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名词解释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

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

单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21

分子生物学-21

分子生物学-2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问答题(总题数:20,分数:100.00)1.AUG既可以作为起始密码子,也可以作为肽链延伸过程中编码甲硫氨酸的密码子,那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分别依靠什么机制识别作为起始密码子的AUG?(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的识别主要依赖于mRNA 5"端的SD序列与16SrRNA 3"端的反SD序列之间的互补配对。

mRNA上位于SD序列下游的第一个AUG用作起始密码子。

真核生物依赖40S小亚基在帽子结合蛋白引导下结合到mRNA的5"端,并沿着mRNA从5"端向3"端扫描,以遇到的第一个AUG作为起始密码子。

2.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由转录调节区域和转录单位构成,其中转录调节区域主要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有时有沉默子;转录单位主要包括5"端非翻译区、外显子、内含子、3"端非翻译区。

3.氨酰-tRNA合成分为两步反应,列出反应式。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反应式见下图。

4.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可分为哪些阶段?简述各阶段的主要事件。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三个阶段。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2。

基因工程3、dna的变性与复性4、细胞学说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6.DNA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7,SD序列8、开放阅读框(orf)9、多顺反子10、蓝白斑筛选11、中心法则12、限制修饰系统13、断裂基因14、单链结合蛋白15、核酶16、密码子家族17、ta克隆18、pcr19、snp20、操纵子学说21、dna重组技术22、减色效应-增色效应23、可变剪接24、反转录25、同尾酶26、加帽反应27、蓝白斑筛选28、表观基因组学29、dna的溶解温度30、dna的大c值31、重叠基因32、引物酶33、逆转录34、限制性内切酶35、载体的选择标记36、dna甲基化37.端粒38、端粒酶39、先导链40、启动子41、反式作用因子42、同义密码子43、多克隆位点(MCS)44、基因组计划45、C值悖论46、顺式作用元件47、胸腺嘧啶二聚体48、宿主限制性修饰49、拓扑异构酶50、DNA溶解51、拓扑异构体52、间隔基因53、,假基因54同源蛋白55,翻译56,多重PCR 57,抗终止58,SD序列59,空tRNA 60,cDNA ace61,分子杂交62,cDNA文库63,载体64,RT-PCR 65,反义RNA 66,扩展tRNA67、起始trna68、探针69、反式剪接70、增强子71、动物基因工程72、基因组73、限制性内切酶74、单顺反子75,密码子76,转录77,RNA干扰78、中心法则79、回环模型80、tatabox81、前导链82、目的基因83、rflp84.种族二、判断1.DNA聚合酶I在大肠杆菌DNA生物合成中主要起聚合作用。

()2、dna半保留复制时,后随链的总体延伸方向与先导链的延伸方向相反。

()3、原核生物dna的合成是单点起始,真核生物为多点起始。

()4.当单亲DNA(3'→ 以5′为模板,子代链的合成方向为5′→ 3',另一个亲本DNA链用作模板5’→3’为模板时,子代链合成方向3’→5’。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鲁东大学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鲁东大学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鲁东大学鲁东大学第一章测试1.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答案:错2.分子生物学的准备酝酿阶段人们只针对蛋白质进行了研究答案:错3.分子生物学所研究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答案:核酸和蛋白质4.证明基因就是DNA的Avery是美国的答案:微生物学家5.在DNA分子结构研究中,下列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第三人”答案:威尔金斯6.生物化学家是通过()来破译遗传密码的答案:三联体-核糖体结合实验7.关于DNA复制机理的认识上,Meselson及Stahl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证实了答案:DNA的半保留复制8.1961年Hall和Spiege-lman用RNA-DNA杂交证明mRNA与DNA序列互补这一研究说明了答案:转录与DNA有关9.中心法则中逆转录的完善是通过哪些科学家的贡献而实现的答案:Howard Temin;David Baltimore10.因遗传工程的奠基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是答案:Paul Berg第二章测试1.核酸分为两类,分别为DNA和RNA答案:对2.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差别是前者2C位上连接的是一个羟基,后者只连一个H答案:对3.通过T和U的存在就可判断是DNA还是RNA,组成DNA的碱基--是A、T、U、G,组成RNA的碱基是A、T、C、G 。

答案:错4.核酸是由多个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聚核苷酸分子,相邻二个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是3',5'-磷酸二酯键答案:对5.在高温下,双链DNA核酸变性,破坏的键是()答案:氢键6.DNA分子少数是以单链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是双链分子由碱基配对形成的氢键维持,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答案:对7.Watson-Crick右手双螺旋结构是()?答案:B构型8.DNA碱基对间的氢键也会断裂,双螺旋解开,空间结构破坏,这叫DNA的变异。

答案:错9.变性后的DNA都还具有复性功能,只要消除变性条件,二条互补链就会重新结合,恢复成原来的双螺旋结构。

分子生物学全章节选择题及答案(二十一章全套)

分子生物学全章节选择题及答案(二十一章全套)

