌.叶诗文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她在比赛中()A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 .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C .平均速率大D .任何时刻的速度都大10.有一身高为1.70 m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 m 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动作,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 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像高度为1.7×10-2 m ,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10-3 m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冲刺时160s 内的位移是________;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11.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 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乙地在甲、丙两地之间且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v -=20+302m/s =25 m/s ,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 12.一位旅游爱好者打算骑摩托车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30 km/h ,可是开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仅有15 km/h ,那么他能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的平均速度吗?[创新应用]13.如图3所示,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指针在图中左图所示位置附近左右摆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图3(1)图中A 、B 两处相距多远?其值是指A 、B 两处的路程还是位移大小?(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其值为多大?(3)假设汽车在A 、B 间按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由图中信息求出汽车从A 处行驶到B 处,需要多长时间?答案1.AD 2.BC 3.A4.ACD 5.D6.A7.CD8.C9.C10.0.2 m12 m/s11.见解析解析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的不是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而是速度的平均值.正确的解法应该是:设甲乙两地间、乙丙两地间的距离均为x,则有:v=2x t=2xx20+x30=24 m/s.12.见解析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x,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1=x215 km/h=x30 km/h,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x2v=x2v,若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需满足30 km/h=xt1+t2=xx30 km/h+x2v当v→∞时上式才成立,不符合实际,由此可知,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13.(1)80 km路程(2)瞬时速度100 km/h(3)0.8 h。
2019年人教版物理必修1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A船肯定是静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的速率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可能小于4m/s2 B.不可能等于6m/s2C.一定等于6 m/s2 D.可能大于l0 m/s2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则()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了2 m/s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2 m/s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4、下列说法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汽车的速度计显示速度为90km/hB.子弹以8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C.小球在前3s内的速度是5m/sD.某城区道路汽车限速40km/h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6.25s末的速度为10.4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3 m/s B.10.2 m/s C.9 m/s D.8m/s6、甲乙两汽车沿平直公路同时同地同向驶往同一目的地,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则()PA.甲先到目的地 B.乙先到目的地QC.甲、乙同时到达目的地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谁先到Q7、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A、 B、 C、 D、8、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当△t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9、“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落瞬间的某个物理量大小为80m/s,方向与跑道平行,这个物理量是()A.路程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10、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A.汽车以40km/h速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B.汽车在100m内的速度为8m/sC.经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D.汽车通过某站台的速度是40km/h11、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的路程,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A.24km/h B.34km/h C.35km/h D.28km/h12、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500m决赛中以101s的成绩获得金牌.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大速度一定为4.95m/s B.平均速度约为4.95m/sC.冲刺速度一定为4.95m/s D.起动速度约为4.95m/s二、多项选择13、2012年8月6日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100米决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63获得金牌.在8月6日举行的110米栏决赛中,美国选手梅里特以12秒92的成绩夺得冠军,刘翔因伤退赛;8月10日,博尔特又以1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200米金牌.关于这三次比赛中的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比赛的位移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B.200 m比赛的平均速率约为10.35 m/sC.110 m栏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51 m/sD.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0 m/s14、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远离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s和15 s时刻,两车的间距不相等D.在t=2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2s内速度与4~5s内速度方向相反B. 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 m/s2C. 4~6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D. 5s时刻加速度和速度都为零三、填空题16、以10 m/s速度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 s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多选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1. 对速度的定义式v=xt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2.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0m3. 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沿直线向右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3m、5m、6m,则()A.他在4s末的瞬时速度为6m/sB.他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C.他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m/sD.他在1s末的瞬时速度为1m/s4. 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运动过程中都没有停留也不返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C.到达M 点时的瞬时速率一定是质点A 最大D.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5.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玩具汽车从A 点由静止出发并开始计时,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到达B 、C 、D 、E 四点分别用时1s 、2s 、3s 、4s .下列对玩具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m/s B.它在ABĈ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m/s C.它在ABCDÊ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0.75m/s D.它在A 点的速度大小是1m/s 二、选择题。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气象台对某次台风的预报是:风暴中心以18km/ℎ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到33m/s .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A.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都是矢量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大小相等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在佛山一中某届校运会上,高三18班曹谦同学在男子400m的决赛中,以53秒的成绩打破该项的校运会记录.