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摘要]本文阐述了庄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 对其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与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希望对当代的道德建设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庄子;道德教育;现代价值
南怀瑾先生说过,于国学丛林中,最欣赏的便是“多情”的庄子。世上皆有“孔孟”、“老庄”之谓。言称国学中,儒家以“孔孟”为首,荀、董、朱、王依次排序,他人不可与孔老夫子相提并论,更不可随意颠倒;但道家却没有这样的规矩,后世除有“老庄”之谓,意指庄子在道家的地位,还要超过孟子在儒家的亚圣至尊。[1]庄子是一位具有很高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他的文章通俗又寓意深奥、缜密又不乏洒脱、华丽又彰显从容。他满腹经纶却不幸身陷乱世,生活困顿却又孜孜不倦地探寻人生苦难的根源,像佛陀一样,历经磨难,苦苦追寻救世良方。所不同的是,佛陀是在出世状态下,而庄子是在入世的状态下。在那个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的战国纷争中,庄子对民间疾苦深感纠结,苦苦思索人生苦难根源并积极的想寻找救治良方。这一良方直通大道,直通自然,达到“万物齐一”-------人与自然同归混沌。
庄子的道德教育的内容――道
1.道的定性。庄子的道德思想主要是以“道”的形式道出的。庄子是这样给“道”下的定义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庄子所说的“道”是客观存在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形体的虚无存在;是超乎感知,自己以自己为根据,再无其他根源;是万物产生的本原;是超脱了时空限制,是绝对的、终极的。[2]
“逍遥游”是体道之游,道是无,体道的心灵也应该是无;道是静寂的,体道的心灵也应该是宁静的。“道”是先秦道家的核心词汇,也是老庄道德教育的最高概念。“道”是自本自根、自在自为、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体,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本质存在,具有时间空间上的广泛性和无限性,概念上的高度抽象性和复杂多义性。“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种虚无化的存在方式。[3]庄子认为,“道无始终”,(《庄子⋅秋水》)(以下引用《庄子》)只注篇名)“大道不称”,(《齐物论》)“道不私故无名”,(《则阳》)“道无问,问无应”,(《知北游》)“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北游》)等等,都是讲道的无为特性。庄子把“无”看做是与“道”同等程度的重要概念,“道”即“无”,“道”以“无”为本,“道”又统一“有”、“无”两个方面,因为“无并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含着“有”,“无”既有肯定性的一面,也有否定性的一面,所以才能在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化生出天地万物。
“道”是无色无臭、无穷无尽,说不出、讲不明、道不完。“道”不可知,因此所谓知道者实际上并不知道;“道”不可言,所以用言语说道者,所说的道实际上并非真道。
2.本根之道与仁、义之道。《让王》篇中这样写道:“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娱与颍阳,
而共伯得乎共首。”(《让王》)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宇宙原本状态和宇宙的根本法则。从原本状态来说,那就是混沌不分;从根本法则来说,那就是自然无为。这里所说的“德”,是指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具体来说就是混一不分的心境和自然无为的行动。因为他是人从道那里“得”到的本性,所以称为“德”。“德”就是“得”的意思。
“道是不可以招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圣人从事于无言语的教化”。(《知北游》)意思是说,人是由道演化而来的,道是人的根源。在道的原始阶段既无人物也无天地,只有一个无知无识、自然而然的东西在那里客观存在。它的演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它的回归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谁也不能阻止它向天地万物的演化,谁也不能推动它向自身本根的回归。
“德是不可以达到的。”(《知北游》)德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天生就带有的,是从道那里承接下来的遗传基因。它自身是自然而然的产物,而又表现出自然而然的特性,不是通过人的主观意志就可以达到的,越是使用人的主观意志,离它就越远。
庄子的这种道德是以寓言的形式来表述宇宙之道,与孔子所倡导的“仁义之道”有着天壤之别。[2]在庄子看来,道、德人天生就有的,不是人智的产物,它具有自然性、纯洁性和本真性;而仁、义、礼是人的意志的产物,可以弄虚作假,失去了其原有的本真,是与道德相反的东西,是道德遗失的结果。正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修道、循德与修仁、行义、守义是两个相北的方向,越是趋于道、德,仁、义、礼的知识便越少,使用人智便越少;反之,仁、义、礼的知识便越多,使用人智便越多,就越是远离道、德。因此,道是不能通过人的智能达到的。
庄子不仅鄙视孔子所倡导的儒家等级森严的道德思想,而且还喜欢借孔子之口说出自己的道德思想主张,以此来戏谑孔子,更是以此来拔高自己的那种安时处顺、顺应自然的那种空灵的道德之美。从《庄子》的恢宏巨篇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始终都是提倡人们通过体悟那种自然逍遥的“大道”,“以自然为宗”,心游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通过“心斋”、“坐忘”,豁然开朗,最终达到那种“至德”的圣人、真人的最高境界。
庄子道德教育的目标———圣人、大人、真人、至人、神人在庄子的书中,经常提到圣人,不过有两种意思要加以区别。一类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尊奉儒教的贤、圣一类,他们宣传仁义、遵循礼教、表面博学而虚伪无知的人。这是为庄子所鄙夷的;另一类就是道家所赞颂的圣人,与大宗师是等同的,指对所谓的生、所谓的死视而不见,他所体悟到的只是那什么区别也没有的“一”。“一”就是“道”,“道”就是“一”,它们的名称虽然不同,但都是指那天地万物的本根、天地万物的真谛;之所以称之为“一”,是为了表明它混然一体、无别而同一,之所以称之为“道”,是为了表明它供物往来,是天地万物之祖、天地万物之根。[4]老子在《道德经》中只是讲了圣人即得道之人,而庄子全面发挥了老子圣人的概念,不仅继续大谈圣人,而且还提出了“大人”、“真人”、“至人、“神人”等,以此作为得道逍遥的理想人物模式。圣人就是大人,大人就是圣人,他们的名称虽然不同,但都是指那洞彻宇宙源头、体悟万物本根的得道之士,是为了表明他们超越世人。何为“真人”?庄子说:“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大宗师》)庄子讲的“真人”,不谋官,不求利,有取于自然,又不妨碍自然,既不与人相争,又能与物平等。而所谓“至人”,是指那些在道德方面修养到极高境界的人。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