分子生物学全章节选择题(二十一章全套)第一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一)选择题A型题1. 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是贮存遗传信息的单位B. 基因的一级结构信息存在于碱基序列中C. 为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中不包含翻译调控序列D. 基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一磷酸核苷E. 基因中存在调控转录和翻译的序列2. 基因是指A. 有功能的DNA片段B. 有功能的RNA片段C. 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及翻译调控序列D. RNA的编码序列及转录调控序列E. 以上都不对3. 结构基因的编码产物不包括A. snRNAB. hnRNAC. 启动子D. 转录因子E. 核酶4. 已知双链DNA的结构基因中,信息链的部分序列是5'AGGCTGACC3',其编码的RNA相应序列是A. 5'AGGCTGACC3'B. 5'UCCGACUGG3'C.5'AGGCUGACC3'D. 5'GGUCAGCCU3'E. 5'CCAGUCGGA3'5. 已知某mRNA的部分密码子的编号如下: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GCG UAG CUC UAA CGG UGA AGC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数目为A.127B.128C.129D.130E.1316. 真核生物基因的特点是A. 编码区连续B.多顺反子RNAC. 内含子不转录D. 断裂基因E. 外显子数目=内含子数目-17. 关于外显子说法正确的是A. 外显子的数量是描述基因结构的重要特征B. 外显子转录后的序列出现在hnRNA中C. 外显子转录后的序列出现在成熟mRNAD. 外显子的遗传信息可以转换为蛋白质的序列信息E. 以上都对8. 断裂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基因中的DNA序列是断裂的B. 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划分不是绝对的C. 转录产物无需剪接加工D.全部结构基因序列均保留在成熟的mRNA分子中E. 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共同结构特点9. 原核生物的基因不包括A. 内含子B. 操纵子C. 启动子D. 起始密码子E. 终止子10. 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都具有A. 操纵元件B.顺式作用元件C. 反式作用因子D. 内含子E. RNA聚合酶结合位点11. 原核生物不具有以下哪种转录调控序列A. 增强子B. 终止子C. 启动子D. 操纵元件E. 正调控蛋白结合位点12. 原核和真核生物共有的转录调控序列是A. poly (A) 信号B. 启动子C. 操纵子D. 终止子E. 增强子13. 哪种不属于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序列A. 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位点B.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 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D. 信息分子受体的结合位点E. 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14. 关于启动子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和真核生物均有B. 调控转录起始C. 与RNA 聚合酶结合D. 都不能被转录E. 位于转录起始点附近15. 关于终止子叙述错误的是A. 具有终止转录的作用B. 是富含GC的反向重复序列C. 转录后在RNA分子中形成茎环结构D. 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一段DNA序列E. 位于结构基因的3' 端16. 关于操纵元件叙述错误的是A. 一段DNA序列B. 发挥正调控作用C. 位于启动子下游,通常与启动子有部分重叠D. 原核生物所特有E. 具有回文结构17. 转录激活蛋白的作用是A. 识别和结合启动子B. 激活结构基因的转录C. 原核和真核生物均有D. 与RNA聚合酶结合起始转录E. 属于负调控的转录因子18. 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在什么水平发挥调控作用A. 转录水平B. 转录后加工C. 翻译水平D. 翻译后加工E. mRNA水平19. 能够与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相互作用的是A. 一小段DNA序列B. 一小段mRNA序列C. 一小段rRNA序列D. 一小段tRNA序列E. 某些蛋白质因子20. 顺式作用元件的本质是A. 蛋白质B.DNAC.mRNAD. rRNAE. tRNA21.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A. 与RNA聚合酶的σ因子结合B. tRNA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可以被转录C. 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D. II类启动子调控rRNA编码基因的转录E. 起始转录不需要转录因子参与22. II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是A. U6 snRNAB. 28S rRNAC. mRNAD. tRNAE. 5S rRNA23. I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不包括A. 5S rRNAB. 5.8S rRNAC. 18S rRNAD. 28S rRNAE. 45S rRNA24. 若I类启动子突变,哪种基因的转录不受影响A. 16S rRNAB. 5.8S rRNAC. 18S rRNAD. 28S rRNAE. 以上都不对25. I类启动子突变可影响合成A. 核糖体30S亚基B. 核糖体40S亚基C. 核糖体50S亚基D. 70S核糖体E. 以上都不对26. 不属于真核生物启动子特点的是A. 分为I、II、III类B. 与之结合的RNA聚合酶不只一种C. 转录因子辅助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结合D. 5S rRNA编码基因的转录由I类启动子控制E. II类启动子可调控大部分snRNA编码基因的转录27.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A. 根据所调控基因的不同分为I、II、III类B. 与RNA 聚合酶全酶中的σ因子结合C. 不具有方向性D. 涉及转录因子-DNA的相互作用E. 涉及不同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8.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共同特点是A. 需要反式作用因子辅助作用B. 本身不被转录C. 与RNA聚合酶I、II、III相结合D. 转录起始位点由RNA聚合酶的σ因子辨认E. 涉及DNA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29.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显著区别是A. 具有方向性B.启动子自身被转录C. 需要转录因子参与作用D. 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E. 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30.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不能控制哪个基因的转录A. snRNAB.hnRNAC. 5S rRNAD. 16S rRNAE. U6 snRNA31. I类启动子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调控5.8SrRNA结构基因的转录B. 与RNA聚合酶I 的亲和力弱C. 与TF IA、IB、IC等相互作用D. 富含GCE.包括核心元件和上游调控元件32. 启动子位于A. 结构基因B.DNAC.mRNAD. rRNAE. tRNA33. 关于TATA盒叙述错误的是A. 看家基因不具有TATA盒结构B. 是II类启动子的组成部分C. 受阻遏蛋白调控D. 与转录的精确起始有关E. 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34. 关于II类启动子说法错误的是A. 调控mRNA编码基因的转录B. 调控大部分snRNA编码基因的转录C. 不一定含有TATA盒D. 包含转录起始位点E. 可以被转录35. TATA盒存在于下列哪种结构中A. 增强子B. 启动子C. 反应元件D. 沉默子E. 终止子36. III类启动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调控真核生物5S rRNA编码基因的转录B. 调控U6 snRNA编码基因的转录C. 调控tRNA编码基因的转录D. 位于转录起始点下游E. 启动子自身不一定被转录37. III类启动子不具有以下特点A. 调控III类基因的表达B. III类启动子突变会影响核糖体40S亚基的装配C. 与RNA聚合酶III结合D. 需要TF IIIA、IIIB、IIIC 参与作用E. 真核生物所特有38. 上游启动子元件是A. 一段核酸序列B.TATA盒的组成部分C. 位于转录起始点下游D. 不一定被转录E. 转录后可以被剪接加工39. 哪项不是上游启动子元件的特点A. 位于TATA盒上游B. 与TATA盒共同组成启动子C. 提供转录后加工的信号D. 包括CAAT盒、CACA盒、GC盒等E. 可以与反式作用因子发生相互作用40. 增强子是A. 一段可转录的DNA序列B. 一段可翻译的mRNA序列C. 一段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DNA序列D. 一段具有翻译调控作用的mRNA序列E. 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因子41. 关于增强子叙述错误的是A. 位置不固定B. 可以增强或者抑制转录C. 真核生物所特有D. 能够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E. 与核酸序列发生相互作用42. 与增强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是A. 蛋白质B. snRNAC. 顺反子D. 核酶E. TATA盒43. 反应元件能够结合A. 激素B. 信息分子的受体C. 蛋白激酶D. 阻遏蛋白E. 操纵基因44. 反应元件属于A. 反式作用因子B. 内含子C. 转录因子D. 上游启动子元件E. 转录调控序列45. poly (A) 加尾信号存在于A. 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B. I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C. II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D. 调节基因E.操纵基因46. 关于加尾信号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调控方式B. 位于结构基因的3' 端外显子中C. 是一段保守的AATAAA序列D. 转录进行到AATAAA序列时终止E. 与加poly (A) 尾有关47. poly (A) 尾的加入时机是A. 转录终止后在AAUAAA序列下游切断RNA、并加尾B. 在转录过程中同时加入C. 转录出AAUAAA序列时终止、并加入其后 D. 转录出富含GU(或U)序列时终止、并加入其后 E. 以上都不对48. 能编码多肽链的最小DNA单位是A. 内含子B. 复制子C. 转录子D. 启动子E. 操纵子49. 与顺反子化学本质相同的是A. 核酶B. 反应元件C. 5' 端帽子结构D. 转录因子E. DNA酶50. 关于顺反子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产物主要是多顺反子RNAB. 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产物不含有多顺反子RNAC. 顺反子是DNA水平的概念D. 多顺反子RNA可能由操纵子转录而来E. 以上都不对51. 转录产物可能是多顺反子RNA的是A. 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基因B. 真核生物tRNA的结构基因C. 真核生物snRNA的结构基因D. 真核生物rRNA的结构基因E. 以上都不对52. 有关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hnRNA中只含有基因编码区转录的序列B. 在3'端具有SD序列C. mRNA的遗传密码方向是5' →3'D. 在细胞内总RNA含量中所占比例很大E. mRNA碱基序列与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一致53. 关于开放读框叙述正确的是A. 是mRNA的组成部分B. 内部有间隔序列C. 真核生物的开放读框往往串联在一起D. 内部靠近5' 端含有翻译起始调控序列E. 由三联体反密码子连续排列而成54. 开放读框存在于A. DNAB. hnRNAC. mRNAD.rRNAE. tRNA55. 原核生物的mRNA中含有A. 内含子转录的序列B. 帽子C. poly (A)D. 核糖体结合位点E. 以上都不对56. 关于帽子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 真核生物mRNA的特点B. 位于5' 端C. 与翻译起始有关D. 常含有甲基化修饰E.形成3',5'-磷酸二酯键57. hnRNA和成熟mRNA的关系是A. 前者长度往往长于后者B. 二者长度相当C. 二者均不含有由内含子转录的序列D. 二者的碱基序列互补E. 前者的转录产物是后者58. 真核细胞mRNA的合成不涉及A. 生成较多的稀有碱基B. 3' 端加poly (A) 尾巴C. 5' 端加帽子D. 去除非结构信息部分E. 选择性剪接59. 真核生物mRNA的5' 端帽子结构为A . pppmG B. GpppG C. mGpppG D. GpppmG E. pppmGG60. 有关遗传密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碱基的取代一定造成它所决定的氨基酸的改变B. 终止密码是UAA、UAG和UGAC. 连续插入三个碱基会引起密码子移位D. 遗传密码存在于tRNA中E. 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编码甲酰化蛋氨酸61. 密码子是哪一水平的概念A. DNAB.rRNAC. tRNAD. mRNAE. snRNA62. poly (A) 尾的功能包括A. 与翻译起始因子结合B. 形成特殊结构终止转录C. 与核糖体RNA结合D. 使RNA聚合酶从模板链上脱离E. 增加mRNA稳定性63. 除AUG外,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还可能是A. UCGB. UGCC. GUGD. GCGE. GUC64. 下列哪个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A. GUAB. UGGC. UGA D . AUG E. UAC65. 不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A. UAGB. AUGC. UUGD. GUGE. UGC66. 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子A. S-腺苷蛋氨酸B. 甲硫氨酸C. 酪氨酸D. 苏氨酸E. 异亮氨酸67. 原核生物未经修饰的新生多肽链的N端是A. fMetB. LeuC. PheD. AspE. His68. 真核生物合成初始出现在多肽链N端的氨基酸是A. methionineB.valineC. N-formylmethionineD.leucineE. isoleucine69. 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A. 密码环和5' 端CCAB. 密码环和3' 端CCAC. 反密码环和5' 端CCAD. 反密码环和3' 端CCAE. 三级结构呈三叶草形70. 稀有核苷酸含量最高的核酸是A. RrnaB. mRNAC. tRNAD. DNAE. snRNA71. 已知某tRNA的反密码子为ICU,它识别的密码子为A.AGGB.GGAC.UGAD.AGCE.TGA72. 遗传密码的摆动性常发生在A. 反密码子的第1位碱基B. 反密码子的第2位碱基C. 反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D. A+CE. A+B+C73. 关于起始tRNA叙述错误的是A. 起始tRNA在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继续转运蛋氨酸B. 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携带N-甲酰蛋氨酸C. 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携带甲硫氨酸D. 起始蛋氨酰-tRNA结合到核糖体的P位E. 以上都不对74. 下列哪个不是tRNA的特点A. 稀有碱基含量多B. 活化的氨基酸连接于5' 端CCAC. 与密码子之间的碱基配对不严格D. 分子量小E. 反密码环和氨基酸臂分别暴露于倒L形的两端75. tRNA携带活化的氨基酸的部位是A. 反密码环B. TψC环C. DHU环D. 额外环E. CCA76. 哺乳动物核糖体大亚基的沉降常数是A.30SB.40SC.50SD.60SE.70S77. 原核和真核生物共有的rRNA为A.5SB.5.8SC.16SD.18SE.23S78.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不包含A.5S rRNAB.5.8SrRNAC.16S rRNAD.18S rRNAE.28S rRNA79. 关于核糖体叙述错误的是A. 30S亚基由16S rRNA和21种蛋白质组成B. 40S亚基由18S rRNA和33种蛋白质组成C. 50S亚基由5S rRNA、23S rRNA和34种蛋白质组成D. 60S亚基由5S rRNA、5.8S rRNA、28SrRNA和45种蛋白质组成E. 以上都不对80. 关于r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量相对较大B. 与核糖体蛋白结合C. 5S rRNA的结构基因属于III类基因D. 真核生物rRNA结构基因转录的产物均为单顺反子RNAE. 与mRNA、tRNA均可发生相互作用81. 有关sn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所特有B. 富含尿嘧啶C. 位于细胞质内D. 与mRNA的剪接加工有关E.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snRNP82. 