(假设起点与终点共点)在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练在研究曹谦同学摆臂的幅度与频率的时候可以将他看成质点B.曹谦同学的位移为0C.曹谦同学400m的平均速率为0D.曹谦同学400m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7.55m/s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2v1v2v1+v2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ℎ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v2=60km/ℎ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ℎ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ℎ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后13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质点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A.3v4B.3v2C.vD.2v3对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指的是平均速度D.子弹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指的是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10m/s,它的意思是()B.物体在该时刻后1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C.物体在该时刻后每秒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0mD.若物体从该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以后每秒内通过的位移都是10m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己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5.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5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A.0.10m/sB.100m/sC.5.0m/sD.0.50m/s灵灵和盈盈两人同时从直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灵灵在前一半时间内跑,在后一半时间内走,盈盈在前一半路程上跑,在后一半路程上走,她们跑或走的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则他们两人先到达终点的是()A.灵灵B.盈盈C.灵灵和盈盈同时到达终点D.无法进行比较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 时的瞬时速度、0∼2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A.−18m/s、−2m/s、2m/sB.−18m/s、−2m/s、6m/sC.−2m/s、−2m/s、−18m/sD.−18m/s、6m/s、6m/s三、解答题。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7-2018版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版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版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概念的理解1.(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CD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t成反比B。
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v=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选项C正确;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选项A错误,B正确;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选项D正确。
2.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非常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这段时间内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的大小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析:当时间非常短时,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在这段很短时间内的匀速运动,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选项A正确;平均速度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与初、末时刻及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没有必然的关系,选项B,C,D错误.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3。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1.设高度为H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米短跑且就要到达比赛的终点处,有一摄影记者用照相机拍摄下了运动员冲刺的一幕。
已知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秒,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ΔL,则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A. 100米成绩B. 冲刺速度C. 100米内的平均速度D. 冲刺时秒内的位移【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不知道整个过程中的时间,所以无法求解100m的平均速度,AC错误;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高度为h,博尔特的高度为H,所以冲刺时秒内的位移是,再由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得冲刺速度为,AC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由于时间之短,则可由平均速度来表示瞬时速度.同时可由模糊部分,也可说成影子来确定曝光时间内的位移.2.2.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B. 若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C. 若物体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其中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 m/s【答案】A【解析】A、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根据知,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在这1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B错误;C、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在其中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位移不一定等于5m,故C错误;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不一定是2.5m/s,故D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根据去求物体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除以这段时间就是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运动快慢的描述(全面知识点-教学课件-含课后作业)
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考纲解读】◆ 领会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 能在具体的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 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并且理解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储备】知识点❶、坐标与坐标的变化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额每一个点的数值表示该点的位置,两坐标的差值表示坐标点的变化量。
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这条直线为x 轴建立之家坐标系,时刻1t 物体所处的位置坐标为1x ,时刻2t 物体所处的位置坐标为2x ,则12x x x -=∆就是坐标的变化量。
知识点❷、速度①定义: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②公式:tx ∆∆=υ ③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或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④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或m ·s -1)。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或km ·h -1)、厘米每秒(cm/s 或cm ·s -1)等。
⑤矢量性: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物体的运动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辅助理解】例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的块B.速度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例2、对速度的定义式,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x 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t 成反比B.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识点❸、平均速度①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
②公式:tx ∆∆=υ ③矢量: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x ∆的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提升作业]一、选择题(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9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所说的速度指平均速度的是()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速度最高可达486。
1 km/h C.由于堵车,我国部分大城市机动车速已降至12 km/h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解析:平均速度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选项A中,9.5 m/s是冲过终点线这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选项B中,动车组行驶的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486。
