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流行语在高职生写作课堂的理性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流行语在高职生写作课堂的理性运用

网络用语以其势不可挡的趋势攻击了传统的语言习惯,并被广大高职学生广泛使用在口语和书面写作中,写作课堂该如何吸收和排斥网络语言,写作老师该如何因势利导,学生该如何筛选利用,这些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网络流行语;写作;理性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率提升,网络语言以简洁、生动、形象的优势神速发展,他在冲击规范语言体系的同时,也因其具有趣味性、通俗性、流行性等特点,在社会广泛流行。追新、求异、思想活跃的广大高职生更是将他们从网络世界搬到现实生活中,广泛用于口语和书面写作中。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一势不可挡的语言侵犯现象,并使高职写作课堂保持原有的语言阵地,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1 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树立理性教育理念

高职的写作课堂上我们随时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将网络语言中的符号、数字、字母的会意形式、谐音和拆字等形式带入写作中以彰显个性,扰乱了传统高职写作教学的正常化和秩序化。如学生的写作内容中会有“神马都是浮云”、“杯具”、“杯催”、“被就业”、“亲”、“拍砖”等词语。网络流行语因其颠覆语法结构、错字别用、词汇不规范等弊端,被许多写作老师拒绝在课堂之外,其实我们教师也要看到其流行的合理性和自身存在的价值,根据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的调查,网络汉字使用数为9793个,比平面媒体汉字使用多了1568个。同时,BBS 上标点、符号的使用率达到了55.07%,高于汉字使用率。这个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语言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语言表达内涵的同时,也激增了汉字和标点、符号的活力,同时增添了文采、增加了文字的表现力。因此理性的教育观念是宜疏不宜堵,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眼光面对鱼龙混杂而又影响日益强大的网络语言,指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语言,让网络语言为高职写作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其对学生教育的双刃作用,是我们高职院校写作教师的重大责任。

2 理性利用网络流行语,活跃写作课堂

2.1 教师合理利用网络语言,吸引学生进入写作课堂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流行语的积累和掌握,根据讲授内容、课堂情况,适时、恰当地利用流行语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特点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写作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的避免写作课堂内容枯燥、语言死板、学生不感兴趣的现象。教师在运用流行语的同时,也有效的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为教师进行写作授课打开了一扇有效的沟通窗口。

2.2 根据写作文体,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流行语

如在高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课上共有公文、法律应用文、经济应用文、科技应用文、外贸应用文、宣传应用文和事务应用文八类写作文种,教师可以在讲授的过程中适当的运用网络语言进行讲解,但要指导学生在行文中,凡是涉及国家最高权利机关或最高管理机关颁发的法规文件,或具有严肃性和法制约束力的文种,必须用语规范,语言严谨,并且要字斟句酌,反复修改,避免因一字之差,而谬以千里。比如公文、法律应用文、科技应用文、外贸应用文和宣传应用文,但经济应用文中的商业广告可以适当的运用网络语言来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事务应用文中的一般书信在写作时也可以合理采用一些网络语言,尤其是收信的对方如果是好友的前提下,就可以运用轻松些的网络语言。

2.3 探讨网络流行语,形成共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

高职学生对身为基础课的写作课不感兴趣,许多学生是被上课而听课,个别学生甚至逃课。因此,只有将写作课讲得精彩,讲得时尚,才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写作课题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网络语流行的原因,与学生达成共识:高职生热衷于使用网络语言,因为他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载体,能够表现出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合理取其简约性、通俗性和创造性,弃其随意性和恶搞性。进而顺势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语言的辨别能力、培养个人的审美情趣等方法正确的使用网络语言,使遣词造句更加自由、富有个性,表达准确的语意、语境,为文章写作带来新的活力生机。

3 利用科技手段,深化写作课堂

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延伸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浏览学生的微博、空间,与学生进行真正的网络语言交流,指出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错误语法、造句并帮助修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语言的甄选,培养学生使用规范的文字、语法进行写作的习惯。语言的本身存在意义就是为了有效的沟通,网络语言之所以快速的被高职生使用和传播,说明它有一定生命力并深入人心的,虽然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写作课堂,但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会理性看待和合理运用,并达到丰富写作内容、准确表达思想、形成个性写作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申芬芳.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杨立英.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挑战[J].中国教育报,2006-2-14.

[3]李建秋,夏玉燕,刘盼.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写作方式的改变及其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侯春宇(1977-),黑龙江省安达市,讲师,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