信号识别颗粒的成分包括A. snRNAB. 7SL RNAC. snRNPD. SRP受体E. ribozyme83. 反义RNA的作用主要是A. 抑制转录B. 降解DNAC. 降解mRNAD. 封闭DNAE. 封闭mRNA84. 关于核酶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本质是RNAB. 分为DNA酶和RNA酶C. 属于核酸酶D. 底物只能是DNAE. 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85. 如果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异,出现的结果是A. 二级结构一定改变B. 二级结构一定不变C. 三级结构一定改变D. 功能一定改变E. 以上都不对8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物A. 核糖体B. snRNPC. SRPD. 核酶E. 端粒酶87. 结构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A. 同义突变B. 错义突变C. 无义突变D. 移码突变E. 以上都包括88. 点突变是指A. 一个碱基对替换一个碱基对B. 插入一个碱基对C. 缺少一个碱基对D. 改变一个氨基酸残基E. 以上都包括89. 如果转录调控序列发生突变,则可能出现A. 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B.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C. 蛋白质的比活性改变D. 蛋白质的总活性改变E. 蛋白质的功能改变90. 关于基因突变说法正确的是A. 由点突变引起的错义突变能够使蛋白质序列变短B. 产生同义突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 插入或者缺失碱基必定改变开放阅读框D. 嘌呤和嘧啶互相替代的点突变称为转换E. 结构基因的突变导致蛋白质表达量改变91. 哪种情况会导致移码突变A. 倒位B. 颠换C. 插入一个碱基D. 连续缺失三个碱基E. 以上都不对92. 基因突变致病的可能机制是A. 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增B. 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减弱C. 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多D.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少E. 以上都包括B型题A. DNAB. mRNAC. rRNAD. tRNAE. 蛋白质93. 顺式作用元件的化学本质是(a)94. 反式作用因子的化学本质是(e)95. 终止子的化学本质是(a)96. 启动子的化学本质是(a)97. 操纵子的化学本质是(a)A. mRNAB. 5S rRNAC. 16S rRNAD. 18S rRNAE. 23S rRNA98. I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d)99. II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a)100. III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b)A. 增强子B. 单顺反子RNAC. 多顺反子RNAD. 内含子E. 操纵元件101. 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e)102. 原核生物结构基因转录的产物通常是(c)103.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含有(d)104.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转录的产物通常是(b)105. 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是(e)106. 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是(a)A. DNA聚合酶B. RNA聚合酶C. 信息分子的受体D. 阻遏蛋白E. 信号识别颗粒107. 与启动子相互作用的是(b)108. 与操纵元件相互作用的是(d)109. 与反应元件相互作用的是(c)A. pGTCGAB. pAGCTGC. pGUCGAD. pTCGACE. pAGCUG已知DNA双链中,模板链的部分碱基序列为pCAGCT,问:110. 编码链的相应碱基序列是(b)111. 转录出的相应mRNA序列是(e)A. CCAB. 帽子C. poly (A)D. 反密码子E. SD序列112. 真核生物mRNA的3' 端结构包含(c)113. 原核生物mRNA的5' 端结构包含(e)114. 原核生物tRNA的3' 端结构包含(a)A. 剪接加工B. 携带活化的氨基酸C. 翻译的模板D. 识别信号肽E.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115. mRNA的功能是(c)116. tRNA的功能是(b)117. rRNA的功能是(e)A. 甲硫氨酸B. 异亮氨酸C. 脯氨酸D. 甲酰蛋氨酸E. 色氨酸118. 真核生物未经修饰的新生多肽链的N端为(a)119. 原核生物未经修饰的新生多肽链的N端为(d)A. DNAB. cDNAC. mRNAD. rRNAE. tRNA 120. 密码子位于(c)121. 反密码子位于(e)A. 5S rRNAB. 16SrRNAC. 18S rRNAD. 23S rRNAE. 28S rRNA122. 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小亚基含有(b)123.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小亚基含有(c)第二章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一)选择题A 型题1.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是A.线性双链DNA分子 B.环状双链DNA分子C.线性单链DNA分子D.线性单链RNA分子 E.环状单链DNA分子2.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是A.线性双链DNA分子B.环状双链DNA分子C.线性单链DNA 分子 D.线性单链RNA分子E.环状单链DNA分子3.有关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转录,叙述正确的是A.产物多为多顺反子RNA B.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 C.不连续转录D.对称转录E.逆转录4.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主要存在于A.质粒B.线粒体C.类核D.核糖体E.高尔基体5.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基因组DNA虽然与蛋白结合,但不形成真正的染色体结构 B. 结构基因中存在大量的内含子C.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小 D.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E.基因组中有大量的重复序列6.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与调控序列以操纵子的形式存在 B.在操纵子中,功能上关联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C.在一个操纵子内,几个结构基因共用一个启动子 D.操纵元件也是结构基因 E.基因组中只存在一个复制起点7.真核生物染色质中的非组蛋白是A.碱性蛋白质 B.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 C.识别特异DNA序列的信息存在于蛋白上D.不能控制基因转录及表达E.不参与DNA分子的折叠和组装8.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α-螺旋 B.核小体 C.质粒D.ß-片层E.结构域9.关于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转录,正确的说法是A.产物多为多顺反子RNA B.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 C.不连续转录 D.对称转录 E.新生链延伸方向为3'→5'10.外显子的特点通常是A.不编码蛋白质B.编码蛋白质 C.只被转录但不翻译 D.不被转录也不被翻译 E.调节基因表达11.下列有关卫星DNA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高度重复序列B.重复单位一般为2~10 bp C.重复频率可达106D.能作为遗传标记E.在人细胞基因组中占5%~6%以上12.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构基因大都为断裂基因B.结构基因的转录是不连续的C.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D.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小E.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13.染色体中遗传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组蛋白B.非组蛋白C.DNA D.RNA E.mRNA14.真核生物染色质中的组蛋白是A.酸性蛋白质B.碱性蛋白质C.一种转录因子D.带负电荷E.不带电荷15.指导合成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序列主要是A.高度重复序列B.中度重复序列C.单拷贝序列D.卫星DNA E.反向重复序列16.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一般比较庞大,但所含基因总数却很少,究其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 B.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C.非编码区所占比例较大D.存在大量的内含子E.编码区所占比例很小17.在DNA重组技术中,最常用到的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载体是A.BAC B.人工染色体C.噬菌体D.质粒E.YAC18.与原核细胞基因组相比,真核细胞基因组的编码方式与其不同,主要体现在A.以单顺反子的形式进行转录B.以多顺反子的形式转录C.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D.基因组较大E.结构基因所占比例较小19.用非特异性核酸酶酶切真核细胞的染色质DNA时,大多数情况下可得到约200 bp的片段,其主要原因是A.DNA片段较短B.每个核小体单位包含约200 bp的DNA C.核酸酶没有特异性D.基因组结构简单E.DNA是线性的B型题A.不连续的B.连续的C.瞬时的 D.无规律的E.不需要启动子20.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编码信息是B21.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编码信息是 AA.质粒 B.线粒体DNA C.核糖体中的核酸D.核小体E.重复序列22.原核生物的基因组除染色体DNA外还包括 A23.真核生物的基因组除染色体DNA外还包括 BA.线性分子B.环状分子C.单链分子D.RNA E.cDNA24.线粒体基因组是B25.质粒基因组是B第三章基因组复制(一)选择题A型题1. 大肠杆菌DNA的复制A.为单起点单向复制B.为双起点单向复制C.为单起点双向复制D.为多起点双向复制E.为双起点双向复制2. 线粒体DNA的复制A. 采用滚环式复制B. 采用D环复制模式C. 两条亲代双链同时复制D. 两条亲代双链在同一起点复制E. 前导链与随后链同时合成3. 合成冈崎片段不需要A. dNTPB. NTPC. 引物酶D.DNA聚合酶E. DNA连接酶4. 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及14N标记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A. DNA可转录为mRNAB. DNA可翻译为蛋白质C. DNA 以半保留的形式复制D. DNA能被复制E. DNA以全保留的形式复制5. DNA复制时,模板序列是5’-TAGA-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A. 5’-TCTA-3’B. 5’-ATCA-3’C. 5’-UCUA-3’D. 5’-GCGA-3’E. 5’-AGAT-3’6. 端粒酶是一种A.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B. RNA聚合酶C. DNA连接酶D. 逆转录酶E. 拓扑异构酶7. DNA复制是由以下哪种酶催化的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 DNA指导的RNA聚合酶C. RNA指导的RNA聚合酶D.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E. 拓扑异构酶8. DNA是以哪种链进行复制的A. 冈崎片段B.两条亲代链C. 前导链D. 随后链E. 以上都不是9. 下列过程中不需要RNA引物的是A. 前导链生成B.随后链生成C. 冈崎片段生成D. DNA复制E. DNA转录10. DNA复制的引发过程中不需要A. 解螺旋酶B.引物酶C. 引发体D. 多种蛋白质因子E. 端粒酶11.DNA复制时,子代DNA的合成是A.一条链以5’→3’合成,另一条链以3’→5’合成B.两条链均以3’→5’合成C.两条链均以5’→3’合成D. 两条链先以3’→5’生成冈崎片段,再连接成长链E.两条链先以5’→3’生成冈崎片段,再连接成长链12. 新的DNA链开始合成的位置在A. DNA链的3’-OH端B. RNA引物的3’-OH端C. DNA 链的5’末端D. RNA引物的5’末端E. 以上均可13. RNA引物位于A. 前导链和随后链的5’端B. 前导链和随后链的3’端C. 仅冈崎片段的5’端D. 仅冈崎片段的3’端E. 前导链和冈崎片段的5’端14. 在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作用是A. 使DNA聚合酶Ⅲ活化B. 使DNA 链解开C. 提供5’-磷酸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D. 提供3’-OH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E. 提供3’-OH 末端作合成新RNA链起点15. DNA复制引发过程的错误说法是A.引发过程有引物酶及引发前体参与B.引物酶是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C.随后链的引发较前导链的引发要简单D. 引发前体含有多种蛋白质因子E.引发前体与引物酶可联合装配成引发体16. 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A. 有多个复制起点B. 冈崎片段较长C. 可以连续发动复制D. RNA引物较长E. 复制叉前进速度快17. 3’→5’核酸外切酶能切除A. 单链DNA的5’末端核苷酸B. 单链DNA的3’末端核苷酸C. 双链DNA的5’末端核苷酸D. 双链DNA的3’末端核苷酸E. 以上均可18. 在DNA复制中,DNA聚合酶Ⅲ的作用有A.使DNA链发生连接B.碱基选择作用C.5’→3’外切酶活性D.指导引物合成E.使DNA链之间发生聚合19. 大肠杆菌共有几种DNA聚合酶A. 1B. 2C. 3D. 4E. 520. 定位于线粒体的是A. DNA聚合酶αB. DNA聚合酶βC. DNA聚合酶γD. DNA聚合酶δE. DNA聚合酶ε21. 下列不符合DNA聚合酶α特征的是A.定位于细胞核B.有3’→5’外切酶活性C.有5’→3’聚合酶活性D.有引物酶活性E.由四个亚基组成22. 关于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DNA 聚合酶α参与引发作用B.DNA 聚合酶δ主要催化DNA链的生成C.DNA聚合酶β催化线粒体DNA的生成D. PCNA参与DNA 聚合酶δ的催化作用E. 真核生物DNA 聚合酶有α、β、γ、δ和ε 5种23. 下列对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 聚合酶 I可被酶切产生大小两个片段B. DNA 聚合酶Ⅱ具有3’→5’外切酶活性C. DNA 聚合酶Ⅲ在复制链延长中起主要作用D. DNA聚合酶Ⅱ可切除引物E. 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底物24. 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说法错误的是A. 催化dNTP连接到DNA片段3’端B.催化NTP连接到引物链上C. 需要四种不同的dNTP为底物D. 是异二聚体E.对DNA复制中链的延长起主要作用25.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A. 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B. 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C. 不具有校对的功能D. dAMP是它的一种作用底物E. 可催化引物的合成26. DNA复制中,关于DNA聚合酶的错误说法是A.以dNTP作底物B.必须有DNA模板C.使DNA双链解开D.需要ATP和Mg2+参与E.催化DNA链由5’→3’合成27. 对DNA复制的保真性,错误说法是A. DNA 聚合酶对碱基配对具有选择作用B. DNA聚合酶对模板具有识别作用C.DNA 聚合酶具有5’→3’聚合酶活性D.DNA 聚合酶具有3’→5’外切酶活性E.DNA 聚合酶具有内切酶活性28. DNA复制错误较少的原因中,解释正确的是A. DNA聚合酶Ⅰ具有5’→3’外切酶活性B. DNA聚合酶Ⅱ具有3’→5’外切酶活性C. DNA聚合酶Ⅰ具有3’→5’外切酶活性D. DNA聚合酶Ⅲ具有3’→ 5’外切酶活性E. 以上说法都对29. 半不连续复制是指A. DNA两条新生链是不连续合成的B. 前导链是不连续合成的,随后链是连续合成的C.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随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D. 两条新生链前半部分连续合成,后半部分不连续合成E. DNA两条链中一半来自母代,一半是新合成的30. 对于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的正确说法是A. 前导链是不连续合成的B. 随后链是连续合成的C. 不连续合成的片段是冈崎片段D. 随后链的合成早于前导链的合成E. 随后链与前导链各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