1 km/h是指某时刻达到的最高速度;选项C中,12 km/h对应于某一个过程,是平均速度;选项D中,8 m/s是太空舱落入太平洋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案:C2.根据速度定义式v=错误!,当Δt极短时,错误!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微元法D.极限法解析:在时间间隔Δt较小的情况下,平均速度能比较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Δt越小,描述越精确,这里利用的是极限法.答案:D3。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后提升训练三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后提升训练三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后提升训练三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后提升训练三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课后提升训练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公式v=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解析】选C、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会变化,随着时间的延伸,位移逐渐增大,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是一个恒量,A错误,D正确;只有在运动位移相等的前提下,才可以说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B错;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正确.2。
(2017·郑州高一检测)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7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恰好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
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
9 m/s B。
9。
6 m/sC.10 m/s D。
5.1 m/s【解析】选C。
参加100 m竞赛的运动员,其运动是一个变速直线运动,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m/s=10m/s,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A组(20分钟)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解析:根据速度的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位置变化大小指的是位移。
选项C正确。
答案:C
2.某条公路的路段上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
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必须以40 km/h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40 km/h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40 km/h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可以超过40 km/h
解析: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的速度值指的是汽车在这一路段行驶时,任何时刻都不能超过的速度值,是瞬时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是瞬时值,不能超过40 km/h,C正确。
答案:C
3.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当Δt足够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解析: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当Δt足够小时,甚至趋近于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选项A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等于瞬时速度,选项B正确;平均速度粗略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及方向,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C
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
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手表如图甲、乙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
解析:20 min= h,故平均速率v= km/h=60 km/h,选项A正确。
答案:A
5.一列车在一段长20 km的平直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是40 km/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列车通过这20 km路段所用时间一定是0.5 h
B.列车通过这20 km路段前半段所用时间一定是0.25 h
C.列车通过40 km路段所用的时间一定是1 h
D.列车在此路段上每0.1 h通过4 km的路程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平均速度应明确指出的是哪一段时间或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本题情景只知道20 km的路段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40 km/h,大于此段或小于此段位移时物体的运动情况无法确定,选项A正确。
答案:A
6.(多选)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D.质点在4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解析:由所给图象可知,质点从距原点“负”方向0.2 m处出发,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4 s运动到“正”方向0.2 m处,D正确,B错误;在x-t图象中,“+”号表示质点在坐标原点正
方向一侧,“-”号表示质点位于原点的另一侧,与质点实际运动方向无关,位移由“-”变为“+”并不表示质点运动方向改变,由图线的斜率可得质点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A错误,C正确。
答案:CD
7.如图所示,一列火车长为100 m,速度为5 m/s。
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 cm的标志杆约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50 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火车通过2 cm的标志杆所用的时间,实际上是通过火车的长度x1所用的时间,火车通过50 m 的大桥所用时间实际上就是火车通过位移x=x1+x2所用的时间,由v=得t1==20 s,t2==30 s。
答案:20 s30 s
B组(20分钟)
1.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在经过P点后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B.它在经过P点前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C.它在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D.若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 s,它在1 s内的位移是1 m
解析:由于不能确定经过P点前后1 s内的平均速度是否为1 m/s,故也不能确定P点前后1 s内的位移是否为1 m,选项A、B错;以P点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1 m/s,这1 s内的位移也不一定等于1 m,选项C错;从P点开始做速度为1 m/s的匀速运动,1 s内的位移x=vt=1 m,选项D对。
答案:D
2.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解析: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从N到M,A的路程最大,故A的平均速率最大,选项A对,B错。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三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C错。
根据该题所给条件,不能比较在M点时三个质点的瞬时速率大小关系,选项D错。
答案:A
3.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 km/h跑完了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 km/h,则v1的值为()
A.32 km/h
B.35 km/h
C.56 km/h
D.90 km/h
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x,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即v=。
代入数据得v1=90 km/h。
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与运动时刻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3.5 s时刻的瞬时速度大于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
B.质点的瞬时速度不变
C.质点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4 s内的平均速度
D.质点前5 s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
解析:由题所给条件,质点的瞬时速度无法求得,选项A、B错误;质点在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m/s=1 m/s, m/s=1 m/s,选项C错误;质点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 m/s=1 m/s,选项D
正确。
答案:D
5.(多选)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0~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刚好相等
D.0~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t1时刻两车位移相同,t1时刻前乙车的位移小于甲车的位移,故t1时刻乙车是从后面追上甲车,A正确,B错误;t1时刻两车位移相同,由知,0~t1时间内两车平均速度相同,C正确,D错误。
答案:AC
6.用飞机进行航空测量,飞机在保持离地面500 m的高度上匀速巡航,速度大小为400 km/h,飞机上测量仪器可在120°视角范围内测量,如图所示。
试计算
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有多大。
(tan 60°=1.7)
解析: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测量仪器在地面扫过的是一个矩形。
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矩形面积,它的长度为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
x=vt=400 km/h×1 h=400 km
矩形的宽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知识可知
l=2h tan 60°=2×500 m×1.7=1.7 km
由此可知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S=400 km×1.7 km=680 km2。
答案:680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