遗传分子生物学

遗传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起始: 从N端开始合成,起始氨基酸总是甲硫氨酸。
mRNA的阅读方向是5’→3’。 延伸:进位—转肽—移位
A位—受位。结合一个新进入的氨酰tRNA, P位—给位。结合Met-tRNA,并向A位给出肽 酰基。 终止: 释放因子RF识别终止密码,进入A位,肽链脱落。
起始
延伸
进位
延伸
起始
1. 某同源染色体少一条,绝大多数不能成活。人类特纳氏综合症缺 少一个X。
2. 缺失一对染色体,不能存活,但癌细胞可能存活。 3. 某同源染色体多一条成为三条染色体。Down综合症(21三
体)。 4. 某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在三条以上。
基因突变
碱基置换: 一种碱基被另一种碱基所置换,嘌呤替代嘌
呤(A-G)、嘧啶替代嘧啶(C-T)称为转换, 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 移码突变: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征:
1. 两条通过碱基配对连接的多核苷酸长链以反方向 平行的方式围绕同一个中心轴相互缠绕,组成双螺 旋, 两条链均为右螺旋;
2. DNA 的碱基配对以碱基互补为原则; 3. 配对的碱基并不充满双螺旋空间,而碱基占据的
空间不对称; 4. DNA 分 子 中 , 脱 氧 核 糖 和 磷 酸 基 团 通 过 3’ 、
终止移位
转肽
终止
细胞质中,翻译是一个快速过程,一段mRNA 可以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相结合,同时连续进行多条 同一种新肽链的合成。
中心法则的发展
反转录酶的发现 (RNA→DNA) DNA翻译(实验室中) 对中心法则的挑战(朊粒)
21.4 遗传物质的改变

染色体畸变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答案在后面)一、名词解释1. 基因2.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3. 载体4.开放阅读框(ORF)5.基因组6.限制性内切酶7.调节基因8.启动子9.CpG岛10. 操纵子11. 基因表达12.诱导13.基因表达调控14. 结构基因15.分子生物学16.大肠杆菌核心酶17.基因工程18.反式作用因子19.癌基因20.顺式作用元件21.流产起始22.质粒23. 内含子24.卫星DNA二、不定项选择题1. 关于DNA复制调控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DNA的复制只发生在细胞的S期B.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复制与细胞分裂直接偶联C.大肠杆菌复制子由起始物位点和复制起点两部分组成D.ColE1质粒DNA的复制完全依靠宿主DNA聚合酶2. 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A.fMet-tRNAB.Met-tRNAC.Arg-tRNAD.leu-tRNA3. 真核生物RNA的加工过程包括()A.加帽子反应B.加polyA反应C.RNA的折叠D.RNA的切割4. 链霉素的抑菌机理是()A.抑制翻译起始。

B.与核糖体大亚基结合,抑制转录起始。

C.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引起读码错误。

D.以上都不是5.以三叶草模型表示的核酸种类是()A.线粒体DNAB.染色体DNAC.tRNAD.rRNA6. 下列哪些是癌基因()A. RbB. c-mycC. srcD. P537. 对基因表达调控描述正确的是()A.决定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表达或者不表达的一种机制。

B.决定基因表达量的一种机制。

C.是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机制。

D.以上都是。

8. 密码子特性有()A. 通用性B. 重叠性C. 简并性D. 摆动性9.下面哪一项是对三元转录复合物的正确描述()A,σ因子、核心酶和双链DNA在启动子形成的复合物B.全酶、TFI和解链DNA双链形成的复合物C.全酶、模板DNA和新生RNA形成的复合物D.σ因子、核心酶和促选酶形成的复合物10. 以下那一个编码真核生物蛋白质的核酸序列能直接放入大肠杆菌中表达()A.mRNAB.cDNAC.基因组基因D.病毒基因11. 基因工程技术的创建是由于发现了()A. 反转录酶B. DNA连接酶C. Ⅱ型限制性内切酶D. 末端转移酶12. 关于启动子叙述错误的是( )A. 原核和真核生物均有B. 调控转录起始C. 与核糖体结合D.都不能被转录13.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包括()A. 启动子的选择B. 转录起始C. RNA链的延伸D. RNA链的终止14.下列哪些是抑癌基因()A. RbB. c-mycC. srcD. P5315. 反式作用因子中的DNA识别或结合域有()A.螺旋-转折-螺旋结构B.锌指结构C.碱性-亮氨酸拉链D.同源域蛋白16.关于反式作用因子说法正确的是()A.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可以与DNA结合C.具有基因特异性D.可以调节基因的转录17.关于蛋白质翻译-运转同步机制描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定位的信息存在于该蛋白质自身结构中B.绝大部分被运入内质网内腔的蛋白质都带有一个信号肽C.仅有信号肽不足以保证蛋白质运转的发生D.蛋白质达到靶位置后,信号肽必须切除18. 原核生物细胞信使RNA含有几个其功能所必须的特征区段,它们是(A. 启动子,SD序列,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茎环结构B. 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C.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茎环结构D.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茎环结构19.卫星DNA是()A.高度重复的DNA序列B.中度重复的DNA序列C.GC丰富的DNA序列D.不编码的RNA序列20. 质粒DNA导入细菌的过程称为()A. 连接B. 转染C. 感染D. 转化21.关于反式作用因子说法错误的是()A.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可以与DNA结合C.可以调节基因的转录D.具有基因特异性22.参与原核生物转录的物质有()A. RNA聚合酶B. DNAC. dNTPD. mRNA23. 氯霉素的抑菌机理是()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引起读码错误。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陈小林;颜群;高利军;高汉亮【摘要】由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水稻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迄今,已有7个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被克隆.Xa21是第一个被克隆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因具有广谱抗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对Xa21的发现、定位及克隆、表达特征、编码产物XA21的生化特性、作用与调控以及XA21介导的免疫反应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7页(P8-14)【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作者】陈小林;颜群;高利军;高汉亮【作者单位】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由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1,2]。

受白叶枯病危害的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3]。

白叶枯病1909年首次在日本福冈地区出现,随后在亚洲各国以及非洲、美洲和澳洲等地的水稻产区被发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病害[4]。

目前,我国除了新疆、西藏和东北北部以外,其余各稻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南方稻区危害更为严重[3]。

抗性基因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已取得较大的成果。

到目前为止,经注册确认的和期刊报道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共38个,其中,Xa1、xa5、xa13,Xa21、Xa23、Xa26和Xa27等7个基因已成功被克隆[5-11]。

2024年度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完整版
13
DNA重组的方式与意义
01
02
03
04
同源重组
发生在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 包括交叉互换和非交叉互换两
种类型
位点特异性重组
发生在特定DNA序列之间的 重组,需要特定的重组酶催化
2024/3/24
转座重组
通过转座子的移动实现的 DNA重组
DNA重组的意义
促进生物进化,产生生物多样 性;参与基因表达调控;修复
翻译水平调控
通过mRNA的稳定性、翻译起始速率等因素控 制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和质量。
表观遗传学调控
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影响基因表 达的可遗传变化。
2024/3/24
适应环境变化
使生物体能够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调整基因表达模式 ,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细胞分化与发育
在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确保不 同细胞类型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
2024/3/24
4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 特点、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功能。
研究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基因表达的调控
细胞信号传导与基因表达调控
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以及环境因素 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利用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等技术研究蛋 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
2024/3/24
蛋白质测序
利用质谱等技术对蛋白质序列进行测定,包 括肽质量指纹图谱、蛋白质组学等。
蛋白质表达与功能分析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特定宿主中表达目标蛋 白质,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第14、21章 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及其应用习题

第14、21章  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及其应用习题

第十四、二十一章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段里原理及其应用复习测试(一)名词解释1.DNA重组2.基因工程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4.基因组DNA文库5.cDNA文库6.聚合酶链反应(PCR)7.载体8.转化9.感染10.核酸分子杂交11.Southern印迹杂交12.Northern印迹杂交13.斑点印迹14.原位杂交15.DNA芯片16.基因诊断17.基因治疗(二)选择题A型题: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特点不包括:A.在对称序列处切开DNAB.DNA两链的切点常不在同一位点C.酶切后产生的DNA片段多半具有粘性互补末端D.DNA两链的切点常在同一位点E.酶辨认的碱基一般为4~6个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可将单链DNA任意切断B.可将双链DNA序列特异切开C.可将两个DNA分子连接起来D.不受DNA甲基化影响E.由噬菌体提取而得3.cDNA文库包括该种生物的:A.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基因B.所有基因组C.结构基因与不表达的调控区D.内含子和调节区E.内含子和外显子4.下列关于建立cDNA文库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从特定组织或细胞中提取mRNAB.将特定细胞的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克隆到噬菌体或质粒中C.用逆转录酶合成mRNA的对应单股DNAD.用DNA聚合酶,以单股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E.加S-腺苷甲硫氨酸(SAM),以使新生的DNA双链甲基化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通常识别序列是:A.粘性末端B.RNA聚合酶附着点C.回文对称序列D.聚腺苷酸E.甲基化“帽"结构6.pUC系列是指:A.经人工改造的大肠杆菌质粒B.天然的大肠杆菌质粒C.天然的酵母质粒D.经人工改造的大肠杆菌噬菌体E.经人工改造的酵母质粒7.用于转染哺乳类细胞的常用载体是:A.质粒B.噬菌体C.逆转录病毒RNAD.结构基因E.乳糖操纵子8.转化常指:A.噬菌体感染B.基因的转位C.摄取外来DNA,引起细胞生物学类型的改变D.产生点突变E.产生移码突变9.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可简单地概括为:A.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分离、提纯与鉴定B.分、切、接、转、筛C.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菌株D.将载体和目的基因接合成重组体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应用10.用于基因治疗较为理想的载体是:A.质粒B.噬菌体C.经改造的逆转录病毒D.人类DNAE.酵母质粒11.常用质粒有以下特性:A.是线形双链DNAB.插入片段的容量比λ噬菌体DNA大C.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D.含有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多个切口E.不随细菌繁殖而进行自我复制12.在重组体中切出插入片段最常用的方法是:A.以重组时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其切出B.用其它限制性酶将其切出C.用S1核酸酶将其切出D.用DNA酶将切出E.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将其切出13.利用PCR扩增特异DNA序列主要原理之一是:A.反应体系内存在特异DNA片段B.反应体系内存在特异RNA片段C.反应体系内存在特异DNA引物D.反应体系内存在特异RNA引物E.反应体系内存在的TaqDNA聚合酶具有识别特异DNA序列的作用14.表达人类蛋白质的最理想的细胞体系是:A.大肠杆菌表达体系B.原核表达体系C.酵母表达体系D.昆虫表达体系E.哺乳类细胞表达体系1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A.3′-磷酸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B.5′-磷酸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C.3′-磷酸基末端和5′-磷酸基末端D.5′-羟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E.3′-羟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及磷酸16.下列描述最能确切表达质粒DNA作为克隆载体特性的是:A.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B.携带有某些抗生素抗性基因C.在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子代细胞D.具有自我复制功能E.获得目的基因17.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克隆主要是指:A.DNA的大量复制B.DNA的大量转录C.DNA的大量剪切D.RNA的大量剪切E.RNA的大量反转录18.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重组DNA技术又称:A.酶工程B.蛋白质工程C.细胞工程D.发酵工程E.分子克隆技术19.在重组DNA技术中不涉及的酶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E.DNA解链酶20.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的DNA末端为:A.平端末端B.3′突出末端C.5′突出末端D.粘性末端E.缺口末端21.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酶为: A.限制性核酸外切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D.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DNA内切酶22.cDNA是指:A.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DNAB.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DNA互补的DNAC.在体外经转录合成的与DNA互补的RNAD.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RNAE.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DNA互补的RNA23.基因组代表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A.部分遗传信息B.整套遗传信息C.可转录基因D.非转录基因E.可表达基因24.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用的质粒存在于:A.细菌染色体B.酵母染色体C.细菌染色体外D.酵母染色体外E.病毒DNA外25.就分子结构而论质粒是:A.环状双链DNA分子B.环状单链DNA分子C.环状双链RNA分子D.线状双链DNA分子E.线状单链DNA分子26.聚合酶链式反应可表示为:A.PECB.PERC.PDRD.BCRE.PCR27.在已知序列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目的基因的最方便方法是:B.基因组文库法C.cDNA文库法D.PCRE.差异显示法28.重组DNA的基本构建过程是将:A.任意两段DNA接在一起B.外源DNA接入人体DNA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D.目的基因接入适当载体E.目的基因接入哺乳类DNA29.EcoRⅠ切割DNA双链产生:A.平端B.5′突出粘端C.3′突出粘端D.钝性末端E.配伍末端30.催化PCR的酶是:A.DNA连接酶B.反转录酶C.末端转移酶D.碱性磷酸酶E.TaqDNA聚合酶31.将PstⅠ内切酶切割后的目的基因与用相同内切酶切割后的载体DNA连接属: A.同聚物加尾连接B.人工接头连接C.平端连接D.粘性末端连接E.非粘性末端连接32.重组DNA技术中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拼接的酶是:A.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RNA连接酶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33.以质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菌的过程称:A.转化B.转染C.感染D.转导E.转位34.最常用的筛选转化细菌是否含重组质粒的方法是:A.营养互补筛选B.抗药性筛选C.免疫化学筛选D.PCR筛选E.分子杂交筛选35.α互补筛选法属于:A.抗药性标志筛选B.酶联免疫筛选C.标志补救筛选D.原位杂交筛选E.免疫化学筛选36.下列常用于原核表达体系的是:A.酵母细胞B.昆虫细胞C.哺乳类细胞D.真菌E.大肠杆菌37.在对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进行同聚物加尾时,需采用:A.反转录酶B.多聚核苷酸激酶C.引物酶D.RNA聚合酶E.末端转移酶38.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克隆专指:A.细胞克隆B.RNA克隆C.DNA克隆D.抗体克隆E.mRNA克隆39.用于重组DNA 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核苷酸序列的:A.正超螺旋结构B.负超螺旋结构C.α螺旋结构D.回文结构E.锌指结构40.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用的质粒是:A.细菌染色体DNAB.细菌染色体以外的DNAC.病毒染色体DNAD.病毒染色体以外DNAE.噬菌体DNA41.构建基因组DNA文库时,首先需要分离细胞的:A.染色体DNAB.线粒体DNAC.总mRNAD.tRNAE.rRNA42.DNA连接酶是从T4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中分离的,这种连接酶:A.只能催化平末端连接,而不能催化粘性末端连接B.即能催化单链DNA连接又能催化粘性末端双链DNA连接C.双链DNA中不需一条完整的单链D.单链中的切口位点可缺少几个核苷酸E.切口存在相邻的5′-磷酸和3′—羟基末端,使其以磷酸二酯键连接43.末端转移酶是合成酶类:A.作用时不需模板B.是从小牛胸腺中分离C.能催化单链核苷酸转移到5′—磷酸上D.需要带有5′-端磷酸的末端的ssDNAE.需要有延伸5′—端磷酸的末端dsDNA44.在基因工程中可用碱性磷酸酶:A.防止DNA的自身环化B.同多核苷酸激酶一起进行DNA3′—羟基末端标记C.制备突出的3′—末端D.特异切除DNA或RNA的3′-末端羟基E.水解特异的核苷酸片段45.以下哪种酶作用时需要引物: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末端转移酶C.反转录酶D.DNA连接酶E.碱性磷酸酶46.S1核酸酶的功能是:A.切割双链的DNAB.切割单链的RNAC.切割发夹环D.切割单链DNAE.以上有两项是正确的47.在cDNA技术中所形成的发夹环可用: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除B.用3′外切酶切除C.用S1核酸酶切除D.用5′外切酶切除E.碱性磷酸酶切除48.下面有关限制性内切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酶是外切酶而不是内切酶B.限制酶在特异序列(识别位点)对DNA进行切割C.同一种限制酶切割DNA时留下的末端序列总是相同的D.一些限制酶在识别位点稍有不同的点切割双链DNA,产生粘性末端E.一些限制酶在识别位点相同的位置切割双链DNA,产生平末端49.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特异识别:A.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对B.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序列C.特定的三联码D.双链RNA的特定碱基序列E.双链RNA的特定碱基对50.DNA聚合酶的主要用途:A.利用它的3′→5′聚合活性,合成ds-DNA第二条链B.对DNA的5′-端进行填补或末端标记C.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用于缺口平移,制作DNA标志探针 D.DNA聚合酶Ⅱ可用于DNA测序E.TaqDNA聚合酶用于PCR51.反转录酶:A.是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B.用于真核DNA反转录生成mRNAC.用于RNA探针的制备D.用于RNA序列测定E.是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52.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应具备以下特点: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繁殖B.容易进入宿主细胞C.具有多克隆位点D.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出来E.以上均是53.下列哪种克隆载体对外源DNA的容载量最大:A.质粒B.粘粒C.酵母人工染色体D.λ噬菌体E.cDNA表达载体54.pUC是一种改造型质粒,含有:A.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启动子B.多克隆位点C.lacZ′基因D.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E.以上均有55.质粒具有以下特点:A.是位于细菌染色体外的RNAB.不能自主复制C.为单链环形DNAD.大小在2~300kb之间E.以上都不对56.粘粒是一种人工建造的载体不具有以下特点:A.可借cos位点将多个粘粒串联成大环B.本身约4~6kb之间C.进入受体细胞后可进行复制D.可克隆DNA大片段E.以上都不是57.下面关于多克隆位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仅位于质粒载体中B.具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位点C.不同酶的识别序列可以重叠D.一般是人工合成后添加到载体中E.可位于不同载体中58.下列筛选重组体的方法中不属于遗传学方法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法B.PCRC.Northern印迹法D.Southern印迹法E.抗药性标记基因59.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进行:A.建立染色体基因文库B.分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C.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分子机制D.疾病的诊断和基因治疗E.以上均可以60.Southern印迹的DNA探针杂交:A.只与序列完全相同的RNA片段B.可与任何含有相同序列的DNA片段C.可与任何含有互补序列的DNA片段D.可与用某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成的DNA片段E.只与含有互补序列的RNA片段61.下列哪个不是Southern印迹法的步骤: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DNAB.DNA与载体连接C.用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D.DNA片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E.用一个标记的探针与膜杂交62.下列哪个不是Northern印迹法的步骤:A.从细胞和组织中提取RNAB.用凝胶电泳分离RNAC.将RNA转移到支持物上D.与核酸探针进行杂交E.将RNA反转录合成DNA63.原位杂交具有以下特点:A.不需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核酸B.对靶序列有很高的灵敏度C.可完整保护组织与细胞的形态D.准确反映出组织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功能状态E.以上均是64.下列哪项不是探针的特点:A.要加以标记B.应是双链DNAC.只与靶核酸序列杂交D.探针长度可以是十几个碱基到几千个碱基不等E.高灵敏度65.探针的种类包括:A.基因组DNA探针B.cDNA探针C.寡核苷酸探针D.RNA探针E.以上均是66.下面哪一步不是获得基因组DNA探针的步骤:A.从基因组文库筛选得到特定基因B.克隆、扩增C.纯化D.连入表达载体E.切取插入片段67.RNA探针具有以下特点,但除外:A.采用反转录方法可以得到B.单链、杂交效率高C.杂交体系稳定D.不存在高度重复序列E.特异性高68.下面哪一步不是cDNA探针的步骤:A.从相应组织细胞直接中分离特异的cDNAB.从相应组织细胞中分离特异的mRNAC.反转录合成cDNAD.与载体连接E.切割cDNA,分离纯化69.常用的标记物有,但除外:A.放射性核素B.生物素C.荧光素D.地高辛E.NTP70.用于标记核酸探针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有,但除外: A.32PB.35SC.3HD.125IE.14C71.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具有,但除外:A.检测时间短B.灵敏度和特异性高C.可检出样品少于1000个分子的核酸量D.半衰期短,稳定性差E.污染环境72.非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包括,但除外:B.地高辛C.荧光素D.酶E.核酸73.非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具有,但除外:A.灵敏度高于放射性核素B.稳定C.经济D.实验周期短E.安全、无污染74.PCR反应体系包括,但除外:A.基因组DNA(模板)B.引物C.dNTPD.TaqDNA聚合酶E.T4DNA连接酶75.PCR技术主要应用于:A.目的基因的克隆B.基因表达与调控C.DNA微量分析D.遗传病与传染性疾病的诊断E.以上均可以76.以DNA为模板的PCR反应,具备以下条件:A.反应体系一般选用50—100μlB.引物、TaqDNA聚合酶C.4种dNTP、模板DNAD.缓冲液E.以上均是77.以mRNA为模板的PCR反应,具备以下条件:A.需将mRNA反转录生成cDNAB.反应体系一般选用20μl体积、4种dNTP、引物C.需要RNA酶抑制剂、反转录酶D.TaqDNA聚合酶E.以上均是78.关于PCR停滞的原因,取决于很多因素,但除外: A.样品模板的拷贝数B.PCR扩增效率C.DNA酶种类及活性D.dNTP的大量消耗E.非特异性的竞争因素79.用于核酸分子杂交的探针可以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 A.核糖体B.RNAC.抗体E.以上都不是80.Southern印迹是用DNA探针检测DNA片段,而Northern印迹则是: A.用RNA探针检测DNA片段B.用RNA探针检测RNA片段C.用DNA探针检测RNA片段D.用RNA探针检测蛋白片段E.用DNA探针检测蛋白片段81.用免疫化学筛选重组体的原理是:A.根据外源基因的表达B.根据载体基因的表达C.根据mRNA与DNA的杂交D.根据DNA与DNA的杂交E.根据RNA与RNA的杂交82.原位杂交包括:A.转膜杂交B.斑点杂交C.菌落杂交或噬菌斑杂交D.直接对染色体或组织的杂交E.以上均有83.外源性DNA进入菌体的方式是:A.转化B.转录C.翻译D.半保留复制E.以上都不是84.要将无粘性末端的两种平端DNA片段结合在一起,可在:A.两种片段上都接上聚(dT)尾部B.一种片段接聚(dT)尾部,另一种接聚(dA)尾部C.两种片段都接上聚(dA)尾部D.反应液中加以T4DNA连接酶E.有两项是对的85.用原核生物表达真核生物的基因存在的问题是:A.大肠细菌只能表达克隆的cDNAB.细菌不能切除原始转录物中相当于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C.缺乏翻译后加工机制D.表达的蛋白质常形成不溶性包涵体E.以上都正确86.常用载体有:A.质粒B.噬菌体C.病毒DNAD.大肠杆菌基因组DNAE.有3项是正确的87.构建cDNA文库时,首先需分离细胞的:A.染色体DNAB.线粒体DNAC.总mRNAD.tRNAE.rRNA88.构建DNA文库时,首先需分离细胞的:A.染色体DNAB.线粒体DNAC.总mRNAD.tRNAE.rRNA89.设计PCR的引物时,应考虑引物与模板的:A.5ˊ端特定序列互补B.5ˊ端任意序列互补C.3ˊ端特定序列互补D.3ˊ端任意序列互补E.中间序列互补90.用于鉴定转化子细胞是否含重组DNA的最常用方法是: A.抗药性选择B.分子杂交选择C.RNA反转录D.免疫学方法E.体外翻译91.下列哪一步是DNA芯片技术的最关键的环节:A.样品的准备与标记B.芯片的制备C.信号的检测D.数据分析处理E.杂交92.基因诊断常用的技术方法有:A.核酸分子杂交B.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C.DNA序列测定D.DNA芯片技术E.以上均是B型题:A.基因从原来位置转到基因组的另一位置B.噬菌体或病毒DNA进入细胞中繁殖C.外来DNA引起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D.移码突变E.非移码突变1.感染是指:2.转化是指:3.转位是指:4.结构基因中3个核苷酸的插入或丢失是指:5.结构基因中1个核苷酸的插入或丢失是指:A.抗药性选择B.分子杂交选择C.RNA转录D.免疫学方法E.体外翻译6.用于鉴定是否有质粒转入受体菌的一般方法是:7.用于鉴定转化子细胞是否含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8.利用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特异抗体来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的方法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连接酶C.反转录酶D.TaqDNA聚合酶E.碱性磷酸酶9.识别DNA回文结构并对其双链进行切割的是:10.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是:11.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进行连接的酶是:12.特异切除DNA或RNA5ˊ端磷酸的酶是:13.mRNA转录合成cDNA的酶是:A.支原体B.衣原体C.噬菌体D.细菌E.酵母14.常用作原核表达体系的是:15.常用作真核表达体系的是:A.基因组文库B.cDNA文库C.mRNA文库D.tRNA文库E.rRNA文库16.分离细胞染色体可制备:17.分离细胞总mRNA可制备:A.抗药性选择B.RNA反转录C.免疫化学方法D.体外翻译E.PCR18.对重组体内基因进行直接选择的方法是:19.通过鉴定基因表达产物筛选重组体的方法是:A.RNA聚合酶B.末端转移酶C.碱性磷酸酶D.反转录酶E.核苷酸酶20.切除DNA末端磷酸基需要用:21.在DNA3′羟基末端进行同聚物加尾需要用:22.合成cDNA需要用:A.同聚物加尾连接B.人工接头C.粘性末端连接D.缺口末端连接E.平端连接23.外源基因和载体DNA经限制性酶切后的连接属于:24.在外源基因和载体DNA末端添加同聚物序列后再进行连接属于:25.在外源基因和载体DNA末端添加短核苷酸序列,人为制造粘性末端再进行连接属于:26.需用适当的酶将DNA突出末端削平或补齐的连接属于:A.将单链DNA任意切断B.将双链DNA序列特异切开C.将两个DNA分子连接起来D.将缺口末端连接E.切除DNA末端磷酸基团27.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28.DNA连接酶作用是:29.碱性磷酸酶作用是:A.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基因B.所有基因结构C.不表达的调控区D.内含子和调节区E.外显子和调节区30.cDNA文库包括:31.DNA文库包括:32.真核mRNA包括:A.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RNA连接酶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33.切除特异DNA片段:34.连接两个DNA片段:35.大量扩增DNA片段:A.反转录酶B.多聚核苷酸激酶C.引物酶D.RNA聚合酶E.末端转移酶36.催化ATP的磷酸转移到DNA或RNA的5ˊ端羟基上:37.催化单核苷酸转移到DNA的3ˊ端羟基上:38.合成cDNA:(三)问答题1.简述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2.什么是载体?可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pUC质粒有何特点?4.采用哪些方法可获取目的基因?5.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有哪几种方法?简述其各特点?6.重组体主要有哪些筛选与鉴定方法?7.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的方法?8.简述标记核酸的核素和非核素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9.何为PCR?简述其基本原理。

分子生物学: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翻译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翻译ppt课件
30min。
2019/12/19
13
(4)收集核提取物:25000g离心 30min,收集上清液后,用缓冲液 透析2h后,4℃,25000g离心20min, 上清液置-70℃保存。
(5)核提取物的蛋白定量:核抽提物 总蛋白浓度采用Bradford法测定, 以牛白蛋白为参照。
2019/12/19
14
2019/12/19
18
(3)干扰物质少。如干扰Lowry法的K 、 Na 、Mg2 离子、Tris缓冲液、糖和蔗糖、 甘油、巯基乙醇、EDTA等均不干扰此测 定法。 此法的缺点是: (1)由于各种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芳 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Bradford法 用于不同蛋白质测定时有较大的偏差, 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通常选用 g—球蛋白 为标准蛋白质,以减少这方面的偏差。
缺点:分离过程中一些特殊的试剂 破坏了细胞核膜,造成核内容物的 部分流失及操作过程中精胺易使 DNA模板产生沉淀
2019/12/19
21
过程:
收集细胞:收集一定数量的培养细 胞,300g离心5min,沉淀用分离 液清洗2次。 裂解细胞纯化细胞核:沉淀中加入 预冷的匀浆液1/10(原体积),冰浴 10min后,匀浆,镜检,至90%细
5、染色质结构调整与基因转录的关系;
6、制备RNA探针。
2019/12/19
6
基因体外转录体系
DNA模板:含有转录启动子及必要 的调控序列(起始和终止序列等)的 DNA及为研究基因转录调控的需要, 在体外组装成的核小体链(注意避免 RNase的污染)。
2019/12/19
9
细胞核抽提物的制备:
2019/12/19
1
什么是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翻译
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翻译是20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和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研究离体 条件下(非细胞体系)基因表达情况 的理想体系。

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习 题第一章1.什么是分子生物学?⑴广义的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即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⑵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 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当然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列举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10个重大事件。

1944年,著名微生物学家Avery 等在对肺炎双球杆菌的转化实验中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

1953年,Waston 和Crick 提出了DNA 双螺旋模型。

1954年,Gamnow 从理论上研究了遗传密码的编码规律,后来Nirenberg 等于1961年破译了第一批遗传密码。

Crick 在前人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心法则。

1956年,A. Kornberg 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 聚合酶I ,这是能在试管中合成DNA 的第一种核酸酶。

1961年,F. Jacob & J. Monod 提出调节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

1967年,Gellert 发现了DNA 连接酶。

1970年,Smith 和Wilcox 等分离得到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970年,Temin 和Baltimore 在RNA 肿瘤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

1972~1973年,H. Boyer 和P. Berg 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

1975~1977年,Sanger 、Maxam 和Gilbert 发明了DNA 序列测序技术。

1977年第一个全长5387bp 的噬菌体 X174基因组测定完成。

1981年,Cech 等发现四膜虫26S rRNA 前体自剪接作用,发现了核酶(ribozyme )。

1982年,Prusiner 等在感染瘙痒病的仓鼠脑中发现了阮病毒(Prion )。

1985年,Saiki 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1988年,McClintock 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转座子)。

遗传学参考推荐数目

遗传学参考推荐数目

《遗传学》推荐参考书目1.Richard J Reece 刘树林译,《基因与基因组分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2.李集临徐香玲,《细胞遗传学》,科学出版社,2006。

3. A.马尔科姆.坎贝尔劳里J.海尔著孙之荣主译,《探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科学出版社,2007。

4.摩尔根著,《基因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吴家睿,《后基因组时代的思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6.徐子勤,《功能基因组学》,科学出版社,2007。

7.J.D.沃森等, 杨焕明译,《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007。

8.T.斯特罗恩, A.P.里德编著,孙开来主译,《人类分子遗传学》,科学出版社,2007。

9.范耀山著刘青杰译,《分子细胞遗传学___技术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

10.胡松年,《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1.徐晋麟徐沁等,《现代遗传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5。

12.T.A.布朗著袁建刚等译,《基因组2》,科学出版社,2006。

13.本杰明.卢因著赵寿元译,《基因Ⅷ精要》,科学出版社,2007。

14.杨业华,《普通遗传学》,2006。

15.D.P.Snustad,M.J.Simmons,赵寿元,乔守怡等译,《遗传学原理》(第3版)(中文版),2008。

16.佟向军等,《遗传学学习指导与题解》,2008。

17.戴灼华等,《遗传学》(第2版),2008。

18.郑用琏,《基础分子生物学》,2007。

19.朱玉贤等,《现代分子生物学》,2007。

20.杨业华,《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008。

21.魏春红等,《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006。

22.瞿礼嘉等,《现代生物技术》,2004。

23.T.A.Brown著,魏群等译,《基因克隆和DNA分析》(第5版)(中文版)2007。

24.Sandy B Primrose,Richard Twyman等著,瞿礼嘉等译,《基因操作原理》(第6版)(中文版),2003。

分子生物学(全套课件396P)pdf(2024)

分子生物学(全套课件396P)pdf(2024)
通过蛋白质的修饰、降解等方式来 调节蛋白质的活性和稳定性。
20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转录因子调控
转录因子通过与DNA结合,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转录。
表观遗传学调控
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和DNA甲基化等方式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2024/1/30
microRNA调控
microRNA通过与mRNA结合,抑制其翻译或促进其降解来调控基 因表达。
与细胞生物学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 科学,而分子生物学则是研究细胞内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两 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相互补充 ,共同揭示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细 胞生物学为分子生物学提供了研究对 象和研究背景,而分子生物学则为细 胞生物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研究手段和 视角。
2024/1/30
2024/1/30
8
DNA的复制与修复
01
02
03
DNA复制的过程
起始、延伸和终止,其中 涉及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 与。
2024/1/30
DNA复制的特点
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 DNA分子中,一条链是旧 的,一条链是新的。
DNA修复的机制
包括直接修复、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和SOS修复等 ,用于维护DNA分子的完 整性。
REPORTING
2024/1/30
11
RNA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碱基三部分组成。
2024/1/30
RNA的碱基主要有4种,即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其 中,U(尿嘧啶)取代了DNA中的T。
RNA一般为单链长分子,不形成双螺旋结构,但是很多RNA也需要通过 碱基配对原则形成一定的二级结构乃至三级结构来行使生物学功能。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1.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对这个过程的调节就称为基因表达调节(gene regulation)。

rRNA、tRNA编码基因转录合成RNA的过程也属于基因表达2.基因表达调节(gene regulation):是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在时间,空间上处于有序状态,并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出适应反应的复杂过程。

3.基因表达的方式:组成性表达(constitutive expression)和适应性表达(adaptive expression)(1)、组成性表达:指不大受环境变动而变化的一类基因表达。

某些基因在一个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2)、适应性表达:指环境的变化容易使其表达水平变动的一类基因表达。

应环境条件变化基因表达水平增高的现象称为诱导(induction),这类基因被称为可诱导的基因(inducible gene);相反,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阻遏(repression),相应的基因被称为可阻遏的基因(repressible gene)。

4.基因表达的规律:时间特异性、空间特异性5.操纵子:是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由启动子、操纵基因及其所控制的一组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所组成。

操纵基因受调节基因产物的控制。

6.负转录调控:在没有调节蛋白质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这种调节蛋白质后基因表达活性便被关闭,这样的调控为负转录调控。

正转录调控:如果在没有调节蛋白质存在时基因是关闭的,加入这种调节蛋白质后基因活性就被开启,这样的调控为正转录调控。

7.根据操纵子对某些能调节它们的小分子的应答,可分为可诱导调节和可阻遏调节两大类:(1)可诱导调节:指一些基因在特殊的代谢物或化合物的作用下,由原来关闭的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即在某些物质的诱导下使基因活化。

例: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2)可阻遏调节:基因平时是开启的,处在产生蛋白质或酶的工作过程中,由于一些特殊代谢物或化合物的积累而将其关闭,阻遏了基因的表达。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基因的概念21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基因的概念21
果蝇的棒眼基因(Bar,B)位于X染色体上,对野生型的复眼呈 不完全显性,表型效应是减少复眼中的小眼数,使圆而大的 复眼呈棒状。 棒眼是由于X染色体上一个小片段(16A1~A6区段)的顺接重 复所造成。 棒眼作为一个纯系很不稳定,大约1600~2000个子代个体 中,会出现一个野生型的正常复眼和一个眼睛更窄小的棒眼, 名为“双棒眼”。 正常复眼由约800个小眼组成,棒眼约有70个小眼,而双棒 眼只有45个小眼。
in euchromatin) 常染色质
W
Ww w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e eye
(W gene be silenced
w
in heterochromatin)
异染色质
剂量效应(dosage effect)
如在细胞或个体中既有重复又有缺失,总的基 因组平衡的话,除染色体重排引起的效应外,个体 表型是正常的。但若总量因重复而增加,那么某些 基因及其产物的剂量也随之增加,如这些基因或产 物十分重要的话必然会引起表型异常。
1.1 融合遗传理论 (Blending inheritance)
公元前5世纪 Hippocrates
+ 母本体液
父本体液
子代具有父、母双亲的性状
直到19世纪以前人们对子代与亲代之间相似现象的原因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 如: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认为亲代双方通过血液贡献出他们的胚芽,然后通过有性 繁殖传给后代。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雄性为胚胎提供了“蓝图”,母体为胚胎提供 了物质。柏拉图认为,有关孩子生下来更像父亲还是更像母亲,取决于受孕时父亲 的感情更浓烈些,还是母亲的感情更浓烈些。
X-chromosome
16A
Wild type
779个
Duplication 复制

分子生物学课件(共51张PPT)(2024)

分子生物学课件(共51张PPT)(2024)
四级结构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 成的一类结构,每一条多肽链
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
21
蛋白质的功能与分类
结构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如膜蛋白,染色体蛋白等 。 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抗体:参与免疫应答。
2024/1/29
功能蛋白
激素: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蛋白质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溶解度、形状等进行划分。 例如,根据溶解度可分为清蛋白、球蛋白等;根据形状 可分为纤维状蛋白和球状蛋白等。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由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
磷酸二酯键
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形成RNA链。
碱基
R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呤(A)、 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 (U)。
2024/1/29
12
RNA的种类与结构
mRNA
信使RNA,负责携带遗 传信息并指导蛋白质合
成。
翻译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翻译的起始、延伸和 终止来调控基因表达。
蛋白质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蛋白质的活性、稳定 性和相互作用来调控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学调控
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和DNA 甲基化等方式来调控基因表达

2024/1/29
18
05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024/1/29
19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氨基酸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共有20 种标准氨基酸。
2024/1/29
tRNA
转运RNA,负责携带氨 基酸并识别mRNA上的
遗传密码。
rRNA
其他RNA
核糖体RNA,是核糖体 的组成部分,参与蛋白
质合成。
13
如miRNA、snRNA等, 在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

普通生物学目录

普通生物学目录

目录1 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生物的特征1.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1.3 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1.4 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1.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1.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1.7 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第1篇细胞2 生命的化学基础2.1 原子和分子2.2 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2.3 糖类2.4 脂质2.5 蛋白质2.6 核酸3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3.1 细胞的结构3.2 真核细胞的结构3.3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3.4 细胞通讯4 细胞代谢4.1 能与细胞4.2 酶4.3 物质的跨膜转运4.4 细胞呼吸4.5 光合作用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5.1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5.2 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5.3 个体发育中的细胞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6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6.1 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6.2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6.3 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7 营养与消化7.1 营养7.2 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7.3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7.4 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8 血液与循环8.1 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8.2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8.3 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9 气体交换与呼吸9.1 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9.2 人体对高山的适应9.3 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10 内环境的控制10.1 体温调节10.2 渗透调节与排泄11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1.1 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1.2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11.3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2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2.1 体液调节的性质12.2 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12.3 激素与稳态13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3.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3.2 神经系统的结构13.3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13.4 人脑14 感觉器官与感觉14.1 感觉的一般特性14.2 视觉14.3 听觉与平衡感受14.4 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14.5 皮肤感觉15 动物如何运动15.1 动物的骨骼15.2 人类的骨骼15.3 肌肉与肌肉收缩15.4 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16 生殖与胚胎发育16.1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16.2 人类的生殖16.3 人类胚胎的发育第3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17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17.1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7.2 植物的生长17.3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18 植物的营养18.1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18.2 植物的营养与土壤19 植物的调控系统19.1 植物激素19.2 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19.3 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第4篇遗传与变异20 遗传的基本规律20.1 遗传的第一定律20.2 遗传的第二定律20.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20.4 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20.5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0.6 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20.7 细胞质遗传2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1.1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21.2 DNA复制21.3 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21.4 基因突变22 基因表达调控22.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22.2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22.3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22.4 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23 重组DNA技术简介23.1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23.2 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23.3 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23.4 重组DNA的基本步骤23.5 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23.6 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24 人类基因组24.1 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24.2 人类遗传性疾病24.3 癌基因与恶性肿瘤第5篇生物进化25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25.1 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25.2 生物的微进化26 物种形成26.1 物种概念26.2 物种形成的方式27 宏进化与系统发生27.1 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27.2 生物的宏进化27.3 生物的系统发生第6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1 生命的起源28.2 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3 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28.4 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9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29.1 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29.2 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29.3 真菌多样性的进化30 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0.1 动物种系的发生30.2 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0.3 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1 人类的进化31.1 人类与灵长目31.2 人类的进化过程第7章生态学与动物行为32 生物与环境32.1 环境与生态因子32.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32.3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3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33.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33.2 种群的数量动态33.3 种群的数量调节34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34.1 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34.2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34.3 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35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35.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35.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35.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5.4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36 动物的行为36.1 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36.2 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36.3 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36.4 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36.5 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参考文献索引。

基础分子生物学Chapter21 启动子和增强子

基础分子生物学Chapter21 启动子和增强子

21.5 RNA polymerase III uses both downstream and upstream promoters. RNA聚 RNA聚 合酶III既使用下游启动子也使用上游启动子. 合酶III既使用下游启动子也使用上游启动子. • RNA聚合酶III有三类启动子. RNA聚合酶III有三类启动子. • 内部启动子有一个位于转录单位之内的短 共有序列, 共有序列, 并使转录起始发生在离其上游一 定距离的固定位置上. 定距离的固定位置上. • 上游启动子含有三个位于起始点上游的短 共有序列, 它们能被转录因子结合. 共有序列, 它们能被转录因子结合.
21.8 TBP is a universal factor. TBP是一种通用因子. TBP是一种通用因子. • TBP是定位因子的一个组分,每类RNA聚合酶在 TBP是定位因子的一个组分,每类RNA聚合酶在 结合到各自的启动子上时都需要TBP. 结合到各自的启动子上时都需要TBP. • RNA聚合酶II的定位因子是TFIID, 由TBP和11 RNA聚合酶II的定位因子是TF TBP和 种TAF组成, 分子量约为800kDa. TAF组成, 分子量约为800kDa.
21.10 The basal apparatus assembles at the promoter. 启动子上基本转录装置的装配. 启动子上基本转录装置的装配. • TFIID结合到TATA盒上是转录起始的第一步. TFIID结合到TATA盒上是转录起始的第一步. • 其他转录因子以严格的先后顺序结合到复合 体中, 这样, DNA上被保护区域的长度随之延 体中, 这样, DNA上被保护区域的长度随之延 伸. • 当RNA聚合酶II结合到复合体上时, 它就起始 RNA聚合酶II结合到复合体上时, 转录. 转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冈崎片段上的 RNA 引物被 RNA 水解酶水解,DNA 小片段 取代之,再通过 DNA 连接酶(DNA ligase)使各个冈崎片段连 接起来。
具体过程: 在解旋酶的作用下,首先双螺旋的 DNA 可以 同时在
许多 DNA 复制的起始位点 局部解螺旋并拆开为两条单链, 如此在一条双链上可形成许多“复制泡”,解链的叉口处 称为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物分子或遗传物质,能够使无害的 R 型肺炎球菌转化成为高 致病性的 S 型肺炎球菌;
被转化成 S 型肺炎球菌的后代仍保持为 S 型,可见 该肺炎球菌的遗传特性被改变。
在美国纽约洛克菲洛研究所工作的 Avery 立刻敏感地抓 住这一问题,进一步进行研究:
他将被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球菌的各个生物化学成 分分离,包括多糖、蛋白质、脂肪、核酸。
10 个核苷酸与DNA形成双链形式。
四、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1、遗传密码的破译 当DNA的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另一个重大的问题被提出:
“遗传信息如何储存在只有简单碱基差别的4种核苷酸中?” 在美国健康研究所工作的 Nirenberg & Matthei在进行蛋
单链附着蛋白(SSB)——与解旋的单链结合,使母链 能稳定存在一段时间。
引物酶 —— 负责合成引物。 引物(primer)——为10个左右的核苷酸的RNA短链, 为DNA的合成提供游离的3`OH端。 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负责使游离的核苷 酸准确地与母链 DNA 上互补的碱基结合,并与早先形成的核 苷酸新链连接,使新链延长。
tRNA 起识别密码子和携带相应氨基酸的作用。
茎-环结构 stem-loop
3、rRNA 单链RNA,和核糖体大、小亚基蛋白共同组成核糖体,核
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在行使翻译功能(肽链合成)时,聚合成
整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 核糖体上具有
附着mRNA模板链的位置。 两个tRNA附着的位置,分别称为A位和P位。
终止子(terminator)——终止RNA新链合成的一段核苷酸 序列,即RNA聚合酶脱离的位点。
• 基本过程: RNA聚合酶结合到DNA分子在启动子附近,并局部打开双
链,其中只有一条链成为RNA分子合成的模板链。
R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的 3`向5`端移动,按5`3`的方 向合成新的RNA链。
RNA聚合酶遇上终止子,RNA 聚合酶脱离,新合成的RNA 链离开模板链游离于细胞核中,DNA 双链恢复双螺旋。
mRNA) , 核 糖 体 RNA(ribosome RNA, rRNA) 和 转 运 RNA(tranfer RNA, tRNA)
1、 mR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核中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
再进入细胞质,成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emplate)。 2、tRNA
局部为双链,在3′、5′端相反一端的环上具有由3个核 苷酸组成的反密码子。tRNA 的反密码子在蛋白质合成时与 mRNA上互补的密码子相结合。
二、RNA的结构与功能
RNA也是核苷酸的多聚体,它与DNA的主要差别: (1)RNA大多是单链分子; (2)含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 (3)4种核苷酸中,不含胸腺嘧啶(T),而是由尿嘧啶(U)代替了胸
腺嘧啶(T) 细 胞 中 主 要 有 3 种 RNA , 即 信 使 RNA(messager RNA,
两条链均为右手螺旋,每一螺距为 3.4nm,而相邻碱基对 (base pair, bp)之间的距离为 0.34nm,因此每一螺旋中有 10 个 bp。
2、碱基的互补配对是固定的准确的,A与T 之间形成两条氢键, 而 G 与 C之间形成三条氢键,可见G与C的连接比A与T 之间的 连接更稳定。
3、DNA 分子是有方向性的,由于脱氧核糖核磷酸通过 5`,3`-磷 酸二酯键 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长链,长链的 一端为3`端,有游离的3`-OH 一端为5`端,有游离的5`-磷酸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复杂得多
转录与翻译耦联
• 基本定义: 转录(transcription)——以单链DNA分子为模板,按照碱
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单链RNA分子,DNA分子上携带 的遗传信息被转移到 RNA 分子中的过程。 • 基本结构:
启动子(promoter)——由一段特殊的核苷酸序列构成,是 DNA链上的转录起始信号,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打开 DNA双链的位点。
第一代分裂完成的菌体 第二代分裂完成的菌体 将 DNA 分离出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结果: 亲本的 DNA 离心后形成一条带,分布在离心管的下部,
可见是仅含 15N 的双链 第一代的 DNA 离心后形成一条带,正好分布在离心管
的中部,可见是同时含 15N 和 14N 的双链 第二代的 DNA 离心后形成两条带,一条位于离心管的
在转录过程中,第一个 RNA 聚合酶在解离下来之前, 第二个 RNA 聚合酶能结合上去,进行第二次转录。
转录与复制的不同点: 1、转录有转录单位,并非整段DNA链全部转录。 2、转录不需要引物,合成的是RNA。 3、转录是不对称的,即仅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合成一条
RNA链。 4、新合成的RNA链的 5`端游离出来,仅有正在合成的约
2、更有说服力的噬菌体实验
1952 年,Hershey & Chase 利用噬菌体(细菌病毒,其结 构十分简单,由 DNA 内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为实验对象完成 的实验
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 35S 标记病毒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 病毒的 DNA 内核,分别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关键:
控制好感染时间,保证噬菌体恰好可以完成感染作用,然 后在组织搅拌机中搅拌,切断噬菌体外壳与细菌细胞间的联系。
二、DNA的半保留复制
1、DNA 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
1958 年,Meselson & Stath 设计了 DNA 合成的同位素 示踪实验,具体作法:
将大肠杆菌放置在一 15NH4Cl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
培养若干代
所有大肠杆菌的 DNA 都被 15N 标记
转入以 14NH4Cl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生长
§21·2 DNA的复制
一、DNA 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是遗传物质,它携带由特定顺序的核苷酸组成的遗 传信息,控制着生物体特定的性状,并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将 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DNA 分子能够准确地自我复制(self-replication)—— 保 证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的代代相传。 特殊结构 :DNA的双链结构
中部,一条位于离心管的上部,可见其 DNA 有两种,一种 为同时含 15N 和 14N 的双链,另一种为只含 14N的双链。
结论: 新合成的 DNA 分子的两条 DNA 链,一条来自亲代
DNA(parental chain),一条是新合成的子链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lpication)——细胞中
究过程中,科学工作者们才开始发现遗传物质的蛛丝马迹。
1、著名的肺炎球菌实验
1928 年,英国的细菌学家 Griffith 首次发现了基因 是一类特殊生物分子的证据
他的实验对象是两种肺炎球菌:
S型 —— 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高致病性 R型 —— 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性
实验结果说明: 被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球菌无致病性; 被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球菌中 一定有某种特殊的生
在DNA双螺旋分子中, 两条链反向平行
一条长链的方向为 5`3` 一条长链的方向为 3`5`
4、双螺旋的表面形成两条沟,其中 ➢ 大沟(wide groove)宽 2.2 nm,是蛋白质的结合位点; ➢ 小沟(narrow groove)宽 1.2 nm
5、DNA 分子中,4 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能构 成极其繁多的组合形式 如一段长 100 bp 的 DNA片段,其核苷酸的排列方式 有 4100 种 DNA 分子蕴藏着无穷多的遗传信息
上清: 游离的 噬菌体
结论:
沉淀:被 感染过的 细菌
进一步发现:
• 实验结果: 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仅仅是其中的 DNA 内
核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
从细菌中释放的新噬菌体颗粒中,能检测出 32P 标记,而检测不出 35S 标记
可见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DNA 得到了复制,并 且控制新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特点: 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核苷酸加在新链的 3`OH 端,因
此 DNA 的复制总是由 5`向 3`方向进行 亲代 DNA 双链打开后,一条为 3`5`方向,以这条链
为模板,正好使核苷酸按 5` 3`的方向连续合成新链。 另一条模板链为 5` 3` 方向,无法连续合成新链,
只能分段进行,每合成的一段小片段称为“冈崎片 段”(Okazaki fragment)。
• 速度: 快,大肠杆菌 30 min 完成 4.64 Mb 的复制,人类
几小时完成 3000 Mb 的复制。 • 准确率:
高,平均为 1 ∕ 107。 • 结论:
DNA 的半保留复制保证了所有的体细胞都携带相同 的遗传信息,并可以将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下一代。
§21·3 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
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困扰科学工作者的两 大问题还未解决: 基因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基因是如何工作的?
当时人们猜测,构成遗传物质的应该是蛋白质,理由: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氨基酸的不同组
合,就能形成多种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作为酶,催化生物的代谢反应,
并由此控制多种遗传性状的表现 后来,在对细菌tion)
由DNA控制的蛋白质合成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 第一步,转录(transcription)——将DNA的遗传信息转录到
mRNA中,发生在细胞核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